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考试复习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财政学知识点要点

财政学知识点要点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职能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外部效应:是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

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

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政府干预手段 1.立法和行政手段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3.财政手段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 2.寻租行为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

简略的财政概念: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财政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 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逐步明确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具体落实到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来。

2.财政提供公共物品要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不能超出公共需要的界限和范围。

3.按集中为主、适度分权原则,完善预算管理体制。

4.完善税制,调整税收职能。

5.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大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6.提高财政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是财政改革的根本。

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 (1) 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财政学考试知识点

财政学考试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它是由政府提供的、用以满足整个社会无差别共同需要的产品。

主要由市场领域提供的,用于满足社会生产者和劳动者个别需求的产品。

同时具有使用或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与收益上的排他性的公共产品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免费为公众提供产品的经济行为是指政府按照盈利原则,通过市场方式来提供产品或劳务。

是指政府以成本价格为基础,通过政府补贴和向受益人收取一部分费用的方式来供给公共产品,适合混合供给的主要是准公共产品。

是指当增加一个人消费某产品时,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如法律、国防等;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是指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或服务的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的、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是指政府部门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与私人企业签订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的私人企业来承担该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经营与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这个私人企业向设施使用者收取适当的费用,由此来回收项目的投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成本并获取合理回报;政府部门则拥有对这一基础设施的监督权、调控权;特许期届满,签约方的私人企业将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部门。

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

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的保险财务模式。

它根据每年养老金的实际需要,从工资中提取相应比例的养老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以后使用提供储备。

即完全用过去积累的缴款所挣取的利息收入提供保险金的制度。

具体说来,就是一个人在就业期间向政府管理的基金缴款,该基金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生息增值,当这个人退休后,其所获养老金来自于该基金的利息收入。

财政学重点(DOC)

财政学重点(DOC)

财政学重点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1.财政概念: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通过财政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政府职能的一种经济行为。

2.财政的基本特征:(一)阶级性与公共性。

阶级性:国家历来是统治阶级的的国家,政府则是执行统治阶级意志的权力机构,财政是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所以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公共性:(1)既然财政是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而国家或政府本身就具有公共性,所以财政就具有公共性。

(2)财政是为国家或政府执行其职能提供财力的,属于“公办”、“公事”,那自然具有公共性了。

(二)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强制性:财政的强制性指的是财政这种经济行为为极其运行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来实施的。

非直接偿还性:财政的偿还性是和它的强制性相一致的。

国家征税后,税款就由国家所有了,对纳税人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也不需要偿还。

(三)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财政的运行过程是有支有收,即通过“收入——支出”、“支出——收入”过程运行的,因而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构成财政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

收支是否平衡或对称构成财政运行的主要矛盾。

3.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就是公共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私人物品:市场满足个人的商品和劳务。

区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4.公共需要: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诸如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防治水旱灾害、环境保护、国防建设等等。

这种需要不是个别需要的总和,而是共同利益,具有不可分割性。

公共需要的特征:(1)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共同需要,也是为了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

(3)享用社会公共时无需支付或只需支付少量代价,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

财政学复习要点完整版

财政学复习要点完整版

财政学复习要点完整版3、4、14、15、23、26、28、32、35、36、39、40、50、51、60-63、70-72、74、75、83-94、101-106、112-117、120-137、149-154、169、171、172、180、183、194、196-204、214、218-232导论财政产生的条件、财政的产生,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存在财政分配的对象、财政分配的主体和财政分配的目的。

1. 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经济基础2. 公共权力组织的产生和存在是财政产生的政治前提3. 公共需求是财政产生的根源财政概念和特征、财政是公共权力组织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

(1)强制性(2)无偿性(3)国家主体性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1. 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支出范围2. 政府行为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3. 政府制定财政政策的理论和现实依据4. 政府行为的有效性以及政府资源的有效配置现代财政学的理论体系。

