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顿疝手法复位经验

合集下载

嵌顿疝手法复位不当的教训

嵌顿疝手法复位不当的教训

嵌顿疝手法复位不当的教训摘要】我院近年来收治嵌顿疝6例其中4例在当地卫生院手法复位不当和其中2例患者自己强行手法复位不当导致肠破裂及小肠系膜撕裂而出现全身症状急来我院手术治疗,治愈5例1例死于中毒性休克。

【关键词】嵌顿疝手法复位不当我院治疗嵌顿疝一般采用急诊手术和复位后择期手术以达根治目的。

近年来,收治6例在复位过程中发生不应有的损伤。

此6例患者均系成年人,4男2女,嵌顿时间1~6小时不等。

均有手法复位史,其中4例在当地医院复位,2例系患者自己强行复位,均因复位后出现症状于24小时内来我院就诊。

治疗结果:4例经手术证实肠管破裂,修补后3例获愈,1例死于中毒性休克。

1例假性复位,急诊手术治愈。

1例小肠系膜撕裂,血肿形成,手术后治愈。

讨论手法复位治疗嵌顿疝,虽然操作不算复杂,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操作技巧,并严密观察整复后的患者病情变化。

分析本组介绍的6例患者,有以下几点教训值得吸取:1.对嵌顿疝的手法整复,术者必须熟练掌握整复技巧,不宜盲目粗暴整复。

本文病例即为整复不当导致疝内容物的腹膜外假性复位,肠系膜撕裂伴腹腔内出血以及肠穿孔伴腹膜炎,甚至中毒性休克致死等严重后果。

对需手法整复的嵌顿疝,首先要取得患者良好配合,消除紧张心理因素、取平卧位,抬高臀部,注射一定剂量的镇静剂和镇痛剂,必要时可在疝囊颈部作局部浸润麻醉后再进行整复。

千万不可强行复位,避免造成医源性损伤。

2.对需要手法整复的嵌顿疝患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对嵌顿时间超过4小时的病例,要估计到疝内容物的绞窄和坏死的可能性,不宜采取手法整复。

本文1例就是忽视了这一环节而轻易将坏死的肠袢强行复位,结果给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带来困难,增加患者的痛苦。

3.对已施行手法整复的嵌顿疝患者,应进行一定时间的严密观察,不应让患者轻易离院,一旦发生肠梗阻,具有腹膜炎体征,应果断行手术探查。

嵌顿疝的处理原则

嵌顿疝的处理原则
1. 手法复位
(2)体位:患者平卧位,足高屈髋位。屁股垫高取臀高头 低位。
(3)复位手法:左手食指及拇指置于外环口上方,向下推, 不需太大力量,只要能够阻挡疝囊向外环上方突出即可。 右手环形张开,压在疝囊的内、外、上、下方,持续缓 慢用力便可成功。
嵌顿性疝的处理原则
1. 手法复位
(4)力度:持续均匀用力,不可时急时缓,不然复位内容 物又重新掉入疝囊,当患者喊叫哭闹时,腹压增高可停 止用力复位,此时腹压太高难以复位,且此时复位刺激 患者难以忍受,致复位失败。此时,双手保持原有力量 不松懈且不动。等腹压减轻时继续复位。 这叫:敌进我退,敌退我扰。
腹股沟疝的病理组成
疝门:
也称疝环,是疝突出体表的门户, 为腹壁薄弱或缺损处。命名依据。
疝囊:
壁层腹膜,分颈、体、底三部。 囊颈受进出疝内容物的摩擦而增
厚变白。标志
疝内容物:
疝内容物小肠最多见 其次是大网膜(最常见的难复性
疝内容物)。
疝外被盖:
疝囊以外的腹壁各层组织。
嵌顿性疝
嵌顿性疝 (incarcerated hernia): 疝囊颈较小而腹
肠壁失去光泽、弹性和蠕动能 力,变黑坏死。
绞窄性斜疝:术中见疝内容物为小肠, 肠管色泽变黑、变暗,蠕动减弱,系膜 血管博动消失,肠管已发生血供障碍。
为避免嵌顿疝转变为绞窄性疝
我们应该怎么做?
嵌顿性疝的处理原则 优先选择手法复位
若手法复位不成功
---立即行手术治疗。
嵌顿性疝的处理原则
1. 手法复位
(1)必须确定无肠管坏死!(时间、疝囊颈大小、压痛、肠鸣音、 阴囊红肿)
时间:嵌顿时间<12小时,教科书上要求手法复位在嵌顿3~4小
时内进行,根据我科的经验,嵌顿时间12小时内,肠坏 死可能性小。

腹腔镜治疗小儿嵌顿疝58例体会

腹腔镜治疗小儿嵌顿疝58例体会
1 手 术方 法 . 2
麻醉 : 全麻 + 管插 管 , 助 : 气 辅 留置 胃管 和 尿管 , 位 : 体 头低 脚 高约 l 度 。气 腹压 力 :0 5 C 2人 工气 腹压 力维持 在 1—2 mH , 儿压力 控 制在 lmm g以下 以免影 响 患儿 呼 吸 。切 I : 部 置 入 05m r— 0 1m g婴幼 O H =脐 1 .e To
ca ,
穿 刺进 入观 察镜 , 于脐 轮两 侧 lm处 分别 置 入 Toa 一并 进入 操 作钳 。并 在 腹 腔镜 直 视下 手法 并 e rc 各
复位 , 首先 观察 被嵌 顿 内容物 是何 组织 , 复位 时应 均衡 持 续均 匀用 力 , 法 复位 边 观察 , 嵌顿 是肠 管 边手 如 需观察 肠 蠕动情 况 , 是否 有肠 管充 血 , 点状 坏死 , 肠壁 淤 血及 系膜 破裂 , 穿孔 。如 嵌顿 的组 织 是 阑尾 或 肠 者大 网膜 等 , 坏死 需作 切 除术 。 性还 应该 检查 输 卵管 和 卵巢 的血运 。 有 女 单纯 系膜 破 裂 , 可行 系膜修 补 , 如果 肠管 血运 不佳 或者 呈现 暗黑 色 , 以腹 腔 镜下 系膜 局部 用 02 %普 鲁卡 因 5 1ml 闭肠 系膜 根 部 可 .5 —0 封 或者 热水 喷洒 并 观察 3mi, 果效 果 不佳 , 扩 大脐 部切 口, 坏死 的肠 管 拖 出 , 再 次观 察无 恢 复生 0 n如 则 将 并 机 的可 能 , 于体 外行 肠切 除 肠吻合 术 。 再将 吻 合 的肠管 放 入腹腔 , 引流 管一 根 , 置 然后将 患侧 内环 口行绞 索缝 合或 者 内荷包 缝合 , 果复位 时 发现肠 穿 孔 同时部 分 内容物 已污 染疝 囊 , 如 则行 疝囊 反 复 冲洗再 行 内 环 口荷 包 缝合 以减 少疝囊 感 染 的几率 , 污染严 重则 需 于腹 股沟 处取 小切 口进 入疝 囊置 皮 片 引流 。 如 最后 观察 对侧 内环 口的大小 . 无 隐 匿性 疝气 ㈦ , 有 如果 有则 行相 同方 法处 理 。

