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弟子规》句句是真理——告钱文忠教授

合集下载

钱文忠弟子规观后感

钱文忠弟子规观后感

钱文忠弟子规观后感以下是关于钱文忠弟子规观后感,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钱文忠弟子规观后感(一)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总序。

张爱玲说,于千万年之中,在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就赶上了……读《钱文忠解读》这本书,给我的就是“刚好赶上”的这种感觉。

虽说《弟子规》是一本启蒙读物,不过我要是在孩提时代就已经读过的话,恐怕不会有多么深刻的见解,甚至于会因为半知半解而浅尝辄止,错过经典。

诚然,在适当的年龄读相应的书籍也是很重要的。

以本人为例,相信现在很多学生跟我一样,特别是理工类的学生,对文学经典几乎没有一点嗅觉,更别说文言文类的读本了,平常肯定也没怎么读过这类书籍,读了也会是一知半解,很少会联想到现实当中,产生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本书作者钱文忠先生风趣幽默,以全新的视角,借助大量故事和案例,融入对现实的深层次思考,为我们解读《弟子规》这一经典,使其所表达的思想更加浅显易懂,耐人寻味。

本书按照《弟子规》总序的顺序为我们见解弟子规,分别·详细的讲解“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这七个部分。

百善孝为先,读弟子规,我觉得关于孝,我还是做的不错的,几乎每两天就给家里打一次电话,跟爸爸妈妈聊聊身边的人和发生的事,常常报喜不报忧,怕他们会过多担心我,我希望他们过得开心幸福。

在读这部分时,常常不觉眼睛会涩涩的,觉得自己的父母很平凡但却很伟大,老爸虽然会去小赌,但为人老实,勤奋,很爱我们,常常跟我说,“我努力赚钱,你也要努力读书哦”。

老妈每次吃饭都会把最好的夹给我们,虽然啰嗦,却是满满的爱意,每次打电话,都会跟我说“别太省了,多吃点好吃的”,而我常常会回答“放心啦,你们在家才别太省,您儿子在学校生活的很好,一点都不省”。

对他们的爱,我从不吝啬表达,虽然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这着实会有点矫情,但我无所谓,因为我要让他们感受到,他们儿子也是爱他们的。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

全文共 360 句、1080 个字,分为七个部分: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最后一项属于智育修养。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谨朝起早,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

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

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

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

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

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

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

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

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

邪僻事,绝勿问。

《弟子规》,重塑中国人的道德底线——访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著名学者钱文忠

《弟子规》,重塑中国人的道德底线——访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著名学者钱文忠

不避 讳 自己对 好东 ”的喜 爱 ,
教授本来就 是贵族 .既是
市 场 周 刊 ・文 化 产 业 》 : 《 文 忠 解 读 ( 子 规 >》 的 钱 弟 热 度 超 乎 了 您 的 想 象 吗 7很 多 书 店 都 卖 空 了 ,很 多 公 司 甚 至 以 此 为 企 业 文 化 的 范 本 钱 文 忠 :没 想 到 这 么 受 欢 迎 。同样 让 我 意 外 的 是 《 弟子 规 》 在 民 间传 播 的力 量 。我 最 近 才 知 道 .原 来 很 多 人 自己 出钱 印 《 弟
文化产业 2 1 1 0 0/ 2
I 书香萌递
f 新 个 特 别的 学 者 。
他 时 尚 、 真 、 迂腐 , 故 作 清 高; 健 谈 , 份 健谈 里 饱 含 阅 历 和学 问; 研 究 佛法 , 西 安 大 慈恩 寺 , 率 不 不 他 这 他 在 曾手捧 玄 奘 顶 骨 ,亲 睹释 迦 穆 尼 真 身 舍 利 ,在 佛 门是 至 高 的 礼遇 ;他 是 季 羡林 的关 门 弟子 ,他 是 中 国仅 有 几 位 专业 研 究 梵文 、 巴利 文 的 学者 之 一 ・ ;他是 复旦 大 学历 史学 系 的教 授 , 爱 j 尺讲 台 , 与 别 的教 授 不 同的 是 , 热 但 他亦 涉 足 商业 ,他 收藏 名表 、雪 茄 ,热 衷名 牌 ,虽然 引 发 了 诸 多 的争 议 , 不 以为 然 ,他赞 同于 省吾 先 生 “ 却 我
他 说 ,做 学 问 ,是 一辈 子 的 事 业 。
钱 文 忠 接 受本 刊 记 者 的 采 访
弟子 规 , 塑 中国人 的道 德底 线 重
访复 旦 大 学历 史 学 系教 授 , 著名 学者 钱 文忠
7 4

