临床用血审核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18项核心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18项核心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是医疗机构对临床用血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制度,以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有效和合理。

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临床用血申请: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向科室主任或分管临床用血申请: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向科室主任或分管临床用血申请:医生
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向科室主任或授权的主管医生提出申请。

申请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诊断、用血理由、申请用血量等信息。

2.审核程序:科室主任或授权的主管医生对临床用血申请进行审核,对符合用血条件的申请进行批准,并指定具有相应资格的医生进行输血。

3.输血治疗知情同意:医生在输血前必须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血的必要性、可能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并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4.适应证判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输血,并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

5.配血和取血:在输血前,医生应进行配血试验,确定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匹配后,方可取血。

6.临床输血:在输血过程中,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7.输血后管理:输血结束后,医生应记录输血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随访和评估。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是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有效和合理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建立完善的临床用血管理组织和制度,加强临床用血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临床医生的用血意识和技能水平。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一、绪论用血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但也面临着资源浪费、风险增加等问题。

为了合理管理临床用血申请,提高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并实施严格的用血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旨在讨论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二、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1. 申请流程(1)医务人员在接到患者需要输血的信息后,应当向血库部门提交用血申请表。

(2)用血申请表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和输血指征、输血量、血液成分等内容。

(3)血库部门根据患者病情、输血指征等要求,审核并确认用血申请。

2. 申请审核(1)血库部门应当对用血申请表进行审核,核实患者的病情和输血指征是否符合规定。

(2)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输血前是否需要进行特殊检查、输血量是否合理等问题,应当及时联系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和确认。

3. 申请记录(1)血库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用血申请记录系统,对每一次用血申请进行详细记录。

(2)记录内容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用血指征、输血量、输血结果等内容。

4. 申请复核(1)血库部门应当对用血申请进行复核,确保申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对于一些重要的用血案例,应当进行专家会诊,提出意见和建议。

5. 申请监管(1)血库部门应当定期对用血申请进行监管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对于频繁用血、用血量较大、输血效果不佳等情况,应当进行专项调查和处理。

6. 申请反馈(1)血库部门应当向临床医生及时反馈用血申请的处理情况和结果。

(2)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输血效果不佳、不良反应发生等,应当及时向临床医生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三、临床用血审核制度1. 审核人员(1)临床用血审核应由具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医院专家承担。

(2)审核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确保审核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审核流程(1)审核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用血申请进行审核。

(2)审核流程应包括传统和电子审核两种方式,确保审核工作的高效和便捷。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指在临床用血全过程中,对与临床用血相关的各项程序和环节进行审核和评估,以保障患者临床用血安全的制度。

医院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有关规定,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制定本机构血液预订、挂收、入库、储存、出库、库存预警、临床合理用血等管理制度,完善临床用血申请。

审核、监测、分析、评估、改进等管理制度、机制和具体流程。

各科室用血,必须根握输血原则,严禁滥用血源。

第二条、临床用血审核包括但不限于用血申请、输血治疗知情同意、适应证判断、配血、取血发血、临床输血、输血中观察和输血后管理等环节,并全程记录,保障信息可追溯,健全临床合理用血评估与结果应用制度、输血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置流程。

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输血前要进行评估,输血后要进行效果评价,以上要在病程中有所体现,输血后无效果评价不得继续输血。

第三条、医院在血源紧张的情况下,优先用血顺序是:抢救、急诊急救手术、危重症患者手术。

第四条、制定输血科安全库存量A/B/0 血型各是1个单位,AB血型是1个单位;制定输血科预警库存量A/B/0 血型各是1个单位,AB血型是1个单位,科室动用输血科预警库存量须由医务处审批。

第五条、紧急抢救用血时应参照我院《临床紧急用血预案》执行。

第六条、决定输血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第二章实施方案第七条、输血申请1、应由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执业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表》,要求字通工整。

