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知识基本概念
八年级生物遗传基础知识
八年级生物遗传基础知识遗传基础知识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生物的繁殖、进化以及种群变化等方面。
八年级生物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遗传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针对八年级生物遗传基础知识展开讨论。
第一部分:遗传基础概念遗传基因是指父代向子代传递的遗传物质。
它包括了基因型和表现型两个方面。
基因型是指一个个体拥有的所有基因的组合,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
遗传物质DNA是基因的载体,它以特定的方式存储遗传信息。
DNA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鳞嘧啶)组成,这些碱基的排列顺序决定了生物体内各种基因的特征。
第二部分: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通过对豌豆的实验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遗传规律。
这些规律被称为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第一个定律是合子分离定律,也被称为等位基因分离定律。
它指出,每个个体两个等位基因分离成为两个不同的生殖细胞,然后与另一个个体的生殖细胞结合,形成下一代。
第二个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它指出,不同的基因对在遗传中是独立的,它们的组合方式是随机的,不受其他基因对的影响。
第三个定律是显性和隐性基因定律。
显性基因会表现出来,而隐性基因则需要在纯合子状态下才能表现。
纯合子是指一个个体两个等位基因相同。
第三部分: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的变化,它是遗传变异的一种形式。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和染色体结构突变两类。
点突变是指DNA序列内部的单个碱基发生改变,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核苷酸插入/缺失等。
这些突变可能会导致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生物体内部的功能。
染色体结构突变则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和重组,造成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倒位、重复或移位等。
这些突变可以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第四部分:遗传工程和克隆技术遗传工程是通过常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手段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常见的遗传工程技术包括基因插入、基因切除和基因修复等。
生物初中二年级生物遗传基础
生物初中二年级生物遗传基础遗传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研究的是生物性状在后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了解遗传基础是很重要的,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生物遗传基础的知识。
一、遗传基本概念遗传是生物内部信息的传递过程,它决定了生物个体的性状。
遗传物质在生物细胞中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主要由DNA分子组成。
遗传物质通过遗传信息的复制和传递来决定生物的性状。
二、基因与基因型基因是决定生物个体性状的遗传单位,它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可以存在于两个互为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分为等位基因。
对于一个个体来说,它所携带的基因的组合形成了其基因型,基因型决定了个体的表现型。
三、显性与隐性基因可以分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在个体表现中能够显示其特征,而隐性基因则在个体表现中被掩盖。
显性基因常用大写字母表示,而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四、遗传规律1.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对豌豆的研究提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他发现了“性状在基因中以隐性和显性的方式存在,并且在杂交后的第二代表现出来”的规律。
这条规律被称为孟德尔遗传规律。
2. 随机分离规律随机分离规律是指在杂合个体的生殖过程中,两个相同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会随机地分离和组合。
这一规律解释了为什么在杂合子代中,显性和隐性基因的比例约为3:1。
3. 自由组合规律自由组合规律是指在杂合个体配子的结合过程中,来自父母的基因随机地组合,形成一种新的基因组合。
这一规律解释了为什么在杂合子代中,不同基因间的组合是独立的。
五、遗传的应用遗传的研究对于人类生活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农业上,通过遗传学的知识可以选育出高产、抗病的农作物品种;在医学上,遗传疾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通过对遗传病的了解,可以提前进行干预和治疗;在警示健康上,个体差异可以通过遗传学进行分析。
六、患者调查为了更好地了解生物遗传基础对于初中二年级生物学的学习和了解,我们进行了一次患者调查。
医学遗传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遗传学重点知识总结
1. 基本概念
- 遗传学:研究基因传承和基因变异的科学
- 基因:携带遗传信息的DNA序列
- 染色体:细胞核中包含基因的结构
- 基因型:个体的遗传信息
- 表型:个体的可观察特征
- 突变:基因发生的改变
- 遗传变异:基因型和表型在群体中的差异
2. 遗传物质
- DNA: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
- RNA:参与基因表达的分子
- 蛋白质:由基因表达产生的功能分子
3. 遗传模式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引起的遗传疾病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引起的遗传疾病
- X连锁遗传: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疾病,男性更容易患病
- Y连锁遗传:由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疾病,男性特有
4. 遗传疾病
- 单基因遗传疾病: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血友病等
- 多基因遗传疾病:由多个基因突变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 染色体异常疾病:由染色体结构或数量异常引起的疾病,如唐氏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等
5. 基因组学
- 基因组:一个个体的全部基因
- 基因组测序:对个体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 基因组变异:个体基因组中的DNA序列差异
6. 人类遗传学
- 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和研究的国际合作项目
- 单核苷酸多态性:个体基因组中单个碱基的变异,如SNP
- 遗传咨询:通过遗传学知识为个体提供遗传疾病的评估和咨询
以上是医学遗传学的一些重点知识总结,仅供参考。
如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专业遗传学医生或相关专家。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之遗传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之遗传遗传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生物的种繁多、世代相传的基因信息传递和变异。
