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三维教学目标论文

合集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文(共18篇)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文(共18篇)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文(共18篇)篇1: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教育时期的开展正是奠定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的黄金阶段。

我们要好好重视!浅析学团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摘要:在当前发展形势下,对团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加强重视,首先分析了高校团学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团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思想;教育工作;解决方案篇2: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既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中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

造成思想政治工作尽兴不力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人格教育及培养。

我以为,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就犹如无根的浮萍,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停滞不前。

2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过程内涵是复杂的,是接受者认识世界的主动行为过程,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分析、思考与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现实的课题。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要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更好地提升教育质量,必须要重视对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因素的分析。

2.1内在:需要因素。

需要是人的普遍性追求。

什么是需要,是指主体对客体的依赖和摄取状态,是人们对某种东西缺乏时所产生的主观意向。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当人有了某种需要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安和紧张情绪,形成一种驱动力。

这种驱动力促使主体去寻找目标,表现出接受的积极性,同时去选择接受的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课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课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课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第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根据不同类型教学设计的需要,高中思想政治课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种类型:一、分解式和整合式按照三维教学目标整合程度的不同,可将三维教学目标设计分为分解式和整合式。

1.分解式三维目标设计分解式三维目标设计指的是按目标所涉及的学生发展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分别进行设计。

下面以“经济生活”中“公司的经营”为例分析说明:“公司的经营”三维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了解企业的含义及其社会作用、地位;了解公司的基本含义及设立公司的要求,了解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及异同,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知道公司组织机构的基本构架并懂得他们各自承担的职能,了解公司制的特点,了解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理解影响公司经营的因素,理解企业兼并与破产的积极意义与作用,初步掌握创办公司。

经营公司的基本技能,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法对TCL的公司制改造的探究,了解公司概况、公司与企业的关系,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的意义;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运用举例分析的方法,探究影响公司经营与发展的多种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初步形成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增强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科学管理的观念,增强进取心和正当竞争的意识。

第二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能够在生活中区分不同的经济成分并清楚它们的作用。

(2)、正确认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种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及鉴别、思考、判断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2)、要平等的看待每一种经济成分的地位与作用。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5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5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5篇【篇一】题目:适应新课标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点滴谈摘要: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职责来说,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为未来学生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最终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新时期合格公民。

关键词:创设情境;社会实践;学科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把握课程特点,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把道德引导和法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更要落实新课改下的三维目标,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渗透其中,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收获,最终在生活中落实,这样才能够实现教育“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瑞士心理学家裴斯泰洛齐说:“要使教育心理学化。

”这事实上指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还是在学生自身,也就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学生才能愉快接受,主动学习。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情境,要以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为基点,解决学生知与不知的矛盾,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

(一)利用讲故事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小学生更喜欢故事类型的题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学习内容和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有机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阅读和感知,让学生自己来谈一谈心得体会,这远比给学生一个知识的结论要深刻、形象得多,学生也喜欢参与、喜欢求知。

(二)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临体验。

例如教学《有了矛盾怎么办》一课时,创设这样的情境:上课铃响了,请一名同学急匆匆地进入教室,慌乱中把一名同学的铅笔盒碰掉在地上,这名同学看都没看一眼,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思政课程论文范文

思政课程论文范文

思政课程论文范文引言思政课程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思政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社会意识,并具备良好的社会道德修养。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三个方面来探讨思政课程的重要性和影响。

课程设置思政课程的设置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复杂的挑战和问题,思政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念。

通过开设思政课程,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了解社会、培养良好品德的平台。

思政课程的设置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科发展。

课程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涵盖社会热点问题和实际工作经验。

同时,思政课程应该融入学科的专业素养,帮助学生在专业发展中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教学方法思政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有助于理论知识的传递,但在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的层面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教师可以采取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教学游戏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引入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程内容。

小组讨论则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共同学习和思考。

评估方式思政课程的评估方式应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综合评价。

传统的考试方式主要注重对学生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评估,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思政课程的评估方式应该包括作业、实践报告、小组讨论和个人陈述等综合性评估形式。

作业是一种有效的评估方式。

通过布置作业,可以促使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思考和总结,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

实践报告则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估,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报告的方式,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三维目标实现

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三维目标实现

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突出了我国科学的教育方法,重视思想政治教学研究,强调了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学习多样化,体现了教学的时代精神。

但是,要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切实地应用到课堂中去,真正地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三维目标”,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还需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思想政治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实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让思想政治教学最优化。