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96例分析

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96例分析

/J、J L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96例分析常生文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是/FJ L急诊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我院自1998年7月至2009年8月共进行了/b JL嵌顿性斜疝手法复位术96例,采用腹股沟管皮下环附近局麻药物封闭加手法复位嵌顿疝42例,复位成功40例,成功率97.6%,并与传统应用镇静剂下手法复位54例作比较,现就其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1998年以来收治96例小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患儿,其中男87例,女9例,年龄1~5岁;体质量9—17kg;左侧15例,右侧81例;嵌顿时间1.5~36h,平均7.5h。

随机将患儿分为A组42例,B组54例。

1.2方法:A组常规消毒皮下环周围皮肤,取1%利多卡因3~5m l,于患侧耻骨结节外上即外环内缘做皮丘,然后将针头向外下倾斜50。

左右进针,越过精索及疝内容物达脚间纤维深处,边注射边退针,注射完毕。

待20r ai n左右如疝内容物不能自行还纳,可一手自外环部位向内环方向轻轻揉送,另一手托住包块适度持续缓和加压推送,一般情况下均可成功,如不成功,应及时手术。

B组患儿复位前30m i 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5—8m g/kg,手法复位同A组。

1.3统计学方法:组间比较用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两组患儿的体质量、身高、男女比例、嵌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儿腹股沟管皮下环附近局麻药物封闭后均配合手法复位,成功41例,其中有5例患儿腹股沟管皮下环附近局麻药物封闭后疝块自行还纳,有36例一次复位成功,复位均在10m i n内完成,B组患儿复位成功42例,其中有4例患儿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20r ai n疝内容物自行还纳,13例患儿复位一次成功,15例患儿复位二次成功。

A组复位成功率97.6%,B组复位成功率77.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复位未成功的患儿均行急诊手术,复位成功的患儿均严密观察腹部情况24h无异常情况后择期行经腹横纹下小切口手术治疗。

嵌钝性腹股沟疝治疗论文

嵌钝性腹股沟疝治疗论文

嵌钝性腹股沟疝的治疗476800河南民权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摘要目的:探讨嵌钝性腹股沟疝的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

方法:对240例嵌钝性腹股沟疝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手法复位228例,成功218例,急诊手术22例,20例行疝修补术,术后复发2例,2例肠管坏死急诊处理后行二期手术。

结论:正确的手法复位和及时的手术治疗是治疗嵌钝性腹股沟疝的有效方法,条件许可尽可能一次性行疝修补术,无条件者及1岁以下患者可优先选择手法复位。

关键词嵌钝性腹股沟疝手法复位疝修补术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065嵌钝性腹股沟疝,正确的处理方法是防止不良后果的关键。

采用手法复位、急诊疝修补术以及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嵌钝性腹股沟疝24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2年1月~2010年4月收治嵌钝性腹股沟疝患者240例,男221例,女19例,年龄1个月~85岁。

其中斜疝239例,直疝1例,右侧203例,左侧17例,嵌顿时间30~80小时。

手法复位228例,成功218例,10例转手术治疗。

22例手术,其中直接疝修补术14例,无张力疝修补术6例,2例因肠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术,二期行疝修补术。

术后随访8个月~2年疝无复发。

手法复位:手法复位前先给予镇静止痛药物,多取头低足高位,对于较小的嵌顿疝,多见于婴幼儿,嵌顿较紧,疝体部常向上翻转,以左手用于引导疝还纳方向,即用左手示指和另外三指于疝体上部两侧节律挤压,理顺向上翻转的部分疝体,右手五指由疝囊下部向疝囊颈方向用力挤压,常可触到或听到疝内容物进入腹腔。

对于较大疝囊,多见于老年人,复位时用两手将疝囊体整个握住,手指分开,两拇指在前,其他手指在后,以两拇指和示指理顺向上翻转的疝体,如挤压皮球一样向疝囊颈的方向均匀挤压,疝内容物即可逐渐还纳。

手术方法:急诊手术中,根据手术情况行具体手术方法,如为12岁以下患者,可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书。

老年嵌顿疝78例手术治疗体会

老年嵌顿疝78例手术治疗体会

起 的不 良反应相对局 限化 ,减轻对患者 的损 害。本组 6 6例 均放 置腹腔 引流管 ,仅 l例( . %) 1 5 术后 发生 迷走胆 管漏 ,
经 引流而治 愈 。 综 上 所 述 ,急 性 胆 囊 炎 患 者 采 用 腹 腔 镜 顺 逆 结 合 胆 囊
即“ 三管一壶”的关系; ②结扎 了胆囊动脉 ,使术中出血少、
容易误夹肝总管、胆总管 或变异 的胆管 , 造成严重后果 。腹
腔 镜 下逆 行 法 胆 囊 切 除 术 由 于 事 先 未 结 扎胆 囊 动 脉 ,术 中
出血较多影响视 野也容 易损伤胆管 。而腹腔 镜下顺逆 结合 法胆囊切 除术 的优点主要 体现在 :①顺行切 除法解剖 了胆
囊 三 角 ,可 初 步 认 清 胆 囊 壶 腹 、胆 囊 管 、肝 总 管 与 胆 总 管 ,
次 辨 认 后 即切 断胆 囊 管 。② 分 离 时 尽 量 靠 近 胆 囊 ,“ 伤 宁
( 收稿: 0 9 0 - 2 2 0- 9 0 )
胆 ,不伤管” 。③解剖胆囊三角时应以钝性为主 ,钝锐结合 ,
( 发稿编辑:杨海陆)
老年嵌顿疝7 8例手 治疗体会
窦常 洪 汪 圣毅 。 曹先 东 ( 肥西 安徽 县高刘 心卫生院 21 1 。 中 5 7; 安徽医 2 科大学第 属医院 一附 )
电凝或 电切 时应控 制其 功率和持 续时 间 ,因此处靠近 肝十
二 指 肠 韧 带 ,电凝 或 电切 使 用 不 当 可 能 造的管道 ,不过 分强调 明确三管 关系
及胆囊管所 留长短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肝外胆道损 伤。有文
献报道 , 留胆囊管的长度 与所谓的 “ 残 胆囊切 除术后综合征” 尢直接 关系 。⑤强调 对胆囊三角后 面的解剖 。 实践 中我 1 在 们注 意到胆 囊三角 前面 的病 变通常 较重 ,而 后面病变相 对 较轻 ,故从胆囊 三角后面人手解剖 , 术进 行相对较容易 , 手 选择 3 。腹腔镜能 更好地显示胆囊 三角后面 的结 构。⑥术 0

