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工科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技能竞赛
组织技能竞赛,提高学 生实践技能水平。
创新创业竞赛
支持学生参加创新创业 竞赛,培养创业意识和 能力。
04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的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与支持保障
建立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教务处、学生 处、科技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的规划和政策,协调各方面的资源,确保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的顺利进行。
新工科背景介绍
新工科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 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教育逐渐受 到重视,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初,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 ,新工科建设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2017年,教育部提出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计 划”,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 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企业合作
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 学和实习,让学生接触实 际工程项目。
实施创新实践项目计划
1 2
科研项目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 能力。
创业项目
支持学生开展创业项目,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资 源支持。
3
校级项目
组织校级创新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 实践能力。
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竞赛
学术竞赛
实践平台有限
部分高校提供的实践平台数量和质量有限,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实践 需求,限制了其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教育体制不完善
现行教育体制在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缺陷,过于注重理 论知识的考核,而忽视实践能力的考察。
教师队伍能力不足
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无法有效地指导大学生进行 创新实践。
大学生成才的实践能力培养
大学生成才的实践能力培养大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成长和发展机会,培养他们具备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校园内外参与各类实践活动时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本文将从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实践能力的方法和大学可以采取的措施三个方面探讨大学生成才的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在未来社会和工作中立足的基础。
与传统的理论学习相比,实践能力培养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将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实践中,学生还能与团队合作,提高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全面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能力。
培养实践能力的方法1. 课程设置:大学可以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例如,引入实践性的实验课程和专业实训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升实践能力。
同时,增设课程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中的设计、开发和实施,锻炼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习与实训:大学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
实习和实训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习和实训,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学习实际操作技能,并与实践导师和企业员工进行交流和合作,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3. 社会实践活动:大学可以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实地考察等。
这些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和挑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自身的领导才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可以采取的措施1. 优化教学资源:大学应积极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包括实验设备、实训场地等。
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提供实践指导。
2. 组织实践活动:大学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学术科研、创新设计、社会实践等,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机会。
同时,建立实践活动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估和认可。
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的教育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
在教育模式上,高校教育已经从单一的纯理论教学转向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因此,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首先,对于如何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建设实验室。
针对工科类专业,大学可以建设更加现代化的实验室,让学生接触到真正的工业生产环境和工具。
第二,实践教学基地。
对于农林业等专业,学校可以与当地的农场、企业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第三,组织实习。
针对涉及到现实生产和社会实践的专业,可通过大学组织实习的方式,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到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认可,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呢?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在实践活动中所学到的知识是有实用性的,并具备深远的影响。
其次,要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科学管理,优化实践环节的设计,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再次,要加强与实践教学有关的产教一体化建设,一方面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另一方面加强与产业的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机会和实践场所。
最后,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加强实践教学的设施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有效的指导。
在今天的高校教育中,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和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的发展变化,并且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实践人才。
因此,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才是当今高校教育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
以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全面提升工科高校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全面提升工科高校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摘要]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新的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提升工科高校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针对现阶段工科高校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为工科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教育纲要工程实践能力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8-0027-02近些年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高校教学资源日益吃紧,工科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也因此而日渐突出。
首先是教师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偏低,其次是实验教学质量不高,第三是工程实践环节流于形式。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重课内、轻课外的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相关指导意见。
一、强化教师教学能力训练,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采取得力措施提高教师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科高校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具体措施主要有:一是积极引进集理论、实践和项目经验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充实教学队伍,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工程专家到学校任教或兼职;同时,加强院系间的合作,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塑造、培养、引进学术带头人,逐步形成科研创新团队。
二是量化实践教学教师业务考核指标并与待遇挂钩,使实践教学岗位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三是支持和鼓励优秀青年教师进行学术深造、参加先进技术实践培训,提高他们的工程素质;选择并依托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业培训基地,提高教师队伍工程实践能力的整体水平。
四是对科研、教研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和教改立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二、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和技能实训的成效(一)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工科高校要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各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安排,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生物工程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生物工程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工科建设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这种背景下,生物工程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培养生物工程本科生的实践能力。
