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劳动法的概念与功能

合集下载

如何理解和应用劳动法

如何理解和应用劳动法

如何理解和应用劳动法劳动法是一部调整和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法律。

它规范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工资和福利待遇、工作时间和休假、劳动保护和安全等方面的内容,旨在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理解和应用劳动法。

一、准确理解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导劳动法适用和解释的准绳。

首先,平等自由原则是劳动法的核心原则之一。

根据这一原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提供工资待遇、实施劳动保护等方面应保持平等地位,平等对待,不存在歧视。

其次,保护原则是劳动法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劳动者是弱势群体,劳动法要求用人单位在劳动条件、工资福利、休假制度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保护,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最后,公平原则要求劳动法的适用和执行应公平合理,不偏袒任何一方。

二、正确理解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劳动法适用于所有拥有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即使是灵活就业、远程办公等特殊形式的劳动关系,也同样适用劳动法。

此外,劳动法还适用于个体劳动者和港澳台居民就业的相关问题。

在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劳动保护等方面,雇主和受雇者都应遵守劳动法的规定,以确保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三、灵活运用劳动法的相关制度劳动法在实践中灵活而不僵化。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劳动法的相关制度,以确保平等公正的劳动关系。

例如,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可以根据具体岗位和工作要求灵活约定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福利等内容,以满足双方的需求。

此外,劳动法还鼓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培训机会,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素质,实现共同发展。

总之,理解和应用劳动法需要准确把握其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和相关制度。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才能更好地协商劳动条件,维护自身权益,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也要加强劳动法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为推动劳动法的有效实施和落实劳动者权益做出应有贡献。

劳动法规的理解与应用

劳动法规的理解与应用

劳动法规的理解与应用简介本文档旨在探讨劳动法规的理解与应用。

劳动法规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于管理劳动关系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对于雇主和雇员来说,了解和正确应用劳动法规是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关键。

劳动法规的重要性劳动法规的存在是为了保护雇员的权益,确保公平的劳动条件和福利待遇。

同时,劳动法规也规定了雇主的权利和责任,以维护劳动关系的平衡和稳定。

了解和遵守劳动法规有助于预防潜在的法律纠纷,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劳动法规的主要内容劳动法规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劳动关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劳动合同:规定了雇主和雇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资、工时、休假等方面的条款。

2. 劳动报酬:规定了工资支付的方式、标准和时间,以及加班工资、奖金、福利等方面的规定。

3. 劳动保护:规定了工作环境的安全与卫生要求,禁止劳动违法行为,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4. 劳动争议解决:规定了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和渠道,包括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法院诉讼等方式。

5. 劳动合同解除:规定了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和程序,包括正当解除、经济性裁员、劳动争议引起的解除等情况。

劳动法规的应用原则在应用劳动法规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公平原则:雇主和雇员应平等对待,不得进行歧视。

2. 协商原则:劳动关系应基于平等协商和互利原则,雇主和雇员应共同商讨解决劳动纠纷的方式。

3. 保护原则:劳动法规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权益,雇主应尊重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 法律优先原则:在劳动关系中,应优先遵守国家法律和劳动法规的规定。

5. 自愿原则: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应基于自愿原则,双方都应自愿达成协议。

结论劳动法规的理解与应用对于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雇主和雇员都应加强对劳动法规的学习和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应用。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劳动法规的宣传和监督,确保其有效落实和执行。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劳动关系的平衡和和谐发展。

劳动法的认识

劳动法的认识

劳动法的认识劳动法是指保护劳动者权益和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

它是国家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规定。

劳动法的出现和实施,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劳动法的核心是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劳动者作为劳动关系的一方,享有合法权益,劳动法为其提供了法律保障。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工资、工时、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权益,保证了劳动者在工作中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例如,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确保劳动者能够获得合理的收入。

此外,劳动法还规定了劳动者的工时上限,以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休息权益。

劳动法还规定了劳动者的休假权益,使劳动者能够享受到合理的休息和休假时间。

劳动法还规定了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益,确保劳动者能够获得社会保险的保障,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

劳动法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规范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经济、法律关系。

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建立了公平、合理的劳动关系。

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

劳动法还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并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来惩处违法用工行为。

劳动法还规定了劳动关系纠纷的解决方式,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了一种和平、公正的解决纠纷的途径。

劳动法的实施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者是社会的主体,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

劳动法的实施使得劳动者能够在工作中获得应有的权益,增强了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时,劳动法的实施也对用人单位起到了规范作用,使得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劳动市场环境,推动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劳动法的认识是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

