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第8单元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合集下载

2020版高考生物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25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课件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生物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25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课件新人教版

素人体摄取食物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
兴奋D.并人传体至从大30脑℃皮环层境,产进生入渴0觉℃;下环丘境脑中合,成抗抗利利尿尿激激素素分,由泌垂减体少释,放尿;量人增体 加
在寒冷环境中汗液分泌减少,同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关闭
C
解析 答案
必备知识梳理
关键能力突破
统协调统一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3.社会责任 ——每个人的健康都与内环境的稳态有关 ,运用内环
境稳态的知识关爱家人和亲友。
必备知识梳理
关键能力突破
-29-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下图表示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过程 ,据 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 a、b、c、d分别表示的激素是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促甲状腺激素 、 甲状腺激素 、 抗利尿激素 。
(2)在寒冷环境中 ,皮肤发生的变化是 收缩、立毛肌收缩等 。
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
(3)以小鼠为实验材料 ,验证下丘脑是水盐调节的中枢。写出实验思
路:将小鼠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 ,实验组破坏下丘脑 ,对照组不
作处理,两组供给相同的水量 ,测定各自的尿量 。
-30-
必备知识梳理
关键能力突破
考向1 体温平衡及调节
D.血糖调节的主要途径是①④⑥⑤
解析 答案
-20-
必备知识梳理
关键能力突破
考向3 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
3.(2019江西瑞昌二中月考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
的必要条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关闭
内环B.境内稳环态境是稳机态体有进利行于正新常陈生代命谢活过动程的必中要酶条促件反,应内环的境正保常持进相行对稳定有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新人教版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纲要求] 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考点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及各组分的关系[重要程度:★☆☆☆☆]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内容: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细胞外液(内环境),⑤细胞内液,⑥体液。

2.写出内环境3种成分之间的转化关系二、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1.血浆的成分(1)含量约90%的是水,约7%~9%的是蛋白质,约1%的是无机盐。

(2)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_℃左右。

1.填出下表中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细胞名称所生活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组织液2.成分项目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成分来源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①血浆透出毛细血管壁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3.完善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4.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过程a主要表示营养物质和O2等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之间的组织液,b主要表示组织液中的代谢废物和CO2等穿过毛细血管壁回到血液中被运走,c表示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

(2)据图分析,维持内环境稳态必需的过程是a、b、c。

(3)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

(4)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5)除(4)中的情况外,还有一些情况导致组织水肿,它们与渗透压之间存在的关系,可用下列流程图表示。

⎭⎪⎬⎪⎫营养不良肾小球肾炎→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水肿↑过敏反应→组织蛋白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易错警示与内环境有关的3个易错点:(1)血液≠体液,血浆≠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3: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3: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重点知识梳理』一、人体的内环境1.体液与内环境(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细胞外液,⑤细胞内液,⑥体液。

(2)写出内环境3种成分之间的转化关系:2.内环境的稳态(2)稳态失衡: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原因⎩⎪⎨⎪⎧①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②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 (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稳态的调节1.人体的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2)热量平衡:2.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1)调节中枢:下丘脑。

(2)调节途径:三、内环境及其稳态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比较2.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如下:3.人体pH稳态的维持(1)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等。

(2)维持机制: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

『特别提醒』发生在内环境的生理过程(1)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2)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3)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

(4)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四、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1.体温调节(1)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只是增加散热量,不减少产热量,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既增加产热量,又减少散热量,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

(2)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

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散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3)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速率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2.水盐调节过程(1)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分泌部位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而释放部位是垂体后叶。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第八单元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讲义

2020版高考生物复习第八单元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讲义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纲明细] 稳态的生理意义(Ⅱ)课前自主检测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在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人体仍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从而使体内的细胞拥有稳定而适宜的存活条件。

(P1)(√)2.成年男性体内含水量大约是体重的60%,成年女性体内含水量大约是体重的50%。

(P2—相关信息)(√)3.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血浆。

(P3—相关信息)(×) 4.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的总称,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

(P4—资料分析)(√)5.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P4—正文)(√)6.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P5—正文)(√)7.夏天长时间使用空调,容易引起“空调病”。