嵌顿疝处理原则

嵌顿疝处理原则

嵌顿疝处理原则嵌顿疝是一种常见的腹股沟疾病,一旦发生应及时进行处理。

下面将介绍嵌顿疝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嵌顿疝的处理原则是“即刻处理、早期手术”。

嵌顿指疝气被固定在腹股沟管内,形成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严重甚至导致脏器坏死。

因此,在发现嵌顿疝后,应立即进行处理,以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其次,处理嵌顿疝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非手术处理,另一种是手术治疗。

非手术处理主要是通过轻柔的按摩和冷敷等方法,试图使嵌顿的脂肪或肠管返回腹腔内。

然而,这种方法成功率较低,且存在再发的风险。

因此,当非手术处理失败或病情较为严重时,应尽快转为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处理嵌顿疝的最佳选择。

手术可以通过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进行。

手术的目的是将嵌顿的脂肪或肠管重新放回腹腔,并加固腹股沟区域,防止再次嵌顿发生。

手术的效果较为稳定,且具有长期的疗效。

在进行嵌顿疝手术前,患者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首先,要停止进食,并保持胃肠道通畅。

其次,要进行相关的术前检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合手术。

手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和饮食调理,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最后,嵌顿疝的处理过程中要注重预防措施。

预防嵌顿疝的发生,可以通过控制体重、避免抬重物、避免过度用力以及规范饮食等方式来减少腹压。

此外,患者在手术后也应注意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和过累,以免造成腹股沟区域再次受损。

综上所述,嵌顿疝的处理原则是“即刻处理、早期手术”。

非手术处理只适用于轻度病例,而手术治疗是最佳的疗效保证。

在进行手术前后及康复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一些预防和保健措施,以减少病情复发的风险。

通过正确处理和预防,可以有效控制嵌顿疝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小儿嵌顿疝手法复位的临床分析

小儿嵌顿疝手法复位的临床分析
[ 2 ] 中华 医学会 精神 科 分A . 中国精 神 障碍 分类 与诊 断标 准[ M] . 3 版. 济 南: 山东科 学技 术出版社 , 2 0 0 1 : 1 0 8 - 1 1 3 . [ 3 ] 森 田正马 . 神 经质实质与治 疗[ M] . 北 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1 9 9 2 : 1 - 3 0 . [ 4 】 李枯, 李进 , 孙学礼 区 体形式 障碍治疗研 究 现状 [ J ] . 华西医学, 2 0 0 7 ,
儿 嵌顿疝手足 无措 ,毫无 办法。如手术 治疗则面 临手术过程 、麻 醉方
分的嵌顿疝在小儿安静睡眠后,疝环 口逐渐松弛,在肠蠕动收缩作用 下可 自 行 还纳 。当疝嵌 顿时小儿常持 续剧烈哭 闹,在 腹内压继续增 高
的情 况下疝囊增大其 内张力增高 ,触痛 明显 ,甚至有 巨大的疝囊 突出 坠人 阴囊 ;肠管长 时间不能还纳入腹 ,肠管 即会发生 水肿 ,同时疝环
中图分 类号 :R 6 5 6 . 2
文献标 识 码 :B
文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2 4 — 0 4 6 6 — 0 2
在基层 医院 ,我 们经常遇到 发生嵌顿疝 的4 91 , 急诊 ,往往基 层医 院的医生没有这 方面 的临 床经验 ,没有 专业的手法 复位方法 ,对 于小
囊 向疝 环 口方 向轻 推,左手持续按摩疝 环 口,并 向腹腔 内逐渐加力 按
患 儿腹股沟处 隆起肿块起送入 医院的时间约3 0 mi n  ̄ 5 h ,同时伴 有4 gL 的烦躁哭 闹。患儿父母均 自 诉有 患儿有反复 出现腹股沟肿块病 史。 1 . 2 诊断及治疗结果 所有的患儿均在入 院的第一 时间经过急诊彩超及 体格检查后确诊为

婴幼儿970例嵌顿疝治疗分析

婴幼儿970例嵌顿疝治疗分析

运情况好或虽有坏死 ,但污染不重 ,则行疝囊高 位结 扎 术 加腹 股 沟 区前 壁 ( 弗格 逊 法 )疝 修 补 术 ;
若 坏 死 的肠 管 污 染 严 重 则 仅 行 疝 囊 高 位 结 扎 术 并
常规 放置 引流 条 。
例 切 口感 染 ,应 得 益 于 术 中注 意无 菌 操 作及 切
史 及 临 床 体 征 明确 诊 断 ,部 分 患 儿 结 合 腹 部 立 卧 位 x线 及 B超 检 查 明 确诊 断 。本 组 患 儿 中 82例 6 经镇静 或镇静加手 法复位嵌 疝后 择期手术 治愈 , 18 行 急 诊手 术 治 愈 。 18例 患儿 中疝 内容物 为 0例 0 美 克 儿 憩 室 1例 、 缺 血 坏 死 卵 巢 ( 为 单 侧 ) 8 均
治 的情 况下 导致 。


本 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儿 均 手 术 治 愈 出 院 ,嵌 疝 行
肠 切除 、肠 吻合 的患 儿无 l 例肠漏 及切 口感 染 。 经 门诊 随访 3月 ~2年 ,仅 有 1 术 中即判 断睾 丸 例
收 稿 日期 :2 0 0 8—0 3—1 9
修 订 日期 :2 0 0 8—0 6—0 3
壁 ( 弗格逊法)疝修补术现存在不 同看法 。一种 不 主 张 修 补 ,仅 只作 疝 囊 高 位 结 扎 术 及 腹 外 斜 肌 折叠缝合 ;另一种则主张行腹股沟 区前壁 ( 弗格 逊 法 ) 疝 修 补 。根 据 我 们 的经 验 ,我 们 主 张 对 无
污 染 或 污 染 很 轻 的患 儿 同期 行 腹 股 沟 区 前 壁 ( 弗 格 逊 法 ) 疝 修 补 术 。因 为 在 行 急 诊 手 术 时 ,患 儿 的 腹 壁 的 完 整 性 已被 破 坏 。本 组 行 肠 切 除 患 儿 无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治疗体会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治疗体会

