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囚蚁》教学设计
巴马瑶族自治县第一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1囚蚁教案鄂教版
囚蚁板书设计: 11 囚蚁关爱? 囚禁!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安塞腰鼓1.选择正确的汉字填空。
(燥躁)暴()干()()热急( )枯( )(博搏) ( )斗( )学脉( )()览()击2.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完成练习。
①元气()()②惊心( )( )③()为观止④( )然而止(1)成语③中的“止”的意思是;成语④中的“止”的意思是。
(2)用成语②写一句话.3。
你能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相应的成语吗?(1)劳动场面: 、、(2)战斗场面:、、(3)舞蹈场面: 、、《安塞腰鼓》第二课时练习一、给加点字注音,据拼音写汉字骤雨()亢奋( )晦暗() 戛然()t ián rǒng zhuójī( )静()杂烧()()绊二、仿写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三、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当它嘎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①这段话写,极力突出了一个字,与课文开头。
②“一声渺远的鸡啼”,表明了。
③关于“静”的成语.、、、第七单元提升练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一、基础知识.(35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4分)他说话风趣yōu mò(),但总给人留下一种不kào pǔ()的印象.他常常xuàn yào()自己丰富的经历,但给人一种chún cuì()卖弄的感觉。
(二)用“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1。
最精彩的节目终于亮相.(xiānɡxiànɡ)了。
2.爷爷的喜好.(hào hǎo)是种花养草。
3.做事情要坚持不懈,不能一曝.(pùbào)十寒。
4.汤.(tānɡshānɡ)汤乎若流水.(三)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A。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囚蚁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囚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囚蚁的生活习性,掌握“囚蚁”一词的意义和
用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传承和发扬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关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理解“囚蚁”的生活习性。
2.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囚蚁”的养殖和培育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预习:导入语文知识
1.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蚂蚁,可以借助放大镜等工具,让学生观察更加清晰。
2.引导学生围绕“蚂蚁”一词展开思考,让学生总结蚂蚁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思考:囚蚁的生活习性
1.让学生听课文《囚蚁》的朗读,并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描述的囚蚁的生活习性。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囚蚁的养殖和培育方法。
3. 拓展:学以致用
1.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囚蚁的实际应用场景,例如囚蚁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等。
2.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囚蚁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场景,并积极发挥自己的创新和想象能力。
四、教学评估
1.通过讨论和合作,检查学生是否掌握囚蚁的生活习性及其养殖方法。
2.对于学生能够拓展囚蚁的社会实践应用场景和提出新的理解和建议的,给予鼓励和赞扬。
五、教学反思
1.整节课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合作探究,深入了解囚蚁的生活习性和养殖方法。
2.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拓展囚蚁的应用场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第四单元11囚蚁鄂教版
4.写作指导: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写作指导,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实践。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修改和完善作品。
5.情感教育:结合课文内,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一)导入新课
