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艳《欢庆》教案

合集下载

语文教案《欢庆》

语文教案《欢庆》

语文教案《欢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欢庆》,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绘制出节日的画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课文中节日的喜庆气氛,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绘制出节日的画面。

2. 感受课文中节日的喜庆气氛,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节日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节日的气氛。

2.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图片展示法:展示节日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节日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节日。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及其原因。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欢庆》。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进行点评。

(2)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节日的喜庆气氛及我国的传统节日。

5. 想象与创作:(1)学生发挥想象,绘制出自己心中的节日画面。

(2)分享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6. 小结与作业:(2)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预习下一节课文。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和表达机会,使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团队合作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包括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能力。

课文欢庆的教学教案设计

课文欢庆的教学教案设计

课文《欢庆》的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欢庆》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能够掌握和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1.2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阅读技巧,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

2. 能够运用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1.3 情感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简介《欢庆》是一篇描述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的短文。

课文通过描绘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的庆祝活动,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2.2.1 教学重点:课文主要节日的庆祝活动和传统习俗。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描写和细节,把握作者的情感表达。

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短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解释重点词汇和短语的含义。

3.2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3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短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4.3 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细节,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4 重点词汇和短语学习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含义。

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运用词汇和短语进行表达。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的积极性。

5.2 课文理解评价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通过回答问题进行检查。

5.3 口语表达评价评价学生在口语练习中的表达能力和词汇运用准确性。

欢庆课文的教案设计

欢庆课文的教案设计

欢庆课文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朗读和感悟,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欢庆场景和情感。

2. 学生能够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巧妙,激发对祖国和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通过分析课文,让学生理解欢庆场景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

2. 培养学生对祖国和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悟其中的情感。

2. 如何激发学生对祖国和生活的热爱。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欢庆场景。

2. 采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资料。

3. 分组讨论的道具和工具。

一、教学内容学习课文《欢庆》的第一至第五段,理解课文描绘的欢庆场景和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至第五段,感受课文中描绘的欢庆场景。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用词造句的巧妙。

3.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课文中所描述的欢庆场景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评价通过学生朗读和分享,评估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四、教学内容学习课文《欢庆》的第六至第十一段,理解课文描绘的欢庆场景和表达的情感。

五、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六至第十一段,感受课文中描绘的欢庆场景。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用词造句的巧妙。

3.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课文中所描述的欢庆场景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通过学生朗读和分享,评估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后续的章节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六、教学内容学习课文《欢庆》的第十二至第十六段,理解课文描绘的欢庆场景和表达的情感。

七、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十二至第十六段,感受课文中描绘的欢庆场景。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用词造句的巧妙。

3.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中所描述的欢庆场景的理解和感悟。

《欢庆》教案

《欢庆》教案

《欢庆》教案一、概述《欢庆》这首小诗,大部分诗句是采用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国庆节的热烈场面的,开头四句不直接写人们庆祝国庆的场面,而是通过赋予大自然以生命,表现出金秋十月,果实累累、红叶似火、白鸽翻飞、海涛阵阵的欢乐、喜庆气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认识“献、奏、庆、帜、洁、曲、亿”7个生字。

会写“亿、欢、洁、祖、旗、帜、庆、曲”8个字。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和背诵感受诗歌的喜庆氛围。

- 通过理解诗句的象征意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培养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 认识并正确书写生字。

-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诗歌的喜庆氛围。

2. 难点- 理解诗句的象征意义,感受诗歌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10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国庆节)- 展示图片:国庆节的时候,全国各地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欢庆国庆节的诗歌。

2. 认识生字- 展示生字卡片:“献、奏、庆、帜、洁、曲、亿”。

- 领读: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 书空练习:学生用手指在空中书写。

- 组词练习:让学生用生字组词,加深理解。

3. 书写生字- 展示田字格:“亿、欢、洁、祖、旗、帜、庆、曲”。

- 教师示范:在田字格上示范书写,强调笔画顺序和结构。

- 学生练习: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 朗读诗歌- 教师领读: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生跟读。

