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和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本文将针对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农民工在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生活问题较多。
一方面,农民工的居住条件普遍较差,很多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出租屋或者城中村,卫生条件差、安全问题突出。
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较高的生活成本。
由于缺乏稳定的工作和社会保障,农民工经常被迫承担高昂的租房、教育和医疗费用。
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提供稳定的住房和降低生活成本是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首要任务。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就业问题也较突出。
尽管农民工在城市中从事了不少劳动密集型工作,但由于技术水平和社会关系的限制,他们往往只能从事简单、低薪的工作。
农民工市民化还面临着职业发展困难和职业技能不适应的问题。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促进他们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发展空间。
农民工在城市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由于早期教育不完善,学历低和教育机会有限,很多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方面遇到困难。
这不仅影响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水平,还增加了他们市民化的难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投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为他们实现平等竞争提供基础。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还存在着社会融入问题。
由于来自农村的文化差异和社会经验的不同,农民工在城市社会中常常感到孤立和不适应。
他们在融入城市社会时往往面临着语言沟通、社交网络和文化价值观的障碍。
政府应加强对农民工的社会支持和帮助,建立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和指导,帮助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社会。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还面临着社会保障问题。
由于缺乏稳定的工作和社会保障,农民工在退休、医疗和其他重大风险面前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政府应加强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提供相应的养老、医疗和其他社会保障服务,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城市落户难问题是一个主要障碍,许多农民工无法获得城市户口,导致他们在城市生活中无法享受相应的权利和福利。
教育和医疗保障问题也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一大难题,许多农民工子女难以进入优质教育资源和获得良好医疗服务。
社会融合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他们往往面临着与城市居民融合不畅的困境。
农民工的法律权益保障也亟待加强,许多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中遭受不公平待遇,却没有有效的法律保护。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待遇,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改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法律宣传教育,为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提供更好的支持与保障。
,是当前社会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议题。
2. 正文2.1 城市落户难问题城市落户难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户口政策上。
农民工想要在城市落户并享受城市居民的权利福利,往往受到限制和歧视。
一方面,城市户口通常需要一定的条件和门槛,如稳定工作、购房条件等,而这对于刚进城的农民工来说可能较难达到。
城市户口的数量有限,很多城市已经面临户口指标紧缺的情况,农民工想要落户就更加困难。
农民工由于没有城市户口,会在就业、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
他们在城市工作多年,却无法享受城市居民应有的权利和福利,这导致他们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城市落户难问题使得很多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处境艰难,也增加了城市管理和社会稳定的难度。
为解决城市落户难问题,可以通过放宽城市户口政策、加大户口指标分配、建立更加公平的城市公共服务制度等方式来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只有解决了城市落户难问题,农民工的市民化才能真正得到推进和落实。
2.2 教育医疗保障问题教育医疗保障问题是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存在着诸多困难,包括学校招生政策不明确、学费负担重、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城镇化过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从 中 观 的社 会 网 络 与 社会 资 本 层 面 人 手 探 讨 农 民如 何 利 用 社 会 资 本 和组 织 网 络推 进农 民 工 市 民 化 ;三 是 从 微 观 的 人 力 资 本 层 面 人手 探 讨 哪些 人力 资 本 有 助 于 农 民 市 民 化 。 由于 农 民 工 进 城 成 本 多样 、 定居成本高 昂 , 不 少 学 者 对 农 民工 转 移 成 本 进行了分析。范红忠( 2 o 0 6 ) 通过对农民 、 农 民工 、 市 民之 间转 化 的 成 本 分 析 和 我 国 现 行 农 民 工 政 策 的 机 会 成 本 分 析 .揭 示 了 政 府 显 性 成 本 与农 民工 进 城 支 付 成 本 的 相 互关 系 二 √L 点 建 议 在 农 民 市 民化 进 程 中 ,农 民 向 市 民的 转 化 不 仅 需 要 职 业 的 转换 和生 活 空 间 的转 移 。 还 需 要 其 在 身份 定 位 、 思想观念 、 行 为 范式 及 社 会 等 方 面 向市 民角 色 的转 换 。针 对 这 三个 方 面 , 很 多 学者 都 进 行 了 详 细 的研 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并 取 得 了 丰 富 的研 究 成 果 。 但是 ,
一
0 5 3 0 0 0 )
