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10人教版必修3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学习目标1.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3.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二、学习重、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三、目标完成过程(一)温故而知新: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营养结构?请学生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写出相应的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营养关系的实质是什么?(食物关系)也就是包含能量的营养物质在各营养级间的流动。
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决定了其功能是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
(二)导入新课通过“问题探讨”设置悬念,引入能量流动。
请学生结合课文“能量流动的分析”说出能量流动包括哪些过程?(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研究能量的流动以什么为单位?(种群)(三)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质疑:食物链一定从生产者开始,能不能从动物开始?为什么?阅读课文,结合示意图思考: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有哪些去处?2.初级消费者如何获得能量?获得的能量有哪些去路?次级消费者呢?3.每一个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能量的去路是否相同?最高营养级呢?图示分析生产者与消费者能量流动过程⑴生产者能量输入:光合作用固定;散失:细胞呼吸散热传递: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摄食、枯枝落叶被分解者分解。
⑵消费者输入: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的部分:摄食的能量=同化+粪便中的能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请同学分析此过程,思考五个问题:a、能量输入的起点?(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太阳能——化学能)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没有生产者就没有生态系统;b、能量传递的渠道?(食物链或食物网)——传递对象:下一营养级或分解者。
c、能量散失的途径?(细胞呼吸——各营养级和分解者)d、能量传递的数量?(依次递减——各营养级都有能量的散失)e、能量传递的方向?(单向——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营养关系决定)(四)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1942年由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①②横向比较:输入和输出的能量是否遵守能量守恒定律?③计算相邻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思考:为什么肉类食品的价格比小白菜价格高?为什么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回答“问题探讨”留下的问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紧接生态系统的结构之后的内容,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因而学习本节后对下节生态系统的另一个功能——物质循环的理解有促进作用,所以本节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从知识储备看,学生已逐步建立了能量、能量传递、能量守恒等一些基本概念;有关储存能量的物质、能量代谢等知识已学习过,这些都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
从教材内容看,包括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和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等,内容比较抽象,联系的知识相对较多,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示的分析,进行能量流动图示的识图、分析和相关的计算。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能够运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分析常见的具体事例。
3.通过定量分析某个具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概况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4.通过资料分析、教师讲解,能够准确表述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2.基本技能(初步学会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认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3.基本思想(通过“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的实例,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思想);4.基本活动经验(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进行合作学习、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
四、教学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引导分析、合作探究、点拨归纳法。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九、板书设计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过程。
能量的源头:阳光能量流动的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输入各级消费者的能量:各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二)过程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各营养级能量的去路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 未利用的能量(现存量)能量流动的总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单向流动: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特点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四)意义: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其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地方。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教学目标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3.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三、教学策略本节教学可以从“问题探讨”引入,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应作必要的提示: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生物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取能量才能维持生存;在生物获得的能量中只有一部分贮存于生物体内;由于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因而能量相同的食物,动物性食品比例越高,意味着消耗的总能量越多。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基本涵义。
然后,提出怎样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在进行“能量流动的分析”的教学时,要提醒学生注意:研究能量流动可以是在个体水平上,也可以在群体水平上。
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在群体水平上,这种将群体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是系统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理解能量流动的分析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本节后面的内容。
研究能量在沿着食物链从一个种群流动到另一种群时,需要考虑能量被利用和未被利用等多方面的能量值,以某动物种群捕食种群A为例,可用图5-4表示。
图5-4 能量流动的分析可以借助于某一具体的食物链,让学生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
教师可概括:(1)几乎所有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太阳能。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固定下来,这是生态系统繁荣的基础。
提醒学生注意: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才是能够为下一营养级消费的能量。
所以,从能量的角度来看,植物的多少决定了生物种类和数量。
在气候温暖、降雨充沛的地方,植物格外繁茂,各种生物就会非常繁荣,热带雨林就是这样的情况;在气候寒冷、降雨很少的地方,植物很难生长,各种生物的数量都很少,显得荒凉而冷寂;(2)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每一营养级都有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3)生物的遗体残骸是分解者能量的来源。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如何流动的,这是许多生态学家关注的问题。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高中生物新课程人教版必修3的第五章第二节教学内容。