- 学生齐读: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 分组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

5. 理解诗歌- 提问:诗歌中描绘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诗歌的含义。

- 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欢庆》的教案和教学反思

《欢庆》的教案和教学反思

《欢庆》的教案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欢庆》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2)培养学生用歌声表达喜悦和庆祝的情感;(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演唱、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欢庆》的音乐特点;(2)采用分组合作、合唱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运用创造性改编,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庆祝节日的喜悦氛围,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态度;(3)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简介:《欢庆》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歌曲,表达了人们在节日庆典中的喜悦心情。

2. 音乐特点:(1)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调式等音乐元素;(2)探讨歌曲中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3)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氛围。

3. 教学重点:(1)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了解歌曲的民族文化背景;(3)运用音乐表达喜悦和庆祝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欢庆》的歌曲背景;(2)激发学生对庆祝节日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庆祝活动中的音乐元素。

2. 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欢庆》,学生跟随哼唱;(2)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3)分组练习,加强合唱效果。

3. 歌曲分析:(1)探讨歌曲中的民族特色,如旋律、节奏、调式等;(2)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民族庆祝活动的音乐形式;(3)举例分析其他民族庆祝歌曲,进行对比欣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欢庆》的歌曲熟练程度;2. 学生对歌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了解程度;3. 学生在合唱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预期效果;2.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3. 教学过程是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4. 教学评价是否全面、客观;5.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欢庆》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欢庆》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欢庆》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欢庆的氛围。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欢庆的氛围。

2、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庆祝国庆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画面展示了什么场景?你有什么感受?2、揭示课题《欢庆》,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开火车读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学习第一句指名读第一句: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提问:“献上”是什么意思?田野会献上什么果实?(引导学生想象秋天田野里丰收的景象)指导朗读,读出丰收的喜悦。

2、学习第二句指名读第二句: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提问:“举起”是什么意思?枫林为什么像火红的旗帜?(引导学生观察枫叶的颜色和形状)指导朗读,读出枫叶的美丽和热情。

3、学习第三句指名读第三句: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提问:鸽子代表什么?蓝天中飞着洁白的鸽子,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和平的美好)指导朗读,读出对和平的向往。

4、学习第四句指名读第四句: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提问:大海会奏出什么样的乐曲?(引导学生想象大海波涛汹涌的声音)指导朗读,读出大海的欢乐。

5、朗读全文,感受欢庆的氛围教师引读,学生跟读。

语文教案《欢庆》

语文教案《欢庆》

语文教案《欢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欢庆》,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集体朗读、个人朗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2)运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庆祝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庆祝场景及其背后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欢庆》。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庆祝的场景,如生日、节日等。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最喜欢的庆祝活动。

2. 朗读课文:(1)全班同学集体朗读课文。

(2)个人朗读,注意生字词的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引导学生跟读生字词,确保正确发音。

(2)通过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

4. 理解课文内容:(1)引导学生概括课文讲述的庆祝活动。

(2)讨论课文中的庆祝场景及其背后的意义。

5. 实践应用:(1)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生字词,编写一个简单的庆祝场景。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欢庆》。

(2)抄写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 拓展作业:(1)观察生活中的一次庆祝活动,记录下其场景和意义。

(2)以“我眼中的庆祝”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

六、教学反馈与评价:1. 在课后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小测验来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通过问答环节了解他们对庆祝活动的看法和体验。

3.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他们运用生字词的能力以及创造性和表达能力。

课文《欢庆》教案范文

课文《欢庆》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欢庆》,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欢庆活动的内容和场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欢庆》并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欢庆活动的内容和场景。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表达出欢庆的氛围。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欢庆》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或黑板。

4. 教学录音机或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谈论他们所了解的欢庆活动。

(2)简介课文《欢庆》的背景和内容。

2. 新课呈现:(1)分组朗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的语言和韵律。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解释词义。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理解:(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表达出欢庆的氛围。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谈论课文中所描述的欢庆活动的内容和场景。

