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环流形势下北京降雪空报原因
【初中地理】北京今晨出现降雪将持续至中午 明有小到中雪
【初中地理】北京今晨出现降雪将持续至中午明有小到中雪
今天早上,北京出现降雪。
9点半前后,已有少量积雪。
明后两天,北京仍有小到中雪。
中国气象视频网12月12日讯
今天早晨6点左右开始,北京市区出现了降雪,但总体降雪量级微弱。
7时,北京的气温在-4℃左右,相对湿度约70%,感觉较为阴冷。
预计中午12点前后,北京的降雪就会全部停止。
更加明显的降雪天气还要等到明日下午到后天上午,届时北京有望出现明显的小到中雪天气。
来自北京市气象局官方微博的消息,今天北京的降雪将于中午前后逐渐结束,大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积雪,道路湿滑,提醒大家出行注意交通安全。
另据北京市气象台预报,明天北京的降雪量将有2?4毫米,达中雪量级。
而降雪开始的时间将在傍晚前后;到了后天白天,北京仍有小雪落下,中午前后降雪过程有望逐渐结束。
从目前的预报来看,明后两天北京的降雪将正好赶上周四的下班晚高峰和周五的上班早高峰出行,雪天路滑,路面可能将更加拥堵,建议大家最好错峰出行,或者选择公共交通。
(田曼)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大雪为何对空气质量有影响
大雪为何对空气质量有影响大雪天气是冬季的一种常见气象现象,对空气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从大气稳定度、颗粒物排放、能见度降低和污染物附着等方面解析大雪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原因。
首先,大雪天气往往伴随着稳定的大气层结状况。
大雪的形成需要湿气和冷空气的结合,形成上升运动,云层高度较低,同时在下降过程中会引起辐射冷却。
这种大气情况导致了大雪期间的大气稳定度增加,使得空气中的污染物难以扩散和稀释。
大雪期间,大气对流较弱,恶劣的天气条件阻碍了空气污染物的传播,大气质量得不到有效改善。
其次,降雪过程中大量的颗粒物排放也是大雪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
降雪过程中,大雪颗粒物不仅包括水(雪)颗粒,还含有大量的冰晶以及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中包含了大量的污染物,例如颗粒物污染物、气溶胶、有毒有害气体等。
这些物质随着雪花一同落至地面,从而导致了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增加,空气质量降低。
第三,大雪降水过程中也会导致能见度的降低,直接影响了空气质量的评估和判断。
大雪天气中,由于雪花的存在,可见光的传播和反射受到较强的散射和吸收,导致能见度严重降低。
能见度的降低会对交通、安全、能源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制约了空气质量观测和预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最后,大雪还会导致污染物在雪面上的附着,进一步影响空气质量。
雪面具有较大的粘附力,能够吸附大气中的颗粒物、气溶胶和有害气体等污染物,将其沉积在地面上。
随着大雪的积累,这些污染物被固定在雪面上,并在雪融化时,释放到环境中。
这一过程会导致大气中污染物的再次释放,直接影响空气质量的改善。
综上所述,大雪对空气质量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大雪天气的大气稳定度、颗粒物排放、能见度降低以及污染物附着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大雪期间空气质量的恶化。
因此,在大雪天气中,应当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空气质量,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什么大雪节气冷空气频繁
为什么大雪节气冷空气频繁在二十四节气中,大雪是一个具有鲜明气候特征的节气,其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冷空气的频繁来袭。
这背后有着一系列的自然因素在起作用。
首先,我们要明白地球的公转与太阳辐射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大雪节气时,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北半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减少。
这就像是给北半球的“供暖”逐渐减弱,导致气温下降,冷空气有了更多“施展拳脚”的机会。
从大气环流的角度来看,冬季的气压形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高纬度地区,冷空气不断堆积,形成强大的冷高压。
当冷高压的势力足够强大时,就会向南扩张,带来冷空气的侵袭。
就好像是一个装满了冷空气的“大袋子”,一旦袋子被撑破,冷空气就会汹涌而出。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也是导致大雪节气冷空气频繁的重要原因。
在冬季,陆地降温速度比海洋快,这使得大陆上形成冷高压,而海洋上相对温暖,形成低压。
这种压力差会促使冷空气从陆地向海洋流动,当冷空气经过我们所在的地区时,就带来了降温。
再说说季风的影响。
在冬季,盛行的是从内陆吹来的冬季风。
这些风从寒冷的内陆地区出发,本身就携带着大量的冷空气。
当它们抵达我们生活的区域时,就会带来明显的降温。
此外,地形因素也不能忽视。
比如,当冷空气遇到山脉等地形阻挡时,会被迫抬升。
在抬升过程中,冷空气会冷却凝结,增强其势力。
一旦翻过山脉,冷空气就会以更强的姿态俯冲而下,给山前的地区带来更剧烈的降温。
另外,全球气候系统的复杂性也使得大雪节气的冷空气活动更加频繁。
大气、海洋、陆地等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气候模式。
某一地区的气候变化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其他地区冷空气活动的增加。
而且,极地涡旋的变化也会对冷空气的活动产生影响。
极地涡旋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冷空气“漩涡”,当它不稳定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冷空气,这些冷空气会随着大气环流扩散到中低纬度地区,包括我们在大雪节气时所处的区域。
总之,大雪节气冷空气频繁是多种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是地球气候系统自然运行的一种表现,也是大自然季节更替的一个重要环节。
吉林省一次降雪漏报的原因分析
吉林省一次降雪漏报的原因分析高晓荻;时霞丽【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FY-2气象卫星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特征和模式预报等方面分析了2016年3月7-8日吉林省降雪天气过程。