这部分主要从"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过程”、‘'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和'‘人类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这三个方而来阐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问题。
本丹内容在本章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能量流动和食物链、食物网关系密切:启下:能量流动总是伴随着物质变化。
而在整个教材中能量流动与必修1能疑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密切相连,具有一定的综合度。
二、教学对象分析高二学生通过初中、高一的学习,明确了"储存能量的物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内容,通过物理的学习已逐步建立了能量、能量传递、能量守恒等一些基本概念,这些都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
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深层次问题的思考,澈发学生深入探究,从而使学生建立起各组分间的联系,形成整体。
根据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提供各种教学素材,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景交融中唤起,对生物学的热爱在师生互动中产生。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
2、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借助一条具体食物链,分析每一营养级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训练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
2、通过赛达伯格湖图解的具体数据推算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并学会运用传递效率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培养学生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分析事物。
2、站在生态逍徳的角度,理解一些生态学观点,使学生懂得对资源的利用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作准备。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教学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人教版必修三)教案
第十五课时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标点击】1、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3、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学习重、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自主探究】1、 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可以帮助人们 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 效的利用。
2、 可以帮助人们合理的调 整 ,使能量持续高效 的流向 。
2、例题精析1例1〗人们常用能量金字塔来描述一个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的数值,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损失的能量越多B. 最多约有20%勺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入次级消费者C. 生产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一般没有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多D. 位于金字塔顶部的消费者获能最多解析: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每个营养级生物都会因细胞呼吸而损失很大一部分能量, 而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只占其总能量的10%-20%营养级越多,能量的损失就越多,所3、能量金字塔2、将P 95图5-8中所列数据2、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流入流出出入比生产 者 464.662.8植食 性动 物62.8 12.6肉食 性动 物12.6 —3、 能量金字塔的含义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 在就越多。
4、 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一般不超过 个营养级。
三、研究能量流动的 实践意义观察“桑基鱼塘”的能量流动归类整理并计算3、观察P 96能量金字塔中各营 养级生物数量的多少。
以能量金字塔顶部消费者获能最少。
答案:A〖例2〗大象是植食型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
设大象在某段时间所同化的能 量为107kJ ,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到蜣螂体内的约为 A.OkJ B.106kJ C.2 x 106kJ D. 106〜2 x 106kJ解析:被某一营养级生物摄入体内的能量,一部分存在与该营养级生物排出的粪便中,另 一部分能量被该营养级生物同化。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精选3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1.1 本节内容的地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渠道、具体形式;2.能概述摄入量与同化量两者的关系;3.能概述能量流动过程和基本特点。
(二)能力目标1.能根据能量流动图,进行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2.通过写出食物链与食物网并结合能量的传递效率,进行相关问题的计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桑基鱼塘、稻田养鱼等生态农业中充分利用能力例子的分析,认识到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某一营养级同化量的去向;通过写出食物链与食物网并结合能量的传递效率,进行相关问题的计算。
教学方法:导引自学诱思探究反思提高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结合问题讨论学习为主导入展示鲁滨逊漂流记图片。
创设情景:假设你像小说中的鲁滨逊一样,也流落到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
你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5Kg玉米。
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A、先吃鸡,再吃玉米B、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先让学生选择并解释原因。
指出: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利用上一节课学习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知识外,还要学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知识。
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1.能量流动概念: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2.输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了能量的输入3.总值: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是流动的总能量4.过程:以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向下一营养级传递;散失的是三大功能类群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一)方框大小、箭头大小的含义(二)能量流入某一营养级后的四个去向呼吸散失①能量流入某一营养级残落物、遗体③自身储存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④二、能量流动的特点展示: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
人教版必修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
I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
应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体会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定量地分析某个具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2)通过探讨能量流动特点在生产、生活中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站在生态道德的角度,理解一些生态学观点,使学生懂得对资源的利用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作准备。
2. 教学重点/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入相信大家都知道鲁滨逊的故事。
【PPT假设你像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不毛的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以为, 只有15Kg玉米和一只母鸡可以食用,那么使自己活的最长的办法是?下面给大家提供了两种策略,你们更支持哪一种?1. 先吃鸡,然后吃玉米2. 先吃玉米,同时用部分玉米喂鸡,吃鸡生产的蛋,最后再吃鸡学生:每组学生各选一名代表,做出选择,并简述理由。