一、新工科建设的背景新工科建设是指在原有工科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创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新工科建设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新工科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解决现实问题。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高校需要对原有的教育模式进行革新,重视实践环节的设置,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生物工程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生物工程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其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生物医药、环境保护、农业等多个领域。
生物工程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才能真正胜任未来的工作。
培养生物工程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掌握实践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随着生物工程行业的发展,未来的岗位需求将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能力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符合新工科建设理念的要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在传统的生物工程本科生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存在一些问题。
实验设施和仪器设备有限,学生的实践空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实践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实践教学的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评价体系。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生物工程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新工科建设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培养生物工程本科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工学专业的综合实践模式
工学专业的综合实践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工学专业的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工学专业采取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模式。
本文将以实践模式、实践基地、实践项目和实践成果四个方面来探讨工学专业的综合实践模式。
一、实践模式工学专业的综合实践模式主要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
校内实践是指学生在校内的实验室、工作室等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和项目开发,以提高技术水平和项目管理能力。
校外实践则是学生去企业、机构等外部实践基地进行实地调研和实践活动,以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行业需求。
二、实践基地实践基地是工学专业综合实践的重要环节。
学校建立了与工学专业相关的实验室、车间和工作室等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这些实践基地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工具,并由专业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项目研发。
同时,学校还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将企业的实践基地纳入到教学计划中,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
三、实践项目工学专业的综合实践项目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工艺优化等。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实践,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项目通常以小组形式进行,学生需要分工合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专长,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实践项目的完成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实践成果工学专业的综合实践模式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成果的产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检验和肯定。
实践成果可以是一个产品的研发、一项工艺的改进,也可以是一篇科技论文的发表。
学生通过实践项目的完成,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还为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做出了贡献。
结语综合实践是工学专业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项目的开展,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践也为学生提供了与企业接轨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就业至关重要。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寻找实践机会、利用校内资源和发展个人项目等方面,探讨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1. 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大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社团、团队、志愿者活动等来培养实践能力。
首先,加入学术社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专业能力,通过学术研讨、科研项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其次,参与社会实践、公益志愿者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实践活动参与,不仅可以拓宽见识,还能够提升综合素质。
2. 寻找实践机会除了学校组织的活动,大学生还可以主动寻找各种实践机会,如实习、实训、校外项目等。
首先,大学生可以通过就业指导中心或者招聘网站了解实习机会,参加企业实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职场和行业要求,提升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其次,大学生可以参加各类实训课程,如计算机编程、市场营销等,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相关校外项目,如社会调研、创业实践等,积极探索并应用所学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3. 利用校内资源校内资源是大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类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创新创业中心等。
首先,实验室是大学生进行科研实践的重要场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相关实验室,主动向导师请教,并充分利用实验设备开展实践研究。
其次,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库源,通过广泛阅读和独立研究,学生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另外,创新创业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创业的平台,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尝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高校工科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测评体系及评价方法
高校工科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测评体系及评价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如何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工科学生,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工科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测评体系及评价方法。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高校工科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测评体系及评价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工科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测评体系及评价方法》篇1一、引言综合素质能力测评体系是高校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对于工科学生来说,综合素质能力测评体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
本文将针对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方法。
二、专业能力评价方法专业能力是工科学生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对于专业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课程成绩:课程成绩是衡量学生专业能力的最基本指标。
可以通过加权平均数、排名等方式进行评价。
2. 科研能力:工科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可以通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方式进行评价。
3. 技能证书:工科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技能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考试、CAD 证书等。
可以通过学生持有的技能证书数量和等级进行评价。
三、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创新能力是工科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对于创新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参加创新活动:工科学生应该参加一定的创新活动,如创新创业大赛、机器人大赛等。
可以通过学生参加的创新活动数量和获奖情况进行评价。
2. 专利申请:工科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专利申请能力。
可以通过学生申请的专利数量和授权情况进行评价。
3. 创新成果:工科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成果。
可以通过学生完成的创新项目数量和成果进行评价。
四、实践能力评价方法实践能力是工科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对于实践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实习经历:工科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实习经历。
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8个实践项目锻炼你的实战能力
