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意思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意思
这句话意思为: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出自《礼记·中庸》的古典名言。
扩展资料
原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第二十章》。
意思:
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能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能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能终止。别人学一次就会,我要学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我要学一千次。果真能够实行这种方法,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会聪明起来,即使是脆弱的人也一定会坚强起来。
博学之审问之原文及译文
博学之审问之原文及译文赏析
博学之,审问之
【原文】
博学之①,审问之②,慎思之③,明辨之④,笃行之⑤。有弗学,
学之弗能弗措也⑥;有弗问③,问之弗知⑦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
⑧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注释】
①博学,多方面地学。博,宽广。之,指学的对象。②审问,详细
地问。之,指问的对象。③慎思,慎重地考虑。之,指思的对象。④明辨,明确的分辨。之,指辨的对象。⑤笃行,踏踏实实的实行。之,指
行的对象。⑥大意是:除非不学,学了就一定要学会,学不会,不能休。“有弗学”,按字面讲是“有不学的时候”或“有不学的东西”,实际
应了解为“不学则已”。措,搁置,终止。以下四句仿效此句。⑦知,懂。⑧弗得,指不得结果。
【文学常识】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中庸》原是《礼记》中的
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
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
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
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参考译文】
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切实地力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终止。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晰地分析,踏实地实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广泛的学习,仔细的探究,深入地思考,清楚地分析,稳健地实行。一个有所作为的人,要在多方面下功夫,如果什么都等学了再去做,那么你永远也做不成什么大事;如果只学习却不思考,不动脑子,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只是单纯的模仿,没有自己的创造,就不能把事情办好;只是一味地空想,不能把事情办成。
人生在世,我们应该学习很多东西,对于任何事物都要去探索、去研究,而不能凭直觉、靠感觉去判断,更不能随波逐流。就像学游泳,当你站在岸边看别人怎么游,看一次两次还可以,但长此以往,也许你自己都会觉得厌烦,反而效果还不好。当你学会了基本的游泳技巧,一到水里就自由自在地游,那时候,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探索的乐趣和带给你的成就感。学无止境,特别是面对日新月异的新世纪,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也就要求我们去发现、去研究,以最快的速度吸收和掌握最多的信息,从而跟上时代的步伐。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的东西在涌现,要适应这种需求,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即活到老,学到老。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名言。从本质上讲,学习就是掌握知识,了解各种知识和各种信息,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见识,而不是盲目模仿他人的行为举止,更不是机械地记住一些条条框框。要学以致用,在实践中运用知
识。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凡是不能合理的都是妄念。生活中也一样,很多时候我们自己的某些想法并不一定正确,有些人和事物也并非如自己想象的那般美好,甚至是错误的。因此,我们必须客观地认识周围的事物,去伪存真,区别是非善恶。古语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要尊重客观事实,避免偏激和绝对化,同时也要保持一份怀疑,抱着批判和改进的态度。相信自己是正确的,但也应接受他人意见,不能盲目自信,固执己见。总之,这八个字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它包含了许多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这些关系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感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翻译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翻译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意思是: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
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出自《中庸·第二十章》。这说的是为学
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
资料拓展
原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
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
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
柔必强。
译文:
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能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
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能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
不能终止。别人学一次就会,我要学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我要学一千次。果真能够
实行这种方法,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会聪明起来,即使是脆弱的人也一定会坚强起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意思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在博学之路上,我们需要不断汲取新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关注社会动态,了解时事热点。只有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才能更好地应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
