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训练-专题一 说明顺序与文章结构-3.阅读训练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同步练习(含答案)【语文作业本】八年级下册写作说明的顺序一、任务一回顾课内所学1.小语对已学过的部分说明文进行了整理。
他对说明顺序的使用产生了一些疑惑,打算找同学小文一起探讨。
请依据情境,补全他们的对话。
说明顺序整理表课文说明内容说明顺序《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和发展历史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梦回繁华》《清明上河图》的画卷内容及绘画特点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恐龙无处不有》以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佐证“板块构造"理论逻辑顺序小语:《中国石拱桥》采用时间顺序,让读者清楚地看到我国石拱桥的发展变化过程。
小文:不仅如此,它还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①。
小语:看来,选择合理的说明顺序,有助于②_________ 。
小文:是的,《梦回繁华》采用空间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对读者的阅读很有帮助,读者可以:③____________ 。
小语:我还有一个疑惑,《恐龙无处不有》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为什么采用逻辑顺序写作呢?小文:《恐龙无处不有》采用了从④到⑤的顺序,这样写的原因是:⑥____________ _________ 。
小语:这样看来,说明顺序的作用是:⑦____________ 。
二、任务二走近校园开放日2.校园开放日即将到来。
假设你将作为校园引导员,给嘉宾做相关介绍,请你准备一段200字左右的介绍词。
小贴士供参考的话题:学校办学理念、学校发展历史、校园建筑布局、学校特色活动等。
使用恰当的提示词。
时间顺序的提示词:过去、现在、将来……空间顺序的提示词:上、下、前、后、左、右、中间、两边……逻辑顺序的提示词:首先、其次,于是、就,因为、所以……三、任务三聚焦微信聚焦微信3.70岁的爷爷也开始使用微信啦!他点开微信,面对众多图标(见图2-4),不知该如何使用。
请你挑选一个图标,为爷爷写一段200字左右的使用说明。
尽量用爷爷能够理解的话,帮助爷爷尽快掌握操作要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10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10篇一】我们身边的荧光增白剂近日,有报道称一些颜色极为亮丽的服装中含有荧光增白剂,这可能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
同时,XXX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部分纸质餐具仍存有安全隐患,多家知名方便面品牌外包装仍然含有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具有亮白增艳作用的色彩调理剂。
其作用原理是吸收不可见的紫外光,转换为波长较长的蓝色或紫色的可见光。
蓝颜色的光释放出来后,与物品发出的黄光进行叠加,互补形成白光,使物品发出的白光增加,人们肉眼可感觉到白色物品明显变得更白、更亮、更鲜艳。
在纺织服装行业,纤维自身的白度往往达不到人们的要求,尤其是天然纤维如羊毛、蚕丝、棉花、麻等。
由于环境与生长周期的差异,纤维的白度差别很大,特别是白色纤维,会轻微吸收可见光中的蓝光,从而造成蓝色不足,使白色的纤维看起来稍带黄色,给人以陈旧之感。
为此,人们在洗涤剂中或纺织品整理过程中加入荧光增白剂,从而达到使衣服颜色更亮丽的目的。
荧光增白剂广泛用于纺织、造纸、洗涤、塑料、涂料、皮革等多个领域。
然而,荧光增白剂对人体有什么安全隐患呢?医学临床试验已经证明,荧光增白剂一旦进入人体,就不容易分解,毒性会在肝脏或其他主要脏器中积累,构成潜在的致癌风险。
在紫外线作用下,荧光增白剂可能会增强致癌物肿瘤的形成。
还能引起真核生物酵母的致突变作用。
最明显的一点是与伤口处的蛋白结合,不利于伤口愈合。
值得欣慰的是,XXX联合XXX,目前正就荧光增白剂的安全隐患问题,开展相关标准的申请与制定,并提出建立生态环保体系标准,这将从根本上解决荧光增白剂的安全隐患问题。
二】恰与够第④段的作用是通过举例说明“过了”或“不够”的后果可能会很严重,从而强调了“够”的重要性。
文章开头提到了“够”字的起源和应用场景,接着通过具体的例子告诉读者,话多了半句后果往往大得多,甚至可能导致失去生命。
这样的事情虽然不多,但是却是存在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慎重地使用语言和表达,尤其是在涉及到人命的时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训练-专题一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结构和主题-1.专题精讲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资料设计第一单元记叙文阅读专题一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结构和主题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资料设计专题精讲知识要点阅读记叙文,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结构和主题。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住记叙文阅读的重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脉络,正确划分记叙文的段落层次,准确概括段意。
我们阅读记叙文,首先抓住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阅读时,依次理清行文脉络。
第二,掌握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记叙文中常见的叙述顺序是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
其作用是: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
其作用是: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其作用是:对情节起到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第三,理清记叙的线索。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是记叙文组织和串连材料的纽带,把文章的人物和事件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文章线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①以人物为线索;②以事物为线索;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④以感情为线索。