总 结 以上 内 容 ,提 出 城 镇 化 过 程 中 新 生 代 农 民工 市 民化 的几点建议。 1 .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维 护 农 民工 的 政 治 权 益 。农 民工 市 民 化 不仅 仅 是 给 农 民 改 一 个 户 口 。更 是 在 推 进 户 籍 制 度 变 革 的 同时 , 致 力 于 提 高 农 民工 的市 场 地 位 和经 济 能 力 。 改 变 不 合
理的制度安排。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农民工市民化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问题一:户籍限制我国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农民工难以获得城市居民的身份,限制了他们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和福利的权利。
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还限制了他们在城市中的发展空间。
对策一:放宽户籍限制政府应该逐步放宽户籍限制,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获得城市户籍的机会。
可以通过积分制、居住年限等方式,逐步取消户籍限制,使农民工能够更顺利地实现市民化。
问题二:工资待遇低农民工在城市中往往得不到公平的工资待遇,经常遭受拖欠工资、加班加点无加班费等情况。
这使得他们难以获得相对稳定的经济收入,生活质量较低。
对策二:完善劳动法律法规政府应该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监督和执行,严厉打击拖欠工资行为。
还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农民工能够享受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劳动保护。
问题三:教育医疗保障不完善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着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他们的子女往往难以获得城市教育资源,农民工自身也难以享受到城市医疗服务。
对策三:加强教育医疗保障政府应该加大投入,提高农民工的教育医疗保障水平。
可以通过增加学校建设、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以及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等方式,向农民工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保障。
问题四:社会融入度低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他们往往由于文化差异、社会融入度低等原因,与城市居民难以融为一体,形成了“城中村”的现象,不利于城市的社会和谐发展。
对策四:加强文化交流和融合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工的文化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社会融入能力。
还应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高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接纳和认同程度。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提高农民工市民化的质量和水平。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问题研究
JIANGXI AGRICULTURE73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问题研究文/崔红香 王君柏(江南大学法学院 214000)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放弃对土地的依赖,进入城市开始打拼生活,这是由于改革开放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这既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运行的基本规律,又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必然发展道路。
在农民向市民化转变的过程中,既是农民不断通过自身的学习使其社会价值和思想观念得以树立,也是城市需要劳动力技能和能力提升的必然表现,此举有利于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而十三五计划已经把农民工市民化提高到了新的战略高度,但在此期间这一过程仍然进行比较缓慢。
基于此,通过参考各种文献和深入走访了解这一现象发现,农民市民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
因此,为了提高市民化进程的速度,要根据城市进程中农民市民化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合理科学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解决对策在改革开放大潮的背景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现代化城市的进程,建设环境友好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一体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内涵,而农民市民化又是城镇化的根本所在[1],这一根本在于吃穿住行等方面较农村方面有了更大的改善,体现在细节方面,同时人口数量占城市的比重上升,不是外在的高楼大厦的标志,而是内在应该有的特质,生活方式、思想方式都与在农村时有较大的改变和差别。
1 农民市民化的含义从农民市民化的主体层次看,一是放弃土地耕作进入城市从事非农生产的社会现象,即在城市寻找新的工作放弃农村耕作田地的工作生活模式,他们长时间居住在城市,以城市的工作谋生,就地转化为市民的现象;另一层次指城市中的农民市民化,具体来讲就是原本就是在城市中生活,但是在城市中原本是有土地的,而现在没有了耕种的土地。
农民市民化的内容从两方面阐述,分别从主观层次和客观层次,前者主要指农民自身素质、工作技能、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后者主要指农民生活与生产的客观条件,诸如房产、交通工具、物质条件等。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面,除了极少数的 自 购住房者以外,绝大多数农民
工都 住在 单位 宿舍 、简 易工棚 、雇 主家或租 赁房 等 临 时 陛住 所里 ;在社 会保 障方面 , 目前 我 国针对进 城农 民工 群体 的社 会保 障和福 利体 系 尚不完善 。
( 二 ) 当前 农 民 工 的 城 市 融 入 和 市 民 化 程 度 较 低
他们低层次的生存需要 ,尚不足以支撑他们形成与
当地 市 民相 同或相 接近 的 生活 方 式 ;在 消费 方 面 ,
目前进 城农 民工 的 日常 消费支 出仍 主要 以购买生 活 必 需 品和缴 纳房 租等生 存性 支 出为主 ,鲜 有余 钱用 于 文化 娱 乐 等 消 费 和 自我 发展 的积 累 ;在 居 住 方
、
农 民工市 民化的现状
就业具有转换工作频率快、失业率高、就业稳定性
差 等特 点 ,频 繁 的主动 或被 动 “ 跳槽 ”和 失业使 他 们 的城 市生 活始 终处于 一 种动 荡和 不稳定 的状 态 ;
在 收入方 面 , 目前进 城农 民工 的收入 水平 仅能满 足
