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答题实用模板及典型例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中地理答题模板

(完整版)高中地理答题模板

农业1、分析某地的农业区位(或农业发展条件):(1)自然因素:①地形平坦。

②气候暖湿(或光热水充足,或雨热同期)。

③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2)社会因素:⑤市场。

⑥交通。

⑦政策扶持。

⑧劳力。

⑨技术2、某地农业区位远离市场的原因(如海南是我国冬季瓜果供应、美国南部阳光地形种植花卉和蔬菜供应北方市场等):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②农产品保鲜、冷藏术的发展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雨热同期。

④灌溉水源充足。

⑤劳动力丰富。

⑥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⑦大米是这里人的主食4、温带发达国家乳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如西欧、美国、新西兰):①土地贫瘠、气温较低,不适合种植谷物,但适应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人口稠密,城市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

③交通发达。

5、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①水稻种植业。

②大牧场放牧业。

③商品谷物农业。

④混合农业。

⑤种植园农业。

⑥乳畜业。

⑦(粗放)畜牧业⑧园艺业。

⑨灌溉农业。

⑩河谷农业。

绿洲农业。

传统旱作农业。

还有①基塘农业。

②立体农业。

③坝子农业6、各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①东亚(不含中国):水稻种植业。

②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业和种植园农业。

③中亚:灌溉农业和畜牧业。

④西亚和北非:河谷农业,灌溉农业和畜牧业。

⑤地中海沿岸:园艺业。

⑥欧洲: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园艺业。

⑦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灌溉农业等。

⑧南美:大牧场放牧业、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7、中国各地的农业地域类型:①东北:商品谷物农业。

②(内蒙古等四大牧区):牧区畜牧业。

③华北:传统旱作农业。

④南方(含西南):水绿洲农业(也可以说是灌溉农业)。

⑦青藏高原的湟水和雅鲁藏布江谷地:河谷农业。

⑧横断山区及南方丘陵:立体农业。

⑨云贵高原:坝子农业。

⑩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混合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商品农业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收入工业1、分析某地工业区位因素:①近原料产地。

高中地理超全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超全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超全答题模板一、自然地理特征分析1. 描述某地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周边地区的相邻关系等。

2. 判断气候类型:看降水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从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分配以及空间分布来分析。

3. 判断地形类型: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分析,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形态闭合的区域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为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为山地;(2)根据海拔与相对高度分析;(3)根据特殊地貌分析。

如喀斯特地貌。

4. 河流流向判定:主要考虑地势高低及地势起伏状况。

5. 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从流量、水位(含汛期、枯水期、断流)、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

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1. 农业地域类型分析:根据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因素考虑。

2.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根据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运输、土地租金等因素考虑。

3. 交通线路布局:考虑自然因素(地形、气候等)、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基础)、军事因素(国防需要)等因素。

4.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考虑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经济因素(农业、工业基础、市场、交通等)、社会因素(科技、军事、宗教、政府政策等)等因素。

三、区域地理特征评价1.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评价:包括产生的原因和产生的危害性及解决措施等。

2.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从区位条件、资源状况、工业发展状况、农业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四、地图类题目答题模板1. 经纬网地图方向定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南北方判断:在北半球,纬度值向北增大为高纬度;在南半球纬度值向南增大为高纬度。

根据极点判断南北极。

根据特殊的经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180°经线可判断半球位置。

特殊点法可快速定位经纬网地图上的重要点(如城市、港口、矿产等)的位置。

2. 等值线地图估算:山谷相反凸高降低大小一致闭合必守(山谷线规律)(河流平原)中等高线图陡崖不可攀根据局部地区出现等高线闭合判断地形类型(山顶、鞍部、山谷)。

高中地理必备核心答题模板(自然地理部分)

高中地理必备核心答题模板(自然地理部分)

高中地理必备核心答题模板(自然地理部分)自然地理:包括宇宙环境、地球运动、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自然资源等方面。

