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贵州培训窝案看农民工就业培训模式的论文
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现状及有效措施探讨
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现状及有效措施探讨作者:马琪来源:《知识文库》2016年第07期怎样落实农民工的培训,是相关领域应首先考虑的课题,也是提升农民工就业率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所以,当前探讨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现状以及对策,有着极大的价值。
笔者在下文中通过对农民工培训的状况实施解析,寻出农民工就业培训中的症结,并阐述相关策略。
近段时间以来,在我国“三农”政策落实过程中,农民工问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特别是在全球金融情况不断变化的前提下,对农民工的就业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而因为“民工回流”等现象引起的对农民中素养的探讨也变得更为热烈。
其实,伴随中国城市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农民工从农户过渡到城市居民,由以往的农务作业过渡到在城市中不同阶层的工作是大势所趋。
所以,怎样对农民工实行再教育并提升其综合素养,让其尽快适应目前的“角色”,让城市行业能够蓬勃发展,是值得探讨和分析的;而城市产业又反过来作用于农民工,调动农民工的工作积极性。
一、农民工培训的现状(一)没有形成培训意识农民工本身、聘任企业、国家机关并未形成培训意识,大多没有意识到农民工培训的关键作用。
从农民工本身来讲,其一直致力于简易的体力工作,主要是用力量换取报酬,培训可有可无;聘任企业将农民工培训看做成本方面的负担,或担忧培训后农民工离职会导致培训资金无法回收;国家机关也对农民工的培训不上心,认为农民工的工作技术性不强,更没有将农民工的培训与经济发展挂钩。
其仅重视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忽略培训。
(二)农民工培训资源不集中岗位培训资源在城市较多,并且只对城乡人士实施培训,农民工培训不在考虑之列;民办企业大部分是微小企业,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培训效果不甚理想;并且国家机关对民间培训企业的支撑以及监管并不到位,致使民办企业的培训资源严重不足。
近段时间以来,由一部分义工、专家或企业名人或已获得较多财富的“乡村成功人士”打造的非营利性培训机构收到农民工的热捧,然而因为集资遇到阻碍、缺少鼓励手段、申请手续过于琐碎以及制度不健全等原因,这类非营利性机构难以为继。
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模式及就业模式研究5篇
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模式及就业模式研究5篇第一篇: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模式及就业模式研究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模式及就业模式研究[内容提要]:我国经济重心的北移西阔,京津冀及环渤海经济带的隆起,给我省的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民工的培训转移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在大量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就农民工的培训及就业模式问题形成了本报告。
报告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比分析了当前本地区农民工的培训及就业现状,深入剖析了农民工在培训及就业方面面临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在分析问题研讨对策的基础上我们结合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目前职业培训的现状,探讨新的农民工培训模式和就业模式,让农民工进城的路更平、更宽、更多;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更好的服务于农民朋友提供实践指导;为政府部门更好的解决农民工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新形势农民工培训及就业模式一、课题研究的界定1、“新形势”到底“新”在哪?首先,农民工群体有了新的变化“农民工”现象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形成“民工潮”。
2000年以来,“二代”农民工逐渐进入劳动市场,他们的就业和生活环境相对“一代”农民工有了很大改善,对工作和生活有更高的、不同的要求。
他们更多地把进城务工看做谋求发展的途径,不仅注重工资待遇,而且也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和权利的实现。
“较之父辈,生活是优越的,没有挨过饿,没有受过冻,温饱问题在他们头脑里没有什么概念”,“忍耐力和吃苦精神远不及父辈”。
其次,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整体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
如何紧跟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更好的搞好培训,培养出跟上时代发展的适用型人才,也是本课题重点研究的内容。
第三是知识和技能逐渐代替简单体力劳动作为劳动力市场选择标准据中国劳动力市场网发布的信息,2009年城市劳动力市场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需求占总需求的60.2%,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的需求仅占39.8%。
贵州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浅析
贵州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浅析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品种多样。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农业逐渐面临挑战,传统农民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贵州省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将就贵州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行浅析,以期加深对该工作的理解,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背景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交界处,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低下,农村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农业生产成本高昂,农产品质量不高,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导致贵州省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民生改善慢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贵州省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通过培育一批适应现代农业生产要求、技术水平高,经营管理能力强,产业化经营水平高的新型职业农民,带动农村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了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贵州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扶持等。
