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地质资料扫描数字化规范
基于CORS的地质资料整合解决方法探讨
基于 C R O S的地 质 资料 整合解 决 方法探 讨
王 彦 良 刘 艳 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南 省地 质 测 绘 总 院 , 南 郑 州 40 0 ) 河 河 5 0 6 摘 要: 近年 来 , 随着世界 范围 内资源争夺 的加 剧 , 质 资料 的 深度整 合与挖 掘 势在 必行 , 文对在 整合 过 程 中 出现 的 坐标转换 的问 地 本 题进 行分析 , 以期 对地质 资料 的顺 利整合 起 到一定 的推进 作 用。 茭键 谓 : 地质 资料 ; O S 坐 象转 换 CR ;
一
l 6一
中国新技术新产 品
随 着 G S技 术 应 用 研 究 的 不 断 扩 展 , 项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 P 个 尺度 变化参数 () k, 布尔莎换算公式 共有以上 C R 技术作 为 G S OS P 发展 的一个 方向已经成熟 2 C S的概念 OR 七个参数 。 起来 , 并且在不同的领域 发挥 了巨大的作用。目 连 续 运行 卫 星 定位 服 务 系统 (ot uu C nnoS i 所谓的三参数法 ,就是当所 在的区域比较 前随着世界范围内各类矿产 资源争夺的 日益加 O eainlR frn e S s m.简称 C RS系 小 的时候 , p rt a eee c yt o e O 反转角 的值很 小 , 尺度变 化也很小 。 剧 , 质工作 的重要性正在得 到国家和社 会的 统 ) 地 是现代 G S P 的发展热点之一 。 O S C R 系统将 在此情况下可 以忽略旋转角 的影响和尺度 因子 广泛 肯定 。本文探讨 的就是在地质 资料 整合过 网络化概 念引入到了大地测量应用 中,该系统 的影响 ,坐标系之间的变化就被简化为两个坐 程中出现的—些问题 的解决途径 。 的建立不仅 为测 绘行业 带来 深刻的变革 ,而且 标原点之 间的平移 ( ) z。 △【 ’ △ ) 1 地质资料现状简介 也将为现代 网络社会 中的空间信息服务带来新 通过 以上几个模 型 , 再结合 C R 系统高 OS 地质资料是 国家和社会投资地质工作所形 的思维和模式。 精度、 连续性 的测量特 点 , 以取 得更加 精细 、 可 成 的重要成果 ,是广大地质工作者辛勤劳动和 连续运行 参考站 系统可以定义为一个或若 准确 的转换 参数 , 并及时对误差较 大的区域进 智慧的结晶 。开发利用好 地质资料对服务 国家 干个固定的 、 连续运行的 G S P 参考站 , 现代 行改正 , 利用 为地质资料 的顺利整合提 供一个途径 , 经济社会发展 , 推进地质 找矿 实现重大突破 , 推 计算机 、 数据通信和互联网( M 技术组成 也将 为地 质资 料管 理 系统提供 基 础 的数据平 L A A 动地学进步 , 减少重 复投资 等都具有重 要的意 的网络 , 时地 向不 同类型 、 同需求 、 同层 台。 实 不 不 义。目前 , 统一汇交给国家 的地质资料 已经达到 次 的用 户 自动地 提供 经过 检验 的不 同类 型 的 3 5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成果简介 3 万种 ,还有大量 的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 G S 4 P 观测值 波相 位 , 伪距) 种改正数 、 , 各 状态 该系统 的建 设主要是实现 国土地质资料 的 资料 , 这是一座 巨大的宝库 。但是 由于历史 、 区 信 息 ,以及 其 他有 关 G S 务 项 目的系 统 。 入库 、 类、 P服 分 查询 、 增删及权 限管理 ; 建立地质资 域和地质工作方法演变等原 因,地质资料 的来 C R 技术在算法上一般分成 V SF K O S R 、T 、主辅 料 网络查询系统 ,建立不 同级 别的查询权限体 源相 当广泛 , 种类也是多种多样 , 这对地质 资料 站技术几种。 系, 建立分类检 索 、 检索 、 名称 空间范 围检索 、 联 的整合 、 和共享应用带来了很 大的困难 。 挖掘 其 3方法探讨 合检索等综合查询体系。 中—个问题就是地质资料在不同大地坐标系之 3 地质数据整合入库 流程 ( 1 . 1 图 ) 系统管理员通过域名服务器 , 各工作 站 对 间的转换问题 。建国以来 , 我国于上世纪 5 年 0 3 _ 2系统功能设计 目 ( 2 标 图 1 进行管理和授权 ,用户按需求在其权 限范围内 代和 8 年代分别建 立了 15 年北京坐标系和 O 94 3 3地质资料 的整合 与入库 查询 、 、 用地 质资料数据信息 。系统管理 借阅 使 18 西安坐标 系。 90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 步 , 根据 图文地质资料扫描数字化规 范 ( 数字 员能够增加 、 删除和修改全部用户 的信息 , 阅 查 为满足新 的需 求 , 经国务 院批准 , 根据《 中华人 国土工程工作标 准 S 1 9 0 12 0 ) Z 9 9 0 0 0 ,对各单 全部的 目录库和图文资料信息 ,但是不能办理 民共和国测绘法 》 ,我 国 自20 年 7 1日起 位 图文地 质资料 进行光栅化 , 08 月 并依 据河南省地 借阅手续 ; 借阅管理员 可以办理借阅手续 , 查阅 启用 20 00国家大地坐标 系。 以不 同坐标系为基 质资料编 目分类体 系进 行分类 统计 ; 重要地 全部 的 目录库 和图文资料信息 , 且可以使用 对 并 准的地质资料在整合 时存在 一定得差 异性 , 范 区 110 0 :00 地质图等进行矢量化 ;对其 他地 质 系统提供 的统 计信 息等绝 大多数 功能 , 许查 允 围越广 , 这个差别也就越大 , 何最大可能 的减 图件及钻孔 图、 如 槽探 图、 坑探图等进行位置 范围 阅但不 能删除 和修 改已注销的阅者信息 ;阅者 小这种差异性 ,将全国范围内的海量地质资料 矢量化 ; 采用 O A L 1g 术 , 立地质资料 可 以检菇 R C EO技 建 目录库信息 ,但只能查 阅管 理员 有效的统一到一个平台上来 ,是达到地质资料 数据库 、 空间数据库 , 对光栅化 数据与矢量化数 对其授权的部分图文 资料 内容 。 整合的—个基础性工作。 O S C R 系统 的产生为这 据分别进行入库 。 建立分布式数据库模式 , 即各 以此为基础建立地质 资料共享服务平 台可 地勘 单位分别建立局地数据库 ,中心建立数据 以实现如下 目 :1基于 C R 地质信息数据 标 () OS 库 映像库 , 提供各局地数据库 的映像 , 物理上分 基准整合研究 ,能够提高地质空间信 息的管理 布, 逻辑上统一管理郑州所有地 质资料 ;利用 水平 ; 促进地质 空间 资料的统 一性 、 范化 , 规 提 C R 系统 ,建立地 质资 料不 同 区域 内 B I 高共享水平 ;为地质 资料 提供高精 度坐标基准 OS E— JNG 4 X AN 0 WG 8 、 GC 2H 、 方 坐 标 统一 转换方 法 ,推进地质 空间信 息共享进 程 。 