就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如何实现“三维目标”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课堂教学;三维目标
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尔曾经说过:“一个人事业上成功的因素, 学识和专业技术只占15%,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占85%。

”这就证明,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是必要的,也是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一项有效措施。

一、转变旧观念,树立思想政治课三维意识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采用“三维目标”进行教学,要体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以学生为本” ,教师、教材、多媒体等都是以学生为主的学习资源。

要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思想政治进行教学。

这样不但会让学生对思想政治产生兴趣,而且还能真正实现“三维目标”教学的意义,让学生很乐意地去接受思想政治学习,加深对思想政治学习的理解和实践。

“三维目标”能有利地转变旧观念,对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这门课程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5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5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5篇【篇一】题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实例研究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教育部门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活动提出了贯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实行三维教学的目标,即达到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关于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方式是显性的,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隐性的,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常常被教师忽略。

而当前很多小学生存在重知识文化而轻情感品德的现状,因此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与培养非常重要。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措施。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实施以后,课程开展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的模式,课堂教学活动的改革是一项长期且重要的任务。

依据《试行》中现阶段我国基础性思想教育的一个目标就是转变传统的侧重传授知识形式的方式,而构建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使其在学习基础性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可以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与培养是当前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重点内容。

因此清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含义,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改的落实意义重大。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

我国新课程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课程中的一个核心目标之一,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这里的情感既指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又包括快乐、爱、审美情趣等心理体会;态度也不是局限于学习的态度,也包含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豁达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是一个较为抽象的词汇,它主张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的融合,生活价值和生态价值的融合等。

总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带有一定的独立性与递进性特征,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从低到高的发展整体。

当前课程理论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态度、方法、习惯与科目对其产生的作用,这些方面的培养甚至强于知识的传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实现,因为难以用精确的语言进行量化与限定,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取向,所以难以有效把握与衡量。

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三维教学目标有效实现论文

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三维教学目标有效实现论文

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义务教育实施以来,真正乐学、好学、会学的学生并不多。

如何让学生变得乐学、好学、会学,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效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唐代文学家韩愈已明确告诉我们——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道受业解惑正好与新课标的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这三维教学目标相吻合。

三维教学是综合的教育过程,三者并列而行,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出良好的学生。

一、把住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的前提——教师能否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此,我们要想有效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就必须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把游戏活动引进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的学生喜欢游戏,懂得享乐,而游戏能让所有参与者忘记自己在做游戏,忘我的投入中人的无意识或潜意识使人记忆、领会和创造大量的知识。

在七、八年级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呈现课堂,这种方式比传统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传递游戏法”,同样是让学生发言,但我通过“敲棒子,传石子,棒停石落,得石者发言”的做法让寂寞的课堂变得活跃,让沉静的学生变得有激情,让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味。

2、把榜样树到课堂,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如果说“游戏法教学”只能激发学生的临时学习兴趣的话,我们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以维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他律性学习转向自律性学习,以达到有效学习。

3、把学科特点显现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思想品德课的特点一是讲究思想观点的认识、形成与实际践行,特点二是它具有高度的理论性。

这两大特点对思想品德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但是,如果利用好这两两个特点,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务实求真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风格与严谨的生活态度。

在教学中,我通过“探究学习”让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实践与评价”认同课文观点,通过“阅读与感悟”深化认识,通过“评价与反思”激发学生去践行,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一个升华的过程,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

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

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作者:杨柳青来源:《新课程·中学》2013年第06期摘要: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突出了我国科学的教育方法,重视思想政治教学研究,强调了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学习多样化,体现了教学的时代精神。

但是,要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切实地应用到课堂中去,真正地实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三维目标”,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还需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思想政治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实现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让思想政治教学最优化。

就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如何实现“三维目标”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尔曾经说过:“一个人事业上成功的因素,学识和专业技术只占15%,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占85%。

”这就证明,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是必要的,也是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一项有效措施。

一、转变旧观念,树立思想政治课三维意识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采用“三维目标”进行教学,要体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以学生为本”,教师、教材、多媒体等都是以学生为主的学习资源。

要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思想政治进行教学。

这样不但会让学生对思想政治产生兴趣,而且还能真正实现“三维目标”教学的意义,让学生很乐意地去接受思想政治学习,加深对思想政治学习的理解和实践。

“三维目标”能有利地转变旧观念,对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这门课程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创新新形势,搞活思想政治三维课堂在高中思想政治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利用“三维目标”进行课堂教学,能放手的就放手,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想方设法调动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研究他们的心理状况和需求,因地制宜地来实行教学。