解读弟子规13信之二

解读弟子规13信之二

解读弟子规13信之二同期声:“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一个谈吐得体的人,一定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弟子规》作为一本儒家启蒙教育读本,不仅要求孩子诚实守信,还要求海孩子们从小就要谨言慎行,并且明确告诫孩子们有三种言语是绝对不能说的。

那么生活中,我们有没有说过类似不得体的话,在与人交谈中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说?接下来钱文忠老师将运用他风趣幽默的语言,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规范的言语。

敬请收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弟子规》第十三集“信之二”。

钱文忠:在上一讲里面,我们讲到《弟子规》在开始的“信”这个部分的时候,就是人要讲信用,要讲信誉这个部分,首先就是从言语、语词开始的,言语高雅、风趣幽默的人到哪里都是很受欢迎的人。

相反,言语鄙俗、油滑、闪烁的人到哪里都会遭到别人的白眼、遭到反感。

那么如何能够让自己在社会上、在和朋友的交往当中受欢迎呢?所以《弟子规》首先要求大家或者孩子们做到如何别让大家反感、如何别让大家讨厌,所以《弟子规》新告诉你哪些话绝对不能说、哪些语气绝对不能用,要避免。

《弟子规》接下来讲“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要切切注意,一定要警惕、一定要戒除三种情况。

哪三种情况?“奸巧语”非常奸佞的、存心不良的、花言巧语,这个东西你先得戒除,从小养成这个习惯,不能说奸巧的话,这是一。

“秽污词”很肮脏的、很下流的、很鄙俗的这些词不要从嘴里蹦出来,不要说脏话。

“市井气”非常庸俗的、张家长、李家短的,这种我们讲搬来搬去这种话,零零碎碎的你也别说,这三样是要戒除的。

“奸”怎么都不是一个好字眼,在我们汉语当中有好多字眼,你是可以正面理解、反面理解。

“奸”这个词你怎么都只能从反面理解,如果奸这个词再加上花巧,那就是放大了的奸,那是更坏的一个词。

语言是内心的反映,就算你再掩饰,你总有露出来的一天,一个说话非常奸巧的人,非常奸猾,但是又非常会耍花巧的人,在中国传统当中,特别是儒家文化传统当中,绝对认为你不是个好人。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之一,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

后经贾存仁修订改编而成为《弟子规》。

其内容取自《论语·学而篇》中的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弟子规》《弟子规》是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文体方式编纂而成。

然后再以《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部分来加以演述。

列举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

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稿件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稿件

1.一篇读后感,钱文忠教授的《解读弟子规》,450字左右.急2.9月21日钱文忠教授解读《弟子规》观后感300字以上3.读完钱文忠解读弟子规的第二篇的感悟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总序张爱玲说,于千万年之中,在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就赶上了……读《钱文忠解读》这本书,给我的就是“刚好赶上”的这种感觉。

虽说《弟子规》是一本启蒙读物,不过我要是在孩提时代就已经读过的话,恐怕不会有多么深刻的见解,甚至于会因为半知半解而浅尝辄止,错过经典。

诚然,在适当的年龄读相应的书籍也是很重要的。

《弟子规》几乎囊括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事情,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大到为人处世,小到行走站立,无论社会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虽然有些部分已经不合时宜,当从中引申出来的思想精髓还是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

最后,以《弟子规》中,我最喜欢的一句很美的话作为结尾,“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4.百家讲坛钱文忠教授解读《弟子规》观后感《弟子规》是我们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它对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行为都有指导作用,如果我们都能按照《弟子规》的教诲去做,那么我们的家庭和社会就能更加和谐。

通过《弟子规》的学习,使我受到很多教育,其中受教育最深的是《弟子规》的第一篇“入则孝”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入则孝”的意思是说在家里要懂得孝敬父母,因为孝是道德的根本,百善孝为先。

我们的身体受之父母,没有父母的养育,就没有我们的生命。

因此我们应无条件的孝敬父母。

那么怎样做才是对父母的孝敬呢?《弟子规》中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话,从表面看它的意思就是说父母的呼唤,要马上应承;父母的命令,有马上执行;父母的教诲,要恭恭敬敬的听取;父母的责备,要虚心的接受,这些都是孝心的体现。