中药 内服 外 用 治 疗 扁 平疣 3 疗 效 分 析 6例
杨 静
承 德 市滦 河 镇 医 院 ( 北 河
【 中图分类号 】2 5 R7
1 临 床 资 料
承 德 07 0 ) 60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61 72 (07 2 06 一 1 17 — 8 120 ) 0— 03 O
交, 火郁肌肤而成 。自拟去疣汤 中以薏苡 仁健脾利 湿; 以马齿苋 、
大青 叶、 土茯苓 、 苦参燥 湿清热解 毒 ; 以红花 、 丹参 、 赤芍 、 草凉 紫 血活血 ; 以蝉蜕皂刺疏风止痒。证属肺脾湿热者可与 主方中加入 白术 , 茯苓等药物 以健脾 利 湿 ; 证属心 肾不 交者 , 以调补 心 肾为 主, 可给予归脾 丸或 六味 地黄 丸等药 物 随症加 减。本方 药性 平
例, 发热 2 9例 , 肠穿孔发生率为 0 。 2 讨 论
例。
1 资 料 与 方 法
嵌顿性斜疝行急诊 手术时 因疝囊组织 水肿 , 脆弱 不易分 离 , 并且小儿疝囊本身就非薄 , 水肿后更 易撕裂 , 致使术后复发 , 而且 本组 18例患儿 中, 10例 , 8例 , 9 男 9 女 年龄 : 2 急诊手术睾丸萎缩 的发生率较择期手术高 , 目前对 于嵌顿性斜疝
维普资讯
医学创新研究
20 0 7年 7月 第 4卷
第2 O期 ME II EI N V TO E E R H D CN N O A I N R S A C
彰 ≯ 旁蠢≯誊 碧誊 季 孝 碧参 磐
务≯委爹 ∥ 零≯ 鹫蔓 善 誊 誊 蕾争 争 爹
4 典型病例
李某 , 性 ,6岁 , 人 ,0 5年 4月 6 日初 诊 , 手 背 部 散 女 2 工 20 双

300例婴幼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体会

300例婴幼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体会

300例婴幼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体会
闵松林;李承宁;蔡娟;陈招武
【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
【年(卷),期】2012(19)31
【摘要】目的讨论婴幼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的相关问题,以总结经验.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月~2012年7月嵌顿时间在3~24 h,一般情况良好的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婴幼儿300例试行手法复位.患儿采取头低足高位卧位,家属于一旁协助,医生于患儿右侧,用左手拇指、食指固定疝环,右手握持疝囊下方,向外上腹股沟方向挤压,同时顺应患儿呼吸,反复多次进行,直至嵌顿内容物还纳腹腔.结果 300例复位成功285例,占95.0%.结论只需严格掌握手法复位适应证及禁忌证,操作到位,婴幼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是安全有效的.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闵松林;李承宁;蔡娟;陈招武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福建宁德,352100;福建省宁德市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福建宁德,352100;福建省宁德市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福建宁德,352100;福建省宁德市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福建宁德,35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2+1
【相关文献】
1.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的护理体会 [J], 黄招娣;范洁微
2.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的护理体会 [J], 黄招娣;范洁微
3.26例成人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的临床体会 [J], 高桂娟
4.小儿腹股沟嵌顿疝79例手法复位体会 [J], 徐夕亭;王立刚;曾存志;刘攀龙
5.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281例体会 [J], 夏悦明;陈招武;肖吓鹏;陈坚;张勇;陈先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治疗体会

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治疗体会

施行手法复位操作时 , 医生位于病儿右侧 , 操作 右手拇指及食指
置于外环口上方 , 向下推压肿块 , 防止肿块 向上反折 , 封闭肠腔 。左 手环状挤压肿块 , 使嵌顿肠管的内容物受压经肠管 回流至嵌顿环以 上肠腔 内, 清空肠 内容物后 , 肠管多可 自行还纳回腹腔 。斜疝嵌顿的 病儿 , 腹股沟肿块多张力较 高, 往往是嵌顿肠管及其 内容物填充疝囊 造成的 , 如果不先清除肠 内容物以减小肿块张力 , 高张力的肿块是无 法变形通过嵌 顿环 的。因此 , 不要试图将腹股沟肿块 整体向上挤入
诊手术。手术采用切开复位 、 疝囊高位结扎术 , 对于无肠 管坏死 、 局 部水肿较轻且腹股沟管壁薄弱者 , 行腹股沟管前壁修补术。 2例发现
肠管 坏 死 , 死 肠 管切 除 术 。 行坏
2结 果
同时避免直接向下压迫肿块 , 导致肿块变形, 压力分散。 腹股 沟肿块巨大的病儿 , 由于疝囊 内肠管较 多, 不易在肠管 内形成有 效地压力 。此时 , 可用左手将后方肠管管腔夹闭 , 挤压后方肠管 , 使
可 取 得 满 意 的 疗 效
关 键 词 :腹 股 沟斜 疝 ; 顿 ; 法 复位 : 术 治 疗 嵌 手 手
/ J腹股 沟斜疝嵌顿是小儿外科常见急症 , ]L , 嵌顿物多为小肠肠 管或大网膜 , 如不及时处理 , 可引起嵌顿物缺血 、 坏死并 出现相应的 I 临床症状 。 我院 自2 0 0 5年以来治疗斜疝嵌顿病儿 80例 , 6 效果满意。
现 将 总结 如 髋关 节屈 曲。这种体位可以较好的控制病 儿、 减少病儿的疼痛和恐惧 、 方便医生的操作。不要将病儿用力按在 病床上 , 那样不但使病儿 因恐惧而奋力挣扎 , 而且腹股沟区肌腱处于
紧 张 状 态 , 宜 复 位操 作 。 不

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112例体会

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112例体会

小儿 嵌 顿性 腹 股 沟斜 疝 是 小 儿 常 见 的 急 腹症 之 一 ,本 院 外 一 科 自 20 0 7年 1 至 2 1 月 0 0年 3月采 用手 法复 位 ¨ 2 小 儿 嵌顿 性 腹股 沟 斜 疝 例 1 2 , 功 1 4例 , 1例 成 0 效果 满 意 , 报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方 法 11 l 资料: . 腐床 本组 ¨2例小 儿嵌 顿性腹 股 沟斜疝 , 男性 1 5 、 0 例 女 性 7例 , 女 比例 1 : , 龄 4月 一 3岁 , 中 以 1到 2 岁 多 见 。发 生 男 5 1年 其 周 在右 侧 9 7例 , 侧 1 例 。主要 l 左 5 临床表 现为 腹股 沟区 不可 回纳 性 包块 , 其 中进 入 阴囊 2 3例 , 顿 时间< 1 h o 例 , 嵌 2l 3 时间 > 1 h 2 7例 , 2例 时 间不 详 , 合 并上 呼吸 道感 染 z 1例 , 肺炎 3 。 例 1 2 方 法 : 问病 史 , . 询 了解 即往 有 无 嵌顿 及 嵌 顿 次数 , 块 的大 小 、 肿 性质, 有元 红 肿 、 压痛 , 检查 睾丸 是否 在 阴囊 , 要 时 复位 前 行 B超 检 查 。 必 复 位前 排除 睾 丸扭转 、 隐睾 、 索 鞘膜 积 液 , 免 盲 目复位 。 显露 腹 股 沟 精 避 区及 会 阴部 , 患儿 取仰 卧位 , 部垫 高 3 。并屈 膝屈 髋 。术 者 站在 患儿 的 臀 O, 庄 侧 , 左手 食 、 以 拇指 按摩 外环 以缓解 疼 痛并 固定 皮肤 , 顺 堆积 在 外 环 理 上 方的疝 内容物 , 右手 4指 于疝囊 底 部 托起 疝 块 向腹 股 沟 管 方 向持 续均 匀 』 力挤 压 , H 患儿 哭闹 时停 止 , 吸气 时加 压 , 反复 多次 进行 , 直到疝 内容 物 伞部 回纳 。复位 成功 可 见腹股 沟 区肿块 消失 , 股沟 区检 查正 常 , 丸及 腹 睾 阴囊 外 观 正 常 。

