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有效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20110418
初中教科研课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课题申报\初中数学课题申报《初中数学课堂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初中数学课堂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我校作为一所城乡结合部的普通初级中学,在实施数学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和困难。
特别是对于新课标倡导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在学生学和老师教的过程中,困惑很大。
对此现状,我和我校的孙晓东老师一起经过一年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做出如下报告。
一、问题提出本课题研究的初中数学探究活动是指:初中学生结合教材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发挥创造性,拓宽知识面,培养多种能力。
数学课堂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内和课外活动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有效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发展,向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达到创设教与学的最佳共鸣。
二、目标、内容:(一)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合作学习”,指导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学习品质。
一是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的发生过程。
二是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探究中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是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联想中体会知识的应用过程。
(二)内容:1.培养合作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要想使学生顺利合作达到合作的目标,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合作意识。
2.培养互助互学的习惯:共同目标与个体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是合作的两大基本要素,是合作得以实现和维持的重要条件。
3.培养尊敬人的意识:良好的合作态度对于顺利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合作态度,教师要教学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倾听,善于发现同伴的优点。
4.提倡互助协助的精神:如何发言、交流,如何讨论、归纳,如何相互评价,如何处理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等。
5.培养快乐健康的情感:情绪、情感可以提高人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6.加强反思与倾听的习惯培养。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尝试与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尝试与研究》结题报告威远县越溪镇中心学校一、问题的提出:应试教育教师以讲代导,学生以听代思,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迫使学生走进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基础知识较扎实,应试能力较强,但动手、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这与“课改”的精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很不相适应。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新课程以信息化带动着教育的现代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使学校教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然而所有这些没能真正实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可持续发展”,教学改革仍然显得十分缓慢,究其原因,问题出在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
我校地处偏远山区,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学习能力良莠不齐。
“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束缚了学校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面对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作了认真思考,认为采用探究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
因此,从2008年开始,提出了《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研究》的实验课题。
二、研究问题的背景: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
由于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未来得及更新,旧的教学模式与课改实验思想和要求格格不入。
应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许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者纷纷提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各种教学理念。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教育部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配合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的大力实施与全面推广,我们要以课题实验研究为引领,以初中数学的探究式课堂教学为核心,开展新一轮课改实验的实施。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柴沟中学郭奎研究结果:(一)理论成果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学生对问题的研究已延续到课外。
经过努力,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1、丰富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
形成了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分工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全员合作学习等较为丰富的学习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
合作分组的异质性决定了学生在共同活动中必须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
可以使学生在交往中产生心理相容,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对集体的形成和巩固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在上交作业方面,有时规定每个分组只交一份共同完成的作业。
在共同完成这一份作业时,学生需要互相讨论、争辩、向专家请教,取长补短,集中各位组内成员的智慧。
由于讨论与作业同步进行,学困生可随时提出问题,组内成员可以及时地解决,带动组内成员共同完成作业,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通过集体完成作业,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加强了相互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
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相互教、学中,发展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自我监控等方面的能力。
运用讨论法,可帮助学生进行诸如类推、深层了解和解释正反面的争论、预测情境等较具深层思考意义的活动,同时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综合能力。
4、培养了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
在分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广泛查阅书籍,进行电脑及专家咨询,去博物馆、图书室等,拓宽了知识来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
5、培养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师生间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
初中数学教研组结题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我校初中数学教研组在近一年的时间内,围绕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现将本次教研组活动结题报告如下:二、研究背景与目标1. 研究背景(1)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需要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
(3)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影响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2. 研究目标(1)探索适合新课程改革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
(2)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3)初中数学教学评价的改革。
(4)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现状。
(2)行动研究法:针对研究问题,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总结经验。
(3)案例分析法:对优秀教学案例进行剖析,提炼教学策略。