5. 课堂练习:(1)学生口头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书写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教师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欢庆》语文教案

《欢庆》语文教案

《欢庆》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学会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感受课文中节日欢庆的氛围,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哪些传统节日?在这些节日里,你们都参加过哪些活动?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二、初步感知课文1.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畅。

2.检查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注意纠正发音。

3.交流感受:请同学们谈谈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可以谈谈喜欢的节日、活动等。

三、深入理解课文1.分析课文结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了解课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述了什么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作者情感: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感受节日欢庆的氛围。

四、朗读课文1.个人朗读: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节奏和情感。

2.分组朗读: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朗读,互相倾听,互相学习。

3.齐读课文: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感受节日欢庆的氛围。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课文内容:请同学们简单地回顾一下课文讲述了哪些节日和活动。

2.检查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巩固记忆。

二、深入理解课文1.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理解其作用和表达效果。

2.交流感受: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和感受。

3.仿写句子:教师出示一些节日场景,引导学生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仿写。

三、背诵课文1.个人背诵: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注意背诵流畅、准确。

二年级语文《欢庆》教案设计

二年级语文《欢庆》教案设计

二年级语文《欢庆》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如“欢庆”、“节日”等。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节日的意义和庆祝方式。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节日的快乐氛围,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学生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欢庆》是一首描述节日喜庆氛围的诗歌,通过描绘各种节日的庆祝活动,展现了节日的快乐和祥和。

2.2 生词和短语:生词:欢庆、节日、灯笼、鞭炮、舞龙、舞狮等。

短语:欢天喜地、张灯结彩、载歌载舞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内容,了解节日的意义和庆祝方式。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如“欢天喜地”、“张灯结彩”等。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展示课文中的节日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使用卡片、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词和短语。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节日,节日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分享自己对节日的认识和经历。

5.2 课文朗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5.3 生词学习: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和记忆生词。

教师通过例句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生词。

《欢庆》优秀教案

《欢庆》优秀教案

《欢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歌曲《欢庆》的学习,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2.学会歌曲《欢庆》,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精神,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歌曲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切分音和节奏变化。

2.歌曲的情感投入。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欢庆》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气氛。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们在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2.歌曲分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节奏、旋律等特点。

教师讲解歌曲中的切分音和节奏变化,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感。

教师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哼唱,感受歌曲的旋律。

3.歌曲学唱教师分句教唱,让学生逐句学会歌曲。

教师强调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指导学生准确地演唱。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唱,培养集体协作能力。

4.歌曲表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让学生自由发挥,加入动作和表情。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5.活动拓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欢庆歌曲。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作,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果。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歌曲《欢庆》的演唱。

2.家长协助孩子进行歌曲表演,拍摄视频,至班级群分享。

3.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首欢庆歌曲,下节课进行展示。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曲《欢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节日的欢快气氛,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协作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3.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年级语文上册《欢庆》的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欢庆》的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欢庆》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欢庆》,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具,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2)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2)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如“欢庆”、“节日”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谈论节日的欢乐氛围。

(2)引出本课课题《欢庆》。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段朗读,体会课文的情感。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编写小故事。

(2)学生相互分享,教师点评。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欢庆》。

(2)家长辅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巩固知识点。

2. 拓展作业:(1)调查家庭成员的生日,制作生日卡片。

(2)学生展示自己的生日卡片,分享喜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4.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下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相关节日和庆祝活动的图片、视频,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节日的喜庆氛围,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课文《欢庆》教案范文

课文《欢庆》教案范文

课文《欢庆》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欢庆》的主要内容,掌握其中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庆祝活动。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子结构,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欢庆》的主要内容和相关词汇。

中国传统节日和庆祝活动的介绍。

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

对传统文化和相关历史背景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和相关词汇。

3.2 互动法: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3 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相关的情境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课文中的内容。

四、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话题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出课文《欢庆》的内容。