1.悬念导入: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如“同学们,你们知道蚂蚁的生活习性吗?它们在面对困境时会怎么做呢?”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背景介绍:简要介绍《囚蚁》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3.写作表达: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创作出具有真情实感的短文,是教学中的又一个难点。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创设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进行拓展性思考;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则着重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逐步提高。
6.课后拓展:布置与课文相关的课后作业,如阅读推荐、写作练习等,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3.写作与表达:通过学习本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简短的写作练习。
《囚蚁》教案范文
《囚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囚蚁》一文,让学生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特点以及生态环境。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关爱动物,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蚂蚁的生活习性、特点及生态环境。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蚂蚁的群体生活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前收集有关蚂蚁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准备相关教学道具,如蚂蚁模型、蚂蚁生活环境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出示蚂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蚂蚁的外形特点。
1.2 邀请学生分享课前了解到的关于蚂蚁的知识。
1.3 教师总结,引出本课主题《囚蚁》。
2. 初读课文:2.1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2 教师检查学生阅读情况,解答疑问。
3. 精讲细读:3.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蚂蚁的生活习性、特点等。
3.2 分析蚂蚁的群体生活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3 学生讨论:如何关爱蚂蚁,保护生态环境。
4. 巩固拓展:4.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蚂蚁的生活场景。
4.2 各组汇报表演,其他学生评价、提出建议。
5. 总结反思:5.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蚂蚁的特点及生态环境。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6. 布置作业:6.1 观察身边的蚂蚁,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绘制蚂蚁漫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 作业评估:通过学生提交的蚂蚁漫画和作文,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观察和表达能力。
3. 阅读理解测试:设计一份阅读理解测试题,测试学生对《囚蚁》一文的理解程度,包括文章细节、作者观点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囚蚁》教学设计
《囚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2、能结合重点词句,深刻感悟“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引入揭题1、故事引入: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一个夏天的晚上,有一家人坐在院子的大树下边乘凉边谈话,忽然谈到房子的风水问题,大儿子说:“哎呀,我们这个房子结构太不好了,四面都是高墙,中间一棵树,树就是木,这加起来不就是困难的困吗?难怪我找工作呀、做生意呀处处碰壁,不行,明天我要把这棵树砍掉,不能让咱们天天生活在困难之中。
”家人一听,觉得有理,就都同意了。
第二天,他们就把这棵树给砍掉了,个个都很高兴,以为从此就可以摆脱困境,这家的老二看着院中砍掉的大树,越看越别扭,想了一会儿,忽然大声说道:“哎呀,不好,这下更糟了。
”我想问问大家,怎么更遭了呢?(板书:囚)原来是困难的困,遇到困难还可以克服,可现在变成囚。
“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会意字,就像一个人被关在四面密封的高墙之中,目之所及都是那狭窄的四角的天空。
2、如果为“囚”组一个词,你会想到哪个词?(囚车、囚犯、囚禁、囚笼、囚徒、囚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叫(囚蚁),齐读课题。
从题目中我们知道本文一定和什么有关?大家还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囚蚁?怎样囚蚁的?囚蚁的结果如何?)板书:原因经过结果3、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文本,走进作家赵丽宏纯真的童年时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大家打开书69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文中的这些词你会读吗?出示:饲养宁可惊惶不安饼干屑窸窸窣窣威风凛凛2、谁来说说“我”和妹妹为什么想养蚂蚁?出示:童年时认为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而且可以从小养大。
3、兄妹俩几次养蚂蚁?每次养蚂蚁的结果如何?4、根据刚才的回答,完成这样一个练习,出示:“我”和妹妹想养蚂蚁是因为()第一次(),结果()。
第二次(),结果()。