首先,在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前,我们应该备好教材,要把握思想政治教学的整体性,重点解读,让学生对教材知识能全部理解和掌握。

其次,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增加难点或者减少难点,根据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法,这样才能稳步推进,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

思政课教师教学论文

思政课教师教学论文

1思政课教学的能力要求信息时代带来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各种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

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才能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观念方面,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其特殊性表现为三个维度,即第一,服务政治的维度;第二,思想改造的维度;第三,人的发展的维度。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以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为指向的政治价值观再生产[5]。

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交互性和周期性的教育,政治价值观的形成既不是单向度的,也不是一次性的。

学生不是一个简单的思想容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传统单向度的灌输教育理论是建立在主客分离的认知模式基础上的,造成了教育目的的异化,导致教育沦为对受教育者的控制和教化[6]。

因此,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其能够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才是思政课教育目的。

教学方式方面,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表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教学,同时也要更加重视实践教学。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深刻地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7]因此要突出问题意识,不能回避问题,要注重回答大学生普遍关注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

决不能为了教学而教学,忽略学生思想意识的动态管理。

教学内容方面,努力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在当今文化多元和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冲击。

只有针对当前社会思潮有效回答大学生的困惑,才能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取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探讨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探讨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探讨论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探讨论文一、思想内化行为外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初级目标思想内化实质上是教育对象将外在的社会思想、原则、规范等转化为自身意识,并作为行为的准则与依据的过程。

教育对象只有自愿认同接受教育内容,并且依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评判选择、消化、吸收、继而真正纳入自己的意识体系后,才可能在思想的指导下发生动作行为,为行为外化提供依据支撑。

思想内化的成果集中表现在教育对象在观念意识形态方面的变化,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意识。

“道德不是他们被记住的时候就会成为神圣而牢不可破的,而是在他们生存于朝气的情感波澜中,生存于创造和行动之中的时候才成为神圣而牢不可破的。

”行为外化就是教育对象将在内化阶段形成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意识转化为具体的行为习惯,行为外化的成果就是产生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使“社会要我这么做”转变为“我要怎么做或者已经这么做”。

思想内化与行为外化是辨证统一的,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思想内化是行为外化的前提和基础,在思想内化阶段通过行为外化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接受思想的理解,消化和吸收;行为外化中有思想内化,在行为外化阶段利用思想内化取得的思想来引领指导行为实践活动的方向,并巩固和强化思想内化形成的思想政治品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

通过思想内化-行为外化-思想内化的循环发展,最终培养教育对象具备健全的人格,崇高丰富的精神境界,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教育对象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期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精神生产和交往的社会实践活动,它通过启迪人的智慧、挖掘人的潜力、解放人的思想、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提升人的素质,从而提升人的存在、完善人的本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引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1.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定义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学科。

该学科的起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而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学科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形势、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等。

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目标与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的高素质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需要完成以下任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培养学生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素质,培养高水平的教学与研究团队;•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合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综合发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专业的国际化水平。

3.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介绍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史: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理论成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介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常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

4.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趋势与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其中,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关注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深入融合,以提高专业的整体水平;•国际化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需要与国际教育机构进行合作,提高专业的国际化水平;•教育技术的应用:借助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可以更好地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范文三篇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范文三篇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范文三篇第一篇: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1、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适当的内容是实践活动是否必要的先决条件;适当的形式决定了实践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果。

因此,思想道德课必须选择实践内容和实践形式。

1.结合教科书中提出的行为锻炼要求。

行为锻炼是根据教科书知识的教育目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具体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结合教科书的要求,行为锻炼可以从以下两种形式开始:一种是在学校开展活动。

例如,与学校组织、学生会密切合作,从纪律、卫生、礼仪等方面,引导学生广泛参与遵纪守法的好学生、文明礼仪从我开始、雷锋等主题创造活动,促进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知和理解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充分利用学校的劳动技术基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种植育种,开展废物回收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热爱劳动、节俭等方面的教育,即组织学生进入社会,创造社会成果和其他理论成果,加深化社会实践。

,珍惜来之不易的理论成果。

2.围绕学生的知识、信仰和行动之间的矛盾。

思想道德课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知识与信仰、信仰与行动之间的特殊矛盾。

教师传授给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观点和其他社会知识是否能被学生接受并转化为动力。

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调查、访谈、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向社会,通过疑问的消除来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例如,现在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学生的印象中就是单干,各家搞各家的活,各人挣各人的钱,先富起来的人怎么会去带动后富的呢?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村庄访问几家先富起来的典型,比如烟叶种植专业大户。

