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藤野先生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藤野先生》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
选材: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
叙事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离别—怀念)
6、分析藤野先生的人物性格以“藤野先生是一个______的人”的形式组织语句,选择角度概括人物形象.请各位同学积极思考.
课文如何描写初见藤野先生的形象?
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学习双线并行的认真、热诚正直的高贵品质,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思想变化的原因,学
习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第( 1 )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第二次备课
1、解题。
藤野先生,名叫藤野严九郎,是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的先生.以“藤野先生”为题,是对课文内容最鲜明、最精炼的概括,简洁直观。
物以希为贵:物品稀少就显得其珍贵。
5、速读课文,思考:
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哪里?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重点写发生在哪里的事情?
2.文章标题是对全文思想内容鲜明精炼的概括。你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
课后反思
对于课文主旨的理解,下面的说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
(1)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二选一1、学习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和事迹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写一篇短文。(要求:选自己熟悉的人来写,写前要认真观察,并能作出进一步的接触和深入了解。)2、多年后,鲁迅写信给恩师藤野先生,请你代他写一封信以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
八年级语文下册 1《藤野先生》(第3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
明确:(1)、课文除了写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四件事外,还写了在东京的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第一部分),日本“爱国青年”的挑衅,课堂上看电影,鲁迅弃医从文等事,这些事从表面上,与写藤野先生没有直接联系,但实际上处处是写藤野先生:
(2)写清国留学生,交代了作者离开东京去仙台见到写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的忧国之情,是学医的主要动机;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日本“爱国青年” 反衬日本藤野先生正直无私,没有民族偏见的品质;写课堂上看电影是鲁迅与藤野先生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
一、课前导入:
回忆上两节课所学内容
二、预习检测:
1、这一部分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怎样的感情?
(感激、怀念和敬仰)
2、在藤野先生诸多美好的品格中作者认为哪一是他最为 敬佩的感动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
(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正直无私。从第37自然段中)
3、对于这样一位使鲁迅敬佩和感激的老师,鲁迅怀念他吗? 鲁迅有哪些具体的怀念行动呢?
(“良心发现”: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了触动;
“正人君子”:那些为军阀政客等统治阶级服务而又自命为“正人君子”的反动御用文人;
全句意思:决心以笔作武器,与反动御用文人所代表的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自由、某某、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
三、合作探究:
1、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
3、为什么作者对在仙台所受的优待用”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来解释呢?
四、课堂小结:
《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散文,记叙了作者留学日本时的生活片断。文章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认真负责,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并表述了作者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和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全文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 阅读 1 藤野先生》研讨课教案_2
1、藤野先生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3.了解本文运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难点:(1)全文线索为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暗线。
(2)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3)结尾部分的作用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身心放松欣赏歌曲《北国之春》。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导入新课:简单回顾上课时的内容,引入新课2、展示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研读第二部分。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导学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回答。
导学提纲:1. 提问:离开东京去仙台,一路上所见所闻必定不少,为什么作者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名?2. 提问:怎样理解“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这句话的意思?3.提问:作者在仙台的生活状况如何?在这样环境中求学表现作者什么思想? 默读第二部分第二层,画出描写藤野先生外貌的句子,说说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最初印象。
4、提问:这一层写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这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高尚品质?5.提问:以藤野先生的形象为例,说说写人要如何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6.提问:谈谈匿名信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7.提问:匿名信事件说明了什么?8.提问:如何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9. 提问:在看电影事件中“偏有中国人夹在里面…‘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这句话中包含了哪几类中国人?10.提问:“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是因为什么?11.提问:“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这句话应怎么理解?12.提问:第二部分的最后一个层次是“告别藤野先生”,哪些词语写出他们惜别的感情?四、精讲点拔,释疑解难结合学生自学和讨论结果,稍作点拔:1、因为“日暮里”让人想起屈原<离骚>中的“日忽忽其将暮”的诗句,使作者联想到清王朝的衰败,日暮途穷;记得水户,是因为它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的地方。