了解劳动法,能够让劳动者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防范和解决劳动关系纠纷。

同时,用人单位也应该了解劳动法,遵守法律规定,落实劳动者权益保护措施,提高用工质量和用工环境。

论劳动法的作用和意义

论劳动法的作用和意义

论劳动法的作用和意义
劳动法的作用和意义
1、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法的立法和实施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
合法权益,该法律要求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安全
有保障的工作条件以及符合劳动力市场环境的就业收入;
2、调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劳动法不仅仅是用来保护劳动者的
权利,也会保护用人单位的正当利益,劳动法的推行与调节可以制约
用人单位不履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所造成的不公正状况,以此来维护
公平正义;
3、落实社会公平原则:劳动法规定了关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以及实现社
会公平的措施,如劳动定额、支付最低工资、按劳分配原则以及推行
最低工资标准,这都是为了减轻劳动者的负担,有效地实现社会公平;
4、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劳动法既能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能促进
经济社会的发展,该法的推行保护了劳动者的利益,从而使经济社会
发展更趋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
5、加强劳动法的执行和管理:劳动法的制定和实施不仅仅是一个保护
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制度,也应该遵循管理原则、加强劳动法的执行和
管理,以保证该法律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劳动法作为管理关系安定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减少劳动抗争行为、消除劳资矛盾危机。

以上就是劳动法的作用和意义,劳动法是对不同社会群体之间进行调节的必要法律,它可以有效规范劳资双方的行为,确保各社会群体的正当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劳动与劳动法

劳动与劳动法

劳动与劳动法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劳动力的运用和保护都与劳动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劳动法是一套涉及劳动关系、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旨在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和促进劳动与资本的平衡发展。

本文将从劳动、劳动法的基本概念以及劳动法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1. 劳动的概念及重要性劳动是指人们为创造物质财富而进行的具有目的性的活动。

它是人类生产和社会进步的基础,通过劳动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劳动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贡献:劳动是经济生产的重要因素,通过劳动可以创造价值和财富。

(2)社会发展:劳动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为社会变革和进步提供动力。

(3)个人成长:通过劳动,个人可以获得知识、锻炼技能、提高素质,实现个人成长和自我价值。

2. 劳动法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劳动法是调节劳动关系、保障劳动权益的法律规定。

它包括劳动关系法和劳动保护法两个主要方面。

(1)劳动关系法:规定了雇佣关系的建立、劳动合同的签订与解释、劳动报酬、劳动分配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2)劳动保护法:主要涉及工作时间、劳动保险、劳动安全与健康、劳动纠纷解决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3. 劳动法的作用与意义(1)保护劳动者权益:劳动法通过规定和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确保他们在雇佣关系中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例如合理工时、工资支付、劳动合同等。

(2)平衡劳动关系:劳动法旨在维持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平衡关系,避免劳动者被剥削和资方利益受损,从而维护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3)促进经济发展: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关系的基本框架和要求,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劳动力资源,并通过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4.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和限制劳动法适用于所有从事劳动活动的个人和单位。

然而,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1)国家和地区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劳动法规定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国家的法律进行适用。

论劳动法的作用

论劳动法的作用

论《劳动法》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从1995年1月1日起,至今已经实施九周年了。

九年来,通过深入宣传和组织实施,《劳动法》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

一、《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一部重要法律《劳动法》全面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利与义务,制定了用人单位应当遵守的劳动标准和行为规范,全面建立并实施劳动合同、社会保险、最低工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监察等重要制度做出了具体规定,并明确了违反有关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劳动法》的实施,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改革开放、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依法行政奠定了法制基础。

九年来,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工会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下,《劳动法》的实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全面建立了劳动合同用人制度,通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为建立现代企业用人制度,实现劳动关系法制化创造了条件;二是最低工资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建立,工资支付的有关规定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劳动者依法享有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三是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建立了覆盖城镇各类企业的基本养老、失业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正在加紧建立,劳动者法定社会保险权利正在逐步得到落实。

特别是近几年,各级政府认真做好两个确保工作,建立和完善三条保障线的工作,保障了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四是建立了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工作进一步展开;五是与《劳动法》相配套的一批重要法规和规章-1-制度陆续出台,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二、《劳动法》能否有效贯彻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是关键环节《劳动法》实施九年来,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大力宣传《劳动法》、加强劳动保障立法工作同时,依法建立了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成立了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积极开展了监察执法工作:一是开展了常规巡视监察,主动发现和纠正保障违法行为;二是认真做好群众举报案件查处工作,建立了举报制度,公布了举报电话,积极受理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并依法进行监察和行政处罚;三是认真开展劳动保障年检,督促用人单位执行劳动法律规定,依法规范用工行为;四是开展了专项的大检查活动,集中力量纠正违法行为,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什么是劳动法

