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谁?
关于我心目中的鲁迅演讲稿范文5篇
关于我心目中的鲁迅演讲稿范文5篇同学们,你知道伟大的鲁迅吗?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我心目中的鲁迅演讲稿范文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会喜欢。
欢迎阅读参考!关于我心目中的鲁迅演讲稿范文(一)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相信大家一定都认识鲁迅这位伟大的人物吧。
他曾经被毛泽东评价为: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鲁迅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鲁迅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鲁迅生平最有名的著作有成千上万篇:如《呐喊》、(短篇小说集)是在1923写的,新潮社,是鲁迅第一部小说,其中收集1981年至1922年间所写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14篇。
我喜欢看鲁迅的作品,每看一篇鲁迅的作品就有很多的收获。
我曾经看过一则关于鲁迅教育理发师的故事。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
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像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
理了发后,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
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
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
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
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
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
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
听了这个故事,你又有什么样的收获呢?同学们,你有没有觉得鲁迅的教育方法很有个性,很特别呢?我们一定要以鲁迅为榜样,好好学习奋发向上。
通过读鲁迅的作品,还让我知道鲁迅更是一个爱护书籍,如爱护自己的眼睛一般,不容许任何人破坏。
鲁迅简绍作文200
鲁迅简绍作文200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
他以自己独特的文笔和敏锐的思想,在20世纪中国文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鲁迅的作品思想先进,体现了对旧社会的彻底反抗和对人性的赞颂。
他的小说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通过荒诞和反讽,揭示了封建糟粕和人性的丑陋;而《野草》、《伤逝》等则流露出对平民百姓的同情。
此外,他的散文随笔也字字珠玑,如《朝花夕拾》等书,思想内涵丰富深刻。
鲁迅不仅是一代文豪,更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他的人生写实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作去有存世间"的豪情,对中国现代文学乃至思想解放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那颗追求真理、渴望光明的赤子之心,将永远闪耀在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
鲁迅《祝福》赏析
zĭ páo luò yăo
渣滓 炮烙 窈陷
xīn
l ĭ tuò
歆享 牲醴 唾弃
xùn yăn
xūn
驯熟 俨然 醉醺
祥 林 嫂 的 故 事
祥林嫂几次到鲁镇?
祥林嫂为什么到鲁镇做工?待遇是否相同? 有何差别?
自 读 课 文
速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提示】 序幕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 祥林嫂被卖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尾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最后用“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 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与祥 林嫂在祝福声中寂然死去形成鲜明对比。
意在告诉读者,祥林嫂的悲剧是社会悲
剧,封建礼教是祥林嫂悲剧的根源,“祝 福”是封建社会吃人的大典,作者借助环 境描写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为 1、通过这个标题,把“凶人的愚顽的欢呼” 和“悲惨弱者”的不幸,鲜明地摆到读者面
鲁迅
(1881—1936)
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 名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
于世。浙江绍兴人。现代文 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 化运动的领导人。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 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 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 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 响。
从 文 目 的
一是“为那些为中国的改革而奔驰的猛士”
问 题 延 伸
“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 封建礼教观念占统治地位的明清两代, 妇德的核心是必须遵守“从一而终”、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伦理信条。 寡妇再嫁就是“败坏风俗”、“父母、 国人皆辱之”(《孟子·滕文公上》”
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反应了鲁四老 爷一家对祥林嫂第二次婚姻冷酷而坚决不 予承认的态度。这不是习惯使然,而是反 应了封建礼教观念对寡妇再嫁的完全否定。 因而决定祥林嫂悲剧命运的不是因为她是 寡妇,而是因为她改嫁。
我心中的鲁迅人物作文500字
我心中的鲁迅人物作文500字我心中的鲁迅-人物作文500字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松散甚至无主题。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精心的我心中的鲁迅-人物作文5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时常穿着一件中式长衫,他有一头刷子似、直竖着的短发,他嘴唇的上面有着“一”字型、浓密的胡子。
看完周晔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笑谈‘碰壁’”和“救助车夫”这两局部,我觉得他是一个爱憎清楚的人。
他救助车夫的时候没有一点儿高高在上的样子,而是半跪着耐心地帮车夫包扎。
知道车夫即使受伤了,也会继续工作,所以在包扎完后,不仅把剩下的药给了车夫,还拿出了一些钱给车夫。
他对待劳动人民是那么地慈祥、同情、热爱。
在“笑谈碰壁中”,我得知鲁迅曾经用过一百八多个笔名,尽管多么地苦难,他还是坚持用笔和敌人们斗争,毫不惧怕敌人。
他对待敌人是那样痛恨。