I 5 、I 8 、 S4C S0O地 D 系等几种坐标系 的转换规则 ,将不 同区域坐标 () 于 S A技术 , 2基 O 为数据用户 提供服务 , 实 并 相互转换的矩阵人库 ,为地质图坐标转换提供 现数据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 既保证数据 的保 基础。 密 陛,又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 ,为社会提供服 3 . 4转换模型介绍 务。() 用 网络技术提 供在线 服务 , 3利 为数据用 国内外坐标变换的模型己经很成熟伯纳起 户提供方便 的网上应用数据框架。 来 主要 有 : 布尔茨 ・ 沃尔夫模 型 、 洛登斯基 ・ 莫 巴 4结 语 图 1地质数据整合 入库 流程 代卡斯模 型和范士模 型。这些模 型虽然 表示形 基于 C R O S的地质 资 料坐 标 系统转 换 模 式略有差别 , 但从坐标变换的最终结果 而言 , 它 型 , 为地质资料的应用 、 整合和深度挖 掘提供 了 们是等价的。 这类模型共有七个变换参数 , 即三 个简单 、 捷的途径 。 便 相信随着整合工作的逐 个平移参数 , 三个旋转参数和—个 尺度参数 。 通 步深入 ,这些 珍贵的地质资料将为新 阶段地质 常采用建立两个坐标系统的公共点之间 的函数 工作的开展奠定一个更好的基础 ,也将为地质 方程 , 通过最小二乘原理求解 出转换参数 。 找矿成 果的大发现提供更好的助力。 两个空间大地 直角坐标系间的坐标原点不 参 考 文 献 致 , 坐标轴 的平移 , 存在 称之为三个平 移参数 f 黄俊 华 , 1 1 陈文森. 连续运 行卫星定位 综合服务 (x y z, AAA ) 同时还存在坐标轴 间的不平行 , 即存 系统(O C R 建设与应用 , 出版社科 学出版 社. 在 三个旋 转角 ,称之 为三个 旋转参 数 ( Q艘 v [】 丁 发 .P . 2黄 G S卫 星 导 航 定 位 技 术 与 方 法 . 京 : 北 Qz, )又两个 坐标系尺度不 尽一致 , 而还有一 科 学出版社 , 0 . 从 2 9 0 图 2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质勘探数据处理规范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质勘探数据处理规范要
求
地质勘探数据处理是地质勘察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正确的数据处理是确保勘探成果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关键。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在地质勘察工程中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数据处理规范要求。
一、数据采集与记录
在地质勘察工程中,地质勘探数据的采集和记录是首要的步骤,对于数据处理的准确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数据采集与记录。
1. 采集设备的选择与校准
在进行地质勘探数据采集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并对其进行定期的校准,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对于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要熟悉,并保持设备的维护与更新。
2. 数据采集要求
在采集地质勘探数据时,需要根据勘探任务的要求,准确采集各项指标数据,包括地质岩性、地下水位、土壤成分等。数据采集要注意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 数据记录要求
数据记录应当清晰、规范,包括采集点位信息、数据数值、采集时
间等。同时,还应当注明采集人员和审核人员的信息,确保数据的来
源可查和可靠。
二、数据质量控制
地质勘探工程中的数据质量直接影响到勘探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因此,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数据质量,保证数据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1. 数据审核与校核
在数据采集和记录完毕后,需要进行数据的审核和校核,确保数据
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应当对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如使用不同方法和仪
器进行重复测量,并比对结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数据清洗与筛选
数据清洗是指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剔除异常值和不合理的数据。在数据清洗过程中,需要根据数据的分布情况和规律,进行合理
浅谈地质资料数字化与二次资料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2021年第3期
新疆有色金属
浅谈地质资料数字化与二次资料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张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701队昌吉831100)
摘要地质资料是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规划的重要参考资料。对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地质勘查、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我国地质图文资料信息化工作体系的不断完善,我们更应合理开发利用老旧地质资料,形成良好的地质图文资料共享机制,在认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新方法、新思路,指导矿山周边、深部或具有可比性的区域开展找矿工作,实现找矿突破战略性发展。
关键词地质资料数字化地质资料二次开发利用找矿突破
1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的必要性
1.1地质资料数字化