农 民工 的 现状 主要 从 生存 、 子 女 受教 育 、 就 业 与 收入 状 况等 几 个 层 面 为 着 力 点 。 近 年 来 ,党 中 央 、国务 院对 农 民工市 民化 问题 高度 重 视 ,不仅提 出 “ 公 平对 待 、合 理 引 导 、完 善管 理 、搞 好 服务 ” 的 方 针 ,还 制 定 出一 系 列 政 策 措 施 以保 障农 民工 权益 、改善 农 民工 在 城务 工 的生 产生 活 环境 。与此
看, 农 民工外 出就业的环境虽然有所好转 , 但在就
业 和 权 益 保 障等 方 面 仍 存 在着 诸 多 问题 , 而 且 关 于 农 民工 的政 策 规 定 以及 管 理 制度 ,更 不 能 满 足 完 善社 会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谐 社 会 的要 求 。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出路问题研究
三、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观意愿分析
以“ 理性人 ”为基本假设前提 的西方发展经 济学认为劳动 力转 移存在 一种行业 、部门之间 的劳动 收益的 比较利 益差异,劳动 力总 . 是从货 币收入较低 的农业部 门向收益较高 的工 商业 部门流动 发展 经济学家 舒尔茨 ( . hl TS u c  ̄)从人力 资本投 资的角度研究人 口迁移 , 认 为迁移 的 发生是 因 为个体 期望 从迁 移 中得到大 于迁 移成本 的收 益 。拉尼 斯、费景汉等 则认为劳动 力转移 的先决条件 是传统部 门的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对中国农村改革后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说 服力。 在我国,人口的流动意愿主要包括:( )发展和就业机会,即 1 能找到工 作岗位和 能创 业经商的概率 大小 。( )收入 水平,找到工 2 作后年收入水平的高低。( )找到工作的语言、文化、素质、政策 3 等 障碍 的大小,政府 的政策是否宽松 , 自己的素质是 否适应,文化 背景是否能融合。( )政府规定的工作条件和相关的社会保障条件 4 的规范与否 。 农 民工流动 的主观 意愿 表现为城 市的收入水平和 发展空间对农 民工有很 强的吸 引力 。农业 劳动力非农 化,农村人 口城 市化 ,农 民 转 化为市 民乃是必然趋 势。但一系列相 关政策往往削弱 了农民工 向 城 市流动 的愿望 。西方 发展 经济学解释 劳动力转移 的理论 都必须 以 劳动力 自由流动为基本前提 ,而这正是 中国改革 以前甚 至 目前的社 会状况所不具备的。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一
大量 的农村剩 余劳动力 。与其它发展 中国家不同的是 ,我 国还 面临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一特殊国情。农民工在未来 走向的道路中还要受到很多体制和制度转变的影响和制约。 ( )发达 国家城市化 道路对我 国农 民工未来的启 示。发达国 二 家的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是以 “ 集中化”为特征,即从工业革 命开始,到 2 O世纪 5 年代前后,表现为工业和人口的持续、大规 0 模的集中,城市数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不断增多; 第二阶段则以 “ 分散化”为特征 2 O世纪 6 O年代以后,西方发达 国家城市化中出现了市郊化及后来的超市郊化现象,即大批居民从 城市的中心地带迁往城市的郊区地带。而我国城乡之间的巨大经济 差异, 是导致大量农民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巨大动因 19 年以来, 97 农村工业的主体——乡镇企业增长速度下降,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 力有所减弱,但总体上仍维持 1 亿人以上的规模。2 O世纪 9 O年代 以来,随着城乡隔离体制的松动,农民外出打工数量逐渐增多,到 19 98年外 出打 工人 数 已达 60 50万人 。19 以后,农村劳动 力外 98年 出打工 的数量急剧增加 ,到 20 02年实际外 出打工人数 已达 93 万 40 人 ,4年 间平均每年增加 72万人 。但 以 “ 3 民工潮 ”形式所进 行的 劳动力转移,其 “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实际情形使得劳动 力只有在产业问的转移,农民虽然放弃了农业生产,走出了乡村, 但并没有真正成为城市居民。
江西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 关键词 】 城镇化
农K_ r - 市民化
【 中图分 类号】 F 2 4 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 O O 6 — 2 O 2 5 ( 2 0 1 3 ) 0 2 — 0 0 7 8 — 0 4
一
、
农 民工市 民化的 内涵
达到 2 2 0 . 9万 人 . 占 全 省 农 民 工 的 比 重 达 到 3 0 . 1 % ( 2 0 0 5 年 的 比重 为 1 6 . 7 %) 农 民工 已成 为 江 西 省城 镇
农民工主要 是指户籍在农 村 .但 主要从事非农产
业工作的劳动人 口 农 民工市 民化要经历农村退 出 、 城
市进入 、 城 市融合三个 阶段 , 以实现 生存 职业 、 社会身
份、 自身 素 质 、 意 识 行 为 市 民 化 四个 转 换 , 其 实 质 是 以
化建设 的重要力量 .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作 出了巨大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2 0 2 5 . 2 0 1 3 . 0 2 . 1 9
江西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周国兰 曾 光 郭 苑 季 凯文
( 江西 省 发 展 和 改 革 研 究 中心 , 江 西 南 昌 3 3 0 0 4 6 )
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力量 全省 9 4个工业 园区共有 员工 1 7 4万人 . 其 中本省农 民工数量达 到 1 2 8 万余人 .
占工 业 园 区 员 工 总 数 的 7 3 . 8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i 一 2 2
【 基金项 目】 本文 系 2 0 1 2全 国发展 改革 系统研 究院( 所) 重点合作课题 “ 江西城镇化进程 中农 民工市民化问题研 究” 。
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摘要:本文认为,目前官方的关于2009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7.6%的结论,只是一种表象,原因在于官方城镇人口统计中的农民工群体,其目前的生存状态无法与作为城市化主体的市民相称。
农民工市民权的缺失表现为非正规工作、社会保障的有限性与不平等性、政治参与和利益代表不足、家庭分离的居住形式、平等教育权的缺失。
文章从历史的视角考察了国家发展战略及其制度安排和结构性压力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影响,指出农民工市民化的出路在于外部“赋能”与自身“增能”。