⑤时间线索。
第四,正确划分段落层次,准确概括段意。
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有:①理清文章的线索,可按时间或空间转换、事件发生的经过、表达方式变换等来划分。
②借助文章中过渡性的词语、句子、段落,表时间变化的语句,还要注意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
归纳层意或段意的方法有:①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进行适当删改作为段意。
②概括法,把段落表达内容组合成句,注意完整、简洁、明确。
2.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人物是记叙文的核心,我们要善于抓住对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描写来分析人物,要注意从对人物的侧面描写来分析,还要紧扣作品中的社会环境分析其对人物和主题所产生的积极意义。
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福楼拜、屠格涅夫、歌德等人物的性格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教学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记述文阅读常有题型及解题方法专项训练一、辨析叙索和作用1、索(1)以人物(2)以(3)以人物(4)以事件(5)以感情(6)以某物(7)以目(8)明暗两2、作用:是穿全文的脉,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在一同,使文章条理清楚、次清楚。
3、答套路:如:文章以“⋯⋯”索,中串写了“⋯⋯”、“⋯⋯”几件事,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构,材典型,脉清楚,要旨明。
二、理清叙序。
1、叙序及作用(1)叙(按事情展先后序)。
作用:叙事有有尾,条理清楚,起来脉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果,再交代前方生的事。
)。
作用:造成念、吸引者,防止表达的平板,增文章的生性。
(3)插叙(叙事中止索,插入有关的另一件事。
)。
作用:情起充、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型:一是分辨文章叙的序型;二是思虑文章什么要运用的序。
三、叙文的表达方式:1、表达方式及作用(1)描绘:人物、事件和境等所作的声色、致入微的描与刻画。
描绘分人物描绘和境描绘。
人物描绘又分(1)肖像描绘(2)相貌描绘(3)神描绘(4)作描绘(5)言()描绘(6)心理描绘(7)光景描绘(8)景描绘人物描绘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情展;揭露文章主。
境描绘又能够分:自然境描绘和社会境描绘。
自然境描绘(光景描绘)句的主要作用(1)表地区光,交代故事生的、地址及人物活的空、季和境特点(2)推情展(3)衬着氛围(4)衬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入主。
社会境描绘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代背景,揭露社会。
此外,人物描绘从另一个角度看,又能够分:正面描绘、面描绘、描绘。
2):叙文中是以叙基,叙的内容行剖析或。
叙文的有三种方式:先叙后、先后叙、叙。
叙文中的作用:可起到承前启后;全文;引者思虑,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突出中心,升主,起到画点睛的作用。
(3)叙文中抒怀:抒怀可分:一是直接抒怀: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吐心里感觉的抒怀式。
二是接抒怀是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表露于写人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的抒怀方式。
八年级下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1)
八年级下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生命中有许多不能承受的痛,那是人生不想直接面对的现实。
当那一刻来临的时候,我们会哭泣,我们会伤心,我们会逃避。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去面对。
父母在,我们就永远是小孩。
在外面遇到了种种的困难和挫折,我们会下意识地到父母那里去寻求安慰,寻找关爱,然后再带着从父母那里吸取到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外面的一切,父母那里好像有我们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直到有一天爸爸突发心肌梗塞病倒了,我们这才发觉白发和皱纹已经爬上了父母的额头,岁月斑驳的阴影已经剥蚀了他们红润的面颊。
那一刻,心头漾起的,就是那不能承受的痛。
爸爸是文革前最后一批完成学业的大学生,爱好运动的他在学校就通过了运动健将的标准,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体育工作。
他的身体特别棒,好多人至今还记得他年轻时在寒冬腊月脱光了衣服用冰雪摩擦身体的情景,不要说这种独特的“洗澡”方式很少有人见过,单是那身在冰雪下闪着光亮的一块块隆起的肌肉,就足以使人惊异得瞪大眼睛,小青年们对他则更是顶礼膜拜。
“力大为王”一向是民间不成文的法则,更何况他还是一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有文化有知识的“大王”。
然而,那天这位“大王”就那样躺倒在医院的急救室里,任医生护士在他身上插着各种各样的管子和针头。
他的脸越来越黄,他的乎脚也越来越凉,生命的热力似乎正从他的身上慢慢扩散和消遁。
那一刻,我痛,我的心近乎绝望般的痛.我用自己的双手,一遍又一遍地摩擦着爸爸冰冷的双脚,我要把我的信念,把我的激情,把我原本就是从他那里得来的生命活力通过我的手心贯穿到他的脚心,再通过他的脚心传递到他整个的身心。
我要他坚强,我要他勇敢,我要他回——像以前一样回到我的身边来。
爸爸他真的回来了!生命之花重新在他身上绽放。
心脏中一下手装上了四个支架的他,也被医生视为医学界的奇迹。
不错,他的起死回生,缘于当今高超的医学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缘于他自己一向良好的体质和坚韧不拔的男子汉气质。
八年级语文下册说明文阅读训练
八年级语文下册说明文阅读训练八年级说明文阅读训练一、技巧点拨阅读试卷中的说明文,一般篇幅较短,内容浅显易懂。
