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小儿嵌顿疝的临床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法复位小儿嵌顿疝的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儿嵌顿疝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100例嵌顿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施行手法复位,观察复位效果,总结临床体会。结果 100例患儿中有95例复位成功,占95%,有9例发生复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9%。结论在进行小儿嵌顿疝手法复位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并采取正确的手法复位方法,才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复位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关键词】手法复位;小儿嵌顿疝;成功率;并发症;禁忌症;适应症
前言
嵌顿疝,即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指的是腹腔脏器在进入疝囊后无法自行复位而滞留于疝囊内的症状[1]。患有嵌顿疝时,若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则会引起肠坏死、绞窄性肠梗阻等严重后果,因此,采取何种有效的方法进行复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我院采取手法复位治疗小儿嵌顿疝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临床体会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嵌顿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患儿35例、男患儿65例;年龄12d~6岁,平均年龄1.8±1.4岁;病程6d~1年,平均病程2.2±1.5个月;其中,12例左侧、55例右侧、33例进入阴囊;15例合并肺炎、17例上呼吸道感染、8例胃肠炎。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烦躁哭闹现象,家属主诉患儿有既往有腹股沟肿块病史。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达到实施手法复位的适应症标准,实施手法复位。取仰卧位,并在臀部垫高40°。然后于患儿右侧使用左手紧握疝囊的颈部,右手则自疝囊底部向着腹股沟管的方向做挤压动作。在吸气时应持续、均匀用力,与此同时,左手逐渐放松。在呼气时,左手将内环固定,防止回纳肠管突出,同时,右手停止用力。如此反复操作,直至疝内容物全部还纳为止。若复位成功,则会感觉有显著的陷落感,且腹股沟区的肿物消失不见,患儿安静入睡或停止哭闹。在复位后需留院观察约30min,确认肿物消失后可出院。而若患儿的复位和嵌顿时间较长,情况较差的情况下则建议留院观察。
2.结果
100例患儿中,有95例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为95%。但有9例发生复位并发症情况,
包括假性复位、肠穿孔、便血、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为9%,具体可见表1。
表1 100例患儿发生复位并发症的情况(n/%)
假性复位肠穿孔便血发热总发生率
1(1) 2(2) 3(3) 3(3) 9(9)
3讨论
小儿嵌顿疝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尤以2岁以内的儿童多见,并以右侧多见[2],且男孩的患病率多于女孩。分析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先天性鞘状突未闭合而引发腹股沟斜疝,腹压增高而致使斜疝环出现扩张,以致腹腔脏器进入疝囊内[3]。出现嵌顿疝后,患儿会出现一些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全身状况差、腹部压痛、阴囊皮肤变红紫、呕吐、哭闹不止、腹胀、便秘、肠鸣音亢进等,进行X线检查则提示有肠梗阻征象。
儿童的疝囊颈和疝环与成人相比更加柔软,且腹股沟管受腹腔肌的压力也更弱,血管弹性好,因此,血液循环从受静脉回流阻碍,到出现水肿、瘀血直到肠坏死的进程较慢,比成人发生绞窄性肠坏死的发展进程缓慢[4]。但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则可能会出现疝内容物缺血坏死、睾丸缺血坏死、绞窄性肠梗阻等后果。另外,一些患儿会合并出现胃肠炎、呼吸道感染、便秘等,增加了急诊麻醉和手术的风险。因此,及时处理和选择有效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对于小儿嵌顿疝多先行采用手法复位,在复位成功48h后再行手术的治疗办法。但采用手法复位的操作比较讲究,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如将坏死肠管推入腹腔、挤破肠管等,甚至还会出现复位后并发症,如假性复位、肠穿孔、发热、便血等[5]。因此,应掌握正确的手法复位方法。总结正确的手法复位方法为“一压、二慢”。“一压”就是在复位前使用1.0ml/kg浓度为10%的水合氯醛溶液进行约30~60min的保留灌肠,促使腹肌松弛,然后取仰卧位(臀部垫高40°),对疝内容物进行挤压。“二慢”就是在挤压疝内容物时,动作应缓慢,力度要适中,避免导致肠管破裂。
此外,手法复位具有严格的适应证,应引起足够重视。总结手法复位的适应证,主要包括:一般情况较好者、嵌顿时间不超过12h的婴儿、嵌顿时间处于12~24h的幼儿、疝块张力不高者、局部肤色正常者、内环口比较松弛者、不存在便血和腹膜刺激征者。而对于采取正确手法复位方法时间超过30min,或有3次以上复位仍不成功者,则建议不再进行手法复位,而转为手术治疗。
本研究中,对100例嵌顿疝患儿实施手法复位,有95例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为95%。有9例发生复位并发症情况,包括1例假性复位、2例肠穿孔、3例便血、3例发热,并发
症发生率为9%。可见,严格按照正确的手法复位方法进行操作,并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能有效提高复位成功率,减少不必要的复位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张现伟,侯广军,耿宪杰等.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后的并发症及处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03):12-14.
[2]悦明,陈招武,肖吓鹏等.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281例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04):565-566.
[3]李新.小儿嵌顿病手法复位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466-467.
[4]肖永来,张琳,齐宏.急诊室嵌顿疝手法复位36例临床体会[J].临床急诊杂志.2010,11(03):180.
[5]刘长春.手法复位小儿嵌顿疝30例体会会[J].青海医药杂志,2012,42(0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