一、西方财政的主要理论与体系(一)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财政理论威廉·配第魁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主张尽量减少国家干预,节省政府开支,减轻租税课征,同时对财政经济领域中的封建特权和垄断进行了批判。

(二)以马歇尔、庇古为代表的新古典财政理论1. 以边际效应论为基础,为政府进行微观干预提供理论前提。

2. 使财政理论具有“福利性政府”的主要特征,扩大了政府的经济职能。

(三)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功能财政论(四)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西方财政理论第一章公共需求一、公共需求与私人需求的含义与特点,私人需求:个人内在产生的不依赖于他人而独立存在并得以满足的个人需要。

特点:1、受益的内在性。

2、需求的分散性公共需求: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时所产生的需求。

特点:1、受益的外部性。

2、需求的整体性公共商品和私人商品的含义与特点,用于满足公共、私人需求的商品(不)可分性和(不)可加性混合商品:在满足公共需求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私人需求,具有一定排他性或竞争性的公共商品。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财政学对象(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一节 财政概念一、 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1) 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

财政是国家(政府)的分配行为。

因此,财政活动的主体就是国家或政府。

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基础,国家(政府)是财政产生的前提。

2) 公共财政的含义和精神实质P13第二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1.私人物品私人物品是由市场供给用于满足个人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食品、衣服、房屋、汽车等。

对于私人物品而言,产品的总量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所拥有或消费的该商品数的总和,这意味着私人商品具有可加性和可分割性。

即: ● 私人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排他性:私人物品的产权所有者拥有享用该物品的权利,并且能够将他人排除在享用该物品之外;排他性是指一个人消费了一单位某种物品就排除了其他人来消费这同一单位物品。

竞争性:随着消费者数量的增加,生产该物品的的边际成本也相应增加.一个人消费了某种物品就减少了这种物品供其他人消费的数量。

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给: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导,由追逐利益最大化的企业自主生产,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公共物品✓ 是“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 )的对立物,指的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 与私人物品的私人的、单个的消费性质不同,公共产品具有联合的、共同的消费性质。

✓ 存在形态:普遍广泛存在,诸如国防、社会治安、政府管理、路灯、垃圾清理、防洪堤坝、道路、桥梁、下水道……● 公共产品的特征共同消费性是决定是否公共物品的根本特征,具体表现为两个特性:(1)非排他性。

即只要有人提供了公共产品,不管该提供者是否愿意让他人消费该产品,在产品效应覆盖的范围和区域内,任何人都能够“消费”该产品,都能够享受该服务。

原因:公共物品的提供者要想不让某人消费该产品,或者是技术上做不到,或者是阻止他人消费该产品的成本费用过于昂贵也实际上不可能.⏹ 这点,与私人物品所具有的消费时的排他性,即物品只能由提供者或购买者自己个人消费,而可以不让他人参与消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一、财政的概念与职能财政,简单来说,就是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

财政具有三大职能,分别是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手段,将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到不同的领域和部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比如,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新兴产业的扶持等。

收入分配职能,则是为了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对高收入者多征税,对低收入者给予补贴和救助。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旨在通过财政政策的运用,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避免出现大的波动。

比如,在经济衰退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

二、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而公共物品则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阻止他人享受该物品带来的好处;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对其的使用。

常见的公共物品有国防、治安、路灯等。

公共需要是指社会公众对于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需要。

满足公共需要是财政存在的主要依据。

三、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履行职能而消耗的资金。

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对社会生产和就业产生直接影响。

转移性支出则是政府资金的无偿转移,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对社会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职能范围、财政政策目标等。

四、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政府为满足支出的需要,从各种渠道筹集的资金。

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包括税收、国债、收费等。

税收是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国债是国家以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等作用。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1. 概述财政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政府如何获得和使用资源来满足社会需求。

