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复习知识点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项羽本纪复习学案答案

项羽本纪复习学案答案
(1)lù(2)yuàn(3)gāng (4)zhuī(5)dài(6)chēn ( 7) y ì (8)chuāng(9)wěn(10) chóng tóng(11)jīn(12) miù
文言知识梳理一
◆一二段内容概括:显赫家世 少年求学不成 1.重点实虚词 ①又不肯竟学 完毕 ②毋妄言,族矣 灭族 ③梁以此奇籍 以…为奇 ④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即使 ⑤力能扛鼎 举起


被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发行吟泽畔
遭受 表被动 同披,穿着 同披,披散
翻译:先译得分点,后连缀成句
1、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 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 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 2、项羽就统帅全军渡过漳河,都沉掉所有船 只,砸破饭锅用具,烧掉营垒,携带三天的干 粮,借此向士卒表示决一死战,不让一人有畏 缩后退之心。
【文言知识梳理二】
◆五六段内容概括:东城快战 乌江自刎 1.重点实虚词 ①直夜溃围南出 同值 ,趁着 ②平明,汉军乃觉之 连词,才 ③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跟随 ④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 句末语气词 ⑤田父绐之曰 欺骗 ⑥期山东为三处 约定 ⑦汉军皆披靡 指草随风倒伏,此为溃败 ⑧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通“服”,敬佩,信服 ⑨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⑩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使动用法,使……为王 (11)吕马童面之 名词作动词,背(向) (12)项王亦被十余创 遭受 伤
◆三四段内容概括:巨鹿之战 霸王别姬 1.重点实虚词 ①战少利,陈余复请兵 稍微 ②无不膝行而前 名词作状语,用膝盖 ③诸将皆从壁上观 凭借 ④楚兵冠诸侯 居于之首 ⑤诸侯皆属焉 隶属 ⑥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营垒 ⑦项王军壁垓下 名词作动词,筑营垒 ⑧项王则夜起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⑨时不利兮骓不逝 奔驰 ⑩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受宠幸

项羽本纪知识点归纳检测附答案

项羽本纪知识点归纳检测附答案

项羽本纪?一、一词多义〔实词〕扛:1、〔gang〕双手举籍长八尺有余,力能扛鼎。

——?项羽本纪?2、〔kang,第二声〕用肩膀承当物体。

扛枪期:1、动词,约定期为三处——?项羽本纪?2、预定的时间,一定的时间期限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史记•涉世家?3、〔ji〕周〔年、月〕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尚书•尧典?4、〔ji〕期服,旧时为亲属服丧一年、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密•情表?穷:1、尽,穷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鹊楼?2、阻塞不通,走投无路君子亦有穷乎?史记•孔子世家?3、困,处境困难穷来从我?史记•项羽本纪?4、追究到底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属:1、连接,引申为跟随项王渡淮,骑者属者百余人耳。

——?项羽本纪?2、托付,交给,特引申为交给官吏治罪。

乃以王属吏。

——?史记•高祖本纪?3、嘱托。

属予作文以记之。

——?仲淹•楼记?4、类假设属皆且为所虏。

——?项羽本纪?5、亲属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6、附属,隶属,归属诸侯皆属焉。