在看完臧克家笔下的《有的人》后,我觉得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他对人民无私奉献,而那些像反动派的人却犹如行尸走肉似的;他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效劳,而像反动派的人却作威作福、横行霸道;他为人民而战斗、为革命而献身,而像反动派的人却是活着只为自己,死后还想留名;他保卫人民的利益,而像反动派的人却侵害人民的利益;他始终都为人民们鞠躬尽瘁。
鲁迅逝世已经八十周年了,人民很想念他,想念他,想念他……这就是他的精神。
每当我念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时,我都会想起鲁迅,想起那个忧国忧民的鲁迅。
他冷漠地看待敌人,却甘愿为穷苦的人民效劳;他把等他把笔杆当枪杆,在战争中奉献自己的力气;他隐姓埋名,曾改换一百多个笔名,只为唤醒被欺压的劳动人民。
他,就是鲁迅先生。
在我心中,他是一个有反动悲观主义肉体的人。
餐桌上,他用诙谐的言语笑谈鼻子不挺是由于光线暗,看不清楚,所以经常“受阻”,在大家看来,他是诙谐的,但这悲观的背后是他的坚韧。
鲁迅生平大事
结婚
1906年初夏,鲁迅接到母亲虚报急病的电报, 被骗回来成亲。7月26日正式过门结亲。此时 鲁迅26岁,朱安29岁。
婚后情况
婚礼完毕后第四天,他便和二弟周作人启程 东渡日本,至此一去就是三年。
朱安的等待
直到她50岁时,等来的却是鲁迅与许广平在上海的 结婚照。朱安绝望地说:“过去大先生和我不好, 我想好好地服侍他,将来总会好的。我好比是一只 蜗牛从墙底一点点往上爬,总有一天会爬到顶的。 可现在我没有力气了,我待他再好,也没有用。”
1957 年,毛主席曾前往上海小住,依照惯例请几位老乡聊
聊,据说有周谷城等人。罗稷南先生也是湖南老友,参加了座
谈。大家都知道此时正值 “ 反右 ” ,谈话的内容必然涉及到
对文化 人在运动中处境的估计。罗稷南老先生抽个空隙,向毛
主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疑问: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他可
能会怎样?这是一个悬浮在半空中的大胆的假设题,具有潜在
迅先生:我昨日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 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 不想责谁——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 薇梦的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 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 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 安心,自重。”
周海婴:我以为,父亲与周作人在东京求学的那个年代,日 本的习俗,一般家庭沐浴,男子女子进进出出,相互都不回 避。即是说,我们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的所谓“男女大防”, 在日本并不那么在乎。直到临近世纪末这风俗似乎还保持着, 以致连我这样年龄的人也曾亲眼目睹过。那是70年代,我去 日本访问,有一回上厕所,看见里面有女工在打扫,她对男 士进来小解并不回避。我反倒不好意思,找到一间有门的马 桶去方便。据上所述,再联系当时周氏兄弟同住一院,相互 出入对方的住处原是寻常事,在这种情况之下,偶有所见什 么还值得大惊小怪吗?退一步说,若父亲存心要窥视,也毋 需踏在花草杂陈的“窗台外”吧?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提纲关于鲁迅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提纲关于鲁迅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一、鲁迅先生是谁?鲁迅是个很酷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拽!他的本名叫周树人,是个男生。
鲁迅先生生于1881年,已经去世很多年了。
二、鲁迅先生的经历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怎么上过学。
长大后去日本留学,学了西医。
回国后当过很多工作,最后成了一名作家。
三、鲁迅先生的作品写了很多小说和散文,书里面的故事超级精彩!他最出名的作品是《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
这些书让人大开眼界,看到了旧社会的黑暗面。
四、鲁迅先生的重要性他用文字唤醒了国人,让大家反思旧社会。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物。
鲁迅先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五、我对鲁迅先生的看法我非常崇拜鲁迅先生,他是个伟大的人!他的作品写得太精彩了,让我大开眼界。
我希望将来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用文字影响这个世界!篇2关于鲁迅的作文提纲一、鲁迅先生的小名叫什么?我特别喜欢鲁迅先生这个有趣的小名!他的小名是"狮子"和"老祥"。
听起来就很可爱有亲切感对不对?其实"狮子"这个小名是因为鲁迅先生长着浓密的络腮胡子,看起来像狮子一样英武神勇哦。
至于"老祥"这个小名,则是因为他的名字周树人里面有个"祥"字。
大家小时候应该也有好多有趣的小名吧?二、鲁迅先生从小就很聪明你们知道吗?鲁迅先生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明才智呢!他5岁就能背诵四书五经里的文章了,而且对古文也有很深的理解,真是了不起!我觉得那时候的鲁迅一定是个人小鬼大的小朋友。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班上有这样一个同学,那该有多神奇呀!不过鲁迅先生虽然很聪明,但并不是一个爱现的小孩,相反他很内向害羞。
或许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尊重每一个同学,无论他们外表如何吧?三、鲁迅先生写了很多伟大的作品你们最喜欢鲁迅先生的哪些作品呢?我最爱《狂人日记》了!里面写了一个人的疯狂想象,把旁人都当成吃人的怪物,真是太有创意了!除此以外,鲁迅还写过《阿Q正传》、《纪年》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历史上鲁迅是谁
历史上鲁迅是谁鲁迅是近代无产阶级作家,拥有先进的思想和救国救民的心,在学医期间受到新思潮的刺激,依然决定弃医从文,想要通过文字解放人们的思想、救亡国家。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历史上鲁迅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鲁迅的简介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豫亭,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
笔名鲁迅(Lution)源于革命revolution。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被麻木的精神。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石,后与《阿Q正传》、《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
毛泽东主席评价鲁迅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评论家、作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人。
鲁迅的生平简介鲁迅1881年出生在一个士大夫大家族,七岁开始结束启蒙教育,十二岁在三味书屋学习,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功底,并对艺术和课外书籍有着很大的兴趣。
然而,十三岁那年,鲁迅的祖父深陷科场案子被关进监狱,加上父亲病重去世,家道中落,这些经让他看清了社会的冷暖。