财政学的核心内容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预算、财政政策等。

通过学习财政学,可以了解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公平等目标。

2. 财政收入2.1 税收•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区别•常见的税种: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等•税收的功能:调节经济、分配财富、稳定金融等•税收的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便利原则2.2 非税收入•社会保险费•政府收入的其他来源3. 财政支出3.1 政府支出分类•行政支出•公共安全支出•军事支出•教育支出•卫生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基础设施投资支出3.2 财政支出的效益评价•效益评价指标:社会经济效益、财务效益、节约效益等•政府支出的优化和调整4. 财政预算4.1 财政预算的概念•财政预算的定义和特点•财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4.2 财政预算的结构和要素•财政预算的收入部分和支出部分•关键要素:收入估计、支出安排、财政平衡、审议和决策5. 财政政策5.1 财政政策的定义和作用•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经济、促进就业等5.2 财政政策的分类•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主动财政政策和被动财政政策5.3 财政政策的工具和调控方式•财政支出•税收政策•债务政策•金融政策6. 财政学与实践6.1 财政学与国家治理•财政学对国家治理的影响和作用•政府部门如何发挥财政学的理论和方法6.2 财政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财政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财政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和贡献以上是财政学的复习资料的概要,详细内容请参考相关教材和课堂讲义。

希望本文能够对财政学的学习和复习提供一些帮助。

财政学复习必考知识点

财政学复习必考知识点

结合基础设施的特点分析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
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
政府投资的主要标准
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及对农业投入的重点和范围
第六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
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及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社会保障和财政补贴的区别。
第七章
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思路。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
第八章
如何理解税收中的公平和效率
如何理解税收中性和超额负担
如何税收转嫁和归宿,转嫁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特征及转嫁方式和规律
第九章 根据税收经济效应分析税收的经济影响 拉弗曲线及经济意义 第十一章 我国商品税的重要税种及所得课税的特点 增值税有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 第十二章 什么是国债负担率和国债依存度 如何理解国债的经济功能和政策作用 第十三章 国家预算的概念 我国的预算管理体制有哪些改革,内容是什么 第十六章 财政政策的概念,财政政策的应用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哪两种,分类标准是什么?这样分类有
何意义?
结合财政支出增长的若干理论分析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分析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根据个人的理解,阐述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出的变化特征。
第四章
影响行政管理费的因素及有效控制
简要分析目前我国教育支出的规模和结构,简述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第五章
考试题型
1、不定项选择题 (10) 2、名词解释 (5)
3、问答题
(5) 4、论述题(2) 5材料分析题(2)
第一章
市场失灵原因及表现及政府干预手段
如何理解政府的经济作用
财政基本特征
财政职能的理解及运用
第二章
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特点及提供方式的选择

财政学考试复习知识点汇总1

财政学考试复习知识点汇总1

财政学考试复习知识点汇总1一、财政学的概念及其对象财政学的概念:财政学是研究政府在收入与支出方面的一门社会科学。

财政学的对象:政府的财务活动及其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

二、财政学的基本特征1. 政治性和社会性:它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学问,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社会性。

2. 经济性:它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影响及其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3. 社会管理性:财政学是一门重要的社会管理学科,研究政府如何运用财政手段来实现经济和社会目的。

4. 实践性:财政学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指导政府正确制定财政政策和预算。

三、财政学的核心概念1. 政府财政:政府执行财政职能的全部活动,主要包括预算、税收、财政支出、借款等内容。

2. 预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计划收入和支出的一种书面文件。

3. 税收:政府依法从居民和非居民取得财产收入的一种手段,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

4. 财政支出:国家在实现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的各种开支,包括社会福利、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

5. 财政赤字:政府收支中支出大于收入形成的负债,或者指政府为满足支出而向金融市场借贷形成的负担。

四、财税体系1. 财政体系:是指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组成的两级财政组织,其中中央财政为整体上的协调组织机构。

2. 税收制度:政府依法征收税费的体制,主要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

3. 预算制度:是指政府编制和执行年度预算的规定及其实施方法。

五、政府债务1. 定义:政府因需要筹集大量资金而向银行、投资者等借款而形成的债务。

2. 财政赤字:构成政府债务的一种方式,指政府面临财政支出大于收入,必须向银行等借款以弥补赤字的现象。

3. 影响因素:政府债务的数量、结构、成本和分摊方式等,都会对经济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六、税收1. 个人所得税:是指按税法规定对个人纯收入征收的一种税费,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经营所得、财产转让等收入。

