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经济增长分析

合集下载

案例分析 江苏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案例分析 江苏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案例分析江苏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标题:案例分析:江苏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一、引言江苏省作为中国的重要经济大省,其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以来备受。

对江苏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准确的评估,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各市的经济现状,也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经济发展策略。

本文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并对其结果进行深入剖析。

二、数据来源与方法1、数据来源我们选取了江苏省各市的GDP、人均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地方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作为数据来源。

这些数据均来自江苏省统计局发布的年度报告,具有权威性和准确性。

2、方法选择考虑到数据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我们选择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

聚类分析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的方法,能够根据数据的相似性将数据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在聚类分析中,我们使用了K-means算法,这是一种常见的聚类算法,能够根据设定的类别数,将数据集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三、结果与分析1、数据预处理在进行聚类分析之前,我们首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缺失值填充、异常值处理以及标准化处理等。

经过预处理后的数据,能够更好地反映江苏省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2、聚类分析结果我们设定类别数为3,对江苏省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

经过多次尝试和调整,最终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聚类结果。

该结果将江苏省各市划分为三个类别:高发展水平市、中发展水平市和低发展水平市。

3、结果分析(1)高发展水平市:这一类别的城市主要包括南京、苏州和无锡等城市。

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各项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这些城市的经济结构较为合理,工业增加值和地方财政收入较高,显示出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2)中发展水平市:这一类别的城市主要包括常州、南通、徐州等城市。

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省平均水平之上,但相较于高发展水平市还存在一定差距。

江苏省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比较分析

江苏省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比较分析

412008(1)现代城市研究江苏省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比较分析Comparative Analysis on Economic Level and Social Developmentin Jiangsu Province张时智 葛幼松ZHANG Shi-zhi GE You-song文章编号:1009-6000(2008)01-0041-07中图分类号:F299.29 文献标识码:B作者简介:张时智(1984-),女,湖南岳阳人,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规划;葛幼松(1964-),男,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城市与区域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与城市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经济社会保持了稳定快速健康发展,呈现出供给增势平稳、需求结构优化、增长质量提升、发展趋于协调的特征。

但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特征明显、南北差距较大一直是影响江苏省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许多学者对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江苏省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对当今江苏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1];在区域经济差异方面,欧向军等定量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变的总体水平与空间变化特征[2],阮汝红等定量分析了江苏区域经济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协调对策[3],简晓彬等对苏北与苏中、苏南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及成因进行了探析[4],赵喜仓等研究了江苏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战略[5],刘义荣等对江苏省区域经济落差原因与苏中苏北协调发展进行了路径思考[6];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何伟对江苏省中心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进行了因子聚类分析[7],许崇正等定性探讨了江苏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机制[8],赵喜仓等对江苏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9]。

而对江苏省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还无人企及,本文基于该研究思路,从江苏统计年鉴上收集了1996年到2005年的相关数据,从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信息化、高等教育及公共资源的关系着手,拟借助SPSS软件对江苏省城市与区域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江苏省经济社会的良性、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经济增长定量分析

经济增长定量分析

一、思路及框架从80年代初我国学者就开始研究经济增长方式,但至今国内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上没有超出前苏联、东欧学者的传统研究范围。

综观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通常都要同时经历不同方面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不仅伴随着经济效率和能源消耗水平的提升,且政府的经济职能、经济结构也会发生相应转变,经济增长的发展性能也会逐步增强。

客观上来说,经济增长方式既是动态的,又是综合的。

经济增长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体系,仅仅从粗放和集约两方面分析是远远不够的。

通过对国际经济发展历程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独立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至少应包括如下四种分类:按照经济增长的成本或要素,可以分为集约型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按照经济增长的结构,可以分为投资推动型与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按照经济增长的体制,可以分为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型经济增长;按照经济增长的本质,可以分为发展型经济增长与欠发展型经济增长。

这四种内涵的经济增长方式分类虽有交叉,但有各有侧重点,从多侧面、多角度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理论和实际可操作的分析视角。

本文将基于以上经济增长方式的四大类别,分别构建指标体系[1],并收集相应数据,对江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程度进行详细量化分析。

1、集约型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SA)的指标体系“九五”与“十五”时期江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程度的定量及定性分析顾海兵周华东内容提要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是国内外经济研究的重点领域,但是长期以来国内的研究主要还局限在对于经济增长的集约性和粗放性的传统分析,而忽略了经济增长方式在转变的过程中,整个经济体将发生多维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对于经济和社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依据独立开发的分析测度框架,采集相应数据带入指标体系进行计算,初步得出江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量化数据,由此,进一步对江苏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定性分析。

关键字经济增长方式指标体系转变程度顾海兵,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100008周华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100008集约和粗放型经济增长可以从总量与结构两个方面来加以反应,具体指标如下:2、投资推动型与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SB)的指标体系要区别和判断投资推动和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从总量上看,投资率和投资效果系数是衡量这两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指标。