(一)影响温度的因素(11个)1.纬度:(太阳辐射、太阳高度角):纬度越低,温度越高;2.地形:海拔越低,温度越高(经常用于谷地);3.山脉阻挡:冬季北侧有山脉阻挡冷空气,温度高;4.洋流:暖流増温,寒流减温;5.锋面:冷锋后最冷,暖锋后最暖;6.下垫面:城市>郊区(城市热岛效应);荒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含水越多,温差越小)7.海陆位置: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内陆;8.天气情况:白天晴天>阴天(原因是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夜晚阴天>晴天(原因是阴天大气保温作用强),整体来看,晴天多温度更高;9.海陆风:冬季海风増强海洋性,増温(如盛行西风);10.山地阴阳坡:北半球南阳北阴,南半球北阳南阴;11.下沉气流:谷地下沉气流可以増温,也可以降温,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増温(导致雪崩)(二)影响降水或水分的因素(12个)1.风:吹海风多雨(如盛行西风、东南季风),吹陆风少;2.雨:如信风、西北季风;3.气压:低压上升气流多雨,高压下沉气流少雨;4.洋流:暖流増湿,寒流减湿;5.锋面:冷锋峰后降水,暖锋锋前降水;6.下垫面:湖泊降水>森林>荒地,城市雨岛效应,雾岛效应;7.海陆位置:临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8.山地迎背风坡: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焚风效应少雨9.谷地上升与下沉气流:下沉増加蒸发,降低湿度;上升气流遇冷凝结多降水10.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厄尔尼诺中国少雨旱灾,拉尼娜洪灾11.蒸发:纬度高温度低蒸发弱纬度低温度高蒸发强12.下渗(土质疏松、西北沙土、西南喀斯特地貌易下渗,东北青藏冻土、城市地面硬化不易下渗)(三)影响气候的因素(4个)1.纬度:决定太阳辐射强度,影响温度和季节变化;2.气压与风带:控制降水分布及气候类型,如风从海洋带来水汽形成降雨,高压系统则常伴晴热干燥天气;3.洋流:调节沿岸气温湿度,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4.地形:改变风向、风速,影响气温、降水分布,如山脉阻挡或抬升气流导致降雨差异,海拔高度直接影响气温。

地理高中万能答题模板

地理高中万能答题模板

地理高中万能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的答题模板可以因不同的知识点和题型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通用的答题模板,供您参考:
1. 分析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分析。

考虑地球运动、地质作用、大气环流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2. 描述某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描述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特征。

分析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3. 分析某地区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描述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如农业、工业、城市发展等。

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土地利用、资源开发、环境污染等。

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4. 比较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从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进行比较。

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如地球运动、地质作用、大气环流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5. 分析某地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描述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如温度、降水、风向等。

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成因,如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地貌等。

6. 解释某地区的地貌形成原因:
分析该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如山地、河流、湖泊等。

考虑地质作用、气候、生物等因素对该地区地貌形成的影响。

7. 分析某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
分析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等。

考虑市场需求、农业技术、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3《区域可持续发展》答题模板(上)

高中地理必修3《区域可持续发展》答题模板(上)

全面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1.地理位置条件2.自然地理条件(1)农业条件: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e.生物(2)工业条件:矿产资源(如:各种金属矿、海盐、能源等)、土地资源、水资源等。

3.人文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1)人口(包括:劳动力素质、数量)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劳动力素质高;人口少、城市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广阔(2)交通海陆交通便利(3)市场(经济腹地)消费市场广阔;潜在市场广阔(4)科技科技发达/技术先进(5)发展历史(悠久)和工农业基础(好)(6)国家政策(支持)水能资源开发的主要条件流量:气候湿润,降水充沛,河流流量大落差: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市场:离市场近,电力需求量大交通:交通便利资金和技术:水电站建设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低,水利工程移民搬迁量小生态环境和地质灾害:生态破坏小,地质灾害少。

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有利影响:(1)经济效益: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2)社会效益:增加就业机会(3)生态效益: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调节库区气候;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改善水质等不利影响:(1)上游: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引发生态破坏和地质灾害(2)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河流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径流量减少,海水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