(P9—与社会的联系)(√)8.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P9—正文)(√)9.1926年,坎农提出稳态的概念: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P11—科学史话)(√)10.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P8—正文)(√)11.内环境不仅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P12—本章小结)(√)(2015·海南高考)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答案 C解析激素通过体液进行运输,A正确;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B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错误;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正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_N__a_+_和__C__l-__
课件ppt
(2)酸碱度:血浆的pH为 _7_._3_5_~_7_._4_5__,维持稳定的缓冲对 主要为H2_C_O__3/_N_a_H_C__O_3____N和aH__2P_O__4/_N_a_2_H_P_O__4 ______。 (3)温度:一般维持在 __3_7_℃____左右。 2.功能 内环境是__细__胞__与__外_界__环__境__进__行_物__质__交__换________的媒介。 思考: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用哪些溶液溶解药物?用蒸馏 水可以吗?为什么? 提示:用于溶解药物的溶液为5%的葡萄糖溶液或0.9%的生 理盐水,这是细胞的等渗溶液,有利于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与 功能。不可以用蒸馏水,否则会引发细胞吸水涨破。
(2)三者之间的成分关系 ①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似,实质都是一种盐溶液,类 似于海水,反映了___生_命__起__源__于__海_洋______。 ②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 __较__少___________。 ③三者共同构成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
课件pptΒιβλιοθήκη (3)几种常考细胞的内环境
课件ppt
考点一 以模式图为载体,考查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及各 组分之间的关系
考点二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课件ppt
考 点 一 以模式图为载体,考查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及各组 分之间的关系
1.完善下图探究以下问题 毛细血管
毛细淋 巴管
组织细胞
课件ppt
(1)请给出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形成的关系图 [提示]
课件ppt
巧记
内环境成分的记忆口诀 营养废物和气体,激素抗体与递质, 胞内物质都不是,血浆血红要区分。

高中生物教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中生物教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内环境的组成和功能。

o掌握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重要性。

o了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观察和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衡的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o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内环境稳态的原理和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内环境稳态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认识到内环境稳态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调节机制。

•难点:理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及其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内环境稳态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内环境的组成、稳态调节机制等。

•相关的内环境稳态失衡案例资料。

•相关练习题和讨论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回顾细胞与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o引入内环境的概念,强调内环境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2.新课讲解o讲解内环境的组成,包括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和细胞内液。

o阐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即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o介绍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包括维持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等。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o讲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等。

o分析不同调节机制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4.内环境稳态失衡案例分析o展示内环境稳态失衡的案例,如酸碱平衡失调、血糖调节失衡等。

o学生根据案例资料,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衡的原因和后果。

5.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o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及其在维持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o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6.总结与提升o总结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调节机制。

o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持内环境稳态,以及内环境稳态失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7.作业布置o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对内环境稳态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学案2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前探究案【预习目标】1. 分清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和体液的关系2. 理解内环境的涵义,学会判断哪些物质是内环境的成分3. 理解内环境的的理化性质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的意义 【基础知识回顾】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从 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 和 ,并把 直接排入水中。

2、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内环境)中细胞内液(存在于__________约占体液的__________)体液 __________注意:消化道、膀胱等有孔道与外界相连,内部的液体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不属于体液,而是外界液体。

3、三种细胞外液及细胞内液之间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

二、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1、 成分(90%)(1)血浆 (约1%):其中 含量较多。

(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营养物质、代谢废物、 、 等)(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 相似。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组织液和淋巴中的 含量比血浆 。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 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 。

辨析:以下哪些成分属于内环境?①氨基酸、②氧气、③尿素、④K +、⑤血红蛋白、⑥血浆蛋白、⑦激素、⑧呼吸酶、⑨抗体、⑩载体、胃蛋白酶。

2、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 ①概念: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的 对 的吸引力。

②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 。

③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 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注:补充完整左图。