为此,需要:(1)国家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对农民工的市民化予以高度重视,对农民工的城市化进程、定位、路径安排等要有整体性的规划与布局,要将农民工看作是公民而不仅仅是城市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2)国家全面、系统地改革现行的社会政策体系,而不仅仅是考虑改革户籍制度甚至取消户籍制度本身;(3)让农民工获得足够的收入并拥有支付城市生活费用的能力,特别是组织能力和市场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流向工业和城市的农民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是发达国家曾经历过的过程,中国能否顺利实现这种转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世界而言都意义重大。
按照官方的统计,2009年中国的城镇人口为6218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达47.6%,城镇人口在1979~2009年的31年间有一个较快速度的增长,期间年均城市化率为0.89,美国的城市化水平由1970年的25%提高的1920年的51.2%,用时50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由1860年的20%左右到1950年的80%,用时90年,日本的城市化水平由1908年的18%提高到1970年的70%,用时62年,三个国家的年均城市化率分别为0.48、0.67、0.84,作为人口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的中国来说,即使与上述三个国家城市化率相比,也属不低。
问题是中国的城市化是否真的如官方统计数据所显示的那样成就巨大?本文认为不然,目前的城市化,是一种表象的城市化,而非实质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远未如城镇人口比例所展示的那样高。
《2024年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范文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群体,他们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现状及解决策略。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背景与现状农民工是指那些在城乡之间流动,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户籍人口。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在城市定居,并逐渐融入城市生活。
然而,由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导致其市民化进程缓慢。
三、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问题1. 户籍制度限制:户籍制度是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在城市难以享受到与市民同等的待遇。
2. 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导致其生活压力较大。
3. 教育资源不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的机会有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影响了其子女的发展。
4. 心理融入问题:部分农民工由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原因,难以融入城市生活。
四、农民工市民化的解决策略1. 改革户籍制度:应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对农民工的限制,实现城乡居民户籍制度的统一,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制度保障。
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建立健全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医疗、养老等权益。
3. 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应加大城市教育资源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分配,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
4. 加强心理融入引导:应加强对农民工的心理关爱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5. 促进产业升级和创业支持:通过促进产业升级和为农民工提供创业支持,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和融入城市经济。
五、实践案例分析以某城市的农民工市民化政策为例,该市通过采取。
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
锯钎 硒宪考 考2 0 1 3 年第4 1 期( 总第2 5 2 9 期)
就业 , 使农民变城 市居 民 的前提 条件之 一。 由于信息 闭
塞, 加 之进城农民所处地位 的局 限性 , 很难得 到及时 可靠 的城市劳动 力市场供 求信息 , 只好盲 目流动 , 盲 目流动 的
结 果 当然 无 助 于 实现 农 民 市 民 化 。从 目前 进 城 农 民 流 向
和流动 的地 区分布来看 , 比重最 大 的一部分 是在 本省 范
围内的城 市流动 , 其 主要原 因在 于进 城农 民得 不到进 行 跨省流动 的有效 信息 。目前跨省市流动 的农 民工寻找 就
业机会 , 其信息 的获取几 乎全部靠 亲戚 、 朋 友和 同乡等的
帮助 。由于长期 以来 我国人 口跨 区域 迁移 甚少 , 所 以跨 省界之后 , 他们 的社会关 系也就大 大减 少 , 信 息不灵 也就 在所难免 。由于信息 障碍 , 进城 农民 不清楚 各地 城市 劳 动 力供 求状 况 , 不知道该 向哪 些城 市流动 , 不知道如何 获 得城 市就 业 机会 , 不知 道如 何 推荐 、 或 推销 自己 。可 以 说, 信息障碍是农民 向城 市流动 过程 中所 遇到 的最大 困
定, 在对我 国农民市民化历史 回溯、 现状 考察及未 来
前瞻的前提上 , 对制约 我 国农民市 民化 的障碍 因素进行
( 三) 非农化。
非农化 , 是指农民在职 业上的地位转 型 , 他们依赖 的 主要 生存 资源发生 变化 , 农业收 入 已经 不是他 们的 主要 经济 来源 , 农民开始走向现 代职业体 系。 ( 四) 城市化 。
结构 , 实现城 乡在政策上的平等 、 产业发展上的互补 、 国民待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城镇化背景这部分内容应该围绕城镇化背景展开,详细介绍城镇化的概念、背景、现状和趋势。
可以从城镇化的定义入手,介绍城镇化的历史背景,探讨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城镇化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还可以就我国当前的城镇化进程进行具体分析,包括城镇化的速度、规模、效果等方面,并对未来城镇化发展进行展望和预测。
引言部分应该是整篇文章的开篇,要引出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意义,为接下来的分析与论证做铺垫。
1.2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意义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存在,不仅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关乎社会发展稳定和全面进步的重要议题。