弟子规全文及逐字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逐字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逐字解释弟子规全文及逐字解释导语:《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弟子规全文及逐字解释,欢迎借鉴!弟子规全文及逐字解释篇1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说: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

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

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

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

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

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

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

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

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钱文忠“炮轰”删减《弟子规》

钱文忠“炮轰”删减《弟子规》

钱文忠“炮轰”删减《弟子规》现场实录钱文忠在六合塔下开讲《弟子规》杭州采荷一小二年级六班成了首个《弟子规》中队。

杭州网讯“我原本准备了讲稿的,但今天不想完全按照那个来。

”元月8日下午,复旦大学教授、《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钱文忠先生在六合塔下的六和茗轩再次开讲,题目是《弟子规》与“和文化”。

面对近两百名学生、家长和老师,祖籍临安的钱文忠一开口就称“这次是回家交流”,并提到了现在被媒体热炒的那场跨年争论——山东教育厅发文称应对《弟子规》、《三字经》中的“糟粕”进行“删减”。

1080个字!除了《弟子规》还没有更好的教育孩子的准则如今我们到底还需不需要《弟子规》?钱文忠说,虽然现在有文化的人很多,但文化并不代表文明,文明就是规矩,《弟子规》讲的就是规矩,需要从小抓起。

“为什么《弟子规》现在会风靡,完全是无奈之举。

”钱文忠说,现在还没有谁能用1080个字就能把教育孩子的规矩说好,没有任何一个时刻、一个国家比现在的中国更需要《弟子规》。

《弟子规》里确有不适应现代的内容“封建社会”的东西不一定是“封建糟粕”钱文忠表示,《弟子规》作为几百年前的一部古书,肯定有不适合现代社会的东西,这根本不需要讨论。

他举例,《弟子规》中讲到小朋友在路上遇到长辈,要“侧身让长辈经过,自己再过去”。

“如果现在大家都这么做,交通不就完全堵塞了吗?”但要说《弟子规》里有“封建糟粕”,钱文忠则开始反问,难道“孝悌”、“泛爱”、“亲人”是“封建糟粕”?要删“古书” 客观上没有用,主观上很可笑对于“删书”举动,钱文忠认为“客观上没有用,主观上很可笑”,并指出三点理由。

钱文忠说,任何一部流传至今的古书,都不会全部适应于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批判性的接受,需要听讲解,然后有自己的思考。

提倡“删书”的人,一定是相信在世界上有一本古书,放到今天是百分之百适用的。

而单纯的“删书”行为很可笑。

钱文忠举例说,明朝朱元璋删掉了《孟子》中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弟子规》读后感(15篇)

《弟子规》读后感(15篇)

《弟子规》读后感(15篇)《弟子规》读后感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

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

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

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

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

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

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弟子规》读后感2上个学期,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弟子规》,我从中得到了一些收获,也悟出了许多道理。

例如:我们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严于律己……《弟子规》中有一句话:“出必告,反必面”。

意思是说:我们出去做什么事情时,要提前告知父母一声,在征求他们同意后再出去,这样以免他们担心。

我们外出回家中之后,要立即通知父母一声,以免他们牵挂。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回南昌老家探亲,就发生了一件事令我终生难忘的事。

一个炎热的下午,我和表姐正在她家里玩,姑姑正好有事情要出去,就叮嘱我们在家里玩。

国学经典《弟子规》全文

国学经典《弟子规》全文

国学经典《弟子规》全文国学经典《弟子规》全文《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材之一,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

下面是店铺下面为你整理了关于《弟子规》的全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扩展资料:《弟子规》全书以《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章为总纲,分为五部分,各选择《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编辑而成。

传统文化拯救我灵魂——读《弟子规》有感

传统文化拯救我灵魂——读《弟子规》有感

传统文化拯救我灵魂——读《弟子规》有感再读钱文忠教授的《弟子规》,进一步意识到传统经典的魅力。

《弟子规》1080个字,讲的是日常生活中,做人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是儿童“启蒙养正”的最佳读本。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不仅针对孩子,还有的放矢,结合身边鲜明的事例,详述《弟子规》的要义和精华,也是我们成人规范和观照自己言行最亮的一面镜子。