2. 增值税:是对商品销售或者进口、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应税服务等项目征收的一种消费税。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财政学是研究国家财政的学科,主要涉及国家财政收支状况、财政制度和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对财政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的概念和作用:财政收入是指国家的税收、非税收入以及其他资金和收入的总和,是财政运行的基础。

财政收入的作用包括经济调节、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社会公平与公正等方面。

2.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指国家针对纳税人征收税款的原则、方法和规则的总和。

主要有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种形式,税种繁多。

3.其他非税收入:包括国有资本经营性收入、财政性资金收入、国际援助和国内外借款等。

二、财政支出1.财政支出的概念和分类:财政支出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从预算安排中支付各项费用的行为。

根据支出用途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行政性支出、公共财政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等。

2.政府支出机制与效率:政府支出机制是指政府在财政预算管理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

其目的是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经济可行性、合理性和公信力。

三、财政匹配1.财政收支平衡:指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平衡,其中主要包括预算平衡、结构平衡和时间平衡三个方面。

2.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状况,而财政盈余则是指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状况。

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对经济有一定的影响,它们的合理运用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财政制度1.预算制度:预算制度是指国家财政收支安排和管理的制度和体系。

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等环节,旨在提高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2.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对纳税人征收税款的原则、方法和规则的总和。

主要有综合税制和分类税制两种形式,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等。

3.债务制度:债务制度是指国家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以解决财政缺口的制度和体系。

五、财政政策1.宏观经济调控: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调节财政收入和支出,控制经济运行,实现经济发展和稳定。

财政学复习要点

财政学复习要点
Aiyowei名词解释:
1.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2.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3.公共财政: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是公共财政。
32.税负额外负担:是指课说除了给纳税人带来正常的经济负担之外,对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产生的不良影响。
33.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
34.出口退税:出口退税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根据蹦过税法规定,将其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
六.税收支出的八种形式: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加速折旧,退税。
七.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生产技术水平也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但是生产技术水平内含于经济发展水平之中。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是分配的客观条件,而在客观条件既定的条件下还存在通过分配进行调节的可能性。3.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首先表现为价格总水平升降的影响。决定财政收入影响的另一个因素是现行税收制度。
23.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财政各级之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是国家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
24.分税制:是指将国家的全部税种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划分,借以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入范围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25.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最新财政学(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最新财政学(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1是指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秩序更为良好、经济顺利发展的支出。

2政管理职能的企业主管部门或集团和政府委托的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的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3是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所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支出的变动量之间的关系。

4是将国家的全部税种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划分,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入范围,以保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职能的顺利实现。

5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

6是指居住国政府对本国纳税人在国外得到减免的那一部分所得,同样给予抵免待遇,不再按本国规定的税率补征。

7是指由财政部门直接与认购者(一般是认购量较大的认购者)就公债出售条件进行谈判的发行方式。

8是指以税基的宽窄为标准来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

税基宽的税种归中央政府,税基窄的税种归地方政府。

9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同一时期内,对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统一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或税源,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

10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救济支出以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支出。

我国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预算按照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1%—3%设置预备费。

11策。

其内容是: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

12后,对执行结果所进行的一种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分析。

13或个别需要。

它建立在个人或家庭的基础上,是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提出的需要。

14建立在整个社会的基础上,是以整个社会为单位提出的需要。

15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竞争性和受益的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

16物品或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活动。

可简称为政府的收支活动。

17资源的合理分配,使其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18拨款以及进行各种支付的过程,表现为政府的支出。

19所需的资金而征税、举债、收取国有企业利润以及各种费用的过程,表现为政府的收入。

20用宏观上的经济政策手段有意识的影响、调控经济,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地经济增长。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导论1.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的一种分配关系。

