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知识点整理(七年级下册《思品》复习提纲)讲解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复习总结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复习总结提纲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1、什么是自尊?自尊有何表现?①含义: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②表现: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以塑造更好的形象,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肯定。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2、自尊、知耻、虚荣的关系①知耻与自尊的关系: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耻的人。

②虚荣与自尊的关系: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

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

3、什么是虚荣心?虚荣心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哪些危害?P8 如何克服虚荣心理?(1)含义: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以赢得他人尊重的心理。

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2)危害:虚荣心强的人,常常把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别人有一点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认为失去了所谓的自尊,就受不了。

它不仅会影响人的学习、生活、工作,有时甚至会使我们酿成大错,为了满足虚荣去偷盗、贪污等违法犯罪。

(3)克服方法:①培养独立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格。

②敢于自我暴露,不仅要向别人暴露自己的优点、优势,也要敢于向他人暴露自己的缺点、劣势。

4、什么是忌妒?忌妒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哪些危害?①含义:妒忌心理,是指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对才能、名誉、地位和处境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②危害:妒忌心理太强的人总是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的失败的基础上,总是希望别人不如自己,甚至会不择手段地对别人搞破坏。

这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的成长都会有很大的危害。

5、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别人的议论与批评呢?①议论只能代表个别人的意见,未必正确;批评是对我们行为的评价,针对的是具体行为,而不是人本身。

对待议论与批评,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七年级下册思品知识点提纲

七年级下册思品知识点提纲
重要性:③男女同学在一起学习、交流,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学习的效率。④男女同学通过交往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各方面完善自己,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P16
原则(荡起友谊的双桨):
①自然和适度是男女同学交往的两个重要原则。P18
②真诚、尊重是交往的前提。P19
③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范围应相对广泛,不宜只和某一位异性同学交往,而应该和更多的同学建立真挚的友情。
2、法律
我国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许多法律法规,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另外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专门法律。P66
9、自我保护P68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⑴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根据受到的侵害的性质和程度,确定采取相应的方法和途径。假如受到民事侵害,侵害的程度又较轻,
情绪的宣泄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能妨碍他人,不能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2、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
①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情绪产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P27
②不同的情境产生不同的情绪,情绪也会随着个人境遇的变化而变化。P28
3、情绪不同、结果不同
积极的情绪能够使人思维敏捷,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有利于个人正确地认识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能使自己的水平正常发挥,甚至还可能超常发挥。长期保持积极的情绪,如宁静、愉快等,能增强人的机体免疫能力,有益于身心健康。
②当我们出现心理冲动时,应想一想道德的规范、法律的要求,并提高自己的控制力。P12
③要不断丰富自我。多读书、参加科技、文体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P13
3、异性友谊
P14
必要性:男女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男女同学生活在同一集体中,必然要进行交往。①男女同学正常交往,既有利于集体建设,②又有利于扩大交往范围,增进对异性的了解,发展同学间的友情。P15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总结提纲(完整精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总结提纲(完整精品)

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1、初中生自尊的表现?1.注重自己的形象,在容貌和衣着上修饰自己。

2.约束自己的言行。

3.不允许他人歧视或侮辱自己。

4.期望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肯定。

2、什么是自尊?(定义/含义)P5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包括自我尊重和被他人尊重两个方面。

3、为什么说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知耻和自尊有什么关系?)P6①、做人不能没有自尊。

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知道羞耻的人。

②、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唯有知耻,才有自尊。

③、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不知道惭愧,不感到难为情,就是不知羞耻,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

④、知耻但不要产生沉重的耻辱感,否则对自己的成长不利。

⑤、一个人有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将缺点转换为优点。

4、什么是虚荣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P8(认识生活中的虚心的具体表现)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

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一旦他人有一点否定自己的意思,自己便认为失去了所谓的自尊而受不了。

5.虚荣心得危害?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一种追求虚荣表现的性格缺陷,是人们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的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

虚荣心是人的一种心理缺陷,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对人的危害是极大的.6、"重要他人"给我们的启示?我们的自尊经常受到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以我们也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