教师:那究竟哪一种策略更科学,我们就要从今天这节课一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找到答案。
请大家打开教材九十三页。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内容: 教师:什么叫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生齐回答: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教师:能量是如何“输入”生态系统的?又是以怎样的途径“传递”“转化” ?以及通过什么方式“散失”的?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分析。
【PPT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教师:这句谚语里有三种生物,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补充完整使之成为一条食物链。
回忆上节课内容:食物链中各生物所属营养级,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具体成分。
(生3黑板书写)[PPT] “植物-蝉-螳螂-黄雀”的食物链,各个营养级以及具体成分教师: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看书,思考一一以食物链中以“生产者”为例,分析该营养级能量流动的来源和去路。
并完成学案中的表格。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第一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本节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所以教学设计思路主要在于: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角色扮演绘制能量来源和去向的图画,学生相同角色小组间PK,让学生当裁判,选出最佳组,增强学生成就感,增强竞争意识,达成了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目标。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展示,教师点拨,具体分析每个营养级能量流动的来源与去路;最后化繁为简,引导学生建构能量流经各营养级的模型,变抽象为具体,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达成了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的学科素养目标同时在教学中,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让学生体验整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并最终用数据说明生物学现象和规律。
用自制教具复习能量的一来二去、一来三去、一来四去,通过教具箭头的粗细、方框的大小引导学生总结并体会能量流动的特点,加深对本节课重难点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日常生活,使学生懂得对资源的利用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培养学生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达成了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目标二、学科素养目标:生命观念:能运用物质与能量的观念,具体分析每个营养级能量流动的来源与去路,引导学生建构能量流经各营养级的模型,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
理性思维:通过通过学生角色扮演绘制能量来源和去向的图画,建构能量流经各营养级的模型,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让学生体验整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并最终用数据说明生物学现象和规律。
科学探究:通过通过学生角色扮演绘制能量来源和去向的图画并展示,培养小组合作,科学探究能力。
社会责任: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增强团队意识,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举出实例并说明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培养学生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达成了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目标三、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内容,本节课包括: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概念、过程、特点,以及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1 教学分析本节是人教版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5章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生态系统各组分有机统一成为整体,因而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是本节乃至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学习本节前已有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相关知识,对池塘、农田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一定感性认识。
教学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宗旨,首先以生存挑战导入课题,引发学生探索兴趣,例析研究能量流动的分析思路,建立能流分析架构;然后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建构能流过程,定性分析其特点,进而对赛达伯格湖能流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证实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单向递减;接着引导学生模拟种群年龄组成图解对各营养级获得能量进行直观表达,从而构建能量金字塔,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生态系统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等;最后创设问题情境,讨论如何应用能流规律提出个人生活的营养对策以及优化农牧业等生产方式的合理建议。
2 教学目标2.1 知识方面描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并指出其研究思路;分析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2.2 能力方面有关能量流动的系统分析、数据处理和综合思维的锻炼;应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解释现象、解决问题。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从能量方面认同生态系统是开放的生命系统;认同能流规律对社会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
3 教学过程3.1 情境导入先来一个生存大挑战:假如你像小说中的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除了饮用水之外没有任何食物。
你随身带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
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策略:A.先吃鸡再吃玉米。
B.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
学生小组讨论并说出选择的理由,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哪种策略能使人获得最多的能量,从而能维持最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
为了更合理、更科学的选择,这一节课咱们来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案-2_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_教学设计_教案_1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说明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之一。
(2)尝试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及其特点。
(3)认同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初步形成低碳环保的环保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原因。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情景导入利用教材P93《问题探讨》引导学生从生存、从获得能量的角度分析。
选项:A.先吃鸡,然后吃玉米B.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C.用玉米喂鸡,先吃鸡蛋,然后再吃鸡应该选择哪种策略?为什么?(简单说明)【讲授】一、能量流动的概念【设置问题,学生自学,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问题:什么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怎样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学生阅读课本P93,找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讲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在个体水平上,也可以在群体水平上。