通过对遗传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生物的进化和多样性,还可以应用于农业、医学等领域。
下面将从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物质、遗传规律以及遗传工程等方面进行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是指生物体的性状和特征沿着世代传递的现象。
生物界的遗传分为性状遗传和物质遗传两个方面,性状遗传是指性状(如花色、体型等)在后代中出现的现象,而物质遗传则是指基因(生物体内控制性状的单位)的传递。
二、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指基因,它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的分子单位。
生物体内的染色体是基因的携带者,人类的染色体有23对,其中一对是性染色体,决定了个体的性别。
每个染色体上都有许多基因,基因则由DNA分子组成。
DNA分子由氮碱基、糖分子和磷酸分子组成,通过特定的排列顺序编码了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
三、遗传规律1.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对豌豆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以下遗传规律:第一定律是“单基因性状的分离规律”,表明每个性状都由一对基因控制,而父母各自的基因分别传给下一代。
第二定律是“自由组合规律”,即不同的基因对会在后代中自由组合,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第三定律是“优势性规律”,指当一个基因对中的两个基因不一致时,只表现出其中一个基因的性状。
2. 染色体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规律主要指遗传物质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
有丝分裂是身体细胞的分裂过程,每个染色体都会复制,然后分离到细胞的两个子细胞中。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的分裂过程,每个染色体只有一份,形成单倍体细胞。
染色体遗传规律的重要发现是基因与染色体的连锁现象,即染色体上的基因会因为物理位置靠近而连锁传递,而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很少发生独立的分离。
四、遗传工程遗传工程是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内,使其产生新的性状或获得特定功能的技术。
遗传工程在农业、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遗传的知识点总结初中
遗传的知识点总结初中遗传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生物体遗传基因的传递和变异规律。
近百年来,遗传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人类认识自然界和生命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遗传知识是一个重要部分,掌握遗传知识对于深入理解生物学的原理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物质、遗传规律等方面对遗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遗传的基本概念1. 遗传的概念遗传是指生物体在繁殖过程中所传递给后代的特征和性状的现象。
遗传是生物体传递性状的基础,也是生物种类的延续和繁衍的根本。
遗传是生物种群演化过程中的物质基础。
遗传是生物体以及生物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在后代中重现的过程。
2. 遗传的分类遗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性状遗传和基因遗传。
性状遗传是指生物个体特征在后代中重现的过程,基因遗传是指基因在生物繁殖过程中传递的现象。
性状遗传是基因遗传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基因在个体特征表现上的作用。
二、遗传物质1. DNA的发现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首次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他们发现DNA 是一种长链状分子,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胞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组成,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
这一发现为解析DNA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2. DNA的结构DNA的结构是一个双螺旋的立体结构,是由两条互补的链构成。
DNA的每个碱基与对应的碱基通过氢键进行配对,腺嘌呤与胞嘧啶之间形成两个氢键,而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这种特殊的碱基配对规律确保了DNA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DNA的功能DNA是细胞中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它通过分子遗传的方式传递着生物的遗传信息。
DNA 的主要功能包括:储存遗传信息、复制遗传信息、传递遗传信息和表达遗传信息。
DNA通过复制和转录的方式不断地传递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确保了不同代的生物体之间具有基本相同的遗传特征。
三、遗传规律1.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对豌豆杂交和自交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总结出了一系列的遗传规律,即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遗传初中二年级
遗传初中二年级遗传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探讨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是如何传递给后代的。
初中二年级是学习生物学的关键时期,学生需要对遗传的基本原理进行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从遗传的概念、遗传性状、遗传物质、遗传规律等方面介绍遗传的内容,帮助初中二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遗传知识。
一、遗传的概念遗传是指生物体在繁殖过程中,将自身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的现象和规律。
遗传决定了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性状,包括个体的外貌特征、身体结构、生理功能等。
遗传是生命的基础,也是生物多样性的源泉。
二、遗传性状遗传性状是指生物体具有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的特征,包括形态性状和生理性状两种。
形态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外部特征,如花的颜色、果实的形状等;生理性状是指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如耐寒性、抗病性等。
遗传性状受到基因的控制,不同的基因组合会导致不同的遗传性状。
三、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指决定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物质。
在生物界,遗传物质主要是DNA(脱氧核糖核酸)。
DNA是由核苷酸组成的长链,在细胞核中存储了生物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通过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遗传信息可以传递给后代。
四、遗传规律遗传规律是指遗传现象中的一些普遍规律和定律,主要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和染色体遗传定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指由奥地利植物学家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包括隐性遗传和显性遗传、分离和自由组合原则等。