——?项羽本纪?拔:1、抽取,抽除项庄拔剑起舞?史记•项羽本纪?2、攻下,攻克已拔,皆坑之史记•项羽本纪?3、突出,越出出乎其类,拔乎其卒〔出类拔萃〕?孟子•公丑上? 纵1、发放莫敢纵兵?史记•项羽本纪?2、耸,向上引将身一纵,轻跳入瀑布泉中?西游记?3、连词,即使,纵然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幸:1、宠爱妇女无所幸,财物无所取?史记•项羽本纪?2、幸运,幸福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3、欢喜妒人之能,喜人之失?骂尸虫文?4、希冀,期望无其人而幸有其功?荀子•君道?持:1、一只手从下托扶左手据膝,右手持颐?庄子•渔父?2、控制,挟制持吏长短?史记•酷吏列传?3、掌握悖乱不可持国?吕氏春秋•察今?4、对之,对峙楚汉久相持未决?吏记•高祖本记?当1.抵挡,抵抗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2.对着,朝着木兰当户织3.主持,执掌北邀当国者相见4.往昔,过去的遥想公瑾当年独1.只有,唯独今独臣有船2.单独,单独盖失强援,不能独完3.难道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引1.借口乃引“天亡我〞2.率领项王乃复引兵而东3.拉开〔弓〕将军夜引弓4.延请引使者蔺相如5.退回,调转相如引车避匿故1、缘固,原因,所以故姓项氏?项羽本纪?2、事,事情讲中外之事?谭嗣同?3、旧,与新相对新故异备?非子?4、老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5、衰老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6、副词,成心广故数倍欲之,忿圭尉?涉世家?如1、骑皆伏曰:“如大王言!〞〔动词,像,如同〕2、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动词,到,往〕3、先生如其旨,狼于囊〔动词,按照,遵从〕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动词,及,比得上〕5、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连词,假设,如果〕6、其如土石何〔“如……何〞固定构造,表处置之意〕幸1、宠爱妇女无所幸,财物无所取?史记•项羽本纪?2、幸运,幸福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3、欢喜妒人之能,喜人之失?骂尸虫文?4、希冀,期望无其人而幸有其功?荀子•君道?壁1、营垒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2、驻扎项王军壁垓下3、墙壁家徒四壁顾1、回头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2、不过顾吾念之3、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爱惜,顾念矜1、jin怜惜矜愍愚诚2、夸耀自矜功伐伐1、功绩自矜功伐2、讨伐伐无道,诛暴二、一词多义〔虚词〕假设:1、人称代词:你,你的假设不趣降汉,汉今虏假设?史记•项羽本纪?2、像,如同天涯假设比邻?杜少府之任蜀州?3、指示代词:这个,这样假设无罪而就死地?孟子•梁惠王上?之项梁怒之〔代词〕此天之亡我〔取消句子独立性〕非战之罪也〔助词,的〕是何楚人之多也〔这样〕乃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就〕平明,汉军乃觉之〔才〕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表示围的限定,只、仅仅〕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表转折,但、却竟然〕乃为其骑曰〔于是、就〕以以故,事得已〔因为〕以是知其能〔因此〕以示士卒必死〔用来〕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逐之〔率领〕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凭借〕而彼可取而代也〔表顺承〕无不膝行而前〔表修饰〕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表转折,但、却〕【为】项氏世世为楚将〔是〕项梁常为主办〔作为〕动词自为诗曰〔创作〕我何渡为〔语气助词,反问语气〕语气助词吾为假设德〔给〕公为我献之〔介词,替、给〕介词愿为诸君快战〔为了〕【且】三、通假字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繇〞通“徭〞,徭役2、问一田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称呼3、骑皆伏曰:“伏〞通“服〞,佩服4、乃持项王头视鲁:“视〞通“示〞,出示,展示5. 羽岂其苗裔邪.“邪〞通“耶〞,语气词,吗6、乘埶起陇亩之中:“埶〞通“势〞,形势四、古今异义1、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古义:学习认字与写字今义:学习书本) 2、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古义:指流寓在当地的客民今义:宾朋客人〕〔古义:指当地的土著丁壮今义:儿子兄弟〕3、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古义:身边的下属今义:方位名词〕4、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古义:痛快的打一仗今义:快速战斗〕5、令四面骑驰下,期为三处〔古义:山的东边今义:省〕6、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古义:此处指汉军溃败今义:勇猛无敌〕7、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指一片地域)8、吾知公长者〔古义:年高有德行的人今义:泛指年纪和辈分都高的人〕9、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古义:比喻微小的权势今义:指体量大小〕10、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古义:治理今义:管理〕11、有美人名虞,常幸从〔古义:歌伎,宫妃今义:美貌女子〕12、于是项王及悲歌大方〔古义:在此,这时候今义:承接连词〔古义:意气激昂今义:大方,不吝啬〕13、鲁父兄乃降〔古义:有时单指兄今义:父亲和长兄,泛指家长〕14、吾闻汉购我头千金〔古:悬赏今义:购置〕15、放逐义帝而自立〔古义:自己立自己今义:靠自己一个人〕16、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古义:才能和勇气今义:才能〕17、皆反,此亦天亡之时也古:大江以西今:省会名,省18、以故事得已古:先例,旧例今:真实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19、因置以为上将军古:让……成为,把;为;当做,此意指任命为;今:认为20、必尽诛吾父母妻子古:妻子和儿子;今:指丈夫的配偶;爱人。

高二复习项羽本纪练习及答案

高二复习项羽本纪练习及答案

高二《项羽本纪》阅读练习阅读下而的文言文,回答1〜11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英季父项梁。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 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籍口: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 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栋阳逮,乃请薪狱掾曹咎书抵栋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七大夫皆出项梁下。

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 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 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略知其意略:大略 B.又不肯竟学 竟:终了C.毋妄言,族矣毋:别,不要D.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惮:害怕 B2.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故事得已。

故:原因。

B. 毋妄言。

妄:狂妄。

C. 梁以此奇籍奇:这里是“认为……出奇”之意。

D. 阴以兵法部勒客及子弟。

阴:暗中。

B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4. 对下列两组句子中的加点字,判断正确的是(C ) ①梁以此奇籍 ②足以记名姓而已 ③以是知其能④略知其意A 、 两个"以”意义相同,两个"知”意义也相同。