学生通过访问就会明白:该专业大户的成功使周围的人感觉到种烟有利可图,而且烟叶的栽培、管理、采摘、烘烤又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技术上没有问题,于是有条件的人也会去种植烟叶,进而从中获益。

思想品德课程三维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探究

思想品德课程三维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探究

思想品德课程三维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探究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为了贯彻落实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标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创建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教育部决定,在总结以往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所以,课程标准规定了不国家对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下简三维目标)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三维目标的提出和确立,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

课程的功能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因此,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原思想政治更改为思想品德)的“前言”部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

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同时,新的《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部分更加注重情感目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课程分类目标的首位。

在“内容标准”部分,新的《课程标准》列出了多达34个活动建议。

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了“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政治新课程中三维目标的落实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政治新课程中三维目标的落实

政治(思想品德)论文之政治新课程中三维目标的落实在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将传统教学的“一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转变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政治学科的特点和教学使命注定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人类情操的弘扬,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智得以健全、情感得以升华,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

一、三维目标落实存在的误区1.对三维目标内涵的理解太过肤浅。

有不少老师认为三维目标只是旧课程中备课目标的翻版、变式,这种想法使教师少了一份凝聚精神、重塑灵魂的热情,也使学生少了一份参与教学、探究知识的活力。

有的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强调某知识点是新课标规定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够背诵这些目标;有的把三维目标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归纳整理。

这种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看似重视三维目标的背后,其实是完全无效劳动,因为他们又在重复死记硬背的模式,只不过原来背的是考试大纲,现在背的是三维目标。

2.三维目标的设计不能融为有机整体。

有人说,三维目标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底座,共同作用支撑起人的智慧和素养。

单单有了知识、技能不等于形成智慧和素养;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

但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有些教师并不关心如何优化课堂设计。

他们不懂得学习不仅是求知活动,也是学生生命存在的方式,它包含着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的基石,也是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则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

3.三维目标的落实生硬僵化。

三维目标究竟联结在何处?有人说统一于知识,有人说统一于能力,有人说统一于过程,还有人说统一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于是,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把三维目标生硬地剥离,上课时背诵或默写知识点就是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讨论或者表演就是讲求过程与方法,而假大空地抒情一番就等于是强化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策略初探-精品文档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策略初探-精品文档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策略初探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采用三维目标教学方式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的掌握目标的所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中教育在传统教学中过分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导致学生自身缺失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随着新课改深入实施,我国教育部门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有了新的要求,需要将三维目标在教学中进行渗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对过去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进行变革,使学生都能够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引言:从理论意义上来看,对于实际的教学目标而言,做好三维目标的探究工作,能够使学生对三维目标重新认识。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三维目标的概念范围,以及对立统一的关系,可以有效促使学生自身对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的了解与认知。

从行为主义的角度出发,三维目标就是理解知识和技能水平的目标;从认知领域角度去了解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实际目标;从以人为本的领域角度去了解情感上的状态和价值目标,进一步从理论上深度了解三维目标。

思想政治课是把理论知识、对于社会的认知以及对公民思想教育的构建有效结合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学科。

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思想政治课不仅具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并且自身具有的德育功能更加重要。

1.探究三维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的意义:1.1现实意义:从现实意义上来说,以教师的视角来看,其一,三维目标是教学资源进行选择的重要理论依据;其二,教学方式方法的主要依据也是根据三维目标来进行选择的;其三,对于实际教学中教学评价的深度理解,也是把三维目标作为实际依据来实现的。

根据学生发展对三维目标进行探究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三维目标的实现可以使学生得到全方位、健康的发展,促使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改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从而使实际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1.2实际意义:在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断下,把高中思想教育和三维目标进行有机相结合,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贯穿到整个思想政治教学中,充分意识到“教师”、“课本”、“多媒体”、“计算机”都是协助学生进行学习的资源。

浅议政治课中的三维目标

浅议政治课中的三维目标

浅议政治课中的三维目标我们传授知识,不是机械地将知识结果传授给学生,而不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不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

古人说的“受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只有在思想政治课中准确把握理解三维目标,积极实践,才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任务。

第一:努力通过备课把学生、教材和社会实际统一起来;把备学生、备教材和备方法统一起来。

其中学生是主体,教材和方法都是为学生服务的。

如在“一年一度人代会”的备课中,就搜集了关于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事例,然后巧妙地将案例和全国人大的职能相结合,通过“演讲、讨论”等形式,归纳出知识点,从而为三维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基础。