对照《弟子规》,我真是羞愧难当。

虽然自己已过而立之年,仍然还是迷惑颠倒,由于自己没有扎好德行的根,以至在人生路上一次次跌倒,走了许多弯路。

掩卷《弟子规》,我反思自己生活失败的原因,主要表现在:1、生活经历造就了我愚痴鲁莽的个性。

我的成长决定了我天生要强,不服输。

父亲去世早,五个姐妹中我是老大,我过早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我37岁那年,母亲又不幸病逝,“长姐为母”啊,四个弟妹都在农村,我俨然成了一家之主,弟妹有事就找我出面,时长日久,我身心疲惫,遇事不能冷静处理,脾气越来越暴躁。

所谓“静生智,定生慧”,动荡的生活和坎坷的经历,我无法修炼平和的心境。

2、不学女德,以至不能“修其身,齐其家”。

成家立业之后,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基本定型,不再追求上进,平时应付琐碎的生活和繁重的工作,剩下的时间几乎消磨殆尽。

当家庭出现危机时,我并没引起重视,而是采取消极怠慢、无所谓的态度。

我常常心里想:“我有自己的工作,有工资收入,离了你也能生活。

”真是“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我消极抵触的情绪,不仅没有改变家人的恶习,相反的,使得他在无底洞里越陷越深。

他说:“我知道‘斗闹场,绝勿近’,可我克制不了自己,家里没有温暖,只有指责和抱怨。

”都是我的错啊,作为家庭的女主人,我没有做好妻子的本分,古人“皆以修身为本”,传统的女性应“性如棉,柔如水”,而我不修女德,自以为是,对家人不恭敬,好强好胜,导致家庭解体,身心受创。

如今警醒,后悔莫及。

3、学识浅薄,没有真正扎下德行的根基。

一年前,我接触传统文化教育,那时候听老师解读《弟子规》,观照自己的行为,许多方面都不符合要求。

从《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中细数拱小若干细节

从《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中细数拱小若干细节

从《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中细数拱小若干细节引导语:《弟子规》它教导我们孩子需要讲孝悌,要谨慎诚信,要爱周围大众,亲近仁德贤人。

从《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中细数拱小若干细节初到拱小,一进门,在校园里眼睛所触及的每一处风景都有着文化的熏染。

校园处处弥漫着经典的气息,洋溢着国学的墨香,有着浓浓的书香氛围;初到工作室,一坐定,收到的第一份礼物是厚厚的一摞书,24本;无意间,瞥到放在那摞书的最上头——《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一下来了兴致,翻看起来。

原本,自己所在的学校自06年开办以来就一直以“走进经典,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连续开展了五年的读书活动。

《弟子规》就是我们一年级的孩子接触的第一本国学书籍,《弟子规》也是我们一二年级孩子要求必读必背的一本书。

我虽对《弟子规》内容较为理解,但是对于钱文忠教授的这本解读,却一直未读过。

于是,刚好借机拜读。

一个下午的时光,时间回转,我穿越到四百多年前的清代,不能自已……耳畔,偶尔传来几声脆脆的风铃声,又将我的思绪拽了回来,很是巧,傍晚的校本研修时间竟然也是观看《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弟子规》将孔子老先生教诲(当然也有后代老先生们的)编写成人们的生活规范,1080字,曾经是讲给开蒙的小孩子们的养正宝典,将儒家的五伦大道用最平实的语言和最普通的事例呈现,而着眼于帮助听讲者处理好身边的人际关系。

文句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文风朴实,说理透彻,可谓谆谆教诲,循循善诱。

它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既是儒家的基础,也是人性的基础。

想来无数学校学习《弟子规》的目的也就在于此。

《弟子规》虽然是一本“古书”,但钱文忠教授的“解读”却非常好读,娓娓道来,深入浅出,掰开揉碎了讲也不过分。

他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说:“《弟子规》中没有高妙的东西,都是非常细节的规定,然而就是这些规定,决定了我们是中华民族。

”是啊,学习国学,不正是希望将几千年的文化凝炼,落地成文化么?那,我们,学习中的我们又学到了什么?于是乎,闭上眼,印出了几个拱小的细节……步从容,立端正。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1)《弟子规》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它不是经典,却从清朝中晚期以后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和《论语》、《庄子》、《老子》相比,《弟子规》称不上经典。