染色体遗传定律是指由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发现的遗传规律,描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遗传交换的现象。
五、遗传的重要意义遗传是生物界存在多样性的基础,它使得各种生物体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
遗传也是进化的基础,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新的遗传性状可以产生,从而增加种群的适应性和生存竞争力。
遗传知识的掌握对于理解生物界的演化历史、改良农作物品种、预防遗传病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遗传的伦理和道德问题遗传技术的进步带来了许多伦理和道德的问题。
例如,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使得人类能够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修改,以获得更好的物质条件和生理特征。
遗传学基础知识点
遗传学基础知识点遗传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间遗传信息的传递、表现和变异。
在遗传学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基础知识点是必须要掌握的。
本文将围绕这些基础知识点展开讨论。
1. 遗传物质的本质遗传物质是指携带遗传信息的生物分子,主要包括DNA和RNA。
DNA是双螺旋结构,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胞嘧啶)组成,形成基因和染色体。
RNA则在蛋白质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2. 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根据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一系列遗传定律,包括隔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性联和定律。
这些定律揭示了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
3. 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是通过DNA分子进行的。
DNA分子在细胞分裂时复制,通过核糖体和tRNA、mRNA参与蛋白质合成,从而实现基因的表达。
4. 遗传性状的表现遗传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在有性繁殖中通过配子随机组合形成。
一对等位基因可以表现为显性和隐性,而性状的表现受到基因型和环境的影响。
5. 遗传变异基因在不同个体间可以发生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互作和基因重组等。
这种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可以导致个体的遗传多样性。
6. 遗传病与遗传咨询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囊性纤维化等。
遗传咨询是通过遗传学知识对个体的遗传信息进行评估和风险预测,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通过对上述基础知识点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遗传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生物学学科,为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的遗传学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生物遗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遗传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一门涉及生命起源、进化以及生物种类研究的学科,而遗传学则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遗传学研究了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变异和表达等现象。
在高一生物学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关于遗传学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对高一生物遗传知识进行总结,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概念。
一、遗传的基本概念1. 遗传物质:DNA是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携带着生物的遗传信息。
2. 基因:基因是决定个体性状的功能单位,它存在于DNA链上,通过遗传方式传递给后代。
3. 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细长物体,存在于细胞核中,对基因的组织和保护起重要作用。
二、遗传的基本规律1. 孟德尔遗传定律:a. 第一定律:同种纯合子的自交后代表现出相同的性状,称为纯合子性状。
b. 第二定律:基因分离定律,描述了同种基因的不同等位基因的随机分离规律。
c. 第三定律:独立遗传定律,指出不同基因对性状的遗传是相互独立的。
2. 遗传变异:a. 突变:指遗传物质发生的突然而不可逆转的变化,是遗传变异的重要原因。
b. 重组:染色体间的交换和重组现象,导致了基因的重新组合。
三、遗传的分子基础1. DNA的结构:DNA由磷酸、糖和碱基组成,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
2. DNA复制:DNA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通过半保存性复制,产生两条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3. 转录和翻译: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其中转录将DNA信息转录成RNA,翻译将RNA信息翻译成蛋白质。
四、遗传的规律与方法1. 适应与进化:适应是物种在环境变化中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进化是物种从一个祖先物种演变成新物种的过程。
2. 遗传工程:遗传工程是通过改变生物遗传物质来研究和改良生物的方法,如转基因技术等。
3. 育种方法:人工选择和杂交育种是改良作物和畜种的常用方法。
五、生物的多样性和个体性状遗传1. 突变体与自然选择:突变体是指基因突变导致的个体性状发生明显变化的个体,自然选择则是环境选择对个体适应度的影响。
遗传学的基础知识
遗传学的基础知识遗传学是现代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和变异等现象。
遗传学不仅是解决许多生物学问题的基础,也是生物技术和医学疾病治疗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从遗传学的基础知识、遗传模式、遗传病和遗传工程等方面进行介绍。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生物的遗传信息存储在DNA分子中,并通过RNA转录和翻译转化为蛋白质。
遗传学作为生物学的分支,主要研究生物的遗传信息在传递、表达和变异等方面的现象。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个体的基因型决定了它的表现型,也就是说,基因型和表现型是密切相关的。
基因型是一个个体的基因组成,而表现型是基因型所确定的生物相关特征的表现。
这个特征可以涉及身体形态、代谢功能、生长发育、行为特征等方面。
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是遗传学的核心之一。
通过研究遗传性状的表现,可以了解基因型的组成。
为了研究这种关系,基因组学研究者已经从基因组中发现了成千上万的基因,并研究了它们如何表达,从而使这种研究变得更加深入和全面。
遗传模式当涉及到遗传的时候,人们通常会谈到遗传模式。
遗传模式是一个特定遗传性状的遗传方式,它与这种遗传性状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有关。
最常见的遗传模式是隐性遗传模式和显性遗传模式。
显性遗传模式是指当一个基因型中,表现型由一对异性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所决定,与基因型无关。
例如,一个人是否有棕色的眼睛显然不取决于基因型是什么。
