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概念】高考一轮苏教版6【讲义】氧化还原反应
届高三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苏教版)(原创)PPT课件
![届高三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苏教版)(原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7edbc8bb68a98270fefa40.png)
5.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同一周期:金属性减弱(还原性减弱) ,非金属性增强(氧化性增强)
同一主族:金属性增强(还原性增强) ,非金属性减弱(氧化性减弱)
6.根据电化学原理判断
●原电池负极或电解池阳极:
强还原剂-ne == 弱氧化产物 ●原电池正极或电解池阴极:
强氧化剂+ne =弱还原产物
活泼金属作原电池负板,被氧化; 电解池中还原性强离子在惰性阳极发生氧化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题型探究
题型二 考查氧化性与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例4] 已知:① 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 绿色气体;② 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 气体,溶液变黄色;③ 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
高三化学复习
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考纲
•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剂 和还原剂等有关概念。
• (2)掌握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之间 的常见反应,会比较物质氧化性或还 原性的强弱。
• (3)能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并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 和数目。
专题网络
考点扫描
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7.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来判断。
如:H2+X2=2HX;△H1 , H2+Y2=2HY;△H2 。
若 △H1<△H2, 则 氧化性:X2﹥Y2;
还原性:X— ﹤ Y—。
8.外界条件对某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影响
如浓度、温度、酸性等。
9.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
常见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F2、Cl2、Br2、I2、O2、O3等
1∶2的是
(D )
A.O3+2KI+H2O==2KOH+I2+O2 B.2CH3COOH+Ca(ClO)2==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规律课件(88张)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规律课件(88张)](https://img.taocdn.com/s3/m/4bf2cb2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2.png)
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
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MnO2发生________反应,HCl发 生________反应;生成 1 mol Cl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________,被氧 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盐酸显示的性质是________性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为人类提供 与
化。
有益的服务。 社会责任
第1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规律
1
2
3
4
环节1 课前自主复习 环节2 高考热点突破 环节3 新情境专项练 课时质量评价
01
环节1 课前自主复习
基础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本质 基础2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第1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规律
[练后梳理]
双线桥法
单线桥法
表示
方法
===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①箭头指向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 ①箭头从失电子元素的原子指
变化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且需注明 向得电子元素的原子。
注意
“得到”或“失去”。
②不标“得到”或“失去”,
事项
②箭头的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 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总数。
向,仅表示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 ③线桥只出现在反应物中
1
2
3
4
环节1 课前自主复习 环节2 高考热点突破 环节3 新情境专项练 课时质量评价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本质 [以练带忆]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课件(73张)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课件(73张)](https://img.taocdn.com/s3/m/2835a11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d.png)
24
考点 1
考点 2
微专题 06
真题演练•明确考向
课时作业
(2)KClO3+6HCl===KCl+3Cl2↑+3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轮 ·化学
答案:(2)
25
考点 1
考点 2
微专题 06
真题演练•明确考向
7
考点 1
考点 2
微专题 06
真题演练•明确考向
课时作业
(3)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一轮 ·化学
其中 Fe2+、SO23-(H2SO3)主要表现_还__原__性___,H2O2 主要表现__氧__化__性__。
8
考点 1
考点 2
微专题 06
真题演练•明确考向
课时作业
一轮 ·化学
22
考点 1
考点 2
微专题 06
真题演练•明确考向
课时作业
△ ④2NaCl+H2SO4(浓)=====Na2SO4+2HCl↑ ⑤Fe+2HCl===FeCl2+H2↑
答案:② ⑤ ③
一轮 ·化学
23
考点 1
考点 2
微专题 06
真题演练•明确考向
课时作业
一轮 ·化学
题组四 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 5.用双线桥法标出下列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 (1)2Na2O2+2H2O===4NaOH+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轮 ·化学
1.氧化性、还原性 (1)氧化性是指_得__电__子___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__失__电__子__的性质
氧化还原反应讲义课件.doc