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在群体水平上,这种将群体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是系统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投影图解】(一)总结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的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的过程就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活动】二、能量流动过程1、【师生交流,合作探究,进行知识加工】(请阅读教材P94文字,结合图片并按以下任务要求进行思考讨论)分析第一营养级能量流动过程:①第一营养级能量的来源?(流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是不是照射到生产者的能量?)②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有哪些去路?③请利用文字和箭头,构建第一营养级能量流动过程的模型④小结:生产者的能量如何输入?发生了哪些转化?如何传递?又有哪些方式散失?2、【生生交流,合作探究,进行知识运用】(请阅读教材P94文字,结合结合教师所讲并按以下任务要求进行思考讨论)(1)(左边的同学分析)第二营养级能量流动过程:①第二营养级能量的来源?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是不是植食性动物所摄入的所有能量?(说明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粪便中能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吗?)②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有哪些去路?③请利用文字和箭头,构建第二营养级能量流动过程的模型、④小结: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如何输入?发生了哪些转化?如何传递?又有哪些方式散失?(2)(右边的同学分析)第三营养级能量流动过程:①第三营养级能量的来源?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是不是植食性动物所摄入的所有能量?(说明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粪便中能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吗?)②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有哪些去路?③请利用文字和箭头,构建第二营养级能量流动过程的模型④小结:生产者的能量如何输入?发生了哪些转化?如何传递?又有哪些方式散失?3、【模型展示,相互评价】①最先完成讨论问题的小组请展示你们的模型,其他同一模型的小组可以补充和纠正②请结合模型解答学案上的问题4.【总结提炼:能量流动的过程】①输入:流入的总能量为——②转化:③传递:④散失:【活动】三、能量流动的特点(过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随着而传递的)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的模型可表示为:③由此模型说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特点之一是(方向) 。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北师大万宁附中张莉茹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和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三部分。
本课时主要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这部分教材内容的知识要点较易掌握,但关于能量的来源与去路中涉及的能量变化往往需要把将分析和应用结合在一起,学生较难做到分析透彻。
教学中运用构建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形象说明能量流动过程和两大特点,另一方面通过赛达伯格湖定量分析巩固是必不可少。
本教材以“生态系统结构”中的食物链为基础,结合必修一第五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度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研究能量流动的方法(2)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构建能量流动的概念模型,掌握能量流动的过程。
(2)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学生阐述能量流动的特点。
(3)通过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的图解和数据的分析,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一步关注生态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2)懂得对资源的利用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三、教学思路本节课首先直接从教材中“问题探讨”提供的素材入手,供给学生选择哪种生存策略最适合(设置悬疑)。
其次,介绍分析能量流动的方法,引导学生以羊群为例,分析一个种群的能量来源与去路,从而推广到生态系统水平,总结能量流动过程的图解。
利用教具构建物理模型,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
然后多媒体展示林德曼的研究资料,定量分析赛达伯格湖数据,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根据学生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构建能量金字塔模型并解决“生存策略”问题;最后,对本节课内容进行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了解古代的“桑基鱼塘”,体会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意义。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
(二)教学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
人家高中生物必修三公开课教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人家高中生物必修三公开课教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艺:〔1〕经过火析食物链让先生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活动的概念。
〔2〕经过模型的构建让先生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活动的进程。
〔3〕经过定量剖析让先生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活动的特点并学会运用。
进程与方法:〔1〕经过定量剖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与输入,开展先生的思想迁移才干。
〔2〕学会整理数据、剖析数据,进而得出迷信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先生从能量的角度了解生命系统,初步构成生态学观念,提高生物学科素养。
二、重难点: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活动的进程和特点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活动的规律以及运用三、教学设计:【效果讨论,引入课题】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消费力低上等方面的缘由,农产品的产出十分有限,假定你是国度指导人,在不违犯营养学规律的状况下,该如何分配有限的农产品养活更多的人?A.粮食全部供应给人吃。
B.一局部粮食供应给人吃,同时用一局部粮食喂猪,人吃猪肉。
先生积极思索,教员不给出确切答案,引导先生从取得能量维持生活的角度剖析,进而引入课题。
【设置效果,引导思索】效果1:能量对生命系统的意义?讲述: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封锁系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序性将添加。
生命系统是开放的系统,可以经过获取能量来维持系统的有序性。
关于集体来说没有能量的输入就意味着死亡;对生态系统来说,假设在较长的时间没有能量输入,肯定会招致生态系统解体。
效果2:能量如何输入到生命系统?讲述:消费者〔绿色植物〕经过光协作用,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固定在他们所制造的无机物中,从而完成能量的输入。
消费者和分解者不能应用光能,从摄入的无机物中获取能量,从而完成能量的输入。
效果3:输入生物体内的能量有哪些用途?讲述:生物体经过细胞呼吸,将无机物中动摇的化学能转化成ATP中生动的化学能,用于生长发育繁衍,在此进程中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的积聚,一局部能量贮存在了这些无机物中。
呼吸作用同时发生了少量热能,热能不能被生物直接应用,流失到无机环境中。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教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人教版必修3 稳态与环境教案一、课程目标1.学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规律。
2.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其作用。
3.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意义。
4.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
二、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规律。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其作用。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如何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
2.如何将生态学知识与保护环境紧密结合起来。
四、课程内容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规律(1)什么是生态系统的能量生态系统的能量指的是太阳能,即光能,生物在利用光能过程中产生的能量等。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三种途径:•光合作用•食物链•呼吸作用其中,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转换成有机物的过程。
而有机物则成为动物的食物。