这种受唯一一个基因突变的控制非常成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理论含义。
而隐性遗传模式是指表现型只由两个基因中的两个相同性状的基因组成的基因型所决定。
例如,假设棕色眼睛是由一个比蓝色眼睛更显性的基因控制,那么像蓝色眼睛这样的性状只能在两个相同的隐性基因组成的基因型中表现出来。
为了理解这种遗传方式,隐性基因通常通过不同于表现型的符号来表示。
在一些精细的分析过程中,人们还考虑复合体。
复合体是指一组相互影响的基因,它们可以共同控制一个表现型,并且通过交互作用调整这个表现型的结果。
遗传知识点和题型总结
遗传知识点和题型总结遗传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生物个体之间遗传特性传递的规律和机制。
遗传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基因、染色体、遗传变异以及遗传物质等。
遗传学的知识点和题型涉及广泛,包括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变异的产生和传递规律、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本文将对遗传学的知识点和题型进行总结,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学科。
一、遗传学的基本概念1.1 基因的概念及特点基因是细胞内控制生物遗传特性的基本单位,是由DNA分子编码的功能片段。
基因决定了生物的遗传信息和遗传特性,其特点包括:(1)基因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2)基因是直接决定个体遗传特性的单位;(3)每个基因都有一对等效基因,分别来自父母;(4)基因可以发生突变,导致遗传变异。
1.2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染色体理论、联锁不连锁基因和遗传连锁等。
孟德尔遗传规律是指:个体的每一性状的遗传因子都是分离地遗传给下一代,并且以一对等价基因的方式进行互相配对。
染色体理论是指:遗传物质以染色体为载体负责了遗传。
联锁不连锁基因和遗传连锁是指:基因在某一个染色体上位于相连的位置上,容易被近似传递给下一代。
1.3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指生物个体的遗传特性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环境对遗传的影响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因素。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决定生物遗传特性的重要因素。
二、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2.1 DNA的结构DNA是生物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其主要结构包括糖、磷酸和核苷酸等成分。
DNA呈双螺旋结构,每一个DNA分子由两条互相缠绕的链组成。
2.2 RNA的结构RNA是一种单链核苷酸,与DNA的碱基配对规则相同,但在构造中含氧核糖。
RNA的结构包括:核糖、磷酸和核苷酸等成分。
2.3 DNA的功能DNA的主要功能包括: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复制、基因的表达和调控,以及蛋白质的合成等。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1.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遗传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质的遗传传递和变异。
它研究了物种的遗传特征如何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并探索了基因
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2. 孟德尔遗传定律
约翰·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对豌豆的研究提出了
三个重要的遗传定律:
- 第一法则,也称为分离规律:当纯合的个体(纯合子)自交
或互交时,后代的表型和等位基因的比例符合一定的规律。
- 第二法则,也称为自由组合规律:基因分离和分布是独立进
行的,一个基因的表现不受其他基因的影响。
- 第三法则,也称为隔离规律: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两性生
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会分离。
3. 基因和染色体
基因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是生物性状的载体。
基因通过遗
传物质DNA存在于染色体上。
人类的大部分细胞都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对是由父母分别传递的。
4. 遗传的方式
遗传传递主要有两种方式: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
显性遗传是
指某个性状在基因上表现为显性的,即只需有一个显性基因即可表
现出来。
隐性遗传是指某个性状在基因上表现为隐性的,需要两个
隐性基因才能表现出来。
5.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发生了改变,导致个体的基因型发生变异。
基因突变可能是由于DNA复制时的错误或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
它是遗传变异的重要原因。
以上是关于高中生物遗传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总结。
掌握这些
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物种的遗传特征传递和变异的规律,以及基
因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遗传的知识点
遗传的知识点遗传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生物个体之间基因的传递和遗传信息的变化。
遗传起源于几百年前的观察和实验,如今已经成为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逐步探讨遗传的基本知识点。
1.遗传的定义遗传是指生物个体通过遗传物质DNA的传递,将特定的性状和特征遗传给后代的过程。
遗传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也是进化过程中的重要驱动力。
2.基因和染色体基因是生物体内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它决定了生物个体的性状和特征。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则是DNA的载体。
在人类中,每个细胞核内都有46条染色体,其中包含了数以万计的基因。
3.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许多遗传现象,并总结出遗传规律。
其中最重要的是隐性和显性基因、基因的分离和再组合的法则。
这些规律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4.遗传的途径遗传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性状的垂直遗传和基因的水平遗传。
垂直遗传是指性状从父母传给子代的过程,它涉及到基因的传递和表达。
水平遗传则是指基因在种群中的传递和变化,它是进化的基础。
5.突变和变异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的突然而持久的变化,它是遗传变异的一种形式。
突变可以是有害的、中立的或有益的。
变异是指基因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它是进化和适应的基础。
6.遗传性状遗传性状是指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特定性状。
这些性状可以是显性的或隐性的,可以通过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进行预测。
人类的眼色、血型、身高等都是由遗传决定的性状。
7.遗传疾病遗传疾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
它们可以是单基因遗传疾病,如囊性纤维化或血友病,也可以是复杂遗传疾病,如癌症或心血管疾病。
了解遗传疾病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
8.基因组学和遗传工程基因组学是研究整个基因组的科学,它涉及到基因的组成、功能和调控。