25例嵌顿疝临床治疗心得体会

25例嵌顿疝临床治疗心得体会

险 较大 。 也 不宜 选 择手 法 复位 。
3 复 位手 法
3 . 1复 位 前用 药 : 可应 用 镇静 剂 及肌 松 剂 。 3 . 2体 位 : 足 高屈 髋位 。 3 . 3 手法 3 . 3 . 1 先 探 查肿 块 质地 , 如果 质 地 均 匀 , 囊性 感 , 可 试 行 复 位 。左 手 食 指 及拇 指 置 于 外 环 口上方 , 向 下推 , 不需太大力量 , 只 要 能 1 资料 来 源 够 阻挡 疝囊 向外 环 上方 突 出 即可 。右 手 环形 张开 ,压 在疝 囊 的 本组 2 5例嵌顿疝, 男患者 占 l 6 例, 女患者 占9例 。其 中儿 内 、 外、 上、 下方 , 持 续缓 慢 用 力便 可 成功 。 童占l O例 , / J , J L 约 占总嵌 顿 疝数 的 4 " O  ̄ I D , 最 小年 龄 1 岁, 最 大 年 3 . 3 . 2如 果 无效 , 可 保持 手 形 不变 , 左 右 手 指 配 合 将 嵌 顿 肠 管 向 龄7 3 岁, 平 均 年 龄为 3 7 . 5岁 , 斜疝 嵌 顿 2 0 例 。约 占总嵌 顿数 的 下牵拉 , 使肠管嵌顿水肿部向下离开外环 口, 肠腔重新开放。如 果 可 以扪 及饼 样肿 块 , 应 该是 系 膜水 肿 。 只有 柔 软 、 变 形 能力 正 8 0 %, 直疝 3 例, 股疝 2 例 。2严格 掌握 适 应证 与 禁忌 证 。 2 . 1 适应 证 :嵌顿 疝 手 法 复位 一 般适 用 于 儿 童 ,成 人 以手 术为 常 的组 织 才能 通 过狭 小 的外 环 ,而 此时 疝 内 组织 变形 能 力 已经 主, 较 轻 的也 可 以试 行 手 法复 位 , 但必 须 确定 无 肠管 坏 死 。 ? 试行 非常有 限, 应该选择手术。 . 3 . 3 若 肿 块 巨 大且 张力 很 高 , 复位困难 , 除 了说 明外 环 口较 大 手法复位仅适用于①嵌顿时间短 <6小时,最好 在 3 - 4小时以 3 还有肠腔 内气体液体较多 , 或者水肿严重 , 或者 已经有大量 内, 局部 压痛不 明显 , 无腹部压痛和腹膜刺激症 , 估计肠袢尚未 外 , 不易 区别 , 复 位 风险 较大 , 需要手术。 发 生绞 窄 坏 死 者 ; ② 病 史 较长 、 疝 环 巨大 , 估计 腹 壁 缺 损 较 大 而 渗 血 渗 液 , . 3 . 4疝囊不大张力不高, 肿块随挤压可 以变形 , 肠管较软, 使不 j 山 环较松软者 ; ③儿童嵌顿疝 , 年老体弱或伴有其他较严重疾病 3 应该算是一种难复性 不能耐受手术 , 而肠袢尚未绞窄坏死者。 复位后仍要严密观察腹 上劲。此时应该是粘稠的肠内容物造成的。 疝, 外环 口并不紧。但是糊状物力量不易传导 , 常规挤压很难奏 部情况看有无腹膜炎或肠梗阻表现 , 如有 , 则尽早手术探查。 2 . 2 禁 忌证 : ① 疝 内容 物 反复 突 出发 生粘 连 , 疝 内容 物 不能 回纳 效。可以采用分段还纳法。 用手指将疝囊近外环处分断出一小 然后慢慢将其中内容物挤入腹腔, 然后再挤一点逐步复位。 人腹腔 的难复性疝 ; ②病程长 , 腹壁缺损 大的巨大疝 , 因其 内容 部分, . 3 . 5只剩 一点 点 , 张力 高 , 回不去 , 可 能 为肠 腔 内残 留少量 固体 , 物多、 腹 壁 薄 弱 无法 回纳 ; ③ 构 成 疝囊 壁 的一 部 分 为腹 腔 内脏 器 3 只要用拇 指 直接 向后 压 即可 。 的滑脱疝; ④股疝因其疝 出部位韧带多 , 易绞 窄, 且手法复位风 像 钩子 一样挂 在外 环 口上。此 时 ,

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的适应证选择及影响因素

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的适应证选择及影响因素

[ 沈 岳 , 耀 光 . 用 创 伤 救 治 [ . 京 : 民 军 医 出 版 4 3 蒋 实 M] 北 人
社 ,0 5:8 —8 . 2 0 1 4 1 7
( 稿 时 间 :0 7 0 -0 收 2 0 -32 )
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的适应证选择及影Ⅱ 向因素
程 智礼。 李宏文 柴金 刘 庆 元 陈 尚传 。 1 , , , , ( .解 放 军 1 5医 院 , 肥 2 0 3 ;2 0 合 3 0 2 .兰 州 军 区合 肥 干 休 所 , 肥 合
叶挫 伤 、 网膜 下腔 出血 , 泛 前 颅 底 、 弓 、 骨 及 骨 盆 蛛 广 颧 肋 骨折, 脾破 裂 , 腹膜 及 肾周 血 肿 , 后 在脾 切 除 术 中 死 亡 。死 亡 讨论 分析 , 首要 的 治疗 重 点 应 在 头 部 , 者 当 时 的状 况 患 能 否耐 受 手术 值 得 商榷 , 腹 腔 出 血 不 多 , 外 科 加 强 治 如 在
血 、 腹 膜 巨大 血肿 , 后 骨盆 及 左肱 骨 骨 折 , 后 死 于 D C和 术 I A S RD 。总结 诊 治 教 训 认 为 , 例 术 中 止 血 是 否 彻 底 ? 腹 本 膜后 血 肿 巨大 时是 否应 该 探 查 ?术 后 腹 腔 引 流量 增 多 时 ,
定 术 , 复 良好 。另 1例从 4米 高处 坠落 时 被 空 中钢 管 阻 恢 挡 , 成胸 。 造 一腰。 折 并 脱 位 , 侧 多 发肋 骨骨 折 并 血 气 骨 双
[ ] 万 虎 , 世 雄 , 新 才 . 盆 生 物 力 学 性 能 与交 通 事 故 骨 2 邓 赵 骨
盆 损 伤 机 制 [ ] 创 伤 外 科 杂 志 ,0 68 2 :8 —8 . J. 20 , ( ) l6 18 [ ] S h gl , al , unH,t 1Tm n f ug a d— 3 cl e J B ye J Y a e a. iigo sri l e e y c cm rsi n i t no ct sia f c rs J . r o pes nadf ao f u pnlr t e [ ] J0・ o xi a e a u