2.社会公众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社会公众需要的特征:总体性、共同性(非个人)、不对称性(不付代价或少量费用)。

3.财政的产生: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剩余产品的产生——国家参与剩余产品分配——财政产生了。

第一章市场、政府与财政问题:在新常态下,国家如何执行宏观调控职能?1.帕累托效率和帕累托改进2.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以及基本条件1.市场失灵:指的是在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市场天然无法有效配置所有资源,而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公及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态势。

3.市场失灵表现:4.@资源配置失效:信息不充分也不对称、竞争失灵、外部性(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科斯定理)、偏好不合理、5.@收入分配不公@市场经济的宏观不稳定性。

6.公共产品含义及特征:是指具有社会共同需要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

5.公共产品的分类:7.一是同时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纯私人物品二是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纯公共产品三是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四是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准公共物品2.免费搭车8.财政职能:a.资源配置职能(资源使用效率的两个方面):基本内容: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主要工具:实现资源在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财政支出;税收b.收入分配职能基本内容: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调节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主要工具: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转移支付;税收c.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含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基本内容: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调节社会供求结构上的平衡主要工具27: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3.财政三大职能之间的关系:以稳定增长为核心,以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职能为两翼,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第二章财政支出总论问题:我国支出方式、变动、规模特殊性及原因1.财政支出分类中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如政务所需、投资所需)、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政府不能从中获取相应的物品或服务)。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财政学对象(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一节 财政概念一、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1) 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

财政是国家(政府)的分配行为。

因此,财政活动的主体就是国家或政府。

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基础,国家(政府)是财政产生的前提。

2) 公共财政的含义和精神实质P13第二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1.私人物品私人物品是由市场供给用于满足个人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食品、衣服、房屋、汽车等。

对于私人物品而言,产品的总量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所拥有或消费的该商品数的总和,这意味着私人商品具有可加性和可分割性。

即: ● 私人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排他性:私人物品的产权所有者拥有享用该物品的权利,并且能够将他人排除在享用该物品之外;排他性是指一个人消费了一单位某种物品就排除了其他人来消费这同一单位物品。

竞争性:随着消费者数量的增加,生产该物品的的边际成本也相应增加。

一个人消费了某种物品就减少了这种物品供其他人消费的数量。

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给: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导,由追逐利益最大化的企业自主生产,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公共物品✓ 是“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 )的对立物,指的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 与私人物品的私人的、单个的消费性质不同,公共产品具有联合的、共同的消费性质。

✓ 存在形态:普遍广泛存在,诸如国防、社会治安、政府管理、路灯、垃圾清理、防洪堤坝、道路、桥梁、下水道……● 公共产品的特征共同消费性是决定是否公共物品的根本特征,具体表现为两个特性:(1)非排他性。

即只要有人提供了公共产品,不管该提供者是否愿意让他人消费该产品,在产品效应覆盖的范围和区域内,任何人都能够“消费”该产品,都能够享受该服务。

原因:公共物品的提供者要想不让某人消费该产品,或者是技术上做不到,或者是阻止他人消费该产品的成本费用过于昂贵也实际上不可能。

⏹ 这点,与私人物品所具有的消费时的排他性,即物品只能由提供者或购买者自己个人消费,而可以不让他人参与消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财政学复习重点知识讲解

财政学复习重点知识讲解

财政学复习重点知识讲解财政学复习重点财政学复习重点⼀、财政与财政学的概念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其公共权⼒直接参与社会总产品分配的⼀种活动。

在现实⽣活中,财政活动表现为政府的⼀系列收⽀活动及其管理活动。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活动及其对经济运⾏所产⽣的影响的经济学分⽀。

财政学主要是研究政府进⾏资源配置、提供公共商品以及进⾏社会经济管理等经济⾏为的学科。

⼆、财政的本质、演进形态财政的本质表现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财政关系主要包含两⽅⾯的基本分配关系:在经济系统中,主要是个⼈与国家之间、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在国家机构系统内部,主要是中央与地⽅政府之间、各级地⽅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演进形态:奴⾪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社会主义国家财政三、西⽅财政理论代表⼈物和代表作品第1时期,古典学派的财政理论。