遗传工程是一种利用基因技术改变生物性状的方法。
基因组学和遗传工程的发展为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归纳一、遗传学基本概念1. 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现象的学科,包括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遗传规律的发现和解释等。
2. 基因: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控制着生物的性状和遗传特征。
3. 染色体: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携带着遗传信息。
4.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存储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5. 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是指个体基因的组合,表型是指个体在外部表现出的性状。
二、遗传规律1. 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单因素遗传规律和双因素遗传规律,提出了显性和隐性等遗传概念。
2. 随机分离定律:当两个对立的纯合子杂交时,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将呈现随机分离的现象。
3. 自由组合规律: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独立地进行自由组合,产生不同的基因组合。
4. 联锁性遗传:染色体上的基因有时会以不独立的方式遗传,这种现象称为联锁性遗传。
5. 基因突变:指基因发生突变或突变位点的变异,是遗传变异的重要原因。
三、遗传的分子机制1. DNA复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需要复制自身,确保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完整的遗传信息。
2. RNA转录:在DNA模板上进行的过程,将DNA的信息转录成RNA,为蛋白质合成提供模板。
3. 蛋白质合成:根据RNA的信息,通过翻译过程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4. 突变:DNA复制或转录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突变,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四、遗传变异与进化1. 基因突变:是遗传变异的主要原因,揭示了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基础。
2. 染色体重组: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随机分离,使得基因在种群中重新组合,进一步增加了遗传变异。
3. 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和繁殖,使有利基因逐渐在种群中累积,驱动进化的方向。
五、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1. 基因工程: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使其具有新的性状或功能,广泛应用于农业、医学等领域。
2. 克隆技术:通过体细胞核移植等方法,复制生物体,实现基因的精确复制和传递。
有关遗传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遗传的知识点总结遗传学的基本概念1. 基因:是控制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基本单位。
基因由DNA组成,是细胞内的功能性DNA片段,负责编码生物个体的遗传特征。
2. 染色体:染色体是基因的携带者,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人类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是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遗传信息。
3. 遗传物质:指DNA和RNA,是生命体遗传信息的传递者。
遗传规律1.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统计定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 确定遗传规律:染色体对基因的定位和分离规律。
例如,性连锁遗传,杂合子的分离和重组等规律。
3. 随机性:遗传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随机性,例如基因重组的概率,基因突变的出现等。
遗传变异1. 突变:指染色体结构或基因序列的突然改变,是生物进化和遗传变异的主要原因。
2. 重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导致新的基因组合产生。
3. 杂合子形成:由两个不同亲本的基因组合而成的个体称为杂合子,杂合子的出现增加了遗传物质的多样性。
应用遗传学的领域1. 生物育种:利用遗传学的知识进行植物和动物的育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2. 医学遗传学:研究人类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基因与疾病的关系,进行遗传病的诊断和预防。
3. 法医遗传学:利用DNA鉴定技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身份鉴定,进行亲子关系的鉴定等。
4. 进化遗传学:研究物种的起源和进化过程,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遗传学的发展趋势1. 基因工程: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基因的修饰和操纵,生产优良的转基因生物。
2. 基因组学:研究生物的全基因组结构和功能,揭示基因组的结构和组织特征。
3. 个性化医学:根据个体的基因信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
4. 环境遗传学:研究环境因素对遗传变异的影响,揭示环境和遗传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总之,遗传学是生命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遗传学将为人类生活和健康带来更多好处。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1.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遗传学研究遗传特征在后代之间传递的规律和机制。
-人类的遗传特征由DNA分子携带,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和表达实现。
2.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组成的双螺旋结构。
-DNA携带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转化为蛋白质,实现基因表达。
3.染色体和基因-染色体是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携带着基因。
-基因是一段DNA序列,编码了特定的蛋白质。
4.遗传变异的类型和机制-突变是遗传变异的基本形式,可以是点突变、插入、缺失或倒位。
-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缺失、倒位、重复和易位。
-遗传重组是两个染色体间的DNA交换。
5.自然选择和进化-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指的是适应环境的有利特征或基因在繁殖中的逐渐累积和传递。
-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长期过程,通过一代代的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实现。
6.基因频率和遗传平衡-基因频率指的是群体中特定等位基因的比例。
-遗传平衡指的是群体处于定点突变、重组和自然选择的动态平衡状态。
7.遗传病和遗传性状-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可以是单基因遗传病或多基因遗传病。
-遗传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与个体特征相关的特征。
8.血型和人类遗传-血型是人类常见的遗传性状之一,由基因决定。