我国有着丰富的地质图文资料。一直以来,这些宝贵的地质资料都是以纸介质保存的。由于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和纸介质的老化,部分资料已损坏严重,对长期积累、保管、利用工作产生了严重威胁。另一方面,由于纸介质地质资料与计算机处于隔离状态,无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共享,严重制约了基础研究工作和综合利用的效率。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简单、高效、智能地管理地质资料,用现代技术手段改变以往查阅利用地质资料靠手写、脑记、复印的传统操作方式。实现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和利用,提高地质资料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减轻管理者的劳动强度,方便用户查阅,提高地质资料的利用率,为国土资源信息集群化服务增添一个层面,也为地质资料长期保存、以及二次利用提供了基础保障。
1.2全国数字化资料情况
全国地质资料馆是我国馆藏地质资料最全的国家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截止到目前,馆藏地质资料共17万余档,涉及我国一个多世纪以来地质工作形成的各类地质资料与数据,馆藏纸质地质资料已全部实现数字化,数据量达220TB。
钻孔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实施计划
钻孔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实施计划
钻孔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实施计划
1. 简介
钻孔地质资料的数字化是将传统的纸质或形式多样的地质资料转换为数字格式,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存储、分析和利用的过程。数字化工作的实施将为地质研究、工程设计和资源开发提供更高效、准确和全面的资料支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分析钻孔地质资料数字化的实施计划。
2. 数字化工作流程
2.1 数据收集与整理
钻孔地质资料的数字化首先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包括收集现有地质资料和野外勘探数据,归档钻孔数据和地质样品,筛选可用的地质文献资料等。
2.2 数据输入与录入
将纸质或形式多样的地质资料转换为数字格式,进行数据输入与录入。可以通过扫描纸质文档,运用OCR技术识别文字,并进行手动录入和校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2.3 数据储存与管理
对数字化后的地质数据进行储存与管理。可以建立数据库或使用现
有的地质信息管理系统,将数据按照规范和标准化进行分类、标注和索引,以便后续的检索和利用。
2.4 数据分析与应用
在数字化工作的基础上,进行钻孔地质资料的数据分析与应用。利用地质信息系统等工具,进行地质模型建立和分析,提供支持地质灾害预测、矿产资源评价和工程地质设计等工作。
3. 实施计划
3.1 资源准备
在进行钻孔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之前,需要准备必要的资源。包括现代化的数据录入设备,高分辨率的扫描仪,数据储存设备和储存空间等。要建立专业的数字地质团队,包括地质工程师、数据录入员、数据库管理员和地质信息分析师等。
3.2 流程规范
制定钻孔地质资料数字化的工作流程规范,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包括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规范,数据输入与录入的标准,数据储存与管理的方法,以及数据分析与应用的流程等。
大数据时代下地质资料数字资源标准体系研究
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未来地质资料数字资源标准体系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在该领域 的发展方向。
现有地质资料数字资源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标准体系不统一,存在多 个标准并行的情况。
标准的更新速度慢,难以 跟上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步
06
案例分析与实 践经验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大数据时代地质资料数 字资源概述
地质资料数字资源的概念
定义:地质资 料数字资源是 指以数字形式 存在的地质资 料,包括文字、 图像、数据等 信息。
0 1
特点:具有存 储密度高、信 息量大、易于 检索和共享等 特点。
0 2
形成方式:通 过数字化技术 将传统地质资 料转化为数字 形式。
大数据时代下地质资料 数字资源标准体系研究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添加 目录标题
04
大数据时代地 质资料数字资 源标准体系构 建
02
大数据时代地 质资料数字资 源概述
05
地质资料数字 资源标准体系 实施与推广
03
地质资料数字 资源标准体系 研究现状
07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
地质资料数字资源标准体系在 大数据时代下具有重要意义, 能够提高地质资料的管理和使
浅谈数字地质资料管理
口 王 希
没 也 库 传 统 档案管 理 只立足 于 纸质 档案 等 的实 体管 理 , 出来 的屋 子里 , 有 温湿 度 的记 录 , 没 有专 人 看管 , 随
着 科 技 的 进 步 和 社 会 信 息 化 建 设 的 发 展 , 案 的 现 代 化 房 建 设 不 达 标 ,导 致 这 些 重 要 的 原 始 地 质 资 料 开 始 出 现 档
印 制 等 ; 裱 在 绵 纸 、 布 、 绸 、 板 等 材 料 上 ) 由 于 购 置 设 备 , 房 条 件 大 大 改 善 。 随 着 地 质 资 料 的 增 多 , 装 棉 丝 铝 , 库 但 年 代 久 远 , 术 与 现 在 相 比 十 分 落 后 。 许 多 原 始 地 质 资 库 房 占地 面 积 过 小 等 原 因 ,应 采 取 更 为 有 效 的 管 理 方 技 料 都 已经 超 过 3 0年 的 更 新 周 期 , 损 严 重 , 需 修 复 。 破 急 ( ) 二 资料 使 用 频 率 高 , 管 条 件 有 限 保
