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许多学科和教师选择的一种主要教学方式,其生命力在于“合作目标”,合作学习就是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合作、体验合作、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然而学生对“什么是合作”“怎样合作”等问题却知之甚少。
所谓“合作”,这里是指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新型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生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互助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此氛围中,不断培养合作意识、合作态度、合作情感,不断推动学生的合作行为,逐步使学生具有合作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培养小学生正确地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一、合作学习的原则
1交流性原则
老师要促使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与同学交流,与老师交流。多层次的交流活动,能促使学生摆脱教师这一权威的束缚,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可以极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2主体性原则
缺少了学生的自主参与这个“体”,创造精神这个“魂”就无从体现。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有更多机会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3反馈性原则
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它必须通过信息反馈,才能够实现有效的控制与调节。因此老师要通过互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点拨或引导小组讨论,或者引导全班一起探索研究来解决问题。
4创造性原则
课堂教学改革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组织学生研究讨论时应激励学生去发现和探索一些有创建的解题方法。
二、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
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
合作学习不是学生生来就会的,是需要学习的,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要求与方法的。教师要研究和掌握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并在日常教学中形成相关的教学策略。
(一)选择合作伙伴与明确责任分工
确定合作伙伴实际上是建立起合作学习的结构和组织,为合作的进行提供组织前提。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居住环境、社会化过程等是影响学生选择学习伙伴的重要因素。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教师一方面要认真分析,合理搭配,建立真正能够发挥最佳合作效果的合作组织,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儿童的性别差异、性格差异、思维差异、语言差异和动手能力差异,优化小组组合,形成互补型合作团体,便于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个性特长。对于低年级的合作学习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小组成员不宜太多,以4、5人为宜,有利于积极的相互支持与配合,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
选择了合作学习的伙伴之后,还有一个合作学习者角色的分配问题。角色的确定与选择实质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工问题,有了明确的分工,合作才能进行。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组内角色的分配,或偶尔将组间任务具体化,鼓励学生承担个人责任和完成各自任务。总结者——向小组解释和呈现主要的结论,看看小组是否同意,并且为小组在全班面前的展现做准备。研究者——为小组提供主要的信息,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是研究者。监察者——对照课文、练习册和参考书检查有争议的陈述和结论的真实性,确保小组没有使用不充分的事实,或者不会受到来自其他小组更精确结论或观点的挑战。组织者——他不仅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物质条件,如物品、材料、设备、参考资料等,他还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进行。记录员——他承担写出本组成果或结论的任务,不是他自己的观点或报告,而是小组共同的结论和报告。支持者——可以是小组内积极参与者和性格外向者,他的任务在于小组成员完成任务或活动时,进行赞扬,当小组成员泄气时,可以进行鼓励。观察者——记录有关小组进展的信息,这将在全班讨论或教师询问时有所帮助,当遇到一个小组或个别小组成员无法克服的困难时,向班长或教师报告。很显然,小组合作学习的伙伴角色分工对于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
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就是师生共同协作、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主要在于分工合作,协同作战,用团队精神面对困难,用构建的群体力量战胜困难,在合作学习中主要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合作意识,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
一、精心预设,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
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和关键。教师在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
数学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的内容,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并非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于合作学习,过于简单、结构良好、只有单一答案的学习任务,如简单计算之类的学习内容就不适合于合作学习。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依据学生的数学认知,把那些具有思考性、开放性、趣味性,必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内容才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中的积极参与策略
学生主体性的实现,需要其自身的主体意识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主体意识的最终形成又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思维能力为制约条件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单凭自身的学习水平,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借助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可以产生交互影响,使他们从感性上形象地体会其自身的主体地位及其意义,以达到主体地位的感性实现“合作”必须“参与”,只有“参与”才能“互动”,参与互动越多,越积极,主体地位的感性体验越强烈,主体意识就越强,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提高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课堂是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习反思与提升作为重要途径,努力提高教学
的有效性。真正的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中各
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依据