1898年,鲁迅离开故乡到南京求学,先后在江南水师学堂和陆师学堂下面的矿务铁路学堂学习,开始读先进的自然和社会科学,深受新思想的影响。
1902年,鲁迅毕业后公派到日本留学,先在弘文学院学习语言,然后到仙台医院专门学校正式学医,期间接受了民主革命的思想,参加了反清革命,并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
鲁迅回国后,在浙江的两所师范学堂任教,参加了辛亥革命。
1912年,蔡元培请鲁迅担任教育部的官职,并任教于不同的学校。
俄国十月革命以及陈独秀等人的宣传,鲁迅备受影响,参与了五四运动,并发表了《狂人日记》等名篇。
[关于鲁迅的资料]家庭背景
[关于鲁迅的资料]家庭背景[关于鲁迅的资料]家庭背景出生情况出生日期(时间):清朝光绪七年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出生地:生于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
至三十八岁,使用鲁迅为笔名。
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称为周氏三兄弟。
周晔是周建人的女儿,称鲁迅为伯父。
家庭背景在绍兴,周家算得上一门望族,做官经商且都不说,单是人丁的繁衍,就相当可观,所以到鲁迅出世的时候,周家已经分居三处,彼此照应,俨然是大户了。
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过江西一个县的知县老爷,后来又到北京当上内阁中书,成为标准的京官。
绍兴城并不大,像周介孚这样既是翰林,又做京官的人,自然能赢得一般市民的敬畏。
周家门上那一钦点翰林的横匾,正明白无误地宣告了周家的特殊地位。
鲁迅真是幸运,他的人生长途的起点,就设在这样一处似乎距乐园相当近便的地方。
中国是个讲究父权的国家,独钟那种粗暴专横,将子女认为私产的父母。
你就是生在再富裕的家庭里,倘若遇上这样的父母,你的童年仍然会被糟蹋的。
鲁迅的运气如何呢?周介孚虽然脾气暴躁,有时候要打骂孩子,但在教鲁迅读书这件事上,却显得相当开通。
那时一般人家的孩子,开蒙总是直接就读四书五经,叫一个六岁的孩子天天去念学而时习之,他会多么痛苦?周介孚却不这样,他让鲁迅先读历史,从《鉴略》开始,然后是《诗经》,再然后是《西游记》,都是选小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书。
即使读唐诗,也是先选白居易那些比较浅直的诗,然后再读李白和杜甫,这就大大减轻了鲁迅开蒙的苦闷。
祖母更是特别疼爱他,每每在夏天的夜晚,让鲁迅躺在大桂树下的小板桌上,摇着芭蕉扇,在习习的凉风中给他讲故事,什么猫是老虎的师父啦,什么许仙救白蛇啦,鲁迅直到晚年,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兴味和惬意。
鲁迅的父亲周伯宜,神态一本正经,却比祖父更为温和。
他家教虽严,却从不打小孩子。
鲁迅在《朝花夕拾》的那一篇《五猖会》中,记过他一件事,就是在小鲁迅那样快乐的时刻,偏偏逼他去背书。
我心中的鲁迅先生(共10篇)
我心中的鲁迅先生我心中的鲁迅先生(一)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终年才55岁,却写出了无数的书:《阿Q正传》、《狂人日记》、《彷徨》、《坟》等作品广为流传。
但被世人所敬仰的鲁迅先生却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
鲁迅先生在日本学医时,意识到中国人“中国人的病不在身体上,而是在心理上。
”于是他决定拿起笔,通过自己的文章来呼吁所有的中国人,所以有的人说:“鲁迅先生的笔是同黑暗作斗争最厉害的武器。
”人们把鲁迅先生誉为“民族魂”,原因是鲁迅先生或者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他给人民当牛做马,却毫不骄傲,也不曾骑在人民的头上高呼:“啊!我多么的伟大!”所以,群众们把他举得很高。
我心中的鲁迅先生(二)我心中的鲁迅先生在我的心目中,鲁迅先生是一位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可在我没学过关于鲁迅先生文章的时候,我只是认为他是一个大文豪,没有什么再过人之处,学过课本上的文章后,我对他又有了更多的了解。
鲁迅先生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
他一生都以笔为武器,去抨击国民党反动派,同时,他也非常关心劳苦大众的生活。
有一次,一户穷人由于家中实在困难没办法了,便去求富人借点钱,这个富人不但不借还让家丁将他毒打一顿,当鲁迅见到他那副悲惨模样后很痛心,便将身上带的所有钱都给了那个穷人,那人听了鲁迅说的一句话后,顿时树立起了信心,努力地工作起来。
大家知道鲁迅说了怎样的一句话吗?他说:“朋友,若不想过苦日子,就要靠自己的双手!”这句话虽说平凡,但对一个穷人说“朋友”可以抚平他心灵上的创伤。
那人最后参加了起义军,和别的劳苦大众一起推翻了旧社会那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鲁迅先生也是一位爱惜时间的人。
他不但节约自己的时间,还珍惜他人的时间。
别人与他约会,他从不迟到,总是比别人早到一些,他说:“我只是把别人休息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
”他在逝世的前三天为别人的小说写了序言,在逝世的前一天还写了一篇日记,可以说他从出生到逝世还没有浪费一点时间。
鲁迅先生主要事迹简介
鲁迅先生主要事迹简介鲁迅先生主要事迹简介七篇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旗手和开路先锋,一生致力于中国国民性的批判。
下面是作者整理的鲁迅先生主要事迹简介,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鲁迅先生主要事迹简介篇11881年9月25日,鲁迅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幼名阿张,长根,长庚,学名周樟寿。
1892年入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课余影描图画。
与章闰水建立友谊,1898年4月,入南京水师学堂,改名周树人。
12月,被本家叔催促参加县考,中榜后以四弟患病为由不再参加府考,继续前往南京求学。
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
这期间接触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对他以后的思想具有一定影响。
除读新书外,爱骑马运动,敢于和旗人子弟骑马竞赛。
1909年8月,归国,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兼任日本教员铃木珪寿的植物学翻译。
1910年8月,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
1911年,写个人的第一篇小说文言小说《怀旧》。
1912年,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
八月任命为教育部佥事。
从本年起至1917年,他大量抄古碑,辑录金石碑帖,校对古籍,其中也对佛教思想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1927年,1月赴中山大学任教。
3月,与中共两广区委书记陈延年会见。
4月1日,赴黄埔军校发表演讲《革命时代的文学》,12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29日,营救进步学生无果愤然辞职。
8月,发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9月,致信台静农,拒绝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离开广州赴上海,并与许广平在上海开始同居生活。
12月,与梁实秋等人就第三种人、自由人发生论争,双方争论持久,1930年2月,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
3月2日,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被选为常务委员,作《对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演讲。