(1)透出毛细血管壁的某些小分子蛋白质及由小肠吸收的脂质不能重新透回血浆。

这类物质只能由淋巴循环送回血浆。

(2)组织液成分只能透入毛细淋巴管,不能由淋巴透回。

(3)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相比,前者含 较多,其它成分 。

④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为 。

(2)酸碱度: ①正常人血浆的pH 值为: 。

②血浆pH 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 血浆中存在 ,主要有 、 等。

(3)温度:人体温度一般在 左右。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学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学案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夯实基础】知识点一:内环境的概念的理解1、由构成的叫做内环境。

2、人的体液的组成:(课本),其中细胞外液主要包括、和。

3、不同细胞具体生活的内环境不同。

如:血细胞为,组织细胞为,毛细血管壁细胞为,毛细淋巴管壁细胞4、请画出三种细胞外液以及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图解。

提醒复习:①各种细胞外液的来源和去路;②组织水肿的成因知识点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2、三种细胞外液的成分和含量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

3、细胞外液的实质是一种,类似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知识点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三大方面。

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在370C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2、正常血浆的PH为;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等离子有关。

3、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知识点四:内环境的功能功能为:具体过程为:(参看上课画的图解)从中可以得出:①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的参与。

其中主要参与的四个系统有。

②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知识点五:内环境稳态的理解(概念、实现机制、意义)稳态的概念:(无需死记,把握关键词即可)稳态实现的机制:调节网络。

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

【巩固训练】1、小肠壁的肌细胞,从下列哪种液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A.血浆B.组织液 C.淋巴 D.小肠腔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双选)A.抗体B.突触小泡C.胆固醇 D.子宫中的卵细胞3、正常情况下,在以下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水和无机盐④激素⑤尿素()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②③4、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A.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多B.组织液增多,淋巴减少C .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D .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多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 .H 2CO 3/NaHCO 3对血浆pH 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 .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 .人体内的内环境即指体液6、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7、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 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液中Na 2CO 3过多时,就与H 2CO 3结合形成NaHCO 3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 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 2CO 3C.人体血浆的pH 通常在7.00~7.53之间D.血液中CO 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将CO 2排出8、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的系统是 ( )① 消化系统 ② 呼吸系统 ③ 神经系统 ④ 泌尿系统 ⑤ 循环系统 ⑥ 运动系统⑦ 生殖系统 ⑧ 内分泌系统A .①②③④B .⑤⑥⑦⑧C .①②④⑤D .③④⑤⑥9、右图为人体部分内环境模式图,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

人教(2019)生物高考复习: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人教(2019)生物高考复习: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3)细胞内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一切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 如血红蛋白、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等,均不属 于内环境的成分。
[考向预测]
(一)内环境的物质组成(素养目标:生命观念) 1.(2021年山东聊城模拟)下图为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 图,图中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答案】 (3)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Na+、Cl- 7.35~7.45
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具体如下表:
溶质微粒数量 越__多____ 越__少____
对水的吸引力 越大 越小
渗透压 越高 越低
[自主检测]
1.思考判断
(1)有关内环境成分及相互关系的判断
①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
()
②人体内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液和淋巴。
()
③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到体液的1/3。
()
④血细胞和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是直接来自血浆。 ( )
⑤机体组织水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仍可相互交换。 ( )
【答案】(1)①√ ②× ③√ ④× ⑤√
(2)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判断 ①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3.内环境稳态与人体健康分析
(1)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引起的常见疾病分析。
疾病 内环境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变化
症状
尿毒症 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
自身中毒和综合病症
糖尿病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
多食、多饮、多尿,口渴、饥 饿感强烈,身体消瘦
高原反应 体内缺氧,血氧过低
头痛、乏力、心跳加快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新人教版
【答案】 C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在下列 各种变化中,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
①抗原与抗体结合 ②消化道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③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氧气在人体内的运输 ⑤胰高血糖素的合成 ⑥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A.①②⑥ C.③④⑤
B.②④⑥ D.①④⑥
【解析】 消化道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发生在消化道, 不属于内环境;丙酮酸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胰高血糖素在核糖 体上合成;抗体与抗原结合、pH 的调节、氧气的运输都主要发 生在血浆,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在组织液。所以 D 项正确。
②A 端若为动脉的上端,则 A 处的氧分压要高于 B 处,A 处的营养物质含量高于 B 处,B 处 CO2 和代谢废物的含量均高 于 A 处。
(2)几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举例: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血细胞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所处内环境 组织液
血浆、组织液 淋巴、组织液
血浆 淋巴、血浆
三者之间的 转化关系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
物质类别 转移途径 相关系统
穿膜层数
养料 (如葡萄糖)
消 化 ( 外 环 境 )→ 吸 收 ( 内 环 境 )→ 消化系统 血液循环→组织 循环系统 液→组织细胞
进 出 上 皮 细 胞 (2) + 进 出 毛细血管壁细胞 (4)+进 组织细胞(1)=7 层
③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 ④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 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 ⑤肾小球肾炎,导致血浆蛋白透出而流失。
【注意】 (1)体内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 交换,因此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内环境 调节机制: 稳态机 制意义 重要意义: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的必要条件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一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及各组分的关系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
2
3
4
体液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O2和营养物质
双向渗透
血浆
组织液
单 向 渗 透
CO2和代谢废物
细胞 内液
淋巴
连线各类细胞的直接生存环境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血细胞
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 血 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淋 巴
③营养不良
④肾小球肾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血浆蛋白减少
血浆渗透压下降
考点二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和调节机制
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动态变化: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 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稳态: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 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 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和意义
1)法国贝尔纳:神经系统的调节
2)美国坎农: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目前普遍认为: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 态的主要机制.
内环境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必要条件
人 体 的 内 环 境 与 稳 态
细胞内液 (约占2/3) 组织液 体 组成 液 血 浆 细胞外液 (内环境) 本质:盐溶液 渗透压: 约为770kPa 理化性质 温 度: 37℃左右 酸碱度: 7.35—7.45
1、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和 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2、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基因 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019届高考生物总回顾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教案 新人教版