(4)经验总结法:对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提炼研究成果。
四、研究过程与成果1. 研究过程(1)制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标、内容、方法等。
(2)组织教研活动: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研讨等活动。
(3)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根据研究目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总结经验。
(4)撰写研究报告:对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
2. 研究成果(1)形成了一套适合新课程改革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
(2)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1. 存在问题(1)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观念仍需更新。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12011-03-25 20:54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说:"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
小组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
它的产生主要是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有促进功能。
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德国教育家禄贝尔主张尊重儿童的"自动。
"他极力主张要通过有组织的游戏和活动来发展儿童的"天性",使儿童在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用活动的体验去取代"说教"与"静听"的教学方式。
我们的教育主张学生在快乐、活泼、生动、自由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而小组合作学习则赋予了学生相当充分的自由和相当宽松的气氛,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锻炼和提高机会,从心理学情感理论来看,学生进行愉快和谐、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自然会产生快乐有趣的情绪气氛。
这种学习氛围一旦形成并保持下去,必会给学生带来高涨的学习热情,推动他们进行锲而不舍的努力,有利于智商情商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上海颛桥中学一、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
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以学生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具有共同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折旧率快速提高,社会分工日趋细密,一个不会认知、不会做事、不会合作的人是难以生存的。
合作成了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便会使认知活动封闭孤立、效率低下,做起事来事倍功半、力不从心。
惟有合作,方能形成合力,挖掘的潜能,创造奇迹。
众所周知,“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在我国早就被推崇。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即倡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互相切磋、交流学习经验,以增加学习的效率。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指出了互帮互学的必要性及学习他人,借鉴他人的开放性学习观。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深刻说明了集体智慧的重大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行的今天,“交流与合作能力”被视为学生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已成为目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赢得了各级教研人员、学校领导及广大教师的青睐,成了实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着力点。
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进行学习,真正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成了学习的主人。
【精编范文】《初中数学自主性学习的指导策略与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范文word版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初中数学自主性学习的指导策略与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篇一:《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与探究》结题材料汇总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结题资料汇编夹河镇黑虎中学201X年6月9日课题结题申请书课题名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课题负责人:陈洪琴所属学校:郧西县夹河镇黑虎中学课题研究时间:201X年12月——201X年5月课题组成员:陈洪琴、刘家舜、柯贤坤、谢勇、王海兵十堰市教研室科研工作领导小组:郧西县夹河镇黑虎中学于201X年12月向市教研室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申请了“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两年的努力,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
至201X年5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现向市教研室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申请结题验收。
课题的研究过程: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我们分为四个阶段开展了研究。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和初步实施阶段(201X、12---201X、10)这一阶段也是课题的准备阶段,我们主要进行了,选题论证,制定方案,申报立项,开题论证,调查现状,分析成因,设计研究重点及措施。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X、10---201X、5)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运行操作,修订计划,统计分析,收集积累资料。
进行个案分析,制定阶段计划,操作方法验证,中期成果汇报和鉴定。
第三阶段:深化提高阶段(201X、5---201X、10)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思,总结中期成果并加以推广,加大覆盖面。
结合实际,查验效果,并进行成果汇报展。
第四阶段:巩固总结阶段(201X、10-201X、5)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课题研究成果,汇总各种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汇编成果专辑,撰写结题报告,召开结题自查会,申请课题验收。
探究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实践与反思
探究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实践与反思【摘要】本文探究了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
在首先介绍了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研究目的。
接着从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合作学习的理论支撑和价值。
然后详细阐述了实施合作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包括小组构建、任务设计等方面。
通过案例分析部分,展示了具体的合作学习实施情况和效果。
评价与挑战部分探讨了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改进与展望。
结论部分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数学,初中,合作学习,实施,实践,反思,理论基础,方法,策略,案例分析,评价,挑战,改进,展望,效果评估,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要实现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本文旨在探究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分析其理论基础、实施方法与策略,通过案例分析评价合作学习的效果和面临的挑战,最终提出改进和展望,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在实践中的有效实施,通过对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实施方法与策略、案例分析、评价与挑战以及改进与展望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反思,进一步提高教师们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探讨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理论基础,了解其原理和优势,为实际操作提供理论指导;2. 分析不同的实施方法与策略,探讨如何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3.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的合作学习经验,为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4. 评价目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实施中存在的挑战和问题,探讨如何解决和改进;5. 展望未来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发展方向,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2. 正文2.1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社会互动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认知冲突理论。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小组合作研究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一所初中的数学课堂进行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小组合作研究在提高学生数学研究成绩、促进学生互动和合作、增强学生自信心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