4.2 课文讲解: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相关词汇和句子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3 活动设计:教师设计相关的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通过实践和交流,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4.4 总结和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反思学习的内容和过程,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5.1 课文复习: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内容,巩固相关词汇和句子结构。

5.2 阅读拓展:学生回家后,阅读相关的文章或书籍,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和庆祝活动的信息。

5.3 思考和写作:学生回家后,思考课文中提到的传统文化和庆祝活动的意义,并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六、教学评价6.1 形成性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理解程度。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6.2 终结性评价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考试或测试,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和相关词汇的掌握程度。

二年级语文《欢庆》教案设计

二年级语文《欢庆》教案设计

二年级语文《欢庆》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一定的语文表达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一、课文简介:1. 课文《欢庆》是一首描绘节日喜庆场面的诗歌。

2. 课文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我国传统节日的热闹和欢乐。

二、生字词学习:1.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2. 学生通过组内讨论,交流生字词的学习心得。

三、课文分析:1.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2.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第三章: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 教师以节日为主题,引导学生回忆节日的喜庆场景。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节日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2. 学生通过组内讨论,交流生字词的学习心得。

三、课堂朗读:1. 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课堂讨论:1. 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节日的喜庆氛围。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第四章:作业设计一、抄写生字词。

二、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节日场景。

三、以“我喜欢的节日”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第五章:教学评价一、课堂表现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

2. 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

二、作业评价:1. 学生抄写生字词的正确性。

2. 学生绘画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

3. 学生短文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第六章:教学扩展活动一、活动名称:节日主题手工艺制作二、活动目标:1. 学生能够动手制作节日主题的手工艺品。

2. 学生通过制作手工艺品,进一步理解和体验节日的喜庆氛围。

程艳《欢庆》教案

程艳《欢庆》教案

程艳《欢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到庆祝活动的快乐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 通过学习课文《欢庆》,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相关的词汇和句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尊重并欣赏不同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欢庆》的内容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传统的庆祝活动——庙会,以及人们在庙会上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如品尝美食、观看表演、购买礼物等。

2. 相关词汇:庙会、美食、表演、礼物、快乐、热闹等。

3. 句型:介绍活动、表达喜好、描述心情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描述庆祝活动的场景和心情。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在庆祝活动中的喜好和心情。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庙会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课文内容。

2. 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习和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

3.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分享自己在庆祝活动中的经历和感受。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最喜欢的庆祝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课文: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庙会的场景和活动。

3. 学习词汇: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相关词汇,并进行实物展示或图片呈现,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4. 句型练习:教师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描述和表达。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在庆祝活动中的经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庆祝活动背后的文化意义。

7.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庆祝活动进行描述,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8. 板书设计:《欢庆》教学内容:庙会、美食、表演、礼物、快乐、热闹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教学难点:正确表达自己在庆祝活动中的喜好和心情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教学步骤:1. 导入2. 呈现课文3. 学习词汇4. 句型练习5. 小组活动6. 总结与拓展7. 作业布置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判断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欢庆》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欢庆》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欢庆》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歌曲《欢庆》的学习,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

二、教学内容1.歌曲简介:介绍歌曲《欢庆》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

2.歌曲学唱:学会歌曲旋律和歌词,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3.歌曲表演: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展示集体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旋律和歌词,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2.教学难点:歌曲节奏的把握,集体协作表演。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欢庆》,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引导学生分享听歌感受,为歌曲学习做铺垫。

2.歌曲学唱(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演唱,熟悉歌曲旋律。

(2)教师逐句教唱,指导学生准确把握歌曲节奏和旋律。

(3)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教师个别指导。

3.歌曲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4.歌曲表演(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表演形式(如合唱、舞蹈等)。

(2)各小组进行排练,教师巡回指导。

(3)各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歌曲《欢庆》的掌握程度,包括旋律、歌词、节奏等。

2.学生在集体协作表演中的表现,如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等。

3.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认识,如对歌曲背景的了解、对民族音乐的认识等。

六、教学拓展1.引导学生了解歌曲《欢庆》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民族音乐,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传承。