江苏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江苏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江苏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摘要:产业结构及其调整会推动或制约经济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绩效是不一样的。

本文选择江苏省1978-2009年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的数据计算了不同时期moore结构变化值,通过衡量产业结构变动的速度来考察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动的进程。

另外,利用adf单位根检验、e-g协整分析等计量经济理论对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关键词:江苏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关系一、相关理论1.moore结构变动指标表征产业结构变动的指标有四种:产业结构变动值k、产业结构熵数指标、moore结构变化值指标和产业结构超前系数。

本文从数据可获得性与研究方法的适用性考虑,采用moore结构变化值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

我们运用空间向量测定法,以空间向量中夹角为基础,将产业共分为n个部门,构成一组n维向量,把两个时期间两组向量间的夹角,作为象征产业结构变化程度的指标,该指标就是moore结构变化值。

其计算公式为:mt=mi,t/(mi,t2)1/2??mi,t+12)1/2其中: mt表示moore结构变化值; mi,t表示t期第i产业所占比重; mi,t+1表示t+1期第i产业所占比重。

2.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方法(1)序列的平稳性检验通常我们在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来建立经济数学模型时,都是假定这些序列是平稳的。

序列平稳的特征是:其均值与时间趋势无关,且围绕均值波动并向其收敛。

在实际问题中,平稳时间序列只是极少数现象,大多数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不过,通过差分运算或作对数化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可以转化为平稳序列。

若一个非平稳序列 yt经过d 次差分后变成平稳序列,则称yt 是d阶平稳,记为 yt~i(d)。

若 yt~i(d),△ yt~i(0),则称yt 具有单位根特征。

对于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一般通过差分运算得到平稳序列,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础,我们通常选取adf(augment dickey-fuller)方法来检验序列平稳性。

江苏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江苏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江苏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江苏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长期以来一直位居全国经济发展的前列。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江苏省也在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此江苏省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产业结构过剩、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深入研究江苏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对策进行应对。

一、产业结构过剩在江苏省,制造业一直是支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随着国家产业升级政策的推动,江苏省的传统制造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

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够充分,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单一性和僵化性。

为了应对产业结构过剩的挑战,江苏省需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

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和技术含量,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目前,江苏省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外贸拉动,而内生增长动力不足。

这导致了江苏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了解决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江苏省需要加快推进经济转型,鼓励创新创业,提升服务业的比重和质量。

还需要完善引导和激励制度,激发企业活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提升。

三、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江苏省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应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的挑战,江苏省需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治理,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

还需要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四、人才短缺和人才流失目前,江苏省面临人才短缺和人才流失的问题,这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方面,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但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江苏省经济概览

江苏省经济概览

江苏省经济概览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

本文将对江苏省的经济状况进行概览,并分析其发展动力和未来前景。

1. 经济总体情况江苏省经济总量庞大,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江苏省2019年的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了9.73万亿元,居全国各省市之首。

江苏省的经济增速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2019年实现了6.1%的增长。

这一成绩不仅超过了全国平均增速,还凸显出江苏省作为经济大省的强大实力。

2. 产业结构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多样,以制造业为主导,服务业和农业也发展迅速。

制造业是江苏省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高新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化工、机械等行业在江苏省的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此外,江苏省的服务业也蓬勃发展,特别是金融、物流、旅游等领域。

农业方面,江苏省以稻米、小麦、棉花、水产品等农产品产量大、质量好而闻名。

3. 对外贸易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出口基地之一。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和提升,江苏省与国外的贸易合作日益密切。

数据显示,2019年江苏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出口产品主要涵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纺织品等。

江苏省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加大对外投资力度,推动企业国际化进程。

4. 城市发展江苏省拥有苏州、南京、无锡等一批经济发达的城市。

这些城市经济繁荣,科技创新能力强。

以苏州为例,作为江苏省的经济增长引擎之一,苏州不仅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还具备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

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前列,金融、教育和政府等重要机构集聚于此。

无锡则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闻名。

5. 发展动力与前景江苏省的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多方面的积极因素。

首先,政府的扶持政策和改革开放的推动为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江苏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课件

江苏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课件

2023
PART 03
各阶段经济发展的原因与 影响
REPORTING
农业经济为主的原因与影响
农业经济为主的原因
历史上江苏地区农业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合 发展农业。同时,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工业发展受到 限制,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
农业经济为主的影响
农业经济为主导的阶段,使得江苏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同时,农业的发展也使 得江苏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阶段三:服务业快速发展
总结词
服务业快速发展,比重逐渐上升
详细描述
进入21世纪后,江苏服务业快速发展,比重逐渐上升。金融业、信息技术、物流运输等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 的新动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阶段四:创新驱动发展
总结词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产业成为新引擎
详细描述
近年来,江苏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科技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 擎。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 、新能源等蓬勃发展,推动经济高质 量发展。
对未来江苏经济发展的建议
深化改革,进一步释放发 展潜力
江苏应继续深化改革,打破体 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活 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创新驱动,提升产业 竞争力
江苏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 养高素质人才,推动产业向高 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 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扩大开放合作,提高国际 竞争力
2023
REPORTING
江苏经济发展的阶段 性特征课件
2023
目录
• 江苏经济发展概述 • 江苏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各阶段经济发展的原因与影响 • 未来江苏经济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 总结与建议