立 足 于 本 职 工 作 的 同 时兼 顾 地 质 资 料 的 管 理 工 作 ,再 加 文 资 料 拼 接精 度 下 降 , 而造 成 借 阅 时 出 现 的 问题 。 从
上 没 有 专 项 资 金 的 支 持 , 房 建 设 不 到 位 , 地 质 资 料 的 库 对 综 上 所 述 , 馆 必 须要 完 善 相关 管 理 制 度 、 术 标 本 技 保 存 造 成 一 定 的影 响 ,不 少 珍 贵 的 地 质 资 料 只 能 堆 放 在 准 , 保 证 地 质 资 料 数 据 源 的 整 合 、 据 集 成 化 管 理 、 以 数 运 那 里 , 不 到 应 有 的 保 护 。 例 如 , 些 基 层 地 勘 单 位 没 有 行 , 地 质 资 料 更 好 的 服 务 于 社 会 各 界 。 得 一 让 ( 者 单位 : 龙江省 地质 博物 馆 ) 作 黑 存 放 库 房 ,将 地 质 资 料 直 接 堆 放 在 办 公 室 或 者 独 立 开 辟
图文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及其质量标准
前言
图文地质资料的扫描数字化及其质量标准,既是实现图文地质资料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是建成“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的前提条件。为配合数字国土工程“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项目的建设,使其生产过程规范化,并确保图文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的质量,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在1997年原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制订的《光盘存储地质资料规范汇编》的基础上,经过二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其中大量经验后,进行了补充和修订,并结合图文地质资料的特点及扫描数字化工作的实际需要而制订。
本标准的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附录A、C、D、E、F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尚武、黄冰、王春宁、于瑞洋、陈培章、李淑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图文地质资料扫描数字化过程中的文件组织、数据制作、目录编制及数据保存的一般方法和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纸介质图文地质资料所进行的扫描数字化工作。
本标准不包括使用其它技术手段进行图文地质资料数字化的方法和质量要求。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A/T 1-1992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DZ/T 0131-94 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电子文件
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上传送的数字代码序列。
浅析原始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方法
兰台纵横
浅析原始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方法
文/毛荐
信息时代,原始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创新地质资料管理发展的必然方向。在原始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建设中,要结合地勘单位的实际情况,整合馆藏资源,确定数字化建设目标和总体规划。数字化建设要参考和使用《原始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指南(实行)》《图文地质资料扫描数字化规范》等相关规范,按照规范要求开展原始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的各项工作。
1原始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1数字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地勘单位在以往的原始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中,没有从全局层面出发研究数字化建设课题,只是根据每个项目的需要建立了一个个独立的档案或图件管理系统,提供简单的目录查询、借阅等服务,而无法提供图件浏览、数据查询、资料下载、专题应用、元数据互联等高层次的服务,导致原始地质资料数字化建设出现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等问题,不利于地质资料的有效利用。
1.2新旧标准类别代字不一致
2013年5月,地质资料馆发布了《原始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指南(试行)》,统一了原始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标准。但是,在数字化建设的实际工作,原始资料目录数据库建设标准却存在着不一致、不统一的问题。如,地勘单位在新旧标准类别代字的转化中面临着新旧规则不一致的困境,2008年实行的《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将地质资料划分为10大类别,而旧行业标准将其按照研究专业项目的不同划分为27类,这增加了类别代字转化的工作难度。
1.3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原始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管理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涉及多领域、多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计算机技术、档案管理学、地质学等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此项工作。但是,从当前地勘单位档案管理人员配置来看,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缺乏计算机应用技能和数字化档案管理经验,需要单位长期开展培训、学习、进修等活动,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地质资料数字化及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
