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0课《家人的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0课《家人的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师:这位母亲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全部的爱再一次给了这个孩子新的生命——这样的母爱是多么伟大啊!孩子们,此时此刻,你们是不是也想起了家人关爱的点点滴滴呢?当你生病的时候家人彻夜未眠守在你的身旁;当时蹒跚学步的时候家人不辞辛苦地为你保驾护航;当你不开心的时候、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家人为你遮风挡雨。千言万语也不能表达我们内心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三)抒发心中的爱
下面请同学们制作一张感恩卡,把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好吗?
同学展示。教师点评。
(四)歌曲结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让爱驻我家》
板书设计
10、家人的爱
在爱中快乐成长疼爱的爱严厉的爱我的爱
教学反思
二次备课
(一)“爱的大喇叭”——表达对家人的爱
师:家人如此爱你们,那你们爱不爱家人呢?那么,如何让家人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呢?先看一组图片。(课件)
观察图片并说说自己应该如何做。
师:老师想问一下,有谁记住爸爸、妈妈或其他家人的生日了呢?你每年的生日家人都会为你庆祝,那你们是不是也应该记住家人的生日呢?那有什么方法能记住呢?
生:写在本子上、在日历上圈出来……
师:老师相信当你为家人送上生日祝福的时候他们一定非常高兴。那我们还可以怎样表达对家人的爱?
生:倒水、做家务、洗脚、讲笑话、看弟弟、陪奶奶散步„„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了(板书:我的爱)
(二)“感恩进行时”——手写感恩
过渡:孩子们,对家人的爱有很多表达方式,你们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更深沉的爱。请看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自天堂的短信。(课件)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学校
备课人
年级
一年
课题
10、家人的爱(第2课时)
组长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0 家人的爱 第二课时 教案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0 家人的爱  第二课时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0 家人的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家人的爱第二课时单元第三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一年级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家人之间相亲相爱的情感氛围,主动让家人感受到自己的爱。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3、知识目标:认识到自己的家庭是一个相亲相爱的家庭,学会通过具体的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重点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难点感受家人之间相亲相爱的情感氛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讲故事:富翁的家。

2、小组讨论:(1)为什么富翁说“那不是我的家,那只是我的房子”?(2)家是什么呢?思考。

故事导入。

讲授新课【相亲相爱一家人】1、小镜头:请你展示一下你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2、描绘爱: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你的家庭?你的家庭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你的家人们都是怎样的呢?3、播放视频《相亲相爱一家人》4、总结:我们一家人相亲相爱、互相扶持。

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1、爱的记录卡:请你想一想,写一写,你和家人之间有着怎样的爱呢?2、“爱”的分享会:你能把家人对你的爱分享给大家听一听吗?3、小讨论:每位家人对我们都充满了关爱,这样受到大家关爱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形容自己的家庭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回忆、记录、分享。

讨论。

认识到自己的家庭是一个相亲相爱的家庭。

通过感受、认识家人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的感恩、回报意识,鼓励学生通过具4、试一试: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1)爸爸妈妈在忙,我……(2)奶奶一个人很孤单,我……(3)出门前,要……5、古今智慧:出必告,反必面。

6、说一说:出必告,反必面。

你在日常的生活中有做到吗?7、爱的大放送:表达爱,有许许多多的方式,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表达爱,让家人感受到我们的爱呢?8、我的爱在这里:(学生的回答)(1)当爷爷的小拐杖。

(2)当妈妈的小助手。

(3)……9、小提示:记住家人的生日也是一种爱。

道法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第二课时 教案

道法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第二课时 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一)年级教学设计
主备人:
教学内容
10.《家人的爱》第二课时:相亲相爱一家人
教材分析
本课侧重帮助儿童体会感受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理解家人的辛苦,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本课的编写主要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人,有爱心地生活”中第2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分担家务”。家人的爱,是儿童爱的源泉,也是儿童获得爱的最直接途径,通过这样的途径,有助于学生家庭意识的形成。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少注意到家人为家庭的付出,因此,通过“家人的爱”在哪里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家人为家庭付出,是家人爱的表现,让学生理解这些是这节课的基础。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家庭组成方式,学会接纳和面对不完美的家庭和家人。
课堂检测:1.举例说说家人对你的爱。
2.最想对家人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板书设计
10.家人的爱
怎样才是真正的爱
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感受家人的爱和家的温暖。
行为与习惯: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并用行动向家人表达自己的爱。
知识与技能:体会家人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受家人的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
发现家人对自己的关心,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难点
理解家人间的付出与关心,感受家人的爱和家的温暖。
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现阶段一年级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这就使他们很容易得到来自己人过多的关爱。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觉得享受家人的爱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有些孩子感受不到家人对自己的爱,以为一切都只是一种正常的家庭生活方式而已。因此,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家人的一言一行是爱心的表达,要学会发现家人的爱无处不在,并心怀感激。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0课《家人的爱(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0课《家人的爱(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家庭是儿童基本的生活空间,儿童道德发展源于家庭,指导儿童过健康、和谐的家庭生活是课程任务之一。