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8个实践项目锻炼你的实战能力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更需要培养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增强我们的实战能力。
因此,本文将介绍8个实践项目,帮助大学生锻炼实战能力。
项目一:社交实践社交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一项能力。
通过主动参加社交活动,拓宽自己的社交圈子,大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管理能力。
参加校园组织,参与社团活动以及参加公益志愿者工作,都是锻炼社交实践能力的好途径。
项目二:实习实践实习是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习,大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学习到实际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
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实习机会,积极投入到工作实践中,不仅可以提升实战能力,还能够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
项目三:创业实践创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实战能力的一种全新方式。
通过参与创业项目,大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不论是自己发起一个小创业项目,还是加入到一个创业团队中,都能够提供一个实践锻炼的机会。
项目四:科研实践科研实践是一项能够培养大学生实战能力的重要项目。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大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积极参加科研课题的申请和实践,不仅能够深入学习专业知识,还能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五:竞赛实践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实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参加竞赛,大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可以选择参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竞赛项目,也可以选择与自己兴趣相关的竞赛项目,通过实战锻炼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项目六:实践课程大学中,一些学科开设了实践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实践经验。
通过参加实践课程,大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积极选择这些实践课程,是培养实战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项目七:跨学科实践跨学科实践能够帮助大学生培养多学科综合运用能力。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实践,大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实际经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并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介绍一些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校内实践校内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如实习、实验、社团活动等,为学生提供锻炼自己实践能力的机会。
例如,学生可以参与社团的管理,组织各类活动,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学生还可以参与科研项目,亲身感受科学研究的过程,提高科研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实践性课程,通过实地考察、专题调研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拓宽专业视野,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二、校外实践除了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也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可以参加各类实习项目,亲身体验工作环境,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到企业实习,了解企业的运营管理,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学生还可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校外实践还包括参加各类比赛和竞赛。
通过参加竞赛,学生可以锻炼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在特定领域的竞争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等活动,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了解前沿科学研究动态。
三、科研实践科学研究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精神。
学生可以与老师合作,参与科研课题的立项、执行和成果展示。
通过科研实践,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学术研究的方法和过程,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跨学科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还需要跨学科的实践。
学校可以开设跨学科的实践性课程,让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参与跨学科的团队项目,通过合作和交流,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是大学生能否在未来的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给出一些建议。
一、参加实践项目参加实践项目是大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实践项目可以是社会实践、校内实践或者企业实习等。
通过参加实践项目,大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并运用专业知识,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要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技巧。
此外,参加实践项目还可以增加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和人脉资源,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参加课外活动除了参加实践项目,大学生还可以通过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课外活动包括学生社团、志愿者活动、科研项目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大学生可以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还可以拓宽自己的眼界,增加社会实践的机会。
同时,这些活动也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实践课程的学习在大学阶段,大学生可以注册一些相关的实践课程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这些实践课程包括实验课、实习课、创业课等。
通过认真学习这些课程,大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了解实践过程与实践方法。
此外,实践课程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发现兴趣和培养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利用互联网资源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来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可以参与一些线上实践项目或者参加线上实践课程,通过网络与其他实践者进行交流和学习。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一些专业网站、博客等来获取实践经验和案例,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当然,在利用互联网资源的同时,大学生也要注意对信息的甄别和筛选,确保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帮助提升实践能力。
总之,大学生培养实践能力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
新形势下培养提高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认识与实践 - 豆
新形势下培养提高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认识与实践 - 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工程实践能力对于工科学生来说越来越重要。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培养和提高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从课堂教学开始。
教师应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工程设计和实施能力。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工程实践课程的设置,注重课程的质量和实际效果。
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课程,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
此外,学校可以开展各种竞赛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技能和才华,同时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工业界和学校的联系,提高工程实践的实际应用价值。
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和工程师进行合作,开展实际项目合作,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实践,加深他们对于工程实践的认识和理解,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实工作环境。
总之,培养和提高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工科人才,促进我国工程领域的发展。
学生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培养
学生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培养引言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是大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专业素养则是指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能和道德品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方式。
一、课程设计与教学一方面,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合理的课程设计。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实践相关的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工程类专业中,可以设置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解决实际问题;而在文学类专业中,可以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文化背景。
二、实践实习与工作经历另一方面,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需要通过实践实习和工作经历来实现。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校外实习或暑期实训等方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当中。