什么是劳动法

什么是劳动法劳动法是一项法律体系,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规范劳动关系。

它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规定,以确保公平、合理和平衡的劳动关系。

本文将介绍劳动法的概念、作用和主要内容。

一、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是以立法形式确立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涉及劳动者权益和用人单位责任的法律体系。

劳动法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确保合理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

劳动法是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

二、劳动法的作用1. 保护劳动者权益:劳动法通过规定工资、工时、休假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劳动者享有合理的劳动条件和权益。

2. 规范劳动关系:劳动法明确了雇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合理安排和和谐发展。

3. 维护社会稳定:劳动法的实施可以减少劳资冲突,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

三、劳动法的主要内容1. 就业机会平等: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性别、年龄、民族等原因歧视劳动者,确保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享有平等的权益。

2. 工资待遇保障: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并明确了最低工资标准,确保劳动者获得合理的收入。

3. 工时休假规定: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包括每天工作时间、每周工作时间、休息日等,以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休息权益。

4. 劳动安全保护: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提供安全的劳动环境和设备,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5. 劳动合同管理: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必须建立劳动合同关系,明确了劳动合同的内容和签订程序,保障双方的权益。

6. 劳动争议解决:劳动法确立了劳动争议解决的程序和途径,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劳动法是一项重要的法律体系,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规范劳动关系。

它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涉及到劳动者权利和用人单位责任的各个方面,以确保公平、合理和平衡的劳动关系。

论劳动法的作用

论劳动法的作用

论劳动法的作用论劳动法的作用一、保护劳动者权益•过度劳动的限制:劳动法规定了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加班补偿等规定,保护劳动者不被长时间、高强度的劳动压迫。

•薪酬福利的保障:劳动法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加班工资、社会保险等制度,保障劳动者获得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职业健康安全的保护:劳动法要求雇主提供安全卫生设施、工伤保险等,确保劳动者在工作中的身体安全和心理健康。

二、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用工合同的规范:劳动法规定了用工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明确了雇主和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劳动争议的解决:劳动法规定了劳动争议的解决机制,如劳动仲裁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为劳动者提供了维权的途径和保障。

三、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优化用工环境:劳动法规定了用工环境的安全和卫生要求,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促进就业机会:劳动法规定了雇佣和解雇的程序和条件,保护劳动者不受歧视和任意解雇,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促进劳动力平等竞争:劳动法禁止竞业限制和不正当竞争,保护劳动者在离职后继续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

结语劳动法的作用不仅是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还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只有通过良好的劳动法制度,才能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创造更公平、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共赢的局面。

四、提升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培训和教育机会的提供:劳动法要求雇主为劳动者提供岗位培训和职业教育机会,帮助他们提升技能水平和职业竞争力。

•职业发展和晋升机会的保障:劳动法规定了职业晋升的公平性原则,防止劳动者因性别、年龄等因素遭受歧视,为他们提供公平的晋升机会。

五、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禁止性别歧视和性骚扰:劳动法禁止在工作场所进行性别歧视和性骚扰行为,保护劳动者的人格尊严和权益。

•保护弱势群体权益:劳动法规定了对农民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措施,纠正社会不公和不平等现象。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劳动法鼓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通过协商和谈判解决问题,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劳动法的功能和概念

劳动法的功能和概念

论劳动法的概念与功能一、劳动法的概念探析劳动法是一个有多种含义的概念。

,劳动法为规范劳动关系及其附随一切关系之法律制度之全体。

”关于劳动法概念,我们要明确几点:第一,劳动法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

第二,劳动法与民法理关系密切,它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

它与工厂立法亦有密切联系,它也是由工厂立法逐步发展而来的。

第三,它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个独国立的法律部门。

二、劳动法的功能1、协调功能。

劳动法的调整方法不同于民法的私人主体意思自治,也不同于传统劳动法的行政指令管理,它是国家力量、社会力量、资本力量共同发挥作用,相互博弈的结果,在调整重心上平等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突出重点保护;在权利义务的设定上通过立法确立基准,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加以具体化来实现;在责任追究上综合采用民事、行政、刑事三种责任模式,强化对职业劳动关系的保护。

在劳动基准的基础上,通过劳动者组织(一般是工会)与用人单位订立集体劳动合同,在法定基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劳动者的保护水平。

为使劳资关系平衡,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违反上述法定基准或合同约定要承担民事责任,严重的要承担行政和刑事责任,这也是国家力量介入劳动关系的表现,从而协调了劳资关系。

2、解雇保护功能。

雇佣契约向劳动契约转向之前,基本上将这类契约视为私法上的一类契约,对于雇佣契约纠纷之处理,司法程序中契约当事人地位平等,缔约、解约,乃至违约,皆以一般契约关系处理。