1936年1月,肩及肋骨皆出现剧痛,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出版。
我的偶像鲁迅先生作文(精选34篇)
我的偶像鲁迅先生作文(精选34篇)我的偶像鲁迅先生作文(精选34篇)每一个人的心中吧都有一颗明亮的“星星”,小编收集了我的偶像鲁迅先生作文,欢迎阅读。
我的偶像鲁迅先生作文篇1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一个偶像吧!但是,我们心中的偶像却都是不同的,有些人的偶像是明星;有些人的偶像是作家;有些人的偶像是科学家;还有些人的偶像是发明家…。
说了这么多,我的偶像是谁呢?我的偶像是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是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虽然,鲁迅是个伟大的文学家,但是,我所敬佩的不是鲁迅先生能够写出许多经典的小说,而是鲁迅先生那种珍惜时间,能够很好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在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中,有这样的一段话: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是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在我的心目中,鲁迅先生是一个品德高尚珍惜时间的人,同时也是我最敬佩的人,他的一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难以忘却!我的偶像鲁迅先生作文篇2古今中外,名人荟萃,群星璀璨,他们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取得成就。
以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人格,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
而我的偶像就是鲁迅先生,因为他为我指路,为我指明一条通向成功的路。
有人要问:鲁迅先生都逝世几十年了,他怎么会为你指路?我所说的鲁迅先生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精神,他的那种拿起笔与敌人抗争到底的精神;他的那种弃医从文,决心救国的精神。
是这种精神鼓舞着我,震撼着我。
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一个课间休息时,老师放了一段幻灯片给同学们看,幻灯片里,日本人正在枪毙几个为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有一大群围观者,也是中国人,那些热有着健壮的体格,可他们的精神却是麻木的,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朝花夕拾的小引读后感
朝花夕拾的小引读后感朝花夕拾的小引读后感500字1说到《朝花夕拾》人们便会想到鲁迅。
那我先来介绍一下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其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被后人称为民族魂。
郁达夫是这样形容鲁迅的文字的:“鲁迅的文体简练得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
”《朝花夕拾》中那几篇描写人的文章,我是比较喜欢的。
首先,这些文章的内容比较吸引我,因为我喜欢看到各色各样的人,再加上鲁迅那种轻松而生动的语言,读着读着,你仿佛就看到那个人从书中走出来就站在你面前一样,向你展示那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如《阿长与山海经》,描写的是鲁迅家的保姆阿长。
文章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旧时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形象。
有人比喻这篇文章是鲁迅从记忆土壤中培育出的一朵异常鲜美的“朝花”。
的确,对于这个妇女,鲁迅不但没有避讳写出她的美与丑,反而是怀着真挚的感情怀念她的一切。
不论鲁迅对她是佩服、厌烦、喜欢或是讨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的感情。
而且我还发现,这个“长妈妈”跟我们读过的文章中的“孔已己”很相似,同是旧中国的人民,遭遇也差不多,比如他们的名字,都是已经被人遗忘了的,而外号也是随便起的。
可悲的人啊!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丽的回忆。
《朝花夕拾》,去领略一下鲁迅的童年,慢慢体会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儿吧。
琐碎的记忆在《朝花夕拾》中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童年,惹人怀念啊。
朝花夕拾的小引读后感500字2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本需要慢慢品味才能知心的书,我读了很多遍,直到今天合上书本,才终于对其中几篇有所领悟。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
本应该快乐美丽的童年,因为笼罩在那个封建社会,时不时透出些迂腐的气息,所以鲁迅以看似温情的语言,激烈地批判着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鲁迅先生的资料简介200字
鲁迅先生的资料简介200字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山,浙江绍兴人。
他是中国现代作家、文化评论家、革命先驱,被誉为“现代中国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家境优渥,但他对社会的不公平和封建社会的黑暗感到愤怒和失望,决心要为中国人民争取解放。
他的作品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丑陋和残酷,对中国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控诉。
鲁迅的代表作品包括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文学风格,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作品注重揭露社会问题,强调个人的尊严和自由,对当时的社会和文化风气起到了推动作用。
除了文学创作,鲁迅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化评论家和思想家。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和反思,提出了“文化自觉”的理念,呼吁中国人民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和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和作品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精神是中国人民为追求自由、民主和尊严而不懈奋斗的象征。
历史趣谈鲁迅的三段婚姻和三位红颜知己 鲁迅初恋是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鲁迅的三段婚姻和三位红颜知己鲁迅初恋是谁?导语: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
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他是民国时代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
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他是民国时代的革命斗士,文学泰斗。
其文风劲道,其风骨超然。