食物链是将生物根据其在食物链中的作用进行分类的过程。
食物网则将多个食物链互相联系起来,形成生物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呼吸作用是将糖分和氧气转化成能量的过程,是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规律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有以下几个规律:•能量总量不变(第一定律):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无法被创造或者破坏,只能互相转化。
•能量传递方向(第二定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植物到动物的一个单向传递过程。
•能量流失(第三定律):每一次能量转换都伴随着一部分能量的损失,变成无用热能。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其作用(1)什么是食物链食物链是指一系列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相互连接,形成的由植物到食肉动物不断链条的关系。
(2)食物网生态系统不仅包括一个食物链,而是由一张网络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由多个群落和食物链交错或相互交叉而成。
(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作用•保持生态平衡,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保证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
•促进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进化。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意义(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素利用阳光能够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是生命在地球上得以持续的基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材《稳态与环境》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从“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过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和“人类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三个方面阐明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问题。
其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为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及其产生原因是教学难点。
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紧密联系人类的生产生活实际,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社会”的观点。
本节内容是生态系统结构的后续学习,也是前一节内容的深入和延伸;另外,从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的动力来分析,它自然也为后面一节“物质循环”作了铺垫,因此在教材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建立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基础之上的,它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对生态系统有基本的了解,但是缺乏将个体看做一个整体进行系统性分析的能力,这样会导致分析能量流动时以个体的视角审视,无法深刻领会能量流动的内涵。
同时学生缺乏具象化的思维能力,可能会无法分清能力流动的过程和方向。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2)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3)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定量分析某个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讨论能量流动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2)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初步形成生态学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特点和实践意义。
【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规律及能量流动相关问题分析。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六.时间安排50min七.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讨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等。
八.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问题探讨”:《孤岛生存》假设你像电影中的鲁宾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尝试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过程与方法1.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的建立。
2.尝试运用系统分析法分析生物学上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性。
2.初步形成生态学观点,确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规律。
三、教学方法学生思考、讨论与教师讲述和启发引导相结合,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先吃鸡,然后吃玉米。
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
过渡语:大家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只想了物质层面,而这个问题要想做出科学的选择,你需要了解能量流动问题。
引入研究主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板书课题。
理,激发学生将生物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认识能量流动。
二、教学过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出示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问:这个概念的关键词有哪些?讲述:这里面有生态系统的问题,有生态系统怎么将能量输入的问题,能量在里面进行了怎样的传递和转化?最终又是怎么散失出去的?学生思考,回答学生理解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能量流动的过程]1.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阅读教材94页“能量流动的过程”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1)教材中描写能量流动用“第一营养级”而不是“一棵树或者一棵草”这样的一个个体,为什么?阅读,思考,回答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明白能量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教学过程(2)生产者的能量来源是什么?(3)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太阳能都被生产者吸收了吗?(4)太阳能是如何被生产者吸收的?(能量是如何输入生态系统的?)(5)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有哪些去向?过渡语:现在我们知道了第一营养级生产者的能量从何而来,又到了哪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教学目标
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3.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探讨法
四、课时安排
1
五、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应该先吃鸡,再吃玉米(即选择1)。
若选择2,则增加了食物链的长度,能量逐级递减,最后人获得的能量较少。
〖问题〗以“本节聚焦”引起学生再次的思考。
〖板书〗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讲述〗(1)几乎所有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是太阳能。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能固定下来,这是生态系统繁荣的基础。
注意: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才是能够为下一营养级消费的能量。
所以,从能量的角度来看,植物的多少决定了生物种类和数量。
在气候温暖、降雨充沛的地方,植物格外繁茂,各种生物就会非常繁荣,热带雨林就是这样的情况;在气候寒冷、降雨很少的地方,植物很难生长,各种生物的数量都很少,显得荒凉而冷寂;(2)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每一营养级都有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3)生物的遗体残骸是分解者能量的来源。
〖思考与讨论1〗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转化后,一部分储存在生态系统(生物体有机物)中,而另一部分被利用、散发至无机环境中,两者之和与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相等。
2.不能,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板书〗二、能量流动的特点
〖资料分析〗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1和2
3.