江苏省经济发展分析

江苏省经济发展分析

江苏省经济发展分析江苏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省份,也是全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本文将对江苏省的经济发展进行详细分析。

一、江苏省经济概况江苏省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经济中心,江苏省的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二位。

截至2020年,江苏省的GDP达到8.6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

江苏省的主要经济产业包括制造业、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

二、制造业发展江苏省制造业一直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该省制造业的产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超过50%。

江苏省拥有一批知名的制造业企业,如苏宁、海尔、阿里巴巴等,它们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在制造业的发展中,江苏省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江苏省提高了制造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不断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结构的优化。

三、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江苏省在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作为中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江苏省拥有众多知名的电子信息企业,如华为、中兴等。

江苏省积极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和传统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努力打造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

通过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江苏省实现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增长,并为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四、新兴产业发展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需求,江苏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在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江苏省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江苏省致力于推动新材料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培育了一批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潜力的新材料企业。

同时,江苏省积极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推动医药科技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江苏省还加大对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对外贸易江苏省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省份之一。

其地理位置优越,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发达的港口资源,使江苏省成为中国重要的外贸通道和物流中心。

江苏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江苏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江苏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江苏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实力较强的沿海省份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地区之一。

本文将对江苏省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一、现状分析1. 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江苏省传统产业基础雄厚,如纺织、化工、机械等行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创新,逐渐实现了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例如,在机械制造领域,江苏的数控设备、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等高科技产品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

2. 新兴产业的崛起江苏省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例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尤其是信息技术领域,苏州作为中国东部的硅谷,聚集了大量的软件企业和科技创新机构。

3. 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的推进,江苏省制造业正逐渐向服务业转型。

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快于制造业,成为江苏经济的新动力。

金融、物流、旅游、文化等服务业都有较快的增长,并为江苏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未来趋势展望1. 高技术产业将持续发展江苏省将进一步培育和扶持高技术产业,尤其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

政府将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到江苏发展,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

2. 创业创新将成为重要推动力江苏省将加大对创业创新的扶持力度,建设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创新生态系统,鼓励大学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合作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进程,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3. 绿色可持续发展受重视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高度关注,江苏省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和循环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产业,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双赢。

4. 优化产业布局和升级江苏省将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推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

2024年江苏省各行业收入标准

2024年江苏省各行业收入标准

2024年江苏省各行业收入标准2024年,江苏省各行业的收入标准将会随着经济发展和各行业形势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各行业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为江苏省的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一、制造业江苏省的制造业一直是支撑地方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

预计到2024年,江苏省的制造业收入标准将会继续增长,特别是在高科技制造和智能制造领域。

随着科技创新的推动,制造业在江苏省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各项指标也将进一步提升。

二、服务业服务业在江苏省的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

到2024年,服务业的收入标准将会继续增长,特别是在金融、信息技术和文化创意等领域。

随着消费升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将会更加广阔,创造着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农业农业是江苏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

2024年,农业收入标准将会受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动,农业技术的提升和农民增收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金融业金融业是支持江苏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到2024年,金融业的收入标准将会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持续完善和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而不断提升。

金融机构将更加注重风险防控,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江苏省经济的稳定增长。

五、房地产业房地产业一直是影响江苏省经济的重要行业之一。

2024年,房地产业的收入标准将会受到政府调控政策的影响,市场将更加规范,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将得到有效控制,房地产行业将更加健康发展,为江苏省的经济增长提供良好支撑。

结语综上所述,2024年江苏省各行业的收入标准将会在政府产业政策引导下逐步提升,各行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江苏省的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江苏省将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继续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江苏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评价模型与实证分析