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7、如何理解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为什么尊重他人?或必要性?)(1)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2)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3)尊重他人使我们有利于更好地认识自己。

七年级下思想政治学习大纲

七年级下思想政治学习大纲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1. 自尊的含义: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2. 青少年自尊的特点①渴望表现自己;②关心自己的形象。

③要求他人尊重自己。

3. 自尊的表现和作用:表现:①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为的是塑造更好的形象,赢得他人的尊重;②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作用:这种被尊重的感觉更能使我们体验到快乐与感动。

4知耻与自尊的关系:①做人不能没有自尊②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③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唯有知耻,才有自尊。

5 一个人对待自己的缺点的正确态度是什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一个人有缺点并不可怕,但关键是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并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6、虚荣心(1)虚荣心的表现(原因)P8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过分在乎他人的对自己的评价。

(2)虚荣心的危害①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甚至会走向偷盗、贪污等违法犯罪;②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甚至会产生嫉妒心理;③影响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④影响人际关系和谐;⑤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欣赏。

(3)怎样克服虚荣心理?①全面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虚荣心与自尊,保持适度自尊心;②客观评价他人的议论,大胆暴露自己的优缺点;③全身心投入学习,把所有精力放到学习中来;④不过分追求名利7、为什么要尊重他人?①我们的自尊经常受到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我们当然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自尊;②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③不尊重他人的人是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④为了自尊,我们也需要把他人的眼睛作为镜子,来更好的认识自己,人人彼此尊重,相互接纳,共同感受自尊的快乐;⑤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他人善意的提醒,以便意识到自己的弱点与误区,激励我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8尊重他人要做到哪些方面?(怎样尊重他人?)①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2024年最新七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提纲

2024年最新七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提纲

七下《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标★的题目需要重点背诵)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 1.1 悄悄变化的我1、青春期身体变化(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P3①身体外形的变化;②内部器官的完善;③性机能的成熟。

2、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来哪些影响?P3-4①(积极影响)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

②(消极影响)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3、如何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或:如何悦纳青春期的生理变化?)P5①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

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

③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4、青春期产生矛盾心理的原因?P5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

5、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P6①反抗与依赖的矛盾心理;②闭锁与开放的矛盾心理;③勇敢与怯懦的矛盾心理。

6、如何认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P6①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②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7、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方法?)P6①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②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③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试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④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如: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参加体育活动,学习自我暗示,试试自我解嘲等。

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8、面对青春期思想和精神的变化,我们应如何做?P9---12⑴学会独立思考;⑵培养批判精神;⑶开发创造潜力。

★★9、怎样认识独立思考?P9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表现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10、批判性思维表现在哪些方面?P10批判性思维,表现为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七年级下期政治(思想品德)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期政治(思想品德)复习提纲

自强的表现:自强表现在方方面面: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着追求等等。

什么是自尊?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是一种健康的心理。

知耻与自尊的关系: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唯有知耻,才有自尊。

怎样区分自尊与虚荣?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是一种健康的心理。

如何做到尊重别人?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

善于欣赏、接纳他人。

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

自尊与他尊的关系: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什么是自信?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如何树立自信?看到进步与长处,增强信心与实力,做自信的中国人。

个人自信与民族自信的关系: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

一个人如果没有民族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自信、自负、自卑的区分: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

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为什么要自信?自信为我们搭起了一个人生的平台,使我们可以主动、积极地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使我们保持心情宁静,从容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自信有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乐观、进取、专注如何展示中国人的自信?自信的人必定会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决不会做有损国格的事。

自弃的表现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

所谓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自然一事无成。

什么是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复习提纲(完整版) 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复习提纲(完整版) 新人教版

《道德与法治》知识总结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1课时悄悄变化的我1.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2.青春期指的是什么?它的地位是什么?(1)含义:青春期一般指人的发育过程中,介于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的过渡期。

(2)地位:它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3.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的积极影响是什么?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

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

4.青春期的我们身体发育情况为什么各不相同?怎样正确看待这些不同?(1)原因: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身体的发育情况各不相同: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有的先长胖,有的先长高。