分析河流的航运价值(1)水文特征:径流量大小、稳定状况、结冰期长短、含沙量大小、落差大小、流速缓急(2)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大小、支流状况、河网密度(3)经济发展状况:流域内经济状况、运输需求状况(人口、城市数量)其他:与铁路、海港相连,便于水陆联运、河海联运分析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自然原因:(1)地块小(地形破碎),不利于大规模机械耕作(2)河网稠密,不利于大规模机械耕作(3)土壤黏重,土地肥力下降(4)气候变化(5)水资源(灌溉水源)减少社会经济原因:(1)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耕地(2)农业结构调整(如发展经济作物会占用大量耕地)(3)大量人口迁入,加重粮食压力。

高中地理(大题)万能 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大题)万能 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大题)万能答题模板一、自然地理(答题模板)1、描述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纬度带、热量带、半球)、海陆位置(沿海、内陆)、相对位置(邻国、临省、方位)、交通位置(交通要道)2、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以xx为主(地形)(2)地势x高x低(地势)(3)地势低平,起伏较小;地表崎岖,起伏较大(起伏)特殊:(1)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冰川地貌(地貌)(2)主要地形区分布(3)海岸线平直/曲折(海岸线)3、如何描述气候特征(1)全年高温;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冬冷夏热(年气温)(2)气温年较差大/小(气温年较差)(3)年降水总量大/小(年降水)(4)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夏秋(降水季节变化)特殊:(1)大陆性/海洋性强(2)雨热同期;(3)高原区/沙漠区(气温日较差大)(4)季风区(降水年际变化)456、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7、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河道曲直情况(5)支流多少(6)河流支流形态(扇形、树枝状、向心状、放射状)8、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9、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10、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晴天多;③地势高;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101]地理答题模板必修三

[101]地理答题模板必修三

[101]地理答题模板必修三地理答题模板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㈠自然条件⑴地理位置⑵地形⑶气候⑷水源⑸土壤⑹⑺生态环境㈡社会经济条件⑴农业⑵工业⑶商业⑷交通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1.荒漠化的原因㈠气候干旱⑴基本: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⑵物质: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⑶动力: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季节;㈡气候异常,气温降水变率大,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调,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㈢人为因素:⑴人口增长过快;⑵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2.荒漠化防治的措施⑴控制人口增长;⑵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⑶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⑷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⑸合理利用水资源第二节森林的开发与保护1.雨林的全球效应:“地球之肺”“巨型水库”“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人类医学宝库”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⑴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

⑵雨林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植物体内,而又是雨林中最容易遭到破坏的部分。

3.雨林被毁的原因⑴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⑵过度的迁移农业;⑶开辟大型农牧场;⑷商业性伐木;⑸采矿修路及城镇建设。

4.雨林的保护与开发㈠开发⑴鼓励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保护性开发;⑵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㈡保护⑴加强雨林管理与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⑵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的机会;⑶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⑷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1.山西煤炭开发的条件⑴资源丰富:储量丰富,分布较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

“大广齐优好”⑵市场广阔:①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②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还会不断增长;③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地理必修三答题模板及典型例题

地理必修三答题模板及典型例题

地理提分方案——张源一、全世界要紧气候类型:气候分布中、低纬度的高大山地和高原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等地二、理想大陆气候散布模式图一、温度带的判定:二、依照降水特点确信具体气候类型:三、河流的治理一、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要紧分为两个方面:自然缘故和人为缘故。

下面咱们从成因和治理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自然缘故:要紧从水系特点、水文特点、气候特点三个方面分析。

②人为缘故:主角从植被破坏、围湖造田分析。

二、河流的治理方法:上游:治理原那么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南北半球的判断:6、7、8月高温:属于北半球;12、1、2月高温:属于南半球热带(南北纬30°之间):T最冷月>15℃:1、热带雨林气候、2、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南北纬30°—40°之间):T最冷月>0℃:5、亚热带季风气候、6、地中海气候温带(南北纬40°—60°之间):T最冷月>07、温带季风气候、8、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北纬60°—90°之间)):T最热月<15℃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11、苔原气候、中游:治理原那么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那么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3、举例:以长江为例①自然缘故:A、水系特点:·流域广,支流多。