2019届高考生物总回顾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实例分析教案 新人教版

(3)必须认准发生于内环境中的 4 类“反应” ①酸碱缓冲对参与的对碱或酸的缓冲反应; ②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的反应; ③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 ④激素与靶细胞膜外侧特异性受体的结合。
考法 1 内环境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判断
1.(2018·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模拟)内环境是人体细胞赖以生存 的直接环境。下列物质全部属于内环境成分中的一组是 () A.CO2、血红素、H2O D.Ca2+、载体、氨基酸
4.(2017·高考全国卷Ⅰ)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 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 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 透压。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 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 吸 收 进 入 血 浆 的 水 量 会 ________, 从 而 使 血 浆 晶 体 渗 透 压 ________。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胶体渗透压是由蛋白质等大分子 物质形成的,而晶体渗透压是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 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 压降低,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 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 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加,致使血浆中无机盐等小分子的浓度 变小,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3)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 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细 胞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说,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 物质交换的媒介。 答案:(1)血浆 (2)增加 降低 (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的媒介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8单元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8单元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纲点击] 稳态的生理意义(Ⅱ)一、内环境及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2.体液各组分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①请写出图中各标号表示的液体名称a血浆,b组织液,c细胞内液,d淋巴。

②内环境是由图中a+b+d等共同组成的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二、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1.填写血浆主要成分示意图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巧记内环境成分的记忆口诀营养废物和气体,激素抗体与递质,胞内物质都不是,血浆血红要区分。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_℃左右。

三、稳态的生理意义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动态变化: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生理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内环境特点的3个方面(1)成分:血浆、组织液、淋巴等是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也称细胞外液。

(2)理化性质:渗透压、温度、酸碱度体现了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3)功能: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内环境稳态的5个重点(1)含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实质: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特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考法一以模式图为载体,考查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及各组分之间的关系1.内环境的成分(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比较2.高等动物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内环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①存在的物质主要有②不存在的物质主要有a.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及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学案35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纲要求稳态的生理意义Ⅱ复习要求掌握内环境的组成及稳态的意义基础自查1、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细胞内液体液血浆细胞外液组织液(内环境)淋巴3、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5、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8、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动态平衡9、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课堂深化探究一.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利用下图理解内环境的功能,并完成分析填空:图中直接参与和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器官有哪些?外界环境、内环境、细胞内环境三种“环境”的辨析特别提醒:1.一些物质进出细胞的基本途径: ①营养物质(如水、葡萄糖、氨基酸等)――→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血浆――→循环系统运输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组织液―→细胞膜―→细胞内②氧气――→呼吸道肺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血浆――→循环系统运输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组织液――→细胞膜细胞内――→线粒体膜线粒体内2.CO2、O2浓度最高部位分别是组织细胞、肺泡;最低部位相反,沿运输途径方向浓度依次降低,如O2浓度,血浆>组织液,CO2则相反,因为气体通过自由扩散顺浓度差运输。