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小组合作研究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介绍近年来,小组合作研究在教育领域日益受到关注。
该教学方法通过将学生分为小组,在小组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研究任务,旨在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组合作研究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研究选择一所初中的数学课堂作为观察对象。
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式收集数据。
首先,我们观察了学生在小组合作研究条件下的研究情况、互动情况和表现情况。
然后,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来评估小组合作研究对学生数学研究成绩的影响。
结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小组合作研究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小组合作研究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研究成绩。
在小组合作研究条件下,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与同组同学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了研究效果。
其次,小组合作研究能够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
学生在小组研究中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增强了彼此之间的社交能力和互动能力。
同时,小组合作研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研究动力,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结论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促进学生互动和合作、增强学生自信心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们建议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广泛推广和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整体素质。
初中教科研课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课题申报\初中数学课题申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题主持:包长淮扬中市外国语中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从202X年4月开题,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已初见成效,现将实践研究过程及结果汇报如下:一、课题提出的背景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缚,我们的教育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屡见不鲜,提高教学效率使教育教学有效性提高,一直是教育者们探索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关课改新矛盾和新问题的争论越来越激烈。
课堂作为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暴露的问题最多,也备受人们的关注。
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学得无奈而痛苦。
因此,有必要使我们的教师理解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
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解决问题。
2.1 课题研究的意义2.1.1理论价值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尊重学生是“以人为本”和谐教育的需要。
传统教学中教师忽视学生的存在,按照整齐划一的教学设计、目标、要求授课,只注重单一知识的传授,教师一言堂,学生就端坐教室迷迷糊糊地听,效率低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个别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掉队,丧失学习的信心。
课程改革确立的新理念以及两纲教育的提出的目标,都要求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发展,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和发展,这是教学的根本归宿。
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需要经过科学实际的检验。
回眸我们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师捧着一本书,从头讲到尾,课后大量机械性重复性作业,让学生疲于应付,学生对学习已经没有任何兴趣,造成了教学的高耗低效,毫无效益可言。
探究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实践与反思
探究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实践与反思【摘要】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本文通过探究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分析了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有效实施合作学习的策略,并总结了实践经验。
也深入探讨了实施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结论部分强调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实用的指导与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数学、初中、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策略、实践经验、问题、挑战、理论基础、重要性、展望未来、研究背景、研究目的。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发现,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当前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如何有效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如何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等。
有必要对初中数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以期更好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实践与反思,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总结有效实施合作学习的策略并总结实践经验,以期能够解决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本研究旨在强调合作学习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数学教学的改进和创新。
2. 正文2.1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文化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等多方面的理论支持。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社会互动和合作建构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通过交流、讨论和合作实践来共同建构知识,实现个体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和融合。
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发展是通过社会互动和合作学习来促进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通过分享观点、解决问题和交流思想来促进自己的认知发展。
【精编范文】《初中数学自主性学习的指导策略与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范文word版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初中数学自主性学习的指导策略与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篇一:《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与探究》结题材料汇总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结题资料汇编夹河镇黑虎中学201X年6月9日课题结题申请书课题名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课题负责人:陈洪琴所属学校:郧西县夹河镇黑虎中学课题研究时间:201X年12月——201X年5月课题组成员:陈洪琴、刘家舜、柯贤坤、谢勇、王海兵十堰市教研室科研工作领导小组:郧西县夹河镇黑虎中学于201X年12月向市教研室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申请了“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两年的努力,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
至201X年5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现向市教研室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申请结题验收。