《弟子规》出现在清朝康熙年间,距今200来年的历史。

所以在动辄有上千年历史的古籍当中,《弟子规》连小弟弟都排不上。

《弟子规》的作者是李毓秀,他创办了学校敦复斋,很多人来听课。

李毓秀根据传统对于蒙童的规范方面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一本书,叫《训蒙文》,是教育孩子、启蒙孩子的一本书。

后来,另外一个学者在《训蒙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把它改名叫《弟子规》,开始在一些私塾里面被广泛采用,逐渐流行。

整部《弟子规》核心思想就四个字:孝、悌、仁、爱,以三字一句押韵,用了360句、1080字的篇幅,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规范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

《弟子规》文字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朴实无华,说理透彻,循循善诱,从清朝中晚期以后,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读本和启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的影响。

这样的一部书,正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可以用来教育孩子的传统教材。

《弟子规》开篇的八句是总序,“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这八句的意思是:少年儿童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敬重兄长,说话要恭敬,谨慎、诚信,要博爱大众,亲近仁义的学说,亲近有道德的人。

假如你还有余力的话,那么,再去读其他的书,再去讲求其他的学问。

“文”在这里泛指一切学问。

这个总序讲述了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实际上它还是整部《弟子规》的纲领。

《弟子规》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我们今天还要不要学习《弟子规》?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再登《百家讲坛》解读《弟子规》。

本报撷取其中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现在,家长们都会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但往往忽略了教孩子懂规矩、守规矩,忽略了教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待人接物。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余力学文 之一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余力学文 之一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余力学文之一不力行①,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②皆要。

① 力行,努力做。

这里指身体力行前面所说的孝、悌、信、爱、仁。

② 信,确实。

“余力学文”是《弟子规》的最后一个部分。

在今天,好好学习几乎是家长对孩子唯一的要求了。

可是为什么《弟子规》却告诉我们要有余力才学文呢?难道还有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的事情吗?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可以说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几乎从幼儿园开始,我们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反倒不那么重视了,可是《弟子规》却告诉我们要有余力再学文,那么为什么《弟子规》会这样要求孩子呢?难道对孩子来说还有比学习更加重要的事情吗?而对于有余力学文的孩子,该怎么学?《弟子规》又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具体的办法呢?为什么我们要高度重视“余力学文”这一部分?这是因为它非常有针对性地提醒我们注意,在如今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经常进入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

现在的家长,无论是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是孩子们的老师,毫无疑问,众口一词,都要求孩子集中精力,好好读书,好好学习,然后我们经常看到,孩子被非常沉重的作业、各种各类大大小小的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几乎失去了童年的快乐。

我们由衷地为之担忧。

我也反思我的童年有没有过快乐,仔细一想,也没有快乐。

现在的成年人为什么会觉得童年快乐呢?因为是回忆让一切变得美好。

实际上,在我读书的时候,已经是今天这样的状态,甚至我当初所面临的各种考试与竞争,比今天的孩子还要激烈。

二十多年前,我们高考的时候,录取比例远远低于今天。

所以,中国孩子所面临的这种让人担忧的现状,并不是这两三年的,也不是这七八年的,而是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的孩子都被一顶要好好读书、努力学习的帽子给压着。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要看一下中国的传统,历来都非常看重教育和学习。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古人把十年寒窗视作成功的第一步,期待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还可能被皇帝招去做驸马。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

全文共 360 句、1080 个字,分为七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这部分是《弟子规》的总纲,开宗明义地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先后顺序。

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然后要谨言慎行、诚实守信。

要关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

当把这些基本的品德修养做好之后,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学习文化知识了。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这部分着重讲述了子女在家中应如何孝顺父母。

当父母呼唤时,要及时回应,不能拖延;父母吩咐做事,要立刻行动,不能偷懒。

对于父母的教导,要恭敬聆听;父母的责备,要虚心接受。

要关心父母的冷暖,早晚向父母请安。

出门要告知父母去向,回来要面见父母。

居住要固定,职业不要随意变更。

即使是小事,也不能擅自做主;即使是小东西,也不能私自藏匿。

父母喜好的东西,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避免。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担忧;要注重品德修养,不让父母蒙羞。