(2)态度:①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

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

5.青春期的我们应怎样追求美?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6.进入青春期,我们的矛盾心理是怎样产生的?主要表现有哪些?(1)产生: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

(2)主要表现:①反抗与依赖。

②闭锁与开放。

③勇敢与怯懦。

7.青春期矛盾心理的积极影响有哪些?(1)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2)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8.怎样调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1)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2)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3)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4)还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第一课:悄悄变化的我1身体变化的三个表现?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2:青春期带给我们什么?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充满能量,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充满无限可能。

3:身体发育不同的原因?遗传营养锻炼4:心理矛盾产生的原因?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5:如何让排解青春期心里矛盾?参加集体活动向他人求助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自我调节6:心里矛盾自我调节的方法?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参加体育活动自我暗示自我解嘲第二课: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1什么是独立思维?独立思维:并不等同于一味的追求独特,而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的,正确的意见。

2: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关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3:思维批判性的好处?有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调动自身经验,激发学习动机,解决问题,改变现状。

4:批判性思维的要求?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考虑他人感受,要知道怎样的批判容易被接受,有利于解决问题5:批判的技巧?对外部事物的质疑、批评和对自己的反思就事论事,不攻击他人有一定建设性,不是一味否定6:青春的我们有什么特点?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力我们要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7:怎样开发自身的创造潜力?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关注他人与社会,注重创造的意义与价值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第三课:男生女生1男生和女生的差异?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2:性别角色的认识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与弊端?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性别刻板印象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做情绪的主人第1课七彩情绪知识点1、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情绪具有促进作用,令我们心境开朗和平静,使我们有能力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

消极情绪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使人情绪低落,缺乏面对困难的意志。

有的情绪也具有双重作用。

悲伤既能使人心灰意冷,也能激发人的力量。

(如乐极生悲、化悲痛为力量等)知识点2、情绪的表达方式(怎样判断情绪?):情绪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表达出来,我们也能够从这些表达方式,判断一个人的情绪状态。

1、面部表情(包括眼、眉、嘴等的变化来表达)2、言语(如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3、身体姿态和手势(如高兴时手舞足蹈、自卑时不敢抬头等)4、生理变化(如生气时面红耳赤、害怕时浑身发抖等)知识点3、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各种情绪及表现?(了解各种情绪及表现的作用)了解各种情绪及表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察自己的情绪。

一旦发现自己情绪不好,便及时调整,改善心情,保持身心健康。

及时、准确地捕捉对方的情绪信号,有利于我们了解他人,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知识点4、情绪的产生:情绪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而是由一定的事件引发的。

但是,事件本身并不决定产生怎样的情绪,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件事。

由于我们的生活经验不同,对事件的看法不同,所引发的情绪也会不一样。

人们往往结合以往的经历对目前发生的事件进行解释,从而引发心理上的变化和反应,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这就是情绪的产生过程。

(可以简化为:事件的发生——结合经历对事件进行解释——心理上的变化,相应的行为表现)知识点5、如何消除消极情绪?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一切都能尽到如意,一些不合理的想法会影响我们的情绪,使我们容易生气或感到失落。

所以我们应积极削除消极情绪的困扰,具体做法如下:1、合理解释事件是削除消极情绪的关键;2、看事物不要过于绝对;3、要及时提醒自己换个想法,以调节自己的情绪。

第2课纾解压力知识点1、压力的表现:压力是人常有的心理体验,中学生活中也常遇到。

压力往往会导致紧张、焦虑的情绪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如,胸口憋闷、心慌、呼吸急促、脸红、手心出汗等)知识点2、压力的双面作用(倒U形曲线):1、压力像一把双刃剑,适度的压力有利于激发潜能,是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动力。

过度的压力则会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2、压力过大会影响能力的正常表现,使人丧失往日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3、有压力并不一定是坏事,适度的压力有积极的作用。

轻微的焦虑能激发人的潜能,提高注意力集中的程度。

(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压力大小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成倒U曲线(见教材P15图)5、压力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