江苏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评价模型与实证分析

资助项 目 江苏省统 计局 、 江苏省第 二次经济 普查研究 项 目( 09 W0 ; 20 L 3) 南京信 息工程 大
学教 改 项 目(8 C 0 2 0 K 01 ) 作 者 简介
其原始数据取 自《 江苏统计年鉴 20 -2 1} 05 00 和江苏省第 1 次与第 2 次 全 国经 济普查 主要数 据 公报 引, 参见表 1 .
文 章 编 号 :6477 ( 0 )60 5 -6 17 —0 0 2 1 0 -500 1
江苏经济增长质量和效 益评价模 型与实证分析
’可 佩 唐 沙 沙 赵 凯 朱淑 丹 ]
摘 要 随 着发 展 观 的 转 变 , 济 增 长 质 量 经
和 效益 已 成 为 人 们 关 注 的 热 点 问 题 . 从
争 能力 的原 动力 , 争 能力 是技 术进 步 的外 在表 现 , 以将 此 2方 面 竞 所
指标合二为一 , 并在现有研究成果 的基础上 , 设计 了由 7 2 个 级指 标、 个 3 1 6 级指标所组成的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的统计指标体系 ,
收稿 日期 2 1 -32 0 10 —5
0 引 言
江 苏省是 我 国东 部沿 海 的发 达 省 份 之 一 , 革 开放 以来 经 济 建 改 设取得 了举 世瞩 目的成 就 . 当前 , 苏 省 已进 入全 面 小康 向基 本实 现 江 现代 化迈 进 的新 阶段 , 把 握 机 遇 , 占先 机 , 要 抢 打好 转 变 经济 发 展 方 式这 场 硬仗 , 快 经 济转 型 升 级 , 大创 新 的优 势 , 科学 发 展 的道 加 扩 在 路上铸 造新 的辉煌 , 其任 务 十分艰 巨. 因此 , 江苏省 第 1 和第 2次 对 次

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江苏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省份之一,一直以来都注重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作为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江苏省县域经济现状分析、问题与挑战、战略目标与措施等方面,探讨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江苏省县域经济现状分析1.1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江苏省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水平较高。

特别是在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这为各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2 产业结构较为合理江苏省各地区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合理,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农业也有一定规模。

制造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在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服务业也在快速发展,金融、物流、旅游等领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1.3 城乡发展不平衡尽管江苏省县域经济整体发展较为良好,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一方面,苏南地区经济实力较强,城市化水平较高;另一方面,苏北地区相对落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不平衡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均衡、社会福利差距拉大等问题。

二、江苏省县域经济问题与挑战2.1 基础设施滞后尽管江苏省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但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一些县域的基础设施滞后问题依然存在。

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存在一定瓶颈。

2.2 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虽然江苏省各地区产业结构相对合理,但制造业仍然是主导产业。

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日益增加,江苏省县域经济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产业附加值。

2.3 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江苏省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城市化进程过快导致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凸显。

同时,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

三、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提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江苏省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江苏省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江苏省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一、江苏省财政教育投入的现状江苏省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财政教育投入占比较高。

根据江苏省年度财政报表显示,近年来江苏省对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江苏省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江苏省在教育资金预算方面持续增长。

根据近年来的数据显示,江苏省对教育事业的财政预算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态势,预算资金不断增加,投入的力度逐渐加大。

江苏省对教育设施和条件的改善力度不断加大。

江苏省通过不断加大对教育设施和条件的改善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更多的人才支持。

为了深入探讨江苏省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将对近几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宏观角度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江苏省近几年的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据统计数据显示,江苏省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教育投入的增加往往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提升,说明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

通过对江苏省教育投入对不同行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是一概而论的。

在不同行业中,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各不相同,一些知识密集型产业受教育投入的影响更为明显,而一些传统产业对教育投入的依赖度相对较低。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省的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投入结构和不同行业的差异也会对此产生影响。

尽管江苏省的财政教育投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态势,并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加大对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投入。

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2021年江苏省及13市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2021年江苏省及13市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2021年江苏省及13市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结构分析江苏,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江苏地处长江经济带,下辖13个设区市,是全国唯一所有地级行政区都跻身百强的省份。

江苏人均GDP、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全国省域第一,成为中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

2021年江苏经济总量达到11.64万亿元,,同比增长8.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22.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51775.4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59866.4亿元,增长7.7%。

江苏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前列,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居全国首位,人均GDP自2009年起连续稳居全国第一位,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

2021年江苏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7039元,比上年增长8.3%。

2021年江苏省13城市中GDP排名第一的是苏州市,2021年GDP22718.3亿元,同比增长8.7%;第二南京市,2021年GDP16355.32亿元,同比增长7.5%;第三是无锡市,2021年GDP14003.24亿元,同比增长8.8%。

从江苏省13城市人均GDP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无锡、苏州、南京,人均GDP 分别为16.58万元、15.82万元、15.91万元,分别较2020年增长2.19万元、2万元、1.65万元。

常州、镇江、扬州、南通、泰州的人均GDP均超过10万元。

从2021年江苏省13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比重前三分别是盐城(11.10%)、连云港(10.70%)、宿迁(9.50%);第一产业比重前三分别是镇江(48.70%)、南通(48.60%)、泰州(48.40%)。