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市民化关系到城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关系到城市社会的秩序和和谐。
随着农民工不断迁徙至城市,他们所面临的各种生活问题和城市居民的交流互动,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社会的相互融合和共享。
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不仅关乎他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城市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涉及到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他们需要适应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技能,这将推动城市的人力资源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存在并不仅仅是一个狭义的群体问题,更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只有充分重视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意义,才能更好地推动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与农村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2. 正文2.1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分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开始融入城市生活,但在市民化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农民工的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社会融合难题。
由于他们与城市居民在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融入城市生活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
农民工在城市市民化过程中遭遇的就业问题。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在城镇中逐渐形成了庞大的群体,他们的市民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自身的生活质量,也对城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就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顺利进行。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户籍限制问题:农民工市民化的第一步就是户籍问题。
由于我国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民工在城市中难以获得城市居民的身份。
他们没有城市户口,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各种权利和福利,如医疗、教育、住房等,使得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更加困难。
二、工作稳定问题:农民工在城市中往往从事的是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工作的稳定性和保障程度较低。
这不仅造成了农民工的生活压力,也限制了他们在城市中的发展空间。
三、社会融入问题:农民工在城市中往往处于边缘化地位,由于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差异,他们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缺乏社会支持和关系网络。
四、心理压力问题:农民工由于长期在城市中工作,与家人分隔较远,加之城市生活的单调、压力大,使得他们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
以上问题的存在,对农民工市民化构成了一定的障碍,也需要我们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过程。
下面将围绕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一、户籍制度改革:要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第一步问题,就是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
可以逐步放开城市户籍限制,让农民工在城市中获得合法的市民身份。
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民工可以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权利和福利。
二、稳定工作岗位: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工资待遇。
要鼓励企业为农民工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确保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有保障。
三、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要帮助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可以采取措施鼓励建立农民工社区,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支持。
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心理健康关注和帮助,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户籍限制、社会保障不完善、文化认
同差异、生活困境等方面。
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对策。
户籍限制是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民工在城市
落户非常困难,造成了城市居民身份的不平等。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改革户籍制度,放
宽城市落户条件,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农民工获得城市居民身份。
社会保障不完善也是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困境。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时,往往面临着缺
乏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的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当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确保他们在城市工作时能够享受到相应的保障。
文化认同差异也是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问题之一。
由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文化背