·中上游植被破坏严峻,含沙量增大。

·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顺畅。

B、水文特点:流经湿润地域,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C、气候特点:有些年份,气候异样,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②人为缘故: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峻,水土流失加重,造成流域修养水源,调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举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致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降低※四、区位优势的分析(注意一样先答自然条件层次要清楚,再加上必要的分析,空答理论而无材料分析也无法得分)(高考必考)①自然条件:水:水源。

(完整版)高中地理答题模板

(完整版)高中地理答题模板

农业1、分析某地的农业区位(或农业发展条件):(1)自然因素:①地形平坦。

②气候暖湿(或光热水充足,或雨热同期)。

③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2)社会因素:⑤市场。

⑥交通。

⑦政策扶持。

⑧劳力。

⑨技术2、某地农业区位远离市场的原因(如海南是我国冬季瓜果供应、美国南部阳光地形种植花卉和蔬菜供应北方市场等):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②农产品保鲜、冷藏术的发展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雨热同期。

④灌溉水源充足。

⑤劳动力丰富。

⑥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⑦大米是这里人的主食4、温带发达国家乳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如西欧、美国、新西兰):①土地贫瘠、气温较低,不适合种植谷物,但适应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人口稠密,城市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

③交通发达。

5、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①水稻种植业。

②大牧场放牧业。

③商品谷物农业。

④混合农业。

⑤种植园农业。

⑥乳畜业。

⑦(粗放)畜牧业⑧园艺业。

⑨灌溉农业。

⑩河谷农业。

绿洲农业。

传统旱作农业。

还有①基塘农业。

②立体农业。

③坝子农业6、各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①东亚(不含中国):水稻种植业。

②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业和种植园农业。

③中亚:灌溉农业和畜牧业。

④西亚和北非:河谷农业,灌溉农业和畜牧业。

⑤地中海沿岸:园艺业。

⑥欧洲: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园艺业。

⑦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灌溉农业等。

⑧南美:大牧场放牧业、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7、中国各地的农业地域类型:①东北:商品谷物农业。

②(内蒙古等四大牧区):牧区畜牧业。

③华北:传统旱作农业。

④南方(含西南):水绿洲农业(也可以说是灌溉农业)。

⑦青藏高原的湟水和雅鲁藏布江谷地:河谷农业。

⑧横断山区及南方丘陵:立体农业。

⑨云贵高原:坝子农业。

⑩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混合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商品农业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收入工业1、分析某地工业区位因素:①近原料产地。

(完整版)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模板及例题

(完整版)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模板及例题

第一版块基础概览:自然地理部分☆怎样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描述河流水系特征: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描述河流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社会人文地理部分☆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土地:地形、土壤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3.水源(灌溉水源)「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2.交通3.国家政策4.劳动力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6.工业基础☆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地理位置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3.农业因素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5.市场因素6.科技因素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8.历史因素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eg.归国华侨投资办厂)☆城市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较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影响当地供水和交通运输4.资源条件(代表城市:大同、大庆、鞍山、克拉玛依、英国伯明翰、美国芝加哥、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矿>)「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代表城市:株洲、石家庄、日本筑波)2.政治因素(代表城市:合肥,美国华盛顿,巴西巴西利亚)3.军事因素(代表城市:美国波士顿)4.宗教因素(代表城市:耶路撒冷)5.科技因素(代表城市:日本筑波)6.旅游因素(代表城市:黄山、泰安)☆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自然方面」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地理必修三答题模板与典型例题

地理必修三答题模板与典型例题

地理提分方案——X源一、全球主要气候类型:T最热月<15℃2、冰原气候全年酷寒分布在极地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纬度高,太阳高度极小,受极地气团和冰原气团控制高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分布中、低纬度的高大山地和高原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等地地势高,地势起伏大二、理想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1、温度带的判断:南北半球的判断:6、7、8月高温:属于北半球;12、1、2月高温:属于南半球热带(南北纬30°之间):T最冷月>15℃:1、热带雨林气候、2、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南北纬30°—40°之间):T最冷月>0℃:5、亚热带季风气候、6、地中海气候温带(南北纬40°—60°之间):T最冷月>0 7、温带季风气候、8、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北纬60°—90°之间)):T最热月<15℃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11、苔原气候、三、河流的治理1、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下面我们从成因和治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自然原因:主要从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三个方面分析。