B 、 两个“以”意义相同,两个"知”意义不同。

C 、 两个“以”意义不同,两个"知”意义也不同。

D 、 两个“以”意义不同,两个"知”意义相同。

5.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一一是被秦国将领王翦杀死的 B.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一一学文字,能够记住名姓就行了 C. 彼可取而代也一一他可以取而代之A. ①学书不成,去B. ①梁以此奇籍C. ①以故事得已D. ①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②去北军二里余 ② 大将军邓鹫奇貝才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②其父虽善游,英子岂遽善游哉D.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一一项籍身高八尺多,力量能举起大鼎B6.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B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选读》《项羽本纪》文言知识汇总

》选读》《项羽本纪》文言知识汇总

》选读》《项羽本纪》文言知识汇总《项羽本纪》是《史记》中的一篇章节,主要记载了西楚霸王项羽的生平事迹。

以下是《项羽本纪》中的文言知识汇总。

1.大义灭亲在《项羽本纪》中,描写了项羽为了大义,不惜杀死自己的亲人。

文中描写了项羽杀死了母亲和妻子之后的心情痛苦与无奈,展现了古人对于大义和责任的追求。

2.斩蛇起义《项羽本纪》中描写了项羽在夜中斩杀蛇起义的传奇故事。

蛇象征着秦朝的暴虐统治,而斩蛇的义举象征着项羽对于暴政的反抗和为民除害的决心。

3.舍命护殿在汉王刘邦攻入咸阳城之际,项羽舍弃自己的性命,选择护送秦王子婴,保护他的安全。

这一义举展现了项羽忠诚和勇敢的品质,同时也表达出古人对孝道和义务的看重。

4.夜惊破岳阳楼《项羽本纪》中描写了项羽夜袭岳阳楼的战斗,这是项羽在楚汉相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

此处运用了夜袭和突然袭击的战术,展现了项羽作为一位出色的军事将领的智谋和勇猛。

5.救亡图存《项羽本纪》中,描写了项羽在巴蜀地区与秦军激战的场景。

项羽率领楚军,在此次战斗中展现了他对于救亡图存的野心和努力。

此处凸显了项羽为了复兴楚国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6.气冲斗牛在战斗中,描写了项羽的勇士和战斗力,使用了“气冲斗牛”的比喻,形容其如牛般勇猛的战斗力。

这一表达方式反映了古人对于勇猛和战斗力的赞美。

7.听雁伤心《项羽本纪》末尾,描写了项羽败北后的心情。

项羽曾在战场上作歌伤怀,表达自己的失意和无奈。

其中,使用了“听雁”来表达项羽的伤心和哀思,展现了他壮志未酬的悲苦情怀。

综上所述,《项羽本纪》描绘了项羽的丰功伟绩和屈辱失败,展现了其英勇和聪明的一面,同时也揭示了其个人的姿态和情怀。

阅读《项羽本纪》可以增加对于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同时也能够领略古人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项羽本纪答案

项羽本纪答案

《项羽本纪》答案(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项羽家世(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少年言志(第2自然段)第三部分:巨鹿之战(第3自然段)第四部分:霸王别姬(第4自然段)第五部分:东城之战(第5自然段)第六部分:乌江自刎与尾声(第6——8自然段)第七部分:项羽本纪赞(第9自然段)(三)项羽档案明确:《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程,其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

吴中起兵——事业的起点巨鹿之战——功业的顶点鸿门宴——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垓下自刎——英雄末路的终点10、文中写项羽学习时“不肯竟学”,只求“略知其意”,后又说其“才气过人”,是否矛盾?这些表现与其功业成败有无联系?一是少时学情。

不想学书、学剑,想学万人敌的兵法,说明他的毫迈不群的性格特点;而“不肯竟学”,又暴露出性情粗疏的性格特点。

二毫迈不群与少年言志体现了项羽除暴安良、建立丰功伟绩、成就英雄霸业的宏愿;但粗疏的性格,为他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拒纳良言,错失良机,大失人心埋下了落败的种子。

2、问:虞姬回应项王的和歌,能够令“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歌一定极为动人。

可惜的是,极少有人提到这首歌,极少有人知道有这么一首歌。

《史记》中没有记载这首诗,《汉书》中也没有,有一本叫《楚汉春秋》的书中记载了虞姬的歌,全歌是: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试赏析下面这首诗。

赏析:虞姬之歌,文字极为浅易,但是却充满了真情。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是叙说形势,看似平常得很,——这是设计的平川,接着是平川之上的奇峰突起,“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是对“虞兮虞兮奈若何”态度鲜明、立场坚定的回答。