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一次由高空槽和地面倒槽造成的降雪天气过程。
本次降雪过程强度较弱,湿度大值区主要集中在中层700h Pa,低层湿度条件较差;降雪区和辐合上升运动大值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实践证明在短期天气预报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数值预报产品,而应在有效检验的基础上结合其它信息全面分析。
【期刊名称】《气象灾害防御》【年(卷),期】2017(024)002【总页数】4页(P17-19,37)【关键词】降雪;数值预报检验;辐合上升运动【作者】高晓荻;时霞丽【作者单位】[1]吉林省气象台,长春130062;[2]民航吉林空管分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121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FY-2气象卫星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特征和模式预报等方面分析了2016年3月7-8日吉林省降雪天气过程。
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一次由高空槽和地面倒槽造成的降雪天气过程。
本次降雪过程强度较弱,湿度大值区主要集中在中层700hPa,低层湿度条件较差;降雪区和辐合上升运动大值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实践证明在短期天气预报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数值预报产品,而应在有效检验的基础上结合其它信息全面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的脆弱性明显增加,降雪及衍生的道路结冰已经成为城市的主要致灾天气之一。
因此冬季的降雪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与夏季降水相比,对于降雪的分析研究仍比较薄弱。
因此,有必要对吉林省降雪的预报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特别要分析那些预报失误的个例,为提高对降雪天气的认识进而对日后降雪的准确预报提供借鉴。
数值预报作为气象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天气预报中已起主导作用。
因此,预报员对数值预报的依赖性也是越来越强。
但由于对数值预报的误差和经验的总结较少,有时候也会被数值预报所误导,而疏忽了实时天气对临近预报的指示作用。
北京雨雪通知最新
北京雨雪通知最新
近日,北京市天气状况异常,迎来了今年的首场雨雪天气。
依据最新的天气预报,估计将来几天北京仍将持续受到降雪的影响。
依据气象部门的分析,此次降雪主要受到寒潮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
这股冷空气带来了较低的温度,结合大气湿度的增加,使得降雪的形成条件达到了较好的状态。
从昨天开始,北京市区和周边地区就逐渐出现了雪花飘落的景象。
北京市气象局已经发布了雨雪黄色预警信号,提示市民注意防寒保暖,并实行措施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市民也需加强对建筑物、道路等公共设施的检修,确保安全度过这一段雨雪天气。
由于降雪的影响,北京市交通运输局也发布了相关通知,要求公共交通运输企业加强车辆保养,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营。
同时,建议市民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缩减自驾车辆的使用,以免因恶劣天气造成交通拥堵。
此次雨雪天气对于农业和园林业也有一定的影响。
农夫友人需注意准时实行措施,保卫农作物和果树,以免因降雪导致产量缩减。
园林部门则需加强对公园绿地的管理,准时清理积雪,确保市民的出行安全。
此外,雨雪天气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降雪可以起到洗净空气中的污染物的作用,因此在降雪过程中,空气质量会有所改善。
市民们也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多到室外呼吸新颖空气,注意保卫好自己的呼吸道健康。
总体来说,此次雨雪天气给北京市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但也为市民们提供了一个观览雪景、享受冬季乐趣的机会。
期望大家能够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同时也要关注天气预报,合理打算自己的出行规划。
信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平安度过这一段寒冷的冬季。
大雪天气的形成机制及技术
大雪天气的形成机制及技术大雪天气是一种强降雪天气现象,通常伴随着大范围的降雪和降温。
了解大雪天气的形成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此类天气,同时也有利于发展相关的技术手段来减轻其对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影响。
一、大雪天气的形成机制大雪天气的形成涉及多个因素,其中包括大气环流、水汽来源和云物理过程等。
1. 大气环流:大范围的大雪天气通常与冷空气南下有关。
冷空气会带来低温和较强的风力,与暖湿气流相遇后,形成降雪的环流条件。
这种情况在冬季常常出现。
2. 水汽来源:大雪天气需要充足的水汽供给。
在冬季,水汽主要来源于暖海洋和陆地表面蒸发。
当冷空气南下接触到暖湿气流时,水汽被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雪。
3. 云物理过程:在大雪天气中,云滴冷却成冰晶并增长,最终形成雪花。
云滴冷却的过程受到温度、湿度和云中微粒的影响。
当冰晶达到足够大的尺寸时,会通过冰晶间的碰撞和融合形成雪花。
二、大雪天气的影响与防范大雪天气对人们的出行、交通和生活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可能导致交通拥堵、道路结冰、能源紧缺和生活用水问题等。
因此,为了有效应对大雪天气,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技术手段和预防措施。
1. 天气预报技术:天气预报在预测大雪天气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气象卫星、雷达和气象观测站等技术手段,我们能够获取到大气环流和降雪的相关信息,从而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人们做好防寒保暖和交通出行方面的准备。