②人为原因:主角从植被破坏、围湖造田分析。

2、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3、举例:以长江为例①自然原因:A、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

·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

·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B、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C、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②人为原因: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高中地理必修三答题模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答题模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答题方向与注意事项荒漠化一、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原因: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②动力条件:大风频繁③物质基础: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护。

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具体表现在①过度放牧②过度樵采③过度农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当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二、荒漠化的危害1. 生态环境恶化,威胁基础设施2.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3.使农牧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下降,引发饥荒,造成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4.严重影响荒漠化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已经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三、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控制人口增长( 2)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3)解决生活能源问题( 4)发展节水农业( 5)植树种草,防风固沙( 6)设置草沙障湿地一、湿地的成因①气候:多雨、蒸发弱②地形:平缓、低洼、排水不畅。

③土质、土层:冻土层或透水性差。

(或多滩涂)④水文、水系:河网密布、经常发生凌汛、河流泛滥。

二、湿地的作用1、生态效益:①调节气候②维持生物多样性③调蓄洪水④降解污染物。

2、经济效益①提供丰富的农产品。

②提供矿物资源。

③航运。

3、社会效益①旅游观光。

②教育与科研价值。

三、湿地资源问题数量减少,质量下降造成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

四、湿地资源的保护①退田还湿地;②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③防治水污染;④禁止滥捕滥猎保护野生动植物;⑤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⑥建立湿地保护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一、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条件自然地理条件:①位置②气候③地形④水文水系⑤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 :①工农业、②人口、城市③经济基础等二、田纳西河综合开发的经验的启示是什么?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2、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4、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1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一、评价区域优势资源开发的条件:资源的丰富程度与优劣、市场开发前景、交通状况、水资源状况、资金、技术等二、分析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单一、市场地位下降、生产成本上升、环境污染等三、分析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主要有两大途径:①调整产业结构,对能源、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

区域地理(必修3为主)答题模板

区域地理(必修3为主)答题模板

常见地理问题建模大全1、水土流失成因分析模式:
[分析模式的应用] 中国主要水土流失成因的比较:
2、土地荒漠化成因分析模式:
3、区域(或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成因分析模式:
4、干旱发生的一般机制及防御:
[分析模式的应用] 中国干旱多发地区成因的异同比较:
5、洪涝灾害成因分析模式:
[分析模式的应用] 黄河、淮河、长江洪涝成因的比较:
6、江河咸潮成因分析模式:
7、河流航运的评价模式:
8、农业区位分析模式:
[中国主要农业地区气候条件的对比分析]
9、工业区位分析模式:
10、铁路区位分析模式:
[青藏铁路、南昆铁路的制约因素]
11、环境污染成因分析模式:
[分析模式的应用] 墨西哥湾污染事件
12、沼泽的成因分析模式:
[分析模式的应用] 几个区域的沼泽成因的比较;
13、水利工程(水库)利弊的评价模式:
14、自然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模式:(以某地资源为例)
11、附:世界主要地区的地形特点及部分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
①北美洲沿36°N 的地形剖面图 ②澳大利亚大陆沿23.5°S 的地形剖面图 ③南美洲沿36°N 的地形剖面图 ④非洲沿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
⑤俄罗斯沿60°N地形剖面图⑥死海地区地形剖面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提分方案张源、全球主要气候类型:10"10"60。

之间 T 最冷月 >0 c )3、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四季湿 润,冬雨较多南、北纬40 o 〜 60o 大陆西岸及 岛屿西欧、北美大陆和南 美大陆西海岸狭长 地带、新西兰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北纬60。