从字面看这是对偶,“大王”对“贱妾”,“意气尽”对“何聊生”,这样的组织对偶,实际是旗帜鲜明地将自身与项羽的生死联在了一起。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大王得意时,我紧随大王,大王现在失败了,我也绝不能苟活,更不能落入敌手。

《项羽本纪》复习文言知识整理

《项羽本纪》复习文言知识整理

11、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使动,使……灭亡 使动,使船靠岸 12、乌江亭长舣船待 意动,以……为王 13、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名作动,背向 14、马童面之 名作动,做好事 15、吾为若德 16、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为动,使……哭泣 17、及羽背关怀楚 名作动,违背;怀念,思念 18、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名作动,学习 19、五年卒亡其国 使动,使……灭亡 20、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 使动 名作动,称王 21、众数十万,亦足王也 名作状,像蜂一样 22、豪杰蜂起
三、特殊句式 1、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 2、诸侯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3、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4、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5、汉骑追者数千人 6、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7、吾知公长者 8、不忍杀之,以赐公 9、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 10、尚不觉悟而不自责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 判断句 判断句 省略句 状语后置 宾语前置
退避 12、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通“避” 佩服 13、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唯独 14、今独臣有船 通“服” 难道 15、籍独不愧于心乎 遭受 16、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你 17、若非吾故人乎 悬赏征求 18、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快 19、何兴之暴也 微小的权势 20、然羽非有尺寸 21、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夸耀 逞 治理 22、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23、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却 24、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只
《项羽本纪》知识点复习
一、实词词义 认字写字 1、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 2、剑一人敌,不足学 对抗,匹敌 3、以故,事得已 停息,了结 4、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 组织部署 是知其能 流寓在当地的客民 5、力能扛鼎……吴中子弟接皆已 举起 敬畏 惮籍矣 稍微 6、战少利,陈余复请兵 时运 驰骋 7、时不利兮骓不逝 天明时分 8、平明,汉军乃觉之 9、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跟随 10、期山东为三处 山的东面 约定 11、汉军皆披靡 溃败

项羽本纪节选知识点总结

项羽本纪节选知识点总结

项羽本纪节选知识点总结一、项羽早期经历项羽出生于战乱频繁的时代,他的家族并不富裕,因此他从小就勤于学习,努力进取。

后来项羽参加了秦朝的军事考试,取得了优异成绩,被招收入秦军,成为了一名士兵。

秦朝统治严苛,对百姓的苦役征战压迫日甚一日,项羽对秦朝的统治十分不满。

秦朝被推翻的契机终于来临了。

二、项羽推翻秦朝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咸阳搭救项梁的行动中结识了刘邦,他们一见如故。