1. 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为了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贵州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职业培训活动,组织农民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班和技能培训班,培养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
利用新型农民示范户和合作社等载体,开展现场指导和示范,帮助农民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为了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贵州省建立了一套激励机制,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一方面,贵州省对表现突出的新型职业农民给予经济奖励和政策支持,提供贷款、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和经营。
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思考(何中东)
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思考贵州省总工会干部学校教师何中东一、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是形势任务的需要上世纪70年代末,大批农民工开始走出贫穷的家园,涌向喧嚣的城市,成为建设城市、美化城市、创造财富、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为祖国现代化繁荣富强功不可没。
据统计,我国进城务工人员已近2亿,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由城镇居民构成的产业工人,农民工已占企业员工总数的70%。
伴着改革开放的强劲步伐和国营企业的改制进程,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及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仅贵州民营企业的总产值就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更是占80%以上,而农民工主要分布在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其职工比例占企业职工总人数的90%以上。
随着农民工队伍的日益壮大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各级工会组织加大了国有企业和农民工较为集中的民营企业中工会组建工作,大部分农民工成为工会会员,开始有了维权意识、参政议政意识及加强自身素质教育培训的意识,全国和各省、区、市、县劳模里有了农民工的影子,有些农民工还被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会主席,农民工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中国产业工人队伍结构和工会会员的结构发生变化,工会干部教育和培训的对象及方向也就随之发生了转变。
在近几年的工会干部培训中就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专兼职工会干部到我们各工会干校学习和接受培训,有些企业工会干部本身就是农民工,他们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后,把学到的工会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相结合,切实履行工会基本职责,为农民工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成了农民工的贴心人和主心骨。
数以亿计的农民成为新一代城市人和新时期产业工人,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和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现在的经济发展、社会运转、企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及城市生活,已离不开广大农民工。
但由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不同,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文盲和半文盲比例较大,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不高,大多数没有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和基础技术。
浅析农民工职业培训
浅析农民工职业培训一、加强农民工培训的意义(一)是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化的必然要求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要达到56%,农民工非农化、城市化还有很大的空间。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升级,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这就造成了一方面简单的体力型劳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要求具有一定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又十分匮乏。
从最初的民工潮到技术性人才的民工荒,甚至农民工返乡回流也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在这些看似矛盾的背后,农民工自身职业技能素质偏低是深层次的根源。
因此,构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加强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是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二)是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举措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现实而明智的选择。
目前,我们正在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就意味着今天的发展中国家在资源配臵、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及发展方式等方面将面临更为复杂,更为艰辛的挑战。
与发达国家早期的发展经历相比,我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一个鲜明的特征:相当数量昀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融入现代经济,不能真正为现代经济所充分吸收和利用,而是在城市形成“候鸟栖居型”的农民工阶层。
从表面看,农民工阶层的存在,是城乡户籍管理等制度性因素和歧视等社会性因素造成的,但从深层次看,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技能不高,难以适应劳动市场需求,才是其主要原因。
从这个角度看,只有构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加强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才能充分地发挥农民工这一群体的人力资源优势,使他们主动地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市场竞争力的要求,进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