3.组织学生参加民族音乐比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反思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旋律哪里最有特点?是不是那个下行跳跃的音符让你印象深刻?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个部分,注意这里的音准哦。

《欢庆》的教案和教学反思

《欢庆》的教案和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欢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其中的生字词,并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欢庆》,学生能够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欢庆》,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也能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气、停顿和情感的把握,确保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字词的含义,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

3. 课文理解: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锻炼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4.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了解祖国的繁荣昌盛。

5. 写作技巧:教师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让学生学习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6.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欢庆》这篇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的教学活动做铺垫。

2. 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停顿和情感的把握,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生字词学习:教师挑选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字词的含义,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

4. 课文理解: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独立思考的方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锻炼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5.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了解祖国的繁荣昌盛。

6. 写作技巧分析:教师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让学生学习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7.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作业布置: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

欢庆课文的教案设计

欢庆课文的教案设计

欢庆课文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欢庆氛围。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参与欢庆活动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合作等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欢庆》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表达。

3. 课文主题的讨论与思考。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欢庆氛围。

2. 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合作等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从中感受到欢庆的氛围。

2. 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合作等能力。

五、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欢庆的氛围。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 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1. 课文《欢庆》的文本材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3. 学习活动卡片或黑板。

4. 学生分组合作的材料。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欢庆音乐的短片,营造欢庆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学生齐读课文《欢庆》,感受课文中的欢庆情感。

3. 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4. 表达: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自己的话表达课文中的欢庆场景。

5. 展示:每组学生选择一种形式(如口头报告、表演、绘画等)展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

八、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扮演文中的不同角色,体会角色的情感。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欢庆活动的意义,以及这些活动如何让人们感到快乐和团结。

3. 创作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篇欢庆活动的短文,可以是对课文的延伸,也可以是自己的想象。

九、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学生选择一个欢庆活动,调查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并在下一堂课分享。

2. 阅读作业:学生阅读一篇关于欢庆活动的文章,了解不同的庆祝方式和背后的文化。

十、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

课文欢庆的教学教案设计

课文欢庆的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概述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课文《欢庆》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国庆节的热爱和祝福。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自豪的情感。

2.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欢庆》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1. 课文《欢庆》的文本。

2. 相关国庆节的知识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国庆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国庆节的相关知识。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欢庆》的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欢庆》,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查阅资料,解决生字词和难句。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4. 课堂讲解:(1)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表达的作者对国庆节的热爱和祝福。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欢庆》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热爱祖国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如作文、朗读录音等,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作文内容等,评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和价值观的认同。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国庆节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制作国庆手工艺品、举办国庆知识竞赛等,增强学生对国庆节的认知和热爱。

2.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国庆节的文章或故事,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语文教案《欢庆》

语文教案《欢庆》

语文教案《欢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欢庆》,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描绘画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尊敬。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描绘画面,发挥想象。

2. 理解课文中对传统节日的尊敬和热爱。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分组讨论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欢庆》的。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简单介绍课文内容。

2. 学习课文:(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每组朗读课文,并讨论课文的大意和生字词。

(2)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课文大意和生字词。

3. 朗读感悟:(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对传统节日的描述。

(2)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描绘画面:(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课文中节日的热闹场景。

(2)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教师点评并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5. 小结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并尝试运用生字词。

六、教学拓展:1.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选取课文中的场景,进行表演。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课堂练习:2. 选择题:根据课文内容,选出正确的答案。

(1)春节是我国____最长、最热闹的节日。

(A. 最短B. 最长C. 最小)八、课堂小测:九、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思考和表达?2. 学生反馈:请学生在课后填写教学反馈表,了解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满意度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欢庆》教学设计
山东临朐外国语学校程艳
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背诵课文。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设计:
(课前谈话:同学们看,老师衣服上贴着很多漂亮的小红星,如果这节课你有精彩的表现,老师就奖给你一颗小红星,同学们想得到它吗?)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过生日时我们都会非常非常的快乐。