![氧化还原反应讲义课件.doc](https://img.taocdn.com/s3/m/11ab5df7f121dd36a32d82dd.png)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要点) 一、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反应( oxidation reaction):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 reduction reaction):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数==得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口诀: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 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 氧化产物:氧化后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还原后的生成物。
氧化剂 +2、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结果 (2) 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3、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复习】我们初中学过哪些基本反应类型?并举例说明。
反应类型 举例表示式 化合反应C +O 2 CO 2A +B====AB点燃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分解反应 CaCO 3 CaO +CO 2↑ AB====A +B 置换反应C +2CuO 2Cu +CO 2↑A +BC====AC +B复分解反应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AB +CD====AD +CB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许多化学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的多少可以把他们分为四个基本反应类型,但是有一些反应,比如 Fe 2O 3 + 3CO ==2Fe +3CO 2 ,经过分析,它不属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任何一个,说明上述分类方法不能包括所有反应,所以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新的分类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解决一下这个问题【活动】写出下列化学反应,并指出反应类型 1、铜和氧气的反应 2、氧化铜与氢气的反应 3、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4、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5、碳酸钙的分解反应请分析几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反应前后有无变化?根据元素化合价是否有升降,我们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苏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65cb0b48d7c1c708a1456b.png)
考情分析
近年高考中常以社会实际问题或典型实例为载体,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或将氧化还原反 应与物质的推断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应 用能力,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考查难度较小;在非选择 题中常将氧化还原反应与酸碱中和滴定、电化学原理、 盖斯定律和电化学原理等综合考查,同时还考查新情景 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返回目录
使用建议
2.离子反应也是历年高考的命题热点之一。如离子 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离子的共存问题、离子的检验、 鉴别与推断,有关离子反应的应用与计算等都是常考点。 关于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有以下三个特点:
(1)所考查的离子反应大多是中学化学教材上的基本反 应,其错因设置主要有:化学式的拆分不当、电荷不守恒、 产物不合理、忽略了限定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无色透 明、漏掉部分反应)等;
3.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以Cu与稀硝酸 的反应为例)
(1)双线桥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线桥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目录
第四单元 氧化还原反应
•基 础
• 4.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
知 识
的关系
返回目录
使用建议
► 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用10课时完成,其中6课时用于在课堂上 互动式完成第4~7单元,2课时用于处理各讲的习题讲评, 2课时用于测试和讲评。
返回目录
•基 础 知 识 巩 固
•考
点 核
第四单元 氧化还原反应
心
突
破
•高 考 真 题 体 验
返回目录
考试说明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2011高考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课件(苏教版)
![化学:2011高考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课件(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724ce9964bcf84b8d57b34.png)
•(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 氧化产物价态相同, •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来进行判断。例 如: •16HCl(浓)+2KMnO4===2KCl+2MnCl2+
•(4)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 •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 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 ••可(5)根根据据氧原化电产池物、价电解态池的的高电低极来反判应断比较 氧•①化两剂种氧不化同性的的金强属弱构。成原电池的两极。负 •极如金:属2F是e+电3子Cl流2 出极2,Fe正Cl极3 金属Fe是+电子流
>Z2>B2>A3+,故
选项中C项正确;A项中氧化性符合Z2>A3+,
故能发生反应;①中 是氧化剂,X2+是
• 2. 下列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化 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 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时由反应物
• 3.将SO2通入CuSO4和NaCl的浓溶液中, 溶液颜色变浅,析出白色沉淀,取该沉淀
• 1.在常温下,溶液中发生下列几个反应:
• ① 16H + + 10Z - + 2XO===2X2 + + 5Z2 +
8H2O
• ②2A2++B2===2A3++2B- Z2===B2+2Z-
③ 2B - +
•解析:由①的氧化性
>Z2,②的氧化
性B2>A3+,③的氧化性Z2>B2。
•则其氧化性顺序为
分析,知其中含Cl:35.7%,Cu:64.3%。
SO2在上述反应中作用是( )
• A.酸
B.漂白剂 C.还原
剂 D.氧化剂
• 4.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 的是( )
• A.CO + H2O(g)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苏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苏教版知识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aeec53b071fe910ef12df8b2.png)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氧化还原反应二. 教学目标理解氧化和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概念;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能配平反应方程式。