(三)是促进农民工实现现代性的必要手段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是主体力量。
农民工培训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
农民工培训现状、问题及对策探析随着我国对经济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农村劳动力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中坚力量。
与此同时,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向转移等问题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调查,我国目前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5亿人次之多,每年新增加的农村劳动力约占基础人数的5%,由此可见,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如可以合理、科学的加以利用,对祖国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尽管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农民的整体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不高,尚不能有效掌握即将参与工作的基本劳动技能,这严重阻碍了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使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工作举步维艰。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半数以下的劳动力具备初高中文化水平,大学专科及以上的寥寥无几,接受过专业技能训练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最重要的是,目前我国的农村存在为数不少的文盲或者半文盲人员,这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解析农民工培训现状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为了有效缩短农民工素质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国家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要求各地区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农民工培训工作,努力保证农民工在城市的权益,在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的同时大力兴建农民工培训基地,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工接受培训。
不仅如此,现代农民与其父辈相比有非常明显的优越性。
新生代农民具有边缘化、社会化和非农化等特点,简单来说,现代农民劳动技能掌握情况相比其父辈比较差,不能算是农业化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新生代农民对在城市的职业期望值较高,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而与所期望的职位失之交臂,但仍不愿意回到农村。
2 探究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加大了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对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笔者将在下文中针对培训现状指出几点典型问题,以做探讨。
贵州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浅析
贵州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浅析贵州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民人口占据总人口的比例较高。
近年来,为了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就业需求,贵州省积极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本文将对贵州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行浅析,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贵州省地处西南山区,农业资源丰富,但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了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贵州省开始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备一定职业技能、农业科技知识和市场经营意识的农民,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于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二、贵州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做法1. 加强培训,提高职业技能贵州省积极组织各类培训班,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技能水平。
特别是在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市场营销技能、劳动保护和安全等方面进行重点培训,帮助农民成为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2. 推广科技知识,提升农业生产效益贵州省通过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户,引导农民学习和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
3. 促进产业融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建立农产品加工合作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形式,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农产品的加工价值和销售渠道。
推动电商、农产品线下店铺等新型销售模式的发展,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将产品推向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 完善政策保障,激发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潜力贵州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补贴政策、贷款支持政策、保险扶持政策等,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建立健全农民技术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通过上述做法,贵州省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持。
贵州农民工培训造假套取国家资金 牵涉省厅官员
,见到实效,是摆在各级相关政府部门面前的一道 必答题。(周之江王丽)(来源:半月谈)
远程教育报名/
巨大的一笔资金,管理使用得当,真正用到农村劳 动力培训的刀刃上,毫无疑问将极大提升当地农村 劳动力的素质。反之,一旦管理松散甚至失控,也 很容易变成不法分子垂涎三尺的“唐僧肉”。采访 中,不止一位官员谈及这样