《藤野先生》教案
《藤野先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藤野先生》,让学生了解日本文化和社会风俗。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课文分析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学习文学作品的分析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写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教学材料:《藤野先生》西川美和著。
2.教学重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写作能力的培养。
3.教学难点:文学作品细节的理解和推理,合作学习和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先导入学生对日本文化和社会风俗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日本文化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然后介绍《藤野先生》的背景和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与讨论(30分钟)学生分组阅读《藤野先生》,并且在阅读过程中记录下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细节的理解和思考。
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和想法。
3. 课文分析(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藤野先生》的主题和情节发展,重点关注人物性格的描写和转变。
通过讨论和分析,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4. 写作练习(4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和提供的写作素材,展开写作练习。
要求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一篇关于《藤野先生》的读后感或者影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 作品分享(15分钟)学生团队依次分享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讨论。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评价和反思,提供意见和建议,共同提高文学作品分析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的表现来进行评价。
2.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通过作品分享和点评来进行评价。
3.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写作和讨论来进行评价。
4.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作品、讨论表现和课堂参与情况来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拓展延伸1.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日本文化和社会风俗,通过阅读其他日本文学作品或者观看日本电影来加深对日本文化的理解。
1、1藤野先生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15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藤野先生高尚的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明确文章明暗两条线索的写法特点和作用。
2、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揣摩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训练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藤野先生高尚的品质和作者强烈
的爱国主义思想。明确文章明暗两条线索的写法特点和作用。
2、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揣摩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训练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2用两个贴切的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同时,还以“上野烂漫的樱花”之美来反衬这群清国留学生之丑。
相关知识我链接:
鲁迅先生是怀着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东渡日本的,原本想学了医术回国去救治苦难的国民,又可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达到救国图强的目的,但这两件事以后,让他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从这两件事和弃医从文的改变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友情提示:参看注解〔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思考回答这个问题。然后找出文中反映这一问题的相关事件的内容。⑴匿名信事件 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⑵看电影事件 思想受到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启发学生明确:
两件事表达的思想各有不同的侧重。匿名信事件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要立志使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看电影事件侧重写中国老百姓的不觉悟,揭示了这一造成我们民族衰落的重要原因。这两件事促成了作者为了祖国的富强而下决心弃医从文。
1《藤野先生》教案学案(13套)(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教案3doc
人教八下《藤野先生》教学详案(柳习兵)亲爱的同学,你有你最喜欢的老师吗?提起他(她),你心中总会涌起莫名的感动吧。
就让我们用一句真心的话语来表达吧:“老师,遇见你是我的幸运!”一代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同样幸运的遇见了一位令他终身难忘的老师。
在阔别20多年以后,鲁迅先生满怀深情的写下这篇回忆性散文。
品读本文,我们将会从中领略到藤野先生崇高的人格魅力所在,也将感受到一代文豪的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收录在《鲁迅全集》。
●相关知识《朝花夕拾》简介原名《旧事重提》。
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
文章内容多为“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哲理小品中的经典。
藤野先生事迹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排行第三,1874年生于福井县的一位医生家里,名古屋爱知县立医学专门学校毕业,1904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书。
1915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改为东北大学,藤野先生因为没有进过大学,不合“资格”要求而离职,到东京泉桥慈善医院工作,并学耳、鼻科,一年后回到老家福井县木村开业。
1945年8月11日逝世。
鲁迅对藤野的怀念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中要出版《鲁迅全集》的时候,曾经来问鲁迅先生选些什么文章好。
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
”他的目的是借此探听藤野先生的一点消息。