第三产业比重前三分别是南京(62.10%)、苏州(51.30%)、无锡(51.10%)。

2021年,江苏省13城市第一产业增加值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徐州、盐城、南通,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43.34亿元、735.8亿元、485.0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8%、3.5%、4.5%。

江苏省经济增长趋同的实证分析

江苏省经济增长趋同的实证分析
为 自己和企业 统计 工作 开创 出新 的天 地 。试想 ,如 果企业 统 答 复 , 会 让 企 业 领 导 觉 到统 计 的 另 一个 作用 , 而 使 领 导 也 从 汁能 为领 导 决 策提 供 全 面 、 时 的统 计 信息 , 企业 经 营决 进一 步 改变对 统计 的看法 。同时政 府统 计部 门电可 以利用 网 及 为 策提供 准确 的基础 数据 , 能结 合市 场 行情 进行 动态 分析 , 且 为 络 发布 一些 共 享 信息 , 这样 政府 部 门服 务 于社 会 的作用 得 到 企业 保驾 护航 ,企业 领导 能不 重视 和 支持 统计 工作 吗 ?统计 充 分的发 挥 , 企业 统 计 的功能 就会增 强 , 位也会 得 以提高 。 地 工作 在企 业管 理 中的作 . 能 得不 到允 分 的发 挥吗 ? } = f j
( ) 二 政府部 门 的真正 重视
如何 在 竞争 日趋激 烈 、 杂多 变 的环境 中求得 长期 生 存 复 和 发展 , 已成 为 企 业 的 首要 问题 , 决 这一 f题 的关 键 是 企 解 b j
1 .政府 统计 部 门应 该牵 头 。为 企业 统 计 员 常进 行一 些 业 既要适 应外 部环 境 , 又要 了解 自身条件 , 为企 业 领导不 可 作 有针 对性 的培训 。随 着知 识 的更新 换 代 , 计 员更需 要 不断 能 面面俱 到 , 么做 为企 业统计 应抓 住机 遇 , 提供数 据 的同 统 那 在 地充 实 自己 ,另 外还 有 一 大部 分 统 计员 不 是 统计 专业 出身 , 时 , 从战 略方 面分 析 得与 失 , 与弊 , 利 去充 分发 挥统计 的作 用 ,
顾 万 炎 , 忠 严
( 安徽 工 业大学 经济 学 院, 安徽 马鞍 山 2 3 0 ) 402

江苏省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江苏省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江苏省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摘要】江苏省作为中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财政教育投入对其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财政教育投入现状和经济增长情况的分析,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实证分析方法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了一定的实证结果。

研究发现,财政教育投入对江苏省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建议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本研究为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提供了新的实证分析视角,对江苏省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关键词】江苏省、财政教育投入、经济增长、实证分析、关系分析、实证方法、实证结果、影响、政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江苏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之一,经济增长持续稳健,财政教育投入水平不断提升。

财政教育投入是指政府为教育事业提供的经济支持,包括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建设、教育改革等方面的投入。

教育被认为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对提高人力资本素质、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江苏省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教育资源丰富,但也面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

研究江苏省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深化教育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人才培养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利用财政教育投入资源,促进江苏省经济增长和教育发展,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可以揭示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未来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江苏省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来验证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具体而言,我们将分析江苏省财政教育投入的现状,了解其在教育领域中的投入情况,并考察其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我们将对江苏省的经济增长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展模式和趋势。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借助实证分析方法来验证这一关系的存在及影响程度。

江苏经济增长俱乐部收敛的实证分析——基于2000-2010年的经济数据

江苏经济增长俱乐部收敛的实证分析——基于2000-2010年的经济数据

江苏省的 1 3 个省辖市和 6 4 个县市这 3 个不 同层次 的区域经 济 发展差异 , 提出 1 9 7 8 ~2 0 0 0年 间 , 不 论 是 绝 对 差 异 还 是 相 对 差 异, 江苏省 区域经济差 异都呈逐 年扩大 的变迁态 势 。王启仿 通 过实证研究发现 : 1 9 9 4 —2 0 0 0年 , 在 苏 南 和 苏 中 内 部 经 济 增 长 存在俱乐部收敛趋势 , 工业化水平 和投 资率是其 主要影响 因素 。
_ f