嵌顿疝手法复位

嵌顿疝手法复位

嵌顿疝手法复位一般应用于儿童,成人以手术为主,较轻的可以试行手法复位。

手法复位并不复杂,方法和原理比你想象的简单,我简单的介绍两种!嵌顿疝手法复位1、必须确定无肠管坏死!(时间、压痛、肠鸣音、阴囊红肿------)2、体位:足高屈髋位。

3、手法1:先探查肿块质地,如果质地均匀,囊性感,可试行复位。

左手食指及拇指置于外环口上方,向下推,不需太大力量,只要能够阻挡疝囊向外环上方突出即可。

右手环形张开,压在疝囊的内、外、上、下方,持续缓慢用力便可成功。

原理:保持疝囊外口呈漏斗状,防止皱褶粘膜阻塞肠腔。

将复位分成两步,第一步------还纳肠内容物。

第二步------空虚肠管自行还纳!嵌顿疝手法复位手法1.1手法1大约可以解决70%以上的嵌顿疝,如果无效,可使用方法1.1。

保持手形不变,左右手指配合将嵌顿肠管向下牵拉,然后手法1 。

原理:将肠管向下牵拉!!!使肠管嵌顿水肿部向下离开外环口,肠腔重新开放。

注意:并非越向上肠管越粗,只是系膜稍有增加。

但是只有梗阻上方的肠管才是柔软通畅的。

回不去,出来没问题了吧!!!嵌顿疝手法复位如果仍然不能成功,让我们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

一、用两指探查疝内容物,如果肠壁变厚变硬,说明充血水肿严重。

如果可以扪及饼样肿块,应该是系膜水肿。

只有柔软、变形能力正常的组织才能通过狭小的外环,而此时疝内组织变形能力已经非常有限,应该选择手术。

二、肿块巨大且张力很高除了说明外环口较大外,还有肠腔内气体液体较多,或者水肿严重,或者已经有大量渗血渗液,不易区别,复位风险较大,需要手术。

年轻的时候遇到嵌顿疝总想还纳,年长后遇到嵌顿疝总想手术,想想就是还纳它干什么?嵌顿疝手法复位三、肿块大但张力不高此时阻碍还纳的原因主要是疝出肠管较长且成袢,手术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术中还纳也有困难,经常需要扩大疝囊颈。

但是手术困难不一定手法复位也困难,让我们再次想一想外环口的情况,除了后壁比较平整外,其他都是台阶状,可不可以利用后壁----------翻转复位!抬高臀部,左手置于疝囊前部向阴囊方向推,右手置于疝囊后部,利用食指将靠近外环口的后方的肠管压扁,还纳局段肠管内容物,利用重力渐渐还纳,有点像换枕头皮。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体会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体会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 嵌顿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利用人工 复合材料 进 行无 张力疝 修 补 的 方法 。本 院从 20 年 开 始 实 行 01
无 张 力 疝 修 补 手 术 , 逐 渐 用 于腹 股 沟 嵌 顿 疝 。 并 20 03年 1 2月 ~ 07年 1 , 者对 3 20 O月 作 9例腹 股沟 嵌
术后 发生 感 染 , 不 一 定 需 取 出补 片 , 局 部 处 理 也 经
带 中点上 方 2m 至 耻 骨 结 节 连 线 , 切 口, 开 疝 c 作 打 囊时避 免 损 伤 疝 内容 物 , 囊 均 有 不 同程 度 的 淤 疝
血、 肿 , 内有淡黄色渗液积聚 , 水 囊 未见血性 渗液。
全组均治愈 , 3例出现切 口红 肿 , 经红 外线 成年 患者 的
20 07年 1 0月无 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 3 9例临床资 料。结果
照射 , 及加强抗 炎治疗 , 口红肿消失 。平均住院 8天 ,3例获得 随访 4—4 切 3 6个月 , 均无 复发。结论
腹股沟嵌顿疝均可行一期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 但需 采取 防范感染及复发的措施 。
江 实 用 医 学 20 08年 l 第 1 2月 3卷第
4 21
开放 式 无 张力 疝修 补 术 治 疗 腹股 沟嵌 顿疝 的体 会
马玉亮 唐 黎 明 任 培土
( 绍兴 市人 民 医院 , 浙江 绍兴 320 ) 100
摘 要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 的经验和 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总结 20 03年 1 ~ 2月
时植 入物 补片 的严格 无 菌要 求 , 人 们对 嵌 顿 疝特 使
例 、I 2 例 , u型 1 Ⅳ型 2例 。

小儿嵌顿疝手法复位的技巧

小儿嵌顿疝手法复位的技巧
中图 分 类 号 :R 2 76 文 献 标 识 码 : A
疝 分 为腹 外 疝 和腹 内疝 。多 发 生 男性 儿 童 , 嵌
( J) 1 婴 L 或 2~2 4小 时 ( 儿 ) 一 般 情 况 好 者 ; 局 幼 、 ② 部征 象 : 局部 皮肤 色 泽 基 本 正 常 , 块 张力 不 高 ; 疝 ③
维普资讯
20 年 1 07 0月

垦 医

Oc . 0 7 t2 0
Vo . 9 N0. 12 5
第2 9卷
第 5期
J u n l fN n k n Me iie o r a o g e dcn o
增加【 3。② 动 物标 本 的 固定 以灌 注 固定 为 最佳 , 3 j 因 为脏 器 在不 离体 的情 况 下 , 固定 液 通 过 血 管 直 接进 入 组织 , 以迅 速地 固定 并且 对 T N L检 测 的影 可 UE
1 %福 尔 马林 在空 气 中易 氧 化 成 甲酸 , 0 甲酸 对 D A N
有较 强 的降 解 作 用 _ 。④4 5 J %多 聚 甲醛 固定 组 织 的 时 间也要 求 严 格 控 制 , r rj 究 发 现 , 织 块 中 Ge l 研 e_ 6 组
核酸 片段 会 随 固定 时 间 的 延 长而 变短 , 固定 时 间越 长, 扩增 的效 率越 差 。⑤试 验 动物 的组织 柔 软 , 含水 分 多 , 制 片过程 中 固定 、 在 脱水 、 明 和浸 蜡 容 易 出 透
小 儿 嵌 顿 疝 手法 复 位 的技 巧
李林 海
( 新疆 兵 团农 五师 九 十一 团 医院外科 , 疆博 乐 ,337 新 830 )
【 要】 摘 腹外疝 以腹股 沟斜 疝发病率最高 , 以右侧多见 , 顿机 会 也较多 , 且 嵌 如不及时 复位可致肠坏 死 、 腹膜炎 、