一代伟人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但鲁迅虽是斗士,却非鲁圣,更不是什么神!他只是一个标准的人,作为男人,同样有七情六欲,他那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不仅仅是和他的学生兼夫人许广平之间。
自古才子多风流,鲁迅也一样!初恋情人:鲁琴姑最早与鲁迅缔结婚约的是鲁琴姑,鲁迅的表妹,他小舅父的大女儿。
琴姑和鲁迅两小无猜,常在一起读书,探讨古文诗词,对鲁迅早已印象很深。
旧时人的婚姻常常受于媒灼之言,父母之命。
在鲁迅17岁那年的夏秋之季,鲁迅的母亲鲁瑞征询鲁琴姑的意见时,她扑到姑妈怀里,没说什么,但心里一百个情愿。
鲁迅母亲很高心,当即定下了亲事。
不料,事起突然。
鲁迅的保姆长妈妈有个远房外甥女朱安,早就想介绍给鲁迅,可是鲁迅母亲已订上了琴姑。
长妈妈便在鲁迅母亲面前搬弄口舌,说鲁迅与琴姑结合要“犯冲”,不吉利。
鲁迅母亲便动摇了。
第二个春天,她便决定包办鲁迅与朱安的婚事。
琴姑父亲久等周家聘娶,却毫无信息,后来得知鲁迅另娶之后,便无奈之中把琴姑许配给了他人。
也许琴姑对此婚事本不顺心,也许生活并不如意。
不久,琴姑竟然一病躺倒,再没起来,至死也不清楚周生活常识分享。
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问答题
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问答题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一、鲁迅是谁?鲁迅,原名周樟寿,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他以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
二、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是如何形成的?1. 鲁迅深受民间文学和传统故事的熏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理解。
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乡土气息的追求,对他的儿童教育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受到了日本现代文学、教育制度的影响,他对儿童教育的认识得到了拓展和深化。
3. 受到时代的变革和社会的动荡影响,鲁迅对中国传统的儿童教育观念提出了质疑和反思,致力于推动儿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三、鲁迅儿童教育观念的主要内容1. 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
鲁迅提倡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尊重儿童的个性和特点,不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儿童。
2. 注重培养独立意识。
鲁迅认为,儿童应该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主张由浅入深地教育儿童,引导他们自主地进行学习和思考。
3. 提倡以文学为媒介。
鲁迅以其独特的文学观点,认为文学是儿童教育的最佳媒介,能够启发儿童的智慧和情感。
四、鲁迅儿童教育观念的现实意义1. 在当代社会,鲁迅儿童教育观念对于启迪和引导父母和教育者的儿童教育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鲁迅儿童教育观念的传承,能够促进当代儿童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儿童全面发展。
3. 鲁迅儿童教育观念的宣扬,有利于增强社会对于儿童教育的关注和重视,推动构建更加和谐、健康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五、结语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的深刻思考,是对儿童成长和教育的关怀和热爱。
在当代社会,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借鉴其宝贵的经验和智慧,为提升我国儿童教育水平作出更大的努力。
我个人认为,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对于当代儿童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特点,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 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中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 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 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 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 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 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里 提着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记得 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 树皮了。
(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的圆月, 下面是边的沙地,都种着( ) 的( )的 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 )银圈, 手( )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 )去。那猹 却将身一( ) ,反从他的胯下( )走了。
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 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 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 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 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 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 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 鸪,蓝背……”
稻鸡
角鸡
鹁鸪
பைடு நூலகம்
蓝背
五 色 的 贝 克
鬼 见 怕
观 音 手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 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 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 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 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 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 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 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 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1.闰土是谁? 为何叫“闰土”?