景的不同,往往存在着沟通交流困难、融入城市社会困难等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
加强农民工的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同时也要加强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了解和
接纳,促进双方的交流和融合。
生活困境也是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挑战。
农民工在城市生活时往往面临着住房困难、
子女教育问题以及工资待遇不公等生活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
设力度,提供经济适用房给农民工,在子女教育方面也应该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并加强
对农民工工资的监管,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合理的工资待遇。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摘要: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实现社会公平的最大机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时机。
然而现行的传统城镇化模式存在诸多发展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而探索人的城镇化发展已成为我国城镇化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也是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人的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还面临诸多难题。
正视其存在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是切实推进人的城镇化的关键步骤,有利于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人的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推进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
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好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定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推进新型城镇化,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点就在农民工的市民化。
因此,实现人的城镇化和地的城镇化的均衡发展,从而推动进城农民工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三维转换,这是从根本上实现人的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点,也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人的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地的城镇化这一问题的着眼点。
1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现实意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69亿人。
如果按《中小城市绿皮书》的预测,203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这意味着,到2030年,国家需要解决4~5亿农民工的完全市民化问题。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 P a r t y S c h o o l o f C P C L i u z h o u Mu n i c i p a l C o m mi t t e e , L i l  ̄h o u 5 4 5 o o 6 , C h i n a )
a n d S O o n .
Ke y wo r d s : u r b a n i z a t i o n;u r b a n i z a t i o n o f mi g r a n t w o r k e r s ;d i s o r d e r s ;t h e b a s i c g o a l ;t h e k e y p o i n t
w o r k e r s . wh i l e t h e n u mb e r 0 f mi g r a n t wo r k e r s ma k e s t h e g e n e r a l p u b l i c t h e e q u a l i z a t i o n p u b l i c s e r v i c e a s t h e b a s i c g o a 1 . A t t h e s a me t i me ,i t i s e s s e n t i a l t o g r a s p t h e f o l l o w i n g k e y p o i n t s :i n d u s t r y s u p p o r t ,c a p i t a l , l a n d u s e i n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h o u s i n g , a v o i d‘ ‘ p o l a r i z a t i o n ’ ’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居民,他们的市民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方面,市民化过程能够实现农民工向城市居民的转变,提高其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
另一方面,市民化过程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户籍、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以及应对的对策。
一、户籍问题农民工迁入城市后,通常无法在城市的户口登记。
这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同等权利,例如优质教育资源,医疗保障等。
户籍登记问题不能够一蹴而就,解决的步骤大致有以下:1. 打破城乡二元一体制,实现全国范围内市民的户籍互通。
2. 打破户籍对于社会保险、医疗等福利条款的限制,保障市民的基本权益。
3. 推进“户口与身份证分开管理”改革,使市民可以在城市居住、工作,但在户籍上不受约束。
二、教育问题农民工的子女有时会跟随父母来到城市打工。
但由于户籍和资金等种种限制,很容易受到城里教育资源的影响。
1. 将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同等化,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2. 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将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
3. 打破户籍限制,促进城市教育资源对农村地区的开放。
4. 提高政府对农民工子女的资助力度,向其提供学费减免、奖学金、助学贷款等福利。
