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试题: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测试(新人教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2.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a辐射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解析】从图中箭头方向可判断出,a表示太阳辐射,b表示地面辐射,c表示大气逆辐射。其中b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其辐射的热量主要被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阴天时,c辐射增强;燃烧柴草可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及大量烟尘,可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增强,从而保护作物免受冻害。
【答案】 1.B 2.C
2009年3月初,我国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受某天气系统影响。下表为华北平原甲、乙、丙三地(同纬度)三天气象资料统计表。读表完成3~4题。
确的是( )
A.a B.b
C.c D.d
4.3月2日丙地气温最高,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 B.大气削弱作用弱
C.受暖气团影响 D.大气逆辐射强
【解析】分析统计表可知,3月2日甲乙丙三地均在经历或即将经历冷锋天气,排除C、D项。甲乙两地均为阴雨天气,因冷锋降水多发生在锋后。3月2日,丙地正处于冷锋前方的暖气团控制之下,故天气晴朗,气温相对较高。
【答案】 3.A 4.C
下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6.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解析】5题,通过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考查了考生读图、识图能力的同时,也考查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灵活运用。由图中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低纬的风向左偏(注意应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来判断左偏右偏),表明此半球应为南半球,a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应为南半球西风带。6题,b处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的大陆中部(澳大利亚中部地区)形成了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 5.B 6.A
2008年热带风暴“凤凰”于7月25日下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后加强为强台风,在福建登陆,有14省(市)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据此回答7~8题。
7.影响我国的台风最可能生成于下图所示地区中的( )
8.台风“凤凰”的移动路径不可能是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影响我国台风形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读图可知,A地最可能。台风运动路径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向右偏转,读图可知,台风“凤凰”的移动路径不可能是④。
【答案】7.A 8.D
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9~10题。
9.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
A.50°N、副极地低气压带 B.90°N、赤道低气压带
C.30°S、副极地低气压带 D.60°S、赤道低气压带
10.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 )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C.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 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解析】第9题,通过读图可以得出50°N左右出现了一个高压中心,此时60°S附近出现了气压最低值。第10题,亚欧大陆出现了高压中心意味着此时是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符合条件的只有D项。
【答案】9.A 10.D
小实验:(如图准备装置)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2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可达4 ℃。据此完成11~13题。
11.该实验反映的现象是( )
A.温室效应 B.酸雨污染
C.大气污染 D.臭氧层破坏
12.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增加大气温度
B.能分解氧分子与氮分子为原子,使大气强烈增温
C.能吸收并放射长波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D.能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13.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大量燃烧矿物能源②火山喷发③过度发展核电④过度砍伐森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在实验中,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如红外线)使大气增温,产生温室效应。大量燃烧矿物能源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过度砍伐森林使消耗二氧化碳的量减少,也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量增多。
【答案】11.A 12.C 13.D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据此回答下题。
14.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甲的大气能量主要来自地面,乙的大气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的直接吸收,经测量发现甲温度高,说明近地面大气主要热源是地面。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