2.初次见面的情景
“我”与闰土初次见面时闰土什么 样子?主要是对人物的哪方面进行描写 的?在这里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呢?
鲁迅的名人事迹800字汇总
鲁迅的名人事迹800字汇总鲁迅的名人事迹800字汇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对,就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说的,这也成为了他一生的写照!今天作者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鲁迅名人事迹,接下来随着作者一起来看看吧!写鲁迅名人事迹的作文1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从小的鲁迅,很是自在,生活的很快活,家里的条件好,没吃过什么苦。
长大后的鲁迅学了医学,奔赴国外去学医,但因一次视频让鲁迅打消了学医的念头。
那是一个日本人惨杀中国人的片段,本来没有什么,主要因为片段放完后下面有人叫好,那些叫好的人当中有着片段中被害人流着同样血的中国人!这一幕让鲁迅印象深刻,他把那一张张失去灵魂笑容和叫好声深深的记在了心底。
自从那一刻起,一个念头就在鲁迅的心里萌芽了-——弃医从文。
因为这一刻让鲁迅深刻的感受到;一个人接受的教育在高又能怎样,知识不明代表一切,学那么多甚至出国去学医那又能怎样,就算医术再好又能怎样一个人的健康不仅仅在于身体上的健康,更在于心灵上的自强!所以鲁迅认为祖国要复光,首先要改变的不是人们的身体健康,而是先要去改变人们心底深处的观念,唤醒他们将要逝去的灵魂。
因为只有躯壳没有灵魂的人活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自从那么一个坚定地萌芽在心里扎根的时候也注定了鲁迅将来的路不容易!没错,鲁迅回国以后开始了他的创作。
放下了挽回生命的手术刀拿起了救人的笔,开始了他的救国计划。
可当时的社会怎能容得鲁迅这样的行为侵沿开去。
社会中的黑暗势力开始扩散,处处阻止鲁迅没到救国文章发表,就算是这样,鲁迅还是毅然决然的坚持自己。
不久唤醒人们的文章遍布大街小巷,同时他也遭到了危机,多次命悬一线。
就算这样鲁迅始终没有改变过自己的心,那颗爱国救国的衷心,这样的鲁迅随之唤醒了许多文学人士,加入了这个救国的队列当中!如果好好想想当初,在这样的环境中,谁不想好好的活着,跟着家人平平淡淡的过日子,鲁迅也是人,他也想,可是在他心中个人安危远比不上祖国的安危,他的无私让人敬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话题。
粗略说来,从鲁迅逝世的 1936年到 1949年,鲁迅话题为民族革命问题所缠绕;从 1949 年到八十年代初,鲁迅话题则成为准官方意识形态,在大陆无人敢 于冒犯,在台湾被长期封杀。
总之, “鲁迅话题”是百分之百的“政治话题”八十年代中期, 鲁迅话题逐渐被移出政治祭坛, 挪进学术领域; 九十年代迄 今,官方对鲁迅话题开始了沉默、回避、冷淡的戏剧性过程。
二十多年来,举凡 重要的国家话题和政府语言, 不再能够, 也不再打算从鲁迅那里盘剥搜寻任何说 法,鲁迅话题的庞大利用价值似乎走到尽头,由“在朝”转向“在野” ,随即在 学界与民间展开“鲁迅争议” ,王朔,是这场争议的发难者。
到了新世纪,“鲁迅争议”衍生了“还原鲁迅”的愿望。
就我所知,不论是 鲁迅的“捍卫派”还是“质疑者” ,近十余年出版的鲁迅专著大幅度抛弃官方意 识形态尺度,试图描述真实的鲁迅。
旧史料出现新的解读, 一些新的史料披露了。
其中,最可注意的声音来自鲁迅后代:先有 2002 年周海婴回忆录《我与鲁迅七 十年》,后有 2006 年海婴先生大公子周令飞同志在交通大学的一场讲演, 这位鲁 迅的长孙直截了当问道: “鲁迅是谁?”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关于鲁迅最为激烈而讽刺的发问。
这一问,宣告七十年来 我们被告知的那位鲁迅先生,面目全非。
我们可能都会同意, 几十年来, 中国历史远远近近的大人物几乎都被弄得面 目全非。
而鲁迅的被扭曲,是现代中国一桩超级公案。
从五十年“政治话题”到 近二十年的“鲁迅争议” ,中国毕竟有所进步了,今天,鲁迅的读者有可能稍微 接近鲁迅生前的语境。
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的“还原”。
鲁迅先生的寿命是五十多年,他死后被政治化也有五十多年;鲁迅著作是 份遗产,被极端政治化的鲁迅是另一份遗产。
鲁迅的幽灵、鲁迅的读者,七十年 来始终在两个鲁迅、两份遗产之间游荡。
这是鲁迅公案的一面。
另一面,我们看看西方。