本单元围绕“家庭生活”这一主题,在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的基础上开展“我爱我家”系列活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家,懂得因为有了父母长辈辛苦付出的爱,才会有自己幸福的生活。

家人的支持、帮助是激励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

帮助学生从家人对自己的关爱中了解到“家人爱我,我也要爱家人”。

单元课时安排:
9我和我的家 2课时
10家人的爱 2课时
11让我自己来整理 2课时
12干点家务活 2课时
本单元四课是逐步递进的关系,其逻辑结构如图所示。

教师寄语
同学们,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

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是,那就是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

认真学习的话,你会发现学习中蕴涵着无穷的快乐。

认真学习使自己进步,只有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断前行,做自己所能做的一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要心存侥幸,避免贪婪心作怪。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

但总会苦一阵子,没有开始的苦,
就尝不到后来的甜。

苦苦甜甜就像一部交响曲,汇成我们的一生。

拒绝“苦”就等于关上“甜”的门。

须知,攀登的越高,走过的荆棘就越多。

学习没有捷径,只有踏踏实实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成功才会属于你。

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10、《家人的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家人的爱》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本课的内容是第一节课内容的延续,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本课四个主题紧密结合“家人的爱”这一话题展开。

教材以“家人的爱藏在哪里”这一话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细节里发现家人的爱,同时试着去理解家人的“严爱”。

“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个话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家人之间的爱,感受爱是家人间最基本的情感,是家庭和谐的稳定剂。

“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这个话题是在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学情分析:从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基础、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他们从小在父母及长辈的精心照顾,甚至是宠爱中长大。

享受爱的同时,却很少去思考如何回馈爱。

另一方面,像父母及长辈给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陪伴自己游戏玩耍等形式的爱,往往容易被发现到。

但像家人对自己生活中的精心照顾这种隐藏在细节中的爱,容易被忽视。

此外,除了疼爱,爱还有多种形式,家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爱,当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陪伴自己时能够给予理解,当父母给予家庭其他成员以关爱时能够给予体谅,都需要通过本课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渗透。

教学目标:1.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会家人的爱无处不在,感激父母长辈付出的辛劳和爱。

知道家人的爱有多种形式,家人对自己的疼爱和严爱都是爱。

2.体谅父母长辈的辛苦,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和关爱。

教学难点:学会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课堂导入:学生生活照导入新课(2分钟)出示一位学生从小到大的一组照片:同学们猜猜他们是谁?想一想,你从一个小小的我长成现在的小学生,是谁在陪伴你成长?预设:父母、家人等。

小结:是家人陪伴着你们成长,那么在你们成长过程中,你知道家人都为你做了什么?活动一:家人的爱藏在哪里?1、课前调查表。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家人的爱》教案教学设计2篇 (2)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家人的爱》教案教学设计2篇 (2)

《家人的爱》第1课时教案课程标准《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提出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它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这方面内容,旨在使儿童逐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具有“五爱”良好品德的公民奠定基础。

这部分内容较好地体现用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引导儿童发展。

分别从培养良好个性品质、遵守社会规范,爱家乡、爱祖国的角度,贯穿了对儿童责任心和爱心的培养。

渗透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对社会、对祖国都有责任感方面的教育。

要对同学伙伴、对父母长辈、对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对动植物,都要有爱心。

爱的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孩子道德生命自由生长的源泉。

《家人的爱》一课侧重培养学生有爱心,因而体现了“健康、安全地生活”所反映的“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中的第3、4条,“愉快、积极地生活”所反映的“有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中的第8条,“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所反映的“学会做事、学会关心”中的第2条,“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所反映的“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中的第1条和“勤于思考、学习探究”中的第7、8、10条。

教学目标参考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相应内容(我们提供,老师不用编写)。

教材分析《家人的爱》一课,重点在于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感受亲情,进一步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是无私、不求回报的。