保持适度的压力,不仅无损于效率,反而有助于效率的提高。

可见,没有压力,会失去学习的动力;而压力过大又会导致种种身心的不适,事倍功半。

保持中等的压力水平,有利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

(以上内容可以简化为:压力适度激发潜能、提高注意力,表现为动力;压力过大会影响发挥、丧失自信,表现为阻力。

)知识点3、如何调节压力?(P17-18)1、消除不必要压力源(不能消除的压力要学会适应)2、增强抗压能力、提高自身素质3、正确评价压力和自己的能力4、反思自己的性格5、向他人求助第3课乐观向上知识点1、什么是乐观?悲伤、怨恨等消极情绪属人之常情,难以避免。

乐观的人并非从不悲伤和沮丧,而是他们能很好地调节,不让消极情绪长期干扰自己,能够较快地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的生活。

乐观的人在遭受挫折打击时、身处逆境时,仍坚信情况将会好转,从不心灰意懒,从不悲观或消沉。

知识点2、学会管理情绪:1、恰当地处理消极情绪(学会接纳自己表现出的消极情绪。

当产生消极情绪时,不要急于否认,也不要让消极情绪扩大,容许自己有调节和反省的时间。

)2、合理表达情绪(表达情绪时尽量用描述性的话语,对事不对人,不偏不倚。

责备、攻击、抱怨等方式,只会激化情绪,对解决问题没有益处。

)3、有效调节消极情绪知识点3、如何有效调节消极情绪?1、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有助于缓冲和消除消极情绪。

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可以暂时不去理它,或离开冲突情景,先做其他事情。

)2、积极的心理暗示(情绪不好时,不可钻牛角尖,要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

应该多鼓励、安慰自己,从而达到自我调整、自我平衡的目的。

)3、升华和转化(转移注意力和积极心理暗示不失为缓解消极情绪的好方法。

但升华和转化情绪则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将消极情绪,如悲痛、嫉妒,转化为干一番事业的热情和干劲。

一旦完成了这种转化,痛苦将离我们而去,成功的喜悦将如期而至。

)知识点4、学会积极看待事物:1、会发现美(保持愉快心情,要有一双发现和欣赏美的眼睛)2、从积极的角度去考虑事物(乐观者善于从积极的角度去考虑事物)3、全身心投入学习和工作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4、以助人为自己的快乐(助人为乐,助人能乐)5、奉献社会(以奉献社会为人生的最大快乐)第二单元让我们真情互动第4课学会沟通知识点1、与不同人沟通的积极作用:与父母沟通,能及时交流彼此的愿望和想法,获得父母的指点和帮助,使我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与老师沟通,能得到老师及时的教诲和启轴,做到教学相长;与同学沟通,在学习上互相帮助,能促进我们共同成长。

知识点2、交往与沟通的积极作用:1、在与他人交往中,我们有了观察自己和民解他人的机会,就有可能将自己与同伴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有利于促进我们的人性发展。

2、通过交往和沟通,我们逐步学习、掌握社会道德规范和人际交往规范,学会分辨是非。

我们会在别人的赞许或反对中,调节自己的行为,促进符合社会要求的良好行为的形成。

3、交往和沟通还能够促进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积极学习交往与沟通的本领。

知识点3、学会交往与沟通:1、首先要有诚实和积极的态度,其次还要学会沟通和交往的基本技能。

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2、学会与父母沟通与交往(多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承担一些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是培养责任心的重要途径。

)3、学会与老师沟通与交往(虚心向老师学习,接受老师的指导,老师的批评一般是对的,但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出现误会或误解。

我们要分析自己的问题,多反思自己的行为。

如果老师的批评符合实际情况,就要改正自己的错误。

如果老师的批评有出入,也要善意地对老师说明。

同时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老师立场上想一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4、学会与同学和伙伴沟通(要多参加集体活动,同学和伙伴之间应团结互助、礼貌谦让,以诚实信任的态度对待同学和伙伴。

)第5课跨越代沟知识点1、代沟的产生的原因:由于生活阅历的不同,成长过程中的社会背景不同,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不同,我们与长辈们在生活态度、兴趣爱好等方面产生了差别,形成了代沟。