的“无奈”: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上一级政 府部门在拨款的同时,还要下达相应的指标任务, 如果不能完成,年终考核很难过关。以贵州某市劳 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为例,其2009年的任务数是2.6万 人。该市培训部门
外务工的农民工而言,一年中返乡时间非常有限, 有针对性的培训很难组织。考核只看数字,不重实 效;权力过度集中,缺乏监督;管理疏于防范,千 疮百孔……“惠农工程”演变为“腐败温床”就不足为 奇了。当下,受全球金
融危机影响,各地均出现大批农民工“返乡潮”现 象。对于各级政府部门来说,这样一个特殊时期, 正是将农民工们集中起来培训,有效提升其劳动技 能的大好机遇。如何堵漏补缺,完善机制,使农民 工培训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
关培训机构的清查工作。据了解,由于培训学校监 管混乱,很多不法办学机构在买通社保部门人员后, 胡乱找几个人充当教师就“开班培训”,主办者按 照招徕的培训人数申报补贴。而捞到好处的社保人 员则睁一眼闭一眼,在从
中渔利的同时,还“完成”了上级划拨的培训指标 任务。自2006年6月起,贵州省劳动保障部门就开始 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到2007年底,全省 共拨付培训补贴资金3.75亿元,相当于这两年中央财 政转移支
0余人,涉案人员中既有基层劳动就业部门的办事人 员,也有像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原副厅长杨锦 福这样的高官。杨锦福曾利用职务之便,在农民工 技能就业培训中,通过批准学校成立、获取定点资 格、增加培训指标等方式
浅谈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赵云莘海亮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20期[摘要]当前,提升农民工劳动技能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各县市等有关部门在党中央及其上级领导的安排下,每年都在举办着各式各类的农民工技能培训,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培训都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加强农民工培训管理,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提升农民工劳动技能,增加农民工财富,已成为当下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241.2 [文献标识码]A1 农村农民工技能培训出现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产业多样化、规模化,各地规模型合作社中的设施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但是目前,贵州省农村很多农民群众对新型规模农业发展还缺乏一定的思想认识、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各种产业的快速发展。
提升农民工思想认识、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已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此,贵州省各地加大了对农民工各方面的培训力度。
如政府部门实施的“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等,给农民工提供了免费学习的机会,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民工的培训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许多培训结果都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 农民工技能培训存在问题分析2.1 参与培训大部分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与培训教师在语言沟通上存在困难目前,部分地区参与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影响了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理解和对专业实践技能的准确掌握。
培训农民文化程度偏低,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很多年轻有文化的农民很大一部分都常年外出到经济发达的城市务工,致使留在农村务农的大都为中老年人,而年龄较大的农村农劳动力,因为各种原因,他们没有或很少获得学习的机会,造成了文化普遍偏低。
农民工培训及就业服务体系中的问题与对策
题 “ 民 工 培 训 及 就 业 服 务 体 系研 究 ”( 校 等 类 2 农 高 1号 ) 的
成果。
( 者单位 : 作 河北 科 技 大学 文 法 学 院 )
函啁
2o ̄l 7 o ̄ l l l 期
3. 民工 法 律 意 识 差 。 乏 自我 保 护 能 力 。 由 于农 民 工 农 缺 文 化 程 度 普 遍 较 低 , 律 知 识 少 , 相 关 的 政 策 、 规 、 益 法 对 法 权 认 识 和 理解 不 到 位 . 自身 的正 当权 益 受 到侵 害 时 不 能 通 过 当
培 训 在 内容 上 主 要集 中 在 技 能 培 训 上 . 农 民 工越 来 越 多 的 但
上。
4 农 民 工缺 乏职 业发 展 规 划 。 农 民 工 外 出打 工 . 多 数 . 大
Hale Waihona Puke 是 靠 亲 戚 朋 友 提 供 的信 息 . 意 性 和 流 动 性 大 . 繁 更 换 打 随 频
加强农民工培训 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
加强农民工培训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作者:赵洁琼来源:《现代营销·学苑版》2018年第02期摘要:要消除农民工就业难、工资水平低等问题,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提高农民工的技能力度和整体素质,简单来说就是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加强培训,是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的主要手段。
本文主要研究当前农民工培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培训;就业能力一、引言农民工就业难、农民增收等问题一直是“三农”问题中的热点焦点问题。
在产业升级和技术不断更新的大背景下,要解决农民工就业难、收入水平低等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加强培训,提升農民工的就业能力。
二、农民工培训现状据《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1717万人,比上年增加424万人。
接受过农业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2.9%,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其中,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30.7%,接受过农业技能培训的占8.7%,均与上年持平;农业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都参加过的占6.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由表1看出,我国农民工的接受培训的比例持上升趋势,但要满足市场需求,还需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和培训质量。
三、影响农民工培训的障碍因素分析(一)培训管理部门缺位,制度有待完善农民工培训在我国刚刚起步,还没有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需要政府的引导。