2. 雪灾应急管理:当大雪天气到来时,应急管理部门需要加强组织和协调,及早部署抢险救灾工作。
这包括对交通要道和城市道路进行排雪、除冰,确保道路畅通;以及加强供热供水等基础设施的维护工作,保障市民的生活需求。
3. 雪灾应对技术:现代技术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雪天气带来的问题。
例如,研发高效的除冰剂和除雪机械,能够快速清理道路积雪和冰层;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观测和物资运输,提高救援效率和准确性;利用大数据分析雪灾的传播路径和趋势,帮助决策者科学制定防范策略。
降雪情况汇报
降雪情况汇报一、北方地区北方地区自11月下旬以来,受冷空气影响,降雪频繁。
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出现了大范围的降雪天气,局部地区积雪深度达到10厘米以上。
降雪给交通出行带来了一定影响,同时也为农田积雪提供了保温保墒的有利条件。
二、西北地区西北地区降雪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一带。
青海、西藏等地高海拔地区降雪频繁,积雪深度较大。
降雪对当地牧民和农作物生长有一定的帮助,但也给牲畜饲养和交通出行带来了一定困难。
三、华北地区华北地区近期出现了一次较为明显的降雪过程。
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出现了中雪到大雪天气,积雪深度普遍在5厘米左右。
降雪给城市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了一定影响,同时也为农田和植被提供了冬季保温的条件。
四、东北地区东北地区降雪情况较为明显,吉林、黑龙江等地出现了大雪天气,积雪深度较大。
降雪对农田和植被有一定的保温作用,但也给交通出行和城市清雪带来了一定困难。
五、华东地区华东地区近期出现了一次较为明显的降雪过程。
江苏、浙江等地出现了小雪到中雪天气,局部地区积雪深度达到5厘米以上。
降雪给城市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了一定影响,同时也为农田和植被提供了冬季保温的条件。
六、中南地区中南地区近期出现了一次较为明显的降雪过程。
湖南、湖北等地出现了小雪天气,局部地区积雪深度达到3厘米左右。
降雪给城市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了一定影响,同时也为农田和植被提供了冬季保温的条件。
综上所述,近期我国各地降雪情况较为明显,对农田和植被有一定的保温作用,但也给交通出行和城市清雪带来了一定困难。
随着冬季的深入,我们需密切关注降雪天气的发展变化,做好应对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北京一次极端雨雪天气异常诊断分析
北京一次极端雨雪天气异常诊断分析北京一次极端雨雪天气异常诊断分析2022年1月28日,北京迎来了年度最严重的雨雪天气,全市多地积雪达到了近40厘米。
这场异常的极端天气给首都城市的交通、生活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次雨雪天气异常事件,本文将从气象背景、影响因素、预警与准备等方面进行诊断分析。
一、气象背景在这次极端雨雪天气出现之前,北京市一直处于寒潮和冷空气的影响下。
从1月23日开始,北京市进入了严寒模式,白天最高气温稳定在冰点以下,夜间更是骤降至零下10摄氏度左右。
严寒的天气为这次雨雪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影响因素1. 大范围降温:寒潮和冷空气导致了北方地区的大范围降温。
温度的急剧下降使得雨雪凝结成冰,形成了大面积的雪量。
2. 湿度适宜:虽然寒潮和冷空气降温,但湿度并没有显著下降。
相对湿度的适宜使得雨水凝结成了雪,从而形成了持续的降雪天气。
3. 复杂地形:北京市地形复杂,有许多山脉和低洼地带。
这次雨雪天气的降水区域分布不均,导致雨雪量在不同地区变化较大。
三、预警与准备在极端雨雪天气之前,北京市气象局发布了相关的雨雪预警信号,提醒市民做好交通出行和生活准备。
然而,由于这次雨雪天气的严重程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一些预警措施可能不够充分。
许多人在天气恶劣时仍然外出,导致了交通拥堵和道路结冰等问题。
同时,由于积雪不断增加,清雪工作也面临巨大压力,导致一些道路状况恶劣,影响了交通的正常运行。
四、教训与改进这次极端雨雪天气给城市管理和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对应急管理和预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这次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教训:1. 增强预警意识:加强对极端天气的预警,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提醒市民做好准备工作。
同时,市民也应加强自身的预警意识,遵守相关规定,减少因沉迷于正常生活而忽视天气变化的情况。
2. 加强交通指导:在极端雨雪天气中,交通指导非常重要。
相关部门应加强路况监测和指导,及时发布交通信息,引导车辆和行人选择最安全的出行路线。
影响北京地区降雪pH值的天气成因分析
影响北京地区降雪pH值的天气成因分析
于波;蒲维维;冯立成;张明英
【期刊名称】《高原气象》
【年(卷),期】2013()2
【摘要】利用北京市气象局3个酸雨观测站和2个大气成分站观测资料、NCEP 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北京地区近年的3次典型降雪过程。
结果表明,虽然出现降雪的天气形势不同,但仍然存在一些共同特点:上升运动发展的高度及维持时间是导致冬季酸性降雪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而降雪前期污染物的累积虽然对pH值有一定贡献,但最终pH值的大小及出现酸性降雪的范围都取决于上升运动的发展;若没有较强和长时间维持的上升运动,也不可能出现较强的酸性降雪过程。
【总页数】6页(P575-580)
【作者】于波;蒲维维;冯立成;张明英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市气象台;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6.63
【相关文献】
1.一次持续降雪、低温成因天气分析——2008年1月11日至29日宁夏阴雪低温天气分析
2.甘肃陇东地区2017年2月19-21日强降雪天气成因及影响分析
3.甘肃陇东地区2017年2月19-21日强降雪天气成因及影响分析
4.中卫降雪天气
过程成因诊断分析——
以2017年2月20日降雪天气过程为例5.蒙古气旋影响下一次大范围降雪天气过程成因诊断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寒潮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分析