审问之则是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勇于向他人请教。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敢于承认,并及时寻求帮助。只有通过不断提问、解答疑惑,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慎思之告诫我们要在思考问题时保持谨慎。对于所学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善于分析、归纳、总结,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力。只有经过深入思考,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明辨之教导我们要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在面对各种信息时,要学会筛选、判断,去伪存真。同时也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他人进行有益的讨论和交流。只有明辨是非,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生方向。
最后,笃行之意味着我们要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让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有坚定践行所学知识,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意思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意思
博学之意指追求广泛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某个领域,而是涉猎多种学科。审问之意指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质疑,不满足于表面的理解,而是要追求深刻的理解和洞察。慎思之意指在思考问题时要慎重,不轻易下结论,要经过深入思考和推敲,避免草率和片面的观点。明辨之意指要能够辨别真伪,分辨是非,不被虚假和偏见所迷惑,保持客观的判断力。笃行之意指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要付诸实践行动,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不仅停留于理论,还要注重实际操作。综上所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意思是指通过广泛的学习,深入思考问题,慎重地判断,辨别真伪,最终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中。这是一种全面、深入和务实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准则。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什么意思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什么意思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一句经典的谚语,出自《论语子罕》,由孔子提出,意思是要求我们深思熟虑,理性分析,坚定不移地做出抉择。它提醒我们每一次的行为都需要客观公正地审视,考虑到所有可能的因素,然后再做出实质性的决定,以做到“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审问指的是审慎、仔细地思考,客观地审视者人所提出的问题或者观点。在审视问题或观点时,我们要站在双方的立场去思考,充分考虑到各方的观点和情况。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客观公正地审视问题,就可以推演出问题的根源,把握问题的关键,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慎思,指的是在审视问题时要谨慎行事,处理问题要审慎认真,不可草率仓促。在处理各种问题时,我们要牢记一句古老的格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得到良好的结果,认真、细致才是关键。一个人只有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运用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谨慎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问题,做出合理的决定。
明辨,指的是正确地判断、理智地应对,要有清醒的头脑,清楚的判断力。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也要详细考虑,理性思考,对事物加以准确的分析,将相关因素分析明确,不要因情感而言行不一致。在不断地审视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最终会清晰地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笃行,指的是以坚定而行动,切实把自己思考出来的结论付诸实
施,做到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成就自己的抱负。只有经过谨慎思考,理智判断,并坚持践行,才能最终把自己的信念变成现实,把梦想变成明天的确定性追求。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一句充满智慧的谚语,它提醒我们要审视自己的行为,要深思熟虑,理性分析,坚定不移地做出抉择,把梦想变成现实。只要我们把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就能在实践中发现新的可能,开拓新的道路。
古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翻译赏析
古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翻译赏析
文言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原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注释】之:指问的对象。笃:切实地;坚定。思:思考。辨:辨别。行:行动,做;实行。弗:不,表示否定。措:搁置,终止。问:这里指求教。道:做到。【翻译】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能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能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能终止。别人学一次就会,我要学一百次;别人学十次就会,我要学一千次。果真能够实行这种方法,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会聪明起来,即使是脆弱的人也一定会坚强起来。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博学之审问之镇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简单意思
博学之审问之镇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简单意思这句话出自《论语》,原文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要广泛学习,仔细探究,谨慎思考,清晰辨别,切实实行。
其中,“博学之”指的是要广泛学习各种知识,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审问之”指的是要仔细探究问题,认真思考,严谨求证,避免盲目接受知识和轻信他人。“慎思之”指的是要谨慎地思考,清晰地辨别,选择正确的知识和观点,避免盲目跟从和误导。“明辨之”指的是要清晰地辨别各种知识和观点之间的差异和关系,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和外延,避免混淆不清和误解。“笃行之”指的是要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切实实行所学知识和观点,知行合一,不断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
这句话表达了学习和实践中的重要步骤和关键因素,强调了严谨认真、独立思考、正确辨别和切实实行的重要性,是儒家经典《论语》中的名言之一。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的解释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的解释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意思是: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明确地分辨。
这句话是出自《中庸·第二十章》,阐述的是治学的态度和方式,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1. 博学之:这一句讲的是治学的态度。博学,意味着要广泛地学习,尽可能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之,在这里是代词,指代所要学习的内容。博学之,就是对知识要有广泛的学习和涉猎,不局限于某一方面。