3.空气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穿过11层生物膜,依次是肺泡上皮(2层)、毛细血管壁(2层)、红细胞(进出2层)、毛细血管壁(2层)、组织细胞(1层)、线粒体(2层)。

二.内环境理化性质与稳态 (一)内环境组分:1.用箭头和文字表示体液及内环境各种成分的关系2.列举内环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列举发生在内环境的生理过程不发生于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二)内环境稳态的意义1举例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5: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5: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的概念及组成(1)概念:体液是体内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内容:①水是体液的基础,是体液中含量最多的成分。

②体液的本质是离子和化合物组成的水溶液。

(2)划分体液种类的标准是体液存在的位置,存在于细胞内的体液称为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称为细胞外液。

在细胞外液中,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称为组织液,又叫细胞间隙液;存在于血管内的称为血浆;存在于淋巴管内的称为淋巴。

(3)组成2.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2)内环境的组成: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血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内环境。

组织细胞与内环境的物质交换如图所示。

(3)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比较血浆中的水分和一切能透过毛细血管的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绝大部分组织液又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渗透到血浆中;小部分组织液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可见,通过相互转化这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归纳总结1.体液不包括没有进入机体内的液体,也不包括机体分泌到体外的液体和机体排出的液体,如唾液、胃液、胰液、肠液、汗液、尿液等。

2.血液不属于细胞外液,因为血液中有血细胞。

而血浆属于细胞外液。

3.细胞内液和内环境、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的区别:①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②细胞外液是指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的体内细胞所生活的液体环境,外界环境是指人体外的环境;③内环境的“内”与“外”是相对的,从人体的角度看是内环境,从细胞的角度看是细胞外液,所以内环境和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

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血浆的化学组成血浆中含有约90%的水分,约10%的溶质。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8单元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8单元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

第25讲人体内环境与稳态[考纲点击] 稳态生理意义(Ⅱ)一、内环境及各组成成分之间关系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2.体液各组分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①请写出图中各标号表示液体名称a血浆,b组织液,c细胞内液,d淋巴。

②内环境是由图中a+b+d等共同组成细胞生活液体环境。

二、内环境成分及理化性质1.填写血浆主要成分示意图2.组织液、淋巴成分二者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差异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巧记内环境成分记忆口诀营养废物与气体,激素抗体与递质,胞内物质都不是,血浆血红要区分。

3.内环境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37_℃左右。

三、稳态生理意义1.内环境动态变化(1)动态变化:内环境成分与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

2.对稳态调节机制认识(1)稳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人体维持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

3.生理意义:机体进展正常生命活动必要条件。

1.内环境特点3个方面(1)成分:血浆、组织液、淋巴等是内环境成分,内环境也称细胞外液。

(2)理化性质:渗透压、温度、酸碱度表达了内环境理化性质。

(3)功能: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展物质交换媒介。

2.内环境稳态5个重点(1)含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实质:内环境每一种成分与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特征: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

(5)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展正常生命活动必要条件。

考法一以模式图为载体,考察细胞生活内环境及各组分之间关系1.内环境成分(1)血浆、组织液与淋巴比拟工程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成分来源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①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物透过细胞膜进入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三者之间转化关系(2)几种细胞生活内环境举例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与吞噬细胞淋巴、血浆(1)内环境中存在与不存在物质①存在物质主要有②不存在物质主要有a.只存在于细胞内物质:血红蛋白及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酶等。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5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及其关系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1)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

