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例婴幼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0例婴幼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体会
目的讨论婴幼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的相关问题,以总结经验。

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月~2012年7月嵌顿时间在3~24 h,一般情况良好的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婴幼儿300例试行手法复位。

患儿采取头低足高位卧位,家属于一旁协助,医生于患儿右侧,用左手拇指、食指固定疝环,右手握持疝囊下方,向外上腹股沟方向挤压,同时顺应患儿呼吸,反复多次进行,直至嵌顿内容物还纳腹腔。

结果300例复位成功285例,占95.0%。

结论只需严格掌握手法复位适应证及禁忌证,操作到位,婴幼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是安全有效的。

标签: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婴幼儿;体会
小儿腹股沟斜疝一般为先天性,由腹膜鞘状突未闭引起,是婴幼儿外科急诊中常见疾病之一,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临床工作中必须足够重视。

笔者对2007年1月~2012年7月本院收治的300例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进行手法复位,成功率高,效果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7年1月~2012年7月嵌顿时间在3~24 h,一般情况良好的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婴幼儿300例试行手法复位。

300例患儿中,男256例,女44 例,男女之比约为6∶1;年龄最小15 d,最大7岁。

其中,右侧232 例,左侧68例。

就诊时间:小于6 h 69例;6~12 h 206例,>12 h 25例。

1.2 方法
患儿采取头低足高位卧位,家属于一旁协助,医生于患儿右侧,用左手拇指、食指固定疝环,右手握持疝囊下方,向外上腹股沟方向挤压,同时顺应患儿呼吸,反复多次进行,直至嵌顿内容物还纳腹腔。

操作过程需手法轻柔,忌粗暴;对极其不配合患儿必要时可使用镇静药物。

成功时,可有明显陷落感,或听到咕噜一声,腹股沟区肿物消失,患儿马上停止哭闹或安静入睡。

1.3 术后观察
患儿腹痛明显缓解,不再哭闹,且能安静入睡,此时再次检查腹股沟区,确认无包块,方可离院。

对于嵌顿时间长、复位困难、复位后一般情况差者,应住院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2 结果
本组复位成功285 例,占95.0%。

复位不成功15例。

复位1次254例,复位2~3 次31例。

15例手法复位失败后急诊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好。

3 讨论
嵌顿性腹肌沟斜疝是儿外科急诊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任何年龄段均可能发生嵌顿,尤其多见于婴幼儿。

嵌顿疝尽管多见,但由于小儿外环富于弹性,疝囊颈部缺少纤维缩窄环,肠系膜血管弹性好,同时腹肌不发达,故很少发生嵌顿疝引起的肠坏死。

另外,不少患儿合并急性胃肠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若急诊手术,麻醉及手术风险大,易致窒息、误吸,同时增加术后切口感染及疝复发概率。

故一般主张嵌顿时间在12 h左右,患儿全身及局部情况良好者,可尝试先行手法复位,待全身症状改善,局部炎症水肿消退后再择期行手术治疗。

但手法复位仅为一种姑息性措施,存在挤破肠管或将坏死肠管推入腹腔等可能,一旦发生,后果严重。

因此,掌握手法复位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正确的复位方法就显得十分
3.1 手法复位适应证
(1)一般情况好者,患儿无合并严重心肺等重要脏器疾病;(2)嵌顿时间<12 h(婴儿)或12~24 h(幼儿),笔者曾成功复位嵌顿时间超过24 h患儿,为经常就诊患儿,内环口较松弛,因此时间不是绝对因素,需视具体情况而定[1-2];(3)局部情况:局部皮肤无青紫、发黑,疝块张力不高,内环口相对较松弛;(4)无明显腹胀、肠型及腹膜刺激症状或便血;(5)患儿在家属帮助下能基本配合复位操作,对极端不配合患儿经镇静处理有效方能行手法复位。

3.2 手法复位禁忌证
(1)全身情况较差(患儿有严重心肺疾患,精神差、脱水、酸中毒、高热症状等);(2)嵌顿时间超过12~24 h(相对标准,需视具体情况而定);(3)正确手法复位不成功。

3.3 手法复位的方法
复位前首先应取得患儿家属同意及配合,视患儿配合程度酌情给予镇静药物。

患儿采取头低足高位卧位,家属于一旁协助,医生于患儿右侧,用左手拇指、食指固定疝环,右手握持疝囊下方,向外上腹股沟方向挤压,同时顺应患儿呼吸,反复多次进行,直至嵌顿内容物还纳腹腔。

成功时,可有明显陷落感,腹股沟区肿物消失,患儿哭闹停止或安静入睡。

操作手法需温柔,忌粗暴,同时仍需维持一定压力(大于腹压),复位不顺利者忌反复复位或长时间复位,以免发生相关并发症[3-4]。

3.4 并发症
(1)假性复位:疝内容物被塞到腹壁疏松组织间,非还纳腹腔,因此强调复位不顺利情况下不要勉强复位或反复长时间复位。

(2)肠穿孔:复位后出现腹痛、腹部压痛和肌紧张以及畏冷、发热等全身症状,腹部立位片提示膈下有游离气体者为肠穿孔。

一般考虑为扩大适应证或术者操作粗暴所致,据统计发生率为0.35%,因此复位切不可盲目进行。

(3)便血:多由于嵌顿的肠管黏膜水肿、出血所致。

一般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但需注意腹部体征变化,有加重者需考虑肠穿孔可能。

复位成功后建议留院观察或儿科进一步治疗。

经过多次手法复位不成功,家属不配合者,不能强求,需及时终止手法复位操作,建议手术治疗等,以免出现复位并发症及不必要的医疗纠纷[5-6]。

总之,本组通过300例婴幼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体会是在严格掌握复位适应证及禁忌证基础上,正确操作,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是可行的,成功率高,安全性好,对暂时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患儿无疑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但切不可盲目操作,需知难而退,尽力而止。

[参考文献]
[1] 夏悦明,陈招武. 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281例体会[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4(32):566-568.
[2] 聂梅兰,陈刚,吴璇昭. 婴幼儿嵌顿疝治疗体会[J]. 重庆医学,2010,20(39):2785-2786.
[3] 李正,王慧贞,吉士俊. 实用小儿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33-537.
[4] 程智礼. 腹股沟嵌顿疝手法复位的适应证[J]. 临床误诊误治,2007,20(7):65.
[5] 张金哲,陈晋杰. 小儿门诊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6] 魏山坡,陶金河. 婴儿嵌顿疝59 例治疗分析[J]. 河北医药,2011,7(33):1049-10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