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了⾃⼰关于《国民财富的本质和成因》的著作,从⽽创⽴了财政学。

第2个时期:凯恩斯学派的财政理论。

凯恩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第3个时期:新⾃由主义学派的财政理论。

货币学派代表⼈物:弗⾥德曼供给学派代表⼈物:阿瑟·拉弗公共选择学派代表⼈物:詹姆斯·布坎南、⼽登·图洛克四、中国传统财政理论1949年以前,我国基本上处于引⼊西⽅公共财政学的阶段。

1949年后,我国的财政学说先是以学习借鉴苏联财政理论为主,20世纪60年代开始才注重结合我国实际进⾏财政理论研究——形成以“国家分配论”为主的财政理论。

五、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帕累托效率1.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效率):指资源分配的⼀种状态,在不使任何⼈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的处境变好。

2.完全竞争市场是最有效率的市场,那条件是什么?完全竞争市场体系符合帕累托效率的标准,完全竞争市场是⼀种理想的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条件:①有⼤量的卖者和买者②产品同质⽆差异③要素⾃由流动④信息完备充分⑤⽣产者和消费者的⾏为是理性的⑥经济利益可分,所有权确定五、市场失灵的含义和表现市场失灵通常也称作市场⽆效:指市场经济存在着的⼀些⾃⾝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没有或不能将资源配置到效率状态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特点及提供方式的选择
纯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市场适合提供私人物品,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效的,
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

原因:市场与政府运行机制不同。

市场运行机制是竞争性的。

政府运行机制是非竞争性的。

具有社会职能,满足公共需要是其职责;
是公共权力机构,拥有征税的权力,可以保证纯公共物品的供给成本。

纯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决定
1.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答: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付钱购买私人产品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利益,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因而竞争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二个特征。

非排他性则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例如,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受益于国防所提供的安全保障,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权力和义务接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等等。

有些公共物品虽然经过技术处理可以具有排他性,但有时排除成本太高,因而经济上不可行。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此外,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也是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标准。

2.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答:准公共物品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同时具有排他性;另一类是由外部效应引起的。

对于第一类准公共物品来说,一是通过征税弥补,免费使用,这是公共提供方式;二是由收费弥补,这是市场提供方式。

最终选取哪种提供方式,取决于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损失同收费成本和收费效率损失的对比。

对于第二类准公共物品来说,首先在于判断外部效应的大小。

当外部效应很大时,可视为纯公共物品,采取公共提供方式。

其实,大多数公共物品都具有较大的外部效应,不过为了提高公共物品的使用效率,并为了适当减轻政府负担,对多数混合物品采取混合提供方式是一种较佳的选择。

当采取收费方式时,政府所要关心的问题是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同时严加管理,避免利用垄断地位滥收费,或提高收费标准,加重居民负担,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准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1)政府授权经营。

对于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部门通过公开招标形式选择私人企业,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委托中标的私人企业去经营,但政府部门对这一领域实行政府规制,一方面禁止其他企业自由进入,另一方面又禁止中标企业制定垄断价格。

(2)政府参股。

对于那些初始投资量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由政府通过控股参与建设。

(3)政府补助。

对于那些提供教育服务、卫生服务的私人机构及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私人企业,政府给予一定数量的补助。

混合产品的有效提供方式
混合物品的特征是兼备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性质,不言而喻,可以采取公共提供
方式、市场提供方式或混合提供方式。

1、第一类混合物品(非竞争性与排他性)
仍以一座桥梁为例,桥梁成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弥补:
一是由政府税收弥补,免费使用,这是公共提供方式;
二是由过桥车辆收费弥补,如同一般商品买卖一样,谁过桥谁交费购买使用权,这是市场提供方式;
采取何种方式政府要考虑从社会角度看哪种方法为优,比较的依据只能是效益和成本,取决于税收成本与税收效率损失同收费成本与收费效率损失的对比。