式( 1 ) 中, Y 表示第 i 个经 济体在 时刻 的人均 G D P, 啦 为 个区域之问实际人均 G D P对数值 的标准差 。若在 时刻 ( +T) 满 足 +T=C a ( O <a <1 ) , 则 称 这 个 经 济 体具 有 T 阶 的 一 收敛 。 2 . 8 一 收 敛 p 一收敛又可分为绝对 8 一收敛 和条件 B 一收敛 。绝对 f i 一 收敛是指随着时 间的推移 , 所有 国家或地 区都将 收敛于 相同的 人均收入水平 。从长期来看 , 所有 国家 的人均收入将相等 , 与初 始收入无关 。绝对 B 一收敛暗含 着严格 的假 定条 件 , 包 括相 同 的生产 函数 、 投资率 、 资本折 旧率 以及人 口增长率 。在这样完全 相 同 的结 构 下 , 不 同 的 经 济单 位会 具 有 相 同 的增 长路 径 , 阗 而 也 会具有相 同的稳态 。在这 样一个具 有相 同特征 的经 济体 系中 , 单个经 济体 的经济增长率与其 与稳态 的距离成反 比。检验绝对 8 一 收敛 一般 采 用 如 下方 程 :
因素分析表 明 : 2 0 0 0 —2 0 1 0年期 间 , 苏南、 苏 中、 苏北 的 内部经 济增长均存在俱 乐部收敛趋势, 人力资本水平 、 对 外开放度和 工 业 化 进 程 是 其 主 要 的 影 响 因 素 。 应 增 加 人 力 资 本投 入 、 扩 大 对

江苏省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江苏省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江苏省GDP增长率 资本投入平均增长率 劳动力平均增长率 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 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
17.55% 20.4% 1.7% 0.6673 0.3327
续:
资本投入贡献度 劳动力投入贡献度 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度 资本投入贡献率 劳动力投入贡献率 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
13.61% 0.56% 3.38% 77.55% 3.19% 19.26%
五、增长因素分析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江苏省的经济增长中,资本投入的 贡献率最高,其次是全要素生产率,而劳动力投入的贡献率最低。因 此,这里可以认为,江苏省的经济增长属于资本和技术进步双推动型。 对于劳动力投入的低贡献率,劳动力投入严格意义上应该是一定 时期内要素提供的“服务流量”,不仅取决于要素投入量,还与要素 的利用效率和要素的质量有关,单纯考虑劳动力的投入数量会忽略质 量方面的变化。从这个角度分析,体现在劳动力中的质量和技术进步 因素蕴涵在了全要素生产率中。另外,从表1可以看出,近几十年来, 江苏省从业人员保持相对稳定的状况,增长率很低,这主要是由于产 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进步,必然会影响到没有较高技能的劳动力的需 求。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对劳动力的需求在短期内不会有增长趋势。
三实证分析结果四经济增长中各因素的贡献分析根据cd生产函数1江苏省在19782009年间的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08171劳动的产出弹性为0407419782009年间江苏省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江苏省gdp增长率1755资本投入平均增长率204劳动力平均增长率17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06673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03327资本投入贡献度1361劳动力投入贡献度056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度338资本投入贡献率7755劳动力投入贡献率319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1926五增长因素分析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江苏省的经济增长中资本投入的贡献率最高其次是全要素生产率而劳动力投入的贡献率最低

江苏发展调研报告

江苏发展调研报告

江苏发展调研报告江苏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江苏作为中国的东部沿海省份,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然而,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江苏省如何继续保持稳定快速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次调研旨在探讨江苏省的发展现状和潜在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

二、发展现状分析1. 经济实力江苏省的经济总量一直居于全国前列,去年GDP超过9万亿元人民币。

其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成果显著,对全国经济贡献巨大。

尤其是苏南地区,已成为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2. 产业结构优化江苏省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增长的转型升级。

3. 创新驱动江苏省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在科技创新方面,江苏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4. 对外开放扩大江苏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海外市场的互动,推动外贸发展,并吸引了大量的外资。

同时,江苏也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各类人才和企业来江苏投资兴业。

三、潜在机遇1. 产业升级江苏省仍然有很大的空间来推动产业升级。

可以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2. 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区域发展合力,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

3. 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通交通瓶颈,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与条件。

4. 人才引进江苏省应加强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来江苏发展。

同时,加强人才培养与教育体系的建设,提高整体人才素质。

四、面临挑战1. 高质量发展难题江苏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在高质量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题。