2、常规用血应提前3天向输血科提出用血申请,以便输血科做好计划用血。

3、备血的分级申请:同一患者一天申请血量少于800ml的,由具有中级及以上的执业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血量达到800ml至1600ml的,由具有中级及以上的执业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审核,科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ml的,由具有中级及以上的执业医师提出申请。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是指医疗机构为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和合理性,对临床用血进行审核和管理的制度。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减少血液的浪费和滥用,提高用血效益,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福利。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审核流程:制定规范的审核流程,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每一次血液使用都经过审核和评估,避免滥用和浪费现象。

2. 审核标准:明确血液使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根据临床指南和证据荟萃分析等科学依据,制定血液使用的审核标准,确保每一例用血都符合临床需要。

3. 审核人员:指定专门的审核人员,一般由临床医生和临床药师等专业人员组成,具备审核血液使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临床情况进行合理评估和决策。

4. 监控和评估:建立定期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对用血审核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审核制度,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血液使用的质量和安全性,降低医疗费用的浪费,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第 1 页共 1 页。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一、目的为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申请和管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合理、有效,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临床用血申请、审核、发放、使用等相关环节。

三、临床用血申请1. 临床用血申请应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并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需要,合理制定用血计划。

2. 临床用血申请应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诊断、用血需求、拟输血产品等信息。

3. 临床用血申请单需经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提交至输血科备血。

四、临床用血审核1. 输血科收到临床用血申请单后,应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诊断、用血需求、拟输血产品等信息。

2. 输血科应对申请单进行技术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病情、输血指征、输血产品选择、输血风险等。

3. 输血科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核,并向申请人反馈审核结果。

审核通过后,输血科应按照申请单备血。

五、临床用血发放与接收1. 配血完成后,发血和取血过程需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和签发手续。

血液交接双方必须共同核对用血者基本信息、血液有效期、配血试验结果、血袋完整性等。

2. 临床用血发放过程中,应确保血液产品在有效期内使用,避免过期浪费。

3. 临床用血接收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核对血液产品,确保与申请单一致。

如发现不符,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输血科处理。

六、临床用血使用1. 临床用血应在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订后进行。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治疗的目的、方式、风险及替代治疗等,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医患双方签字确认。

2. 临床用血时,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程,确保输血安全。

3. 临床用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报告输血科和医务部门。

七、临床用血后管理1. 临床用血后,医护人员应做好输血记录,包括输血产品信息、输血量、输血时间、输血反应等。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用血在救治疾病和手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血液资源有限,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审核制度,确保血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二、管理制度1. 用血申请流程(1)医生在临床需要用血时,向医院血库提交用血申请。

(2)血库接收到用血申请后,根据临床需求和血液库存情况进行审核。

(3)审核通过后,血库安排输血,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用血申请单上。

(4)输血完成后,医生需在用血申请单上签字确认。

2. 用血申请单要求(1)用血申请单必须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

(2)用血申请单必须包含临床用血的具体原因和目的。

(3)用血申请单必须注明需要的血液成份、数量和血型要求。

(4)用血申请单必须包含医生的签名和日期。

3. 用血申请审核(1)血库对用血申请进行审核,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用血的合理性。

(2)血库审核时,需考虑患者的病情、手术类型、血液成份的适合性等因素。

(3)审核通过后,血库将用血申请单转交给输血科室进行输血操作。

三、审核制度1. 审核人员(1)审核人员由医院血库和输血科室的专业人员组成。

(2)审核人员需具备相关的临床用血知识和专业技能。

2. 审核标准(1)审核人员需根据临床用血的指南和规范进行审核。

(2)审核标准包括患者的临床病情、手术类型、血液成份的适合性等方面。

3. 审核流程(1)审核人员收到用血申请后,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用血的合理性进行审核。

(2)审核人员根据审核结果,决定是否批准用血申请。

(3)审核结果需及时通知医生和血库,确保用血申请的处理顺利进行。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1. 数据采集(1)血库和输血科室需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系统,记录用血申请的相关信息。

(2)数据采集包括用血申请的数量、血液成份的使用情况、审核通过率等。

2. 数据分析(1)血库和输血科室定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临床用血管理的效果。