2. 审问之:这一句讲的是治学的方法。审问,就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的询问和探究,搞清楚其中的细节和内涵。之,在这里也是代词,指代所要询问的内容。审问之,就是对知识要有深入的探究和了解,不满足于表面的了解。
3. 慎思之:这一句讲的是治学的思考。慎思,就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谨慎的思考和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之,在这里还是代词,指代所要思考的内容。慎思之,就是对知识要有谨慎的思考和分析,不轻易接受表面的事实。
4. 明辨之:这一句讲的是治学的辨别。明辨,就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明确的辨别和判断,分清真假、善恶、美丑等。之,在这里还是代词,指代所要辨别和判断的内容。明辨之,就是对知识要有明确的辨别和判断,不混淆是非、黑白。
以上四句是《中庸》中关于治学方法的论述,强调了学习、询问、思考和辨别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深入的询问、谨慎的思考和明确的辨别,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理解真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出自《礼记·中庸》
原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古人谈学习的五个方面,不管是学习书本知识也好,学习某种技能也好,都得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完成。“有弗学”的意思是要么不学,学就要学会;如果学了还不会,“弗措也”,也就是说绝不放弃。这段话,不是对天才,而是对一般人说的,聪明人一下就学会,你就学一百下,聪明人十次能学会的,你就学一千次。只要有这种韧劲,开始哪怕迟钝一点,会变得聪明的;开始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强壮有力。学习应当做到五到:即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手到,最终取得学习的实质效果。
一个人在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之后,就要意志坚定,不畏困难,并付诸行动。学问是苦根上长出的甜果,只有刻苦地、不间断地学习,才能掌握与运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除学校进行的课堂教育外,在课余时间还可以多涉猎一些有用的知识技能,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学业素养。不仅要锻炼自己的智商,还要培养自己的情商,懂得做人的艺术,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要有严谨的态度。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应深入了解,反复思考,切忌不懂装懂。网络及课外读物上可能含有不健康的信息,不能良莠不辨,要有正确的立场和观点,对一些精神垃圾要坚决抵制。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博学,学习要广泛涉猎
审问,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
慎思,学会周全地思考
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
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
出处:
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翻译:
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审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忠实地实践。要么就不学,学了没有学会就不中止。要么就不问,问了还不明白就不中止。要么就不思考,思考了不懂得就不中止。要么就不辨别,辨别了不分明就不中止。
要么就不实行,实行了但不够忠实就不中止。别人一次能做的,我用百倍的工夫,别人十次能做的,我用千倍的工夫。如果真能这样做,即便愚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柔弱也会变得刚强。
扩展资料:
深入理解: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
“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意思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意思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出自《礼记·学记》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广泛学习知识,审问求真;深思熟虑,明辨是非;坚定行动,真正实践。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者应该具备的几个方面的品质和行为方式:
博学之:指要有广博的学识和知识储备,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领域或专业,而是要涵盖多个领域,追求全面的知识。
审问之:指对所学知识进行审问和质疑,不盲从,不轻信,要有质疑精神,通过提出问题和探索来寻求真理。
慎思之:指要思考问题,深入思考和思维的过程,要有思辨精神,善于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复杂性。
明辨之:指要能够准确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等,具备辨别和判断的能力。
笃行之:指要真正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落实到行动中,要有坚定的意志和行动力,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要积极实践和应用。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者应该不断追求知识和真理,同时具备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行动力,以实践来验证理论,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能力。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的意思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意思: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意思是: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博学:学习要广泛涉猎;审问: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慎思:学会周全地思考;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翻译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作品出处:《中庸·第二十章》。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并不只是单向前进的顺序,还应该是一种反向促进、循环递进的过程:“学问思辨”之后,要“身体力行”地去呈现、去验证、去推进、去实践;而“身体力行”之后,还要“学问思辨”地去再反思、再学习、再提高、再进步。
这便是子夏说过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我们平时常说“学而优则仕”,学成文武艺,就去投身仕途、报效祖国;其实亦要“仕而优则学”,身在仕途、服务家国,更需要不断学习完善、不断见贤思齐。
一方面,学以致用;另一方面,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学无止境。这种良性循环,就是现在我们提倡打造“学习型人生”和倡导“终身学习”的意义。
博之学,审之问,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意思
博之学,审之问,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意思
