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毒”浅析“温毒
中医温病学考试重点
1、温病 (略)2、温邪:外邪中属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3、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4、温毒:一是代表了一类疾病,即病名概念。
感受温毒病邪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
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溃烂或发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多发于冬春季节,如大头瘟,烂喉痧。
二是代表了一种致病因素,即病因概念。
是指六淫之邪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具有攻窜流走,蕴结壅滞的特点。
5、新感:感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临床见证与当时主气致病特点一致。
如风温,秋燥,湿温等。
6、伏气: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以里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
如春温,伏暑。
7、昏谵: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
谵语指语无伦次。
8、昏聩: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多为痰热阻闭心包所致。
9、昏蒙: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多为湿热类病证所致。
10、战汗: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证多为热邪留连气分日久,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的表现。
11、春温:发生在春季由温热病邪而引起的初起以高热,烦渴,尿黄,甚则神昏谵语,痉厥等里热证候为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
12、伏暑:夏季感受暑湿病邪,伏藏体内,发于秋冬季节的急性热病,本病起病急骤,病势深重,而且缠绵难解,特点是初起即有高热,心烦口渴,脘痞,苔腻等暑湿郁蒸气分证,或为高热烦躁,口干不甚渴饮,舌绛苔少等热炽营分见证。
13、风温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咳嗽等表现。
冬春两季多见。
14、暑温:由暑热病邪引起,以病初即见阳明气分热盛证候为特征,传变迅速,易伤津耗气,多闭窍动风之变的急性外感热病,发于夏季。
15、暑湿感受暑湿病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暑湿阻遏肺卫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身热、微恶风寒、头胀、胸闷、身重肢酸等表现,好发于夏末秋初。
温毒的名词解释(一)
温毒的名词解释(一)温毒的名词解释1. 温毒•含义:温毒是指一种以温和的方式施加的伤害或攻击,常常隐藏在友好或温暖的外表下。
•示例:小明在公司经营了多年,深受同事们的喜爱和信任。
然而,他利用职位之便,故意误导其他同事,达到自己私利的目的。
这种以温和态度伪装的伤害即为温毒。
2. 社交温毒•含义:社交温毒指的是一种在社交场合中以友善、温暖的方式进行攻击或伤害他人的行为。
•示例:小红常常在社交聚会上表现得非常友善,但实际上她总是暗地里散播别人的隐私和谣言,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社交地位。
这种表面温暖背后隐藏的伤害即为社交温毒。
3. 情感温毒•含义:情感温毒指的是一种以温情、体贴的方式对他人产生的负面情绪或伤害。
•示例:小李对他人总是极为体贴和关心,但却时常用自己的情感需要控制、操控他人的情感,让别人在情感上产生被伤害的感觉。
这种表面温情却伤害他人情感的行为即为情感温毒。
4. 婚恋温毒•含义:婚恋温毒是指在婚恋关系中,以柔情蜜意的方式对伴侣施加伤害或操纵的行为。
•示例:小张和小王是一对恋人,小张总是以关心照顾的方式对待小王,但却经常通过言语或行为暗示小王的无能和不够好,让小王产生自卑感。
这种以暖昧方式伤害对方的行为即为婚恋温毒。
5. 工作温毒•含义:工作温毒指的是以表面温和、友好的方式对同事或下属进行伤害或操控的行为。
•示例:小林在公司里与同事们关系紧密,总是提供帮助和支持。
然而,在背后,他却在办公室政治上耍手段,暗中阻挠其他同事的晋升。
这种以表面温和隐藏的损害他人的行为即为工作温毒。
以上是关于温毒的相关名词及其解释,温毒这种以温和方式伤害他人的行为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只有认清并拒绝此类行为,才能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温毒的名词解释
温毒的名词解释温毒的名词解释温毒(Feverish Poison)•概念:温毒是指在人体内产生的一种毒素,引起身体温度升高,造成各种病症和不适感的疾病。
热症(Pyrexia)•解释:热症是由温毒引起的体温升高的症状。
体温升高是身体对抗病原体和细菌感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发热(Fever)•解释:发热是由温毒引起的体温持续升高的症状。
体温超过正常范围表明身体正在对抗感染或其他疾病。
发汗(Sweating)•解释:发汗是身体对抗温毒的一种自我调节方法。
通过出汗,身体可以散发热量,降低体温并排出温毒。
退热药物(Antipyretic)•解释:退热药物是用于降低发热症状的药物,通常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来降低体温。
抗生素(Antibiotics)•解释: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抵抗细菌感染的药物,但对于治疗温毒所引起的发热症状,抗生素并不起作用。
温热疗法(Fever Therapy)•解释:温热疗法是一种通过提高身体温度来刺激免疫系统和抑制病原体生长的治疗方法。
它可以加速排除温毒和促进康复。
结论温毒是一种会引起发热症状的毒素,它可以通过发汗、退热药物和温热疗法等方式进行处理。
抗生素通常用于治疗感染,但对于温毒所引起的发热症状并不有效。
了解温毒及其相关名词对于正确处理发热症状和加速康复至关重要。
温毒(Feverish Poison)•概念:温毒是指在人体内产生的一种毒素,引起身体温度升高,造成各种病症和不适感的疾病。
热症(Pyrexia)•解释:热症是由温毒引起的体温升高的症状。