在阅读答题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筛选信息,解答试题。
要注重对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的分析和认定,并做好记号。
2.学会从文章结构特点这个角度对阅读材料进行认真的阅读、分析,力求找到文章结构、层次线索等方面的特点。
3.准确理解关键词句,结合具体语境准确理解它们。
对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要理清其结构,剖析其含义,从而准确地筛选出有效信息。
二、考点提炼及答题方法指导根据对各省市近几年中考说明文考题的提炼,大致有以下考点:1.说明的对象及特征我们可以从标题入手寻找说明对象,有的标题本身就是说明对象,有的标题隐含说明对象。
事物说明文较明显,难点在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_____的____。
2.说明对象的特征在找到说明对象后,需要注意观点不是特点,尽量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3.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方法包括举例、分类、打比方等,作用是具体形象地说明、条理清晰地说明、生动形象地说明,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科学证明,节约是自然界进化发展的重要法则。
植物的稻秆和麦秆等都是空心的,这是因为用最少的材料取得了最稳固的结构。
从材料力学的角度分析,实心圆截面秆子和空心圆截面秆子在外径相同的条件下,两者具有相同的抗扭和抗弯能力。
植物长成空心秆有利于将攫取的营养集中到果实上来,同时也缩短了生长期。
葡萄、杨梅等都是圆球状的,是因为建造圆球形物体所耗费的材料最少,而容积却最大。
动物在发展过程中也极其惊人地贯彻了节约的法则。
恒温动物的体温大都在35℃左右,这就是共同的节约法则起到的微妙作用。
水是动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其比热是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
据测定,在35℃时,水的比热最小,这意味着,动物体温为35℃时,为保持体温恒定所需要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最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写作小专题说明的顺序(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写作小专题说明的顺序(含答案解析)【写作导航】说明顺序多种多样,但基本结构有两种:一是纵式结构,二是横式结构。
一般来说,以空间顺序为主的都属于横式结构;以时间顺序(包括程序)、逻辑顺序的都属于纵式结构。
下面是五大类说明文的写作顺序安排。
一、建筑物类。
建筑物指亭台楼阁、道路桥梁和商厦场馆等,其说明要点是要把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和布局准确地介绍清楚,一般采用空间顺序。
二、事物演变类。
介绍某一事物的演变、进化过程,一般采用时间顺序。
如一篇介绍书籍发展的说明文,以时间为序,从书籍的雏形阶段,到古代阶段,再到近代阶段、现代阶段,这样能够使读者对书籍的漫长演变过程有清楚的认识。
三、物品类。
要依据物品的造型、图画的布局来选择合理的说明顺序。
如介绍博览会的会徽、纪念日的图标等,可采用由画面内容到内在意义的逻辑顺序。
在介绍画面内容时,可采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空间顺序。
四、动植物类。
以动植物为介绍对象,可从其形态、习性、品种、分布、功用和进化等方面,采用形式丰富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
如介绍松鼠,就要抓住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从松鼠的外形特征入手,进而介绍松鼠的习性,就可以具体生动地阐释松鼠的诸多特点。
五、工艺制作类。
介绍工艺制作、技术流程等的说明文,宜以具体的操作流程即程序为序。
因技术制作环节较多,工艺流程复杂,说明中要将细小环节归类,抓住主要环节,以制作的先后为说明顺序,才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读者对整个制作过程有清晰的了解。
【例文引路】我的书房在我的家中,有一间小而温馨的书房,这件书房就像我的一位小侣,陪伴着我学习、娱乐和休息。
一进家门,向前走了大约十步,在你的右手边,那就是我的书房。
【开门见山】总体介绍书房,表达情感,说明位置。
在我书房最显眼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书架,书架高1.8米左右,宽0.75米左右,由木制成,呈鹅黄色。
上面共分四层,下面有一个小柜子。
由上到下,第一层放着都是国外的名着书籍;第二层放有的书籍关于儿童文学;第三层放着的是许多的工具书,这些书的旁边,有一盆小的墨绿色的仙人球盆景;第四层放着写作类书籍和一些杂志。
2021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复习题及答案(共7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专项复习题及答案(一)秋夜①巴金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里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下。
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
我抬起头,就好像看到先生站在面前。
仍旧是矮小的身体,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
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
他在房里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个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
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
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
不管窗外天空漆黑,只要他抬起眼睛,整个房间就马上亮起来,他的眼光仿佛会看透你的心,你在他面前想撒谎也不可能。
不管院子里暴雨下个不停,只要他一开口,你就觉得他的每个字都很清楚地进到你的心底。
他从不教训人,他鼓励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使有绊脚石,他会替你踢开。
他一点也没有改变。
他还是那么安静,那么恳切,那么热心,那么慈祥。
他坐在椅子上,好像从他身上散出来一股一股的热气。
我觉得屋子里越来越温暖了。
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