从家人对自己生活上的照顾、学习上的关心、品德上的严格要求,体会到家人的爱,并从中感受一家人的相互关爱,体会家的温暖,对家人的付出表示感谢并学着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父母、长辈。

本课三个主题紧密结合“家人的爱”这一话题展开,“家人的爱藏在哪里”旨在让学生在细节中发现、感受、理解家人的爱,感受家的温暖;“相亲相爱一家人”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一家人的相互关爱;“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旨在引导学生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学情分析孩子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因而长辈们对他们更加宠爱与娇惯,使他们很难体会到严格要求对自己成长和对自己将来的好处。

《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家人的爱》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的第二课。

本课编写主要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2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本课引导学生在前一课了解家庭成员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深入体会家人间的情感,弘扬家庭美德,促进社会和谐。

教学目标:1、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理解懂得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

2、通过制作感恩卡,表达对家人的感激,学会感恩。

3、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父母长辈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

4、通过懂爱感恩,弘扬家庭美德,促进社会和谐。

教学重难点:1、重点:(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2)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2、难点: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请听一个真实的故事播放故事—《来自天堂的短信》(故事讲述的是5.12汶川地震时,一位妈妈将自己三四个月大的孩子护在怀里,从而保住了孩子的命,而自己的身体却因为被压得变形,以致失去了生命。

这位妈妈被找到时,他的手机上有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师:孩子们,是谁保住了这个孩子的生命?生:他的妈妈师:是啊,是他的妈妈用生命,用全部的爱再一次给了这个孩子新的生命——这样的爱是多么的伟大啊!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是不是也想起了家人关心关爱你的点点滴滴呢?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体会《家人的爱》。

板书课题二、回忆成长经历,感受“爱”师: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忆了家人关爱我们的故事,你们都有自己的故事吗?我们现在小组里讲一讲。

1、小组交流分享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2、全班交流家人关爱我们的故事三、联系生活实际,体验“爱”师:孩子们,过去了这么久的事,你们还能记得这么清楚,我想是因为这些事中有家人满满的爱,这些爱让我们感受到温暖久久不能忘怀。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第2课时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第2课时精品教案

《家人的爱》第2课时名师教案教材解读《家人的爱》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的第二课,本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我和我的家》内容的延续,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本课的编写主要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2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本课以“家人的爱”这一话题展开。

教材以“家人的爱藏在哪里”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细节里发现家人的爱,同时试着去理解家人的“严爱”。

这个栏目是本课的第一课时,后两个栏目是本课的第二课时。

“相亲相爱一家人”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家人之间互相的爱,感受爱是家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是家庭和谐的稳定剂。

“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爱。

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学情分析为了了解学情,设计让学生“画一画”和让家长“话一话”。

画什么呢?是让学生课前回忆并完成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图画(画面场景体现家人之间互相关爱,特别是大人与大人之间,如父母与祖父母之间)。

话什么呢?1.孩子向你或其他家人表达过爱吗?什么方式?2.孩子知道家人的生日吗?为家人策划或庆祝过生日吗?经过调查,初步了解了学生的现状:从孩子的“画”中,看到像准备蛋糕、送礼物、一起游玩等家人之间比较明显的互相关爱多,而照顾、陪伴等隐藏在细节中的爱,容易被忽视。

从家长的“话”中,了解到孩子们从小在父母及长辈的精心照顾、宠爱中长大。

享受爱的同时,却很少去思考如何回馈爱,还不太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爱。

当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陪伴自己时能给予理解,当父母对其他家庭成员关爱时能给予体谅,都需要通过本课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渗透。

教学目标1.通过分享“互相爱”的画,回忆、感受家人间的互相爱。

2.通过唱一唱等活动,体谅父母长辈的辛苦,懂得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爱。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0课家人的爱【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2)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2.情感与态度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并激发爱自己家人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养成懂得体贴家人,回报家人的好习惯。

4.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与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及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感受和家人一起时的快乐及家人对自己浓浓的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2)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难点: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课前调查:学生对自己家人的要求是否理解。

(如:受到家人的批评时、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2)教师给学生家长写一封信,请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把为孩子付出的辛劳写下来。

学生准备:(1)搜集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

(2)搜集自己小时候的一些物品,如:小衣服、小手印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他有着神奇的魔力,住到了谁的心里,谁就会变得受欢迎;来到谁的家里,那个家庭就会幸福;走到任何一个角落,都会使那里变得温暖,大家想知道他是谁吗?看,他来了!都有谁认识他,请认识他的同学举手示意老师!看来大家早就是他的朋友啦!现在让我们大声地喊出他的名字吧!---爱!既然早就是朋友了,你来说说什么是爱?我们的爸爸、妈妈都叫我们的家人(贴人物),今天,就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走进第10课《家人的爱》。