作为排出物、遗体或残枝败叶不能进入下一营养级,而为分解者所利用;还有一部分未能进入(未被捕食)下一营养级。
所以,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到下一营养级。
4.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讲述〗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生物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取能量才能维持生存;在生物获得的能量中只有一部分贮存于生物体内;由于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因而能量相同的食物,动物性食品比例越高,意味着消耗的总能量越多。
〖板书〗能量流动的特点: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旁栏思考题〗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一般情况下,也是金字塔形。
但是有时候会出现倒置的塔形。
例如,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由于生产者(浮游植物)的个体小,寿命短,又会不断地被浮游动物吃掉,所以某一时刻调查到的浮游植物的量可能低于浮游动物的量。
当然,总的来看,一年中流过浮游植物的总能量还是比流过浮游动物的要多。
与此同理,成千上万只昆虫生活在一株大树上,该数量金字塔的塔形也会发生倒置。
〖板书〗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思考与讨论2〗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桑基鱼塘”的设计理念是从人类所需出发,通过能量多级利用,充分利用流经各营养级的能量,提高生产效益。
〖调查〗参考调查点:稻田生态系统
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生产者:水稻、杂草、浮游植物等;(3)消费者:田螺、泥鳅、黄鳝、鱼、青蛙、浮游动物、昆虫、鸟类等;(3)分解者:多种微生物。
〖问题提示〗1.生产者主体是水稻,其他生产者有杂草、浮游植物等。
农民主要通过喷洒除草剂,或人工除草的方式抑制杂草的生长。
2.初级消费者有:田螺、浮游动物、植食性昆虫、植食性鱼、鸟类等。
一般而言,植食性昆虫和鸟类等往往对水稻生长构成危害,田螺、植食性鱼数量较多时也会对水稻生长构成危害。
农民采取喷洒农药、竖稻草人等措施防止或减少这些动物的危害。
3.次级消费者有:泥鳅、黄鳝、肉食性鱼、青蛙等。
一般而言,这些消费者对水稻生长利大于害。
农民通过禁捕,或适量放养等措施,实现生态农业的目标。
5.农民对秸秆的传统处理方式有焚烧或填埋等;现代农业提出了综合利用思想,例如,秸秆可作为多种工业原材料,还可以用来生产沼气,以充分利用其中的能量。
6.主要通过合理密植的方法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效率。
7.通过稻田养鱼等措施,实现立体化生态农业;通过建造沼气池,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技能训练〗分析和处理数据
〖提示〗这些玉米的含碳量折合成葡萄糖是6 687.5 kg,计算公式是(12+18)/12×2 675,这些葡萄糖储存的能量是1.07×1011 kJ(计算公式是EG=MG×1.6×107);
这些玉米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是3.272×1010 kJ(计算公式为ΔE呼=ΔMG×1.6×107);
这些玉米在整个生长季节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1.397 2×1011 kJ(计算公式为E固=EG+ΔE 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占所固定太阳能的比例是23.4%;
这块玉米田的太阳能利用效率是1.64%(计算公式为η=1.397 2×1011/8.5×1012)。
〖小结〗见板书。
〖作业〗练习一二。
〖提示〗
基础题
1.A。
2.D。
3.B。
拓展题
⑴略(2)图b所示生态系统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还有一部分可以以生活能源或食物中化学能的形式被人类再度利用,因此,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充分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2.不能。
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物质总是由有序朝着无序的方向(熵增加)发展。
硅藻能利
用获取的营养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作用释放能量,依靠能量完成物质由无序向有序的转化,维持其生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