体温升高是身体对抗病原体和细菌感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发热(Fever)•解释:发热是由温毒引起的体温持续升高的症状。
体温超过正常范围表明身体正在对抗感染或其他疾病。
发汗(Sweating)•解释:发汗是身体对抗温毒的一种自我调节方法。
通过出汗,身体可以散发热量,降低体温并排出温毒。
退热药物(Antipyretic)•解释:退热药物是用于降低发热症状的药物,通常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来降低体温。
第八章 温毒
第八章温毒一、概述温毒是时毒之病的总称,多发于冬春季节,系感受时毒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
温毒起病急,在一般温病具有的卫气营血证候变化的基础上,还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外发斑疹的表现。
温毒有一定的传染性的流行性。
温毒之名,最早见于晋代王叔和的《伤寒例》,但最早把温毒作为温病病名的是清代吴鞠通,如《温病条辨》说:“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
”周杓元《温证指归》称为时毒之证,说:“时毒一证,亦由天时厉气,风热郁于少阳、阳明,作时每多耳畔高肿,轻则不热,重则恶寒发热,夹食者胸闷,阖家大小,每每传染……治法亦主清散,甚则兼下。
”温毒包括的病种很多,多以临床特点而命名。
如热毒壅于头面,头面部欣赤肿大的名为大头瘟;初病则咽喉红肿、疼痛糜烂,肌肤丹痧的名为烂喉痧;初病发热,两腮肿大疼痛的名为痄腮。
本文将主要论述大头瘟和烂喉痧的证治。
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所引起的以头面锨赤肿痛为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起病较急,变化较快,初起见憎寒壮热,头面或咽喉肿痛,多发生于冬春两季。
宋以前无大头瘟之名,《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少阴司天,客胜……及为丹空格疮疡”,与该病相关;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丹毒病诸候和肿病诸候》中所述病证也类似本病。
此外,唐·孙思邈《千金翼方·疮痈卷》所论之丹毒似也包括本病在内。
直到金元时代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头论》才有大头病之名称,李东垣称之为大头天行。
明·李梃《医学入门》、清·喻嘉言《医门法律》及沈金鳌《幼科释迷》等都明确称之为大头瘟。
吴鞠通《温病条辨》称本病为大头温、虾蟆温,将其归于“温毒”之中。
烂喉痧是感受温热时毒所引起的以咽喉肿痛腐烂、肌肤丹痧密布为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有较强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
初起邪气直犯肺胃,热毒充斥内外,进而可内陷,主要发生于冬春两季。
烂喉痧病名提出也较晚。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描述“阳毒”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似与本病类似。
温病学——第三单元 温毒类温病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 基础知识第1页 温病学——第三单元 温毒类温病细目 温毒类温病主要证治要点一 大头瘟毒盛肺胃证治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即见卫气同病证,继则肺胃热毒炽盛。
本病发展过程中,往往因邪毒攻窜而出现头面红肿疼痛、甚则溃烂等表现。
毒盛肺胃证为大头瘟气分热毒炽盛、化火攻冲头面的证候。
毒盛肺胃病机:肺胃热毒充斥,攻冲头面。
证候表现:壮热口渴,烦躁不安,头面焮肿疼痛,咽喉疼痛加剧,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消肿。
方药:普济消毒饮。
黄芩 黄连 玄参 板蓝根 马勃 牛蒡子 薄荷 僵蚕 桔梗 升麻 柴胡 陈皮 生甘草要点二 烂喉痧毒燔气营(血)证治烂喉痧是感受温热时毒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以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密布为临床特点,又名疫喉痧、时喉痧,与乙类传染病中的猩红热极为相似,属于传染病。
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又肺主皮毛,胃主肌肉,正如何廉臣所说:“疫痧时气,吸从口鼻,并入肺经气分则烂喉,并入胃经血分则发痧。
”毒燔气营(血)证为疫毒之邪深入营血分,气营(血)同病的危重证候。
毒燔气营(血)病机:烂喉痧邪毒化火,燔灼气营(血)。
证候表现:壮热,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糜烂,甚则气道不通,肌肤丹痧紫赤密布,红晕融合成片,舌绛干燥起芒刺,状如杨梅,脉细数。
治法:气营(血)两清,解毒救阴。
方药:凉营清气汤。
犀角(水牛角代) 鲜石斛 黑山栀 丹皮 鲜生地 薄荷叶 黄连 赤芍 玄参 生石膏 生甘草 连翘 竹叶 茅根 芦根 金汁痰多加竹沥水,或珠黄散(珍珠、西牛黄)。
本证危重,易内陷出现变证,如热闭心包之神昏谵语,热盛动风之痉厥,甚则出现内闭外脱等,当参照有关证治予以救治。
浅析热毒
2.3 中医外科疮疡病证
《医宗金鉴 ・痈疽总论歌》曰: “ 痈疽原是火毒生, 经络阻 隔气血凝” 。疮疡中的痈、 疗、 疮、 疖肿等, 许多即以毒命名, 如面发毒、 掌心毒、 手背毒、 肩风毒、 委中毒、 耳根毒等。其形 成大都由热毒壅滞, 血败肉腐所致。
1.2 热毒的病机
2.4 内伤疾病
热迫血妄行则表现出发热、 烦躁不安、 吐血、 便血等证候; 热毒攻心犯脑则表现出的中风; 热毒壅滞肠胃所致的热毒血 痢; 热毒郁结于肺所致的范畴