-人类有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具有不同的遗传模式和相应的基因型。
9.遗传变异和多样性-遗传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使得个体在遗传水平上存在差异。
-遗传变异对个体适应环境和物种进化起到重要作用。
10.遗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遗传工程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生物进行基因的改造和转移。
-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中,用于改变其性状或增强其特定功能。
总结:遗传和变异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涉及DNA结构和功能、基因和染色体、遗传变异的类型和机制、生物进化和多样性等。
了解遗传和变异知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生命的起源、发展和多样性,也可以应用于遗传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农业生产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八年级上册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生物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的主要知识点:
1. 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是指物种内部代际之间因为生物体生殖细胞传递信息而造成
后代间共享的特征。
2.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指存在于细胞核内的DNA分子,同时也存在于线粒体中的DNA。
DNA牵涉到遗传信息的存储、传递和表达等过程。
3.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包括了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
定律和二因素杂交定律。
4. 基因的概念:基因是指控制某一特征的遗传因子,是一段能编码蛋白质的DNA序列。
5. 基因的表现形式:一个基因可以有多个表现形式,称为等位基因,比如形状有圆、
长两种,形状是基因的表现形式。
6. 遗传的方式:遗传的方式包括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显性遗传是指表现型由显性基
因决定,而隐性遗传是指表现型由隐性基因决定。
7. 变异的概念:变异是指基因或染色体发生突变或交换等变化,使得个体的遗传信息
不同于他们的父母。
8. 突变的概念:突变是指基因发生变化,造成了物种内遗传信息的变异。
突变可以是
染色体层面的变异,也可以是基因序列层面的变异。
9. 变异的原因:变异的原因包括自然选择、基因突变、性状互补和交配等因素。
10. 变异的效果:变异可能会导致物种的多样性增加,也可能会对物种的适应性产生影响。
11. 变异与进化:变异对于物种的进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变异,使得物种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繁殖。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生物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遗传学知识:遗传学概述
遗传学知识:遗传学概述遗传学是一门探究生物遗传特征的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基因的本质、基因的结构、遗传规律、遗传变异、基因复合以及基因在个体、族群和物种间传递的规律。
一、基因的本质基因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指导生命所有的生理、形态和行为特征。
基因在物质上表现为DNA序列,而且基因是DNA分子的一个特定区域,可以编码蛋白质、RNA或特定功能的DNA链。
二、基因的结构染色体是生命的载体,是由DNA多条螺旋式双链随着该具有特定调控作用的蛋白质构成的一种体系结构。
基因是染色体的基本单位,一般来说,一个基因位于某处染色体上称为一个座位位置,通常用基因符号代表,例如,r、A、B、E等。
三、遗传规律1.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实验是遗传学的基础,揭示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方式传递。
2.分离规律由孟德尔提出,指出杂交子代的表型存在分离现象,即在孟德尔实验中,F2代的表型遗传规则是分离的,而每种表型都是独立的继承,一种基因的表型不会影响其他基因的表型。
四、基因变异基因变异是指基因的序列出现变化,通常指的是基因突变。
BASELINE (Brain-specific Angiogenesis Inhibitor 2)基因的突变是与乳腺癌有关的,这一突变可以导致肿瘤滋生和生长,进而导致疾病的形成。
五、基因复合基因复合是指多个基因共同决定一个特定的表型,这种现象被称为合成,它是基因互作的结果,因此,这些基因不能单独解释表型。
六、基因传递基因传递包括基因在个体和种族间的传递。
基因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染色体重组等现象。
种族间传递的结果是基因多样性,运用DNA指纹鉴别是一种有效的工具。
总之,遗传学是一种重要的科学,能够为生物学、医学、农业等领域的认识和实践提供有用的指导。
理解遗传学,尤其对人类篇头发,可以更好地认识人体、预防人体疾病和治疗疾病,对于建立健康的人体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遗传学 知识点总结
遗传学知识点总结1.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的一门生物学科学。
它是研究生物的遗传现象、遗传规律及其内在机理的学科。
遗传学研究的对象是生物体内的基因,而基因是操纵着生物体发育和遗传特性的物质基础。
遗传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基因的特性、遗传的契约、遗传变异、遗传的规律、遗传的机理和遗传的应用。
2. 遗传变异在所有的生物体中,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
遗传变异是指种群内个体之间的遗传性差异。
在多种多样的生物性命中,遗传变异是生物种群规模维系的前提条件。
遗传变异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基因型的变异,即单个基因型的变异;另一种是表现型的变异,即个体的外部表现差异。
在生物体繁殖过程中,遗传变异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它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基础。
遗传变异对群体遗传学和进化遗传学都是非常重要的。
3. 基因传递基因传递是指基因在生物体繁殖过程中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在有世代繁殖的生物体中,基因在个体繁殖过程中,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并在后代中表现出来。
基因传递遵循一定的遗传规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再组合规律,从而揭示了基因的遗传规律。
基因传递不仅有助于解释基因在生物体中的传递方式,还有助于解释基因在群体中的遗传分布规律。
因此,基因传递是遗传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4.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一种通过技术手段对生物体进行基因改造的方法。
通过基因工程,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宿主生物体中,并使之表达。
基因工程已经在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农业上,基因工程可以通过转基因作物等手段,提高植物的抗病性、耐旱性和抗虫性,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在医学上,基因工程可以通过基因治疗等手段,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
在环境保护方面,基因工程可以通过生物技术净化污染环境。
基因工程是遗传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5. 群体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是研究种群内个体之间遗传关系的一门学科。