这样的实践经历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帮助他们了解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提升专业素养。
三、综合实践项目在大学教育中引入综合实践项目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学生可以组成团队完成一个包含多种学科知识的项目,通过沟通协作、专业技能的应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项目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四、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各种实际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不仅可以锻炼实践能力,还能培养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机会和平台。
五、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一种重要方式。
学生可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接轨,了解社会需求和问题,并通过实际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六、学术科研训练学术科研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生可以参与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
工科大学生应具备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培养
工科大学生应具备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培养一、工科大学生应具备的工程实践能力1.熟悉工程条件。
包括客户或企业需求,企业条件(技术、管理、资金、装备、人员条件),实际工程问题约束条件,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条件以及法规约束等。
这是工程实施的前提。
2.具备工程知识。
主要是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所需的各种基础和专业知识。
工程是知识的综合应用与转化过程,工程实践能力集中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因此,工程知识是学习与获得工程经验的理论基础,也是工程实施的理论基础。
3.掌握工程方法。
主要包括设计前的调查、分析、决策方法;设计中的模型建立、计算分析、类比模拟、可靠性和优化设计等方法;实施中的工艺、工艺设备、试验的选择与优化和依据,中间或最终结果对设计进行修证等。
4.利用工程手段。
主要是建立工程模型、求解工程计算、进行工程分析、模拟工程试验等手段。
5.积累工程经验。
工程经验是工程实施的实践基础。
6.进行检索与分析。
包括工程资料的查阅与检索、占有量、分析比较和利用等。
这对工程实施的程度、效率、效益和可靠性均有直接影响。
二、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1.全过程、全方位营造工程环境,建立工程实践接口。
(1)使教育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特别是设计和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要求适应于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接口。
(2)通过产学研结合,建立企业与学校、工程师与学生、教师之间的接口。
(3)使教学的主、客体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上形成共识,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接口。
(4)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阶段上,建立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接口,特别是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接口。
2.适当加强实践环节。
高校加强实践环节主要是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环节。
为此,专业教学内容、方法和要求要面向工程;实践环节的形式、内容和要求要面向实践;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工程实践背景环节。
3.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加速人才培养。
高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条件,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筹建若干实验中心,加速教学实验中演示型、验证型向综合型、设计型转变。
工科类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 文档
工科类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一般来说,工程实践能力就是指将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以及具有综合运用各理论知识及工程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工程基础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实践能力。
对于实践性强的工科类专业,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是当务之急,就是要突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是提高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1.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是国际工科类专业改革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工程教育掀起了“回归工程”的浪潮,提出建立“大工程观”的理念。
这一理念主要是针对传统工程教育过分强调专业化、科学化,从而割裂了工程本身这种现象提出来的。
“大工程观”包括宏大或复杂工程视野、工程的多学科视野及其所需要的科学基础素养,此外还应包含相应的人文情怀及工程组织素养。
由此可见,当今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如:多学科视角审视某一工程的能力;工程实践应用、创新的能力;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将工程与人文、管理、经济、自然、社会协调综合的能力。
2.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符合人类认知的客观规律“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是人类认知规律的本源,工程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高校在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上应该回归到这个认知规律的本源上,变传统的专业教育为素质教育,树立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观念,尊重人类认知规律,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与锻炼。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做到重视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结合,不仅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更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未知领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又造就学生坚实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基础理论、科学素养、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变革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3.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是提高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针对工科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的调查中发现,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普遍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不能满足工程实际要求,走上工作岗位后普遍存在工程实践能力较差、进入工作状态慢、难以满足市场的情况。
提升工科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提升工科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科高校学生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能力,它涉及到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科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变得愈发重要。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许多工科高校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实践相结合。
这也导致了他们在毕业后面临实际工作时的种种困难。
为了提升工科高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需要对教育体系进行改革,从课程设置优化、实践教学环境改善、学生竞赛参与提升、校企合作加强以及导师指导加强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策略。
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通过对工科高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不仅可以满足工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也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接上文】1.2 研究意义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科高校学生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术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加强工科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对于推动工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课程设置优化在提升工科高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中,课程设置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
以下是一些课程设置优化的策略:1. 强化工程实践课程:工科高校应该加强工程实践课程的设置,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接触到实际的工程项目,并通过实际操作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科技风 "#"$ 年 " 月
科教论坛
级创新项目学生即便参与了也基本都是老师完成能参与 项目开发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实践创新技能未得到体现
二提高实践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具体举措 $ 进一步改善软件工程类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以 整体项目融入实践授课环节注重工程实践创新意识和思维 培养的基础之上加以工程实践创新技能的体现形成教师培 养到创新项目实践再到参与社会项目实训的授课流程提 高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具体思路如下图所示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基本内容
针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建议和展望: 1、加大实践环节比重: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使学生有更多的 时间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基本内容