热毒又称火毒、 温毒, 属于中医 “毒” 概念的范畴, 属于中 医病因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毒” 的 含义十分丰富。 《辞源》解释 “毒”为 “苦恶有害之物, 伤害; 痛, 恨, 猛烈, 强烈” , 《辞海》 云: “物能害人者皆曰毒” 。 《现代 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为 < 名 > 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 <形 残酷猛烈的; > 含有有害物质的, < 动 > 用毒品毒药使人或 物死亡 [2]。中医学在构建其理论体系过程中, 也将 “毒” 的这 些概念内涵吸收引用, 形成了具有中医理论特色的 “毒” 概念 [3] 。毒是一种或一类致病因素, 有外毒与内毒之分, 外毒乃源 于自然界的一类致病邪气, 内毒多缘于邪气蕴结, 化变而为 之。毒邪致病, 以败坏形质, 损伤脏腑, 功能受损为鲜明特点 [4] 。而表现为温热属性的 “毒” 便称为热毒, 又称温毒。 1.2.1 外毒 吴瑭的 《温病条辨》载: “ 温病者, 有风温, 有温热, 有温 疫, 有温毒, 有暑温, 有湿温, 有秋燥, 有冬温, 有温疟” 。余霖 的 《疫疹一得》指出: “ 疫既曰毒, 其为火之明矣” 。外毒乃直 接来源于自然界, 为天时不正之 “时毒” 。因其由外入侵人体, 故有外感病因的特点, 其形成有明显的季节性。 1.2.2 内毒 《素问 ・ 五常政大论》 提出六气变为六淫酿为毒而犯人体 为病的说法, 清代尤在泾在 《金匮要略心典》说: “ 毒, 邪气蕴 结不解之谓” 。人体的正气在与邪气对抗过程中形成了 “邪 气时时所嫡, 正气时时所殃; 邪气时时所亢, 正气时时所防” 的一种邪正消长, 阴阳平衡的状态。在对抗温热邪气的过程 中, 温热邪气不断积累, 积累到正气无法抵御时, 人体便产生 了温热属性的疾病。而温热邪气孳生或入侵后, 从范围来说, 侵犯的部位越来越多, 从一个脏腑到多个脏腑; 从为害的功 效来说, 一开始可能仅仅引起脏腑的功能失调, 随着邪气的 积累, 会引起脏腑形质受损。邪气郁久化毒, 此时的温热邪 气便可称之为热毒。
温病名解
1、温毒:病因名-- 指温热毒邪,包括温热时毒和风热时毒,指致病既有温热性质,又有肿毒特征的一种致病因素。
病名名-- 指因感受温热毒邪而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表现的急性热病,除具有一般急性热病的临床见症外,还具有局部经肿热痛,甚至溃烂或发斑疹等特征。
2、逆传心包:病机名,是指了分之邪未解,内陷心包,机窍闭阻,而见舌质经绛,神昏谵语,舌蹇肢厥。
3、身热不扬:为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系热为湿郁,湿遏热伏,郁蒸湿热的表现。
4、透热转气:即予清营方药中,伍以透泄气分邪热之品,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
5、凉血散血:即凉解血分邪热,且以活血散血。
用于邪热深入血分,迫血妄行证。
6、暑秽:指夏委因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而猝然闷乱、烦躁的病候。
7、暑厥:指夏日猝然昏不识人,四肢厥冷的病候。
8、暑风:又称暑痉,暑痫。
指暑病神昏项强,手足抽搐的病候。
9、舌蹇:舌体强硬,转动不灵,语言艰涩的一种症状。
10、浊邪害清:病机名,浊邪指湿热秽浊之邪,清指清窍,湿热相合,湿蕴热蒸,蒙蔽于上,致使清阳之所被其遏阻,以致清窍壅塞,出现耳聋,耳塞等症。
2、11、烂喉病:感受温热,时毒,发于冬春季节,以发热、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密布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温热性质的新感温病。
12、两阳相动:风与热具属阳邪,两阳相合,风火交炽,势必耗劫津液,津液一伤,刚邪火愈炽,口鼻等头面清窍,因无津上荣,必然会出现干燥现象。
《温病学》考前辅导大纲★《温病学》学习要点内容提示:上篇第一章:绪论掌握温病学的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了解温病学各发展时期的主要成就熟悉明清温病学家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的学术成就掌握温病学的主要参考书:《温疫论》、《温热论》、《湿热病篇》、《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的作者第二章:温病的概念明确温病的概念,掌握温病的特点了解温病命名的方法和范围掌握温病分类的方法了解温病与伤寒、温病与温疫、温病与温毒的关系第三章:温病病因掌握各类温邪致病的共同特点掌握温病的发病类型和区分发病类型的意义第四章:温病辨证熟悉温病卫气营血和上中下三焦各阶段的病理变化、病位浅深,传变和转归掌握卫气营血和上中下三焦各代表证候的病理特点和辨证要点熟悉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间的关系第五章:温病诊法掌握温病辨发热类型,辨舌、齿,辨斑疹、白pei,辨常见症状(口渴、汗出、呕逆、神志异常、痉厥、出血等)的要点第六章:温病治法掌握温病主要治法的运用(疏卫解表法、清气泄热法、通下逐邪法,和解祛湿法、祛湿解热法、清营凉血法、开窍醒神法、息风止痉法、滋养阴津法、固脱救逆法、外治法),以及各个治法的代表方中篇第一章:风温掌握风温的发生机理、起病特点、传变规律掌握风温主要证候的辨证治法方药:重点是⑴卫分证、⑵痰热喘秘证、⑶热入心包证、⑷肺热移肠证、⑸后期肺胃阴伤证第二章:春温熟悉春温的病因,掌握春温的发生机理、起病特点、传变规律掌握春温主要证候(气分证、营血分证、下焦证、动风闭窍证等)的辨证治疗方法区分风温和春温熟悉暑温的病因病机、初起证候特点、传变规律(重点:如“阳明下之不通”五证;春温后期热盛阴伤可见哪些主要证候类型)第三章:暑温熟悉暑温的特性掌握暑热、暑湿发生的发展规律和辨证治疗要点掌握暑温主要证候的辨证治疗方法(重点:暑温气分证候类型,如:暑入阳明证、暑伤津气、暑伤心肾证和气阴两脱证;暑湿内蕴,寒邪束表证)第四章:湿温熟悉湿温的病因病机、初起证候特点、传变规律熟悉湿温病湿热偏盛各证的诊断要点和治法明确湿温上中下不同部位的辨证治疗方法掌握湿温主要证候的辨证治疗方法(重点:湿遏卫气证、湿困中焦证、湿热中阻证、湿蒙心窍证、湿热蕴毒证、湿热蕴蒸三焦证)第五章:伏暑熟悉伏暑的病因病机、初起证候特点、传变规律掌握暑温、湿温、伏暑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伏暑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证候和辨证治疗方法(重点:卫气同病证、卫营同病证、邪郁少阳证、湿热滞肠证)第六章:秋燥熟悉秋燥的病因病机、初起证候、传变规律了解秋燥与风温的异同掌握秋燥主要证候的辨证治疗方法(重点:燥干清窍证、温燥伤表证、燥热伤肺证)第六章:温毒熟悉温毒的概念、病因病机掌握大头瘟、烂喉痧的病证特点掌握大头瘟、烂喉痧主要证候的辨证治法方药(大头瘟证治:风热时毒上壅-普济消毒饮)★补充说明:一、注意对课本中引用经典原文及名家语录的理解和掌握如:1“长夏湿令,暑必兼湿。
温病学复习重点06临床1班名词解释1新感温病即感邪即发
温病学复习重点06临床1班一、名词解释1、新感温病:即感邪即发,起病即见肺卫表证,病发于表的温病。
2、伏气温病:即感邪之后,不即时发病,逾时而发,起病即见里热证,病发于里的温病。
3、透热转气:治法名,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即在清营养阴方中佐以透热转气之品,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
4、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自觉发热不甚,热势不显扬于外。
为湿热郁蒸气分之象。
5、金囚木旺:金囚,指肺被热邪所灼;木旺,指肝风内动;今肺为热灼而不能克制肝木,则肝木反旺,反侮所不胜,即所谓金囚木旺。