寒潮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分析近年来,寒潮频繁席卷我国各地,引发了一系列的极端天气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就寒潮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与应对措施。
一、寒潮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1. 暴雪袭击寒潮来袭往往伴随着强降雪,给地面交通和交通设施带来巨大困扰。
大雪封路、积雪覆盖导致的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频发,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2. 极寒天气寒潮带来的极寒天气,使得气温急剧下降,出现了大面积冻害。
农作物遭受严重冻害,给农民们的生计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此外,极寒天气还容易导致道路结冰,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3. 冰雹暴风寒潮过程中,由于上层急流的影响,会形成强风降温天气,形成冷暖空气急剧对流,产生冰雹暴风。
这种极端天气事件容易导致房屋损坏、交通受阻等问题,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二、寒潮极端天气事件的原因1. 环流形势寒潮是由高纬度洋面上较强的冷空气活动引起的。
而冷空气活动的形成与环流形势密不可分。
例如,北半球冬季是东亚地区寒潮多发季节,主要是因为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合力造成。
2. 暖湿气流的影响暖湿气流通常是寒潮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的前沿,由于温度对流不稳定性的增强,会产生大范围的降水,从而形成暴雪、冰雹暴风等极端天气现象。
三、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措施1. 精细化预报加强对寒潮极端天气的预测能力,提前向公众发布预警,引导人们做好防寒、防滑、防冻等准备工作,减少寒潮对人民生活的不利影响。
2. 建设防灾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防寒、排雪、降温等设施,提高城市的应对能力。
同时,加强农田温室大棚建设,减少农作物受冻害的风险。
3. 加强科学研究加大对寒潮和极端天气事件的科学研究力度,通过深入了解其形成机制和规律,提高预测准确性,为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提供更科学的参考。
四、结语寒潮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们需要加强对其的研究,提高预测和防范能力。
大雪降雪更加频繁天寒地冻
大雪降雪更加频繁天寒地冻大雪降雪更加频繁天寒地冻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许多地区的冬季天气异常寒冷,大雪天气的频率也明显增加。
这种现象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了证实。
本文将探讨大雪降雪频繁的原因以及相关的影响。
一、大雪降雪频繁的原因1. 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变暖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全球的气温上升导致大气层的水汽含量增加,从而增加了大雪降雪的概率。
此外,由于气候变暖引起的气流变化,冷空气在相对温暖的海洋面上相遇后,会形成更加强烈的降雪天气。
2. 地球自转速度变缓科学家发现,地球自转速度正在逐渐变缓,而这也与大雪降雪频繁有关。
地球减速导致大气旋转的力变得更强,气流更加不稳定,降雪机会也相应增加。
二、大雪降雪频繁的影响1. 交通受阻大雪天气会给交通运输带来很大的困扰,尤其是对于道路交通。
大雪覆盖道路会导致路面湿滑,视线不清,加剧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同时,大雪也会导致公共交通工具无法正常运行,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
2. 农业和环境大雪和降雪频繁会对农业和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大雪天气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会给家畜的饲养带来困难。
此外,大雪融化后还会导致土地湿润,可能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
3. 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大雪天气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
由于大雪覆盖,建筑物的负重能力会受到一定限制,加大了房屋坍塌等危险的风险。
此外,大雪天气也会对电力、燃气等基础设施造成影响,可能引发停电或事故。
三、应对措施1. 提高应急能力面对大雪降雪频繁的挑战,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应急能力的建设。
加强对大雪天气的预警和监测,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2. 加强冰雪交通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加强冰雪交通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的适应能力。
例如,开展道路除雪作业,建设雪地公交车和雪地交通网等。
3. 推动环保减排应对大雪降雪频繁的一个长期措施就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北京“12·7”降雪过程的分析研究
引 言
20 0 1年 1 2月 7日下 午 北 京 下 了 一场 小 雪 , 1 4时 ( 京 时 ) 开 始 雪 花 飞 舞 , 至 1 北 7 时 (北 京 时 ) 逐 渐 停 止 . 晚 间 又 出 现 零 星 飘 雪 2 4h降 雪 量 为 18mm, 量 虽 然 不 算 . 大 , 但 引起 了城 市 交 通 大 堵 塞 , 影 响 十 分 严 重 。 北 京 青 年报 》 以 “ 雪 考 验 北 京 交通 大
赵 思 雄 孙 建 华 陈 红 齐 琳 琳 赵 翼 浚 李 爱 国 李 云 云
f 国 科 学 院 大 气 物 理 研 究 所 . 北 京 1 0 2 中 0 0 9)
摘
要
对 20 0 1年 1 2月 1 日一次 引发 北 京 交通 堵塞 的 降雪 过程 的 成 因进 行 了分 析 通过 认 为 这 次降 雪 过程 属 于 较
19 98盐 湖 区的雪 暴过程 等 在 欧 洲, 尤其是 西 欧 的暴 风 雪多 与温 带气旋 发展 登 陆