在农民工培训方面,政府虽然重视,但是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仍在存在许多漏洞,比如相关配套的培训制度建设不健全、培训的硬件设施缺位等,这些原因导致对农民工的培训缺乏保障。
(二)欠缺农民工培训宣传力度农民工作为我国劳动力的一个重要群体,不仅人口基数大,而且技能水平相对较低。
老一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思想相对闭塞,对培训缺乏正确的认识,并没有参加技能培训的意识。
新生代农民工相对来说受教育程度高,眼界宽广,对技能培训有一定认识和了解,也有参与培训的意愿,但是获取培训相关的咨询的渠道非常少,这大大打击了新生代农民工自主参加培训的意愿。
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模式及就业模式
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农民工培训模式及就业模式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加强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 ,为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和支持。同时,也需要关注农民工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开展更加个性化 的培训和就业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
某地政府设立创业孵化器,为农民工创业者提供办公场所 、资金支持、法律咨询等服务,同时引入成功企业家担任 导师,指导创业者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培训与职业介绍服务模式
实现方式
通过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和就业意识,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 的工作。
优点
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和稳定性,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加强组织领导
政府应加强对农民工培训和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多部门协作 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农民工培训和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农民工提供法律保 障,规范市场秩序。
完善培训与就业服务体系
建立信息平台
01
构建农民工培训和就业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各类岗位信息和政
策资讯,为农民工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
加强职业培训
02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投入力度,开展各类职业技能
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拓展就业渠道
03
鼓励企业吸纳农民工就业,支持农民工自主创业,推动形成多
元化的就业格局。
提升农民工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水平
加强基础教育
提高农民工的基础教育水平,为他们今后的职业 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升职业技能
统计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就业率,评估培训 对提高就业的效果。
企业反馈
满意度调查
收集企业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的评价和反 馈,了解培训质量和效果。
从企业角度分析农民工的培训问题
从企业角度分析农民工的培训问题摘要:目前,对农民工培训成了企业两难的抉择,企业如何更好的去处理农民工的培训问题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培训问题的背景进行分析,找出了不利于企业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的因素以及企业通过培训可获得的收益;通过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说明培训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对企业培训成本的影响;在此研究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企业对农民工进行培训的可选时机与途径以及对其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希望本研究能为解决我国企业对农民工的培训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企业;农民工;培训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2我国人力资源丰富,来自农村的劳动力是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中坚力量。
高素质的农民工可以使得用工企业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以及保证企业的生产安全,还能够增加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但目前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导致企业需要通过培训来提升农民工的素质。
在培训时企业却需要面临着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低、专业技能低下、流动性强等问题,这些问题带给企业对农民工培训的很多困难。
那么从企业角度去对农民工的培训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企业对于农民工培训的所面临的困难与所获的益处,从企业培训农民工的诸多受限因素中去探寻企业培训农民工的可取之路,将会对我国企业如何处理农民工的培训这一实际问题的解决有着一定帮助。
一、企业对农民工实施培训的背景(一)农民工的特征1.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低。
虽然总体的文化水平在向更高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农民工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企业在用工时将面临的仍然是大量低文化水平的农民工。
2.农民工对培训意识较差。
由于文化水平低,农民工很难意识到培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且文化水平较低将会造成农民工完成培训的难度加大,时间增长,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他们的反感。
3.农民工的流动性强。
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对策探讨和建议
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对策探讨和建议农民工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第一,农民工培训缺乏可监控的科学模式。
农民工培训的监控手段和措施还不够健全,使一些培训容易流于形式,容易滋生弄虚作假,导致农民工培训工作出现“只见数字不见人”现象。
个别地区培训机构出现的经费使用问题,使地方财政部门在兑现或拨付经费的过程中面临挑战,出现了财政积存农民工培训专项经费的情况。
第二,农民工培训缺乏有针对性的优质教学资源。
农民工培训教学资源缺乏针对性、适用性、规范化和标准化。
培训机构所使用的培训课程和教材基本都是简单自编、打印。
出版单位虽然发行大量图书教材,但农民工受学历文化限制,难以使用。