当得知还没有下落时,鲁迅先生慨叹地说:“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文题资讯“藤野”是日本姓氏,“先生”也就是老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藤野先生》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1 《藤野先生》【教学目标】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写作思路。
2. 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3. 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有初中阶段学习过的鲁迅的有关作品及其作品集导入。
二、展示交流预习成果1.检测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合作探究,共同研讨(一)速读课文,思考: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
在这段经历中,作者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那里?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重点写发生在哪里的事情?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
2.藤野先生,是鲁迅青年时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老师,二十多年后的中年鲁迅是怎样评价他的呢?(屏显第37段并齐读)3.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明线:回忆藤野先生。
(与藤野先生相识的缘由、相识相处、离别与怀念。
)暗线: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
(思想感情的变化)4.朗读32—35段,找出师生惜别时两人的神情言行的语句,并仔细揣摩,体会出师生间的真挚情感。
5.对于这样一位使鲁迅敬佩和感激的老师,鲁迅怀念他吗?鲁迅有哪些具体的怀念行动呢?6.本文的题目是“藤野先生”,但课文中却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二)细读课文,研讨:1.鲁迅对藤野先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用的是什么描写?第6自然段)“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2.作者选取了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四件事,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并说说这四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在课本上做批注)。
藤野先生品质: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民族偏见。
1 《藤野先生》教案
1 《藤野先生》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联系现实,关心时事。
4.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
教学重点1.理思路、找线索,析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1.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及反语的运用。
2.对真正“爱国性”的理解。
3.思考中日关系中当前面临的问题。
教学设想1.本文篇幅较长,是用早期白话写成的,又有很多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要求学生课前要做好预习,要多读课文。
课上时间不可能通读,只能是有重点地朗读。
2.为了增加阅读量,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课前要求学生多读鲁迅的作品,其中鲁迅简历、《〈呐喊〉自序》、关于藤野先生的资料、鲁迅留学时的国内国际背景等为必读内容。
这也是符合新课标语文学习要向课外延伸的要求的。
当然,教师也要多查找和本文有关的资料,并在适当的时机展示,师生共同补充资料,互相讨论,体现了师生双方民主、平等、合作的理念。
3.语文学习的延伸还有一个方向,那就是向生活的延伸。
我们今天学习《藤野先生》和十年前应该有很大的不同。
十年来中日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在把“爱国青年”和藤野先生做对比时,在分析那些人的“爱国”性及其思想根源时,很自然地会涉及到日本的国民性问题,很自然地会联系到当前日本社会越来越严重的右倾化问题,通过学习本文应该引起学生对当前中日困难关系的关注和思考。
我们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如何正确地对待其他民族。
要学会和其他国家民族和平友好相处,提高对日本严重右倾化的警惕。
4.本课的广度体现在对课文内容的大量补充及对当前中日关系的关注上;深度体现在对“爱国青年”的“爱国”性的分析上及对“真正的爱国主义”的讨论上。
5.我认为尊师不是本文主题的第一义项。
故在本课中只粗略提及。
第1课《藤野先生》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二下)5doc初中语文
第1课《藤野先生》教案(人教新课标初二下)5doc初中语文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提咨询:鲁迅是大伙儿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学过了写鲁迅的文章和鲁迅写的文章有哪些?〔学生回忆回答,教师确信归纳〕现在我们再学习鲁迅的一篇文章〔板书课题〕2.指名一学生读有关注释,要求学生考虑,注释告诉我们哪几层意思学生回答,由教师归纳明确1〕交代了文章的出处,选自«朝花夕拾»,〝朝〞读〝zhao〞,〝早晨〞的意思,这讲明那个集子的文章差不多上回忆性的。
我们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选自那个集子。
2〕讲明了文章的体裁---散文。
3〕介绍了文章的写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写的对象---藤野先生的全名和藉贯。
3.介绍时代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段。
写作年代那么是在鲁迅离不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
鲁迅到日本留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进,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察的中国的麻木表情给鲁迅以专门大的刺激。
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斗争,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
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以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斗争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了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友谊。
二、学习指导:要求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在阅读时1.做到借助课文注释和词典对文中字的形、音和词的含义有清晰明白的了解,为研习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2.考虑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变换了几个地点,记叙了哪几件要紧情况,表达了作者如何样的情感,颂扬了藤野先生哪些高贵品质,如何样来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讲讲各部分的大意〔阅读课文可请学生范读或老师范读,大伙儿边听边看边想,但一定要有情感。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课文教学设计范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课文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藤野先生》课文2.3.《藤野先生》课文,了解日本教育的特点,拓展学生的跨文化视野4.,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感受文学、表达情感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日本短篇小说。