产业雇用的发展使劳动契约制度与理念逐渐形成。

通过规制劳动合同短期化、使劳动合同期限适当延长,尽可能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须符合法定情形,构建经济补偿金制度、惩罚性赔偿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劳动合同法》发挥了其解雇保护功能,使一般民众即可理解。

对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而言,劳动者解约相对宽松,用人单位解约则“障碍”不少。

这就是中国《劳动合同法》所发挥的解雇保护功能。

劳动法的法律概念

劳动法的法律概念

劳动法的法律概念劳动法是以保护劳动者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为目的的法律体系。

它是一种规范人们劳动关系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为出发点。

劳动法是国家法律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确保劳动者享有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劳动法包括一系列法律规定,涵盖了劳动合同、劳动保护、工资福利、劳动争议解决等内容。

下面将从劳动合同、劳动保护、工资福利和劳动争议解决四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劳动法的法律概念。

首先,劳动合同是劳动法的基础。

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明确了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必须具备自愿、平等、等价、订立、履行和解除等要素。

劳动合同的签订可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确保劳动关系的稳定和有序进行。

其次,劳动保护是劳动法的核心原则之一。

劳动保护是指国家依法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享有安全、健康、公正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劳动保护的具体内容包括劳动时间、休假制度、工作条件、劳动安全等。

劳动保护旨在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

第三,工资福利是劳动法的重要内容。

工资福利涉及到劳动者从事劳动所获得的薪酬待遇和各种福利保障。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的工资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标准应当不低于法定最低工资标准。

此外,劳动者还享有福利待遇,如社会保险、职工福利、职业年金、带薪休假等。

通过规范工资和福利的支付,劳动法保障了劳动者的经济权益和社会福利。

最后,劳动争议解决是劳动法的重要环节。

劳动关系中难免会出现各种争议和纠纷,因此劳动法设立了相应的争议解决机制。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

劳动争议解决的目的是公平公正地处理矛盾,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稳社会关系。

综上所述,劳动法是为保护劳动者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而制定的法律体系。

其核心包括劳动合同、劳动保护、工资福利和劳动争议解决等内容。

劳动法全文解析

劳动法全文解析

劳动法全文解析摘要:一、劳动法的概述二、劳动法的主要内容三、劳动法的作用与意义四、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五、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六、劳动法的主要条款七、劳动法的实施与监督八、劳动法的修订历史正文:一、劳动法的概述劳动法是我国一部关于劳动关系和劳动力资源的基本法律,是调整和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

劳动法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力市场的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者权益保障、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处理等。

三、劳动法的作用与意义劳动法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企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它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企业提供了合法用工的依据,为政府部门提供了监管的法律依据。

四、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劳动法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单位。

同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也适用劳动法。

五、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公平公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保护劳动者权益等。

六、劳动法的主要条款劳动法的主要条款包括:劳动者权益保障、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处理等。

七、劳动法的实施与监督劳动法的实施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负责。

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简述劳动法的概念

简述劳动法的概念

简述劳动法的概念
劳动法是指一系列围绕劳动权利及义务的法律,其中涉及职工的招聘、雇用合同、福利、薪酬、工作时间、职业培训、工作环境、劳动安全、升迁、解除合同、报酬保障和劳动者抗议等。

劳动法的宗旨在于确保雇主和职工平等的协议,保护工人的权利,防止对职工的不公正待遇及歧视行为,促进工会维护劳动权利,制约劳动力市场透明度等。

劳动法的制度划分包括劳动法制度和劳动安全健康制度等,劳动法制度是指立法机关根据《基本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有关职业生涯、招聘、雇佣合同、工时、假期、工资、职业培训、社会集体统筹、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法律制度。

劳动安全健康制度是指立法机关根据《基本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维护劳动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安全健康的法律制度。

劳动法的实施,关乎社会责任、社会贡献、经济可持续发展、劳工权利保护以及产业发展,对维护劳动者权利极其关键,由国家和政府统筹落实。

国家立法是构建依法治国根本准则,要求所有的权利主体遵守。

政府的职责体现在劳动法的实施,各部门负责宣传、落实和遵守以及违反相关做出处理;委托法律机构实施侦查、对违法者进行行政处罚;与实施机构共同建立法规,明确行政程序,维护劳动者切身权益。

另外,每一个个体应承担责任,准确了解劳动法定义及执行方式,保护自身权利,依法维护个人利益,有效遵循行政机关的操作规范,采取必要的法律纠纷解决措施,合理维护自身权益,改进社会风气,形成公平竞争,减少劳资纠纷,实现社会正义。

劳动法基本知识讲解

劳动法基本知识讲解

劳动法基本知识讲解劳动法是一门关于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关系的法律学科,旨在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从劳动法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以及相关法律保护等方面进行讲解。