地质资料数字化及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案
一、资料数字化
1.资料扫描:将纸质地质资料通过扫描仪转换为数字格式,
可以选择高清扫描或普通扫描,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分辨率和图
像格式。
2.影像处理:对扫描后的图片进行处理,包括裁剪、去除噪声、增强对比度、调整色彩等操作,以提高图像质量和可读性。
3.OCR识别:对图像中的文字进行OCR (OpticalCharacterRecognition)识别,将文字信息转化
为可编辑和可搜索的格式。
4.数据整理:对数字化的地质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根据内容、格式、时间等进行归档,建立一套标准的文件命名和目录结构。
二、数据库建设
1.数据库设计:根据地质资料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数据库的
结构和关系模型,确定数据表的字段和属性。
2.数据导入:将数字化的地质资料导入数据库中,可以使用ETL(ExtractTransformLoad)工具进行数据清洗和转换,
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3.数据库管理: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权限
管理、备份恢复等功能,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数据查询与分析: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灵活的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支持多种查询方式和数据可视化展示,提高地质数据的利用价值。
5.数据共享与交流: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提供数据上传、下载和共享功能,支持多种文件格式和数据标准,方便地质专家和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技术支持与培训
1.技术支持: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包括系统维护、故障排除、升级更新等,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2.用户培训:开展用户培训工作,包括数据库操作、数据管理和分析技术,提升用户的使用能力和效率。
钻孔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实施计划
钻孔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实施计划
在现代地质科研和工程勘探中,钻孔地质资料是非常重要的数据来源之一。钻孔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实施计划,是一项涉及到地质数据整合、信息化处理和应用的系统性工作。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来探讨钻孔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的重要性、实施计划的内容和步骤,以及数字化工作对于地质研究和工程勘探的影响。
一、钻孔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的重要性
1.提高数据可视化程度
钻孔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可以使数据更加直观、清晰地展现出来,便于地质工作者和有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质信息。
2.便于存储和管理
数字化地质资料可以大大减少文件资料的占用空间,同时也方便了地质资料的分类、检索和管理。
3.方便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字化之后的地质资料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为地质模型的建立和研究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数字化工作实施计划的内容和步骤
1.确定数字化工作的范围和目标
在实施数字化工作之前,需要对需要数字化的地质资料进行梳理
和确定范围,明确数字化工作的目标和要求。
2.确定数字化工作的技术方案和工作流程
根据地质资料的特点和现有的数字化技术手段,确定数字化工作
的具体技术方案、工作流程以及所需的软硬件设备。
3.地质资料的扫描和数字化处理
将纸质地质资料进行扫描,并进行数字化处理,比如清晰度提升、格式转化等。
4.数字地质资料的存储和管理
将数字化的地质资料进行存储和管理,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库系统,以便于后续的利用和管理。
5.地质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和维护
在数字化工作完成后,需要建立起地质数据库系统,并进行系统
的维护和更新,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实效性。
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中存在风险及防范措施
xx年xx月xx日
《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中存在风险及防范措施》
目录
contents
引言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概述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防范措施建议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
01
引言
地质资料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建设、科研、灾害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已成为趋势,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风险。