2.:了解日本家庭与教育制度,理解文学内涵。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 2.,并介绍《藤野先生》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3.《藤野先生》教学过程1.,了解学生对日本短篇小说的了解。
2.《藤野先生》的作者川端康成及其作品背景,并鼓励学生在日后的阅读中多了解日本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3.《藤野先生》视频,引导学生感知其中的情感和意义。
4.《藤野先生》课文,进行背诵,并引导学生感知学习课文的意义及其内涵。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并引导学生理解《藤野先生》的内涵及其影响。
2.,了解日本教育制度及家庭教育。
3.,体验日本文学风情。
教学过程1.《藤野先生》的故事,并思考其中教育与家庭的关系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2.,了解日本教育制度及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其历史溯源。
3.,鼓励学生对文学中的情感进行表达,并鼓励学生进行创作。
4.、学习与交流的方式,体验日本文学风情,提升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图片资料,了解日本生活和社会;2.,加深对全文的理解;3.,拓展跨文化视野。
教学过程1.,了解日本的地理、风俗、社会政治背景等相关知识。
2.,引导学生加深全文的理解和领悟,提升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
3.,深入了解《藤野先生》中所反映的教育形式及其对日本和中国的影响,并拓展跨文化视野。
四、教师评价1.,能理解并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2.,拓展跨文化视野;3.,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4.,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提高合作和交流能力。
新标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第1课《藤野先生》
人教新课标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1.藤野先生鲁 迅教学目标:1.理解藤野先生高尚的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2.明确文章明暗两条线索的写法特点和作用。
3.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揣摩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
4.训练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体会、理解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掌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2.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材料的写法,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难点:材料,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课 型:教读课。
教具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阅读、熟悉课文。
2.归纳分析写藤野先生的内容,理解其思想品质,体会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先请一位同学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引入课文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从中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
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赞赏。
而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鲁迅先生却对他非常尊敬,而且评价极高,说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为什么鲁迅先生对他有这么高的评价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个明白吧。
三、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方法: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四、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一)在东京 (二)在仙台 (三)离开仙台五、分析理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内容:文章内容较多,题目是《藤野先生》,我们就先从写藤野先生的内容学起。
1.《藤野先生》教案
《藤野先生》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2.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理解“无非”“实在”“大概”“居然”“何尝”“似乎”等副词对表达句子意思的作用。
3.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的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
3.语言的感情色彩和副词的准确运用。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鲁迅怀着一颗救国救民的红心到日本东京留学。
因看不惯清朝留学生的附庸风雅和不学无术,于1904年到仙台学医,因此结识了藤野先生。
后来鲁迅在“幻灯事件”中思想受到很大震动,决定弃医从文,向藤野先生告别。
藤野先生很是悲伤,送了一张照片给他,并题字“惜别”。
这张照片后来一直激励着鲁迅先生同反动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二、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三、背景介绍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
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
可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
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
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八年级下册语文1.藤野先生教学
《朝花夕拾》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 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广泛 传颂和阅读。
03
藤野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的形象
藤野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的性格特点
严谨治学
藤野先生对学术研究有着极高的要求,一丝不苟, 注重细节。
热情开朗
他性格开朗,待人热情,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
思想开明
藤野先生不拘泥于传统观念,能够接受新思想和新 事物。
藤野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
80%
留学经历
藤野先生曾留学日本,学习先进 的科学文化知识。
100%
人生起伏
在《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经 历了人生中的起起落落,展现出 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80%
人生观转变
藤野先生的生活经历促使他的人 生观发生转变,更加关注社会现 实和民族命运。
藤野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的文学形象和意义
见解和研究成果。
他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得 到了同行和学生的一致
好评。
藤野先生在文学界的地位和影响
文学地位
藤野先生是日本文学界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具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品影响