二、教学互动活动一:爱的故事我来说——家人的爱藏在哪里除了爸爸、妈妈,我们的家人还有谁?(贴人物)我们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组成了家。

你觉得你的家人爱你吗?那他们的爱都藏在哪里呢?请大家把书打开到38页,来悄悄地找找家人的爱藏在哪里。

(坐姿)出示大屏,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们的名字里饱含着妈妈的爱,我们的辫子里有姑姑的爱,半夜盖的被子上是爸爸的爱。

10《家人的爱》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10《家人的爱》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家人的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对象为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生,教学内容为《家人的爱》第二课时。

在一年级下册中,本课是第三个涉及家庭主题的课程,之前的两个课程侧重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作用。

本课程则更着重于其它部分与家庭之间的关系与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强调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重要性。

2.更好地理解家庭、父母、祖父母等概念及其含义。

3.培养学生爱护家人的情感,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教学内容与重点教学内容:•家庭生活的回顾•家人的爱重点:•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重要性•爱护家人的情感与行为四、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2.观摩教学法3.讨论教学法4.视频教学法1. 课堂导入(游戏教学法)让学生搭成一个房子,在每个房间门口贴一个纸片,上面写着“厨房”,“卧室”,“客厅”等。

老师会说出家庭成员的名字,例如“妈妈”,“爸爸”,等等,学生就应该跑到对应的房间门口。

2. 激发学习兴趣(观摩教学法)老师播放一段“最萌宝宝”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3. 展示学生家庭照片(讨论教学法)老师会在班级宣传栏上贴上学生们带来的家庭照片,随后通过展示照片让学生互相认识,并一起评价家庭的温馨和谐程度。

4. 引入主题(讨论教学法)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家庭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对社会的重要性和贡献。

学生们也将学会了定义这些成员,如父亲,母亲,姐姐,哥哥,叔叔,阿姨和姥姥等。

5. 视频教学法老师会播放一段有效的视频,记录一个家庭成员如何在其它成员面前表达感激之情。

这一点对于学生认识到他们自己的感觉非常有用。

6. 探究家人的情感学生和老师一起讨论了一些家庭成员不同的行为,如制造和解决家庭中的问题,感激他们的支持,帮助家庭成员,与家庭成员一起玩的乐趣等。

这一步是培养学生爱护家人的情感,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

7. 总结与复习学生将回顾本课程中所学的有关家庭、家人、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的所有内容。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0《家人的爱》 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0《家人的爱》 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课题家人的爱第 2 课时学习内容: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家人彼此牵挂关爱,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2.知道我们也要爱家人,回报家人的爱。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享与家人的快乐时光,体会家人间的互相关爱。

2.通过交流、分享等活动,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回报家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在生活中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家庭中家人间的不同表达方式,知道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知道我们也要爱家人,用实际行动、不同方式回报家人。

难点:能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在生活中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课前准备:我爱蛋宝宝活动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hi,同学们,我们又见面了。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感受家人之间的爱。

但是在上课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家的故事。

(讲故事:富翁的家)2、说一说:为什么富翁说“那不是我的家,那只是我的房子。

”?预设1:因为家里没有家人,所以说那只是一个空房子预设2:可能是因为他在家里不幸福。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家和房子的区别。

有相亲相爱的家人,才是一个幸福的家。

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二、相亲相爱一家人1.描绘我的家(1)提问:原来,并不是有房子就是有家!那家是什么感觉呢?用一个词语形容你的家。

预设1:可爱(老师觉得你就很可爱)预设2:开心(你一定是家里的开心果)预设3:幸福(有家人、有爱,想一想都觉得很幸福!)2.与家人的互相关心(1)引入:让我们一起观看几张相片,一起走进这些幸福的家吧!(2)提问:第一组镜头,他们在干什么?镜头一:妈妈给外婆梳头,我给外婆捶腿。

(你孝顺你的妈妈,我孝顺你。

爱是一种传承。

)镜头二:小女孩生病了,他的爸爸在照顾她。

(有家人的关爱,生病我也不害怕!)(3)小结:你们表达的真清楚!你照顾我,我照顾你,家里的每一个人都相互关心,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4)视频感受:再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女孩和外婆的故事吧。

家人的爱-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家人的爱-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家人的爱-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的概念,明确家庭是什么,家庭成员有哪些。