这一理论,从现实教学出发,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进行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指出:“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这一同伴群体关系
的环境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与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社会化和发展
都更强有力。”因此,合理分组对小组合作很重要。合作学习宜采用“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原
则进行分组,这有利于教师的分类指导和管理,更有利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面的
发展。每个小组4~6人为宜。这样,由于注意了学生的合理搭配,真正做到了“异质”的组间互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不同层面的提高,同时使学生在学会个体合作、群体合作等
方面的素质得到了培养。
二、抓好自主学习
我国教育者庞维国认为:自主学习是建立在教师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
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
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这就是说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更不是放任自流,学生的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是真正的自主学习的动因。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方面需要做大量的
工作,应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掌握预习的方法,明确预习的四个目的:一是初步理解教
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二是复习和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并且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三是找出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提升效果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 和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有序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机 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在发言时需要有序 且不打断他人发言
互补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互相帮 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果
集思广益
小组内的成员可以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 想法,通过讨论和交流,最终形成小组的 共同意见
沟通不畅
小组内成员之间可能存在沟通障碍,导 致信息传递不准确、不充分。
合作时间安排不合理
小组合作时间安排不当,可能导致部分 成员没有充分的时间完成任务。
针对问题的解决策略与方法
制定合理的任务分配计划
小组组长应该根据每个成员的能力和特长,制定 合理的任务分配计划,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发 挥自己的优势。
针对不同学习领域和目标,研究更为有效的 合作学习模型和策略。
学习效果评估
技术应用
研究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评估方法,以反映小 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
研究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在虚拟环境中实现更 加有效的合作学习。
创新与应用前景
创新教学方法
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理念,创新现有教学 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小组内的成员可以根据各自的优势和特长 进行分工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案例四:企业团队协作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及其实施方法
Unit contest Group No. 1 2 Sun 3 4 5 6 Name ××× ××× ××× ××× ××× ××× 1 4 6 2 1 3 5 2 3 4 5 2 1 6 3 5 4 6 2 3 1 4 1 3 2 4 6 5 5 5 6 4 3 2 1 6 5 2 4 6 1 3 … … … … … … … Mark Personal total cent 51 44 46 45 43 43 292 Total
互排斥的,即别人的成功意味着自己的失败 个体性的情境--学生们各自朝着既定的目标进行独 立学习,而不必管其他人学得如何 合作性的情境--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 的前提下进行学习,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 相互依赖的关系,小组成员之间是“荣辱与共” 的关系
基本理念
合作学习的倡导者还认为:在一个理想的课堂里, 所有的学生都应能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为趣味 和快乐而竞争,自主地进行独立学习。合作学习 并不排斥竞争与单干,在适合时宜时,竞争和个 体活动能够增益于合作学习。也就是说,合作学 习在突出合作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并没有否认竞 争与个人活动的价值,而是将之纳入了教学过程 之中,使它们兼容互补,相得益彰。
合作学习的价值、策略与方法,供老师教学设计时参考
合作学习的价值、策略与方法,供老师教学设计时参考
导读
合作学习是“新教学”特别提倡的一种学习形式,从“新教学”团队的研究和实践来看,合作学习是帮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
本文整理了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知识、策略与方法,结合一些专家的见解,供老师们在做教学设计时参考。
01何为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亦称协作学习,是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为获得最大化个人和小组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合作学习包含同伴互助学习与共同探究学习。
在学校,许多课程由于综合作业难度较高,需要几位学生共同完成,合作学习的场景比中小学阶段多。如果学生缺乏合作技能,教师缺乏组织管理方法,容易出现小组“搭便车或一人扛”等情况。
现在,当课堂被迁移到互联网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空间分离,组织合作学习似乎比平时更难了。
在这里,我们整理了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知识、策略与方法,结合一些专家的见解,供老师们在做教学设计时参考。
02合作学习有何不同
基于社会互赖理论做出的三种学习分类,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三种学习形态的不同:
研究已表明,合作学习比竞争学习、个体学习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当前形势下,脱离了传统教室的学习氛围,大学生居家完成在线自主学习时,更贴近“个体学习”的状态。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在过去的学习中养成独立、专注、持续的自主学习习惯,完成“自我计划、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等,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
因此,我们推荐老师务必创造合作学习机会。
03为什么推荐合作学习