八年级生物的遗传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的遗传知识点引言:生物学是自然界的研究,遗传学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遗传学研究遗传信息,研究个体遗传变异和垂直遗传,可以说是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详细讨论八年级生物学中的遗传知识点,帮助学生加深对遗传学知识的掌握。
主题:一、基因概念基因是关系物种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元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
基因的主要作用是决定某一特定特征的表现方式,如眼睛颜色、皮肤的色素沉着等。
基因是由DNA分子组成的,位于染色体上。
二、遗传方式1. 显性遗传显性遗传是指表现在个体表面上的遗传特征。
一个显性基因只需要被一个父母所传递,即可在后代中表现出来。
2. 隐性遗传隐性遗传是指不表现在个体表面上的遗传特征。
隐性基因需要从父母双方传递,才可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来,例如父母都拥有一个隐性基因时,子女有1/4的机会表现出来。
3.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修复或复制时出现的错误改变,导致了原本和平的遗传状态的改变。
基因突变分为点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异常。
三、遗传的途径1. 孟德尔的遗传法则孟德尔遗传法则是微观遗传学中最基础的遗传现象。
他发现遗传物质的表现方式遵循着规律性的分离、配对和表现等。
孟德尔的遗传法则有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规律、优势与隐形遗传定律。
2. 染色体遗传染色体遗传是对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过程的描述。
染色体遗传可以分为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等四个方面。
其中单基因遗传又分为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两种。
四、遗传疾病1. 常见遗传疾病常见遗传疾病包括唐氏综合症、血友病、苯丙酮尿症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通常是由单一基因的遗传突变所引起的。
因此,双亲中如果有一个人携带该基因,子女患上该疾病的概率将非常高。
2.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通过修复或替代患者体内出现遗传突变的基因,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的。
结论:在现代生物学中,遗传学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
遗传学的研究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深入了解DNA、基因和人类的遗传变异。
生物必修二遗传知识点填空
生物必修二遗传知识点填空1.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是指性状在生物体间代际(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传递和变异的现象。
这种传递和变异是通过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来完成的。
2.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一种有序排列形态。
它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染色体具有遗传物质的存储、复制和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
3.基因和基因型基因是控制其中一性状的遗传物质。
基因型是指个体其中一性状所具有的基因的组合方式。
4.基因的等位基因基因存在多个形式,称为等位基因。
一个个体的其中一性状由其基因型决定,其中每一对等位基因可以分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5.遗传的分离规律孟德尔在对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后得出了一系列遗传法则,即孟德尔定律。
其中最重要的定律是分离规律:一个个体的两个等位基因由于有且只有一个可以传递给后代。
6.两个性状的分离遗传当两个不同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一对染色体上时,这一对等位基因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会进行独立的分离。
7.基因的联锁和基因图谱基因的联锁是指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或多个基因由于粘连而共同遗传给后代。
利用联锁关系,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形成基因图谱。
8.交叉互换和遗传连锁的破裂交叉互换是指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互换。
交叉互换在交叉点附近破裂,在基因的联锁关系中引入了新的组合。
9.抗生素和抗药性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分泌的特定化合物,可以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
而抗药性是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
10.DNA的结构和复制DNA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通过复制保证遗传信息在细胞分裂时传递给子细胞。
DNA由两条互补的链以螺旋形结构排列,其中A(腺嘌呤)和T(胸腺嘧啶)互补,C(胞嘧啶)和G(鸟嘌呤)互补。
11.DNA的转录和翻译DNA的转录是指DNA遗传信息通过RNA分子的复制传递给蛋白质合成过程。
转录产生的RNA分子通过翻译过程转化为蛋白质。
12.突变和遗传变异突变是指DNA分子的基因序列发生突然而永久的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网络
要点精讲
一、基本概念
1.交配类:自交、杂交、测交、正交、反交、自花或异花传粉、闭花受粉
杂交: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个体间的相互交配,一般用×表示。
自交: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间的相互交配,一般用表示。
自交是获得纯种系的有效方法,也是鉴别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常用方法之一,尤其是植物。
自由交配:群体中的个体随机地进行交配,包含自交和杂交。
测交:让需要确定基因型的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
用于遗传规律理论假设的验证实验,也用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鉴定。
特别提醒:自交和测交都可用来鉴别一个个体是否是纯合子,自交较简便,测交较科学。
正交与反交: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的父本与母本恰好是反交中的母本和父本。
常用来检验某一性状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遗传。
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交配方式为自交。
异花传粉:指不同花朵之间的传粉过程,分同株自花传粉(属自交)和异株异花传粉(属杂交)。
闭花受粉:某些植物在花未开时已经完成了受粉,这样的受粉方式为闭花受粉。
2.性状类:性状、相对性状、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
性状是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如豌豆的一些性状:种子形状、子叶颜色、茎的高度、种皮的颜色(有些种皮颜色为子叶透过种皮的表现)。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如豌豆的高茎与矮茎,狗的直毛与卷毛。
完全显性: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的全部个体,都表现出显性性状,并且在表现程度上和显性亲本完全一样,如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不完全显性:指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如紫茉莉花色。