2.理解家人间的互相关爱和支持,明确家人的重要性。

3.增强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认识到父母的重要作用。

4.培养学生关心、关爱他人的品质,从而提高情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家庭的概念,掌握家人间的互相关爱和支持。

2.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情商。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家庭情况,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

2.引导学生通过图片、音乐和故事,感受家人间的互相关爱和支持。

2. 课堂讲解
1.讲解家庭的概念,帮助学生了解家庭是什么,家庭成员有哪些。

2.讲解家人间的关爱和支持,帮助学生认识到家人的重要性。

3.讲解父母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对自己成长的重要影响。

3. 讨论互动
1.讨论家人间的情感联系,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和家人之间的互动经历。

2.支持学生感激家人的付出,鼓励学生写下自己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4. 小结与反思
1.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家人间的关爱和支持。

2.鼓励学生通过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谢和支持,加强家庭间的情感联系。

3.让学生反思自己对家人的态度和行为,提高情商和责任感。

四、教学评价
1.学习笔记:让学生写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2.口头表达: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3.作业:布置家庭报告,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和家人间的互动情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家人的爱》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的第二个活动主题,本课的内容是第一节课内容的延续,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材从“家人的爱藏在哪里”这一话题开始,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细节里发现家人的爱,同时试着去理解家人的“严爱”。

现在父母长辈无私地、无微不至地关心着自己的子女,而孩子却不能感受到家长的爱,或许会认为父母疼爱自己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的。

所以,通过本课的教学,挖掘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使学生深刻体会家人的所作所为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懂得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

体会家长的良苦用心。

并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激和爱。

【学情分析】从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基础、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他们从小在父母及长辈的精心照顾,甚至是宠爱中长大。

觉得享受家人的爱是理所应当,他们很少能注意到家人为家庭付出的辛劳。

他们由于年龄和心智特点,很少能从生活细节中去感受父母家人的爱,只要求家人关心自己而自己却从没想过如何关心家人。

除了疼爱,爱还有多种形式,家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爱,有时甚至会因为父母家人的“拒绝”而认为父母家人不爱自己,当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陪伴自己时能够给予理解,当父母给予家庭其他成员以关爱时能够给予体谅,都需要通过本课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渗透。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理解父母长辈为了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体会他们对自己寄予的希望和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感受家人的爱,感受到家人对整个家庭的爱。

能力目标: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

知识目标:懂得理解父母,让学生理解家长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父母的爱。

【教学重难点】懂得理解父母,让学生理解家长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父母的爱。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10课 《家人的爱》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10课  《家人的爱》第二课时教案
板书设计:
家人的爱
我的成长我是幸福的孩子
相亲相爱一家人
我的爱
二次备课
布置作业:
回家后帮助家人做三件力所能及的事。
设计意图:比如帮父母盛饭、洗水果、拿碗筷、扫地、倒垃圾、取包裹章)
教务处/教研室签字(盖章)
10.学生制作贺卡等礼物。
11.师:想一想,除了记住家人的生日,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呢?
12.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懂得回报父母,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懂得记住家人的生日也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
师小结:今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家人深厚的爱。家人对自己的细腻关怀是爱,家人的严格要求也是爱。家人的爱像大海一样深,像草原一样广。我们也应该为家人做些什么,来表达我们对家人的爱。这样,一家人才能相亲相爱地生活在一起。
二、我的爱
1.师:同学们,我从你们的讲述中,感受到家人对你们浓浓的关爱,那我们爱不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呢?有没有对他们表示过我们的爱,或为他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来表达我们的感情呢?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遇到这些情况应该怎么做?
教师设置情境:
(1)爸爸妈妈在忙,我……
(2)奶奶一个人很孤单,我……
(3)出门前,要……
3.学生踊跃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4.师:看来,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可能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所以很有经验,有的同学没遇到过,但是,也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心意表达出来,希望你们都能够对家人表现出自己的爱。
5.师:同学们,你们的生日是哪一天呢?家人是怎样给你们过生El的?都送给你们什么礼物呢?
6.学生兴奋地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景。
7.你们的生日都有人记得,但是你们知道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在他们生日的时候,你们是怎么送出自己的祝福的?21•世纪*教育网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0《家人的爱》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0《家人的爱》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0《家人的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人的爱》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0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家人之间的爱,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培养学生的家庭情感和家庭责任感。

教材内容通过图片、故事和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家人之间的爱,并学会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逐渐具备一定的独立意识,同时对家人有着天然的依赖感。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家人的爱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太会表达,也不太懂得如何关心家人。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家人的爱,并学会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人之间的爱,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2.培养学生对家人的感恩之心,增强家庭情感和家庭责任感。