6、分消走泄:指湿温或温病兼挟痰湿郁于三焦之治法。
即通调三焦气机,从上、中、下三部泄化湿浊之邪。
7、两阳相劫:病机名。
词出《温热论》,风与热俱属阳邪,两阳相合,风火交炽,耗津劫液,津伤则邪火逾炽,头面清窍为之干燥。
8、卫分证:指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的证侯类型。
9、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10、昏谵:即神昏谵语。
指神志昏迷,胡言乱语,意识障碍。
11、疠气:即乖戾之气。
为瘟疫的致病主因,其来势凶猛。
致病急骤,传染性极强,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六淫温邪的暴疠之气。
12、战汗: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13、温毒:有两种含义:其一作为病因概念指“热毒”、“毒火”等;其二,作为病名的概念,指一类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溃烂等特征的“温毒病”。
14、逆传心包:病机名,指温邪由肺卫直接内陷心包。
15、暑痉:疾病名。
又名暑风、暑病,暑热亢盛引动肝风而见痉厥的病证。
16、浊邪害清:病机名。
语出叶天士《温热论》。
湿为重浊之邪,于热相合,湿热蕴蒸,蒙蔽于上,则清阳之气被其阻遏,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
17、瘟疫:疾病名。
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疾病。
18、温邪:指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其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毒、疠气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
《温病条辨》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温病条辨》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一、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此九条,见于王叔和《伤寒例》中居多,叔和又牵引《难经》之文以神其说。
按时推病,实有是证,叔和治病时,亦实遇是证。
但叔和不能别立治法,而叙于《伤寒例》中,实属蒙混,以《伤寒论》为治外感之妙法,遂将一切外感悉收入伤寒例中,而悉以治伤寒之法治之。
后人亦不能打破此关,因仍苟简,千余年来,贻患无穷,皆叔和之作俑无怪见驳于方有执、喻嘉言诸公也。
然诸公虽驳叔和,亦未曾另立方法,喻氏虽立治法,仍不能脱却伤寒圈子,弊与叔和无二,以致后人无所遵根据。
本论详加考核,准古酌今,细立治法,除伤寒宗仲景法外,俾四时杂感,朗若列眉;未始非叔和有以肇其端,东垣、河间、安道、又可、嘉言、天士宏其议,而瑭得以善其后也。
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
温热者,春末夏初,阳气弛张,温盛为热也。
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
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
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
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
秋燥者,秋金燥烈之气也。
冬温者,冬应寒而反温,阳不潜藏,民病温也。
温疟者,阴气先伤,又因于暑,阳气独发也。
按诸家论温,有顾此失彼之病,故是编首揭诸温之大纲,而名其书曰《温病条辨》。
二、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伤寒由毛窍而入,自下而上。
始足太阳。
足太阳膀胱属水,寒即水之气,同类相从,故病始于此。
古来但言膀胱主表,殆未尽其义。
肺者,皮毛之合也,独不主表乎(按人身一脏一腑主表之理,人皆习焉不察。
以三才大道言之∶天为万物之大表,天属金,人之肺亦属金,肺主皮毛,经曰皮应天,天一生水;地支始于子,而亥为天门,乃贞元之会,人之膀胱为寒水之腑;故俱同天气,而俱主表也)!治法必以仲景六经次传为祖法。
温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于肺,始手太阴。
太阴金也,温者火之气,风者火之母,火未有不克金者,故病始于此,必从河间三焦定论。
《温毒类温病》课件
鉴别诊断。
确诊
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 检查结果,由专业医生
进行确诊。
03
温毒类温病的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中药内服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用清热解毒、凉血化瘀、通腑泄热等中药方剂进行内服 ,以调节体内阴阳平衡,缓解症状。
中药外敷
采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的中药外敷于患处,以缓解局部肿痛、发 热等症状。
如鱼、瘦肉、豆类等,有助于身体的 修复和成长。
控制糖分和盐分的摄入
过多的糖分和盐分对身体有害,应尽 量少吃。
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食物
如辛辣、油腻等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
05
温毒类温病案例分享
典型案例一
患者情况
诊断
患者李某,男性,45岁,因高热、咳嗽、 咽痛等症状就诊。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诊断 为温毒类温病。
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常有恶寒、无汗 等症状,而温毒类温病则 无此症状。
其他病毒感染
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 病毒等,需要通过病毒分 离或抗原检测进行鉴别。
诊断流程
初步诊断
根据症状表现和病程发 展,初步判断是否为温
毒类温病。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 检查,以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
结合其他疾病的症状和 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
温毒类温病的病因
外感温热毒邪
温毒类温病多由外界环境中的温热毒 邪侵入人体所致,如气候炎热、潮湿 等。
内生火热
体内火热过盛,也容易引起温毒类温 病的发生。