当父母有过错时,要委婉劝谏;劝谏不听,要等到父母心情好时再劝。

如果父母仍然不听,就算哭泣哀求,甚至挨打,也不能有怨言。

钱文忠弟子规读后感

钱文忠弟子规读后感

钱文忠弟子规读后感钱文忠弟子规读后感(一)对于钱先生的解读《弟子规》以后,很感慨,在高节奏、高强度、高压力的当今,耳濡目染的是有人在为为生计奔忙,有人在为自己更好地生存而忙碌,讨论很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家庭的经济状况,孩子的不争气,或孩子的出息,很多是会与经济连在一起。

看了钱文忠的解读《弟子规》颇为感慨,我们好像忘了本,我们太世俗,我们原来应该这样,我们是倒退了,这本书让我们净化了心灵,我们还能接受,但我们的孩子接受好像不能完全做到,但我们需要这样做。

本书提到了“孝”,孝的结构是“上老下子”,意思是强调血缘延续的重要性。

每个人,不管你寿命多长,都只不过是人类生命长河中的一个极其渺小的环节,今天的长辈是昨天的小辈,今天的小辈就是将来的长辈。

小辈不孝敬长辈,你又怎么能够指望当你成为长辈以后,你的小辈会孝顺你呢?这话是对的,孩子其实是看父母怎么做会潜移默化受影响的。

我是很孝顺的,所以很能接受,每天和父母通电话是必不可少的功课,平时报喜不报忧,会专程带父母去玩,扫除父母的一切后顾之忧。

自己和父母相处的时光告诉我,其实真正的孝顺是要真正懂得他们需要什么,其实多陪伴父母说话,告诉他们你的快乐,比给他们金钱更有价值。

一家人都受到我的影响,知道对老人要哄着的,孩子也会尊重你好多。

其实,很希望我们的教材也能处处透出这些做人的道理的,社会需要净化,需要一片温馨。

钱文忠弟子规读后感(二)《弟子规》读后,深感这是一本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教育孩子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孩子人文素养的经典之作。

很早就听闻《弟子规》此书,但一直没有去翻阅。

第一次阅读《弟子规》竟是在帮四岁儿子订阅的《幼儿画报》上发现的。

画报将原文和翻译成的童话一起介绍给孩子,儿子爱不释手一遍又一遍请我帮他讲这些故事,并模仿童话故事里的人物“尽孝”。

恰巧学校工会为我们教师发了精神读物《钱钟书解读弟子规》一书。

在此触动下,我认认真真读了一遍弟子规,书中讲述学生孝亲尊师、友爱兄弟姊妹的蒙学教材,但是读完之后我的感触很深,这一传世典着内容涵盖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仅对于孩子的人生具有指导价值,对于已为人师的我也是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

读《弟子规》感悟7篇

读《弟子规》感悟7篇

读《弟子规》感悟读《弟子规》感悟1在暑假里我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在生活中首先要孝顺父母,爱护兄弟姐妹。

要想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讲信用。

以前妈妈说我做错事的时候,我总是很不耐烦,现在我知了这样是不对的。

在暑假里我帮妈妈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扫地,拖地,收拾自己的书桌……弟子规使我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

《弟子规》里有这么一句话:“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在书中的解释是说:借了别人的东西,应当及时归还。

如果别人向你借东西,有的话就痛快的借给别人,不要小气。

我想起有一次我的水性笔没墨了,问同桌借。

她却说::“不借!这是妈妈买给我的,可好写了,我怕你会弄坏的!”我很生气,一节课都没有理她。

在我苦苦哀求下,妈妈终于帮我买了一支有喜羊羊和美羊羊彩色图案的水性笔,我可喜欢了,于是心想:要是同桌来借笔,我坚决不借!哼!谁叫她先前不借给我!机会来了,下午第一节写字课,我拿出笔来,故意慢慢地写,想象着同桌会怎样来借笔。