3.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培养良好的家庭沟通氛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人之间的爱,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培养良好的家庭沟通氛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和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家人之间的爱。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表达自己的想法。

3.实践教学法:通过家庭作业,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对家人的爱,培养家庭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2.课件:图片、故事、活动等。

3.学具:纸张、彩笔等。

4.家庭作业: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对家人的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让学生思考家人之间的爱。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和故事,让学生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人的爱。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并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经历。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家人的爱的第二课时的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家人的爱的第二课时的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家人的爱的第二课时的教案课题:家人的爱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家人的爱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是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单位,理解家人的爱是无私、深沉的。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感受到家人的爱是无处不在的,懂得感恩,珍惜家人的爱。

3.培养学生尊重家人的意识,热爱家人,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教学重点:1.理解家庭是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单位。

2.理解家人的爱是无私、深沉的。

教学难点:理解家人的爱无处不在,懂得感恩。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故事或视频等相关教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音乐欣赏:播放一首温暖和谐的家庭音乐。

2.温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上节课所学的家人的爱,家人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之间的照顾和关心。

Step 2:呈现(10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父母和孩子一起做家务的画面。

通过图片让学生理解家庭是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单位。

2.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父母抱着孩子的画面。

引导学生思考,父母为什么会抱着孩子?父母的爱是什么样的?3.呈现一段温暖的家庭故事或演示一段小视频,让学生通过故事或视频感受到家人的爱是无处不在的。

Step 3:讲解(1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所看到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与帮助,加深对家人的爱的理解。

2.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家庭成员之间的无私、深沉的爱。

如:爸爸妈妈每天早上把我们叫醒,做好早餐给我们吃,送我们上学,晚上还给我们讲故事,陪我们入睡。

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

3.通过提问让学生参与讨论,懂得家庭成员之间的爱是相互的,共同关心和照顾。

Step 4:活动(15分钟)1.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出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以及自己可以怎么回报家人的爱。

2.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介绍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Step 5:归纳总结(5分钟)1.总结上述的教学内容,强调家庭是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单位,家人的爱是无私、深沉的。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家人的爱》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家人的爱》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家人的爱》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人的爱》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家人之间的爱,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培养学生的家庭情感和责任感。

教材通过图片、故事和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家人之间的爱,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和价值观初步建立的阶段,他们对家人的依赖性较强,但往往忽视家人对自己的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家人之间的爱,培养家庭情感和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人之间的爱,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

2.培养学生对家人的感激之情,培养家庭情感和责任感。

3.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增进家庭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感受到家人之间的爱,理解家人为自己的付出。

2.培养学生对家人的感激之情,学会表达自己的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和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家人之间的爱。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和个人表达,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3.实践教学法:通过家庭作业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具:准备教材和相关的教具,如图片、故事书、卡片等。

2.教学环境: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教学环境,以利于学生自由表达和交流。

3.家庭作业:准备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资源,展示家人之间的爱的场景,如父母照顾孩子、兄弟姐妹相互帮助等。

引导学生思考家人之间的爱是什么样子的。

2.呈现(10分钟)讲述一个有关家人之间爱的小故事,如《小猪快跑》等。

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感受到的家人的爱。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情境模拟,体验家人之间的爱。

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

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10、《家人的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家人的爱》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本课的内容是第一节课内容的延续,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本课四个主题紧密结合“家人的爱”这一话题展开。

教材以“家人的爱藏在哪里”这一话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细节里发现家人的爱,同时试着去理解家人的“严爱”。

“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个话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家人之间的爱,感受爱是家人间最基本的情感,是家庭和谐的稳定剂。

“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这个话题是在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学情分析:从一年级学生的生活基础、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他们从小在父母及长辈的精心照顾,甚至是宠爱中长大。

享受爱的同时,却很少去思考如何回馈爱。

另一方面,像父母及长辈给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陪伴自己游戏玩耍等形式的爱,往往容易被发现到。

但像家人对自己生活中的精心照顾这种隐藏在细节中的爱,容易被忽视。

此外,除了疼爱,爱还有多种形式,家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爱,当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陪伴自己时能够给予理解,当父母给予家庭其他成员以关爱时能够给予体谅,都需要通过本课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渗透。

教学目标:1.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会家人的爱无处不在,感激父母长辈付出的辛劳和爱。