意思是: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博学:学习要广泛涉猎;审问: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慎思:学会周全地思考;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摘要:学习历史最重要的目的是以史为鉴,让历史为现实服务。要让学生在历
史的学习中学会以史为鉴,最重要是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而初中阶段是一个
人理性思维开始形成的重要阶段,正是审辩式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本文立足初
中阶段学生历史学习的实践研究,就学生审辩式思维培养的适契性、教学策略和
存在问题提出思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审辩式思维教学策略
自从“钱学森之问”提出,全民对教育的关注和批判一直不断,应试教育已经
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另一方面,衡水中学这样的学校教育在我们身边还是
比比皆是。身为教育者,眼见西方国家的课堂充满自由和思维的碰撞,我们却还
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训练深感遗憾。令人觉得庆幸的是笔者所在地方
最早开始抛弃历史学习的死记硬背,注重能力和情感的培养,虽然实施中还有很
多未必尽如人意之处,但是一种进步。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思考,当历史教师面对
学生,给他们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学习历史最重要的目的是以史为鉴。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学会以
史为鉴,这不是把书本知识学会就能做到的,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
审辩式思维。
什么是审辨式思维?关于这个概念,最早来自美国的critical thinking一词,
大多数情况下它被翻译为批判性思维,但笔者认为,学习历史光是批判是不够的,也不是所有历史都需要批判对待的,这样的字面直译并不能很好表达原词的含义,因此本文采用宋国明先生提出的译法“审辩式思维”一词。其实在中国古代的《中庸·第二十章》中就有读书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的论述,与审辩式思维正是异曲同工。在历史学习中,每一段历史都可以带给我们思考,
这种思考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逆向的;这种思考可以用于国家的发展、民族
的进步,甚至可以指导我们的人生乃至生活的选择。因此本文试就初中阶段历史
学习过程中学生审辩式思维的培养提出个人之见,以供讨论与参考。
一、初中历史学习中审辩式思维培养之适契性
1.历史学科的特点适合进行审辩式思维的培养
“历史本身是客观存在过的事实”,但历史知识具有间接性。历史研究的对象
是已经过去了甚至消失了的人类活动,对这些研究的对象无法进行直接的观察和接触,也不能借助任何技术和手段使其真实重演和再现,只能依据遗存的材料进行研究。学生要了解和认识过往的历史进程,只能借助有关的学习材料进行间接的认识。历史记录是人们对过去的存在加上他们自身的认识书写而成的,这样的认识往往
带有书写者的主观性。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立场,对同样的历史的书写是完全不
同的。同时历史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旦有新的史料或史政出现,原有的史论
可能就会被推翻。因此,历史知识具有间接性、多维性、导向性、互动性、发展性
等特点。学生在对历史认识的过程中需要也更适合进行审辩思维的锻炼。
2.初中阶段是一个人理性思维形成的初始阶段,是审辩式思维培养的重要时
期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批判性明显增长,一方面,他们不愿轻易地接受别人的
意见,对别人的思想、态度及意见,经常要做一番审查,甚至有时持过份怀疑和
批评的态度;另一方面,他们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非常明显,思维的独立性和
批判性还处于起始阶段。从初一到初三正是学生理性思维成形的时期,在这个阶
段建立起来的思维习惯对一个人良好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作用。
3.时代发展的特点需要我们在教育中让学生建立起审辩式思维能力
当今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大量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有正
面的内容,也有很多负面内容。没有质疑、反思和批判,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极易
被蒙骗。比如当前电视剧中的“正说”、“品说”、“戏说”历史很多,但其中不少采
用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的手法,如果没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就会先入为主接
受错误的历史信息。而审辩式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学会质疑和反思,学会独立
思考和独立判断,培养他们不惟书、不惟师、不媚俗、不惟专家是从的审辩思考
能力。
二、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之策略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围绕培养学生历史审辩式思维
展开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深入:
1.情境冲突,激发“审问”能力
思维的展开,以“问”为首。但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更多的是接受式学习,
学生没有质疑的习惯,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以是否理解为考量。笔者在多
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提出自己的问题。
但从实践结果看,大多数的问题停留在对历史概念或历史名词的理解方面,而更
多的同学在学习中没有问题。只有个别同学能发现教材中一些前后矛盾的内容,
这已经属于比较高质量的思考。学生难以提出问题,固然有学生历史知识基础不
足的原因,但更多是学生思考习惯的不足,是学生质疑能力的缺失,这就需要教
师在教学中进行加强。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为学生搭建“审问”能力的桥梁。
例如,在2011年版人教社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开始》中“五四运动”一目中:
学生通过图文等各种形式资料的学习,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前因后果,学生
对五四青年学生痛打卖国贼、火烧赵家楼事件往往抱持一种肯定与认同,因为教
材中的导向也正是如此。当老师问:你觉得当时的青年学生采取的行动有没有不
妥的地方?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回答的角度几乎全部都是“没有不妥”的依据,认
为青年学生采取这样的方式也是无奈之举,要对抗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需要这样
的过激行动,而且最后也正是因此才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没有在合约上签字,等等。随后笔者给学生补充了一个材料:文革中打砸抢的视频记录,然后提问:你觉得
这两个事件有什么异同?学生观看之后沉默了片刻,然后陷入了沉思,他们发现
了行为的相似性。于是老师进行了追问:你觉得这两个事件之间有没有联系?虽
然初中学生的学识、思维深度等方面还较浅,对这个问题无法完整地回答,但初
三同学的回答中已经把问题挖掘出来,他们对自己的发现比较兴奋且充满探索的
兴趣。随后教师补充了《重说近代史·北洋大时代》中的“解密五四运动文化反思录”视频,让学生接触了与自己原有认知相冲突的史实。
这节课让学生印象深刻,他们发现自己看到和学到的也许只是历史的一面,
而历史是有另外一面的。因此在后面的学习中,他们不再抱持“全面接受”的认同
心理,而是对历史在接受的过程中多了质疑和反思。
在第二单元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新文化运动”一目的学
习中,当学完了当时“打倒孔家店”,反对旧的儒家文化提倡新文化的内容,课堂
上已经有学生在窃窃私语,觉得这样绝对的否定儒家传统文化是有问题的。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