从戴尔的学习金字塔中,我们知道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是:小组讨论、实际演练/做中学、马上应用/教别人。它们有两个共同特征,一是均为主动的学习成果输出,二是均与合作学习有关。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2)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2)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内容要注意多样性、适时、适量和确定性
合作学习的形式和内容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质量。一个好的合作学习形式应当是多样化的。首先,可以是课内合作学习,也可以是课外合作学习,如:学习《长征》一课,让学生在课外合作收集有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资料,收集越多越好,因为本课只要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本课内容就迎刃而解。其次,可以是规范合作,也可以是简约合作。这里的规范合作就是小组成员相对固定,主要是用在讨论的问题难度大、争论的焦点突出等方面。简约合作就是不规范合作,合作的人数根据合作完成的内容确定,可以是二人或三人,甚至是十来个学生。第三,可以是长期合作,也可以是短期合作,这里的长、短期合作是就一项合作而言的。长期合作需要一周或几周时间,如进行一次语文社会调查活动。而短期合作只需几分钟就可完成,如讨论一个小问题。
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必须有与此相适应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发挥它的最佳效能。我认为在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时要注意:一是目标的确定性和适当性。因为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所有的合作学习都是围绕着达成特定的共同目标而进行,所以合作学习的目标要适当,最好是让师生共同制定。二是内容的适量和适当性。合作学习的内容在整个合作学习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都是以它为出发点和归属点。因此,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要相当谨慎,过多过难、太少太易都会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只有把内容确定得恰如其分,才能让优生吃得饱、差生听得懂、中等生有事做。最好的做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安排先让学生预习自学,写出自学材料,让教师心中有数,教师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作学习的内容。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引言
在现代教育中,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和认可。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一种教学
模式,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用互动合作的方式来促进学习和知识传递。相较
于传统的单独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然而,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最佳效果,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本文
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提
升学习成果。
1. 明确学习目标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首要的是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可以是特定的知识点、
技能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学习目标能够帮助小组成员更好地了解自己的
任务,并且明确每个人的角色和责任。学习目标也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2. 分工合作
分工合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策略。在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有自己的任
务和角色,并且相互之间协作配合。通过分工合作,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
专长,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分工合作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
技巧。
3. 交流讨论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交流讨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与组员的交流讨论,学
习者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理解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启发。交流讨论可以促进
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交流讨论也能够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
4. 互助互学
互助互学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之一。在小组中,学生可以相互扶持、共同学习,并且共同解决难题。通过互助互学,学习者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发
展自己的潜力。同时,互助互学也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友善和合作意识。
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伙伴课堂形态下的小组合作学习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读书预习,合作讨论,展示交流,总结反思,达标测评。其中,展示交流环节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在之前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完全搞明白的问题可以获得满意的解答,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也将得以扩展和提升;在这一环节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启发,实现思维、智慧的交流碰撞,进而不断产生新的灵感。展示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广阔舞台,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都将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为了使伙伴课堂更有效,我个人通过实践觉得以下策略可以提高合作环节的有效性。
一.增强合作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数学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数学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第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科学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由于合作学习创意独特、理论科学,在弥补班级教学和个别学习的不足,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实效显著,被公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但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能否有效地在我国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
借助成功申报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的契机,我们切实改进实践中的课堂教学,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自身的专业发展,并以此来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实施合作学习,如何有效利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促进教师及学生的发展。