知道家人的爱有多种形式,家人对自己的疼爱和严爱都是爱。

2.体谅父母长辈的辛苦,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和关爱。

教学难点:学会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课堂导入:学生生活照导入新课(2分钟)出示一位学生从小到大的一组照片:同学们猜猜他们是谁?想一想,你从一个小小的我长成现在的小学生,是谁在陪伴你成长?预设:父母、家人等。

小结:是家人陪伴着你们成长,那么在你们成长过程中,你知道家人都为你做了什么?活动一:家人的爱藏在哪里?1、课前调查表。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下册《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家人的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爱;2.理解疼是爱,严也是爱;3.学习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4.培养动口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感受家人不同方式的爱.教学难点理解严也是爱。

教法学法本课教学我将主要采用体验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

从学生生活切入,设计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交流与探究中感受、理解家人的爱,激发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需要,我将以课件演示为主要手段,运用影视录像、图片、配乐诗朗诵等多媒体手段,不断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学生如临其境,自然而然地得到爱的体验。

教学过程一、家人的爱藏在哪里1、师:同学们,你们谁来说说家里人给你们的爱藏在哪里?生:妈妈希望我开心,所以给我起名叫笑笑。

生:我的辫子是姑姑梳的。

生:我爸爸经常半夜给我盖被子。

生:妈妈忙着做家务,是对家人的爱。

生:爸爸辛勤工作,是对家人的爱。

生:爷爷奶奶做出香喷喷的饭菜,是对家人的爱。

2、紧接着,播放一段《幸福宝宝》的录像,轻柔的音乐,温馨、动人的画面,不禁使孩子们如临其境。

这时我会问学生:“你想到了什么?”孩子们在看、想和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对父母的爱有了初步的感知和体验。

二、相亲相爱一家人首先,课件出示几幅画,这些生动的画面,就是生活情境的再现,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能让学生触景生情,回顾生活中曾经历过的一个个备受父母长辈疼爱的场景。

这时,要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照片说说自己在家长呵护下健康成长的故事,这样在看、听、说、演的体验过程中,学生逐步加深了对家人那平常、无声的关爱的感受。

1、妈妈给奶奶梳理头发,我给奶奶锤锤腿。

2、爸爸妈妈带我去菜市场。

3、妈妈生病了,爸爸给妈妈喂药。

4、爸爸给我寄来的包裹。

当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满脑是家庭中那温馨的一幕幕时,我又利用课件再现几个生活画面,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探究:严格要求是爱吗?当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联系实际得出结论:严也是一种爱时,便是感悟了爱的真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人的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家人的爱》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
的第二课,本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我和我的家》内容的延续,目的在于让学生体
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本课的编写主要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
有爱心地生活”中第2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本课以“家人的爱”这一话题展开。

教材以“家人的爱藏在哪里”作为切
入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细节里发现家人的爱,同时试着去理解家人的“严爱”。

这个栏目是本课的第一课时,后两个栏目是本课的第二课时。

“相亲相爱一家人”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家人之间互相的爱,感受爱是家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
是家庭和谐的稳定剂。

“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爱。

教师在教
学中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学情分析
为了了解学情,设计让学生“画一画”和让家长“话一话”。

画什么呢?是让学生课前回忆并完成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图画(画面场景体现家人之间互相关爱,特别是大人与大人之间,如父母与祖父母之间)。

话什么呢?1.孩子向你或其他家人表达过爱吗?什么方式? 2.孩子知道家人的生日吗?为家人策划或庆祝过生日吗?
经过调查,初步了解了学生的现状:
从孩子的“画”中,看到像准备蛋糕、送礼物、一起游玩等家人之间比较明
显的互相关爱多,而照顾、陪伴等隐藏在细节中的爱,容易被忽视。

从家长的“话”中,了解到孩子们从小在父母及长辈的精心照顾、宠爱中长大。

享受爱的同时,却很少去思考如何回馈爱,还不太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爱。

当父母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陪伴自己时能给予理解,当父母对其他家庭成员关爱时能给予体谅,都需要通过本课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渗透。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享“互相爱”的画,回忆、感受家人间的互相爱。

2.通过唱一唱等活动,体谅父母长辈的辛苦,懂得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爱。

3.通过实施贴心宝贝行动,用自己新学会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回忆、感受家人间的互相爱,体谅父母长辈的辛苦,懂得用力所能及
的方式表达爱。