第二:多媒体能真实地展现事例,比单一的讲授更有说服力,而且能实现声情并茂。

如在“党是我们的领路人”一课中,我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了在四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

通过一系列历史情节的回放,紧紧扣住三维目标对学生进行引导,最后落实目标。

第三:上课要实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和谐,这是实现思想政治课三维目标的关键。

进教室,教师就要进入角色。

讲课时要和学生实现目光和对话的交流。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效的参与。

②要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解答。

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③要实现情境教学。

通过一个个情境,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充满情趣的学习,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只不过我们过去没有关注而已。

相比知识和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更加深远,更重要。

当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不断探究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教学的灵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课三维教学目标论文
摘要:从教师角度看:通过学生的思维导图能反映教学情境设计、程序设计的效果,如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用小孩洗澡比喻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讨论和探究了手机更新换代问题和中国户籍制度改革问题;能分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过程中的效率及缺陷;能发现学生体验和领悟方面的收获,两位同学都想要辩证否定自己、完善自己;也应对学生的困惑进行个别辅导和拓展,那位感叹认识自己难,改变自己更难的同学需要教师的帮助。

一、问题的提出及背景
思想政治课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形成了诸多新的教学思想理念和教学模式。

学案法就是以学定教;情境教学重视材料和问题对教学目标的生成作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

笔者在教学中努力践行上述理念和模式过程中产生以下的困惑和问题:教师的课堂总结能否替代学生的反思,学生是否需要反思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反思包括哪些方面,能否简捷、有趣、个性化?教师如何分析学生的反思,对下堂课教学安排有什么用?为解决困惑,笔者在教学中运用了让学生设计反思导图方法。

二、学生的反思导图实例
以下是二位学生学习《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反思导图。

三、学生的反思导图教学依据
学生的反思导图依据是有英国东尼·博赞所著《思维导图》。


维导图是用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加上关键词和关键图像,存储、组织和优化信息。

其中的每个关键词和关键图像都承担特定的记忆,鼓励新的思维。

它们是记忆激发器。

思维导图中的每个记忆激发器是揭露事实、思想和信息的关键,也是释放大脑真正潜能的关键。

思维导图是发散性思维的表达,有四个基本特征: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像上,本节课中心话题是辩证否定;主题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像向四周放射,一位同学是四个主题,另一位同学是三个主题;分支由一个关键图像或相关线条上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一位同学设计的是辩证否定原理、作用、方法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四个分支,另一位同学设计的是辩证否定知识、生成、收获与困惑三个分支;各分支形成一个相互连接的节点结构。

思维导图还可以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来加以修饰,增强效果,以便使其显得更有趣味、更有特点。

两位同学都用小人图画自己良好情绪或困惑以及小孩洗澡。

思维导图规则有:一定要用中央图像,图形要有层次从而突出重点;要在分支模式的内外连接时可以使用箭头、各种色彩或代码从而发挥联想;关键词、线条、图形要清晰明白。

思维导图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动态的形状和形式,它根据细胞的形状和形式绘制,目的是促使大脑快速、高效、自然地工作。

四、学生的反思导图的具体功能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新方法要让学生掌握需要教师耐心讲解和示范,任何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耐心的等待和严格要求。

经过一段时间师生共同努力,学生基本形成了及时完成反思导图的习惯,与平行班级比较发现,反思导图确实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从学生角度看: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形成了知识网络系统,两位同学都形成了辩证否定原理、作用、方法论以及如何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系统知识;培养了反思总结能力、联想能力,一位同学能从辩证否定原理、作用、方法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四个主题联想,另一位同学能从辩证否定知识、生成、收获与困惑三个主题联想,都能从小人图画联想自己良好情绪或困惑以及小孩洗澡;了解自己在课堂中真实情感体验;描述在课堂学习中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从而检验知识、能力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从教师角度看:通过学生的思维导图能反映教学情境设计、程序设计的效果,如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用小孩洗澡比喻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讨论和探究了手机更新换代问题和中国户籍制度改革问题;能分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过程中的效率及缺陷;能发现学生体验和领悟方面的收获,两位同学都想要辩证否定自己、完善自己;也应对学生的困惑进行个别辅导和拓展,那位感叹认识自己难,改变自己更难的同学需要教师的帮助。

从而有针对性进行下节课教案、学案设计,进而丰富教师教学体验,向专家型教师迈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