那你们知道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十月一日)是啊,每年的金秋十月,我们都会迎来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十月一日国庆节(师生共说“国庆节”,师板书:国庆节)。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欢庆》这首诗歌就写了祖国妈妈过生日时的情景,请同学们坐端正看老师板书课题。

(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本环节设计思考:十月一日国庆节,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应是了解的知识,另外学生课前也已预习课文,用学生已知的知识作为谈话激趣导入新课的内容,能在上课伊始一下子提高学生的自我成就感,使学生能以一种轻松的心情进入新课的学习,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方式。


二、搜索绘画,激趣读文
1、学生登陆网络,百度图片搜索“国庆节绘画”,让学生欣赏绘画,感悟国庆欢庆气氛。

2、以画引领,激趣读文:
同学们,美丽的国庆绘画让我们感受到国庆节的快乐,《欢庆》这首诗歌写得也非常美,你们想不想来读读这首诗歌呢?读的时候对不认识的生字就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住它。

3、生读文。

(本环节设计思考:低年级的学生都爱画画。

所以百度图片搜索国庆节绘画,相信学生欣赏的同时能提前对诗歌内容有一个不着痕迹的感知,有“两全其美”之收获,意在通过图画让学生进入课文没有呈现的那种“插图”式感知的效果中。


三、多种方式,检查生字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检查组内同学文中生字认读情况。

2、组长汇报小组内生字认读情况,师为全部都会认读的小组加星表扬。

3、对组长汇报的组内成员不认识的字板书在黑板上,全班同学组词帮助识记,并让认读不全面的同学到讲台上当小老师领读相关板书内容,巩固识记,培养其学习自信心。

(此环节根据认读情况随时增删)
4、师出示生字卡片,班内同学共同认读并口头组词,再次巩固识记效果。

(本环节设计思考: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

自主学
习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合作意识,也能让语文知识的学习切实做到学有反馈确有其效,确保让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收获者。

所以,结合我校小组式课堂结构的特点,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有效性,会让课堂上的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都能及时得以反馈。

然后教师再利用反馈的情况进行集中重点指导,学生的学习效果会真正落实到位。


四、再读课文,引导感悟
1、让学生再读一遍课文。

2、重点引导感悟前四句诗:
第一句诗: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温故知新,引导感悟:
同学们,通过对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深深的体会到,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更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祖国妈妈过生日啦,田野为她献上了一份大礼,金黄的果实。

还记得《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吗?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师导引,学生自然会接着背诵出相关课文内容: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师再次导引相关课文内容:秋天到,秋天到,田里庄稼长得好——(学生接着背诵完这首诗歌)。

师在本环节板书:果实(丰收)
第二句诗: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利用诗句,引导感悟:
同学们,祖国妈妈过生日啦,枫林会为祖国妈妈献上什么大礼呢?是举起火红的旗帜。

我们刚刚学过杜牧的一首诗《山行》,诗中有这样的一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引导学生读出:霜叶红于二月花),那霜打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那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放眼望去,层林尽染的枫树林就像一面鲜艳的红旗在迎风飘扬,枫林为祖国妈妈献上的这份大礼是多么美丽啊!
师在本环节板书:旗帜(美丽)
第三句诗: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表达祝福,引导感悟: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鸽子象征着和平与美好的生活,祖国妈妈生日那天,蓝天上会飞起一只只洁白的鸽子,那如果你就是空中那只飞翔着的鸽子,你会对祖国妈妈的生日说些什么祝福的话呢?(引导学生学生在回答中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祝福)
师在本环节板书:鸽子(美好)
第四句诗: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搜唱歌曲,引导感悟:
同学们,祖国妈妈过生日了,大海为她奏起了欢乐的乐曲。