三、医疗问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城市的医疗资源日益丰富,但很多农民工在医疗保障方面仍然受到不公平待遇。
1. 打破城乡间的医疗资源格局,同等对待全国各地的医保权益。
2. 加强在城市工作农民工的社保权益,确保其在城市医院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待遇。
3.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基本医疗服务。
四、社保问题农民工迁入城市后,往往不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社保待遇。
如果他们患了重病或失业了,就很容易陷入困境。
1. 打破户籍限制,让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待遇,包括社保、住房公积金、退休金等。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理论研究
从 事 非农 产业 、 获取 工 资性 收 入 , 他 们 是 否 享 有 与 城 镇
居涉及 到 了农 民 工市 民化 的问题 。在统 筹城 乡发 展 和 中国新 型城 镇化 的 大 背景 下 , 实现 农 民工市 民化是 解 决农 民工 问 题 的根 本
剖 析 了农 民工 市 民化 这 一 社 会 现 象背 后 的基 础 理 论 内涵 ,以 期 为 解 决 城 镇 化 进 程 中 的农 民 工 市 民 化提 供 理 论 和
政 策 支持 。 关键词 : 城镇化 ; 农民工: 市民
中图分类号 : C 9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7 3 2 7 ( 2 0 1 4 ) 一 0 2 — 0 0 0 5 — 0 3
产生 乡村 农业 人 口分散 和 大城 市工业 人 口集 中的城 乡对 立现 象 。这种 城 乡之 间的对 立在 马克 思看来 仅 在私 有制 范 围 内存 在 ,并在 资本 主义 私有 制条 件下 得 到进一 步发 展。 资本 主 义 的社 会化 大 生产使 中心城 市越来 越具 优势 。
山 东 农业 工 程 学 院 学报
2 0 1 4年
第3 1 卷
第 2期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理论研究
史振 涛
( 烟 台 市政 府 驻 济 南 办事 处 , 山东 济 南 2 5 0 0 0 0 )
摘
要: 在 统 筹 城 乡发 展 和 中 国新 型 城 镇 化 的 大 背 景 下 农 民 工 市 民 化是 解 决 农 民 工 问题 的根 本 出路 。论 文梳 理和
将 在更 高层 次 上实 现融合 。但 城 乡关系 的融 合是 需要许 多物 质条 件 的 , 不 能任凭 主 观意 志实现 。 由生 产资 料私有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找到解决的途径,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良性发展。
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农民工是指农村经济转型过程中进入城市从事工业、建筑、服务等非农行业的农村劳动力,占据了城市中低端的职业市场。
然而,由于户籍限制、社会保障等问题,农民工在城市中面临着社会公平、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种种困难。
这些不仅妨碍了他们的市民化进程,也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积累。
农民工市民化原因: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户籍制度的不合理。
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工在城市中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权益,使得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社会,也影响了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此外,城乡差距、文化素质、社会认同等因素也制约了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推进对于城市和整个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农民工市民化的成功将提高城市的社会活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农民工市民化不平衡和阻碍将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不公平现象和矛盾。
此外,农民工市民化的成功还将对农村地区的发展和稳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途径:为了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首先,要改革户籍制度,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市民待遇,消除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不平等。
其次,要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增加他们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对农民工的社会援助,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此外,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结论: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才能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良性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作者:杨娟
来源:《大经贸》2016年第08期
【摘要】城镇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带来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关系着现代农业转型,社会和谐稳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关键。
本文就笔者所想所感,提出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解决的措施,以期为改革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改革
1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客观必然性
1.1 农民市民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目前农业的欠发达是制约当今中国国民经济整体进一步发展重要因素,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刻不容缓。
农民市民化是农业经济转变的重要手段,受到“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矛盾的影响,仅依靠现有的农业增长吸收多余劳动力是行不通的,只有让大部分农民离开传统农业,才能本质上减缓该矛盾,提高农民生产效率,促进农业规模化运营,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1.2 农民市民化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随着城市化推进速度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进城后其合法利益得不到保障,成了不被城市所接受的“边缘人”。