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眩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
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颗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
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①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
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他站起来,走到窗前,②发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跟着他到了窗前。
我记起了,多少年来这颗心就一直在燃烧,一直在给人们指路。
他走到哪里,他的心就在哪里发光,生热。
说明文阅读技巧点拨与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1
说明文阅读技巧点拨与练习(含答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八年级语文下册阅读技巧点拨与练习(一)说明文:了解说明对象及特征考点解读:阅读说明文,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以及说明的主要内容。
技巧点拨:1.考题形式(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本文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给文章拟个标题。
2.答题方法(1)说明对象。
说明文分两种类型: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内容)。
判断说明对象的方法:(1)看题目。
(2)抓总括句和中心句。
(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
(2)说明事物的特征。
(1)要区分说明的类型。
一般来说,事物说明文常从事物的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性质(软硬、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等)、成因(简单、复杂等)、功用(广狭、正反等)等方面进行说明;事理说明文则常从概念、原理、成因、规律、联系等方面进行说明。
因此,只有区分了说明文的类型,才能较为准确地去了解它是从哪个方面进行说明的。
(2)注意抓文章中的关键句、中心句。
作者为了要准确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就会将有关事物特征性的句子放在显著的位置。
一般来说,关键句、中心句放在题目、篇首或段首。
(3)借助说明的内容,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要通过研读课文尹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去提炼其特征。
(4)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最好是以原词、原句来概括。
3.答题举例(1)《苏州园林》的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中国石拱桥》的说明对象是文章的题目,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实战演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美国白蛾与周氏啮小蜂[A]美国白蛾也叫秋幕毛虫、网幕毛虫,是世界性的检疫害虫、著名的外来入侵物种。
它原产于北美洲,具有传播速度快、繁殖力强、危害的寄主植物多、取食量大等特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训练-专题一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结构和主题-2.例文导读
例文导读我愿为你收藏一粒盐①马德那天下午,是两节作文课。
留下作文题目后,学生们一改往日的慵懒,双眉紧锁,很快进入构思状态——班里静悄悄的,快要中考了,他们似乎一下子懂得了时间的珍贵。
窗外,冬天已经过去。
垂柳虽在枯黄的枝杈间爆出了星点的绿。
但风依旧格外大,春寒料峭,让人难以抵挡。
教室正对着的是学校阅览室。
我见阅览室的辅导员老师胖胖的身影一晃。
将一块小黑板立在了学校的公告栏前,黑板上写着什么呢?我信步走出教室,去看个究竟。
原来是一个通报批评,寥寥数语:某某同学昨天偷了阅览室一本《散文》杂志,被当场抓住,希望大家引以为戒,不要再发生类似事情。
——被批评的学生,竟是我们班上的学生。
我心头一热,几乎想都没想,径直走向了阅览室。
管理员正低头整理报纸,头顶上,一圈新长出的白发,在周边染过的黑发簇拥下,显得格外醒目。
他见我神情异样,问我有什么事。
我便直截了当向他说明了我的来意。
我语气生硬地说:“被通报的学生是我们班上的,希望您赶在学生们下课之前把这块黑板撤了。
”管理员的脸“腾”一下红了,他生气地说:“这是我的职责,用不着你来指手画脚。
”那一刻,两个人剑拔弩张,气氛一下紧张起来。
那时候,我刚毕业没多久。
我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和胆量,敢顶撞一位年逾花甲的老教师。
片刻的沉默之后,我的语气缓和了下来。
我说:“老师,是这样的,还有三个多月,就要中考了,如果学生们看到这个通告,一定会议论纷纷,这样的话,那个挨批评的同学压力肯定会非常大,我怕,我怕会影响他的中考……”“可是,如果不批评。
不给学生们一个警告,我这里的杂志就要被学生偷完了,我管理阅览室,就有自己的一份责任”,辅导员似乎还在生气。
但语气也明显缓和了许多。
“是的,我知道,可是,这个学生马上就要中考了……”,我发现自己语塞。
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
接下来,我的语气近乎在央求这位管理员了。
他沉默了半晌,说,“这样吧,我也不为难你。
黑板可以撤了,但你必须保证,回去一定要批评你的学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训练-专题一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结构和主题-3.阅读训练
阅读训练训练1为我唱首歌吧……[英]安德里安①柔和的阳光暖洋洋地洒进小小的病室,绿色的藤蔓爬上窗台,探头探脑地打量着病室里的7个孩子。
②在伦敦儿童医院,这7个小病人,除伊丽莎白外,全都患了不治之症。
③伊丽莎白热爱音乐,热爱唱歌,她的歌声圆润舒缓,婉转动听。
但她耳朵后面做了一个复杂的手术,一个月后听力就会完全消失,再也听不见任何声音了,这将使酷爱音乐的她前景更加悲惨。
不过,在伙伴们面前,她从不唉声叹气,只是当她以为没有人看见她时,沉默的泪水偶尔才会渐渐地、渐渐地充满两眼,扑簌簌【注】地流在苍白的脸蛋儿上。