公元前206年,项羽与刘邦相约起兵反抗秦朝。

刘邦称代锄强秦,项羽称代灭秦。

刘邦攻克雍凶及项梁围死咸阳,项羽破秦将张仪,灭燕军于广武。

随后,项羽攻克了秦国的都城咸阳,秦朝灭亡。

三、项羽自立为楚王公元前206年,项羽自立为楚王,建立了西楚霸业。

项羽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除掉了一些对自己可能构成威胁的人物。

他还和刘邦频繁的发生了冲突。

公元前206年和公元前205年,项羽先后击败两位汉代将领任固和吴芮,进而占领荥阳和成皋,几近攻克关中。

但由于刘邦首先赶到关中并收降秦军,项羽的计划最终未能得逞。

四、项羽与刘邦之争公元前206年,项羽和刘邦在己吾交战,结果刘邦败退,丢了三军司马,再至褒中降项羽,遗将托陈龙。

刘邦部下的兵变,项羽险些失败损失士兵过半。

随后,刘邦先发起进攻,项羽及其兵力陷入困境。

这是项羽最为关键的一次败仗。

此后,项羽在巨鹿与刘邦军队再度交锋,结果再次失败。

五、项羽失败与死亡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在彭城交战,结果项羽失败,投降刘邦。

刘邦原本还想重用项羽,然而项羽却暗自妄想再起事,于是执意离开刘邦的军队。

项羽在离开刘邦后,不久便被刘邦的追兵所追上,并最终在乌江自杀,以了终项羽的一生。

六、项羽的历史评价项羽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战争与胜败,最终以失败而终。

对于项羽的评价也一直存在争议。

有人认为他是嫉恶如仇、大无畏勇、但又缺乏谋略智慧的战国名将。

但另一些人则认为,项羽是一位变局的政治家,他的一生是江湖豪杰式的传奇,充满了战争与悲剧色彩。

语文项羽本纪知识点整理

语文项羽本纪知识点整理

五。写出下面多义词的意义
•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 下梁地 • 闻之皆争下项王。 •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 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 徒以吾两人耳, • 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足够 值得
往西走 依附 用 因为 只是,仅仅 白白地
• 汉军乃觉之
使动,使……称王
•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 项王闻龙且军破 • 项羽者,下相人也。 • 大司马咎者,故蕲狱掾 • 塞王欣皆自刭汜水上 • 使人辱之 • 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 • 军方围钟离昧于荥阳东 • 两人尝有德于项梁
六、特殊句式
•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 项王闻龙且军破。被动句 • 项羽者,下相人也。 • 大司马咎者,故蕲狱掾。判断句 • 塞王欣皆自刭汜水上 • 使人辱之 省略句 • 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定语后置 • 军方围钟离昧于荥阳东 • 两人尝有德于项梁 状语后置
The End
谢谢您的聆听!
期待您的指正!

• 左,乃陷大泽中
于是
• 毋令得东而已
向东进发
• 东至睢阳
东面
• 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 此天之亡我
取消句子独立性
• 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
攻占
• 举世闻名

• 今独臣有船
仅仅,只是
• 籍独不愧于心乎
难道,表反问
•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名作动,称王
•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 1、学剑,又三不、成指,出项下梁列怒句之子。中的红色字的词类活用的用法并加以解释。 • 2、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 3、梁以此奇籍。 • 4、壮丁苦军旅,老弱罢转漕。 • 5、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 6、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 • 7、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坑之。

《项羽本纪》(答案版)

《项羽本纪》(答案版)

项羽本纪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义:略微】知其意,又不肯竟.【义:完全】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音:qí】狱掾.【音:yuàn】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

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每吴中有大繇.【通假:同“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义:暗中】以.【义:用】兵法部勒.【义:约束】宾客及子弟,以.【义:凭借】是.【义:这】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义:杀死全族】矣!”梁以此奇.【义:意动用法,以……为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音:gāng】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义:敬畏】籍矣。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义:率领】卒.【义:士兵】二万渡河,救巨鹿。

战少.【义:稍微】利,陈余复请兵。

项羽乃悉引.【义:率,带】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音:zēng】,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义:营垒】,莫敢纵.【义:放】兵。

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义:依凭营垒观战】。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活用:名作状】行而前.【活用:名作动,上前】,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义:归属】焉。

项王军壁.【义:名作动,筑营垒】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高二复习项羽本纪练习及答案

高二复习项羽本纪练习及答案

高二《项羽本纪》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11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项梁。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 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 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栋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栋阳狱掾司 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每吴中有大徭 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D.①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②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4•对下列两组句子中的加点字,判断正确的是(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略知其意 略:大略 B.又不肯竟学 竟:终了 C . 毋妄言,族矣 毋:另h 不要D.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惮:害怕2.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故事得已。

故:原因。

B . 毋妄言。

妄:狂妄。

C . 梁以此奇籍 奇:这里是“认为……出奇”之意。

D . 阴以兵法部勒客及子弟。

阴:暗中。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学书不成,去 ②去北军二里余 B .①梁以此奇籍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C. 子弟①以故事得已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①梁以此奇籍 ②足以记名姓而已 ③以是知其能“以” “以” “以”“以”两个 两个 两个两个 意义相同,两个 意义相同,两个 意义不同,两个 意义不同,两个 ④略知其意“知” “知”“知意义也相同。

意义不同。

意义也不同。

意义相同。

5.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一一是被秦国将领王翦杀死的B.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一一学文字,能够记住名姓就行了下列判断错误的是(C )项燕是项羽的祖父,是楚国的名将。

项羽本纪试题及答案

项羽本纪试题及答案

项羽本纪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项羽的称号是什么?
A. 霸王
B. 英雄
C. 将军
D. 帝王
答案:A
2. 项羽与刘邦争霸的时期被称为什么?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楚汉争霸
D. 三国时期
答案:C
3. 项羽在垓下之战中最终的结果是?
A. 胜利
B. 投降
C. 自刎
D. 被俘
答案:C
二、填空题
1. 项羽的军队在_____之战中大败秦军,奠定了其霸主地位。

答案:巨鹿
2. 项羽的叔父是_____,他曾是楚国的大将。

答案:项梁
3. 项羽的最终结局是在_____自刎身亡。

答案:乌江
三、简答题
1. 简述项羽的生平事迹。

答案:项羽,字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早年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后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成为楚国的霸主。