农民工喜闻乐见,便于接受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严重缺乏。
需要教学行政管理部门有针对性的对第三,农民工培训方式和手段需要与时俱进。
目前农民工培训主要还是以传统面授和岗位现场辅导为主,培训教学手段相对落后,很难适应农民工随时、随地学习的特点,难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随着教育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推进和普及,全国乡镇农民文化技校和乡镇中学基本都具备现代化教学设备,但这些设备使用效率不高,并没有很好地发挥服务农民工培训工作的作用。
第四,农民工培训项目面临资源整合。
目前,农民工培训项目有“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多个项目。
这些项目,各自为战,重复建设,将导致国家经费和资源浪费,影响农民工培训工作效果,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资源整合。
第五,农民工培训规模有限。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已达2亿多,仍有1亿左右的富余劳动力面临转移就业。
但目前培训规模还很有限,培训任务十分繁重。
第六,农民工创业培训亟待加强。
事实说明,农民创业大有作为,一人创业成功,局部区域的农民受益。
农民工创业培训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特别是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现农民工返乡潮的情况下,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民创业培训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
二、对策建议就农民工培训工作而言,全社会力量正在被最广泛地调动起来。
贵州新型农民培训培育的对策建议
贵州新型农民培训培育的对策建议王瑶;钱晓刚【摘要】Farmer is the principal part of agriculture and country, enhancing peasant quality is not only the core to the solution of the three rural problems, but also the key to promotion of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The large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and generally low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uality directly restrain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national economy in Guizhou. In order to know farmers' requir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ining in Guizhou, after investigation, the author proposed countermeasure suggestions on training and cultivation of new farmers in Guizhou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enerally low level of farmers' qual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culture.%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的主体,提升农民素质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贵州省农业人口比重大、科技素质总体偏低,直接制约了农村经济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解贵州农民的科技培训需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贵州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总体偏低的现状,提出贵州新型农民培训培育的对策建议.【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05【总页数】4页(P218-221)【关键词】新型农民;培训;培育;贵州【作者】王瑶;钱晓刚【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省农业科技发展中心,贵州贵阳550001;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18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的主体,提升农民素质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
城乡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以贵州省为例
城乡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以贵州省为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上升,大部分人从求温饱变成了求品质,但是也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为了使这个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我国每个省份需要重置劳动力市场。
贵州省属于贫困地区,城乡就业差距大,成为贵州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阻碍,进而影响我国发展,需要根据贵州省城乡就业的现状数据进行分析及找出存在的问题,针对贵州省城乡就业差距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使贵州省减小城乡就业差距,提升经济发展速度。
关键词:贵州省;城乡;就业;对策引言现如今,我国城乡就业不平衡,差距较大,需要打通城乡就业渠道,将城镇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互相转移,甚至将更多的有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此环节能够增加农民的收益,同时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要条件。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平衡城乡就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省需要建立且完善新型的城乡就业机制,积极响应。
贵州省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其中存在不少贫困地区,截止2019年,共有50个国家级贫困县。
近几年来经济结构调整,贵州省有大批的企业职工下岗,增加了失业率,使就业率下降且结构不合理,造成经济发展缓慢,分析贵州省城乡就业问题并且针对性提出对策与建议,合理的分配劳动力,促进贵州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速度。
1 绪论1.1 研究背景城乡就业不平衡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贵州省更加凸显,贵州省的经济相对其他省市较落后,城市的发展速度较快,由于地势原因,贫困山区还存在不能解决温饱的生存问题,劳动力发展不平衡,收支差距大,如何将城市劳动力转移农村进行带动,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使之解决温饱问题,并且保证城镇与农村就业相平衡,是贵州省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之一。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 研究目的为了给农村生产要素再配置的提供机会,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环境。