一、课前的精心准备
组建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基础。在进行小组分组时,首先必须考虑的是小组的规模。在确定好小组的规模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来保证组内异质。不过,最好不要让学生自愿分组。在分组完成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给小组取名字,制订口号、组歌、组徽,开展丰富的相互认识活动等来组建小组,并通过讨论、观摩、分享等方法认识合作学习的价值。当然,在不同学科间、某段时限后,小组也应该进行改组,并可在适当的时候结束小组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有两个重要任务:一是达成学习任务。二是完成小组工作。因此,合作学习的小组角色也可以相??地进行分配。在合作学习的规划过程中,除有效地进行小组组建、合理分配小组角色外,教师还需要做好课堂管理的准备。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应重新进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及时评价
对小组合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及时评价,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 促进小组合作的持续改进。
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如小组内反馈、教师指导等,以帮助学生了 解自己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奖励措施
设立奖励措施,如集体奖、个人奖等,以激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 挥更好的表现和取得更好的成绩。
06
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
首先,教师需要确定需要完成的任务;然后,教师将任务分解为不同的子任务;接着,教 师将子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小组成员;最后,小组成员协作完成任务。
注意事项
在实施任务分工法时,教师需要注意任务的分解和分配的合理性,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够承 担相应的责任;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以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 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数学成绩普遍提高,且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得到了增强 。同时,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助关系,促进了班级的团结和和谐。
案例二: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案例
01
背景介绍
某高中英语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采用小组合 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02 03
实施过程
将学生按照英语水平和性格特点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 人。每个小组设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和总结。教 师布置明确的英语口语任务,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 要求小组内成员共同完成。
新课程标准下的合作学习
新课程标准下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一个小组里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在新课程标准下,合作学习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合作学习的定义、特点和意义,以及新课程标准下合作学习
的实施策略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和特点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里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在这
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它要求学生在小组里相互
协作、相互支持,共同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因此,合作
学习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性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从而增加了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促进了学习的深入和有效性。
2、学习者之间的合作性强。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相互合作、相互协作,通过讨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3、学习者之间的主动性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4、学习者之间的积极性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合作,从而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素质。因此,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下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推广。
二、新课程标准下合作学习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的目标,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关于合作学习策略的几点建议[合集五篇]
关于合作学习策略的几点建议[合集五篇]
第一篇:关于合作学习策略的几点建议
关于合作学习策略的几点建议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被分成一个个小组或团队,共同合作,集思广益,一起完成学习要求的互助性学习方式。国家推行的很多教育教学论著中,几乎都提到了这种学习模式,都鼓励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可见,合作教学在现今的教学理论中很有研究的必要。我认为我们在推行这种教学方法时,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握好时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抛出来让大家探讨,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适时地采用,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比如班级中有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很好解决问题时,学习任务要求比较多需要分工合作时,或者产生不同意见需要探讨时。这个问题很关键,直接影响一节课的学习效率。