共显性:指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两个亲本的性状,同时在F1的个体上显现出来,而不是只单一的表现出中间性状,如马的毛色中混毛马、ABO血型中的A B型。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完全显性中,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在杂合子一代(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3.染色体类: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略)
4.基因类: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相同基因)、非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同大写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相同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两个相同的基因。
特别提醒:不论等位基因还是相同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均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只不过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个体可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而具有相同基因的个体(纯合子)只形成一种配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非等位基因:是指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的基因。
复等位基因:如果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有多种,这些基因被称为复等位基因。
如ABO血型中的I A、A B和i。
5.个体类:表现型、基因型、杂合子、纯合子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特别提醒:生物个体的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外在表现形式,基因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个体的表现型。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DD和Dd两种基因型均表现出为高茎;基因型相同,环境条件不同,表现型也不一定相同,如鸡胫的颜色,遗传物质是黄胫,若饲料不含黄色素,鸡胫为白色。
纯合子:个体每一对性状的基因是相同的。
自交时,不发生性状分离,能稳定遗传。
分为显性纯合子(AA)和隐性纯合子(aa)。
杂合子:一对或多对性状时,只要具有一对等位基因就属于杂合子。
自交时,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
特别提醒:对多个基因控制的具有多对性状的个体,无论基因的显隐性如何,只要控制每一对性状的基因都纯合就是纯合子,如AABBCC、AABBcc、aaBBcc。
否则,就是杂合子,如AaBBCC、AABbcc、aaBBCc。
二、基本方法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判定:
方法一:根据定义判断。
让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 F1中显现出来的为显性性状,隐而未现的叫隐性性状。
方法二:根据自交结果判断。
让具有同一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或子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不同于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应注意:不完全显性自交后代可出现3种性状表现类型,如紫茉莉花色;共显性自交后代最多可出现3种(如马的毛色)或4种(如ABO血型)性状表现类型。
方法三:根据频率高低判断。
在群体中随机选择多对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双亲的性状,则子代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高的为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为隐性性状。
2.分枝法:将两对或两对以上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分别进行讨论,然后将控制各对性状的基因组成相加、概率相乘得到各种基因型及概率,将各对性状的表型种类相乘得到表型种类及其比例。
三、基本规律
1.基因分离定律——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⑴遗传试验:让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F1全为高茎,F1自交所得F2中,不仅出现了高茎,矮茎重新出现,且比例接近于3:1。
⑵解释: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减数分裂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这样F1产生的雄配子和雌配子就各有两种,两种不同配子(含显性基因或隐性基因)的数目相等。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会出现:4种组合、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3:1。
⑶假说推理与验证:若解释正确,则让F1(高茎)与隐性亲本矮茎豌豆杂交,其后代应该是2种表现型——高茎和矮茎,比例接近1:1。
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证明了假说的正确性。
⑷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
⑴遗传试验:让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全为黄色圆粒,F1自交所得F2中,不仅出现了亲代原有的性状——亲本类型: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出现了新的性状——重组类型: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且比例接近于9:3:3:1。
⑵解释:两对性状分别由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所控制,减数分裂时,会形成4种等比例的雌雄配子,由于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从而产生: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表型比例接近于9:3:3:1。
⑶假说推理与验证:若解释正确,则让F1与双隐性亲本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其后代应该是4种表现型,比例接近1:1:1:1。
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证明了假说的正确性。
⑷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3.实践应用
⑴指导育种:通过杂交可使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到一起,通过连续自交可获得同时具有两个及两个以上不同优良品种的优良种性的新品种。
⑵医学方面:预测和诊断遗传病的理论依据,可判定遗传病方式及患病风险,确定适宜的优生方式。
⑶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的推断。
基本步骤是:①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确定性状的显隐性,并大致书写基因型;②根据特殊个体的表现型,准确写出基因型,如隐性个体为纯合;③由已知个体的基因型结合未知个体的表现型及其比例,确定相关个体的基因型。
注意:对几对性状的遗传问题,应学会用分枝法处理。
(4)确书写遗传图解。
做到:一是思路清晰,尤其是亲子代的相互关系;二是标记清楚,如亲本(P)、子一代(F1)、子二代(F2)、雌性()、雄性()、配子、杂交(×)、自交()及相关个体的表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