温毒类温病的临床表现
01
02
03
04Biblioteka 发热温毒类温病患者常出现高热, 可伴有畏寒、寒战等症状。
口渴
温病学课件:温毒类温病
广医一院中医教研室 夏鑫华
一:温毒学说 二:大头瘟 三:烂喉痧
温毒的概念
• 病名概念
代表了一类特殊的疾病,这类疾病属于温病的范畴, 但其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溃烂,或发斑疹的临床特 点。
• 病因概念
即是能引起具有上述临床特点温病的致病因素。其含 义是:六淫邪气蕴蓄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 类致病因素。温毒病邪包括风热毒邪、温热毒邪、暑热 毒邪、湿热毒邪(暑湿毒邪)、燥热毒邪等。
2、清热解毒应根据病变的阶段性而各有重点: 如邪偏卫表,宜疏风透邪为主,兼以解毒消肿; 如毒壅肺胃,宜清热解毒为主,兼以疏风消肿; 如局部红肿严重,宜清瘟败毒,散结消肿。 如毒结肠腑, 宜攻下泄热,釜底抽薪
一:温毒学说 二:大头瘟 三:烂喉痧
一、概述
(一)烂喉痧的定义
烂喉痧是外感温热时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温热 病。本病属于温毒范围。以发热,咽喉肿痛糜烂 ,肌肤丹痧密布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多发于冬春 二季。因其能相互传染,引起流行,故又名“疫 喉痧”。
一:温毒学说 二:大头瘟 三:烂喉痧
一、概述
(一)大头瘟的定义 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而引起的一
种以头面焮赤肿大为特征的急性外感 热病。本病多发生于冬春二季,属于 温毒的范围。
• 源流:
➢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有类似记述 ➢ 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疮痈卷所论丹毒 ➢ 金·张元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称为“大头
(二)历代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烂喉痧的认识
《金匮要略》:“阳毒” 《临证指南医案·卷五·疫门》:“喉痛,丹疹,舌如珠
,神躁暮昏”可认为是本病首次较可靠的病例记录。 金保三的《烂喉丹痧辑要》、陈耕道的《疫痧草》、 夏春农的《疫喉浅论》 是论述本病的专著 。
温病名词解释
名词术语解释天津中医学院中医系温病教研室2005年1月1、温病学: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2、温病: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3、温疫: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疾病。
4、温毒:温毒是指因感受温热毒邪而引起,临床除具一般温病的见症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发斑疹等独特表现的急性热病。
5、热象:热象是指性质属热的征象,证见发热、心烦、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脉数等一组证候群。
6、温邪:温邪是指外邪中具有性质属热、致病迅速、病位有别等特点的一类病邪。
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以及温毒、疠气等。
7、风热病邪:风热病邪是在春季温暖多风,冬季应寒反暖的气候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温邪,其引起的温病,在春季称风温,冬季称冬温。
8、暑热病邪:暑热病邪是由夏季火热之气化生的一种温邪,可引起暑温病。
9、湿热病邪:湿热病邪多形成于长夏暑气犹盛,湿气偏重的气候条件下,可引起湿温病。
四季均有,以长夏为多。
10、燥热病邪:燥热病邪是在早秋“秋阳以曝”的温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温邪,可引起秋燥病。
11、温毒病邪:温毒病邪是六淫邪气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
12、疠气(戾气):疠气是六淫邪气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播散、流行的一类致病因素。
13、新感温病:新感温病是指感受当令之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的温病。
14、伏气温病:伏气温病是指感受外邪伏藏于体内过时而发,初起病发于里的温病。
15、天受:见于吴又可《温疫论》,指通过空气传染。
16、传染:见于吴又可《温疫论》,指通过接触传染。
17、卫分证: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的一种证候类型。
18、气分证:是指温邪入里,未传入营血分,而影响人体气的生理功能所出现的一类证候类型。
19、营分证:温邪深入营分,劫灼营阴,扰神窜络而出现的一种证候类型。
温病学重点[1]剖析
和解 表里
清泄少阳 分消走泄
热郁少阳,兼有痰湿犯胃 邪留三焦,气化失司,所致痰热、湿浊阻遏
蒿芩清胆汤 温胆汤加减, 或杏、补、苓之类
法 开达膜原 湿热秽浊之邪郁闭膜原
雷氏宣透膜原法 或达原饮
祛湿 清热 法
宣气化湿 燥湿泄热 分利湿热
湿温病初起,湿中蕴热,湿遏表里气机 中焦湿热遏伏,湿渐化热,遏伏中焦 湿热阻于下焦,膀胱气化失司
9.“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的含义是什么?
P74
⑴“上燥治气”针对秋燥病初起,燥热郁闭肺气,燥伤肺之津液的病变提出的治疗方法;燥热伤肺,肺气抑
郁,肺失宣降,治宜清热宣肺,甘寒滋润,调养肺之气阴。
第 四 页 共 十一 页
⑵“中燥增液”针对郁滞在肺之燥热化火,移热于胃肠,导致胃肠津液耗损的病变提出的治疗方法;燥热盛 于中焦,灼伤胃、肠阴液,治宜在清泄里热的同时,用甘凉濡润之品滋养胃肠的阴液,胃肠阴液充足了,肺 之燥热亦易清除;因为肺胃经脉相连,肺与大肠相表里,三者之气阴相互为用。 ⑶“下燥治血”针对病之后期,少数正虚邪盛的病例,燥热化火传入下焦,耗伤肝肾阴液的病变提出的治疗 方法;燥伤真阴,水亏火旺,水不涵木,机体失养,治宜滋养肝肾、填补真阴而奉养精血,阴血充足燥热亦 易清除;因为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从补阴血能达到补肝肾阴液的目的,此时当重用血肉有情之品。
P111
12.轻法频下 :暑湿夹滞郁结肠道, 非阳明腑实燥结, 故不得用三承气汤苦寒下夺。 若误投承气大剂峻攻行速, 徒伤正气而暑湿仍然胶结去,又因暑湿夹滞胶着肠腑,难速驱除,需再三缓下清化,暑湿积滞方尽。用药往
往要连续攻下,但制剂宜轻,因势利导,即所谓轻法频下。
P112(附:章虚谷《医门棒喝》 :“湿热凝滞,大
温毒类