5、哪几自然段是写兄妹俩第一次囚蚁?第二次呢?6、不知不觉,我们已经理清了课文的条理,弄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囚蚁》教案范文
【导语】课⽂以⽣动、富于童趣的语⾔记叙了记者的⼀件童年往事: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来饲养,由于喜爱蚂蚁,便开始了饲养蚂蚁的尝试,没想到第⼀次饲养导致了蚂蚁的丧命,第⼆次饲养以蚂蚁的全部逃⾛⽽告终,从⽽促使作者明⽩了“⾃由可贵”的道理。
在⽂章的字⾥⾏间,我们可以看出来的可爱,童年的纯真,浓厚的好奇⼼和感悟⽣命真谛的美好。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1、学会9个⽣字,理解课⽂内容,领悟⽂章⾸尾呼应的表达⽅法。
2、能结合重点词句,深刻感悟“没有什么⽐⾃由的⽣活更为可贵”的道理。
教学过程: ⼀、引⼊揭题 1、故事引⼊: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个故事:⼀个夏天的晚上,有⼀家⼈坐在院⼦的⼤树下边乘凉边谈话,忽然谈到房⼦的风⽔问题,⼤⼉⼦说:“哎呀,我们这个房⼦结构太不好了,四⾯都是⾼墙,中间⼀棵树,树就是⽊,这加起来不就是困难的困吗?难怪我找⼯作呀、做⽣意呀处处碰壁,不⾏,明天我要把这棵树砍掉,不能让咱们天天⽣活在困难之中。
”家⼈⼀听,觉得有理,就都同意了。
第⼆天,他们就把这棵树给砍掉了,个个都很⾼兴,以为从此就可以摆脱困境,这家的⽼⼆看着院中砍掉的⼤树,越看越别扭,想了⼀会⼉,忽然⼤声说道:“哎呀,不好,这下更糟了。
” 我想问问⼤家,怎么更遭了呢?(板书:囚)原来是困难的困,遇到困难还可以克服,可现在变成囚。
“囚”是⼀个很有意思的会意字,就像⼀个⼈被关在四⾯密封的⾼墙之中,⽬之所及都是那狭窄的四⾓的天空。
2、如果为“囚”组⼀个词,你会想到哪个词?(囚车、囚犯、囚禁、囚笼、囚徒、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叫(囚蚁),齐读课题。
从题⽬中我们知道本⽂⼀定和什么有关?⼤家还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囚蚁?怎样囚蚁的?囚蚁的结果如何?)板书:原因经过结果 3、下⾯,就让我们⾛进⽂本,⾛进作家赵丽宏纯真的童年时代。
⼆、初读课⽂,整体感知 请⼤家打开书69页,⾃由朗读课⽂,读准字⾳,读通句⼦,读懂课⽂写了⼀件什么事。
《囚蚁》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_2
《囚蚁》教学设计(鄂教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要求:1、学习课文五、六、七自然段,了解作者和妹妹第二次饲养蚂蚁的过程及结果。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无所不能”“平心静气”“威风凛凛”“安乐窝”等词语。
3、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孩提时代的纯真与美好。
深刻感悟“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这句话的含义。
4、了解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作者与妹妹第二次饲养蚂蚁的过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孩提时代的纯真与美好。
深刻感悟“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这句话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你们一定记得上节课那对养蚂蚁的小兄妹吧!他们找来玻璃瓶饲养了15只蚂蚁。
可第二天早上全死了。
谁记得原因?板书后来兄妹俩决定为蚂蚁再做一个新居。
师:为什么蚂蚁已经死过一次了,他们还要再次养蚂蚁呢?师:正是这样。
他们怀着对蚂蚁无比的喜爱和美好的期待,决定为蚂蚁再造一个新居。
这节课,让我们走到兄妹俩身边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二、精心研读理解感悟1、师:请大家翻开书70页,默读课文的五、六自然段,这次给蚂蚁做新居,兄妹俩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画出有关内容细细体会。
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师:(学法指导)刚才我留意到这位同学,他在自学的过程当中,不但抓住了重点的语句,而且及时地在旁边批注上自己独特的感受,大家可以借鉴。
2、小组交流:把你的收获在小组中说说吧!3、全班交流:这一次给蚂蚁做新居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你有什么感受?谁来说说。
预设:●火柴盒(扎小洞眼的火柴盒)生:(读句子:我找来一只火柴盒子,准备为蚂蚁们做一个新居。
怕它们再闷死,我命令妹妹用大头针在火柴盒上扎出一些小洞眼,用来透气。
)生:第一次蚂蚁就是因为不透气被闷死了,他们想火柴盒上扎了小洞眼,蚂蚁们就能透气了。
我从“怕它们再闷死”体会到作者很喜欢蚂蚁,不想它们被闷死。
师:对!扎洞眼的方法真好!既然爱小蚂蚁,就不能让它们闷死。
囚蚁 教学设计
《囚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
理解“饲养”、“惊惶不安”、“威风凛凛”、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孩提时代的纯真与美好,深刻感悟“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的道理。
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感受自由、平等的可贵。
二.教学重点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在两次囚蚁过程中尤其是第二次的过程与感受。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这句话的含义。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预习内容1.课前预习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蚂蚁生活习性的资料(如蚂蚁的居住环境、食性、分工等)2.朗读课文5遍,要求学生把句子读通顺、读连贯。