④伙伴们为伊丽莎白的境况焦急不安,他们决定做一些事情使她快活。
一天傍晚.孩子们带著一个秘密去见他们喜欢的朋友——护士柯尔比。
⑤“你们想为伊丽莎白举办11岁生日音乐会?还有3周的时间,来得及吗?”⑥这时候,她看见了孩子们渴望的神情,不由自主地感动了:“好吧,我来帮助你们!”..⑦柯尔比找到了全市最著名的音乐辅导老师玛丽,玛丽老师感动地说:“我去,我去!”⑧在玛丽老师娴熟的指导下,孩子们每天练习唱歌,当然是在伊丽莎白接受治疗的时候。
真是不可思议,仅仅3周的时间,柯尔比和玛丽老师就把6个快要死去的孩子组成了一支优秀的合唱队,尽管他们中没有一个具有出色的音乐天赋。
⑨同样出色的是,这个秘密的保守十分成功,在伊丽莎白生日的这天下午,当她坐在一辆手摇车里,被推进医院的礼堂时,她的惊奇显而易见,激动使她苍白、漂亮的面庞涨得绯红。
她身体前倾,一动不动,聚精会种地听着。
⑩尽管我们都坐在离舞台仅3米远的地方,却仍然难以清楚地看见每一个孩子的面孔,因为泪水遮住了我们的视线;但是,我们能够毫不费力地听见他们的歌唱。
在演唱开始前,柯尔比告诉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伊丽莎白的听力已经非常非常的微弱,因此,你们必须尽力大声唱。
”11音乐会获得了极大成功。
伊丽莎白欣喜若狂,一阵浓浓的、娇美的红晕在她苍白的脸上闪闪发光,眼里闪耀出奇异的光彩。
最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阅读试题(全套)
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周第一天一、第一阵清风——诗词古韵【阅读提示】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将适当安排些诗歌欣赏的题目,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完成。
开始的时候,不要着急,先寻着答案慢慢来。
这首诗写春天下雪时所见,当然,还有诗人合理而奇异的想象,让诗歌色彩陡增。
怎样的心情呢?读出来。
5分钟。
完成后面两个问题。
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①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二、第一声鸟语——字词正音注意下面一组形近字,请你给后面两个字再组一个词。
2分钟。
皑皑(ái)白雪觊(jì)觎凯(kǎi)旋铠(kǎi)甲三、第一缕花香——美文园地【阅读提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对冬天树的赞美,它有内涵,像一位智者,人应该向它学习,内敛与睿智。
对比、比喻、拟人等,那么多的手法运用着,自然贴切,不留痕迹。
好好读吧,向作者学习观察事物,并体会作者细腻独到的情怀。
情感愉悦,深情朗读,8分钟。
冬天的树谢汝平对冬天的树,我是很有些心疼的。
让北风甩落了满树绿叶,自是摈弃了喧嚣繁华;让寒意删除了丛生枝蔓,自是选择了最简单的幸福。
然而,尚存的冷冷枝干,是否能担当起生活的责任与热情?阳光普照之下,冬天的树就像一位耄耋老者,佝偻着腰,有着一幅咳嗽连连的姿态,让人想起老去的父亲,甚至仙逝的爷爷,抑或所有的祖先。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冬天的树,就成了一位实实在在的断肠人,失去了爱情,没有了诗兴,微风吹过时,再没有枝叶去拉近爱侣的手,尽管仍然立在夕阳下,却让人更觉荒凉和凄然。
冬天的树,没有了春日的灵性和天真;冬天的树,没有了夏天的威猛和热情;冬天的树,没有了秋日的博大和深沉。
难道,冬天注定是个没有爱情的季节,就连树木也是如此?小鸟不再唱着歌留恋树头,甚至脚下的河流都已断流干涸,再也无法映照出昔日的美丽容颜。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阅读说明的顺序
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位神秘嘉宾——智能手机。
读写导练 说明的顺序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智能手机诞生于1993年。智能手机是 由掌上电脑演变而来的。最早的掌上电脑并不具备手机通话 功 能,但是由于用户对于掌上电脑处理个人信息的依赖,又不习 惯 于随时携带两个设备,所以厂商将掌上电脑的系统移植到了 手 机中,于是智能手机诞生了。
读写导练 说明的顺序
2. 构思行文,填写表格。
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说明语言 注意事项
①
外形特征
、 ② 智能手机 、功能、 ③ 逻辑
平板电脑
顺序
准确严谨、
述类文章
不要写成叙
列数字、打比 ⑤
⑥
④方、举例子 通俗易懂
使用方法等Βιβλιοθήκη 等读写导练 说明的顺序
3. 安静作文,一气呵成。(35分钟完成,10分钟互相评改) 4. 例文展示。
智能手机可谓神通广大。除了上网、拍照外,还为出行提 了诸供多便利。现在的智能手机基本都会内置定位系统芯片, 开 车出行,随时在车载支架上放置一部手机就可完成导航操作。
读写导练 说明的顺序
智能手机同样为“吃货”们提供了很多便利,QQ、微信等 即时通信软件的普及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借助智能手机, 社交活动原来也可以如此简单。在就餐方面,只需要借助 餐 饮点评类App就能找到附近评分高的餐厅,还可以查看网友们 推荐的各种菜品,这对于商家和用户来说是一种互惠的选 择 。智能手机还让喜欢玩游戏又腾不出更多时间的“游戏达人” 可以在等车、等人,甚至上卫生间的工夫轻松开战。
读写导练 说明的顺序
智能手机的机身侧面一般有开关机、音量调节键,可以 过按通键使用相应功能。对于手机锁屏,可以用指纹录入或 使 用图形、数字密码、人脸识别开机。打开手机后,可以通 过 手机底部的虚拟键结合屏面手指滑动,自由选择界面和使 用 该界面上的各种功能。老人使用智能手机时,可能需要戴 上 老花镜,因为智能手机上的图标对于老人来说有些小,需要 放 大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第3单元 说明文阅读专题一 说明顺序与文章结构1 专题精讲
第三单元说明文阅读专题一说明顺序与文章结构专题精讲知识要点1.了解说明的顺序。
文章的条理性是客观事物、事理本身的特点、规律在文章结构上的反映。
为了使文章的说明显得条理清晰,在说明介绍时必须要使用一定的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即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多在事物的时间变化。
(2)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
要正确地把握说明顺序,就要学会了解说明文在说明事物时是如何安排说明顺序的。
具体来说一般有以下几种:①如果是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的,就采用“时间”顺序,可由古及今或由今溯古。
②如果是解说事物的方位、形貌特征的,就采用“空间”顺序,可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左往右,由南和北,由低至高等。