他的文学作品对当代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被广泛传颂和引用。
文学贡献
他致力于推动文学事业的发展,为年轻一代作家 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支持。
培养批判精神
藤野先生鼓励鲁迅质疑传统观 念,不盲目接受权威,培养了 他的批判性思维。
拓展国际视野
藤野先生向鲁迅介绍了西方文 化和科学知识,使他的视野得 以拓展到更广阔的世界。
藤提供创作灵感
藤野先生的教诲和人格魅 力为鲁迅的文学创作提供 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启发写作技巧
文学形象
【最新精选】鲁教初中语文八下《1藤野先生》word教案 (3)
《藤野先生》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理解、积累“绯红、标致、落第、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抑扬顿挫”等词语;理解“无非”、“实在”、“大概”、“居然”、“何尝”、“似乎”等副词对表达句子意思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的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理解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品评重点句段,领会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教学设想:1.讲清课文以时间为顺序和“我”的思想变化为线索,围绕表现人物崇高品质的需要来精心组织典型材料的写作特点,抓住物征写人的方法,以及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藤野先生的高尚风格在文中的具体表现。
2弄懂有关的时代背景以及一些含义深刻难懂的句子。
3.充分运用课后的练习进行教学;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通读课文,辨清应掌握的字的形、音及词语的准确含义。
理清文章脉落、记叙顺序,分清课文中变换的几个地点,了解全文记叙的几件主要事情,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研习课文第一部分(1—3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
1 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
(横线处内容让学生回答)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学过了写鲁迅的文章和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有哪些?(同学们讨论、回忆。
教师归纳、明确。
)现在我们再学习鲁迅的一篇文章。
(板书课题)2 指名一学生读有关注释,要求学生考虑,注释告诉我们哪几层意思。
学生回答,由教师归纳明确:(1)交代了文章的出处,选自《朝花夕拾》。
“朝”读zhāo,早晨的意思。
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来,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
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这个集子的。
2024年课文《藤野先生》优秀教案
2024年课文《藤野先生》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鲁迅先生及其作品《藤野先生》的背景知识。
分析并欣赏《藤野先生》中的文学特色和修辞手法。
深入理解作品中描绘的人物形象及其内涵。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鲁迅先生的生平简介及其文学地位。
《藤野先生》的故事背景和情节概述。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的分析和讨论。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藤野先生》的历史背景。
作品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文学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分析。
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2.2 教学难点鲁迅先生作品中的讽刺和幽默手法。
作品中复杂的人物性格和心理描写。
文学作品与历史背景的关联性分析。
学生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鲁迅先生及其作品《藤野先生》的背景知识。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作品中的文学特色和人物形象。
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和修辞手法。
写作练习法: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视频等辅助教学,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拓宽知识视野。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第四章:教学安排与步骤4.1 教学安排课时:本章节计划用2课时完成。
教学顺序:先介绍鲁迅先生及其作品,分析作品中的文学特色和人物形象。
4.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介绍鲁迅先生及其作品《藤野先生》。
第二步:阅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文学特色和人物形象。
第三步:分析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心得。
第四步:总结讲解,对作品中的文学特色和人物形象进行总结和解读。
第五章:教学评估与反馈5.1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和沟通能力。
《藤野先生》实用教案(附板书)
《藤野先生》优秀实用教案(附板书)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鲁迅及其作品《藤野先生》的背景和重要性。
分析并欣赏《藤野先生》的文学特色和写作技巧。
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1.2 教学内容鲁迅生平简介和文学成就。
《藤野先生》的故事梗概和文学特点。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作品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藤野先生》的文学特色和写作技巧。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的分析。
作品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的理解。
2.2 教学难点鲁迅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语言特点。
对作品中深层次含义的解读和批判思维的培养。
将作品中的社会背景与现实联系起来的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鲁迅生平、作品背景和文学特点。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看法和理解。
3.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辅助教学,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板书设计:精心设计板书,帮助学生梳理作品结构和重点信息。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活动4.1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简介鲁迅生平,引出《藤野先生》的重要性。
讲解:详细讲解作品的故事梗概和文学特点。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看法和理解。
总结:总结作品的文学特点和社会背景,强调学习的重点。
4.2 教学活动观看鲁迅生平介绍视频,引发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的兴趣。
学生自主阅读《藤野先生》,标记重要的句子和段落。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作品中的对话场景。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程度。