温毒类:是由温毒病邪所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主要包括大头瘟、烂喉痧及喉科和儿科所述的缠喉风、痄腮等疾病。
因其致病因素既有六淫温邪的性质,又有攻冲走窜和蕴结壅滞的特点,这类温病除了具有急性外感热病的临床表现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溃烂,或斑疹等特点。
大头瘟:感受风热时毒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
临床特点为初起常见憎寒壮热,头面焮赤肿痛。
本病多发生于冬春两季。
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把本病划属瘟疫范畴,并提出“大头瘟”之病名;吴鞠通《温病条辨》将本病归于“温毒”之中,并谓本病“俗名大头温、虾蟆温”。
病因病机:风热时毒侵袭人体使引起大头瘟发病的直接原因。
内因:人体正气不足;外因:风热时毒从口鼻而入。
风性轻扬上窜,故风热时毒多上攻于头面咽喉而出现肿毒表现;风性外泄,侵犯人体,从口鼻而入泛于肺卫,卫受邪遇出现肺卫表证。
诊断要点:1、多发于冬春两季。
2、起病急,初起可见憎寒壮热的肺卫表证。
3、具有特殊的局部表现,头面焮赤肿胀,呈斑块状鲜红突起,灼热疼痛,皮肤发硬,表面光亮,界限清楚。
一般先由鼻旁、面颊肿起,向眼、耳、面部蔓延,甚则波及头皮。
严重者可出现水疮。
治疗原则:疏风透邪,清热解毒为主。
初起疏风透邪,兼以解毒消肿。
后期滋养胃阴。
烂喉痧:感受温热时毒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临床特征为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密布。
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多发生于冬春两季。
(2~8岁儿童多见)病因病机:温热时毒侵袭人体使引起烂喉痧发病的直接原因。
发病与冬春天时不正之气及人体正气不足火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等因素有关。
感受温热时毒的途径有与患者直接接触和经空气传染两种。
温热时毒由口鼻侵入人体,直犯肺胃,热毒之邪伏于肺胃,内外充斥,是烂喉痧病机的关键所在。
诊断要点:1、多发生于冬春两季。
2、多有与烂喉痧病人接触的病史。
3、具有急性发热,咽喉肿痛糜烂,肌肤布满丹痧,舌红绛起刺如杨梅状等典型的临床表现。
4、病程中可因热毒深入而见气营(血)两燔及内闭外脱等危重证。
温病名词术语解释
. . . .. 资料. .. .《温病学》名词术语解释XX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1、温病学: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2、温病: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3、温疫: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疾病。
4、温毒:温毒是指因感受温热毒邪而引起,临床除具一般温病的见症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发斑疹等独特表现的急性热病。
5、热象:热象是指性质属热的征象,证见发热、心烦、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脉数等一组证候群。
6、温邪:温邪是指外邪中具有性质属热、致病迅速、病位有别等特点的一类病邪。
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以及温毒、疠气等。
7、风热病邪:风热病邪是在春季温暖多风,冬季应寒反暖的气候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温邪,其引起的温病,在春季称风温,冬季称冬温。
8、暑热病邪:暑热病邪是由夏季火热之气化生的一种温邪,可引起暑温病。
9、湿热病邪:湿热病邪多形成于长夏暑气犹盛,湿气偏重的气候条件下,可引起湿温病。
四季均有,以长夏为多。
10、燥热病邪:燥热病邪是在早秋“秋阳以曝”的温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温邪,可引起秋燥病。
11、温毒病邪:温毒病邪是六淫邪气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
- .可修编.12、疠气(戾气):疠气是六淫邪气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播散、流行的一类致病因素。
13、新感温病:新感温病是指感受当令之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的温病。
14、伏气温病:伏气温病是指感受外邪伏藏于体内过时而发,初起病发于里的温病。
15、天受:见于吴又可《温疫论》,指通过空气传染。
16、传染:见于吴又可《温疫论》,指通过接触传染。
17、卫分证: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的一种证候类型。
18、气分证:是指温邪入里,未传入营血分,而影响人体气的生理功能所出现的一类证候类型。
19、营分证:温邪深入营分,劫灼营阴,扰神窜络而出现的一种证候类型。
温病学重点中医药大学
名词解释1斑疹:斑为点大成片,有触手之形,无碍手之质,压之不褪色;疹为小儿琐碎,形如粟米,突于皮肤之上,抚之碍手,疹褪后常有皮屑脱落。
2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咦发热为主症,具有热像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3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大多来势迅猛,病情危重,危害较一般温病更甚。
4温毒:是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温病,除具有一般温病的基本临床表现外,尚有局部的红肿热痛及溃烂,或肌肤斑疹等特征,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5身热不扬:初扪皮肤不觉发热,久扪始感体温升高。
为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中蕴热,热为湿遏之征象。
6辛开苦降(泄):寒温同施,苦辛并进,分解中焦湿热,调理脾胃功能。
7轻法频下:暑湿挟滞胶着肠腑,故需再三缓下清化,暑湿积滞方尽。
往往需经屡次缓下,再次清利,伏邪殆尽,制剂宜轻,因势利导,不宜峻剂猛攻,即所谓“轻法频下”。
8神志昏蒙: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
多为痰热闭阻心包所致。
9昏聩不语: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或似有谵语。