并且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以及省内外劳动力的流动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导。
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农民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内容提要】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力军,同时他们也是庞大的弱势群体,农民工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焦点。
本文在分析了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采取以政策激励办学主体、扩大农村职业教育规模和提高办学水平,将就业与培训相结合等系统措施,以促进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对策【正文】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
农民进城务工,一头连着城市和发达地区,一头连着农村和落后地区,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创出了一条新路,使整个社会结构产生了变革;农民工的培训、农民工素质的提高不仅是提升农民工经济福利的举措,更是合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它还为城市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立下首功;农民工进城还以特殊方式反哺农村,他们每年带回家乡的现金,成为发展农业、改善生活的“资金干渠”。
目前,西部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仍然比较低,已成为制约发展现代农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
因此,大力开展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但是,农民工培训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作,尽管政府和社会各界投入了许多财力、物力,但在实际培训过程中,仍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根据我们学校开展农民工培训的工作实践,结合本人的体会和认识,笔者认为造成农民工培训问题的主要原因表现在:首先,部分农民工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
据笔者参加农民工培训的经验,一些农民工受长期形成的自然经济思想的左右,自给自足的意识较为严重,视野较窄,随遇而安,对培训工作认识不够到位,认为自己进城打工“能干”、“够用”就行,对技能升级和有关思想道德、安全、维权等方面的培训热情不大,导致农民工只能长期从事低级体力或简单熟练工种,缺乏长远性和开拓性考虑,造成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浅谈农民工培训及对策(最新版)
浅谈农民工培训及对策(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898浅谈农民工培训及对策(最新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多,全国每年都有数千万农民大军进城务工。
农民工所创造的社会经济财富比例不断增加。
社会的每个行业几乎都有农民工的渗入,但是,由于社会、企业及农民工本身的诸多因素,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技术技能成为其发展的不利因素。
因此,农民工的培训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家安监总局2007年工作重点之一强调“强化安全培训教育,特别是对农民工的培训”。
省局也把“强制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纳入2007年工作规划”。
对农民工的培训不能仅限于政府和企业,还应积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形成全社会的合力来进行。
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用人单位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切实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使每个农民工真正学到技术,有一技或多技之长,从而彻底摆脱“农民”二字,成为工业化生产的主力军。
如何对农民工加强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工素质,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迅速转移,笔者就大丰市农民工的培训现状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目前现状调查发现,随着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全民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我市经济发展势头强进,企业用工需求量急剧增加,本地农民工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用工的需求,有不少企业招收了来自安徽、云南、贵州、湖南等地的农民工。
农民工市场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农民工市场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作者:胡彪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1年第1期●胡彪农民工市场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全面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和提高市场竞争地位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深入,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农民市场培训也应纳入整个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当中,为此需要转变观念和对策思路,并对农民工市场培训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所谓农民市场培训,是以提高农民职业技能为目的,由学校或其他机构对农民开展的全日制教育或短期培训。
农民市场培训的对象虽然是农民,但是教育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在农业,应该涉及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施教主体也不能仅仅局限在农村培训机构,应该涉及城乡各级培训机构。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民职业教育不能等同于“农业职业教育”或者“农村职业教育”,也不是应试教育、通才教育,应该是“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
一、我国农民市场培训现状1.农民培训机构总体呈增加态势,培训主体结构趋于完善目前中国农民培训机构除国家已明确普及公民九年制义务教育外,主要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农业职业教育培训,还有各级扶贫系统的农民扶贫培训;各级劳动系统的劳动力转移培训;人事及组织部门的农民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培训;妇联系统的妇女“双学双比”活动;共青团系统的青年农民培训等等。