可左等右等等不到,却感觉身后有人拿尺子戳我。

回头一看,原来是郭全。

他用哀求的眼神对我说:“我笔没墨了,借你的一支。

”我本来不想借的,可他又不是同桌,好像应该借。

但我这只水性笔那么漂亮,万一他弄坏怎么办?这可是我求了妈妈好久才买的呀。

本来是要向同桌炫耀的,现在却要借给其他人。

借还是不借呢?犹豫中,同桌却说话了:“他不会借的,要是我,我也不借!”我这时才发现同桌说的话有点对,一支新的笔,谁不爱?还真有点不想借。

可是,如果不借给他,不就像我昨天没借到笔那样难受了吗?哼!我才不像你这么小气呢!想着,我赶紧把笔递给郭全,还叮嘱他:“要小心用啊。

”他点点头,充满感激的说:“谢谢你!”从此,不管谁问我借东西,我都会借,因为我体会到了借不到东西时难受的心情。

通过这件事我感悟到,问别人借东西时,如果别人不借,不要埋怨他们,或许他们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别人问我们借东西时,我们有的就一定大方借给他,否则别人会很难过的,可能下次我们再问别人东西别人就不借给我们了。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15篇)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15篇)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15篇)《弟子规》读后感1《弟子规》全书以《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句话作为总纲,资料也是围绕这几部分来写。

意思是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兄弟和睦、与人交流言行慎重和与人交往诚信为先,要对任何人都热情友好,要亲近仁者。

《弟子规》还提倡要懂得所有道德与礼仪后才能够学知识。

“百善孝为先。

”父母是生我们养我们的人,当然要摆在第一位。

所以,《弟子规》开篇就讲“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短短的24个字,四次出现“父母”这两个字,可见“父母”在古人心中的位置。

这些规矩,看似简单,很容易做到,可是我们有几个人真正做到了呢?《弟子规》教育我们要注重与人交流的态度,要广交朋友,也要多学知识。

有一句俗话叫:礼交天下友。

《弟子规》里讲了很多关于礼仪的知识,告诉大家做事应当谨慎细致。

出门在外时,要与他人和睦相处,不可随意出卖、诽谤别人。

可见古人是多么讲究礼仪。

现代社会,在家里也好,也社会上也好,和人交流是十分十分重要的。

善于和不一样的'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与人交往的同时,还要注意自我的行为要诚信,这是对人的尊重,也是对自我的尊重。

平时要多亲近比自我优秀的人,并学习知识,可谓知书达礼。

《弟子规》这部经典告诉我们许多文化礼仪,所以才会流传至今。

就如钱文忠教授所说:“学习弟子规,将文化落地为礼貌。

”我们必须要好好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让国学经典国伴随我们成长,将优良的文化传统代代传承。

《弟子规》读后感2我们聊到了很晚,这时,有人把电开了,不过,我们都很累,睡了!400字作文要是早晨雾大,站在阳台上,不但不见湖水,连苏堤也消失在浓雾中,茂密的绿树外只有白茫茫的一片。

父亲,如果你还在世,我该是多么幸福啊。

我等得不耐烦了:“快点垫报纸呀?晚上,哥哥早早的`吃完饭去偷青瓜皮了,我们7点钟才吃完。

《弟子规》读书心得_3

《弟子规》读书心得_3

《弟子规》读书心得《弟子规》读书心得1《弟子规》的学习对我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在班级管理方面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首先,《弟子规》是依据圣人孔子的教诲编成的,每一段语句都是三个字,既押韵、好背、琅琅上口,又不乏童趣。

让严肃可敬的规矩变成一种意识,让更多的学生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直击心灵的是两个字“孝”和“教”.”“孝”是我的立身之根,“教”是我的立业之本,理解这个根本,就向“做一名优秀而幸福的教师”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学生也不例外,只有学生学会了感恩父母,树立正确的思想观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

通过解读本节内容,让学生学会恭敬顺从父母,体谅父母的艰辛,化孝为其动力,提高学习成绩。

《弟子规》中的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实行,那带给父母的欢欣快乐,可不是有性的东西可以媲美的。

现在我们在家庭就能培养出这么好的言行举止,将来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现在的小学生,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

特别是现在,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

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

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

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

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论文

弟子规论文

溯源《弟子规》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上下五千年,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辉煌成就,沉积了许多文化精髓其中儒家道德教育思想更是可以成为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文化知识宝库”。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弟子规》,浅显易懂,蕴涵着我国的传统美德,更是非常适合大学生学习。

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清初山西绛州人,生于顺治四年(1647),卒于雍正七年(1729)。

其虽一生身为塾师,但于理学造诣颇深。

曾师从明末清初的理学家党冰壑,精研《大学》、《中庸》、《西铭》、《太极》。

晚年创办“敦复斋”讲学,听众很多,太平御史王奂对其才华极为赞赏。

李毓秀著作颇丰,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训蒙文》等,现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