附近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严寒,暖 季短促,降水少且 集中夏季南、北纬50 o 〜 70 o 之间亚欧大陆和北美大 陆的北部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带(北纬 1、苔原全年严寒,分布在极地附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 地处高纬,太阳高度较小、 60。

〜90 °气候降水少近陆的北冰洋沿岸受极地气团和冰原气团控制最热月<15 C2、冰原全年酷寒分布在极地南极大陆和格陵兰 内陆地区纬度高,太阳高度极小, 受极地气团和冰原气团控制气候高山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分布中、低纬度 的高大山地和 高原青藏高原、南美安第 斯山等地地势高,地势起伏大、理想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烘帯雨林气僦1、温度带的判断:AH 4^'J犬閘屮部 大附飯艸人河旳闻SKT木气莎沆 70° 60*70 ■' Z嚓•漁扳地碑压带 *极地 春現嵌“ 副摄地 低乐带10°縊苗人丸fl 气低淵为孕隨 '〔攸 so-卫(TA /20* 黙消沖淤气址'•…… - ----- 和0 亚熱鬻李処 和口」 孝凤rt 部润rM乎风25隊雪羽風q 候赤遺鞭 压帶叩净命人陆件气候親帯誨 洋性气蝕2、根据降水特点确定具体气候类型:年雨型二(降水李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侯>2000 num-1[温带海洋性气候>700夏雨型;(夏季皋雨,冬幸少雨或干旱(雨热同期$「热带草原气候>750-LOW KW V 「热带李风气候>1500 imP I 季风气候、亚热带李颯气候訂I 温带季风气候A笔雨型;(字季多雨,夏季干旱);地中海气候4少雨型岂(终年降朮猶少){热帯沙漠邑候、湛带大陆性包加:亚零带俎性气候、根地气候 、河流的治理1、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下面我们从成因和治理 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 自然原因:主要从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三个方面分析。

② 人为原因:主角从植被破坏、围湖造田分析。

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热带(南北纬30°之间):T 最冷月>15 C:1、热带雨林气候、2、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南北纬30°— 40°之间):T 最冷月>0 C:5、亚热带季风气候、6、地中海气候3、举例:以长江为例|①自然原因:A、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

•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

•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B、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C、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②人为原因: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降低※四、区位优势的分析(注意一般先答自然条件条理要清晰,再加上必要的分析,空答理论而无材料分析也无法得分)(高考必考)①自然条件:水:水源。

流量、流速、含沙量、结冰期、洋流等方面。

土:土地。

土地类型、土壤肥度、疏松度等。

资:资源。

能源、矿产、森林、粮食、海洋等生:生态。

动物、植被、生态环境等地:地形、地势、海拔、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等气:气候。

降水、光照、气温(温差)、热量、气压、盛行风(季风)等②社会经济条件工:工业。

基础、结构、布局等农:农业。

基础、结构、布局、机械化、专门化、商品化水平等城:城镇。

历史、布局、辐射带动作用、基础设施建设等交:交通。

航运、海运、空运、铁路、公路、港口等商:市场、劳动力、资金(即资本主义三要素)、地价、集群效应等人:人口。

人群类别、数量、密度、文化水平、就业机会等③其他:政治:政策等科技:高新技术区、研究所等教育:高等院校、人才等【例】:分析珠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

水:珠江。

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无结冰期,航运价值高。

土:多水田资:大亚湾核电能源丰富;粮食资源丰富;海洋资源丰富。

生:无。

地: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位于热带亚热带交汇处;临近港澳,面向东南亚。

气:亚热带季风季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降水丰富。

工: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农:农业发达;基础好城:有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带动;基础设施较完善。

交:铁路、公路、航运发达。

商: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资金雄厚;产业集群效应强。

人:人口稠密;文化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政治:政策优惠。

科技:人才众多;科技发达。

历史:开发早,“侨乡”五、土地荒漠化的防治一一以西北地区为例1、背景:⑴位置和范围: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以北。

行政区划跨新、宁、甘、内蒙古及吉、辽、冀、陕等省区的一小部分。

⑵地形地貌:以高原、盆地为主,洞中部为辽阔坦荡、波状起伏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是(新疆境内)三山夹两盆。