课题的研究过程: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我们分为四个阶段开展了研究。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和初步实施阶段(201X、12---201X、10)这一阶段也是课题的准备阶段,我们主要进行了,选题论证,制定方案,申报立项,开题论证,调查现状,分析成因,设计研究重点及措施。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X、10---201X、5)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运行操作,修订计划,统计分析,收集积累资料。
进行个案分析,制定阶段计划,操作方法验证,中期成果汇报和鉴定。
第三阶段:深化提高阶段(201X、5---201X、10)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思,总结中期成果并加以推广,加大覆盖面。
结合实际,查验效果,并进行成果汇报展。
第四阶段:巩固总结阶段(201X、10-201X、5)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课题研究成果,汇总各种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汇编成果专辑,撰写结题报告,召开结题自查会,申请课题验收。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结题报告篇一: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结题报告篇一:初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初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篇二:初中数学自主学习习惯培育课题调查报告初中数学自主学习习惯培育课题调查报告灵宝市焦村镇第一低级中学屈北龙“自主、合作、探讨性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
它是新课程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有利于形成探讨性学习的情景; 有利于增进学生创新的发展进程; 有利于提高学生开拓性学习的能力。
而相对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机械重复的训练、“题海战术”,这种陈腐的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多向思维,抹杀了孩子们个性,“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状况使学生成为盲目接受知识的机械。
为了改变这种掉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讨成为课堂的主流。
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合作学习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讨”学习。
学校数学组今年11月份对“自主合作学习”进程中存在的长处和不足的地方进行了调研。
一、调查目的发现“自主学习”中的长处和缺点,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办法进行整改,使“自主学习”真正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的能力。
二、调查对象学校数学组别离对初一、初二年级4班级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
三、调查方式采取随机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跟踪听课等方式进行调查。
四、调查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和学生存在那些困惑的问题。
五、调查结果通过调研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进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学习小组如何组建。
二、何时进行合作学习最有效。
3、通过什么方式合作。
4、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做什么。
五、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为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学校领导班子通过量方调研后进行了例会研究,采取以下办法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自主学习小组首先由班主任精心组织,(来自: 小龙文档网: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结题报告)全部科任教师参与,把学生编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兼顾学科,男女混编”的六人学习小组,这一编排既有利于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又有利于小组间的竞争;围坐一桌,既保证了每一个成员都有踊跃参与的机缘,又能充分保证小组内产生各类有利于讨论的观点,提出解决富有挑战问题的二、自主与合作的机会(1)学生的自主思考不全面时李秀新老师在学完正负数及相反数后的一节温习课上,设计了一个问题:-a表示什么数?生1:负数。
初中数学活动课题研究总结
初中数学活动课题研究总结(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通过一学期的研究,本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
这些活动的素材大多来源于课本或生活,有些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灵感的迸发,都能很好的为教学服务。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体现了计划中强调的实践性原则、主体性的原则、趣味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异步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现将这学期的研究成果做以下总结:通过对七年级的数学新课程教学实验,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题组人员通过教学实践,对数学实践活动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大家一致认为:一、提高了对数学实践活动的认识(1)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
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例如,教学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一课,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推导公式得出S=πRL,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根据“做中学”的指导思想,可在教学此课时,采用小组操作探究的方法。
首先让学生操作学具,(沿圆锥一条母线剪开纸做的圆锥,然后想办法计算侧面扇形面积),由学生讨论探究,得出圆锥体的侧面积公式。
整个过程都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实践证明,其效果是传统教学不能比拟的。
(2)数学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数学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有效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房安祥店子集镇中心初中2010年10月20日《初中数学有效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我校作为一所城乡结合部的普通初级中学,在实施数学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和困难。
特别是对于新课标倡导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在学生学和老师教的过程中,困惑很大。
对此现状,我校数学教研组在学校申报的国家级课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小组和县教研室的指导下成立了《初中数学有效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并被列为县级课题。
经过两年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做出如下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本课题研究的初中数学探究活动是指:初中学生结合教材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发挥创造性,拓宽知识面,培养多种能力。
数学活动课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内和课外活动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自主、协作地学习,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发展,向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达到创设教与学的最佳共鸣。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新世纪是知识的社会、信息的社会,是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知识问题迅速增长,要求人们能对急剧膨胀的信息予以独立判断,进行有效的筛选与整合。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大纲》指出了,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要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是指: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和毅力,实事求是、探索、创新和实践的科学态度,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注意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每学年至少要组织一次探究活动。
“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应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
……在必学内容中增加的实习作业和探究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一些机会,在教学中必须认真实施,通过实习作业和探究性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
《新课程标准-----数学》明确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充分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各个学校要充分利用并开发课程资源供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学校可以开展数学课外小组活动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
