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弟子规融入教学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将《弟子规》融合到教学之中

[

在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极力地追求物质文明,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却被忽略了。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人们思想素质的提升,往往要靠教育,那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责任不光是要授业,最重要的是传道。在古时候,古人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为什么他们这么重视?因为孩子是纯洁的,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你教他善,他就是善;你教他恶,他就变成恶。现在的国人礼貌欠缺:不会打招呼、不行礼,随地吐痰、乱扔东西、大声喧哗、不能敬老协幼等。道德方面:自私自利、以我为核心,骄傲、懒惰、不讲诚信等等。为了净化学生的心灵,教学生学习《弟子规》,学习礼貌、学习做人的道理刻不容缓。中国传统文化《弟子规》,它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的经典。那么,我们又如何将《弟子规》融合到教学之中呢?

一、了解内涵,正确认识

提到《弟子规》,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和古代摇头式的教读联系到一起,总认为孔乙己之类的“之乎者也”和当今的教育没什么联系。其实,《弟子规》是古代圣贤人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礼仪方面智慧的结晶,它的核心思想是孝、悌、仁、爱、礼、义、忠、信,是一本集《论语》、《孟子》、《礼记》、《孝经》等儒家典籍编辑而成;是一本宣传开展道德教育、规范言行、防邪存诚的德育读物。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是当今的许多教师,大都只做到授业,而忽视了传道的重要性,我们只看重学生成绩的好坏,而忽视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教育。虽然我们在各科教学时都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这些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从培养学生爱国、爱大自然等大的方面去教育,我们应该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唤起学生的仁爱之心,用爱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自发的去学习。《弟子规》是一本传播广泛、影响深远的蒙学读物,它从行孝等诸多方面规定了具体的行为准则。例如:“弟子规,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把“孝悌”摆在首位,是孔子的倡导,所以《弟子规》便从谈“孝悌”开篇,依次展开,说到言行谨慎诚信,博爱大众亲近仁德,学习知识增长学问。“入则孝”: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章中列举了“徐庶进曹营”、“文王问安”、“汉文帝亲尝汤药”等故事,十分详细地告诉我们,如何听从父母召唤,如何听从父母教诲,如何对待父母责备,早晚要向父母问好,对父母不要有任何隐瞒,要使父母高兴,要使父母远离烦恼,对父母说话要注意什么,父母有病如何照顾等。对照这些要求,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孩子们知道多少,他们又为父母做了些什么?

我们教师应当教育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我们应时时处处去关心每一个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班级里的一些顽皮、厌学的学生,对于这样的现实,我们往往没有认真去分析过结果产生的原因,而对于这些老师眼中的差生,甚至还采取了置之而不顾,最后的结果是这些缺乏关爱的学生在学习上破罐子破摔,我们的这种做法违背了教学原则。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应端正我们的教学态度。为了推进教育工作的发展,在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同时,我们应该将《弟子规》融合到教学之中,将《弟子规》中的精神内涵贯穿于教育教学中。

二、注重联系,确定方法

《弟子规》是一本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圣经,它对养成人格品行具有重要的价值,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我们应该把教学《弟子规》与各学科紧密地联系起来,课前一定要备好课,因为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认真设计教学过程,才能增强《弟子规》教育的实效性,在备课时必须挖掘教育因素,并着重突出每课教学重“育”的重点,寻找其最佳结合点,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内容,巧妙地将学生学习的《弟子规》古典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在推行《弟子规》古典文化,并不是只是要求学生能够将这些古训熟记则可,而是让学生领悟《弟子规》古典文化中圣人教导我们如何做人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将《弟子规》融合于教学中,例如:讲到如何看待别人的优缺点时,圣人就告诉我们要做到:“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别人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时应注意:“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教育学生在互相交往中要做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在与他人交谈时要做到:“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在家庭中或与别人和睦相处时应做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在交友中要做到:“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学生懂得了文字的意思,是不是就达到了目的了呢?不是,学《弟子规》的目的是落实到行动上。为了了解学生学习后的情况,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组织班级诵读,班级每天力求保证20分钟诵读时间,每天早晨,孩子们一来到学校,就手不释卷,接受古典诗文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让孩子们深切感受“最是书香能致远

常吟清词愈馨香”的无穷乐趣。教师在检查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高学生读经有效性。也可以增设日诵园地。每日在班内的宣传板上出示诵读内容。孩子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就能记诵下来。或进行相关的主题班会,如:《我是孝顺的孩子》《文明礼貌伴我行》《诚实最可贵》《我有一颗爱心》。还可组织学生先在班级表演,然后让学生在校内外付出行动。定期汇报,定期交流,定期评比。使《弟子规》的教学真正地落到实处。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以外,更多的接触的是家庭,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在学校学好了,如果家里不与其同步,也是没有效果的。教师还要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与老师一起言传身教,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中国传统文化“贵在力行”,弟子规不是背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我们要在生活学习的小事中落实《弟子规》。教好《弟子规》就要善于抓住机会教育。尤其是在学生犯错时更是机会的教育点。比如见到学生在读书时心神恍惚,到处张望时,我们提醒学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当学生讲粗话时,我们教育他“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弟子规贵在“学以致用”,我们不要照搬,要活学活用,唯我所用。

《弟子规》里多处用人物形象来打动学生,教材中塑造众多感人的人物想象,如:郑成功、孔融、汉文帝等,这些让人敬仰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古人孝顺友爱,谦卑宽容,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将《弟子规》当做我们的生活的一面镜子,将《弟子规》有机地融合到学校的各科教学中。这样我们不但既能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古典文化,而且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