⑶自然特征:①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原因:自然-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地形-高原面积广大、高山环绕盆地、青藏高原隆起)②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以贺兰山为界2、分布: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造成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干旱的绿洲边缘,过度樵采,造成沙丘活化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和樵柴破坏固定沙丘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重视环保,荒漠化呈点、线状,面积小而分散,但危害大3、西北荒漠化的原因(重点):⑴自然原因:①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来源少,气候异常干旱②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③大风吹杨⑵人为原因:①过渡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渡农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合理4、治理(重点):⑴干旱农牧过渡区和旱农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扩大林草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营造防护林;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⑵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发展节水农业;建草方格沙障和障内固沙植物相结合;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六、水土流失问题——以黄土高原为例1、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黄土土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2)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3开矿。

2、治理的措施:①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②植树造林;③小流域综合治理*3、治理的意义:①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②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③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补充*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①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也叫水土保持耕作法;②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即水土保持造林措施及种草措施;③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山坡水土保持工程中有梯田、坡面蓄水工程(水窖、涝池)、山坡截流沟等,在山沟治理工程中有谷坊、拦沙坝、沟道蓄水工程及山洪、泥石流排导工程等。

七、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一以洞庭湖区为例1、湿地的定义及分布①、湿地的定义: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②、湿地的类型及特点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泛洪平原、珊瑚礁、河口三角洲、红树林、低潮时水位小于6米的浅海人工湿地:水库、稻田、渔塘、人工河、人工湖陆地和水体的过渡地带红树林: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因砍伐时遇铁变成红色而得名。

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

2、洞庭湖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1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无霜期长(2 )地形和土壤:地势低平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3 )水源:河湖密布,灌溉便利,水产养殖业发达3、洞庭湖的功能:(1)产出功能:产生人类需要的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动植物、矿产、水产)、生活资源(2 )调节功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3)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4 )降解功能:净化水中污染物质(5 )其他功能:美化环境、旅游、航运、各种动物的栖息地4、保护措施:A、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B、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减少泥沙淤积C、防止水污染,保护水体D、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自然保护区,维护生物多样性E、建立保护湿地的法律法规、增强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5、保护湿地的意义(好处及作用):(1)生态效益:a、维持生态多样性;b、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c、降解污染物(2)经济效益:a、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b、提供矿物资源;c、能源和水运(3)社会效益:a、观光与旅游;b、教育与科研价值八、3S系统1、RS是遥感,是传感器接受地面或其他信息将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它所拍摄的画面是静态的,有颜色分层,一般碰到像告诉你所拍摄的对象所发射的波段是不一样的,则是需要用RS,或者是像人口居民分布,什么什么分布之类的,也要用到RS,只要记得它所得到的图象是简单并且是静态的就可以了•(关键词:快速)2、GIS是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说它应是多张RS图层的合成,你能够从图中得到丰富的信息,并且它具备数据的分析和表达•碰到选择题它一般会给你提示,比如多张图层合成的,或者告诉你将居民分布同交通线路图一起组合的图之类,则是GIS.3、GPS是全球定位系统,顾名思义是定位用的,你只要看到题目是说要定位,动态跟踪的,那就是需要GPS 了•但考GPS还有种考法是问地面上任何一点在任一时刻,地平面上空需要⑷颗GPS卫星,一颗(经度)(纬度)(高程)(时间)4、小结:①GIS是大脑,是负责处理、分析的②GPS是提供定位等数据的③RS主要是提供遥感影像等数据,是眼睛;④GPS和RS为GIS提供了数据源※九、区域工业和农业(重点)1、分析其有利条件:①自然区位因素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资源、气候、地形、能源、地理位置②人文区位主要考虑:政策、交通、劳动力、技术、市场、人才(详见四)注:评价区位条件时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说。

2、建设工厂,发展农业等等影响(好处):①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②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③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十、沼泽(湿地)形成的原因1、降雨量大于蒸发量或者蒸发量较弱,水转化成气态的较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