在课外活动小组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内容可以包括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趣味数学、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扩展性知识等,用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起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问题并拓宽自己的知识,要引导学生去接触自然、了解社会、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常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人才”,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故打破常规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增设“数学探究活动”,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性探究”、“合作性”地学习,变“无味”尝试为“有趣”试验,变“后进”为“先进”,变“题海”为“减负”的有效举措,充分展示探究活动的特点:主体性、趣味性、运用性、综合性、开放性,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发展,向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达到创设教与学的最佳共鸣。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材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个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面对21世纪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还存在着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脱离学生实际,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
全球的科技进步和信息革命呈现出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正向我们走来,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特征的认识,世界变成了一个不确定的探索世界,单一为多元所取代,多极的世界不容质疑地呈现出来,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是一个知识迅速更新、创新思维十分活跃的时代。
但是,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前人经验的传承;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对学校、教师、学生形成不够公正也不够公平的评价;科目过多,且繁、难、偏、旧,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不够,难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学习形式单一,学习气氛紧张,难以调动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内容以知识线索贯穿,缺乏方法上的指导,学生只能“学会”而不能“会学”,使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难以实现。
综上所述,实施初中数学探究活动是促进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能力。
近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感到“学生越来越难教”,学生的厌学情绪,对数学的不接受性越来越强烈,说明我们现实的教学方法手段、教材内容必须更新,才能适应当前变化的学生,一个明显的表现在于:当前的学生追求学习氛围的宽松,自由发展。
因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在教师引导下,创设自主探索、民主、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来实现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2、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多年以来,我们的教师在学生面前处在一种“知识权威”、“真理代表”的位置上,多年形成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手段,周而复始的在使用,显得呆滞和麻木,教学形式和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形成了“一厢情愿”,使学生对学习的可接受性逐步下降,教师也因此渐成“教书匠”,知识落伍,特别对于诸如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以及现实社会生活等方面知之有限,甚至不接受和抵触。
数学教学方式及内容不适应学生,教学情感和学习体验不能满足学生需要。
通过我校数学组的探究活动,使教师的观念和教法受到挑战,从而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素质。
3、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每一所学校的追求,但多年以来,学校数学教学质量似乎有一条难以逾越的线,几经努力,费尽周折,收效甚微。
当前以至今后给“教育教学质量”已赋予了新的涵义和内容:应该是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个性特征的最优化发展。
为上一级学校输送更多合格的新生是学生、家长和社会众望所归之路。
在这方面有激烈竞争力,获得成功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性能力和具有丰富知识能力的学生,培养这样的学生,需要我们去研究、去开拓。
4、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借鉴。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国内,一些学校“让所有的金子都在这里发光”的办学宗旨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做法等,虽然已走在前面,但由于地区差异,仅可作为参考。
因此,我校于2000年秋开设初中数学探究活动的实践,并加以较为全面、广泛、具体的研究,希望能对今后初中数学教学的开展提供借鉴。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
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
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环境,时刻以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目标的达成,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根本目标,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焕发出炫目的光彩。
三、指导思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正是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而获取学习数学的一般方法、原理等的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
因此,进行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实践,寻找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与学的方式势在必行。
实施自主探究合作互助教与学,把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变为自主探究与合作互助,改变过去传统的机械呆板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有效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引导学生建构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全面实现课程目标,依据学案在单位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益,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目标、任务和方法:(一)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
一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实践中发现知识的发生过程。
二是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探究中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是让学生在拓展创新的联想中体会知识的应用过程。
(二)任务:1.培养合作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要想使学生顺利合作达到合作的目标,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合作意识。
2.培养互助互学的习惯:共同目标与个体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是合作的两大基本要素,是合作得以实现和维持的重要条件。
3.培养尊敬人的意识:良好的合作态度对于顺利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合作态度,教师要教学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倾听,善于发现同伴的优点。
4.提倡互助协助的精神:如何发言、交流,如何讨论、归纳,如何相互评价,如何处理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等。
5.培养快乐健康的情感:情绪、情感可以提高人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6.加强反思与倾听的习惯培养。
(三)方法:操作形式是四步八环节。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质疑——问题交流、展示提升——拓展训练、反馈矫正。
五、课题研究价值:充分自主的学习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效的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
变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索式学习,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探索,去发现有关的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