3.查“饲养”、“惊惶不安”的词义,思考课文主要内容,提出质疑。
六.教学过程一.抓住题眼,导入新课。
(1)师板书“囚”字。
1、看老师来写这个“囚”字,写汉字就要像老师这样一笔一划认认真真的书写。
“囚”字我们可以怎样来记它?预设:一个人被关在四面墙里。
2、你说的多么形象啊!“囚”可以组什么词?预设:囚禁、囚犯、囚徒、囚车……3、同学们的词汇真丰富,那看看这篇课文是把什么囚禁起来了呢?(2)师补充板书“蚁”字。
全班齐读课题——囚蚁过渡:把蚂蚁囚禁起来,这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一起到文章中去寻找答案。
二.检查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词1、大家在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读读这些词?。
课件出示:蚂蚁遗憾饲养饼干屑惊惶不安威风凛凛窸窸窣窣预设:“屑”易错读成xue、“窸窸窣窣”学生不认识、“凛”是前鼻音。
(指名答)2、评价指导:屑字读得真准确,凛字的前鼻音读得很准确…让我们一起齐读词语,每个词读两遍(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1、通过预习课文,谁能简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指1-2名学生回答。
)(童年时),(“我”)和(妹妹)认为(所有动物都可以饲养)且对蚂蚁(有好感)所以决定养蚂蚁,第一次(把蚂蚁养在玻璃瓶里),结果(全死了),第二次(把蚂蚁养在火柴盒里),结果(全逃了),“我们”终于明白(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
《囚蚁》教案范文
《囚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囚蚁》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及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蚂蚁的行为和心理。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3)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囚蚁》的阅读与理解。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及特点。
2. 教学难点:(1)蚂蚁心理活动的理解。
(2)细节描写在课文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蚂蚁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2)简要介绍蚂蚁的生活习性及特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囚蚁》,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蚂蚁的习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蚂蚁行为和心理,分析蚂蚁的特点。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蚂蚁的行为和心理特点。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囚蚁》,了解了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我们学会了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关爱动物,尊重生命,勇于面对困难,团结协作,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蚂蚁的作文。
2. 搜集更多关于蚂蚁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3.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课后作业,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朗读等,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作文的内容、表达和创意,以及资料搜集的全面性。
《囚蚁》教学设计文案
《囚蚁》教学设计文案第1篇:《囚蚁》教学设计文案教材分析:课文以生动、富于童趣的语言记叙了记者的一件童年往事: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由于喜爱蚂蚁,便开始了饲养蚂蚁的尝试,没想到第一次饲养导致了蚂蚁的丧命,第二次饲养以蚂蚁的全部逃走而告终,从而促使作者明白了“自由可贵”的道理。
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来的可爱,童年的纯真,浓厚的好奇心和感悟生命真谛的美好。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9个生字。
理解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给与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与空间,在交流和换位体验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思想内核(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孩提时代的纯真与美好,深刻感悟“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可贵”的道理教学重难点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在两次囚蚁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并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
教学准备:布置预习教学过程一、抓住题眼,导入新课。
1、师板书“囚”字,指名读,齐读。