其次是教师对于合作要解决的问题要认真考虑,过于简单没有讨论的必要,太难也影响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所以要慎重考虑。这一点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提前安排好。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不能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以拓展他们的思维,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使问题逐步深入,这样才能发挥学生最大的主观能动性,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有些问题需要分工合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布置任务给每个小组,明确各自的任务。比如对《鼎湖山听泉》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分工完成理清层次和明确写作思路这两个任务,这两个任务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可以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再比如文章层次比较多,可布置各组同学完成某一个部分的学习,这样就能有效保证课堂的学习效率,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合作,通过互相帮助和相互促进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下面是一些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1.小组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探讨问题,共同解决难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互相交流、讨论解决方案,使学生在合作中积极思考和共同学习。
2.角色分工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共同完成一个综合性的项目。一个小组中可以有记录员、组织者、报告人等角色,他们各自负责不同的工作,最后通过合作完成一个数学项目。
3.互助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和合作。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法。教师可以设立一些合作学习的机制,比如学生可以自愿结对学习,相互提问、解释和帮助。
4.小组竞赛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数学知识竞赛。小组内部成员互相切磋,通过比赛提升自己的水平;同时小组之间也进行竞争,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来提高整体水平。
5.项目学习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项目中。给学生一个装饰教室的任务,让他们计算教室的面积、周长等。这样的项目可以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实际中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7.表演演绎法:学生可以组成小组,通过表演或演绎的方式呈现数学概念、定理或解题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演绎能力。
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合作学习
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合作学习
(1)教会学生倾听
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踊跃发言,更需要虚心听取。要让学生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倾听是对发言者的尊重,只有热情倾听他人发言,才能使发言人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相反的,有人发言而无人倾听时,发言者就会觉得自己讲的话无关紧要,甚至挫伤发言者的积极性。作为讨论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教师自己也要以最大的热情参与讨论中去,并认真思考大家的发言而不是敷衍了事。
(2)教会学生思考
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任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都必须强调先独立思考。个人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机会,很大程度是依赖于不同看法之间的相互碰撞,但不同的看法来自于不同个体的独立思考。
(3)教会学生陈述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点。一开始可以要求他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一个接一个轮流说,如果意见相同就说“我同意谁的意见”,如果意见不同就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同时摆出自己的理由让组员评价。学生有了敢说的勇气,再要求吐字清晰、表达清楚。慢慢过渡到不用轮流说,而是乐于陈述自己的意见,修正他人的观点。
(4)教会学生质疑
小组合作学习时如果人云亦云,不做到对他人观点质疑,那问题的解答肯定是不透彻的,合作学习的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要学生学会质疑,就要学生不盲从所谓的优等生,就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观点、重点及错误,大胆提出疑问要求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读后感
方香华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是一本指导性很强的书,为教师运用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实践性的指导。作为教师的我获益良多。
这本书对于正在课堂中探索的我们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书中,它详细的介绍了在合作性学习中,如何对小组成员进行分配,怎样性格特长的人适合在同一小组学习,合作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如何确定与年级层次相适应的角色,有限空间的利用,如何使小组成员之间达成积极依赖的关系。读了这本书,让我更加明白了教师在合作性学习的作用。
书中运用了大量的真实例子进行说明和讲解,让人更强的感受到合作性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在合作性学习中所起的作用:
一、教学前的决策作用
确定教学和社交技巧的目标。每节课都要包括理论教学、人际交流和小团队技巧的目标。决定小组规模。学习小组的规模应该比较小,两个或三个学生一组,最多四人一组。确定小组成员,通常情况下应该使每个小组中成员的差异最大化。分配角色。通过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学生互相交流。布置教室和准备材料。
二、解释任务和合作结构的作用
解释教学任务。解释任务、课程的目标,以及学生完成任务所需的相关概念和原理,以及他们所应遵照的程序。解释成功的标准。应该按照一个参考的标准考察学生的工作。构建积极的依赖关系。学生必须详细理解他们是“同舟共济”。他们总是确立了共同的目标,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和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并且用庆祝、奖励、资源、角色和互相依赖的身份等方法来增强目标的依赖关系。构建小组间的合作。各小组间互相检查和帮助,以将合作的影响拓展到整个班级。确定个人的责任。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工作富有责任感。可以通过对小组成员随机口头测试、个人测验或让某个成员担任理解检验者的角色,从而确保个人的责任。说明预期的行为。在小组中,教师对所期望的行为解释越清楚,学生就越可能做出那些行为。
三、监督和干预的作用
安排面对面的促进式交流。以确保学生能以促进彼此成功的面对面的方式授课。监督学生的行为。当学生工作的时候,教师要四处走动,观察他们是否理解了任务和材料,并及时做出反馈和援助。表扬能较好运用小团队技巧的学生。收集有关每个小组和每位学生的观察资料。干预并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和团队工作的效率。在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工作任务时提供任务援助,并在学生协同工作有困难时提供帮助。结束课程。总结课程要点,或复习重要事实,以提高学生的学
习成绩。
四、评价和处理的作用
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估,并让学生参与评估过程。进行小组的处理过程。确保每个学生都收到了反馈,分析了有关小组运作效果的数据,设定了改进目标,并参与了小组的庆祝活动。让小组每天列出他们在合作中做得比较好的三件事情,以及他们将来会做得更好的一件事情。把全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总结,并让每个小组都为他们成功和努力工作而庆祝。
总之,能掌握合作性学习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坚持不懈的尝试和总结,同时也可能存在各种压力,但希望我们都能坚持去做,因为这的确是非常值得去研究的一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