③如果为了阐明某些操作过程,就以“程序”为序,即按操作行为的先后标明序号逐一加以解说,便于读者按部就班、准确无误地进行操作。
④若说明的目的是阐释事理,就要采用“逻辑”顺序,一般按照因果、主次关系来安排顺序。
2.正确划分文章的结构。
一般来说,说明文的结构主要有:①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式、“总(概括)——分(具体)”式、“分——总”式。
②递进式结构:各层意思是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般,结果到原因等等。
③并列式结构:层次之间是并列的关系。
如何正确地划分文章的结构呢?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文章它的结构划分依据也不同。
(1)时间顺序的说明文,结构划分往往是以比较时间段为依据。
划分这类文章的结构,要找准那些表明时间的关键性词语。
(2)空间顺序的说明文,它的结构划分往往是以不同方位的不同说明对象为依据。
划分这类文章的结构,要找准那些表明方位的关键性词语。
(3)逻辑顺序的说明文,往往采取的是“总——分——总”式结构、“总——分”式结构、“分——总”式结构。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一、辨析记叙线索和作用记叙线索分为以人物、时间、事件、情感、某物、题目、明暗两线。
这些线索贯穿全文,把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解题套路:根据文章的线索类型,分析文章中串写的事情,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二、理清记叙顺序记叙顺序分为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有头有尾,条理清晰,印象深刻。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解题套路: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
三、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有描写和议论。
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又分为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景物和场景描写。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描写。
描写可以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有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三种方式。
议论可以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记叙文中的抒情可以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形式。
直接抒情是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表达内心感受的方式,而间接抒情则是通过写景、写人来表达情感。
在阅读散文时,需要注意文章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特点。
抒情的作用是能够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通常要求文字简明扼要。
它可以在文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文进行照应、总结上文,也可以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
在文章的开头,说明常常用来点题、设伏笔、留悬念,作铺垫。
而在文章结尾,说明则能够深化中心,点明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阅读中,需要掌握探究文本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能力。
八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
八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一、现代文阅读理解。
1. 记叙文阅读。
- 概括内容。
- 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按照“谁 + 做了什么 + 结果怎样”的模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 分析人物形象。
- 理解文章主题。
- 赏析语句。
2. 说明文阅读。
- 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 从文中的关键语句中提炼特征,如“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 理清说明顺序。
- 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说明,常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如介绍某种植物的生长过程。
- 掌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 举例子,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举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形式多样和有许多惊人的杰作。
- 列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规模。
- 打比方,“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桥洞的形状。
- 作比较,“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通过比较,突出了苏州园林的色彩特点。
3. 议论文阅读。
- 明确论点。
- 分析论据。
- 道理论据,包括名人名言、定理公式等。
如引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论证观点。
-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 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论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 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等进行论证,使论证更具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 比喻论证,用比喻的方式来论证论点,使论证更加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如“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将学问比作原料,智慧比作熔炉,形象地说明了学问与智慧的关系。