临床用血审核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临床用血行为,确保输血安全有效,有效利用血液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利益,特制定此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需要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

三、用血审核管理机构医疗机构应设立用血审核管理委员会,由多学科医务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和审核本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对用血进行审核及管理。

四、用血审核的原则1. 严格遵守输血指征,减少输血风险;2. 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用血审核,确保输血安全;3.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性化制定输血方案;4. 与患者充分沟通,尊重患者的选择权;5. 强调患者的知情同意,确保患者了解输血的风险和益处。

五、用血审核的程序1. 患者需要输血时,医生应向用血审核委员会提出用血申请;2. 用血审核委员会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审核用血指征及输血方案;3. 审核通过后,医生可以进行血液采集和输血治疗;4. 输血后,要及时进行观察和记录输血情况,避免输血并发症的发生;5. 输血结束后,要及时通知用血审核委员会,进行输血疗效评价。

六、用血审核的内容1. 患者的病情及输血指征;2. 输血前的实验室检查;3. 输血的血液制品选择及用量;4. 输血的途径和速度控制;5. 输血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七、用血审核的责任1. 医生要严格执行用血审核制度,确保用血安全有效;2. 患者要如实告知自己的病史及用血史,配合医生进行用血审核;3. 用血审核委员会要遵守法律法规,严格审核用血申请,保障患者的利益。

八、用血安全管理1. 要严格执行血液管理规范,确保输血的血液质量;2. 输血时要做好输血记录,及时记录输血量及输血过程;3. 输血后要及时处理输血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4. 定期对用血审核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及时修订和完善。

九、用血审核管理效果评价1. 通过对用血审核管理制度的评估,了解效果及存在的问题;2. 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用血审核管理制度;3. 定期对用血审核委员会进行考核,激励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十八项核心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十八项核心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十八项核心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确保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防止血液浪费和滥用而制定的一项核心制度。

该制度对临床用血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监管,以确保血液的合理使用和患者的安全。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申请审核: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严格按照临床用血申请的规定,认真填写申请单,并经过上级医生审核签字后提交给输血科。

2. 交叉配血:输血科在收到申请后,应按照交叉配血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供、受体的血液匹配。

3. 血液库存管理:输血科应按照血液库存管理的规定,根据实际需要和血液的保存期限,科学、合理地管理库存,确保临床用血的供应。

4. 输血实施:临床医生应按照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结合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确定输血的时间、剂量和方式,并通知护士执行输血操作。

5. 输血后监测:在输血后,临床医生应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观察输血后的反应和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6. 记录管理:临床医生和输血科应认真填写临床用血的记录,包括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输血记录等,确保临床用血信息的可追溯性。

7. 培训与教育:医疗机构应对临床医生和输血科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临床用血意识和技能水平。

8. 质量评估与改进:医疗机构应定期对临床用血审核制度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不断完善和优化制度流程,提高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是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核心制度,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合理使用血液的重要措施。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加强临床用血的监管和管理,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确保患者安全和血液的有效利用。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保患者用血安全、合理、有效。

为规范医院临床用血工作,保障患者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1.1 医院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临床用血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1.2 医院应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临床用血管理政策,监督临床用血工作。

1.3 医院应设立输血科(血库),负责血液的储存、配制、发放及输血相关管理工作。

二、临床用血申请与审批2.1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申请用血,并填写《临床用血申请单》。

2.2 临床医生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用血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及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在《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2.3 临床用血申请单应经主治医师审核,科室主任审批。

特殊情况下,需报医务部或主管院长审批。

2.4 输血科(血库)应根据临床用血申请单,核对患者血型、配血结果等信息,确保用血安全。

三、血液储存与发放3.1 输血科(血库)应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血液进行储存、配制、发放。

3.2 输血科(血库)应定期检查血液储存条件,确保血液质量。

3.3 输血科(血库)应按照临床用血申请单发放血液,确保患者用血安全。

四、输血过程管理4.1 护士在输血前应与医生、患者进行三核对,确保用血安全。

4.2 输血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3 输血结束后,护士应记录输血量、患者反应等信息,保存输血记录。