代沟即表现为父母与子女两代人之间的差别,也表现为社会生活中青年一代与老一代之间的差别。

知识点2、怎样看待代沟?对于代沟的种种具体表现,我们要做具体分析。

不能笼统地说父母保守代表传统,不理解我们,不尊重我们的个性发展也不能笼统地认为自己就是传统的叛逆者,就是真正发展人性,代表社会进步。

知识点3、为什么要感激父母?1、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来源2、父母也是我们生命的最好守护者3、父母还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知识点4、孝敬父母,跨越代沟:1、父母赋予我们以生命,哺育我们成长,对我们的生命的成长倾注了许多的心力与关爱,使我们长大成人。

我们要从心底里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应当细细体会它,分外珍惜它。

2、无论父母是什么性格,代沟都是存在的。

在遇到矛盾时,我们应设身处地地多为父母着想,温和善良地对待他们。

因为父母指责、批评的出发点都是为我们好,我们应该有一颗理解、爱惜父母的心。

当然,要学会巧妙避开冲突。

第6课珍视友谊知识点1、友谊的积极作用:1、每个人都需要友谊(友谊是把人与人的感情通过共同的活动联系起来的纽带)2、友谊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一个长期得不到友谊的人,性格就会变得孤僻)3、友谊使我们分享快乐,共同面对困难4、友谊使人进步(朋友之间的彼此启发、相互帮助使大家共同受益)知识点2、如何选择朋友?1、我们要选择挚友(我们要善于结交那些积极向上、各方面都很优秀的朋友。

也要乐于结交那些正直坦荡、敢于批评的朋友,他们像良药,虽然苦口却利于病。

不要与那些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交往,更不能沾染不良社会习气的人交朋友。

)2、我们应当有多种朋友知识点3、友谊的维护:1、交友需要真诚2、交友需要讲是非原则(不讲是非原则的江湖义气、哥们义气要不得)3、交友需要宽容第三单元生活离不开规则第7课面对公共生活知识点1、理解公共生活1、公共生活的要求:①对自己负责;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③从身边的小事做起2、发展自己的控制能力3、不盲目从众知识点2、学会遵守规则:1、正确看待公共生活规则:①社会公共生活离不开规则;②公共生活规则分有形和无形两类(有形的规则是法律法规和其他规章制度,无形的规则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道德规范。

)2、自觉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知识点3、为什么社会公共生活需要规则?参与公共生活的人们,都有自己的利益、愿望和需要,这些利益和需求有时候是一致的,有时却是有矛盾的。

为了使利益不同的人们能够协调相处,使彼此的竞争和交往能够有秩序地展开,我们需要一定的规则。

知识点4、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生活规则?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正当的行动和生活受人侵扰,也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

大家在一起交往和生活,就需要有针对生活各个方面的各种各样的规则,共同认可,共同遵行。

这样,生活才会更和谐、更完美。

因此,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不是一种被迫的行为,应该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是我们的自我约束。

知识点5、什么是公共生活准则?一个社会全体公民用以维护公共生活秩序,调整人们之间关系而共同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就是公共生活准则。

第8课法律是特殊的规则知识点1、法律和道德是最重要的社会规则知识点2、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则(法律的特点)1、法律是唯一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其他个人或团体都不能制定法律)2、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其他社会规则只适应于特定的群体)3、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警察、法院、监狱和军队就是国家的强制力量)知识点3、法律的目的不在于惩罚,而在于关怀和保障:法律表面上尽管威严冰冷,但实际上我们无时不在法律的关怀和保护下。

我们能有安全、平和的生活,多赖法律的庇护。

法律对违法行为和不法分子进行惩罚,才能保证我们的正常生活。

同时,法律对罪犯的惩罚,也在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矫正其罪恶品性,警示并强制其弃恶从善。

知识点4、法律维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知识点5、法律的作用1、法律使人际关系得以和谐的调节器2、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知识点6、用法律维护权益: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法律是最强有力的救助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