有 关 。 在 亚 洲 的 日本 , 降 雪也 多 与低 压 系 统 的 发 生 发 展 ( 其是 经 过 海 面 , 而 后 登 尤 J 上 个 世 纪 对 于 中 国 中 纬 度 冷 季 系 统 , 我 国 科 学 家 作 了 不 少 研 。 陆 引起 降 雪 ) 有 关
究 。 李 宪 之 早 在 3 0年 代 就 已 研 究 过 中 国 的 寒 潮 陶 诗 言“ 对 中 国 寒 潮 的 源 地 和 路 ,
径做 过 精辟 的分 析 .仇 永 炎 对 东 亚寒 潮冷 锋 的结构 做 过研 究. 王建 中 丁 一汇 也 对 一 次 强 降 雪 的 动 力 稳 定 性 过 程 进 行 了探 讨 。 近 年 来 . 虽 然 在 这 方 面 也 有 一 些 研 究 工
有利环流形势下北京降雪空报原因
有利环流形势下北京降雪空报原因魏东;廖晓农;杨波【期刊名称】《气象科技》【年(卷),期】2010(38)2【摘要】利用常规资料及微波辐射计、风廓线等新型探测资料,分析了2007年2月7日当大尺度环流形势非常有利并且华北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降雪的情况下,京津地区未产生降水及导致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大范围环流形势演变分析结果表明,700 hPa以上辐合系统前部的偏南气流将水汽输送到降水区,且回流冷空气形成的冷楔和华北倒槽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弱冷空气南压导致倒槽填塞没有影响京津地区而且边界层内辐合系统产生的上升气流较弱是造成京津绝大部分地区未出现降水的原因之一.大湿度区层次高、湿层薄是北京城区没有降雪的另一重要原因.造成此次降雪空报的主要原因是:数值模式对边界层相对湿度预报过高,且时效间隔较长、其间的天气形势难以判断;不利于降雪的实况信息显现得过晚.北京东部个别测站出现降水的可能原因是在短时回流条件具备的同时有高空槽过境,但动力抬升条件差.在较强偏南暖湿气流提供水汽的同时,海拔高、水汽易于凝结是北京西北部的几个较高海拔测站出现降雪的原因.【总页数】8页(P182-188,插4)【作者】魏东;廖晓农;杨波【作者单位】北京市气象台,北京,100089;北京市气象台,北京,100089;北京市气象台,北京,100089【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浅析西藏阿里南部3次降雪环流形势及预报经验 [J], 丁真贡嘎;赛珍;尼玛卓嘎;冉苒2.贵州强降雪天气过程环流形势分析 [J], 曾维3.河套地区一次寒潮强降雪过程环流形势及物理成因分析 [J], 何建业;杨铁钢;张连霞4.有利环流形势下北京降雪空报原因 [J], 魏东; 廖晓农; 杨波5.呼和浩特机场降雪天气环流形势特征分析及预报 [J], 李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降雪多的原因地理答题模板
降雪多的原因
分析--降雪形成条件:
1.大气中需含有较冷的冰晶核。
2.充分的水汽。
3.0℃(冰点)以下。
如该冷空气相当强烈,并带着湿气,1℃至10℃的气温同样可以降雪。
能降雪的地方:气候区属中纬度至高纬度(即大约于南回归线以南/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地方就会有降雪的机会,如果于低纬度地方中有些地势高于海拔2000米的高山或高原也有同样的机会。
海洋气流也能间接影响该区下雪的机会率,如果在高纬度地区一带有较多暖流支配,会减低该区下雪的机会(例如日本本州至九州一带)。
影响降水(降雪是降水的一种形式)的因素:大气环流+地形+局部下垫面+海陆位置+洋流+人类活动
(1)大气环流:单一气压带(单一风带)或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2)地形:坡向(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海拔(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对流不旺盛,形成凉爽的热带草原气候)
(3)局部下垫面:植被和部分湿地可以增加空气湿度,降水偏多(如果遇到冷空气,会形成降雪,其中以冬季的日本西北部地区和冬季的美国五大湖沿岸最为突出)
(4)海陆位置:如果是大区域,离海近降水多,离海远降水少,如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是由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但如果是局部范围有根据等降水量线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如福建的东南沿海平原和西部山区地区就是一个特例)
(5)洋流: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6)人类活动:如人工降水、城市雨岛效应等
注意:降雪的话,还应当考虑气温的因素。
大范围降雪:中国北方的天气动态与影响
大范围降雪:中国北方的天气动态与影响近期,中国北方地区迎来了一场大范围降雪,给人们的生活和交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这次降雪的原因是冷空气南下与暖湿气流相互作用形成的。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次降雪的天气动态以及对人们生活和交通所造成的影响。
首先,这次大范围降雪是由冷空气南下与暖湿气流相互作用形成的。
冷空气是指来自北方偏高纬度的寒冷气团,而暖湿气流则主要来自于南方的暖湿区域。
当这两股气流相互碰撞时,暖湿气流被迫上升,冷空气则快速向下扩散,形成了降雪的条件。
其次,降雪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是道路交通方面,大范围的降雪导致道路湿滑或结冰,给行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很多地区的道路交通瘫痪,车辆无法正常行驶,人们只能选择公交或地铁等其他交通方式。
其次是行人出行的安全问题,道路湿滑或结冰容易导致行人摔倒受伤,人们需要格外小心谨慎。
另外,大范围降雪还给城市的供电、供水和供气等基础设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免出现供应中断的情况。
再次,降雪对农业产业有着一定的影响。
寒冷的天气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大范围降雪会导致农田积雪,覆盖在农作物上,使得农作物受到了压力,生长受阻。
寒冷的气温还会使得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变长,影响作物的丰收。
同时,大范围降雪还可能会引发雪灾,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最后,降雪还对城市的环境和市民的心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大范围降雪使得城市变得一片银装素裹,给城市增添了一丝冬日的美感。
然而,随着降雪的积累和融化,许多城市的街道和公共场所出现了积水和泥泞,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此外,由于城市防雪和清雪的不完善,部分雪堆积过高,给市民的出行和停车带来了不便。