学生作业和写作:评估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考试和测试:通过考试和测试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藤野先生》教案:三大教学目标详解
《藤野先生》教案:三大教学目标详解。
一、知识与技能作为一位老师,藤野先生首先肩负着教育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责任。
而他则采用了一种相对自由的教学方式——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强调的是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激起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教师并不是传统意义下的“知识的提供者”,而是创造一个可以让学生自由学习、发现知识的场景。
藤野先生的教学方式始终贯穿着“教师是学生的榜样”的思想,他不断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同时他会从学生们自己的感受中寻找认知上的错误,然后通过讨论和解答,引领学生正视问题,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
通过不断问问题和思考的过程,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从而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情感与态度除了教授真正的知识和技能,藤野先生还在教育学生中强调了情感和态度的培养。
在他看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也是教师的职责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藤野先生会尝试打破传统教育中的束缚,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他们有一些真正自主的学习时间,让他们体验到“学习是一件乐事”。
他更加注重的是学生态度的培养,藤野先生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激发学生们的斗志和信心,让他们意识到:“只要付出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一定能够成功。
”这种教育方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在学习中不但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自信、积极的态度和情感。
藤野先生有个著名的名言:“只有真正想做某件事情时才能做好这件事情。
” 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藤野先生给学生输送情感与态度培养的核心思想。
三、自主与合作藤野先生的教学方式同时也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
在他看来,学生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他们应该是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和参与者。
为了让学生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主性,藤野先生会策划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们自由地探究和发现,让他们学会关注身边的事物,从日常生活和观察中获得知识。
同时,他也很注重团队共同合作的意义,教会学生如何在团队合作中学习、如何在不同观点交锋时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
八年级语文下册 1 藤野先生教案(第1课时)(新版)新人教
藤野先生课题藤野先生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绯红、标致、落第、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抑扬顿挫”等词语。
2.检索资料,掌握散文集《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
3.熟读课文,理清文脉,把握本文的明暗两条线索,从而学习本文组织材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上“3”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课(2分)二、出示目标(1分)三、检查预习(9分钟)导入新课: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我们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
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
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访《藤野先生》吧!二、教学目标(ppt)三、检查预习(出示PPT)1、给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
学生齐读]做在练习本上,之后出示PPT展示答案绯红(fēi)烂熳(màn)芦荟(huì)解剖(pōu)四、熟读课文,理清思路(30分钟)绯红烂熳芦荟解剖不逊匿名诘责瞥见2、解释词语。
匿名:不逊:标致:油光可鉴:抑扬顿挫:深恶痛疾:3、作家作品4.《朝花夕拾》5.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四、熟读课文,理清思路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主要回顾一段什么样的人生经历?2、文中所写事件变换了几次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3、按时间和地点转移,本文可以分成哪几部分?4、作者写哪些与藤野有关系事件?不逊(xùn)匿名(nì)诘责(jié)瞥见(piē)小组代表抢答匿名:不具名或隐藏真名。
不逊: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标致:漂亮。
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顿挫转折。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
小组代表介绍3.4.5题,PPT展示,学生整理笔记独思: 回顾20世纪初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生活经历讨论回答:东京——仙台——离开仙台(北京)小组讨论归纳:三部分(1~3)东京所见所感;(4~35)仙台学医生活;(36~38)离开仙台以后(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课文提 示及注释,了解 文章写作年代及 时代背景。
文章写作年代及 时代背景: 课文写于1926年, 回忆了1902—1906年 留学日本的片段。鲁 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 救民,但后来却弃医 从文了,我们在本课 的学习中会认识到作 者思想变化的原因。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读一读,写一写
fēi
绯红
xù n huì
在仙台
虽然得到一些优待和关照,但面 对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 谊,作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 感到受到的不是尊重,而是一种辛 酸,一种弱国国民难于承受的内心 的辛酸,这里反映出他极强的民族 自尊心。
爱国
学习第二部分第三层:
1、藤野先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默读 课文,圈画出与藤野先生有关的内容。
日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 本 国文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 的 列论文。 经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 复会。 历
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
鲁迅(1881—1936) 生于浙江绍兴,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 自第一篇小说《狂 人日记》开始用鲁 迅作笔名。
匿名信事件 (3)离别(24—35) 看电影 惜 别 (三)对藤野的怀念(36—38)
学习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主要写了 清国留学生在东京的 情况,写了哪些事情? 你能从字里行间看出 作者对他们是怎样的 态度吗?