譬如但丁、蒙田、莎士比亚、 歌德、黑格尔、托尔斯泰、尼米、马克思 都是巨大的历史公案、文化公案, 他们在身后被不鲁迅是谁? 这是我第三次谈论鲁迅先生了。
每次都是又恭敬, 又有点紧张。
昨天特地剃了头,换双新皮鞋。
我不会当场讲演,讲到鲁迅的话题, 尤其郑重,总要事先写点稿子才能自以为讲得清楚一些。
下面我按着稿子念,再作些发挥,请诸位原谅。
鲁迅先生的纪念会, 七十年来不知开过多少次了。
在中国,鲁迅至今是个大断解读、塑造、发掘、延伸。
他们属于不同的国族和时代,但不属于政权;他们对文化与政治发生深远影响,但从未被现实政治吞没;他们的主张阶段性过时了,因为后人接续了他们的文脉;他们历久常新,因为他们早经熔铸为文化之链与历史坐标。
鲁迅身后的命运正相反: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头牌,但始终抵押在政权手里;他对现实政治其实毫无影响,却沦为政权的超级打手;他被悬置,但难以过时, 因为他身后既不曾出现、也不可能出现等量齐观的人物;因此他历久长在,不完全由于他著作的影响,而是最高规格的孤立状态;他的全集一版再版,但与当今文化难以建立活的关系——相比被封杀、被遗忘,鲁迅身后的命运与处境更其诡谲,更其悲哀。
七十年来,鲁迅墓前曾有无数革命者或权势者的鲜花,近二十年,煞有介事也罢,发乎内心也好,官方与民间不再主动拜祭。
鲁迅清静了,不再被利用,也不再被供奉。
这种暧昧的冷漠和前五十年炙手可热的“鲁迅政治” 一样,都是反常与变态,是历史的冻结。
目前这份已告冷却的鲁迅遗产,仍然是官方撤除之后的官方遗产。
九十多年前,鲁迅的大愿是“救救孩子!”今天,孩子们的命题可能是: 救鲁“救迅”!鲁迅身后的所有话题,是鲁迅先生的问题还是我们的问题?如果是鲁迅的问题,他的遗作俱在,要争议就争议,不愿读就不去读,无所谓还原不还原;如果这是我们的问题,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还原鲁迅?怎样还原?有没有可能还原?我想来想去,答案是:一,问题出在我们;二,鲁迅很难还原。
三,要还原鲁迅和无数历史人物,有待于“我们”发生根本的变化;四,不论是良性的、恶性的、还是中性的,不论与鲁迅有关系还是没关系,这种变化的过程会很长可能需要另一个七十年——但眼下这变化已初露端倪。
所以重要的不是鲁迅,不是还原,而是“我们”的变化。
以下试着扼要谈论鲁迅为什么难以还原,为什么这“难以还原” 是我们的问题。
最近,香港凤凰台就鲁迅逝世七十周年来访,给我一组关于鲁迅的质疑。
有的早就听过,有的闻所未闻。
记忆所及,仅举如下数端:1.鲁迅的思想可以商榷吗?2.鲁迅的精神是否被继承?是否值得继承?3.鲁迅喜欢骂人,是否导致人们在文革中互相攻击斗争的恶习?4.怎么看待鲁迅认同“无产阶级专政”?5.鲁迅的名句:“我向来不憚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 ,是否助长了中国人的恶?在半小时访答中,我无能展开谈论,现在顺着问题想下去,我清清楚楚看见,问题在我们,在那份鲁迅政治的遗产。
其一,鲁迅可以商榷吗?这是典型的奴才思路,是极权文化才会提出的问题所有人物与思想都可以“商榷” ,理应“商榷”,但我不用“商榷”这个词,那是中国式伪争论的代用词,吞吞吐吐,躲躲闪闪。
当“商榷”二字得以流行的年代,正是抹杀批评,禁止怀疑的年代,我们是思想被封锁被掐灭的几代人证。
其二,鲁迅的精神是否被继承?是否值得继承?我的回答是:假如鲁迅精神指的是怀疑、批评和抗争,那么,这种精神不但丝毫没有被继承,而且被空前成功地铲除了。
我不主张继承这种精神,因为谁也继承不了、继承不起,除非你有两条以上性命,或者,除非你是鲁迅同时代的人。
最稳妥的办法是取鲁迅精神的反面:沉默、归顺、奴化,以至奴化得珠圆玉润。
其三,鲁迅喜欢骂人,是否导致文革期间人们互相攻讦斗争的恶习?阿弥陀佛!这样的问题需要回答么?有趣的倒是看看别的国家、别的时代,文学家思想家怎样骂人——我不认为这是骂人,反而指为骂人者,真是一种骂。
但既是谁都用这个词,姑且从众吧——太远的例子不去说,仅看比鲁迅略早、略晚,或大致同期的人物:有人问福娄拜最近在干什么,他说,我在继续诅咒我的同胞,向他们头上倒粪便;托尔斯泰一辈子骂人,谁都骂,骂皇帝和教主,骂莎士比亚和尼采,骂前辈赫尔岑,骂老朋友屠格涅夫,当然,也骂他自己;尼采的咒骂则指向整个基督教世界,他说,天下只有一位基督徒,那就是耶稣,而“耶稣教”是两千年来欧洲最大的政治……在中国,应该为温柔敦厚的良人们编一册世界文豪骂人史,虽然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发生过文革,那样人整人。
这种人整人的恶习、模式、话语方式,在三十年代的左翼内部已经发难,成为五四百家争鸣的异化。
八十年代出版了鲁迅论敌骂鲁迅的大部头史料,九十年代有一部书叫做《鲁迅:最被污蔑的人》,历历举证鲁迅被谩骂被围攻的史实。