但是这样的降雪天气也给人们带来了冬日乐趣和欢心,许多人纷纷外出玩雪、打雪仗,增添了冬日的活力。
大范围的降雪给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活和交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乐趣。
我们应当根据天气情况保持适当的防范措施,并且善于从中发现并享受其中的美好。
北京地区预报失误的两次降雪过程分析
北京地区预报失误的两次降雪过程分析何娜;孙继松;王国荣;卢冰;柳克【期刊名称】《气象科技》【年(卷),期】2014(042)003【摘要】利用常规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及多种新型探测资料,对北京地区2011年深秋初冬季节预报接连失误的11月29日和12月2日两次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11月29日,在地面偏东风配合倒槽的有利形势下北京未出现降雪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偏东风为干冷性质,且层次深厚,北京边界层湿度条件差.对流层低层冷空气快速南压填塞倒槽是预报出现失误的另一重要原因.②12月2日降雪过程,925 hPa的切变线和地面锋面为边界层的水汽辐合抬升提供了动力条件,对流层中下层的水汽输送为降雪提供了水汽条件.③对比研究表明,北京地区冬季降雪预报要特别关注边界层湿度的变化,当边界层内水汽条件较差时,即使中高层有明显的天气系统也不易产生降雪.当边界层湿度条件好,并配合有边界层辐合系统时,即便对流层中层没有明显天气系统,也会产生降雪.【总页数】8页(P488-495)【作者】何娜;孙继松;王国荣;卢冰;柳克【作者单位】北京市气象台,北京100089;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9;北京市气象台,北京100089;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9;北京市气象台,北京100089;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9;中国民航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北京10062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两次降雪天气过程预报中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的应用 [J], 翟亮;王令;刘文军2.2006年江苏两次降雪天气过程分析 [J], 尹东屏;张备;刘梅;濮梅娟;韩桂荣3.北京地区一次西北气流降雪过程分析 [J], 张明英;石增云4.两次强降雪过程EC预报能力检验 [J], 曹蕾;乔馨慧5.廊坊市两次强降雪天气的对比分析及数值预报检验 [J], 许敏;刘艳杰;田晓飞;王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1年隆冬北京初雪成因分析
2011年隆冬北京初雪成因分析董林;符娇兰;宗志平【期刊名称】《气象》【年(卷),期】2012(038)008【摘要】利用常规、加密观测自动站资料、雷达风廓线资料、L波段探空风、微波辐射计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2月9—10日北京首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雪过程是在高空短波槽、东风回流和地面倒槽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东路冷空气经东北平原南下到渤海,而后向西移动形成回流。
华北地区的东风回流具有西北方向浅薄、东南方向深厚的楔形结构,同时具有湿冷的特性。
东风回流前沿有辐合上升气流和锋生,在近地面层形成冷垫和小幅度增湿,西南暖湿气流在冷垫上爬升造成降雪。
500hPa短波槽前的正涡度平流和墨50hPa的温度平流促进了河套附近地面倒槽的发展和东移,倒槽的辐合上升区与东风前沿的辐合区叠加导致上升运动加强为北京降雪提供了动力条件。
西南暖湿气流是降雪过程的主要水汽来源。
%In this paper, an analysis is performed on the snow weather process taking place in Beijing on February 9 and 10, 2011. The NCEP final operational global analysis data as well as the observation data, both conventional and densely AWS data, are used in the analysis. It is shown in the analytical results that this snow process is a combined consequence of the eastward returning current and the surface inverted trough. The eastward returning current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wedge structure of being shallow in north- west direction and deep in southeast direction, as well as being wet and cold.Although there is convergent ascending current and frontogenesis, the eastward returning current is not the primary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snowfall. Instead, it plays the role as a cooling and wetting cushion. There are three primary dy- namic mechanisms. First, a positive vorticity advection in front of 500 hPa short wave trough and a tem- perature advection at 850 hPa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and eastward movement of surface inverted trough near Hetao. Second, the southwest current at east side of inverted trough ascends on the cooling cushion. Third, the overlay of convergent rising regions at the inverted trough and the front of east wind makes as- cending motion strong. Finally, southwest warm and wet currents serve as the main water vapor source for the snow process.