八下语文期末复习专项三:说明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项三说明文阅读基本知识一、定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就是说明文。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以传授科学知识为根本。
二、分类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三、主要考点1、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说明文的顺序3、说明方法及作用4、说明文的语言5、说明文的结构(一)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对象,首先可抓住文章的标题明确说明点。
被说明事物的特征1、找关键词句2、通读概况(二)说明文的顺序1、时间顺序就是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2、空间顺序就是按照空间物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
如《梦回繁华》3、逻辑顺序就是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
如《中国石拱桥》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一次、原因一结果、现象一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一个别、概括一具体、整体一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中考标准化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三)、说明方法及作用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的例子,具体、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事理,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给人清晰深刻地印象。
②分类别:对_______(事物)分门别类加以说明,清楚说明了(事物____特征/事理,使说明更有层次性和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______(事物)的__________特征/事理。
④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形象生动地说明了__(事物)的_________特征/事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训练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资料设计训练19异常气候的警示①2008年1月12日以来,中国的南方多个省份经历了大面积的降雪。
持续的雨雪、冰冻和严寒造成断路、断电、断水、断通讯,使人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
②气候异常的不只是中国。
近.几个月以来,非洲洪水泛滥、中东遭百年不遇严寒、澳洲强降暴雨、北美暴风雪肆虐、南美龙卷风强劲异常。
一些专家和国际组织指出,这些都是全球异常气候的表现。
③由于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原料,现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同时开垦和砍伐又使具有吸收二氧化碳功能的森林和草地大量消失。
结果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特别高,阻碍散热,造成地球“发烧”。
导致南北两极的冰河融化,各地因为雪山消融、海平面上升,新型传染病爆发,生态破坏,④这种现象....一些物种灭绝,最严重的是引发了气候模式的变化。
⑤由于全球气候异常现象越来越频繁,持续时间越来越长,规模和破坏力也越来越大,各国对温室气体、全球暖化和气候异常相关关系的认识急速提高。
美国政府最近推出消减温室气体排放的法案,支持发展新能源;白热化的总统选举论战中,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成了一个议题。
⑥气候变异正在威胁我们的生活,甚至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⑦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长河中,适合人类生存的、温和而稳定的气候条件的时期只是短暂的一瞬。
实际上这一气候条件极其脆弱。
如果温室效应达到某一临界点,引发地球气候突变.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⑧节能、减排、提升产业结构、发展非化石新能源等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改变异常气候的主要途径。
在选择新能源的政策中,原子能发电由于不产生二氧化碳而重新受到青睐。
⑨但是,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发生的另一面,原子能的辐射具有强大破坏力,而今天应用在核电站控制辐射的材料的寿命远远无法与核原料相比拟。
以有限寿命的材料和系统,来控制永恒的巨大辐射能源,是有风险的,决不能使其.成为危险的工程游戏。
以苏联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为代表,世界不少地方原子能发电站的事故也有所发生。
⑩面对气候异常,关注人类确实需要选择更加得当的能源战略,仅仅盯着核电是不行的.必须下大力气开发新能源。
而新能源的开发应该集中在风能、太阳能和不影响粮食生产的生物能源领域。
对新能源的选择和开发力度关系到各国乃至全球的命运。
(选自《环球》2008年第6期,有删改)1.异常气候带给人们怎样的警示?改变异常气候的途径主要有哪些?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上下文,第④段中加点的“这种现象”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⑨段中加点的“其”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别说明了什么?(1)近.几个月以来,非洲洪水泛滥、中东遭百年不遇严寒、澳洲强降暴雨、北美暴风雪肆虐、南美龙卷风强劲异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温室效应达到某一临界点,引发地球气候突变,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面对气候异常,你认为人类应怎样“选择更加得当的能源战略”?请联系全文内容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训练20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