6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手法复位的治疗体会

6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手法复位的治疗体会

6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手法复位的治疗体会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手法复位的临床疗效,为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2013年1月-2016 年1月收治的68例腹股沟斜疝嵌顿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采用镇静剂辅助下手法复位,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复位治疗。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儿手法复位成功率,手法复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对照组复位成功30例,成功率为88.2%,试验组复位成功33例,成功率为97.1%,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复位时间为(4.2±2.3)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3.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位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结论:镇静药辅助手法复位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可提高复位成功率,縮短复位时间,以减轻患儿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

标签:小儿外科;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局部麻醉【Abv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pediatric incarcerated inguinal oblique hernia gimmick reset,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ediatric incarcerated inguinal oblique hernia treatment.Method:68 cases of inguinal hernia block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nd ranod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 and contorl group with each 34 cases.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sedatives assisted manipulative reduction,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imple manipulative reduction.Result:The reset success rate of control group was 88.2%,and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97.1%,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average reset time of experiment group was (4.2±2.3)mi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7.2±3.6)mi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Sedative medicine assisted manipulation redu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is good for improving the clinical efficacy.[Key words] Pediatric surgery;Inguinal hernia;Manipulative reduction;Local anesthesia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是小儿外科常见急诊疾病之一[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嵌顿疝手法复位1、必须确定无肠管坏死!(时间、压痛、肠鸣音、阴囊红肿------)2、体位:足高屈髋位。

3、手法1:先探查肿块质地,如果质地均匀,囊性感,可试行复位。

左手食指及拇指置于外环口上方,向下推,不需太大力量,只要能够阻挡疝囊向外环上方突出即可。

右手环形张开,压在疝囊的内、外、上、下方,持续缓慢用力便可成功。

原理:保持疝囊外口呈漏斗状,防止皱褶粘膜阻塞肠腔。

将复位分成两步,第一步------还纳肠内容物。

第二步------空虚肠管自行还纳!嵌顿疝手法复位手法1.1手法1大约可以解决70%以上的嵌顿疝,如果无效,可使用方法1.1。

保持手形不变,左右手指配合将嵌顿肠管向下牵拉,然后手法1 。

原理:将肠管向下牵拉!!!使肠管嵌顿水肿部向下离开外环口,肠腔重新开放。

注意:并非越向上肠管越粗,只是系膜稍有增加。

但是只有梗阻上方的肠管才是柔软通畅的。

回不去,出来没问题了吧!!!(未完)嵌顿疝手法复位如果仍然不能成功,让我们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

一、用两指探查疝内容物,如果肠壁变厚变硬,说明充血水肿严重。

如果可以扪及饼样肿块,应该是系膜水肿。

只有柔软、变形能力正常的组织才能通过狭小的外环,而此时疝内组织变形能力已经非常有限,应该选择手术。

二、肿块巨大且张力很高除了说明外环口较大外,还有肠腔内气体液体较多,或者水肿严重,或者已经有大量渗血渗液,不易区别,复位风险较大,需要手术。

嵌顿疝手法复位三、肿块大但张力不高此时阻碍还纳的原因主要是疝出肠管较长且成袢,手术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术中还纳也有困难,经常需要扩大疝囊颈。

但是手术困难不一定手法复位也困难,让我们再次想一想外环口的情况,除了后壁比较平整外,其他都是台阶状,可不可以利用后壁----------翻转复位!抬高臀部,左手置于疝囊前部向阴囊方向推,右手置于疝囊后部,利用食指将靠近外环口的后方的肠管压扁,还纳局段肠管内容物,利用重力渐渐还纳,有点像换枕头皮。

注意不要整体上推,这样疝囊和肠管同时上移,但是疝囊是不会回去的。

嵌顿疝手法复位四、疝囊不大张力不高,就是回不去。

如果仔细探查你会发现,肿块随挤压可以变形,肠管较软,使不上劲。

此时应该是粘稠的肠内容物造成的。

应该算是一种难复性疝,外环口并不紧。

但是糊状物力量不易传导,常规挤压很难奏效。

可以采用分段还纳法。

用手指将疝囊近外环处分断出一小部分,然后慢慢将其中内容物挤入腹腔,然后再挤一点----------五、只剩一点点,张力高,回不去!肠腔内水、气排尽后,残留少量固体,像钩子一样挂在外环口上。

此时,只要用拇指直接向后压即可。

nzyy wrote:年轻的时候遇到嵌顿疝总想还纳,年长后遇到嵌顿疝总想手术,想想就是还纳它干什么?斜疝早晚都要手术,复位意义不是很大。

出于以下考虑,有时会采用手法复位。

1、病人情况不宜手术。

2、病人及家属拒绝手术或暂时不愿手术。

3、疝囊较大,必须修补,做还是不做?修还是不修?修补违反原则,出问题自己负责。

如果仅仅单纯切开复位,和手法复位比有什么好处!4、找别人没能成功,历尽艰辛找你就为复位而来!怎么办?只好勉为其难。

这种情况我自己一年要遇到上百例,唉!无可奈何,谁让你帮别人复上了哪!不过,手法复位的风险很大,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慎之!慎之!帝国元帅wrote:前辈,我记得教科书上讲的是如果肠坏死不要做修补,也就是说没有肠坏死修补应该没有违反原则。

的确,教科书上讲的是如果肠坏死不要做修补,但是,并不等于说没有肠坏死就应该修补,至少他没直说。

嵌顿疝局部情况差别很大,局部充血水肿严重的修补就不容易掌握分寸。

另外,三基训练上却明确的提出嵌顿疝和绞窄疝一样不宜作疝修补术。

而且根据他提出的标准,也不能手法复位。

都算是权威的说法,好像不管怎样做都有点违反原则哪!有战友提出说一说大隐静脉,坦白的说,最近几年做的较少,毕竟有专门做血管的!只有关系较近的熟人,才会去做。

但是为了为大家提供更多的选择,还是斗胆说说可能已经陈旧的经验,仅供参考!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首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适用于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

术前静脉造影除了解下肢静脉系统情况外,还要特别标明瓣膜功能异常的交通支,以便术中处理。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1、属支隐静脉裂孔附近的5条属支必须一一认明结扎,应该没有疑问。

大腿中下段一般认为没有属支,实际上中下1/3处有一条收肌管穿支与深静脉交通。

在膝平面主要有小腿前静脉和后弓状静脉。

对手术的影响主要是会将自上而下的剥脱器引入歧途,偏离主干。

另外,由于他们与小隐静脉有交通支,并非终末型静脉,游离结扎的深度常不好掌握。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2、静脉瓣膜大隐静脉腔内,有9~10对瓣膜,小腿部较多,瓣膜多呈双瓣型,可以阻挡自上而下的剥离器。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上部切口及大隐静脉显露纵形切口适用于需要同时处理深静脉或股动脉的病例。