看着这个“囚”字,产生了什么联想?2、补充板书“蚁”字,齐读课题,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教师梳理问题)过渡:看来,同学们的问题都围绕着“囚”字展开。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文本,走进作家赵丽宏纯真的孩提时代,跟随他在“囚蚁”的经历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吧!二、初读,整体感知,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囚蚁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以生动、富于童趣的语言记叙了记者的一件童年往事:童年时曾经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由于喜爱蚂蚁,便开始了饲养蚂蚁的尝试,没想到第一次饲养导致了蚂蚁的丧命,第二次饲养以蚂蚁的全部逃走而告终,从而促使作者明白了“自由可贵”的道理。
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来的可爱,童年的纯真,浓厚的好奇心和感悟生命真谛的美好。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9个生字。
理解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囚蚁》1 鄂教版
《囚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
理解“饲养”、“突发奇想”、“兴致勃勃”、“惊慌不安”、“无所不能”、“平心静气”、“威风凛凛”、“安乐窝”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收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孩提时代的纯真与美好,深刻感悟“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作者与妹妹两次饲养蚂蚁的过程中,通过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孩提时代的纯真与美好,并深刻感悟“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的道理。
教学策略:学习文本与发展文本相辅,将课文读生动;学生自学与教师点拨并举,将课文读透彻;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通读课文,勾画,自学生字,相互听写。
2、相互合作,理解文中的生词。
3、检查课文朗读,相机指导:主要关注字的准确读音;句式的停顿;语气的轻重缓急等。
4、指导归纳主要内容。
5、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可以采取相互合作的方式,自我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重点学习两次“囚蚁”的经过,体会“自由生活最可贵”的道理。
1、朗读单元导读的内容,明确发现与探索的重要意义,告诉学生学习本课的主要方法:围绕主题,体会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表现作用。
2、板书课题,齐读《囚蚁》,由“囚蚁”想到了一些什么?老师梳理并总结学生的问题。
3、如果在不需要老师帮助的情况下,你自己准备采取怎样的方法试着解决这些疑难?(学生列举自己的学习方法)4、学生开始自学,有些问题如果觉得自己一个人的力量难以顺利解决时,可以和周围的伙伴合作进行。
5、学生汇报自学的成果。
老师相机板书揭示体现文章要点的内容。
(1)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文的表达条理。
(两次囚蚁,一次关进玻璃瓶,一次关进火柴盒)6、老师根据学生学习的状况,适时深入引导,并指导相关的句子,想象表情,读出感情。
主要需要引导的方面有:(1)提醒学生在关注兄妹囚蚁的经过时,更要引导学生深入兄妹的内心,感悟他们的纯真与善良。
(从文章对兄妹两的细节描写处入手)(2)注意先后两次囚蚁的内在联系,感受兄妹勇于发现,不断探索的精神。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第四单元11囚蚁_鄂教版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第四单元11囚蚁_鄂教版【教学目标】学习九个生字,明白得重点词语的意思。
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要紧内容。
抓住重点词句,明白囚蚁的缘故。
了解两次囚蚁的过程及结果,抓住我与妹妹的具体做法及美好想象,体会我与妹妹的内心情感。
默读课文,在明白得课文的基础上,领会首尾呼应及虚实写法相结合的表达方法。
结合课文内容,深刻感悟“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两次囚蚁的过程及结果,抓住我与妹妹的具体做法及美好想象,体会我与妹妹的童真童趣以及关于蚂蚁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第二次满是爱意的养蚂蚁的过程为囚蚁的缘故默读课文,在明白得课文的基础上,领会首尾呼应及虚实写法相结合的表达方法。
结合课文内容,深刻感悟“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的道理。
【教学预备】课件【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一起看老师写课题【红笔写“囚”】。
2、“囚”是一个专门有意思的会意字,所谓会意字,是通过它的字形去推测或体会它的字义,同学们谁来试着猜猜看?【确实,同学们都说得专门有道理,“囚”像一个人被关在四面密封的高墙之中,目之所及差不多上那狭窄的四角的天空。
】3、齐读课题。
从题目中我们明白了什么?大伙儿还想明白什么?(什么缘故囚蚁?如何样囚蚁的?囚蚁的结果如何?)板书:起因通过结果4、看来,同学们的问题都围绕着一个“囚”字展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作家赵丽宏的孩提时代,跟随着他在“囚蚁”的经历中有所感悟、有所收成吧!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概括课文要紧内容。