加强数据备份和恢复工作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是数字化管理地质资料的核心内容,需要全面加强。
总结词
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信息保密、信息完整性、信息可用性等方面,确保信息安全不受侵害。
详细描述
总结词
网络安全防护是数字化管理地质资料的重要保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详细描述
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包括网络安全隔离、网络安全防御、网络安全监测等方面,确保网络安全不受威胁。
背景介绍
研究目的
通过对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为提高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研究意义
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质资料,提高其利用价值,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研究目的和意义
02
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概述
定义
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对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质环境监测等活动中产生的文字、图表、数据等地质资料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管理和应用的过程。
图文地质资料扫描数字化规范修订稿
图文地质资料扫描数字
化规范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图文地质资料扫描数字化规范(试行)——SZ1999001-2000
?
图文地质资料扫描数字化规范(试行)——SZ1999001-2000
2008-04-30
前言
图文地质资料的扫描数字化及其质量标准,既是实现图文地质资料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是建成“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的前提条件。为配合数字国土工程“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项目的建设,使其生产过程规范化,并确保图文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的质量,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在1997年原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制订的《光盘存储地质资料规范汇编》的基础上,经过二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其中大量经验后,进行了补充和修订,并结合图文地质资料的特点及扫描数字化工作的实际需要而制订。
本标准的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附录A、C、D、E、F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尚武、黄冰、王春宁、于瑞洋、陈培章、李淑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图文地质资料扫描数字化过程中的文件组织、数据制作、目录编制及数据保存的一般方法和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纸介质图文地质资料所进行的扫描数字化工作。
本标准不包括使用其它技术手段进行图文地质资料数字化的方法和质量要求。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10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的通知
正文:
----------------------------------------------------------------------------------------------------------------------------------------------------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6]210号)
为了进一步完善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制度,提高数字化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水平,部对2002年颁发的《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试行)进行了全面修改完善。现印发你们,请按下列要求贯彻执行:
一、地质资料汇交人严格按《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汇交纸质地质资料的同时,应按照《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以下简称“《格式要求》”)制作和汇交地质资料电子文档(文件),并对汇交的存档文件、源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可用性、完整性负责。
二、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要严格按《格式要求》的规定检查验收汇交人汇交的存档电子文档(文件),并对汇交的源电子文档(文件)进行规范管理。从2007年4月1日起,对不按《格式要求》制作、汇交电子文档(文件)的,不得通过对其纸质资料和电子文档(文件)的验收,不得为汇交人出具资料汇交凭证。
三、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地质资料电子文档(文件)验收质量的监督和指导,并对验收的存档电子文档(文件)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得小于验收总份数的5%。
2024年德州市档案局数字化扫描技术标准和要求(二篇)
德州市档案局数字化扫描技术标准和要
求(二)