难点:懂得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爱。

教学准备
1.“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图画。

2.“爱的小屋”、“贴心宝贝”行动卡、“贴心宝贝”奖章。

3.“出必告,反必面”视频、儿歌《我的好妈妈》动画、“奶奶孤单”音频、《让爱住我家》音乐。

4.学生和家长的生日照片,生日歌。

5.课件。

教学环节
板块一:相亲相爱一家人——互相爱
1.生活分享
(1)组内分享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家人的爱》。

请小朋友们拿出课前
准备好的“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画,在小组里说说画上的故事。

(2)全班分享
每组选出一位小朋友全班分享画面故事(选择典型画例)。

2.教材分享
重点分享“爸爸寄来的包裹”图。

猜猜:包裹里可能是什么?有谁也像他这
样收到过在外地工作的家人寄来的包裹(快递)?心情怎么样?收到包裹后,你是怎么做的?
设计意图:
板块一的设计意图:此板块以第一课时的拓展活动“画一画”的图画分享导入,与第一课时衔接。

生活分享是经验分享,组内分享——人人分享,在分享
中回忆家人之间是如何相互关爱的;全班分享——典型分享,与教材4幅图中的常见图有机结合。

教材分享是补充分享,生活分享时没有涉及的画面。

这是一
个变量,不同班级的孩子的画面场景不尽相同。

这样设计,是因为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体验不同,对爱的理解也不同,呈现的画面场景自然也有所不同。

所以这个环节要因学情随机应变。

在此,还需注意家庭类型的多元性,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三口之家外,生活中还有再组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家庭、领养家庭等,这些家庭的成员之间,也有
互相的关爱。

板块二: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表达爱
1.自己的事自己做
(1)图:爸爸妈妈在忙,我......
看看,这位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让家人操心也是爱。

(2)爱的小屋
出示“爱的小屋”,这些事已经做到的请贴上爱心,还在学着做的事等会做
了再贴。

如果还会做别的事,可以贴在省略号六个点的地方。

做到了几颗心?用手势告诉老师。

采访不满8心的学生:你还有什么事要加油的?
(3)中华好传统:出必告,反必面
播放视频,你发现他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出门和回来都要打招呼呀?让学生
明白:不让家人担心也是爱。

介绍中华好传统:出必告,反必面。

帮助学生记住这句话,知道这句话出自《弟子规》。

推荐《弟子规》书和动画片。

2.家人的事努力做
(1)唱唱儿歌,《我的好妈妈》
小朋友们累了吧?请起立,跟着老师一起唱一唱,动一动。

你从歌里学到了什么?
(2)听听音频,感受奶奶的孤单
①播放音频,出示图,如果是你的奶奶,你会怎么做?明白:陪伴也是爱。

你还为家人做过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②播放“爱的小事”图片、文字,你做到了吗?用手势表示。

(3)看看照片,对比自己和大人们的生日情景
播放生日照片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关注家人的生日并学着庆祝,明白:记住家庭重要日子也是爱。

书第41页,找到表,把知道的家人的生日填上,如果不
知道,回家了解后再填,填好后记一记,下次家人生日时,让家人感受到你的爱。

设计意图:
板块二的设计意图:“表达爱”是本课时的重点,也是要突破的难点,为此,设计了“自己的事自己做”和“家人的事努力做”两大块。

采用了一年级孩子喜
爱的贴一贴爱的小屋、看一看视频、学一学中华好传统、唱一唱儿歌、听一听音
频、比一比照片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令其始终沉浸在课堂中。

像儿歌的引入,时机正好是课中,就是考虑到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时间短,可以借助儿歌唱一唱、动一动,缓一缓劲儿,重新把孩子们的目光聚焦起来。

经过这些活动,孩子们明白:原来自己的事自己做,家人的事努力做,都是爱。

不打扰家人,不给家人添麻烦,不让家人操心,是在表达爱;不让家人担心也是爱;陪伴是爱;记住家庭的重要日子也是爱……
板块三:贴心宝贝行动——践行爱。

“贴心宝贝”行动卡。

请大家回家后用自己新学会的表达方式,或者你有什
么更好的表达爱的金点子,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其他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表达你的爱,请他们为你的表现贴“心”。

一个月后,评出“贴心宝贝”,
还可以获得“贴心宝贝”奖章哦!
设计意图:
板块三的设计意图:此板块借“贴心宝贝”行动卡,在孩子们原有的生活经
验基础上,学以致用,践行本课所学到的新方式新方法去表达对家人的爱。

正所谓“缺什么补什么”,孩子们在本堂课上学到的新收获,就是这堂课的增量。


后还以评比促导行,契合一年级孩子的特点,促使孩子们不光要心动,还要行动。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