(2)请用数字及箭头表示上图四种体液的关系:。

(3)a端若为动脉的上端,则a处的氧分压要高于b处,a处的营养物质含量高于b处,b处CO2和代谢废物的含量均高于a处。

2.内环境三种组成成分的比较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成分来源①消化道吸收②组织液③淋巴①血浆②细胞内液组织液化学成分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3.比较人体内几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细胞名称直接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4.内环境的作用(1)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2)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纠误诊断](1)血浆和组织液相比,组织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

( ×)提示: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多于组织液。

(2)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发生于内环境中。

( ×)提示: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发生于消化道中,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

(3)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

( √)(4)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 ×)提示: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

(5)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 ×)提示:细胞质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1.在人体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有哪些? 。

①细胞呼吸②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③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④消化道中物质的消化⑤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⑥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⑦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提示:②⑤⑥⑦2.辨析人体内环境的成分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神经递质和氨基酸⑤胃中的牛奶⑥口服的肠道中的抗菌药物⑦肌肉注射青霉素上述不属于内环境化学成分的有。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人体内环境和稳态 教案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人体内环境和稳态 教案

人体内环境和稳态高考要求: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一、内环境的概念细胞内液(2/3)1. 体液(体内的液体)细胞外液(1/3)2. 内环境是一个整体特殊细胞的内环境:肝细胞(组织液)红细胞(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液和血浆)3. 内环境的化学组成(1)血浆的成分:水无机盐(Na+ Cl+ HCO3-)蛋白质(血浆蛋白)糖类脂质气体激素维生素代谢废物(尿素)抗体酶思考:血浆中不含有哪些成分?(血红蛋白胃蛋白酶细胞呼吸酶神经递质)(2)组织液的成分:与血浆相比,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少。

(3)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的成分很相近。

例: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

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C.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例: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 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 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分解成氨基酸D 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二、内环境的功能:物质交换的媒介辨析: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错)消化液、泪液、汗液等不属于体液。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思考: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肌肉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多少层生物膜?思考: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三种途径,哪种途径见效最快?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 温度:37℃左右。

2. 酸碱度:pH7.2—7.4。

3. 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NaCl)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归纳: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

组织水肿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渗透压增高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组织液中溶质微粒数目增多毛细淋巴管壁堵塞局部组织代谢旺盛过敏肾小球肾炎四、内环境稳态1. 稳态的概念: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 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3. 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纲点击] 稳态的生理意义(Ⅱ)一、内环境及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2.体液各组分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①请写出图中各标号表示的液体名称a血浆,b组织液,c细胞内液,d淋巴。

②内环境是由图中a+b+d等共同组成的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二、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1.填写血浆主要成分示意图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巧记内环境成分的记忆口诀营养废物和气体,激素抗体与递质,胞内物质都不是,血浆血红要区分。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_℃左右。

三、稳态的生理意义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动态变化: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生理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内环境特点的3个方面(1)成分:血浆、组织液、淋巴等是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也称细胞外液。

(2)理化性质:渗透压、温度、酸碱度体现了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3)功能: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内环境稳态的5个重点(1)含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实质: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特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考法一以模式图为载体,考查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及各组分之间的关系1.内环境的成分(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比较2.高等动物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内环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①存在的物质主要有②不存在的物质主要有a.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及与细胞呼吸、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

b.存在于消化道中的食物及分泌到消化道中的消化酶。

(2)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①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a.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b.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c.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d.激素调节过程中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②不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a.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

b.细胞内蛋白质、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

c.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

1.根据成分判断体液种类的方法(1)根据K+和Na+的多少判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中K+浓度远大于细胞外液,而Na+正好相反,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远大于细胞内液。

(2)根据蛋白质含量判断血浆:血浆中含蛋白质较多,所以蛋白质含量较多的细胞外液为血浆。

2.葡萄糖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分析(1)葡萄糖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两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四层)+进组织细胞(一层)=7层。

(2)O2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肺泡壁细胞(两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四层)+进、出红细胞(两层)+进组织细胞(一层)+进线粒体(两层)=11层。

视角1►以基础判断或表格信息的形式,考查内环境的成分1.(原理判断类)(2015·高考海南卷)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解析:选C。