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
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
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
”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荠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
”诗中的东风,即春风。
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之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
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
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的情况。
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的词汇来描写。
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
北宋王安石《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
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
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定在1 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的武汉3月15日春到,而北纬32℃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
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有后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了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
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
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
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
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歌,又作东风十日寒。
”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
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
“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
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
”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
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
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1.阅读全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大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二段为什么要写作者在北京紫竹院公园看到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四段中两处引用了古诗词来说明我国春天的气候特点。
作者为什么先引用吴涛的《绝句》,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国的气候非常复杂。
除了本文的介绍外,你从下列诗句中还能发现我国春天其它的什么特点?请选择一首,写出你的发现。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我选择第___________首;我的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训练21大地的色彩从何而来①我们居住的大地是一块大画布,上面有各式各样的风景:色彩特别丰富。
除了大地上的植物、建筑、湖泊外,土壤本身的颜色也很多,其中棕色是土壤的主色调。
为什么土壤会以棕色为主色调呢?这一直是一个谜。
最近,美国科学家揭开了这个谜底。
②科学家发现,土壤的主色调与植物有关。
③揭开土壤主色调之谜的研究人员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的生态学家斯蒂文·艾里森。
艾里森指出,叶长叶落、花开花谢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残枝败叶、枯树落花最终要掉在地上,进入土壤。
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甲虫、蚯蚓等动物,利用特殊的酶将进入土壤的植物残体分解,并将这些食物“切”成适合自己进食的大小。
④饥饿的土壤生物每天忙个不停,不断地分解植物中的有机物,然后排泄出粪便,为新生长的植物提供养料,或者直接释放到大气中,让碳元素进入到新的循环中。
但是,由于土壤生物贪得无厌,吃得太多,有时消化不过来,把一些没有完全分解的有机物排泄到了土壤中;另外。
,一些土壤生物死亡后,不能完全被其他土壤生物吃掉,也不能完全氧化分解,因此数亿年下来,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
这些小分子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碳元素,碳元素会吸收太阳光光谱中的多数颜色,而反射出来棕色。
因此,土壤的颜色呈现出棕色。
⑤艾里森表示,幸好生物界进化出了这些土壤生物,它们是隐藏在地皮下的“大功臣...”。
如果没有这些土壤生物,大地上的大分子有机物会越积越多,整个地球就会变成一个大粪场;同时,碳元素将随着这些大分子有机物堆积在大地上,不能进入新的循环,植物将耗尽地球上的二氧化碳,然后全部死亡,整个生物链断裂,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将因为没有食物而死亡。
幸好这一切都只是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