《训蒙文》后被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

在上述著作中,唯有《弟子规》的影响最大,也因撰写《弟子规》,李毓秀逝世后,其牌位被供奉在绛州先贤祠。

《弟子规》全文1080个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编撰而成。

内容围绕“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方面来展开,涉及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修身自律、读书写字等113件日常生活之事的行为规范。

由于《弟子规》内容全面,短小精炼,通俗押韵易于持诵,故问世之后广为流传,成为私塾和蒙馆中的必读书。

至于流传程度,根据清人周保璋的记载,《弟子规》的盛行使得从宋朝以来长期风行的《三字经》也几乎废弃。

清末民初,随着社会与文化的变革,《弟子规》日渐式微。

近些年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学习“弟子规”的热潮,从安徽庐江的汤池小镇、海南省海口市监狱,到各地的企业、幼儿园、中小学,再到各省举办的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和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邀请钱文忠教授讲解《弟子规》,参与学习的人员可谓涉及各行各业。

《弟子规》也再度成为家喻户晓的养正蒙书。

纵观历代大师作家研究《弟子规》的历程,前人关于《弟子规》的研究则比较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句句是真理——告钱文忠教授
钱老师:
先生您在百家讲坛上讲《弟子规》,我认真地看了。

受到了很多的教益。

我在此诚恳地对您表示感谢。

听您讲的《弟子规》,对照我自己的不足,我深感惶恐。

这都是由于我小时没有读《弟子规》。

因此,我要求我的女儿要好好读《弟子规》。

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先生您似乎中了毛泽东的毒,对“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有所保留,这是不对的。

我认为《弟子规》句句是真理。

而毛泽东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批评,却是似是而非的谬论。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这些教训,能使政治秩序有条不紊。

如果大家都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势必造成政治的紊乱。

如果大家都去管不关己的事情,其结果就是争吵、纷争、内讧……
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见义当为的事情,不是不关己的事情,而是与己有关的事情。

关键是分清人“见义”的“义”是不是义。

“见义”是不容易的,要有相当高的智慧,还要熟悉王道和法度,才能从实事中见义。

周文王临死时告诫周武王说:“见善速为,远离是非,机会来了不犹豫,这是道的最高境界。

”是非的争论导致分争,远离是非就是远离分争。

《圣经》说:“远离分争,是人的尊荣。

愚妄人都爱争闹。

”(箴20:3)《弟子规》教导人“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就是教人远离是非,远离分争。

见到别人需要帮助时,要伸出援手。

当行善时不行善,是有亏良心的。

良心是自己的,有亏良心不是不关己。

这不是“彼说长,此说短”之类的事情。

“彼说长,此说短”,就是争议;此说是,彼说非,就是争吵。

不评判与己无关的争议,不参与不关己的争吵,这就是明智。

人各都要专心自己的事业,不可说张家长、李家短之类的闲话。

不可轻率地对人说三道四。

对不关己的事,不可说闲话。

中国有古训:“相论逞英豪,家计渐渐退。


在圣道和训诲上,没有小事,也没有不关己的闲事。

求道、守道、行道、卫道是每个读书人的责任。

读书人不可固执己见,要顺从经典;读书人不可说出不符合圣贤言语的异议,又要及时反驳名人不符合圣道的异议。

异议不是创新。

观察新现象,考察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分析、并解决新问题,得出新结论。

这才是创新。

经典是规矩(或准绳),事实是根据。

判别是非必须以经典为准绳,以事实为根据。

君子要以经典著作中的话语和历史上及现实中的事实作为自己说话的依据。

没有圣贤言语和事实为根据的言论不可信,也不可传。

没有规矩、根据而乱说话的,必成为小人、贱人。

这就是我对“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的讲解。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您对此特别强调,这很好。

对上帝不敬虔的话语,攻击孔孟等圣贤的言论,都是道德灵性上污言秽语。

读书人要警戒自己不说。

偶像、假道理、假真理都是污秽的邪灵,读书人当警惕并远离之。

马列毛主义就是害人害己、祸国殃民的歪理邪说,就是假真理。

人本自由主义也是假道理,是污秽的邪灵。

政体法律上的自由主义主张可以接受,道德文化上的自由主义思想必须拒绝。

只有张国堂学说是圣道。

而张国堂学说是儒学、基督教和西方正宗政治学的综合。

此致
张国堂
2010年7月23日
附录
弟子规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