一、劳动法的基本概念劳动法是指通过法律手段调整和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门法律学科。

它以维护劳动者权益为出发点,通过确立双方权利义务、规范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等方式来保障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是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约定劳动条件的书面合同。

劳动合同应当明确劳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详细规定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劳动保护等内容。

2. 劳动报酬劳动报酬是劳动者通过工作所取得的经济利益。

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根据劳动者的工作量、质量、技能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同时,劳动法规定了工资支付的时间和方式,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 劳动保护劳动保护是劳动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劳动法要求雇主必须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预防职业病、劳动事故的发生。

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伤害或患病的,有权要求雇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 劳动时间和休假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根据国家规定,劳动者一般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

同时,每周劳动者有权享受休息日和带薪年假。

如果劳动者超时工作,雇主应当支付加班费。

5. 劳动争议解决劳动争议解决是劳动法的重要环节之一。

当雇主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时,可以通过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三、劳动法的相关法律保护为了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我国制定了多项相关法律来进行保护,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

这些法律规定了劳动关系的建立、双方权益的保障、劳动纠纷的解决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劳动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劳动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劳动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体系,旨在维护劳动关系的平衡和稳定。

本文将介绍劳动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便读者对劳动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基本概念劳动法是国家依法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法律体系,规定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旨在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护,并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劳动法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劳动者:指在用人单位工作,以一定劳动方式,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的人员,不论其劳动合同是固定期限还是无固定期限。

2. 用人单位: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接受劳动者提供劳动力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3. 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的,约定了劳动关系的权益和义务的书面合同。

4. 劳动关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以履行劳动合同为基础的法律关系。

5. 劳动保护:指国家、社会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制度和措施,包括劳动安全保护、劳动时间和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

二、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劳动法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规范,对保护劳动者权益和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

1. 平等就业原则:任何人都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不论性别、种族、宗教、残疾等,禁止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

2. 尊重劳动者权益原则:劳动者的权益应得到尊重和保护,用人单位应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包括工资、劳动时间、休假等权益。

3. 安全生产原则:用人单位应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设备,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4. 公平竞争原则: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时应公平竞争,不得通过不正当手段限制、操纵就业市场。

5. 合同自由原则:劳动合同的订立应自愿和平等,不得强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6. 劳动报酬原则: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获得相应的报酬,不得搞虚假分配,违法克扣或拖欠工资。

7.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假原则: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假。

劳动法的概念及权利介绍.doc

劳动法的概念及权利介绍.doc

劳动法的概念及权利介绍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

离不开调整劳动关系这一核心内容。

明确以下几点:劳动法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它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是一种独立的法律部门。

《劳动法》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而制定颁布的法律。

从狭义上讲,我国《劳动法》是指1994年7月5日八届人大通过,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从广义上讲,《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以及调整与劳动关系密切相隧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劳动法》作为维护人权、体现人本关怀的一项基本法律,在西方甚至被称为第二宪法。

其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劳动就业方针政策及录用职工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与解除程序的规定;集体合同的签订与执行办法;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制度;劳动报酬制度;劳动卫生和安全技术规程等。

以上内容,在有些国家是以各种单行法规的形式出现的,在有些国家是以劳动法典的形式颁布的。

劳动法是整个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的法律部门。

劳动法的权利劳动者权利(1)平等就业的权利。

《劳动法》规定,凡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即劳动者拥有劳动就业权。

劳动就业权是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获得参加社会劳动的切实保证按劳取酬的权利。

公民的劳动就业权是公民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基础。

如果公民的劳动就业权不能实现,其他一切权利也就推动了基础。

(2)选择职业的权利。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自身的素质、能力、志趣和爱好,以及市场信息等选择适合自己才能、爱好的职业,即劳动者拥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

选择职业的权利有利于劳动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这既是劳动者劳动权利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劳动法的概念及基本原则

劳动法的概念及基本原则

劳动法的概念及基本原则劳动法是指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节劳动关系而制定的法律规范。

劳动法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

下面将从劳动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并颁布的,用于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定的总称。

劳动法是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法律基础,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为宗旨,具有强制性、适用性和保护性特征。

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劳动法中的平等原则是指劳动者在就业、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所有劳动者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不存在地域、性别、种族、宗教等因素的歧视。

劳动法要求雇主平等对待所有员工,并创造公平的劳动环境。

2.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自主达成劳动合同,自愿选择劳动就业关系的原则。

无论何时,劳动者都有权自主选择工作和离开工作,用人单位也有权雇佣和解雇员工。

劳动合同是双方自愿的结果,双方应当遵守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

3.保护原则:保护原则是劳动法的核心原则之一、劳动法要求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包括劳动报酬、工时、休假、劳动安全与卫生等方面的权益。