有研究显示,农民工精神上的被边缘化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高,导致他们一边仇视城里人,一边又自卑的心态,是导致社会动乱、社会骚动最可能的源泉,是引发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将农民纳入市民范畴才能从根本上打消农民工的内心“被边缘化”的认知,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
1.3 农民市民化是提升农民素质的关键
要想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除通过教育手段外,最根本的方式是在城市中感受现代文化,让现代先进文化潜移默化的提高农民素质。
城市生活可以让农民享受到丰富的物质生活,包括先进的教育条件和医疗卫生条件等,以及感受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其价值观念、竞争意识、心理结构和言行举止等各个方面都将要发生质的改变,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农民素质,加速了农民自身的现代化。
2 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
2.1 二元户籍制度
农村与城镇划分的二元户籍制度是阻碍农民市民化的根本因素。
一方面农村户籍限制了农民工的权益,特别是在农民工切身利益方面,如就业择业、子女教育方面不能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待遇,增加了农民工在城市立足的难度;另一方面农民合法权力难以得到保护,特别是参与到劳动市场后的合法权益,如劳动时间长、社会保障覆盖率低、工伤得不到赔偿等。
此外农民工进城后要缴纳城市增容费、劳动力调节费和外地建筑企业管理费等。
这些无疑增大了城市生存成本,让初来乍到的农民寒了心。
2.2 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城乡分割化
现有的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制度是制约农民城市化的重要制约因素。
目前的就业制度被划分为收入高、劳动环境好、福利优越的、面向城市劳动力的首属劳动力市场,并设立次属劳动力市场与之相对应,即收入低、劳动环境恶劣、福利待遇差、城市劳动力不愿从事的劳动力市场。
由于农民工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竞争意识,大多农民工均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导致次属劳动力市场交易规则不健全,一旦雇主违约很难得到法律的保护,不仅损害了农民工自身利益,还严重阻碍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
3.3 教育培训制度的落后
目前的城市政府提供的教育培训主要是偏向城镇人员,缺乏面向农民工的针对性教育培训体系。
即便部分地区设置有面向农民工的培训班,一方面未考虑市场需求,没有体现办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另一方面没考虑农民工的求职意愿,没有体现不同求职意愿的农民工的技能培训需求,没有实现培训的针对性。
因而现有落后的培训教育制度无法提高农民工参与再教育的积极性,更不可能帮助农民工获得好的工作机会,这不仅未达到提高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竞争力的目标,更严重阻碍农民工城市化进程。
3 加快农民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3.1 持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想要加快农民市民化首先应允许人口自由迁移,取消限制人口迁移的户籍壁垒,即户籍制度的转变。
具体而言就是要取消城镇居民的特殊待遇,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取消二元制户籍制度,实现户籍一体化。
在哪里工作就纳入当地户籍的管理范畴,以常住户口、暂住户口为划分基础,来实行一元化户籍登记制度。
并鼓励农民进程务工,转变原有户籍,以实现户籍制度的彻底转变。
3.2 建立平等、科学的劳动就业制度
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是阻碍农民城市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需要完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规范劳动要素进入市场的程序,增大劳动力市场的监督力度。
在完善劳动力市场方面,一要取消原有的首属劳动力市场与次属劳动力市场的划分,形成城乡一体的劳动力供给市场,二要建立健全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信息制度,利用互联网增大信息共享程度,建立起信息互动、
资源共享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体系。
比如对于集中招收农民工的行业,可以定期组织招聘会。
在劳动力市场的规范方面,一是必须严格执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农民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
二是建立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行业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制度。
三是完善并严格实施工时、休假等劳动标准,并规定特殊行业特殊岗位的津贴标准。
在劳动力市场执法监督方面。
一要建立起上到省市,下到街道、社区(村)的多层级监管体系,构建覆盖每个村落的劳动监督体系。
二要构建起便捷的农民维护其合法利益的诉求渠道,形成多部门组成的联动维权处理机构。
3.3 切实提高针对进城农民的培训教育
提高进城农民素质是加快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措施,政府应在这方面发挥牵头作用,建立起政府主导的官民并举的培训体系。
一是充分发挥城市现有教育机构作用,委托具有相当条件的培训机构为进城农民提供培训。
值得注意的是要根据进城农民求职意愿和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多层次的培训。
二是培养用工企业的培训意识,在各地财政的支持下给予培训企业适当补贴。
【参考文献】
[1] 米永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困境与出路[J].生产力研究,2012,(9):127-129
[2] 黄国清,李华,苏力华,杨同华.国外农民市民化的典型模式和经验[J].南方农村,2010,(3).
[3] 刘玉侠,柳俊丰.农民中的准市民群体市民化问题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1,(5).
[4] 王慧博.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调查状况比较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2010,(4).
作者简介:杨娟,(1982-),女,汉,重庆璧山人,研究生,单位: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党校信息科科长,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