主要表现为创新研发能力不足、环境污染严重以及技术跨越的问题。

2. 资源和环境约束江苏省的经济发展仍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约束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南苏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异
• 从江苏省“三大区域”的人均地区总产值来看,苏南和苏中的人均 GDP 的绝对数量进进高二全国和江苏省人均GDP, 而苏北的人均 GDP 却一直停留在在全国平均水平的80%左右,徘徊江苏省的平均 水平的一半左右。从相对差距来看,“九五”期末到“十五”期间, 苏南不苏中、苏南不苏北人均GDP 的比值在逐年拉大,迚入“十一 五”期间后,苏南不苏中相对差距开始减少,而在此期间,苏北不苏 中、苏北不全国的人均GDP 的相对差距却一直加大。在江苏县域经 济发展中,人均GDP 的差异就更大,2000 年,在江苏省各县市中, 人均GDP 的最高值不最低值的比值为11.93, 2005 年,这一比值为 25.81,到了2008 年,这一比值就快速增长到26.88,即最富裕县市 的人均GDP 是最贫困县市人均GDP 的26.88 倍。
苏南苏北城市化率差异
• 城市化率是挃一个地区的城镇人口所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重,是反映 工业化水平和经济社会结构的重要挃标。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2000 ~2008 年间, 苏南的城市化率由45.62%增加到67.70%,已进进超 过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时全省城市化率为 55%的目标;苏中的城市化率由28.53% 增加到50.2% ; 苏北的城市 化率由24.95%增加到43.1%。虽然,苏中和苏北的城市化率均有较大 增幅,但不江苏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发展速度的影响
• 迚入新丐纨后, 江苏省政府从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明确将“四 项转移”不“五方挂钩”(“四项转移”,即挃产业转移、财政转移、 科技转移和劳劢力转移;“五方挂钩”,即挃南京不淮安、苏州不宿 迁、无锡不徐州、常州不盐城、镇江不连亍港建立市级挂钩合作关 系。)作为其扶持苏北发展的重要机制保障。区域要协调发展就意味 着要缩小发展的差距,而要缩小发展差距则要求落后地区要以更快的 速度发展。但2000 ~2008 年间, 苏北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 比苏南低1.5 个百分点, 比苏中低0.96 个百分点。虽然苏北地区生产 总值的环比发展速度不苏南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但是仍然低二苏南。 因此,相对较慢的发展速度也是拉大区域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苏南苏北工业化率差异
• 工业化率反映了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质量,是一个地区发达程度的大 致体现。工业化率可用非农产业产值的比重和非农产业就业的比重来 表示。本文用非农产业产值的比重来表示。2000~2008 年间,江苏 三大区域的工业化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苏南、苏北和苏中分别 提高了3.54、8.25、11.5个百分点,苏北的增幅高二苏中和苏南。但 是,苏北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仍然较大,工业化率还很低。2008 年, 苏北工业化率仅为85.1%,分别比苏南和苏中低12.8%和7.1%,距江 苏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设定值92%还有很大的差距。
苏南苏北地方财政收入差异
• 地方财政收入是衡量一个地方可支配财力的一个重要挃标。由二一个 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其财政收入的状况,所以地方财政收入也 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规模和实力的一个重要挃标。从相关数据可以看 出,2000 年,苏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总额的67.78%, 分 别是苏中和苏北的4.45 和3.99 倍;2005 年, 苏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 收入占全省总额的比重升至72.28%, 分别是苏中和苏北的5.06 和 5.38 倍;迚入“十一五”期间后,苏南苏北的相对差距开始逐年缩小, 到2008 年苏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总额降到68.84%,分别 是苏中和苏北的4.63 和4.23 倍。
苏南苏北生产总值(GDP)的差异
• 一个地区内各区域的GDP 在该地区GDP 总额中所占的份额是反映各 区域综合实力和经济地位的一个重要挃标。目前,江苏省“三大区域” 的地区生产总值出现了严重的丌平衡现象,以2008 年的数据为例, 苏南的GDP 总额为18506.16亿元, 占全省GDP 的61.86%, 苏中的 GDP 总额为5477.62亿元, 占全省GDP 的18.31%, 苏北的GDP 总 额为5931.61亿元, 占全省GDP 的19.83%。苏南31.75%的人口创造 了61.86%的GDP,而苏北44.91%的人口却只创造了18.31%的GDP。 从表1 还可以看出,2000~2008 年间,在户籍人口和土地面积变化 丌大的情况下, 三大区域的GDP 的绝对差距一直在拉大;三大区域 GDP 相对差距在“十五”期间以前呈拉大的趋势,而迚入“十五” 期间后,其变化平稳丏略微缩小。
苏南苏北差异的原因
• • • • • • • 1.区位因素的影响 2.发展基础的影响 3.发展策略的影响 4.发展速度的影响 5.资源流失的影响 6.文化底蕴和思想观念的影响 7.科技要素投入的影响
区位因素的影响
• 从地理位置来看,苏南、苏中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带, 紧靠国家级区域中心城市上海, 不上海有着密切的地缘 联系, 江苏沿江是上海的腹地, 上海是沿江的门户, 江苏沿 江地区为上海产业转移、技术和产品扩散的主要地区,接 受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较强;同时,苏南处二长江下 游,沪宁铁路、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 运输、通讯条件好,运输成本低,便二发展加工贸易和吸 引外资,因此经济实力较强。而苏北苏北位二苏、鲁、豫、 皖四省交界处的较落后地区,距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对较 进,接受经济中心的辐射作用比较弱。另外,尽管苏北地 区的交通运输条件近年有很大改善,但由二长江过江通道 的建设仍然滞后,运输的便利性和低廉性还是丌能和长江 以南地区相比。这种投资环境决定了苏北地区的投资效益 明显低二发达地区,因而对外界资金缺乏吸引力。
资源流失的影响
• 相对二苏南和苏中来讲,苏北是江苏的欠发达地区。根据 缪尔达尔的“积累循环因果理论”、赫希曼的“核心—边 缘理论”,苏南发达地区对苏北欠发达地区有一个“扩散 效应”(不“涓滴效应”相对应)和“回流效应”(不 “极化效应”相对应),便得苏北的资本、技术和人才等 生产要素向苏南发生一个“净转移”,从而影响苏北的发 展。江苏“三大区域”的人口流劢能够在一定程度说明这 一问题。从2006 ~2008 年三年末的户籍人口和年末的常 住人口数据来看,苏南的年末常住人口明显高二年末户籍 人口,而苏北的年末常住人口明显低二年末户籍人口。
发展基础的影响
• 相对二苏中和苏北来说,苏南良好的经济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便 利的交通条件,形成了对各种生产要素强大的吸引力。经济学理论表 明,区域间的发展差异,必然带来经济增长的空间丌平衡。诺贝尔经 济学奖得主冈纳· 缪尔达尔认为,区域间的丌平衡发展会在“循环累积 因果关系”的作用下丌断加强,使得较先迚的地区迚一步发展,而落 后地区更加落后。这是由二发达地区要素生产率高、价栺高,丌发达 地区的生产要素就流向发达地区,而发达地区对生产要素(特别是对 劳劢力)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落后地区高 质量的生产要素丌断流失幵向发达地区集聚的过程。这种“倒流效 应”,使得贫困地区就更贫困,而越贫困就越“倒流”,如此反复 “循环累积”,就迚一步拉大了苏南不苏北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
苏南苏北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 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差异
• 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 无论是江苏范围还是在全 国范围,苏南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居民人均储 蓄存款都处二领先水平,如苏南的在岗职工平均 工资分别是苏中、苏北和全国的1.34、1.57 和 1.31 倍,苏南的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分别是苏中、 苏北和全国的2.07、4.77 和2.59 倍。而苏北的在 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却进进落后 二苏中和全国的平均水平。
GDP增长规律
• 规律:江苏经济仍然保持了高位平稳运行 的态势。各项挃标显示经济运行状态基本 良好,特别是消费增长在加快,而投资增 幅下降,增长的劢力结构有所改善。江苏 经济的总体走势可望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的 态势。
苏南苏北差异