1、请大伙儿打开书69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明白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的这些词你会读吗?出示:饲养宁可饼干屑突发奇想惊惶不安窸窸窣窣威风凛凛2、结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快速扫瞄课文,谁来说说“我”和妹妹什么缘故想囚蚁呢?【板书句子】童年时认为所有的动物都能够由人来饲养,而且能够从小养大。
《囚蚁》原稿)
语文鄂教版11册《囚蚁》教案四单元目标:本单元以“新奇的发现”为主题,学习紧扣重点词语,体会事物或人物思想感情,领悟语言精妙之处,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领悟文章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积累语言。
本课记述了作者儿时与妹妹突发奇想饲养蚂蚁最终失败的“笨事”,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孩童时的天真,明白“自由的可贵”的道理。
本课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
理解“饲养”、“突发奇想”、“兴致勃勃”、“惊惶不安”、“无所不能”、“平心静气”、“威风凛凛”、“安乐窝”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收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孩提时代的纯真与美好,深刻感悟“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我“与妹妹两次饲养蚂蚁的过程。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孩提时代的纯真与美好。
通过2次养蚂蚁的结果,深刻感悟“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这句话的道理。
教学准备:PPT教学时间:一课时一、抓住题眼,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先看老师写个字——板书“囚”字。
会读这个字吗?谁来读?来,齐读一遍。
看到这个“囚”字,你想到了什么?2、师把课题写完整,书“蚁”字,齐读课题一遍。
3、这篇课文围绕着囚蚁讲了件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9页,快速通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
二、初读感悟1、课文读完了吧,看看这些词语能读好吗?——来看大屏幕。
自由小声练习。
(PPT)指名2个同学,一人读一行。
“蟋蟀遗憾威风凛凛窸窸窣窣(难读的生字)宁可闷死(多音字)指名一个读,再全班齐读一遍。
(“窸窸窣窣”是个拟声词,是在极其安静的环境中才听得到细小的声音)2、这篇课文围绕着囚蚁,讲了件什么事情呢?谁来说说?3、指名2人名全班交流。
(教师指导简单概括)三、引导学习课文第1及第7自然段,领悟首尾呼应的方法。
师过渡:作者和妹妹在养蚂蚁之前是怎么想的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
(指名回答)1、出示PPT“童年时曾经认为。
六年级上册《囚蚁》教学设计3篇
六年级上册《囚蚁》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
理解“饲养、突发奇想、兴致勃勃、惊惶不安、无所不能、平心静气、威风凛凛、安乐窝”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孩提时代的纯真与美好,深刻感悟“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理解“囚”的含义。
2、感悟自由更可贵的道理。
教学方法:成果汇报、小组合作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成果展示会:同学们,按照老规矩,为了检验一下同学们自主预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我们先来开展新课之前的“预习成果展示会”吧!小结:从刚才的展示会中,老师发现大家的'收获颇多,那你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呢?(指名说)过渡:那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来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赵丽宏的纯真年代吧!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2——4自然段,看看从哪些语句中你读懂了“囚”呢?请大家画出重点语句,并作上批注。
二、导读2——4自然段:1、生默读课文2——4自然段,勾画语句,作批注。
师巡视辅导。
2、师生交流。
A……旋紧瓶盖。
(生读句子,谈感受)师导:哪个词让你感到了恐慌?“旋紧瓶盖”意味着什么?师评:是啊,限制自由就是“囚”,谁能把被囚者的这种恐慌读出来?指名有感情朗读。
B……寻找什么。
(生读句子,谈感受)师导:是啊,着急是被囚者最真实的感受,请大家自由读读这句话,想想蚂蚁们在寻找什么呢?师评:找到出路就能获得自由啊!(板书:自由)C……可惜我听不见……(生读句子,谈感受)师导:是啊,这难道不是囚吗?如果你就是这个不安的被囚者,你会对瓶外的“我”说点什么呢?师评:来,让我们齐读这句话,体会这15个生命最后一天的心声吧!3、总结:同学们,从这个部分,我们不仅读懂了囚,也读出了“自由”两个字。
过渡:第一次囚蚁以失败告终,是什么原因呢?三、总结。
原因既已找到,新办法便随之而来。
第二次囚蚁兄妹俩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六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第四单元11囚蚁鄂教版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囚蚁》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层次。
2.学生能够领悟到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培养珍爱生命、关爱自然的意识。
3.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语言表达和写作训练。