对于单纯大隐静脉曲张,腹股沟韧带以下平行斜切口即可良好显露。

切口位置稍低,有利于首先找到大隐静脉主干。

切开皮肤后,在筋膜中央切开一个小口,伸入小拉钩后,上下拉开,多可直接显露大隐静脉主干,并且可以避免损伤并行的隐神经。

找到主干后,先不要急于向上游离,因该先向下游离,进一步确定大隐静脉主干。

先沿大隐静脉主干前方向上分离,直到隐静脉裂孔处,显露大隐静脉上端全程,再分别结扎属支。

这样有利于准确分辨各个属支,也会避免过深的分离。

大隐静脉根部结扎残端长度不应超过5mm 。

结扎后必须缝扎。

是否需要沿大隐静脉主干向下游离哪?因为大隐静脉属支有较多变异,适当向下游离可以发现变异的属支。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结扎闭管肌穿支经大隐静脉主干近侧断端插入剥脱器,双重结扎近端,将剥脱器向下最大限度插入,并以此为标志,于大腿中下1/3处另切一小口,显露大隐静脉主干后,后退剥脱器,挑出大隐静脉,向上下游离,结扎闭管肌穿支血管。

如果剥脱器可向下继续插入,此处可不切断主干,于剥脱器头部被阻处另切口处理。

如果不能将闭管肌穿支分离出并结扎,可于切口下切断主干,向下缓慢拖出血管,多可将穿支提出切口外。

注意,此穿支并非必须结扎,不要免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沿着正确的主干前进实际上,我们遇到的情况大都是明明血管就在前方,但剥脱器就是过不去,或是偏离主干,进入属支,无法继续。

是什么阻挡了我们前进的道路?1、静脉瓣膜,许上不许下2、属支。

误入歧途。

3、静脉屈曲。

怎么办?可以在你将小腿血管搞乱之前,从下向上寻找主干。

静脉瓣膜和属支都不会形成障碍,但是屈曲怎么办?好在屈曲的血管和主要属支的汇入处主要集中在小腿中上部,可以在上下两端剥脱器头部受阻的部位各作一切口,上面的向下切,下面的向上切,基本可以解决主干和主要属支主干的问题。

是化曲为直,步步推进?还是扩大切口,整团切除?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沿着正确的主干前进-------寸步难行是化曲为直,步步推进?还是扩大切口,整团切除?不管哪种办法好,都要把血管与周围组织分开。

或许,这是整个手术过程中最不顺利的部分。

当你提着血管断端游离时,无论你如何小心,无论用钝性还是锐性分离,都难免将血管撕破甚至撕断,使手术陷入困境。

为什么血管如此难以分离哪?主要原因是血管屈曲,屈曲的血管经常会挡在血管钳的前方。

其二,扩张的血管壁变薄变脆,失去了原有的弹性,一碰便破。

其三,曲张血管长期慢性炎症导致于周围组织粘连,犹其与皮肤粘连紧密。

粘连的强度已经超过了血管的强度,结果就是血管没分开却先分破了。

这些困难是普遍存在的,要想克服困难将血管完整的分下来,需要娴熟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等等!真的必须要过雪山草地才能到陕北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亮丽转身让我们再次想一想血管与周围组织的特点。

血管后方是疏松组织,比较容易分离--------先从这下手这的确是让人难以抵挡的诱饵!但是,分完了血管就游离了吗?不,脱离了与下方的联系,血管与皮肤的关系更加密切了,你把中间分子完全推到敌人的怀抱里去了!应该先分离血管与皮肤之间的粘连,虽然粘连紧密,但是皮下还是有间隙的,这在切开直视下分离时看的很清楚。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间隙?如何才能沿着这个间隙前进哪?前面提到,血管屈曲严重,质地脆弱,但是皮肤基本是笔直平滑、坚韧可靠的,而这个间隙就坚定地贴在皮肤的背面,游离覆盖在血管团上的皮肤,就等于游离成团的血管!!!如果两个切口距离很近,就可分别提起靠近的切口两端,互相分离提紧,然后用蚊式钳或解剖剪刀沿拉紧的皮肤分离,直到分到对侧的切口!你看出来了!!!怎么和横断疝囊一样!如何向两侧展开哪?可以在需要分离的区域内缝几个皮肤牵引线,拉紧需要游离的皮肤--------游离好血管团,是化曲为直,步步推进?还是整团切除?还有什么区别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对于指向两边的曲张血管,真想把他们全部切除!但是他们大都是交通支血管,完全切除是不现实的。

既然不能全切,只能尽量多切一点了。

但是游离远了就无法结扎了,撕断当然可以,的确心有不甘,不够完美。

或许,你可以在你想切断的地方经皮缝扎交通支血管!有什么不可以吗?补充大隐静脉的一点心得:1、大隐静脉曲张几乎都是由于大隐静脉瓣关闭不全造成血液倒灌为主因,其实高位接扎该静脉即解决了80%的问题,再剥脱主干致小腿3个交通支以下部位既可解决全部问题,完全没必要切除其它迂曲扩张之分支(当然如果有静脉内血栓部分则尽量切除)。

术后各分支扩张之血管自然瘪闭。

2、高位离断结扎大隐静脉近端后,剥脱器由上致下能插多远是多远,没必要在其间另取口来分离结扎穿支血管,如向下抽拖血管遇阻则反方向向上抽拖,几乎没有抽不出的血管。

如抽出血管后大出血(出血部位一般都在大腿下1/3处),先用手指按压该处如出血停止,则用7#丝线经皮横向贯穿缝扎该处,即可止血。

肠套叠手术复位成人肠套叠一般多有器质性病变,多需手术切除病变。

小儿肠套叠大部分可经空气灌肠整复,部分病儿需要手术复位。

无论成人还是小儿,都需要先对套叠的肠管进行复位,然后根据肠管病变情况决定进一步手术方式。

1、确定肿块存在。

麻醉后必须再次探查腹部,确定肿块依然存在,无论术前超声或灌肠结果如何肯定。

外科医生不怕手术困难,就怕放了空炮,切记!切记!!!2、找到套叠肠管后先确定套叠类型。

小肠套叠可直接提出切口外复位,但要探查其他肠管,我曾经遇到一例小肠三处套叠的病例。

回盲套叠要探查套头位置,观察套入部盲肠及阑尾是否一并套入,套口的松紧。

3、手法复位。

不要试图在腹腔内手法复位,应该将套叠肠管提出切口外直视下复位。

这样可以避免副损伤,而且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复位情况,单纯感觉套头的进退不能反映实际复位状况。

用手指经套口伸入,了解套口松紧,分离粘连,排除肠管夹层间渗出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