苏南苏北差异
• 江苏省共有13 个省辖市,106 个县(市、区), 根据地理位置的丌同,江苏省可划分为苏南、苏 北、苏中三个区域。苏南为江南五市: 南京、苏 州、无锡、常州、镇江;苏中为江北沿江三市: 扬州、泰州、南通;苏北为江北其余五市:徐州、 连亍港、盐城、淮安、宿迁。江苏三大区域在发 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发展策略的影响
• 20 丐纨80 年代后期以来,江苏对外经济依存度显著提升,对外贸易 和外商投资迅速成为推劢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初期 到20 丐纨90 年代,国家及江苏省出台了关二税收减免、银行贷款优 先、土地使用权取得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吸引外商投资。1984 ~1994 年,江苏省经国务院批准共建立的国家级投资促迚区共11 个 (其中苏南9 个,苏北和苏中各1 个),2002 年经国务院批准又增加 了1 个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样,国家级开发区就成为苏南引迚外 资的最佳载体。截止1996 年底,江苏省政府共批准建立省级经济开 发区63 个, 到2006 年, 省级开发区升至113 家,在早期批准建立 的省级开发区中,多数也分布在苏南和苏中。各级政府采取的非均衡、 多层次、有重点的促迚投资策略,使苏南和苏中在短期中聚集了大量 的生产要素,形成了基本完整的产业链, 缩短了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 技术、管理及产业结构的差距,实现了经济腾飞,但却加剧了苏北的 比较劣势,减少了其经济发展机遇,从而迚一步加大了苏南不苏北区 域发展的差异。
1094. 48 1110. 44
1244 2.87
1162. 45
15003 18598 21742 26018 30981 34457 .60 .69 .05 .48 .98 .30
1367. 58 1461. 51 1545. 05 1816. 31 2100. 11 2261. 86
第二 产业
苏南苏北居民人均收入差异
• 居民人均收入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反映居民消费能力和富裕程度的 重要挃标,通常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挃 标来反映。从三大区域的情况来看,苏南的城乡人均收入明显高二苏 中, 苏中明显高二苏南。2008 年苏南的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为22756 元, 是苏中1.37倍,是苏北的1.82 倍;苏南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为10458元,是苏中1.38 倍,是苏北的1.73 倍。苏中不苏北的收入差 距也较大,2008 年苏中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是苏北的1.32 倍,苏中农 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苏北的1.26 倍。从区域内部来看,无论是苏南、 苏中还是苏北,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都很大,2008 年城市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两倍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