2、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实践环境,同 时也有助于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实验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 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解决方案。此外,还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定性和 定量分析,以评估实践环节的有效性。例如,在上述机器人课程中,学生应对机 器人的运行效果
基本内容
进行分析,判断结构设计、编程技术等方面的优劣,从而进一步完善设计方 案。
二、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的探 索
二、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 实际项目和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2、课程设置多元化:课程设置应多元化,涵盖不同编程语言、算法和数据结 构等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建立包括实验教学、见习实习、职业技能培 训等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应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 实践训练机会。
三、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通过引进高水平师资、加强教师培训和提高教师科 研水平等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应鼓励教师参与临床实践,提高教师 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一、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程序设计技能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从计算机科学、 工程、数学到社会科学等领域,都有程序设计技能的应用。对于个人而言,掌握 程序设计能力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思考能力。
学生如何培养实践能力
学生如何培养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其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将来的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学生培养实践能力。
一、参加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是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开设各种与实践相关的课程,如实验课、实习课、社会实践等。
在这些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实践,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通过参加这些实践课程,学生能够锻炼实践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参与实践项目参与实践项目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另一种有效方式。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实践项目,如科研项目、社会调研、公益活动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参与的项目,并通过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项目中,学生需要学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创新思考等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三、参加实践实习实践实习是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与社会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
学生可以在实习中接触实际工作环境,了解职业要求,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
实践实习的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还能够增加其对所学专业的了解,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四、积极参与社团组织参与社团组织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参加各类社团组织,并积极参与其中的实践活动。
通过参与社团组织,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这些都是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注意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培养实践能力,需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形成自己的实践能力。
理论知识可以为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持,而实践经验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六、注重思考和反思培养实践能力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思考和反思能力。
高校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校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日益受到重视。
实践能力是指学生的实践技能、实践经验以及实践能力素质等,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
因此,高校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一、做好课堂教育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环节。
高校应该注重开展实践性强的课程,通过实例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实际应用水平。
同时,由专业教师指导,在专业知识体系上逐步建立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接触、掌握实践技能。
二、强化实践教学高校应该大力推进实践教育,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验实践、专业技能竞赛等实践性较高的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建立实践教学中心,提供资源和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培训,更好地满足各专业学生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实践需求。
三、拓宽实习渠道通过实习,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高校应该积极与企业等外部机构合作,拓宽实习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对于实习期间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和难题,学校也应该积极提供帮助和指导。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该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解放出来,大胆尝试新的教育模式,如项目制、毕业设计、专题研究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建立专门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开发机构,研究和开发更加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式和模式,使人才培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五、注重实践能力评估高校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评估,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评估、反馈和指导。
通过一系列的评估方式,如教学考核、真实场景测试、岗前培训等,全面评估学生实践能力水平,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实践成长规划,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高校应该积极创新,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举措,高校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他们的将来的就业和事业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科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作者:杨广雪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7年第07期摘要:实践能力是衡量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工科大学生今后发展的坚实基础。
以北京交通大学“轨道车辆综合实践”课程为案例,分析了高校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工科大学生综合实践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综合实践能力;工科大学生;培养研究工科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并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
综合实践类课程作为工科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大学生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类课程,使学生系统巩固所学的知识,在实现知识体系建构的同时,把在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践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北京交通大学是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工科院校,已建设了与轨道交通发展密切相关的土木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三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积淀了深厚的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实力[2]。
“轨道车辆综合实践”课是针对车辆工程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大四上学期开展的实践课程。
本课程通过让学生深入轨道车辆检修一线,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并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
笔者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对当今大学生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的研究,提出了提升工科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建议。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综合实践课程不同于课堂理论教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多方面的问题。
在长期跟踪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尤为突出。
1.实践课程体系不合理,学生实践观念淡薄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课程体系的安排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3],而忽视了综合实践活动对个人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
工科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而这正需要学生在多次的实践经历中不断地总结经验。
根据网上资料和实践调研的统计分析,我国国内大多数工科本科教学计划中,专业性实践教学实践所占总学时的比重主要分布在19%左右[4],往往不能满足工科大学生提升实践能力的需求。