①赏樱花
②学跳舞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课文开头第一句话在本文有什么作用? (结构和内容上) 结构上:领起课文内容。 内容上:写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 京的表现的厌恶和反感。 对东京的失望之情。 为下文离开东京埋下了伏笔。也是见 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必求良师益友。
疾学在于尊师。
说说你最尊敬的或印 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
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语言 说出他(她)的性格,并能 说出至少一件有关于他(她) 的事。
藤 野 先 鲁 迅生
藤野先生, 名叫 藤野严九 郎,是鲁迅 在仙台学 医时的先 生.
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 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 鲁 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迅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 留 弃医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 学 族危亡。
中国人是很少乐意帮助别人的,中国人甚 至可以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在生存线上挣扎而不 愿伸出援助之手,这是视而不见,抑或在一旁 看笑,其实有的人即使表面表示同情,但也仅 仅是同情而已,并没有别的意思,这就是所谓 的麻木看客心里。 鲁迅先生早就批判过中国人的看客心理, 可是鲁迅先生却多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 争”,更多的是好心的批判,希望可以用自己 的批判来换醒那些麻木的看客,唤醒那些沉睡 中的国人。然而几十年过去,今天看客依旧尤 存,而且似乎更多,更麻木不仁。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严格要求 关心解剖实习——为人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 可贵的求实精神 惜 别—— 尊重、关爱 藤野先生身上有很多作为教师的优点,但其 中最特殊、最打动作者的是什么呢?
鲁迅到日本的时候,日本的国力正逐渐强 盛,独霸东亚的野心也日渐膨胀,又刚刚在甲午 海战中歼灭了中国的北洋水师,举国上下都弥漫 着一股鄙视中国人的风气。有的报纸就公开宣称: “西洋人视中国人为动物,实际确乎不得不产生 动物、下等动物的感觉,因此,他们(指中国人) 在生理上已失去做人的资格。”因此,鲁迅在这 个时候去日本留学,便不可避免地受到种种歧视 和轻蔑。他走在东京的大街上,就常常遭受少年 人的辱骂。你不但生活在陌生人中间,而且是生 活在陌生人的鄙视和轻蔑中间,请想一想,一个 自尊自重的中国人,怎么能忍受这样的处境? ——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
【杂谈】看客心态--中国人的劣根性
提到看客,我们必然会想到鲁迅先生笔下 众看客们。阿Q是我们最熟悉的鲁迅先生笔下的 人物,当阿Q被送到断头台时,断头旁边站着一 群跟蚂蚁似的张着嘴的看客。鲁迅先生笔下的另 一个人物单四嫂同样也遭到看客们的冷遇。当单 四嫂的儿子宝儿死的时候,巡警绑了白背心,来 到街上示众,围观之人围的是里三层外三层,几 堵人墙,密不透风。鲁迅先生在《药》里曾经这 样形容看客--“领颈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 被无形的手捏住了似的,向上提着”。
画“灵魂”
留学日本时赠许寿 裳(1903年摄于日 本东京)
弘文学院同学合影 (1903年于东京)
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译文: 祖国啊,我的心灵无法逃脱丘比特的神箭, 虽然你风雨飘摇,像夜晚一样黑暗。 即使你并不了解我的情感, 我也要将一腔热血向你奉献! 本诗系鲁迅于1903年在日本东京弘 文书院求学时,剪辫题照,赠给他 的挚友许寿裳的。
所
感——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
去 仙 台
日暮里: 触发忧国之情
去仙台
爱 国
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水户:
(2)去仙台
水户: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日暮里:触发忧国之情
为什么写只记得两个地名?