4.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如预测、归纳、分析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问题导向
1.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通过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3.采用讨论、问答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度。
4.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教材为依托,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注重课堂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我还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说课六上囚蚁教案-11
鄂教版六上《囚蚁》说课【教材分析】课文以生动、富于童趣的语言记叙了记者的一件童年往事:童年时以前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能够由人来饲养,因为喜爱蚂蚁,便开始了饲养蚂蚁的尝试,没想到第一次饲养导致了蚂蚁的丧命,第二次饲养以蚂蚁的全部逃走而告终,从而促使作者明白了“自由可贵”的道理。
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看出来的可爱,童年的纯真,浓厚的好奇心和感悟生命真谛的美好。
【设计理念】情感是深度语文的精神支柱,离开了情感,语文教学就无法以走向深处。
对于只有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让他们真正明白“自由”的含义,准确理解“自由”的意义是很困难的。
所以整堂课应尽量淡化理性的自由,我觉得应该把重点放在体会作者孩提时代的纯真与美好上,让学生们感受小兄妹俩的天真可爱和从养蚂蚁的过程中获得的快乐。
二、张扬个性,调动深度语文的灵性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在体会兄妹俩养蚂蚁是爱蚂蚁,为了让蚂蚁们住得温暖舒适,他们想办法,亲自动手剪碎稻草。
能够让学生们自己选择看课文、看插图,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可能就会有“我从课文中看出兄妹俩不是把蚂蚁当宠物而是当亲人”“我看图发现他们年龄虽小但心思细,不怕困难”“我从他们的表情上感受到了快乐”等等不同角度、极具个性的回答。
相信只要给与学生平台,他们就会迸发出个性的光彩。
三、放飞想象,步入深度语文的自由殿堂语文教学中,一旦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参与其中,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本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思维拓展训练,出示“在这若有若无的微响声中,我仿佛已看见……”开头说说你对可爱的小蚂蚁美好的愿望!因为课文中有小作者大胆的想象,学生们通过思考一定能充分放飞自己的想象,自由地翱翔在深度语文的殿堂之中。
四、舒展人性,实现深度语文的人文关怀最美的文本也要落实到学生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囚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9个生字。
理解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给与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与空间,在交流和换位体验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思想内核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孩提时代的纯真与美好,深刻感悟“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可贵”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在两次囚蚁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并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
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赵丽宏作品
教学过程
一、抓住题眼,导入新课。
1、师板书“囚”字,指名读,齐读。
看着这个“囚”字,产生了什么联想?
2、补充板书“蚁”字,齐读课题,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教师梳理问题)
过渡:看来,同学们的问题都围绕着“囚”字展开。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文本,走进作家赵丽宏纯真的孩提时代,跟随他在“囚蚁”的经历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吧!
二、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词,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
2、默读课文,说说“我”和妹妹为什么想养蚂蚁,两次养蚂蚁的结果如何?作者的感受又是什么。
三、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默读这一部分,边读边思考:从哪里强烈的感受到“囚”?把句子勾画下来,并将自己的感受批注旁边。
2、交流预设:
“有盖的瓶子……旋紧瓶盖”
引导:我和妹妹“旋紧瓶盖”的这个小动作对于这15只蚂蚁来说意味着什么?(生自由说),难怪它们——
“不停地、急急忙忙、来回走动、惊惶不安、奔跑”你从这些词语体会到什么?它们肯定在用它们的语言大声叫喊,它们会喊——(生补白)
过渡:可惜蚂蚁的“呐喊”作者听不见,(学生接读第四段)
三、学习课文5~7段
1、默读课文这一部分,你读出了什么?(作者的温情,从哪里读出来的,体会情感读一读)
2、作者这么温情地为蚂蚁们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