多为湿热病证湿热郁蒸于气分,病位重点在中焦脾胃,湿热酿痰,蒙蔽清窍所致。
10秋燥:指感受燥热病邪,初起邪在肺卫见证,兼见津液干燥证为特征,症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以及口鼻咽干燥等,发于秋季(立秋至小雪)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11战汗: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为邪气留连气分,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之征象。
(预后:①热退身凉,脉象平和——正能胜邪,病情向愈。
②身热不退,烦躁不安——邪盛正衰。
③身热骤退,但冷汗淋漓,肢体厥泠,躁扰不卧或神情萎顿,脉急疾而微弱——正不胜邪,病邪内陷而阳气外脱。
④全身战栗而无汗出——中气亏虚,不能托邪外达)12分消走泄(分消上下):是温邪与痰湿相夹阻于三焦,三焦气机郁滞之证,治疗宜用开上、畅中、渗下之法,以宣展三焦气机,利湿化痰,祛除上中下三焦之病邪的治法。
温毒
概
述
定义:是温热时毒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 病。目前认为温毒非指一个疾病,而是 温热时毒分为风热时毒和温热时毒 具有共同特征的几个病的统称,它包括 有大头瘟、烂喉痧、痄腮、白喉、麻疹 等,本章只讲述大头瘟、烂喉痧。
温毒致病特点:既有温热性 质又有肿毒特征。
大
头
瘟
概
述
大头瘟又名大头伤寒、大头风。 1 定义 大头瘟是感受风热时毒所致以头面掀 赤肿大为特征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由于其发 病较急,初起见憎寒壮热,头面或咽喉红肿热 痛,有一定的传染性和流行性,故属于温毒一 类疾病范围。 2、发病季节 冬春
胃 阴 耗 伤
【证候病机】
身热已退,头面掀肿消失,口渴欲饮,不 欲食,咽干,目干涩,唇干红,舌干少 津,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胃阴 【方药】七鲜育阴汤
鲜生地,鲜石斛,鲜茅根,鲜稻穗 鲜雅梨汁,鲜蔗汁,鲜枇杷汁。
烂 喉 痧
概
1、定义
述
烂喉痧是感受温热时毒所致以咽喉 肿痛糜烂、肌肤丹痧密布为特征的急性外 感热病。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易引起 流行。
2、发病季节
冬春
病因病机
外因:温热时毒 内因:人体正气不足或脏腑气血阴阳失调
(阴虚)等因素有关。
二、病机演变
喉
肺 皮毛 口鼻 肺胃 病机关键:热毒之邪蕴伏于肺胃,内外充斥; 而入 受邪 热毒窜扰血络则肌肤丹 肌肉 胃 痧密布;热 咽 毒上壅咽喉则咽喉红肿 咽喉 红肿 溃烂 内陷营血 溃烂 气营(血)两燔
【治法】滋阴养液,兼清余毒 【方药】清咽养营汤《疫喉浅论》
初起-疏风透邪,兼以解毒消肿 局部红肿-清瘟败毒,散结消肿 毒壅肺胃-清热解毒为主,兼以疏风透邪 本病治疗原则以疏风清热,解毒散结为主
“温毒”浅析
温毒浅析“温毒”是中医中的一种病理性状态,其特点是病程较长,常见于慢性疾病和虚弱体质者。
温毒包含温热毒邪两个概念。
本文将对“温毒”进行浅析,包括其定义、症状、病因、诊断及治疗。
定义“温毒”是中医上一个术语,指的是内外温热毒邪的影响所造成的病理性状态,通常见于慢性疾病或者是体质相对虚弱的患者。
其中,“温”会使人体阳气偏盛,容易导致脾胃失调、气滞血瘀等症状;“毒”指的是各种致病微生物、肿瘤等侵害人体的病因因素。
温毒的形成既涉及到体内体外的因素,同时与个体体质、季节、地理环境等多个因素有关。
症状温毒的症状多种多样,基本上每位患者的表现都有所不同。
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口渴、心慌、失眠、乏力、自汗、口燥咽干、牙龈肿痛、口腔溃疡。
如果患有胃肠疾病,还可能出现腹痛、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症状。
长期患有温毒,还可能出现气滞血瘀、失精早泄、盗汗、面部色素沉着等症状。
病因“温毒”的造成与体内体外的因素密切相关,如长期的劳累过度、营养不良、饮食无节制、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身体失衡,加速“温毒”的形成。
同时,外在环境的恶劣也是温毒的重要诱因,如秋季干燥、气候变化、过度日晒等都有可能使人体的阳气偏盛,导致“温毒”的产生。
诊断诊断“温毒”的主要依据是病史、症状和体检结果。
中医会通过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检查脉象和舌头状况等方法,来辨别病情。
此外,医生还会了解患者的饮食和生活环境等情况,以便分析病因,为患者制定更好的治疗计划。
治疗治疗“温毒”的方法通常是清热解毒、润燥生津,这些技术在中医上被广泛使用。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给出特定的药物组合,以帮助患者舒缓症状并促进调整身体机能。
此外,中医推荐“清肝益肾”、“滋阴降火”、“化瘀祛毒”等方法来调节身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温毒”是一种慢性病理状态,常常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污染、过度疲劳、长期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
对于这种情况,中医强调“以防为主”,建议大家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工作,以减缓温毒的产生和进一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毒”浅析
作者:蔡秋杰,曹洪欣,张华敏
【关键词】温毒;瘟疫;温病
“温毒”一词属温病学的基本概念,《温病学大辞典》把温毒归为中医病名,定义为“温病之一,因外感温热时毒而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多见高热、头痛、头面肿痛、咽喉肿痛、斑疹等,并呈急性流行性”[1]。
笔者认为,温毒既是病名
概念,也是温病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有必要对温毒的概念进行深入分析。
1温病病名说
“温毒”一词最早见于王叔和《伤寒序例》,文云:“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感温湿,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
”最早把“温毒”作为温病病名的是
清代吴鞠通,他在《温病条辨•上焦篇》中把大头瘟、蛤蟆瘟等作为温毒。
温毒作为病名概念几乎没有争议,但其具体内涵历代医家认识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1.1温病中的伏邪病
《治疫全书•附坏症考》云:“又伤寒病,邪未退……或再感湿热,变为温毒。