这里仅举一例,即在新中国文艺牌坊中仅次于鲁迅的郭沫若同志,即曾公然宣判鲁迅为“双重的封建余孽”。
当郭同志出口定罪前,他自称几乎不读鲁迅的书。
其四,怎样看待鲁迅认同“无产阶级专政”?是的,我们这代人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子民。
但不要弄错:从六七十年代的《红旗》杂志或《人民日报》通栏标题读到“无产阶级专政”这句话,和二三十年代在秘密书刊以及文人写作中读到同一句话,是两种读法,两种后果,两回事。
是的,鲁迅曾是左翼阵营的大将一一在他的时代,世界范围激进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十之七八选择左翼立场,譬如法国人文人阿拉贡、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彼德鲁齐等等,不仅左倾,而且是准共产党员一一当“双重封建余孽”鲁迅先生晚期靠拢左翼,模写“无产阶级专政”这句话,不是出于政治信仰,而是再三目击“无产阶级”青年肝脑涂地,被枪毙。
但及早道破左翼内部的虚伪、狡诈、霸道、浅薄, 同样也是鲁迅。
为什么呢?因为其五,鲁迅“向来不憚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一一这句话居然“助长了中国人的恶”,且不说此话通不通,这是什么逻辑?莫非此后至今遍中国滔滔不绝的恶人们在作恶之前,都曾请教过鲁迅的著作么一一恶意,分两种,一种是自知其恶,一种竟出于所谓“善意”,若是今天还有中国人以这样的“善意” 去责难鲁迅,这善意,在我看来就是十足的恶意。
不过以上的问,以上的答,都愚蠢,那是一笔现代中国是非观的糊涂帐,是不值一谈的常识问题。
可资详实对照的是鲁迅时代与我们时代的差异,这差异,才是还原鲁迅真正的难处。
(四)以下粗略排列一组时代背景、社会指标与文化形态,借以提醒我们为什么难以还原鲁迅。
鲁迅青少年时期,中国有大清政府,有康梁乱党,有孙中山革命集团,有无数民间集社,有列国的殖民地。
鲁迅壮年时期,北方是军阀政府,南方是国民政府,江西是苏维埃政府;而军阀在各省据有势力,国民政府曾分为宁汉政府,许多省份还设有苏维埃地下政府。
到了鲁迅的中期与晚期,中国粗粗统一,但仍有南京政府与延安政府,抗战时期还有南京伪政府与重庆国民政府;而在鲁迅居住的上海,有日租界与法租界。
鲁迅在北京厦门广州上海时期,学界有前清遗老,有各省宿儒,有留日派, 留英派,留美派,留德派等等,这些海龟派与今日的海龟派不可同日而语,各有真正的学派、主张和势力。
政治流派,则先后出现过君主立宪派,共和派,保皇派,三民主义,共产主义,资本主义,自由主义,法西斯主义,民族主义,还有无政府主义一一在座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巴金”的笔名,就是取两位欧洲无政府主义者的中文译名:巴库宁和克鲁泡特金,他比鲁迅谈论“无产阶级专政”还激进,居然公开顶着无政府主义者的名,活了一百多岁一一最近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一挡节目还公布了史料:虽然昙花一现,形同儿戏,但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后, 中国的政党出现过上百个。
鲁迅的同学、战友、论敌,有的是国民党要人,如蔡元培和陈仪;有的是共产党要人,如陈独秀与瞿秋白;有的既是国民党员又是共产党员,如郭沫若与田汉,有的既是学者教授又是党国重臣,如胡适之;当然,自也有许多无党无派的文人。
教科书总是凸显鲁迅年轻朋友中的左翼人士与共产党人,察看鲁迅通信的朋友,却有国民党军人如他格外溺爱的李秉中;有鲁迅为之谋职,解放后被镇压的国民政府县官如荆有麟;也有先左后右的青年,如选择台湾的台静农。
鲁迅与好几位左翼小青年从亲昵到绝交,但与国民党军政界或右翼小朋友反倒未有闹翻的记载。
鲁迅的外国友人,则有俄国没落诗人爱罗先珂,有美国左翼小子史沫莱特与斯诺,而内山完造与增田涉等等日本友人,非左非右,并没有政治色彩。
说到鲁迅与他同代人的交友范围,今天即便人脉最广,身份最特殊的角色, 也不可能与社会身份杂异、政治立场截然对立的人群维持朋友关系或彼此为敌的关系。
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朋友等同朋党,胡风集团、二流堂圈子,均曾获罪,关押自杀多人,株连千百。
政治集团的类似案例更是不可胜数。
八十年代迄今,则朋友关系大致是权利关系,或以升官,或以发财。
相对纯粹的私人友谊勉强恢复常态,然而众人的出身、职业、观点或有差异,但我们全是国家的人,教育背景和整体人格,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