【总页数】8页(P913-920)【作者】董林;符娇兰;宗志平【作者单位】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121【相关文献】1.2011年包头初雪天气过程分析 [J], 苏日娜;夏雪莲;李长生;马素艳;李宏伟;都仁吉雅2.2015年隆冬季节的一次沙尘天气漏报成因分析 [J], 王学强3.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对“北京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北京市2011年市级决算的报告、北京市201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北京市2011年市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 [J], ;4.关于北京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11年1月16日在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J],5.关于北京市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2011年1月16日在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连续降雪过程分析
北京连续降雪过程分析王迎春;钱婷婷;郑永光【期刊名称】《应用气象学报》【年(卷),期】2004(15)1【摘要】该文对2002年12月份北京出现的1841年以来历史上最长的连续6天的降雪天气进行了合成分析和诊断分析.北半球合成环流形势显示,连续降雪发生在东亚稳定的纬向环流形势下,其上游地区强大经向环流和阻塞高压使中纬度东亚和西太平洋纬向环流得以维持.东亚合成环流的垂直结构表明,连续降雪期间华北地区始终处于锋区中,并存在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散度场垂直分布结构.卫星水汽云图显示出有水汽通道向河套倒槽云系输送水汽.华北地区的诊断分析表明,地面和边界层中山东地区分裂高压南侧向北回流的偏南气流是造成降雪的主要水汽通道.变形场的流场结构使水汽在北京附近辐合.垂直剖面展现了华北回流降雪天气近地面层的浅薄的冷空气垫,和暖湿空气回流在冷空气垫上的爬升,并在其上形成一个浅薄的饱和层.【总页数】8页(P58-65)【作者】王迎春;钱婷婷;郑永光【作者单位】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100089;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暴雨监测和预测实验室,北京,100871;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暴雨监测和预测实验室,北京,1008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相关文献】1.北京地区预报失误的两次降雪过程分析 [J], 何娜;孙继松;王国荣;卢冰;柳克2.北京地区一次西北气流降雪过程分析 [J], 张明英;石增云3.呼伦贝尔市一次降雪降温型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J], 姚晔;李俊乐;王星月4.2020年科尔沁区一次寒潮降雪天气过程分析 [J], 佟莎仁;刘一凡;刘颖;李亚春;马蔷5.贵阳地区强降雪和连续性弱降雪天气的合成和对比分析 [J], 刘开宇;张云谨;梁爱民;罗娅;刘烈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8卷第2期2010年4月气 象 科 技M ETEOROL O GICAL SCIENCE AND TEC HNOLO GY Vol.38,No.2Ap r.2010有利环流形势下北京降雪空报原因魏东 廖晓农 杨波(北京市气象台,北京100089)摘要 利用常规资料及微波辐射计、风廓线等新型探测资料,分析了2007年2月7日当大尺度环流形势非常有利并且华北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降雪的情况下,京津地区未产生降水及导致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
大范围环流形势演变分析结果表明,700hPa 以上辐合系统前部的偏南气流将水汽输送到降水区,且回流冷空气形成的冷楔和华北倒槽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
弱冷空气南压导致倒槽填塞没有影响京津地区而且边界层内辐合系统产生的上升气流较弱是造成京津绝大部分地区未出现降水的原因之一。
大湿度区层次高、湿层薄是北京城区没有降雪的另一重要原因。
造成此次降雪空报的主要原因是:数值模式对边界层相对湿度预报过高,且时效间隔较长、其间的天气形势难以判断;不利于降雪的实况信息显现得过晚。
北京东部个别测站出现降水的可能原因是在短时回流条件具备的同时有高空槽过境,但动力抬升条件差。
在较强偏南暖湿气流提供水汽的同时,海拔高、水汽易于凝结是北京西北部的几个较高海拔测站出现降雪的原因。
关键词 降雪 空报 成因分析作者简介魏东,男,年生,硕士,工程师,从事天气预报与分析研究,_@63收稿日期年3月日;定稿日期年6月日引言在北京地区,降雪天气的预报难度较大,而且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的脆弱性明显增加,降雪及衍生的道路结冰已经成为城市的主要致灾天气之一,因此冬季的降雪也越来越受到一些研究者的关注[1~10]。
研究表明[3],充沛的水汽和能量是北京降雪的必要条件。
此外,当华北东部地区形成回流后,回流冷垫将强迫偏南暖湿气流爬升形成浅薄的饱和层,从而有利于降雪的产生[7]。
扈忠慈[8]在对1979年2月21~23日出现在北京的一场特大降雪(南苑降雪量为31.4m m )的分析中强调,在回流形势下,回流冷空气与西来冷空气常常在河套地区形成华北锢囚,当锢囚锋东移时,坏天气往往在河套地区发展,并东移影响华北东部地区。
尽管基于上述研究,可以勾勒出北京地区出现降雪天气的基本概念模型,但是与夏季降水相比,对于降雪的分析研究仍比较薄弱,基本概念模型还不能完全解决一些非典型过程的空报和漏报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北京地区降雪的预报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特别要分析那些预报失误的个例,为提高对降雪天气的认识进而对日后降雪的准确预报提供借鉴。
1 过程概述2007年2月7~8日,受高空冷空气南移和偏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华北地区出现了一次降雪天气,北京市气象台于6日下午和7日早晨分别做出了7日北京将出现降雪天气的预报。
此次过程华北大部分地区达到小到中雪,局部地区达到大到暴雪,最大降雪量出现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降雪量达到15mm ,但是京津的大部分地区没有出现降水(图1a )。