以“轨道车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例,实践活动时间仅有两周,学生很难对实习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进而无法通过实践活动构建起与理论知识的联系。
另外,学生对实践课程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实践课程持轻视、可有可无的态度,造成实践课程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的要求。
2.实践活动内容与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轨道车辆综合实践”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结束理论知识的学习后,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实际工作内容及方法,培养学生的现代工程素养,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但在实际实习过程中,仅仅依靠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访问,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同时,学校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没有完善的考核体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很难真正融入到实习过程,存在懈怠、懒散的情况。
3.校内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指导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首先,现有的工程教育体系中,实践环节所占学时比例较小,实践活动往往转变为课堂教学,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得不到足够的技能训练,综合实践创新的能力不强,难以适应企业发展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
其次,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高校实验室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科研设备,是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平台[5]。
但是,在大部分高校中实验室仅对部分学生开放,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偏低,这也就造成了实践教学资源的浪费。
最后,指导学生综合实践的教师往往是学校临时指派的青年教师,对实践课程的实施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加之教师对实习基地生产技术及工艺并不了解,这也造成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专业指导不足。
4.校外实践环节与企业需要脱节我们发现,在实践活动的实施中,课程安排内容重点不突出,学生虽然能够广泛地接触到相关内容,但无法深入学习,缺少动手实践的环节。
这也造成了学生进入相关企业后不能立即从事相关的工作,对岗位工作内容缺乏明确的认识,不能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丧失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意义。
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现场实习环节不衔接,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对实习内容比较陌生,缺少理论知识的支撑,很难做到对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
企业与学校之间缺乏沟通,造成实践活动无针对性,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
提升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措施针对综合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提升工科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制约,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注重实践性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必须将培养过程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培养体系中。
通过一次次的实践经历,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升实践课程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增加课程设计和实践训练的环节,通过动手实践环节建立起理论与实际的桥梁,真正做到在实践课程中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节课由对应小组展示学习内容,其他学生就展示内容进行提问,由教师进行总结。
学生在精心准备的过程中,必然广泛地查阅相关资料,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能力。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获得归属感,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程学习中,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完善课程考评体系,注重过程教学学习的真正目的不仅是为了得到优秀的课程成绩,而且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考核,不能仅仅依赖活动结束后的实习总结,还要增加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各项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
因此,必须改变原有的学生评价体系,打破唯最终成绩论,细化实践过程中的考核项目及所占比重并逐项评分,促使学生扎实完成实习内容中的各项活动。
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评测,并将实践能力的考核纳入到个人综合素质的评价中。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水平教师的实践水平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仅仅精通理论课程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企业需求,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高度不断去学习和探索。
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交流渠道,广泛接触企业的设计及制造人员,积极学习相关的技术及工艺,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工程素养。
其次,在课堂理论教学中,教师可将自身的实践经验、最新行业发展成果带入课堂,结合相关的应用案例,让学生对工程实践的全过程有感性的认识,拉近课堂与现场间的距离。
例如:教师在讲解动车组构造的相关课程时,可将车辆各部分检修过程引入课堂,用实际的故障案例进行教学,学生在结合各部分构造原理的同时,对检修的方法及工艺也有了更深入了解。
在实地实习阶段,学生能更快地融入到检修工作中,所学专业知识也得到了巩固和加深。
最后,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设计、工程训练等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实践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在实践过程中要尽量采用动手实践的方法,摒弃传统的大篇计算或参观过程,以实物或软件模拟的形式提交实践成果,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整合校内实践资源,打造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仅仅依靠短期的校外实践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利用校内的实践资源。
高校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是校内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
高校应加快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统筹校内实践资源,加大开放力度,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基础。
实验室及训练中心的建设要与专业需求相适应、与企业紧密联系,努力为学生提供先进的实验设施。
校内实践基地应提高使用率,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实验室、实践训练中心,把校内实习基地打造成学生的第二课堂。
例如:在学习车辆转向架相关知识时,可结合对结构强度检测实验室的实物转向架的讲解,让学生对转向架各部分有直观的认识,能有效避免校外实习阶段只记得名称不对应实物的窘境。
另外,学校要为各类科技竞赛、学术文化节及实践活动提供平台,同时加大宣传,充分发挥其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带动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5.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地方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6]。
学校要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优势,拓宽实习渠道,与企业形成稳固紧密的合作关系、有效的运作机制,逐步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四位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7]。
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各大铁路局等单位联合,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学生进驻企业,深入生产一线,熟悉车辆生产及检修工艺,在长时间的实习过程中提升专业技能。
首先,要发挥实习基地作为企业与学生双向交流的纽带作用。
在实习过程中,要让企业对学生能力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对企业文化及需求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加强校企互动交流。
学校要与企业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完善和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
最后,创新实习方式。
在企业实习阶段,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改变原有的走马观花式的实习,让学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行岗位实习。
通过让学生以企业一员的身份参加实习,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学生更能全身心地融入到实践过程,真正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1]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85-86.[2]裘晓东,屈波,朱晓宁.关于轨道交通复合型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北京交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纪实[J].北京教育(高教),2010(7.8):101-103.[3]何传家.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110-112.[4]杨登秀.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5]伍扬.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的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8):178-181.[6]周华丽,肖章珂,罗尧.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高教),2010(10):68-70.[7]马志杰.工学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与建议 [J].机械职业教育,2007(2):14-15.(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责任编辑: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