”《温毒病论》云:“伏温与时热交并,表里俱热,温毒为病最重也。
”《重订广温热论•温热总论》曰:“温热,伏气病也……若兼秽毒者,曰温毒,其证有二:一为风温时毒,一为湿温时毒,此以兼证别其病名也。
”《(加批)时病论•冬伤于寒大意》云:“温毒者,由于冬受乖戾之气,至春夏之交,更感温热,伏毒自内而发。
”这些观点均认为温毒是冬季感受寒邪,未即发病,邪气伏而未发,过时复感温热之邪而发的一类疾病。
可见,温毒作为疾病,其发生要有“伏邪”在先,“新感”在后,是新感引动伏邪所致毒热炽盛的一类疾病的概称。
1.2温病中以局部肿痛为特征的疾病
《温病条辨•上焦篇》叙述了温毒肿毒特征及其证治,文云:“温毒咽痛喉肿,耳前耳后肿,颊肿,面正赤,或咽不痛,但外肿,甚者耳聋,俗名大头瘟、蛤蟆
瘟。
”诸多医家把温毒作为温病中头面肿毒类疾病,如大头瘟、蛤蟆瘟、发颐等疾病的代称,甚至把其他温病出现局部的肿痛、溃烂等表现,也称之为温毒。
可
见,温毒是由温热毒邪引起的以局部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
1.3温病中有发斑表现的疾病
《肘后方》载有温毒发斑病名,临床特点是肌肤发出斑疹。
《治疫全书•温
毒主治》谓:“温毒为病最重,温毒必发斑。
”《伤寒类证活人书•第六卷》云:“初春,病人肌肉发斑,瘾疹如锦纹而咳,心闷,但呕清汁。
此名温毒也。
”《伤寒蕴要全书》曰:“冬有非节之暖,名曰冬温,此即时行之气也。
若发斑者,又曰
温毒,而亦时气发斑也。
”《感症宝筏•伤寒变证》云:“疫邪火毒,酿成斑疹,热毒蕴伏阳明,三焦俱病,是名温毒发斑。
”这些医家把疾病“温毒发斑”简称为“温毒”,认为温毒是由“温热时毒”引起肌肤斑疹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1.4瘟疫别名
《温热暑疫全书•温病方论》云:“春至病温之人,更遇时热为未至,而至之异气变为温毒。
”此处“异气”为疫疠之气。
《重订广温热论•论温热兼证疗法》云:“其六兼毒。
病名温毒,一名热毒,通称时毒。
”《温病合编•温毒大纲》云:“温毒,即温疫之秽浊最重者也。
中物物死,中人人伤。
”《伤寒瘟疫条辨•阳证似阴》云:“乾隆甲戌、乙亥(公元1754—1755年),吾邑连间数年温毒盛行。
”考《中国古代疾病流行年表》,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三年(公元1755 —1758年)确有瘟疫流行[2]。
《温毒病论》云:“温毒感天地之厉气,无岁不有,但有轻重耳。
”并指出厉气感入不同经的表现并不相同,提出治法“以逐解为功,不可以清热为能”。
说明“温毒”为瘟疫的别名。
2温病病因说
温毒作为病因而言,是指其具有温热性质,以局部有肿毒、斑珍特征的一类
外感热病的病因,即温热毒邪,属“疠气”范畴。
温毒致病可散在发生,也可形成
瘟疫流行,其致病特点如下。
2.1性火热之甚
《温证指归•治温毒当于痘疹同参》云:“温毒者天地疵厉之火也。
”
《时病论•卷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云:“温热成毒,毒即火邪也。
”故温毒致病特点不仅有“火热”之象,更有“毒”象,临床多以红肿热痛甚至斑疹、溃烂为主。
2. 2病势迅猛
《温病合编•温毒大纲》云:“中物物死,中人人伤。
”《温证指归•治温毒当于痘疹同参》云:“温毒有质皆伤,如枣得雾即枯,蟹得雾即死,人中之无论
老幼强弱,一触即病……温毒燎原,势属燃眉。
”这里不仅指出温毒之病邪其致病速度迅猛,同时也指出了温毒的传染性和严重危害。
2.3无所不至
《诸病源候论•温病诸候》载温毒可内攻脏腑,外窜经络、肌肤、腠
理,“其候多端”。
《温证指归•诸方》云:“温毒流注无所不至,上干则头痛面肿,注于皮肤则斑疹疮疡,壅于肠胃则毒利脓血,伤于阳明则腮脸肿痛,结于太
阴则腹满呕吐,结于少阴则喉痹咽痛,结于厥阴则舌卷囊缩。
”诸多医家均认识到,温毒病邪在人体内具有走窜性,上下内外无其不到之处。
3温病病机说
温病学屮毒邪具体又有风毒、热毒、火毒、湿毒、燥毒等不同,这表明了毒
所具有的证候属性,即毒与外邪相合,产生具有其外邪特征的病证。
如称“风毒”者有“风”特征、“热毒”者有“热”特征,那么,称“温毒”者,则具有“温”
的特征。
这里的“温”就应该是时气之邪。
温毒是毒邪结合时气之邪与机体相互作用的整体反应结果,而非特指某个单一、具体的致病因素,其证候与体内脏
腑阴阳气血盛衰有密切联系。
3.1 伏邪蕴生温毒
《伤寒类证活人书•第六卷》云:“又有冬月温暖,人感乖戾之气,冬未即病,至春或被积寒所折,毒气不得泄,至天气暄热,温毒始发。
”《温证羊毛论•伏邪穷源论》云:“气胜者和,气不胜者病。
其伏藏之邪,温毒也。
”《诸病源候论•温病诸候》云:“有冬月天时温暖,人感其气,未即发病,至春又被积
寒所折,毒气不得发泄,至夏遇热,温毒始发者。
”可见,外界不正之气与人体的机能失常相互作用能引起温毒,即非时温热之气伏藏久积蕴生温毒。
3.2久病酿生温毒
温毒的产生除病邪从外界侵入人体,还可由脏腑功能紊乱、阴阳气血失调、病理代谢产物蓄积酿结而生,如《温热朗照•论春温大意并辨叔和四变之妄》云: “久病不解,其热邪炽盛,是为温毒。
”可见,温毒是由热病日久,脏腑功能紊乱,热邪久郁不解而酿生。
3. 3温病感毒合生温毒
《伤寒合编•外感篇》云:“由病温更遇时毒,从口鼻触入,名曰温毒……温毒由病温病,更感触时毒。
”《温病条辨•上焦篇》云:“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
’,可见,先感温病未解,脏腑功能失调,复遇温疫时毒,二者合而化生温毒。
此外,《时病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有“温毒者……又有风湿、
温病、冬温,误用辛燥之剂,以火济火,亦能成是病”,即温毒是温病误用热
药,两
火相生火毒之甚则成温毒》
综上可见,温毒的形成是由外界不正之气与人体脏腑机能失常或单独作用
或
相互作用而产生,温毒是一类病机的总称。
4温毒病证说
《治疫全书•附坏证考》云:“一曰温毒。
凡伤寒、瘟疫,并各种温病,初
感外邪未得解散,留滞经络、肌肉、脏腑,杳无出路,常于颈项、胸胁、腰膝
胯胫
中,忽然掀肿,或小如李实,或大而覆杯,坚硬红晕,痛如锥刺,畏寒作热,胸
闷头昏。
”认为温毒是发生在伤寒、温病之中的一种特殊病证。
温毒是病证概念的
观点,对温病临床治疗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因其为“初感外邪未得解散”,但
见相关表现,皆可以解散为法。
通过对历代医家温毒概念阐释的总结与分析,可以认识到,温毒是一个综合
的概念。
温毒可以作为病名、病因、病机、病证概念独立存在,也可以在独立存
在的同时相互联系。
对温毒概念的全面理解,有利于更好地研究古医籍中的瘟疫
类疾病,并为现代疫病的诊疗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 李顺保.温病学大辞典[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1562.
[2] 张志斌.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M].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