五、输血不良反应处理5.1 输血过程中,如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护士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医生。

5.2 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进行救治。

5.3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过程应详细记录,并及时报告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

六、监督与评估6.1 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对临床用血工作进行监督与评估。

6.2 医院应建立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临床用血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一、引言临床用血是医疗救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合理和有效,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特制定本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申请和审核管理。

三、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1. 用血申请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合理申请用血。

用血申请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诊断、用血品种和用量等。

用血申请应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签字确认。

2. 用血审批医疗机构应设立用血审批制度,对用血申请进行审批。

用血审批应由医疗机构的输血管理委员会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

用血审批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用血品种和用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3. 用血告知临床医师应在用血前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用血的必要性、风险和注意事项等。

用血告知应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签字确认。

患者或其家属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

4. 用血记录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用血记录制度,对用血申请、审批、告知和用血情况等进行记录。

用血记录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诊断、用血品种和用量、用血时间、用血效果等。

用血记录应保存至少十年。

四、临床用血审核制度1. 用血审核医疗机构应设立用血审核制度,对用血申请进行审核。

用血审核应由医疗机构的输血管理委员会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

用血审核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用血品种和用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2. 用血合理性评估用血审核应包括用血合理性评估。

用血合理性评估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用血品种和用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用血合理性评估应遵循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原则。

3. 用血安全性评估用血审核应包括用血安全性评估。

用血安全性评估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用血品种和用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用血安全性评估应遵循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原则。

4. 用血审核记录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用血审核记录制度,对用血审核情况进行记录。

用血审核记录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诊断、用血品种和用量、用血时间、用血效果等。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5篇)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5篇)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为加强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一、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二、临床医师和输血科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症,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三、血液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四、输血申请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

五、如果因病情需要,输血量一次超过20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经治医师必须填写《临床输血审批单》,并经科主任签名同意后,报医务科批准,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报医务科,事后补办手续,审批单必须由输血科留存备案。

六、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得无自主意识患者得紧急输血,应报医务科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七、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取血与发血得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得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八、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合,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得输血器进行输血。

九、输血过程种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通知输血科值班人员,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引言概述: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保障患者用血安全、合理用血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实施能够确保用血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适宜性,有效防止血液感染和其他潜在风险的发生。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的具体内容。

正文内容:1. 申请管理制度1.1 申请资格要求:明确规定医生和护士的资格要求,确保只有具备相关资质的医务人员才能申请用血。

1.2 申请流程规范:规定用血申请的流程,包括申请单的填写、申请单的审核和审批流程,确保申请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1.3 申请单内容要求:明确规定申请单的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用血指征、用血量和频次等,以便审核人员能够准确判断用血的合理性。

1.4 申请单审核要求:规定审核人员的资质要求和审核标准,确保审核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1.5 申请单审批要求:规定审批人员的资质要求和审批标准,确保审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 用血指征审核制度2.1 临床指南参考:明确规定用血指征的审核要参考的临床指南,以确保用血的科学性和临床必要性。

2.2 审核标准明确:制定明确的审核标准,包括血红蛋白水平、出血量等指标,以便审核人员能够准确判断用血的必要性。

2.3 审核人员培训:对审核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审核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2.4 审核结果记录:记录审核结果,包括审核通过和不通过的原因,以便后续的追踪和评估。

3. 用血量和频次审核制度3.1 用血量合理性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用血量的合理性,确保用血的适宜性。

3.2 用血频次控制:规定用血的频次,避免不必要的用血,减少用血的风险。

3.3 用血量和频次的审核:制定审核标准,对用血量和频次进行审核,确保用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4. 用血品种审核制度4.1 用血品种选择:明确规定不同病情需要的用血品种,确保用血的准确性和适宜性。