农民培训机构总体呈增加态势,培训主体结构趋于完善,以湖南为例,截至2008年底,湖南省有技工学校144所(含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办的技工班),其中,技师学院1所,高级技校23所。
在职教职工9 217人,同比增加548人,其中,高级讲师1 476人(含高级实习指导教师242人),增长12.0%;讲师2 546人(含一级实习指导教师687人),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教师751人,增长60.8%。
在校生16.1万人(其中农村户口15万人),增长1.7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从贵州培训窝案看农民工就业培训
模式的论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论文关键词:培训窝案农民工就业培训模式
论文摘要:虽然政府加大了农民工培训力度,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贵州培训窝案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以此为例,引出对当前培训模式——传统模式、培训券模式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笔者所设计的农民工培训多元治理模式,希望能克服当前培训模式的弊端,让农民工获得市场需要的的技能,最终实现就业。
2006年起,贵州省劳保部门便开展了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作。
至2007年底,全省共拨付培训资金亿元,相当于这两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就业资金的33%。
[1]可见政府是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培训的。
然而,贵州省检察院在全省社保系统查处了系列培训贪污窝案,共立案查处案件150余件、涉案170余人,涉案人员中既有基层办事员,也有像省劳障厅原副厅长杨锦福这样的高官,真是让人触目惊心。
一、贵州培训窝案问题解析
贵州之所以发生如此“大规模”的培训窝案,其问题主要出在政府、培训机构方面。
(一)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未正确树立实施农民工培训项目的根本目标。
其次,未做好实施农民工培训项目的相关准备工作。
最后,未协调好搞农民工培训的各部门间关系,劳保部门及少数官员权力过分集中。
(二)培训机构方面的问题
培训机构自身资质普遍较低,自律性不足。
培训机构提供的“产品”质量较差,且较多采用“非常规渠道”进行竞争,因而可供农民工选择的范围较窄。
当然农民工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参加培训的态度不端正。
二、当前培训模式分析
(一)传统培训模式
总的来说,贵州出现培训窝案是由于:一者,政府设计的培训制度不合理;二者,贵州省各级地方政府所采用的传统模式存在固有的缺陷。
传统模式中由政府直接补贴培训机构,然后培训机构再组织农民工进行培训的培训模式(即“政府——培训机构——农民工”模式)中,政府、农民工是委托者,培训机构是代理者,由于委托者与代理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极易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情况,因此委
托者对于代理者进行监督难度较大,培训难免会走样。
培训效果可想而知,即便培训效果比较好,农民工熟练掌握了培训技能,其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个问题——针对性较差,即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然而,政府开展就业培训的目的是通过培训让农民工掌握一些技能进而实现就业。
(二)培训券模式
随着传统模式暴露出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不足等问题,浙江在借鉴美国教育券的基础上,于2003年首先实施了培训券制度,开始运用培训券开展农民工就业培训,以期克服传统模式所暴露出的问题。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后,大量农民工返乡,于是各地纷纷借助培训券这个工具培训返乡农民工,便逐渐形成了培训券模式。
其运行方式为:第一步,政府根据本辖区的情况,选定符合标准的培训机构,向社会公布;然后确定培训对象及其数量,制作一定面额的培训券。
第二步,政府向培训对象发培训券,需要者凭相关证件到政府部门领取培训券。
第三步,持券人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专业。
第四步,培训机构展开培训,培训结束后收取培训券。
第五步,培训机构到政府部门兑付培训资金。
培训券模式较传统模式有其优势:农民工有更多
选择权,可在一定区域内自由选择培训机构和专业,此时培训机构之间竞争更激烈,它们为获得农民工的培训券,不得不降低价格并提高培训质量以吸引农民工,此时政府可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绩效。
但是,从各地实行情况看,它也存在局限:由于各地的培训券制度几乎都局限于县、市区域内,很多地方难免会出现“供给方缺陷”[2](即现成的竞争市场不一定存在和卖方的竞争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与培训针对性、实用性仍显不足的问题。
(三)农民工培训多元治理模式
笔者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两种主要的农民工培训模式,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培训模式,希望能扬长避短,有效克服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难题,提高培训质量,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
笔者认为,这种模式适合当前多种就业群体,诸如大学毕业生和下岗工人等,只是针对不同的群体具体操作细节得进行相应调整。
运行方式是:首先政府根据辖区情况,确定培训券发放对象、标准和培训券面额,制定相关保障制度。
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领取培训券,此时其培训券有两种去向:其一,选择培训机构和专业参加培训,培训结束后交付培训券,培训机构向政府兑付资金;其二,持培训券去用工单位(主要为中小企业)求职,如果用工单位录用后
则收下培训券;此时用工单位也有两种选择,一是,向自己认可的培训机构下订单,让培训机构培训刚招录的农民工,在培训结束之后,经过相关各方对培训效果进行评分之后,把培训券交给培训机构;二是,有条件的用工单位自己组织培训,然后到政府兑付资金。
需要指出的是:(1)培训券的通行范围最好可以扩大到省级区域乃至全国范围,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培训券模式中的“供给方缺陷”问题。
(2)用工单位主要为中小企业,原因有二:一是,它们吸纳的从业人数在各类用工单位中占绝对多数;二是,中小企业普遍因为资金短缺而不愿录用无技能、经验的求职者,求职者持有培训券求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它们解决培训资金问题时,中小企业录用他们的可能性便会增大。
(3)允许培训券可以流向培训机构和用工单位,这样二者之间无形地产生了竞争,此时,无论是用工单位通过下订单让培训机构培训,还是其自己组织培训,培训效果应该更具实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更能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农民工多元培训模式难免有欠妥之处,今后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
◆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