德州市档案局数字化扫描技术标准和要求(二)
摘要:
本文是德州市档案局数字化扫描技术标准和要求的续篇。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探讨数字化扫描技术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将重点介绍扫描分辨率、色彩模式、文件格式和数据存储等关键方面。
1. 扫描分辨率:
扫描分辨率是指在扫描过程中图像的细节清晰度和准确性。德州市档案局要求数字化扫描的分辨率为300 dpi(每英寸点数)。这一分辨率可以确保扫描图像的高质量,使其适合用于打印和复制。
2. 色彩模式:
德州市档案局要求数字化扫描使用RGB色彩模式。RGB是红绿蓝三原色的缩写,这种色彩模式可以提供更广泛的颜色范围和细节。在扫描过程中,要确保扫描设备的颜色校准正确,以确保扫描图像的色彩准确性。
3. 文件格式:
数字化扫描的文件格式要求为PDF/A格式。PDF/A是一种经过特殊标准化的PDF格式,它为长期保存和归档提供了更好的支持。PDF/A格式具有良好的文件完整性和可读性,适用于档案局的长期保存和管理。
4. 数据存储:
数字化扫描后的文件应妥善保存并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德州市档案局建议在扫描后将文件保存到多个存储介质中,如硬盘、光盘或云存储。此外,为了方便档案的检索和管理,建议对数字化文件进行正确的命名和索引。
5. 扫描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数字化扫描的质量,德州市档案局建议对扫描设备进行定期校验和维护。在扫描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扫描文件的损坏、变形或模糊。如果出现扫描错误或问题,应及时进行纠正和重新扫描。
6. 扫描速度:
地质勘查标准规范目录
地质勘查标准、规范
一、区域地质、物化探类
(一)、区域地质调查
★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91
★2、《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地调)》DZ/T0246-2006
★3、《区域地质图图例》GB958
★4、《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GB/14158-93 ★5、《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总则》DD2004-02
(二)、地球物理勘查
★1、《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和用色标准》DZ/T0069-1993
★2、《区域重力调查技术规程》DZ/T0082-2006
★3、《重力调查技术规定(1:50000)》DZ/T0004-1991
★4、《大比例尺重力勘查技术规范》DZ/T0171-1997
5、《1:500000海区自由空间重力异常图编图规范》DZ/T0237-2006
6、《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1997
7、《垂直地震剖面法勘探技术标准》DZ/T0172-1997
8、《航空磁测技术规范》DZ/T0142-2010
★9、《地面磁勘查技术规程》DZ/T0144-1994
★10、《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0071-1993
11、《1:500000海区磁力异常△T平面图编图规范》DZ/T0234-2006
★12、《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DZ/T0073-1993
★13、《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DZ/T0072-1993
★14、《自然电场法技术规程》DZ/T0081-1993
★15、《地面甚低频电磁法技术规程》DZ/T0084-1993
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
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
摘要:我国地质系统基层地勘单位大多创建于 20 世纪50 年代,工作性质从早期的计划经济为主,逐步转向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地位,承担着国家区域性、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并在生态环境调查、农业地质调查、城
市地质调查以及国家重大工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内容的
承载者和传承者,记录了地质勘查及其发展的全部过程,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财
富和宝贵资源,为社会再生产及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大量数据支撑。信息时代的飞
速发展,网络化的不断普及和提升,全国及省(区、市)级地质资料馆的纸质地
质资料已经逐步转化为数字化数据,管理和服务均已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然而
基层地勘单位的原始地质资料至今仍保持传统手工管理,与目前发达的信息社会
极不协调。
关键词:地质资料;数字化;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据信息呈爆发式增长,对大数据进行
汇聚、关联与挖掘成为当前大数据科学的热点与挑战。数据成为一种新的经济资
产和价值创造形式,正在推动一场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与知识创新产业。在大数据
时代,地质资料管理利用与档案信息化的数据处理与服务发生深刻变化,地质资
料与档案工作也将面对大数据的挑战和变革。
1.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的意义
地质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而地勘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与基础
数据也就是档案是密不可分。所谓地质资料信息电子化,就是以馆藏档案数据纸
质或机读形式为主要物质对象,用计算机对档案资料进行收集、筛选、加工,使
之形成电子文件数据提供利用的过程。把地质资料数据文件归档电子化,充分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文地质资料扫描数字化规范(试行)——SZ1999001-2000