2、第二类混合物品(具有外部效应)
选取这类混合物品的提供方式,首先在于判断外部效应的大小。

外部效应很大时,可视为纯公共物品,由公共提供;例如基础科研
一般情况下为提高使用效率,减轻政府负担,多数情况采用混合提供方式。

例如,卫生保健,一部分由政府提供,一部分向医疗者、收费,
当采取收费方式时,政府所要关心的问题是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同时严加管理,避免利用垄断地位滥收费,或提高收费标准,加重居民负担,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看,混合物品有效提供的方式:。

政府授权经营;
对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通过公开招标选择私人企业,签订合同委托经营,但政府对这一领域实行政府规制,禁止其他企业自由进入,禁止中标企业制定垄断价格。

如:国务院授权经营的中央企业:国家电网公司、中石化、中石油。

政府参股;
对初始投资量较大的基建项目,由政府控股参与建设。

政府补助;
对提供教育、卫生服务的私人机构及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私人企业,政府给予一定补助
如何理解财政支出的效率和公平
(一)效率与公平的一般关系
➢效率——生产力范畴
➢公平——分配范畴
经济公平、社会公平
➢效率与公平是相互关联而相互矛盾的两个范畴
➢财政活动两个方面:创造财富与合理分配
➢评价经济活动的两个标准:
公平准则与效率准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总体上是一种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统一性体现在:一方面,经济公平本身就内含着效率原则,因为按要素贡献分配可以促进人们劳动和投资的积极性,可以促进财富的增长;
➢另一方面,效率也内含着社会公平原则,因为如果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率的利用和配置,社会财富的增长可以为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提供较大的
余地和奠定物质基础
➢在两者实现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矛盾。

(二)协调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途径
政府在经济方面的责任,就是通过完善经济体制并运用包括财政在内的政策手段达
到公平与效率的基本协调。

根本的途径在于有效地协调社会经济目标及实现机制。

➢1、公平与效率既然具有统一性,则二者必须兼顾,只顾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必然失之偏颇。

➢2、协调市场与政府两种机制,实现公平与效率的两相兼顾。

市场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和收入初始分配领域发挥基础性作用,侧重于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实现经济公平;
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手段,如税收、社会保障制度等在收入再分配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为市场机制正常运作创造条件,弥补市场失灵。

3、正确处理收入差距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不等于平均,收入差距与效率也不等同,
➢在正确认识和处理收入差距与效率关系时,必须注意两点:
(1)收入差距的扩大应建立在要素分配的基础上。

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指在国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靠要素贡献获取高额收入,并依法纳税。

(2)收入差距要适度。

适度的收入差距有利于推动效率的提高。

差距过大,超过了社会的承受能力,则会走向反面,影响社会安定,不利于提高效率。

第三章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哪两种,分类标准是什么?这样分类有何意义?分类:(1)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2)转移性支出:财政转移支出指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收入无偿地转移出去的支出,包括财政补贴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等。

转移支出对社会总供求、社会总储蓄,以及经济增长具有间接的影响,即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但对分配产生直接影响。

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分类标准: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
分类意义:1.购买性支出比重大(发达国家),财政偏重效率(发展中国家),转移性支出比重大,该国财政偏重公平。

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1.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的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

联系财政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表现形式不同购买商品或劳务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国家身份不同购买者分配者
特点是政府支出时获得了等价的补
偿,体现了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
活动。

财政支出未得到等价的补偿,即政府付出资金,却无任何所得。

挤出效应:由于政府支出规模扩大,资金需求增加,引致资金利率上升,导致私人投资的减少,政府支出导致私人投资的排挤。

拉动效应:政府支出扩大,带动私人部门支出的上升。

如:政府大规模基础设施路—车
收入效应:政府转移支出---增加了收入—增加消费量--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政府转移支出—增加了收入—增加替代品的消费—替代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