楚汉争霸时期,与刘邦
争夺天下,最终在垓下之战中兵败,于乌江自刎身亡。

2. 项羽为何在垓下之战中失败?
答案:垓下之战中,项羽虽然英勇善战,但刘邦联合其他诸侯国,
兵力远超项羽。

加之项羽内部分裂,士气低落,最终导致战败。

四、论述题
1. 论述项羽的军事才能及其在楚汉争霸中的作用。

答案:项羽是楚国的杰出军事家,他善于用兵,战术灵活多变,多
次以少胜多,如巨鹿之战就是其代表作。

在楚汉争霸中,项羽一度占
据优势,但由于政治手腕不如刘邦,加之内部分裂,最终未能统一天下。

项羽本纪答案

项羽本纪答案

《项羽本纪》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二、预习作业:2、书:认字与写字;竟:完成;部勒:部署,约束;族:名词活用作动词,杀死全族;扛:举起;利:胜利;沉:使动,使船沉没;绝:切断;冠:居首位;膝:名状,用膝行进。

三文本研读:1、交待了项羽的出身楚将贵族之家,与秦有世仇,这为后文写项羽灭秦的骁勇能战作了铺垫。

2、要学万人敌之术,说明他的毫迈不群的性格特点;而“不肯竟学”,又暴露出性情粗疏的性格特点。

观秦始皇游会稽所说之话,体现其胸有大志,无所畏惧,才智非凡,有叛逆精神、胸无城府的一面。

外貌描写: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突出项羽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同时又才气超人,说明说明霸业能成绝非偶然。

有拔山盖世的勇力(“力拔山兮气盖世”)。

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它在追随叔父项梁的反秦斗争中屡建奇功。

项羽正是靠着他所向披靡的勇力在秦末农民起义中节节取胜,夺得了西楚霸王的统治地位,最终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而项羽最终尽管统治地位不长久,但也的确带领起义军灭了秦朝。

他在摧毁秦王朝暴虐统治的斗争中,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

3、侧面描写,通过众人的胆怯畏惧,侧面烘托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

这是项羽功业的巅峰,极力渲染了项羽的将帅神威。

五、(一)1竟:从始到终;竟然;完成;2勒:部署;约束;镌刻铭文3奇:使动;意动;命运不好;奇招妙计。

4利:锋利;胜利;利益;利润。

(二)1判断句;2被动句;3介宾结构后置;4定语后置(三)1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

2不要胡说,要满门抄斩的!3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

第二课时二、预习作业3、壁:名动,修筑营垒;阙:一个曲子演奏终了为一阙;溃:冲破;南:名状,向南;平明:大清早;绐:欺骗;刈:砍倒;易:退避;伏:信服、心服;地方:土地方圆;王:名动,称王;无以:没有用来……;为:语气助词;王:使我称王;创:伤;面:背向;购:悬赏征求。

(完整版)项羽本纪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项羽本纪知识点归纳

《项羽本纪》知识归纳一、字音:请给以下加点词语注音。

(略)见评价手册第1题。

二、实词:请解释句中的重点实词。

1.数(1)汉王数之,项王怒,欲一战。

(责备)(2)天下匈匈数岁者(几)(3)汉果数挑楚军战,楚军不出(屡次)(4)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细密的)2.亡(1)是时桓楚亡在泽中(逃亡)(2)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3)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4)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亡的军队)(5)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灭亡)(6)复聚其骑,亡其两骑。

(丢失)3.制(1)吾闻先发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控制)(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3)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4)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5)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制度)(6)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7)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体制)4.举(1)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攻取)(2)戍卒叫,函谷举(攻取)(3)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发动)(4)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

(发动)(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抬)(6)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端起)(7)举身赴清池。

(投)(8)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尽)(9)举世皆浊我独清。

(全)5.壁(1)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

(壁垒)(2)项王军壁垓下。

(修筑营垒)(3)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陡峭的山崖)6.发(1)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派遣)(2)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射箭)(3)成语:引而不发(射箭)(4)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焕发)(5)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头发)(6)穷发之北,有冥海者(草木)(7)先发制人(开始行动)(8)发号施令(发布)一、虚词:请解释句中的重点虚词。

1.莫(1)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没有人)(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不能)(3)莫辞更坐弹一曲。

(不要)2.独(2)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唯独)(3)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4)独在异乡为异客(独自)二、词类活用:请划出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活用情况和意义。