4.2 用血品种的审核:对用血品种进行审核,确保所选用的血液制品符合患者的需要。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一、背景介绍血液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广泛应用于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血液置换、输血等临床治疗中,对于救治患者、保障手术安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血液资源有限,合理使用血液成为临床血液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旨在介绍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以提升血液管理效率,保障血液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1. 临床用血申请的流程(1)医生发起用血申请: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需求,向临床用血管理部门发起用血申请,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用血类型及数量、用血原因等。

(2)临床用血管理部门审批:临床用血管理部门对医生的申请进行审核,包括核实患者信息、血液需求的合理性、血液库存情况等。

(3)临床用血管理部门下达用血通知:一旦用血申请通过审核,临床用血管理部门将下达用血通知,通知相关部门按需提供血液及相应的支持。

2. 临床用血申请的条件(1)临床确有需求:医生在发起用血申请时,必须确保患者临床确有需要使用血液。

(2)用血的合理性: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血液类型及数量,以避免血液的浪费和不必要的风险。

(3)血液库存情况:在申请用血时,医生应了解当前血液库存情况,避免因库存不足导致患者无法及时获得血液。

三、临床用血审核制度1. 审核的目的通过对临床用血申请的审核,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的用血行为,保障血液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且提高用血的安全性和效果。

2. 审核的对象临床用血审核主要针对医生发起的用血申请进行,通过评估医生的用血决策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确保用血符合治疗规范和临床需求。

3. 审核的程序(1)信息核实:审核人员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核实,确保申请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用血需求评估:审核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类型等因素,评估患者使用血液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3)血液库存情况审查:审核人员了解当前的血液库存情况,并根据库存情况对血液的使用进行合理性判断。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用血在救治疾病和手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建立一套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以规范用血申请和审核流程,保障患者的用血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二、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1. 申请资格a. 临床医生:具备合法执业资格,有临床用血需求的医生。

b. 患者:经过临床评估,确实需要用血的患者。

2. 申请材料a. 临床医生填写的用血申请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临床诊断、用血指征、血液成份及数量等详细信息。

b. 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和病历资料。

3. 申请流程a. 临床医生向血库提交用血申请单和相关材料。

b. 血库收到申请后,进行审核。

4. 审核标准a. 临床诊断符适合血指征的要求。

b. 用血数量和血液成份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

c. 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和病历资料完整。

5. 审核结果a. 审核通过:血库将根据申请单上的要求准备相应的血液成份,并通知临床医生领取。

b. 审核不通过:血库将向临床医生说明审核不通过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三、临床用血审核制度1. 审核人员a. 血库医生:具备临床用血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医生。

b. 血库技术人员:负责审核用血申请材料的合规性。

2. 审核流程a. 血库医生对用血申请单和相关材料进行审核。

b. 血库技术人员对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和病历资料进行审核。

c. 审核过程中,如有需要,可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了解更多的临床信息。

3. 审核标准a. 临床诊断是否符适合血指征的要求。

b. 用血数量和血液成份是否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

c. 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和病历资料是否完整。

4. 审核结果a. 审核通过:血库将根据申请单上的要求准备相应的血液成份,并通知临床医生领取。

b. 审核不通过:血库将向临床医生说明审核不通过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四、总结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的建立,对于保障患者的用血需求得到及时满足、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一、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1.申请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范围:该制度明确了哪些临床科室可以申请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包括血液内科、外科、妇产科、急诊科等。

同时,也明确了哪些临床情况下可以进行用血。

2.申请血液和血液制品的流程:该制度规定了申请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具体流程,包括填写用血申请单、申请人签名、科室主任审批等环节。

申请单中需明确患者姓名、血型、用血数量、用途、紧急程度等信息。

3.紧急用血的处理:该制度明确了紧急用血的处理流程,包括紧急用血申请的优先处理、紧急用血单的特殊标注、快速召集供血人员等。

4.血液和血液制品的管理:该制度规定了血库对血液和血液制品的接收、储存、核对和分发等管理措施,确保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5.用血后的记录和报告:该制度要求对每次用血后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患者姓名、血液和血液制品的使用情况、用血效果等,为后续的疗效评估和用血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二、临床用血申请审核制度1.临床用血申请的审核标准:该制度明确了临床用血申请的审核标准,包括血液和血液制品的适应症、用血数量是否合理等。