3h 降水区域动态图(图略)表明,7日08:00降水区位于山西和内蒙中部,之后降水区缓慢东移扩大。
14:00降雪范围达到最大,雪区覆盖内蒙中部、河北大部和山西、北京的部分地区。
14:00以后雪区逐渐缩小,到8日08:00,除河北北部的部分地区以外,降水已经停止。
北京西北部海拔较高的一些山区测站(霞云岭、延庆、八达岭和佛爷顶)在7日16:00左右开始出现较明显降雪,其中西北部的高山站佛爷顶降雪量最大,为1.7mm 。
东部的密云、上甸子、汤河口和观象台在7日20:00左右出现了微量降水(图1b ),而市区未出现降水。
:1980Emai l :wei dong8881.co m:20094:200912图1 2007年2月7日08:00至8日08:00华北(a )及北京地区(b )降水量2 确定降雪落区的大尺度条件2.1 北京地区降雪天气概念模型概述北京地区有利于出现降雪的环流形势可概括为两类[3]:低槽(涡)型与中亚低槽东亚高后型。
将统计结果与预报经验相结合,归纳出北京地区出现降雪的有利条件为:①对流层中层有辐合系统(低槽或低涡);②槽(涡)前偏南暖湿气流较强;③回流使近地面层盛行偏东风。
如果地面在河套地区有倒槽,并且倒槽东移影响北京,则降雪量将较大[10]。
降雪区一般分布在槽前暖区中和地面倒槽与700hPa 槽之间。
暖区中的降雪主要由槽前偏南暖湿气流沿近地面层回流冷垫爬升达到饱和后产生,而地面倒槽和高空槽则带来系统性降雪。
2.2 有利大范围环流形势在北京地区,对流层中层的系统强弱、位置与降雪有密切关系。
图2给出了此次降雪过程6日08:00至8日08:00中国东部地区700hPa 的环流形势及过去12h 降水量的演变。
6日08:00,在河套以西地区(即102°E 附近)有一个经向度很大的高空槽,槽前偏南气流从30°N 一直北伸到40°N 。
在槽的北端气旋性环流刚刚形成,环流的中心位于(102°E ,37°N)附近,此处的位势高度值约为3000gpm 。
此时,降水区出现在槽前30°~35°N 偏南气流中。
华北大部地区处于宽广的高空脊区,脊线呈西北—东南向,北京受脊前西北偏西气流控制。
6日20:00,华北的高压脊加强并向北伸展,经向度有所增大,脊线走向略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位于河套西部的辐合系统范围减小并且略向东北方向移动,气旋性环流已经演变成为一个低涡,但是中心附近的位势高度较上一时次增加了20gpm 。
在低涡低槽附近出现了一条近于南北走向的降水带,12h 降水量为3mm 。
此时北京地区仍处于脊前的西北气流中。
7日08:00,高空脊东移,脊线进一步作顺时针旋转。
低涡继续东移北上,同时加深发展,中心位于(108°E ,40.5°N)附近,中心高度再次降至3000gpm ,主槽位于109°E 附近(即河套东部陕西一带),此时华北大部分地区转受槽前偏南气流的控制。
与辐合系统对应的降水区仍然呈带状分布,主要位于低涡中心附近和槽前偏南气流中。
降水区的范围比6日20:00有所增大,其前边界已经进入河北中部。
而且12h 的降水量也有所增加,低涡中心附近的降水量达到8mm 。
7日20:00,低涡东移北上减弱成槽,同时脊减弱,脊线呈西北偏北—东南偏南走向,系统的移动性增强。
6日20:00至7日08:00,北京上空700hPa 的风向由西北转为西南,而且到7日20:00偏南风速明显加大(6日20:00西北风8m/s ,7日08:00西南风10m/s ,7日20:00西南风增至18m/s )。
此时,华北东部除京津以外,均出现了降水天气。
河北南部和北部以及内蒙的中南部12h 降水量达到2.5m m 。
8日08:00,高空槽过境,700h Pa 北京处在槽后西北气流中,此时华北地区的降水基本结束。
水汽通量散度计算结果(图2阴影区)表明,槽前偏南气流中有水汽通量辐合。
而且,地面降水区与水汽通量辐合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因此,系统前偏南气流的水汽输送为华北地区的这次降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就北京地区而言,在6日到日之间,由水汽通量辐散区转为辐合区,到日仍然在辐合区的控制之下。
水汽通量的辐合381第2期 魏东等:有利环流形势下北京降雪空报原因20:00708:00720:00图2 2007年2月6日08:00(a)、20:00、(b)、7日08:00(c)、20:00(d)、8日08:00、(e)700hPa环流形势演变及过去12h降水量(实线:位势高度,单位:dag2 p m;阴影:水汽通量散度,单位:10-8g cm-2hPa s-1;虚线:降水量,等值线最小值0.1mm、间隔2mm)使北京上空的大气湿度增加。
南郊观象台的微波辐射计探测结果(图3a,见图版)显示,7日06:00前对流层内的湿度均在70%以下,3km以上的相对湿度只有20%~40%。
06:30后,2~6km层内的湿度增加,在2~3.5km间形成了一个湿层,最大相对湿度超过90%。
但是,边界层内的湿度仍然较小。
上述分析表明,在华北出现降雪天气的过程中,对流层中层有辐合系统从河套西部东移入海并且经过本市。
在辐合系统靠近时,北京上空出现了西南急流。
西南急流将高湿的空气输送到北京上空。
相应的降水区主要位于低涡附近和槽前偏南气流中,呈带状分布,并且随着系统移动。
因此,是典型有利于降雪天气的环流形势。
在地面上(图4),7日08:00,从巴尔喀什湖到日本海一带为强大的冷高压,高压前沿已到达华北东部地区,河套地区为华北气旋,河北和京津地区在气旋东侧的东南风中。
地面降水区位于气旋的前部偏南风中和气旋的顶部。
14:00,东北冷高压向北收缩,北京处于高压底部偏东气流中;华北气旋东移并略减弱成倒槽;此时,降水区呈带状分布于倒槽前部。
20:00,东北冷高压势力明显减弱,倒槽继续东移,主体位于山西高原上,其边缘接近北京,并与水汽通量辐合区有较好的配合。
因此,地面也构成了有利的降雪形势。
481气 象 科 技 第38卷700hPa图4 2007年2月7日08:00、14:00和20:00海平面气压(等值线间隔2.5hPa)与过去6h降水量(阴影)2.3 京津地区未出现明显降水原因尽管日以前的和地面形势演变表明,华北东部地区已形成了有利于降雪天气出现的环流型,但是京津地区却未出现明显降水。
其可能的原因主要有2个:①边界层以下的辐合抬升条件较差。
②地面辐合区在京津地区上游填塞,地面始终受反环流控制。
7日08:00~14:00,东北冷高压势力较强,并控制了华北东部地区,同时另一股冷空气进入河西走廊,冷高压伸到河套西部(图5,见图版)。
东西两股冷空气形成对峙,但由于东部冷空气势力略强,致使华北气旋在较长时间内少动。
7日20:00,东北的冷高压减弱,为由华北气旋减弱形成的倒槽东移创造了条件。
倒槽前部影响到了河北西部。
但是此后有一股弱冷空气从河套顶部南下,表现为位于倒槽北部的冷高压逐渐南压。
当冷空气侵入到倒槽后,致使其减弱填塞(图5),没有影响京津地区。
另一方面,高空槽造成的上升运动在700hPa以下很弱。
使用NC EP资料分析了7日08:00至8日02:00垂直速度沿40°N的垂直剖面。
由图6可看出,7日08:00,上升运动区位于110°E附近,北京(116°E左右)上空低层为弱的上升运动,而中高层垂直运动不明显。
7日14:00,中高层上升区东移至115°E附近,低层上升区位于111°E附近,北京中高层为上升运动,但中低层为弱下沉运动。
7日20:00,北京中高层处于上升区的边缘,低层仍然维持弱上升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