雇主必须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合理安排工时,支付劳动者应当获得的合理劳动报酬。

劳动法还要求建立社会保险等制度,为劳动者提供合理待遇和保障。

4.优先原则:优先原则是指优先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在劳动争议和纠纷解决中,法律倾向于支持劳动者的权益,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合理的赔偿和补偿。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争议的解决机制和程序,力求在争议发生时,确保劳动者的权益能够及时得到维护和保护。

5.协商原则:协商原则是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解决劳动争议。

双方应当通过协商达成共识,以和平方式解决劳动纠纷。

劳动法还规定了工会的地位和作用,鼓励劳动者通过工会组织协商权益。

总结起来,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规范,其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保护原则、优先原则和协商原则。

劳动法的功能

劳动法的功能

劳动法的功能
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法律,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劳动法的功能是保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例如劳动合同的订立与解除、工资待遇的支付、劳动条件的保障等。

这些规定的实施,可以确保劳动者获得公平的工作条件和合理的待遇,防止他们因为劳动权益受到侵犯而受到损害。

其次,劳动法的功能是调整和维护劳动关系。

劳动法对于雇主和劳动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范,使双方在劳动关系中能够遵守规则、友好合作。

同时,劳动法还确立了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以协助调解和解决劳动关系中的纠纷问题,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第三,劳动法的功能是促进就业和劳动市场的平衡发展。

劳动法鼓励就业创造和保障就业机会,确保劳动者能够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

同时,劳动法也规定了劳动市场中的就业歧视、非法解雇等行为的禁止,并制定了处罚机制,以维护劳动市场的公平和秩序。

第四,劳动法的功能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劳动法通过确保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从而增加劳动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劳动法还对雇佣关系中的不当竞争、不当利益输送等行为进行了规制,防止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对经济秩序造成的不良影响。

总之,劳动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具有保护劳动者权益、调整劳动关系、促进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多重功能。

只有通过有效的劳动法保障和执行,才能使劳动者在工作中享受到公平和尊严,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

法律基本知识劳动法概述深入解析

法律基本知识劳动法概述深入解析

法律基本知识劳动法概述深入解析法律基本知识劳动法概述深入解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法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劳动法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规范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本文将对劳动法的基本概念、主要原则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进行深入解析。

一、劳动法的基本概念劳动法是指国家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促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和谐关系的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

劳动法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文件。

它的目标是确保劳动者享有公平的工作条件和权益,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劳动法的主要原则1. 平等自愿原则劳动法坚持平等自愿原则,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关系的建立、变更和终止等方面享有平等自愿的权利。

在劳动关系中,双方应自由选择和签订劳动合同,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合同的履行。

2. 保护优先原则劳动法倡导保护劳动者的原则,着重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合法利益。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待遇和福利。

此外,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享有隐私权和尊严,用人单位不得侵犯其权益。

3. 合理就业原则劳动法强调合理就业原则,鼓励用人单位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并为劳动者提供公平的面试和招聘程序。

劳动者应按照能力和潜力来选择合适的工作,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

4. 广泛参与原则劳动法主张广泛参与原则,鼓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开展协商和沟通,共同解决劳动关系中的问题。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提供有效的投诉渠道,促进劳资双方的和谐合作。

三、劳动法的重要性劳动法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法通过规定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条款,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权益,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2. 规范劳动关系劳动法明确了劳动合同的签订、执行和解除等方面的规范,促进了劳动关系的良好发展。

劳动法解读与应用

劳动法解读与应用

劳动法解读与应用劳动法是一门关于劳动权益、劳动关系和劳动争议等方面的法律学科,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的劳动关系。

本文将对劳动法进行解读,并提供一些应用实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劳动法的具体内容和如何应用。

一、劳动法的概述劳动法是国家立法机关针对劳动关系所制定的法律法规,涵盖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益和义务。

劳动法主要的目标是确保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劳动权益,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在劳动法中,一般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 劳动合同: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权益与义务,以及双方共同遵守的规则和条款。

劳动合同的签订是保证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手段。

2. 劳动报酬:明确了劳动者应获得的工资及其支付的标准和方式。

3. 工时和休假:规定了工作时间、加班工资、休假制度以及法定假日的安排等。

4. 劳动保护:包括了劳动安全、劳动卫生等方面的规定,以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5. 劳动争议解决:确立了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和程序,旨在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二、劳动法的主要内容解读1.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约定权益和义务的文件,应当明确约定双方的劳动条件、工资待遇、劳动时间、休假制度等。