审核标准应参考相关的临床指南和规范,确保科学合理。

2.临床用血申请的审核流程:该制度规定了临床用血申请的审核流程,包括审核人员的选择、申请单的审核要点、审核结果的反馈等。

3.审查不通过的处理:该制度明确了审核不通过的处理措施,包括向申请人解释不通过的原因,并提出修改意见。

申请人可在一定期限内修改后重新提交申请。

4.审查通过的管理:该制度规定了审核通过后的管理措施,包括确保血液和血液制品按时供应、用血过程的监督和追踪、及时记录和报告用血情况等。

5.审核过程的监督与评估:该制度要求对审核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可以通过定期的内部审查和外部评估,确保审核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以上是对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的1200字以上的详细介绍。

这些制度和流程的建立和执行,可以确保临床用血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安全性,提高血液资源的有效利用,保障患者的用血需求。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院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管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合理、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临床用血的全过程,包括用血申请、审核、发放、使用和监督等环节。

第三条临床用血审核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合理、有效。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第四条医院成立临床用血管理组织,负责全院临床用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临床用血管理组织设组长一名,副组长若干名,成员由医务科、护理部、输血科、相关临床科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临床用血管理组织的职责:(一)制定和修订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二)组织临床用血业务培训;(三)监督临床用血全过程;(四)分析临床用血情况,提出改进措施;(五)定期召开临床用血工作会议。

第七条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职责:(一)负责临床用血申请的审核;(二)负责临床用血的发放;(三)负责临床用血资料的统计和分析;(四)负责临床用血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第三章临床用血审核第八条临床科室申请用血时,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确保用血安全、合理。

第九条用血申请单应详细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血型、诊断、申请用血品种、数量、用血时间等内容,并经申请医师签名。

第十条输血科收到用血申请单后,应进行审核,主要内容包括:(一)申请用血是否符合适应症和禁忌症;(二)用血申请单填写是否完整、清晰;(三)患者是否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四)血液品种、数量是否合理;(五)其他需要审核的内容。

第十一条输血科审核同意后,应及时向血站或血库发出用血通知,并做好用血记录。

第四章临床用血监督与改进第十二条医院应定期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三条临床用血管理组织应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分析临床用血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引言概述: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是医疗机构为确保用血安全、合理使用血液资源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审核制度的内容和要点。

一、用血申请的流程1.1 申请材料准备:医生应按照规定填写用血申请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描述、用血指征等。

1.2 申请单的提交:申请单需由医生本人亲自签字,并交给医院血液科。

1.3 申请单的审核:血液科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用血指征进行审核,确保用血符合规定。

二、用血指征的判断2.1 临床指南的参考:医生应参考相关的临床指南和规范,对用血指征进行判断。

2.2 病情评估:医生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因、病情稳定性、血红蛋白水平等。

2.3 用血必要性的评估:医生应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其他替代治疗方法,以及用血对患者病情的预期效果。

三、用血申请的审批3.1 审批流程:血液科医生对用血申请进行审批,包括对用血指征的合理性和用血数量的合理性进行评估。

3.2 审批标准:医院应根据相关规范和指南制定用血审批标准,确保用血申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3 审批结果的反馈:血液科医生需及时将审批结果反馈给申请医生,并在申请单上进行签字确认。

四、用血申请的记录与追溯4.1 申请记录的保存:医院应建立完善的用血申请记录系统,确保申请记录的保存和追溯。

4.2 申请记录的查询:医生和血液科医生可通过系统查询患者的用血申请记录,了解用血情况和用血效果。

4.3 申请记录的分析:医院应定期对用血申请记录进行分析,评估用血的合理性和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用血申请的监管与培训5.1 监管机制:医院应建立用血申请的监管机制,包括定期对用血申请进行抽查和复核。

5.2 培训与教育:医院应定期组织用血申请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医生对用血申请管理制度的认识和遵守度。