那这首歌我们大家一定都会唱吧,请同学们继续登录网络,百度搜索《祝你生日快乐》视频。

大家一起唱起来吧。

是啊,大海会唱着祝福生日的歌为祖国妈妈祝福。

师本环节板书:乐曲(祝福)
(本环节设计思考:《欢庆》是一首非常美而且短的小诗,如果教师繁琐的讲解势必会冲淡诗歌的整体性与情感性,所以不必逐词逐句的讲解。

诗歌的前四句是学生理解的重点。

那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诗句感悟呢?利用课本单元内容的主题性,我决定利用“温故知新”法让学生感悟诗歌的前两句,不做讲解,相
信在我的引读下,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课文内容一定会自然而然地感悟到这两句诗所表达的意境与情感。

第三四句诗我决定利用小孩子喜欢小动物和唱歌的特点,变身一只鸽子对祖国妈妈说说祝福的话,搜唱生日歌给祖国妈妈听,诗句的感悟会在孩子们高高兴兴的说唱中油然心生。

这样,情感体验自然会水到渠成。


五、学做诗人,加深理解
1、同学们,老师觉得也一定会是一个个小诗人,那你们能不能模仿前四句诗,
也来写一句诗呢?
2、生思考诗句,小组内交流。

3、指生当堂写诗句,师随即适量选择优秀诗句板书在黑板上,并奖励学生小
红星,让学生体验到写诗和学习课文的快乐。

(本环节设计思考: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大训练点。

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是美的,何不让孩子们试着来当当小诗人写写诗呢?这样孩子们一定会更有学习的成就感,同时也能更好的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所以,我设计了模仿写诗的环节。

相信课堂上孩子们一定会有精彩的表现。


六、示范指导,感情朗读
1、激趣:
同学们,刚才你们这小诗人当得真不错,那接下来老师要发现一下,谁还是我们班的小小朗诵家呢!
2、多种形式,感情朗读:
①师范读,学生认真听,用心体会再试读。

②利用黑板上板书的诗歌,解释其朗读指导符号,指导学生学习感情朗读诗歌。

③学生练习感情朗读。

④指生读。

适时表扬赏评并奖励其小红星。

⑤齐读。

(本环节设计思考:诗歌教学,重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思考,读中升情,应该是诗歌教学的成功法宝吧?这首诗歌短小精美,如果学生能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读出诗歌的美,读出诗歌的情,这一定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吧?)
七、搜索诗歌,升华情感
1、激趣:
同学们,祖国妈妈过生日,大自然为祖国妈妈献上了自己的一份份厚礼,作为她的孩子,我们也是载歌载舞,读诗画画,把自己最深情的祝福送给祖国妈妈。

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另外的一首诗《我们爱祖国》,请大家带着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再来读读这首诗歌。

2、学生试读出示的拓展诗歌《我们爱祖国》
3、全班齐读。

4、男女同学比赛读。

5、小组内自由选读。

从这两首诗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互相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6、登录网络,百度搜索小学生爱国诗歌,欣赏感悟。

6、教师利用深情的语言鼓舞学生,让学生起立并闭上眼睛深情地背诵《欢
庆》这首诗歌。

(本环节设计思考:课文写的是国庆节的欢庆,对学生进行的是热爱祖国的
教育,那如何不露痕迹的让学生将这种情感自然生发出来呢?我想到了主题学习的魅力。

于是,决定进行百度搜索诗歌的拓展阅读。

另外,教师精选一首与《欢庆》诗歌主题相同的诗歌进行拓展阅读,同时也能更好地巩固和提高学生诗歌朗读的水平。


八、深情一读,结束课堂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欢庆》这首诗歌,课堂上溢满着我们对祖国妈妈的祝福之情。

现在就请我们一起大声读出这两句诗(我们爱祖国,我们爱妈妈) 来结束我们的课堂吧!
(本环节设计思考:还有什么比这两句诗更能表达诗歌的主题的呢?我们爱祖国,我们爱妈妈!让学生大声读这两句诗,那这两句诗的语言力量一定胜过教师所有的课堂结束语。


附1:板书设计
果实(丰收)
9、欢庆旗帜(美丽)
十月一日鸽子(美好)
国庆节乐曲(祝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