三. 教学重点、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分析、配平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四. 教学过程:1.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及其关系2. 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常用于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注意箭头的指向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2)单线桥法(常用于表示电子转移的实际情况)注意箭头的指向!3. 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⑴守恒律: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
⑵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呈现一种性质。
即:“高价氧化低价还,中间价态两头转”⑶强弱律:强制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还原剂+弱氧化剂。
主要应用:①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②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弱的物质。
⑷转化律: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容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反应,化合价的变化遵循“只靠拢,不交叉”(即价态归中);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歧化律-—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同时升降归中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反应时,化合价向中间靠拢,且一般符合邻位转化和互不换位规律,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⑸优先律: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
一种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
即“先强后弱”原则。
⑹难易律: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后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后就越难失电子。
4.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能力,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22 高考一轮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和本质2.氧化还原反应与其他反应间的关系(1)与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2)与电极反应的关系:①原电池:负极—氧化反应,正极—还原反应;②电解池:阳极—氧化反应,阴极—还原反应。
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及其产物1.常见氧化剂(1)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Cl2,一般被还原为Cl-。
(2)元素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如浓硫酸,一般被还原为SO2。
(3)过氧化物:如H2O2,一般被还原为H2O。
2.常见还原剂(1)活泼的金属单质:如Zn,一般被氧化为Zn2+。
(2)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H2,一般被氧化为H2O。
(3)元素处于低价态的物质:如CO,一般被氧化为CO2。
3.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单线桥法用单线箭头从被氧化(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被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标明电子数目,不需注明得失。
如MnO2与浓盐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2)双线桥法用双线箭头按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分别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并注明得失及电子数目。
如Cl2和NaOH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1.易误诊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2)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 (3)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 (4)非金属阴离子只具有还原性,金属阳离子只具有氧化性( ) (5)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 )(6)浓H 2SO 4具有强氧化性,SO 2具有还原性,故浓H 2SO 4不能干燥SO 2( ) 【答案】 (1)× (2)× (3)√ (4)× (5)× (6)×2.反应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 中,氧化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生成1 mol Cl 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答案】 MnO 2 Cl 2 2 mol 2 mol3.(1)用双线桥表示Cl 2与NaOH 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
(2)用单线桥表示Cu 与稀HNO 3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条反应线:①氧化剂还原产物;②还原剂氧化产物。
熟记6个字:“升、失、氧;降、得、还”[元素化合价升高(降低)、失(得)电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领会2个守恒:化合价升降守恒和电子得失数守恒。
1.有关概念及联系2.几个等量关系(1)转移电子数=得电子数=失电子数 (2)化合价升高数=化合价降低数=转移电子数(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联系判断思路: 找变价―→分升降―→定数目―→定答案。
(2)高考题涉及到的元素化合价Cu +2F e +2S 2-2,K 2F e+6O 4,Li 2N -3H +1,AlN -3,Na 2S 2+2O 3,C 2+3O 2-4,NaH -1,Si +4C -4,Na 2O 2-1,HC +2N -3,,Fe +2S 2-1,KMn +7O 4,K 2Mn +6O 4(2014·郑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Na 2FeO 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O2↑。
下列对此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方框中的物质为Na2SO4B.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2 mol FeSO4发生反应时,反应中共转移8 mol电子【解析】根据元素守恒可知A正确。
分析化合价变化可知,2个+2价Fe原子失去8个电子,根据生成物中的“O2”可知在“6Na2O2”中,有2个-1价的氧的化合价升至0价,失去2个电子,另有10个-1价氧的化合价降至-2价,得失电子数均为10个。