项羽本纪归纳

项羽本纪归纳

《项羽本纪》归纳 201402班别:姓名:学号:一、通假字1.老弱罢.转漕()2.天下匈匈..数岁者()3.乃自被.甲持戟挑战()4.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5.骑皆伏.曰()6.马童面.之()二、一词多义1.亡①是时桓楚亡在泽中()②此天之亡我()③亡其两骑耳()2.为①为秦将亡翦所戮者也()②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③自为诗曰()④我何渡为()3.骑①于是项王乃上马骑()②麾下骑能从者八百余人()4.举①遂举吴中兵()②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③杀人如不能举()5.泣①项王泣数行下()②左右皆泣()6.数①汉王数之()②汉果说挑楚军战()7.谢①汉王笑谢曰()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③哙拜谢,立而饮之()④乃令张良留谢()8.已①皆已惮籍矣()②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③数日,已降()④人生代代无穷已()9.即①梁父即楚将项燕()②于是项王乃即汉王相与临广武间而语()10.虽①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②江东虽小,地方千里()11.被①乃自被甲持戟挑战()三、重点虚词1.以①书足以记名姓而已()②梁以此奇籍()③谕以所为起大事()④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⑤汉军至,无以渡()2.则①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②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3.之①此亦天亡秦之时也()②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③闻之皆争下项王()4.乃①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②平明,汉军乃觉之()③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④左,乃陷大泽中()5.且①破齐、赵、且欲击楚()②外黄恐,故且降()③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四、古今异义1.学书.不成,去.()()3.虽江东子弟..,皆已惮籍矣()4.江西..皆反()5.遂走.还入壁()6.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7.江东虽小,地方..千里()8.吾知公长者..()9.吾闻汉购.我头千金()10.期山东..为三处()五、词类活用1.(1)①勿妄言,族.矣()②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③勿令得东.而已()④项王军壁.垓下()⑤彭越复反,下.梁地()⑥欲坑.之()⑦左.,乃陷大泽中()⑧身.七十余战()⑨亦足王.也()⑩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11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2)①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2.(1)①项王泣.数行下()(2)①绝.楚粮()②令诸君知天亡.我()3.(1)①汉军畏楚,尽走险阻..()②老弱..罢转漕()(2)①梁以此奇.籍()(3)①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六、特殊句式1.①项藉者,下项人也翻译:②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翻译:③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翻译:④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翻译:2.①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翻译: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翻译:③勿妄言,族矣翻译:④项王闻龙且军破,则恐翻译:⑤然今卒困于此翻译:3.(1)①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项羽本纪知识

项羽本纪知识

〈史记〉选读文言知识整理项羽本纪一、实词积累1、古今异义词1才气..过人:句中古义“勇武有力”今义“才华”2期山东..为三处:句中古义“山的东面”今义“山东省”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句中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区域”4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句中古义“统治”今义“筹划管理”3、一词多义属诸侯皆属焉归属;归顺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跟随独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仅二、虚词积累乃平明;汉军乃觉之才乃有二十八骑才左;乃陷大泽中就;于是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竟然、却以梁以此奇籍因为以示士卒必死来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率领三、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皆沉船;破.釜甑使……破2、意动用法梁以此奇.籍认为……有奇才3、名词活用为动词毋妄言;族.矣灭族楚兵冠.诸侯位居……之首项王军壁..垓下驻军;安营左.;乃陷大泽中向左走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向东进军马童面.之对面细看4、名词作状语无不膝.行而前用膝盖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在夜里直夜溃围南.出向南豪杰蜂.起像蜂一样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项梁怒.之对……发火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怨王侯叛己;难矣尚不觉寤不自责;过矣2、被动句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然今卒困于此3、状语后置句与籍避仇于吴中籍独不愧于心乎乘势起于陇亩之中4、定语后置句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5、固定格式汉军至;无以..渡没有办法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为什么……呢乃分其骑以为..四队以之为、把它作为五、其他重点词语又不肯竟.学终、完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暗中;部署;约束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即使九战;绝.其甬道多次;断时.不利兮骓不逝.时运;去;往项王泣.数行下眼泪未尝败北.失败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即使;纵使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遭受舜目盖.重瞳子语气词;表推测;大概及羽背.关怀楚放弃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夸耀;施展。

13 项羽本纪(字词+内容详解)

13 项羽本纪(字词+内容详解)
(失去,损失)
“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怎么样)
7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yǐ船待,
( 向东,名作状) (把船停靠在岸边)
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
(土地方圆,古今异义)
亦足王wà ng 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
(使……称王,使动)
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
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
(使…灭亡,使动)(判断句) (就)
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jià ng。
为…所…:(被)
(派)
(统领)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逃亡)
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句式:判断句)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
曰:“请召籍,使(之)受命召桓楚。”守曰:
第一部分 少怀壮志
1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
(句式:判断句)
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
(就是)(句式:判断句)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
(为…所…:被)(被动句) (担任)
封于项,故姓项氏。
(因此)
2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文字)(丢开,放下)
(认为…对,意动)
乃赦外黄当坑者。东至睢(suī)阳,(向东,名作状) 闻之皆争下项王。
(归顺,名作动)
4 汉果数挑楚军战,楚军不出。使人辱之,
(多次)
五六日,大司马怒,渡兵汜(sì)水。士卒半渡,汉 击之,大破楚军,尽得楚国货赂。大司马咎,长史 翳,塞王欣皆自刭汜水上。(句式:状语后置句) 大司马咎者,故蕲(qí)狱掾(yuà n),