5.3 风险管理:医院应建立用血申请的风险管理机制,对不合理用血进行风险评估和处理。

临床用血审核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管理制度
1、临床科室用血,必须根据输血原则,推广成分输血,严防滥用血源,临床科室用血由医院输血管理科协助购血。

2、输血管理科必须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采供血机构购进血液,不得使用无血站名称和许可证号标记的血液。

3、预约血办法:患者需输血时,应由临床主管医师向患者及家属交代输血有关知识及注意事项,临床医生应逐项认真填写输血单,值班护士按医嘱“三对”后,给患者采交叉血,试管上应贴标签,并注明科别、姓名、床号、住院号,于输血前一天(或当天)送输血管理科(急症例外)。

4、输血管理科人员根据临床各科室预约血量,应及时与血站联系,备好各型血液,保证临床用血量,不得有误。

5、输血管理科工作人员接收标本时,应逐项进行认真核对,无误后将标本收下备血。

6、输血管理科所备各型血液,应有明显的标志,分格保存在4℃冰箱内,并随时观察冰箱内温度变化。

7、输血管理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血液交叉试验操作规定进行交叉试验,必要时复查血型,并观察全血,应无脂血、无溶血,血袋应密封,绝对无误,方可发出。

8、护士在为患者输血时,应认真核对受血者姓名、床
号、住院号、血型及交叉结果、储血号和供血者姓名、采血时间、血型等输血单上的各个项目,无误后方可将血液给患者输注。

9、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输血情况,如果输血后患者出现严重的反应,要保留供血袋及输血器械备查,并由主管医师及时向输血管理科说明情况,上报血站一并查明原因。

10、临床科室要设立患者输血登记本,对每一次输血的血型、交叉结果、供血情况要详细记录。

2023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2023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临床科室及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医院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医院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及《医院临床输血相关管理流程和应急预案》等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包含但不限于本制度提及的临床用血全过程,医护技及各类人员应对与临床用血相关的各项程序和环节进行审核和评估,以保障患者临床用血安全。

1.输血前签订《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1)医师须向患者、近亲属或委托人充分说明使用血液成分的必要性、使用的风险和利弊及可选择的其他替代办法,并记录在病历中。

取得患者或委托人知情同意后,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中须明确异体输血和或自体输血方式。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入病历保存。

(2)生命垂危的患者或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不能取得患者或其近亲属意见时,临床医务人员持输血治疗同意书在医务部(总值班)审批后,实施输血治疗。

2.医师要规范书写临床输血申请单,信*息记录完整。

(1)医院实行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临床用血处方权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提出申请,然后由具有临床用血处方权的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还需具有临床用血处方权的科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最后还要医务部或总值班批准,方可备血。

输全血的,按照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情形进行用血申请与审批。

(2)医院实行急救用血申请简化程序和事后补办手续。

为了抢救生命,急救用血申请时可以不需要上级医师、科主任、医务部或总值班的签字,但用血后7日内履行补办报批手续,如上级医师审核、科主任核准、医务部审批等。

(3)择期输血申请单必须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达输血科。

申请抗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或Rh(D)阴性血液的患者至少提前24小时预配血。

申请单采血小板、Rh(D)阴性血液制品、小儿用包装血液、新鲜全血或备血量超过800毫升的,尽量提前48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用血审核管理制度
一、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对临床输血进行质量管理的监控,指导临床用血,并定期对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和血液储存情况进行、考核和监督。

二、临床用血须经主管医生申请上级医生审核后,送血库配血取血。

取血时要指定专人负责血液的领取工作,不得由病人家属领取血液。

三、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和剂量,切实做到科学、合理用血,避免滥用和浪费血液,大力推广成分输血,使成分输的比例控制在95%以上。

四、一次性用血超过1600毫升的或红细胞超过10单位的,需经输血管理委员会履行审批手续。

五、凡输注任何血液及血液成分制品,均须与患者或患者亲属签定:输血同意书,否则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由主管医生负责。

六、输血标本采集、送检、交叉配血、取血发血、临床输血各环节必须落实双人核对签字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