合同的签订应当是自愿的、平等的,并经双方协商达成一致。

一旦签订劳动合同,双方都应当遵守合同的约定。

2. 劳动报酬: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工资标准和支付方式及时足额地领取工资。

用人单位应当公平合理地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存在拖欠工资或降低工资的行为。

3. 工时和休假: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且不得超过法定工时。

加班工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支付。

劳动者享有带薪年假、病假、婚假等合法休假权益,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安排和保障劳动者的休假权益。

4. 劳动保护: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设施,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中,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特殊的劳动保护措施,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中央电大劳动法学作业答案作业1(1)工艺厂与吴某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民法上的加工承揽关系,加工承揽关系不适用劳动法。

(2)吴某不能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因为其与加工厂之间的关系不是劳动关系,不属于劳动争议的畴。

工艺厂与吴某之间签订的不是劳动合同,而是普通的民事合同,故工艺厂单方面解除合同时,应承担违约责任,向吴某支付一定的违约金。

作业2期中小论文文论劳动法的概念与功能一、劳动法的概念探析劳动法是一个有多种含义的概念。

在外国劳动法和劳动法学中,德国的学者和专家认为劳动法是与劳动有关的法律规的总和;英国《牛津法律大辞典》的解释是:“与雇佣劳动相关的全部法律原则和规则,大致和工业法相同。

它规定的是雇佣合同和劳动或工业关系法律方面的问题。

”史尚宽在其《劳动法原论》中把劳动法定义为“劳动法为关系劳动之法。

详言之,劳动法为规劳动关系及其附随一切关系之法律制度之全体。

”日本劳动法是调整雇佣劳动关系的法律规的总称,这种雇佣关系在日本经济学中被称为劳资关系,是指劳动者受雇主雇用,并在其指挥下从事劳动者的被动性劳动关系。

我国劳动法的概念实际上是借鉴国外的经验而下的。

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

关于劳动法概念,我们要明确几点:第一,劳动法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

第二,劳动法与民法理关系密切,它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

它与工厂立法亦有密切联系,它也是由工厂立法逐步发展而来的。

第三,它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个独国立的法律部门。

二、劳动法的功能1、协调功能。

劳动法的调整方法不同于民法的私人主体意思自治,也不同于传统劳动法的行政指令管理,它是国家力量、社会力量、资本力量共同发挥作用,相互博弈的结果,在调整重心上平等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突出重点保护;在权利义务的设定上通过立法确立基准,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加以具体化来实现;在责任追究上综合采用民事、行政、刑事三种责任模式,强化对职业劳动关系的保护。

劳动法的发展历史展现的就是国家力量、社会力量、资本力量三方不断博弈、妥协的过程。

劳动法诞生于人类社会完成工业革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19世纪初叶,在此之前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资本主义各国曾制定了很多劳动法规,但这种劳动法规不是为了保护劳动者,而是迫使劳动者进入工厂成为廉价劳动力,并从事极其繁重的劳动,从而使资本获取高额利润。

随着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壮大,逐渐开展了有组织的运动并组成工会,这也就形成了社会力量。

工人的斗争,社会力量的作用使资本家妥协,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开始积极地进行立法,并以英国1802年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为开端,诞生了劳动法。

至今,三方力量的平衡与协调构成一国劳动法发挥作用的基础。

劳动法的调整方式在现行立法上首先表现为劳动基准,即法律许可的对劳动者的最低保障标准,如工资、工时、休息休假制度等。

在劳动基准的基础上,通过劳动者组织(一般是工会)与用人单位订立集体劳动合同,在法定基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劳动者的保护水平。

为使劳资关系平衡,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违反上述法定基准或合同约定要承担民事责任,严重的要承担行政和刑事责任,这也是国家力量介入劳动关系的表现,从而协调了劳资关系。

2、解雇保护功能。

雇佣契约向劳动契约转向之前,基本上将这类契约视为私法上的一类契约,对于雇佣契约纠纷之处理,司法程序中契约当事人地位平等,缔约、解约,乃至违约,皆以一般契约关系处理。

产业雇用的发展使劳动契约制度与理念逐渐形成。

面对劳动契约一方之劳动者,其弱势地位决定许多倾斜性的法律对其予以特殊保护。

我国到目前为止尚无制定解雇保护法律的任何动议,如果从我国社会发展的特殊阶段,劳动力严重供大于求的现实看,既有制定此类法律的必要,也有此类法律出台后负面影响较大的担忧。

一方面,我们需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期限相对地延长,保持劳动者相对的职业稳定感;另一方面,我们又担心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工作至退休而失去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活力,同时,还担心部分劳动者职业稳定期过长,另一部分劳动者失业期随之延长。