激素通过体液进行运输,A项正确;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B项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项错误;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项正确。

2.(表格信息类)(2016·北京丰台模拟)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若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机体中①比④的含量多,①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解析:选D。

分析题表可知,①中Na+的含量明显高于④,④中K+的含量明显高于①,因此①为细胞外液,④为细胞内液。

又由于②的蛋白质含量高,故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或淋巴液。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正确;若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可使③的渗透压增加,血浆中的水扩散到③中,导致③的含量增多,B正确;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机体中①细胞外液的含量比④细胞内液的含量少,①细胞外液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D错误。

视角2►以图示分析的形式,考查内环境中物质转化关系的判断3.(概念模型类)(2016·湖北武汉模拟)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解析:选A。

血浆中的物质也会到外界环境,血浆和组织液可以相互渗透,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也可以相互渗透,A正确;血浆蛋白、葡萄糖属于内环境,而呼吸酶是位于细胞内的,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也会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C错误;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是有所差别的,血浆中的蛋白质高,D错误。

4.(模式图信息类)(2016·辽宁沈阳质量检测)如图表示分布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某组织局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处与③处血浆所含的CO2浓度相等B.结构②内溶液中蛋白质含量低于③处C.④处进出血管的物质可能分别是废物和营养D.若结构②管道阻塞,则⑤处溶液含量将增多解析:选A。

根据血流方向判断,③处的血液流向①处,则③处的CO2浓度低于①处,A错误;②处为淋巴,③处为血浆,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淋巴,B正确;④处组织液和血浆发生物质交换,进出血管的物质可能分别为废物和营养物质,C正确;结构②为淋巴管,⑤为组织液,淋巴管阻塞,组织液进入淋巴受阻,造成组织液增多,D正确。

5.(关系图信息类)(2016·山东烟台月考)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肌肉细胞中CO2从产生处进入甲至少需穿越6层膜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解析:选D。

据图分析,乙表示组织液,甲表示血浆,丙表示淋巴液,丁表示细胞内液。

当肌肉细胞中CO2穿越双层线粒体膜、肌肉细胞以及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血浆时,至少需穿越6层膜。

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双向交换,组织液可进入淋巴,淋巴不能进入组织液,血浆与细胞内液间是双向交换。

淋巴可进入血浆,淋巴细胞可存在于淋巴和血浆中。

O2由红细胞运输,当丁表示红细胞时,丁中O2浓度比甲中的高。

考法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1.内环境的稳态(1)内涵:稳态并不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值,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①神经调节:稳态调节的主要方式,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

②体液调节: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2、H+等)通过体液传送对机体的调节,主要为激素调节。

③免疫调节: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二者共同抵御外来异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2.人体pH稳态的维持(1)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等。

(2)维持机制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

3.常见的稳态的理化性质失调(1)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

(2)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3)体温失调——发热等。

(4)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

组织水肿及其产生的原因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包括2大层面,5项原因,如图所示:视角1►以基础判断或模式图分析的形式,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1.(原理判断类)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B.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解析:选D。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

内环境渗透压、pH 和温度等保持在适宜范围之内,为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创造了条件,这种稳态遭到破坏后,酶就不能正常发挥催化作用,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2.(模式图信息类)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B.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淋巴因子和激素C.⑧可表示垂体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⑧分泌量增加D.若⑥表示某抗原入侵,则不能识别该抗原的细胞有浆细胞、效应T细胞等解析:选B。

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而细胞才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一定会经过突触,突触上信号分子③神经递质是经细胞间的组织液发挥作用的,免疫系统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⑤淋巴因子等会进入内环境中,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也会进入内环境中,B正确;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内环境中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但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产生,经垂体释放的,C错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但效应T细胞能识别抗原,D错误。

视角2►以实例分析的形式,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及意义3.(原理判断类) (2016·福建泉州周考)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实例的是( ) A.HCO-3与HPO2-4等离子共同作用,使血浆pH维持在7.35~7.45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清除衰老、破损和异常的细胞C.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一星期,肌细胞内肌蛋白的含量基本不变D.剧烈运动出很多汗后,上厕所的次数会比平时少解析: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