项羽本纪知识点

项羽本纪知识点

• 六、一词多义
• 壁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诸侯皆从壁上观(


项王军壁垓下(

•以 • • • • • • • • • •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 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以是知其能( ) 以故,事得已( ) 梁以此奇籍( ) 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今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以故汉追及之( ) 不忍杀之,以赐公( ) 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 )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
七、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项籍者,下相人也。 2.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3.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4.此项王也。 (二)被动句 1.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2.项梁常有栎阳逮 3.然今卒困于此
• (三)倒装句 • 1.状语后置句 • (1)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 • (2)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 • (3)籍独无愧于心乎? • (四)省略句 • 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之)办。 • 2.以(之)示(于)士卒必死。 • 3.项王军壁(于)垓下。 • 4.不忍杀之,以(之)赐公。 • 5.汉王为(之)发哀。
项羽本纪(整理)
一、字音(黑板上的29个) 二、通假字:
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 2.伏(5-27) 3.视(7-3) 4.失(9-4) 5.埶(9-6) 6.寤(9-13)
同“徭”
• 三、词类活用 • 1.项梁怒之 形作动 对……发火 • 2.族(2-14) 3.奇(2-15) 4.膝(3-15) • 5.壁(4-1) 6.夜(4-2) 7.四面(4-2) • 8.楚歌(4-3) 9.夜(4-4) 10.下(4-10) • 11.南(5-2) 12.左(5-6)13.东(5-8) • 14.亡(5-13) 15.东(6-1) 16.王(6-3) • 17.西(6-7)18.王(6-8) 19.面(6-16) • 20.邑(6-18) 21.下(7-2)22.死(7-3) • 23.下(7-5) 24.泣(7-7) 25.师(9-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羽本纪复习知识点参
考答案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项羽本纪》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骑皆伏.曰(同“服”佩服)
马童面.之(“面”通“偭”,以背相向。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繇同“徭”,徭役)
乃持项王头视鲁(视同“示”,出示,展示)乘埶起陇亩之中(埶同“势”)
二、古今异义
1.学书.不成,去.(书,文字。

)(去,放弃。


2.才气
..过人(才能和勇气。


3.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情绪激昂。


4.江东虽小,地方
..千里(土地方圆。


5.吾知公长者
..(德高望重的人。


6.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重金收买。


7.期山东
..为三处(山的东面。


三、解释加点字意思
勿妄言,族.矣(灭族。


项王军壁.垓下(修筑营垒。


左.,乃陷大泽中(向左行。


亦足王.也(称王)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向西前进。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使动用法,让我称王。

)邑万户(封邑。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向东。


令诸君知天亡.我(使……灭亡。


梁以此奇.籍(认为……不寻常。


四、一词多义

①是时桓楚亡在泽中(动词,逃亡。


②此天之亡我(动词,灭亡)
③亡其两骑耳(动词,损失。



为秦将亡翦所戮者也(介词,被。


自为诗曰(动词,写。


我何渡为(何……为,固定句式。



①项王泣数行下(名词,眼泪。


②左右皆泣(动词,痛哭。



①汉王笑谢曰(动词,拒绝。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


③哙拜谢,立而饮之(动词,感谢。


④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谢)

①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连词,即使。


②江东虽小,地方千里(连词,虽然。



①书足以记名姓而已(连词,表目的,用来。


②梁以此奇籍(介词,因为。


③谕以所为起大事(介词,把。


④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介词,用,率领。


⑤汉军至,无以渡(无以,固定搭配,没有用来……)乃
①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副词,就。


②平明,汉军乃觉之(副词,才。


③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只。


④左,乃陷大泽中(副词,竟然,却。


五、默写
1、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2、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3、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4、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败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六、句式
项藉者,下项人也(判断句)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判断句)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被动)
麾下骑从者八百余人(应为“麾下从骑者八百余人”)(定后)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定语后置)
七、翻译
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布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及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为他们主持办理,暗中用兵法部署流寓于当地的客民和土着壮丁,借此了解他们的能力。

2、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

在这时已经打败了秦军,项羽召见诸侯的将领,(他们)进入辕门时,没有不用两膝跪着向前行走的,没有敢抬头仰视的。

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江东虽然小,土地方圆千里,民众几十万人,也足够称王,希望大王急速过江。

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里,也没有办法可以渡江。

4、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既然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呢?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子弟八千人度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没有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让我为王,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羽难道不会在心里感到惭愧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