日暮里: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水户: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朱舜水是明末思想家,明亡后曾进行反清 复明活动,事败后长住日本讲学。他是浙江 余姚人,离绍兴很近,可谓鲁迅先生的“同 乡”,鲁迅很敬重他。
藤野的全名:
藤野严九郎
藤野供职的学校: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藤野教授的课程: 解剖学 藤野的外貌等显著特征: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外貌)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举止) 声调抑扬顿挫
穿衣服太模糊,有时忘 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 旧外套,寒颤颤的
严谨治学、生活简朴
2、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件事?表 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思想品质 事情 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
2004年10月11日这天,成都的看客们 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刚出生十几天的婴儿被冻死。 这天上午,一个刚出生不久的男婴被人遗弃在 成都市洞子口附近。上午10时被人发现,男婴 身上的衣服有些湿,脸色和嘴唇明显发白,看 样子已被遗弃了一段时间。然而直到上午12时, 虽然有许多人上前围观,却无人施以援手,抱 在手上暖一暖或是打电话报警。12时过后, 110巡警和120医护人员赶到现场时,男婴身上 已无热量,被确定死亡!(《华西都市报》10 月12日)
赏樱花。主要抓住清国留学生的辫子做文 章,其中的寓意是—— 清末不少仁人志士剪辫子,表示与清 王朝决裂。 这些留学生为了表示忠于腐朽的清 王朝留着辫子,另一方面怕外国人嘲笑, 也为了赶时髦,盘起辫子。 “形成一座富士山” 比喻、夸张 清国留学生的庸俗腐朽 作者的厌恶之情
“实在标致极了” 反语,讽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看电影事件:
给俄国做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枪毙,别的 中国人在围观,日本观众在欢呼。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 ”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 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 无法可想!
那些人们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了精神上的愚 昧麻木、冷漠、幸灾乐祸,毫不觉悟。 鲁迅对此深表痛恨,民族自尊心也受到严 重挫伤。
由于冷漠的看客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 感和道德良知,缺乏浩然正气的无畏精神, 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奉行 明哲保身的处世之道,使一些歹徒公然在 公共场合行凶抢劫。这样提高了犯罪分子 的嚣张气焰,严重危害了人民的利益。
鲁迅为什么厌恶和嘲讽“清国留学生”? 鲁迅是抱着“科学救国”的目的去日本留学 的,但是,这些“清国留学生”置国破家亡于不 顾,白天逛公园,晚上学跳舞,打着“维新”的 旗号,却又忠君保皇,不学无术,所以鲁迅厌恶 他们。
二、
在东京
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所见所闻—— 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
修辞:比喻、反语、夸张
第1段中还借助于副词来增强所要表达的 思想感情。请找出这样的副词。
实在 是标致极了。
用“实在”加强“标致”,增强了这一反语的 讽刺力量,更强烈地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视 和反感。
“清国留学生” 辫子盘在头顶,说明什么? 留着辫子,不肯剪掉,说明他们效 忠清王朝,是思想腐朽的保皇党; 而辫子盘在头顶,又说明他们追求 时髦,显示自己赞成“维新”。一旦维新 失败,还可以把辫子放下来,表示自己是 保皇派。总之,不伦不类,不土不洋,是 首鼠两端的两面派。 写“外貌”
油光可鉴 发髻 解剖
pōu jié xié nì
jià n
jì
驿站
jī
yì
shù n yù gěng
舜 芋梗
挟着 畸形
yǎo
不逊
教诲
匿名 诘责
瞥见
Piē yì
杳无音信
cuò
抑扬顿挫
深恶痛疾
wù jí
记 一 记
烂 熳: 通常写作烂漫:绚丽多彩。 绯 红: 红色 鲜 红。 和下文的“抑扬”都是形容声音高 顿挫: 低转折和谐悦耳。 宛 如:好像。 标 致: 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流 言: 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途中换马, 驿 站: 休息,住宿的地方。 客 死: 死在异国他乡。 物以稀贵: 把稀少的当做贵重的。
学习第二部分第四层:
请同学复述:弃医从文的原因
匿 名 信 事 件
看 电 影 事 件
匿名信事件:
讥讽我得了教员漏出来的题目,才考试合格的。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 怪他们疑惑。”
非因果关系显示了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 推理。
表达了鲁迅受到屈辱和歧视以后内心的愤激 之情(愤懑、辛酸)。也表现了他对自己处境 的反省。
目的:抒发自己的爱国主义感情。
学习第二部分第二层:
1、作者在仙台受到了怎样的待遇?依你看,作者 在仙台受优待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反映出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 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正面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