因此,出台这样的法律时机尚不成熟。

在此情形下,《劳动合同法》在发挥契约法功能的同时,也在发挥其解雇保护功能。

通过规制劳动合同短期化、使劳动合同期限适当延长,尽可能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须符合法定情形,构建经济补偿金制度、惩罚性赔偿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劳动合同法》发挥了其解雇保护功能,使一般民众即可理解。

对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而言,劳动者解约相对宽松,用人单位解约则“障碍”不少。

这就是中国《劳动合同法》所发挥的解雇保护功能。

3、维权功能。

法的功能,亦称法的作用或法的职能,一般是指法通过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所要达到的效果或实现的目标。

当法被创制为规性文件时,法的功能往往体现在该法的立法目的上。

因此,分析一部法律的功能,首当其冲应当分析该法的立法目的。

我国劳动法侧重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功能首先体现在立法目的,比如劳动合同法第1条规定了我国劳动合同法的三个立法目的,即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劳动法的首要价值取向。

我国目前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客观上需要有劳动法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中,一方是现代化的企业,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劳动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另一方是劳动者,以分散的个体出现,而且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通常供大于求,又由于劳动与劳动报酬对于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导致劳动关系双方事实上的非均衡性,使劳动者在市场活动中容易受到伤害。

劳动者永远是弱者,法律的功能应当是维护公平,体现社会正义,因此劳动法应当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首要的功能。

作业3一.选择选择题.1.C 2.A 3.D 4.A 5.B 6.D 7.B 8.D 9.D 10.C 二.多项选择题1.ACD2.ACD3.ABCD4.ABCD5.CD6.AD7.ABC8.ABCD9.ABD 10.ABCD三名词解释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是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符合劳动法律规、具有权利义务容的关系。

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自愿从事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竞业限制是用人单位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协议或技术协议中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即: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

限制时间由当事人事先约定,但不得超过二年。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双方的约定,以形式支付给员工的。

职业安全卫生以保障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劳动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答:劳动法是从传统民法中独立出来的,它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劳动法具有独立的调整对象。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这些是其他法律部门无法包容的。

(2)它有特定的主体。

劳动法中的劳动者与劳动使用者之间的主体关系是劳动法的重要特点,双方均有特定的主体资格。

(3)劳动法具有独特的任务和作用,即保护劳动者;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主义劳动制度。

(4)劳动法具有独特的完整体系。

其体系包括促进就业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职业培训制度;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劳动争议制度;监督检查制度;法律责任等等。

劳动法完整而系统的容体系也是其他法律部门所不能包容的。

综上所述,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2.简述劳务派遣与一般劳动关系的区别?一般劳动关系中,是用人单位直接招收和使用劳动者;而劳务派遣中,用工单位是通过派遣单位招收劳动者,劳动者的招收和使用发生了分离,即招工和用工的分离。

传统的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与一个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并在该用人单位的指导下利用其提供的劳动场所和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劳动成果归属用人单位,劳动者根据自己的劳动成果情况从该用人单位领取工资报酬,并由该用人单位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而在劳务派遣这一用工形式中,被派遣的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成为名义上的用人单位,但是被派遣劳动者并不在该劳务派遣单位从事劳动,而是被派遣到另一个用人单位,即用工单位从事劳动,出现了所谓的“有关系无劳动,有劳动无关系”的情况。

五.论述题1.试述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区别第一,主体不同。

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为单个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集体合同的当事人为劳动者团体和用人单位或其团体,故又称为团体协约。

第二,目的不同。

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建立劳动关系;订立集体合同的主要目的,是为确立劳动关系设定具体标准,即在其效力围协调劳动关系。

第三,容不同。

劳动合同以单个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为容,一般包括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集体合同以集团劳动关系中全体劳动者的共同权利和义务为容,可能涉及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也可能只涉及劳动关系的某个方面,即签订专项集团合同(如工资集团合同)。

第四,效力不同。

劳动合同对单个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具有法律效力;集体合同对签订合同的单个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团体所代表的全体用人单位,以及工会所代表的全体劳动者,都具有法律效力。

并且集团合同的效力大于劳动合同的效力,当个人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标准低于集体合同规定时,以集团合同规定的标准为准。

第五,纠纷的处理方式不同。

劳动合同争议采用普通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处理;集体合同争议,一般各用政府协同劳资各方协调处理的方式。

《劳动法》第84条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六.案例分析题我国法律规定:职工探望配偶,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职工在规定的探亲假和路程假期,按照本人的标准工资发给工资,并且其往返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

而本案中,劳动者某已经工作满1年,其工作地点与配偶的居住地不在一地、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因此符合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

某在几次向单位提出休假探亲,都未获单位同意,于是某擅自出走,使企业的经营受到了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