据此可知B、C均正确。
2 mol FeSO4发生反应时,反应中共有10 mol电子发生转移,故D错误。
【答案】 D考向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判断1.(2010·安徽高考改编)亚氨基锂(Li2NH)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2NH+H2 LiNH2+Li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Li2NH中N的化合价是-1B.该反应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Li2NH发生还原反应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解析】A项,Li2NH中N的化合价是-3。
B项,该反应中H2一部分生成LiNH2,一部分生成LiH,故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正确。
C项,Li2NH中没有化合价变化,不发生还原反应;D项,钢瓶储氢是物理法,二者原理不同。
【答案】 B考向2转移电子数的计算2.(2014·河北容城中学月考)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3NF3+5H2O===2NO+HNO3+9HF。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B.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若生成0.2 mol HNO3,则转移0.2 mol 电子D.NF3在潮湿的空气中泄漏会产生红棕色气体【解析】分析反应前后各元素价态变化,可知NF3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其中:NF3―→HNO3是被氧化的过程,NF3为还原剂;2NF3―→2NO是被还原的过程,NF3是氧化剂,所以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生成1 mol HNO3转移2 mol 电子,所以生成0.2 mol HNO3转移0.4 mol电子。
NF3与潮湿的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NO,NO 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
【答案】 D1.强弱规律——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比较(1)依据反应原理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2)依据反应条件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剧烈,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是否加热、反应温度高低、有无催化剂和反应物浓度大小等。
(3)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相同条件下:①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产物价态高的其氧化性强。
②不同还原剂作用于同一种氧化剂,还原产物价态低的其还原性强。
(4)其他方法:金属活动顺序表,元素周期表和电化学原理等。
2.价态规律——“价态归中,互不交叉”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可总结为:价态相邻能共存,价态相间能归中,归中价态不交叉,价升价降只靠拢。
如:3.先后规律(1)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加入氧化剂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FeBr 2溶液中通入少量Cl 2时,因为还原性Fe 2+>Br -,所以Fe 2+先与Cl 2反应。
(2)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加入还原剂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含有Fe 3+、Cu 2+、H +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 3+>Cu 2+>H +,所以铁粉先与Fe 3+反应,然后依次为Cu 2+、H +。
(1)对于一种物质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反应,如Cl 2+H 2O HClO +HCl ,不能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2)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有强氧化性,如Na +、SO 2-4;同理,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也不一定具有强还原性。
(2013·上海高考)已知氧化性Br 2>Fe 3+。
FeBr 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 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Fe 2++b Br -+c Cl 2→d Fe 3++e Br 2+f Cl -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中的a 、b 、c 、d 、e 、f 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 )A .2 4 3 2 2 6B .0 2 1 0 1 2C .2 0 1 2 0 2D .2 2 2 2 1 4【解析】 根据题意,Cl 2先氧化Fe 2+,不可能只氧化Br -,B 选项错误。
【答案】 B(1)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如Al ――→-3e -Al 3+,而Na ――→-e-Na +,但还原性Na>Al 。
(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一定准确判断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剂、还原产物。
考向1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3.(2014·北京海淀区模拟)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微粒的还原性顺序为Cl -<Br -<Fe 2+<I-<SO 2,由此判断以下各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发生的是( ) A .2Fe 3++SO 2+2H 2O===2Fe 2++SO 2-4+4H +B .2Fe 2++Cl 2===2Fe 3++2Cl -C .2Br -+4H ++SO 2-4===SO 2+Br 2+2H 2OD .I 2+SO 2+2H 2O===4H ++SO 2-4+2I -【解析】 C 项中Br -还原性比SO 2强,违背题干事实。
【答案】 C考向2 价态规律应用——判断产物4.反应6HCl(浓)+KClO3===KCl+3Cl2+3H2O,氧化剂是____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当生成1 mol Cl2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
【解析】根据价态归中规律,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均为Cl2。
【答案】KClO35∶153N A考向3先后规律的应用5.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
若某溶液中有Fe2+、I-、Cl-共存,要将I-氧化除去而不氧化Fe2+和Cl-,则可加入的试剂是() A.Cl2B.KMnO4C.FeCl3D.HCl【解析】由①知氧化性Fe3+>I2,还原性I->Fe2+;由②知氧化性Cl2>Fe3+,还原性Fe2+>Cl-;由③知氧化性MnO-4>Cl2,还原性Cl->Mn2+。
由此推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FeCl3>I2,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Cl->Mn2+。
所以KMnO4可氧化Cl-、Fe2+及I-,Cl2可氧化Fe2+及I-,FeCl3只氧化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