图文地质资料扫描数字化规范(试行)——SZ1999001-2000
2008-04-30
前言
图文地质资料的扫描数字化及其质量标准,既是实现图文地质资料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是建成“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的前提条件。为配合数字国土工程“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项目的建设,使其生产过程规范化,并确保图文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的质量,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在1997年原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制订的《光盘存储地质资料规范汇编》的基础上,经过二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其中大量经验后,进行了补充和修订,并结合图文地质资料的特点及扫描数字化工作的实际需要而制订。
本标准的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附录A、C、D、E、F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尚武、黄冰、王春宁、于瑞洋、陈培章、李淑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图文地质资料扫描数字化过程中的文件组织、数据制作、目录编制及数据保存的一般方法和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纸介质图文地质资料所进行的扫描数字化工作。
本标准不包括使用其它技术手段进行图文地质资料数字化的方法和质量要求。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A/T 1-1992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
DZ/T 0131-94 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电子文件
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上传送的数字代码序列。
3.2 图文地质资料扫描数字化
通过扫描的方法把以纸介质为载体的图文地质资料由模拟信息转变为数字信息,并按一定的质量要求对电子文件进行加工和制作,然后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的过程。
3.3 原件
用于扫描的纸质图文地质资料。
3.4 一份原件
指在同一档号内的所有图文地质资料。
3.5 图表型文件
原件中某些由图和表共同组成的一类文件。
3.6 栅格文件
原件经扫描后而所形成以点阵形式保存的电子文件。
3.7 栅格文件册
对应于图文地质资料某个分册栅格文件的集合。
3.8 电子文档
同一份原件经扫描数字化后形成的电子文件的总和。
4 原件处理
原件处理是指在扫描之前,对原件进行的修整、分类、组织编排等项工作。
4.1 原则
4.1.1 基本保持原件原有的形式,在此基础上,为便于利用,对一些特殊情况做相应处理。
4.1.2 对原件的处理要做到完整、齐全。
4.2 修整
为了保证扫描数字化工作的速度和质量,对图纸的折痕、原件中的破损处及不清晰处所进行的熨平、修复或清绘等工作。
4.3 分类
依据图文地质资料的内容和形式,将原件分为七类,即封面类、正文类、审批类、附图类、附件类、附表类及其它类。但在实际分类中,由于原件内容上的差异,每一份原件不一定都包含上述所有七类。
4.3.1 封面类
封面类仅指正文的封面以及未与正文连续排页的题名页、摘要、序言、前言、绪论、工区全景照片等文件材料。
4.3.2 正文类
包括图文地质资料正文的主体部分以及与主体部分装订在同一册内的图版、照片及后记、参考资料、插图、插表、制印签等文件材料。
4.3.3 审批类
包括对图文地质资料进行评审、验收所形成的审批意见书、决议(认定)书等文件材料。
4.3.4 附图类
除正文中插图以外的各种图形文件。
原件中未明确规定属那类的图表型文件原则上归入附图类。
4.3.5 附件类
除正文外的其它附属文字材料以及原件中已明确归入附件的表、图形、图表型文件材料。
4.3.6 附表类
除正文中插表以外的各种表格式文件材料。
4.3.7 其它类
指不能归入上述六类中的原件的勘误表、原件的目录、责任表等文件材料。
4.4 组织编排
原件的组织编排是在一份原件内进行的。
4.4.1 加页规则
a.加页是指成册文件中两页之间夹有的无页码的文件(如插表或插图),以及图件中只占一个顺序号的图册和多张附图。
b.加页规则是将无页码页作为其前一页的加页,连续加页数最大为35;当超过35,或者是加页数超过该类文件总数的30%时,应重新编排文件顺序号。
c. 目录检索条目所涉及的页及位于某类文件尾部无页码的页不能做为加页。
4.4.2 空白页
a. 空白页在下列两种情况中出现:
——原件中成册文件内有页码但无内容的页;
——因拼接而形成的空白页。
b. 空白页要按原有顺序编排在相应的类别中,可以不标识页码。
c. 在拼接过程中,当产生的空白页超过该册文件总数的30%时,不再做空白页,而应重新编排文件顺序号。
4.4.3 封面类的组织编排
一份原件只能有一个封面文件册。当一份原件中有多个正文时,应将多个正文的封面组织在一个封面文件册内。
4.4.4 正文类的组织编排
对于正文类,册的组织应以页码是否连续为前题,页码连续的,无论原件是几册,都作为一册进行组织;页码不连续的,按其实际情况分别组织成册,编排册序号。
4.4.5 审批类的组织编排
a. 审批文件无论是独立装订还是与其它各类文件装订在一起,均应单独组织成一册。不过,当审批文件在其它文件(如正文)前且页码又是连续时,为了避免将审批文件提出后其它文件前出现大量空白页,此时除单独组织成审批类外,其它文件中的审批可予以保留。
b. 多个审批文件合订成一册时,按原有的装订顺序进行编排。否则,要将审批文件按照审批级次由高到低依次进行编排;对同级的决议书、审批意见书,以“决议”在前,“审批意见”在后的顺序进行组织编排;同级、同类的审批文件,按时间顺序由新到老进行编排。
4.4.6 附图类的组织编排
a. 附图按原图顺序号依次进行编排。
b. 对夹在图件中间只占一个顺序号的图册和多张附图,按本标准4.4.1部分的加页规则进行编排。
c. 对分开制印的附图,以是否影响浏览为拼接的原则,不影响浏览的,原则上一律不拼接;若进行拼接,则对拼接后剩余附图的处理,原则上应尽量重编顺序号,其次才作空白页。此外,当一张图由于太大而被分扫成二个文件时,对多出一个文件的处理也应遵循上述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