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业成功人士的故事
中国创业成功人士
中国创业成功人士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近年来创业热潮愈加蓬勃,涌现出了一大批成功的创业者。
这些创业者们各领风骚,在自己的领域拥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且在商业世界里创造了不可忽视的财富。
以下就是几位中国创业成功人士的故事。
1. 马云作为中国互联网创业的代表人物,马云在其创立的阿里巴巴公司上市后一夜暴富,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首富”。
马云在创业初期遭遇了很多次失败,但是他并没有放弃,最终成功了。
阿里巴巴拥有诸多业务线,包括电商、金融、物流等领域,成为全球知名企业。
马云重视团队建设,他认为规模不等于强大,成本控制和电子商务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从而引领了公司的最终成功。
2. 马化腾在中国发展游戏行业的马化腾,其创办的腾讯公司也迅速崛起。
马化腾通过推出社交软件、游戏、音乐以及视频服务,成为中国互联网中的重要名字。
他着眼于用户需求,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
在创办初期,马化腾公司遭遇困境时他毫不畏惧,他坚信一个好的产品和团队就是成功的核心竞争力,他的无畏精神以及明智的判断力最终使腾讯公司成为行业巨头。
3. 王健林王健林是中国的另一位商业巨匠,他是世界500强企业万达集团的创始人。
万达集团是一个包括地产、电影、酒店,以及体育俱乐部等诸多领域的多元化企业集团。
王健林通过持续的投资和并购,不断壮大公司,并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业务。
王健林强调个人的价值观在创业中的重要性,他认为诚信和信用是做好生意的核心所在,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和维护信誉使万达集团成为行业中的领导者。
4. 陆奇陆奇是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代表人物,他是百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并先后出任百度集团总裁和CEO,是中国信息技术行业的重要创业者之一。
陆奇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一系列产品和服务。
在创业过程中,陆奇强调不断创新和自我超越是成功的关键,他坚信只要不断努力,认真面对挑战,在行业中就一定能扬帆远航。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分享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分享独自闯出一片事业天空,或者集结三五个好友的力量,合力创一番事业,是很多人都曾有过的梦想。
也有很多通过创业成为大家口中的成功人士。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创业成功人士故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创业成功人士故事1:刘永好“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例子,从独木舟上翻下去,下去了就是下去了,再翻过来非常地难。
”“我们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企业家,不多了……”刘永好在一个论坛上碰到鲁冠球,两人相对,发出如此慨叹。
在80后刘畅接刘永好接力棒任新希望集团董事长的文章里,我们讲了四川首富刘永好退休,80后女儿刘畅接任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出生于1980年的刘畅,26岁时已成为中国最年轻女富豪,2006年胡润女富豪榜第九位。
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刘永好的创业史,刘永好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刘永好开始出席一些论坛活动,到90年代,他留意到身边参会的人悄然发生了些变化。
到现在,变化越来越大了,“原来跟我们一起开会的朋友越来越少了,”他说:“有的不干了,有的去世了,有的倒闭了,有的被抓了。
”1951年出生的刘永好,从1982年开始创业,时间已经过去了30多年。
白手起家的传奇让位于中国首富的光环。
在2010年的胡润川渝富豪榜上,刘永好以250亿的身家位列第一。
把希望做大在做希望牌饲料之前,刘永好在孵鹌鹑蛋;在卖鹌鹑蛋之前,他是人民教师。
下班之余,刘永好和另外三个兄弟在自家阳台上养起鹌鹑,并售卖鹌鹑蛋。
当时的他们没有想到四年后将会成为足以笑傲世界市场的鹌鹑大王。
到1986年专做猪饲料之前,他们在成都青石桥开了一个鹌鹑蛋批发门市部,后来又在东风农贸市场开了一家更大的店。
在青石桥的时候,刘永好的母亲坐镇店中,他们兄弟四人就出去跑销售。
到后来母亲去世的时候,刘永好他们才知道兄弟们富了以后给母亲的钱全被老人捐给了青石桥的乡亲。
东风农贸市场的店是他们崭露头角的开始。
那时候,店里每天的存货都有鹌鹑蛋数十万只。
养殖场也是刘永好出生地所在的四川新津县有三分之一的农户在养鹌鹑。
4个中国成功人士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
4个中国成功人士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白手起家是指由一无所有而创立事业,你看过哪些白手起家成功人士的故事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中国成功人士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成功人士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1:李嘉诚年龄:81岁创业时间:1950年创立长江塑料厂逆境的时候,你要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条件,当我身处逆境时,我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条件,因为我勤力,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肯建立信誉。
——李嘉诚第一桶金:塑胶花生意逆境的时候,你要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条件,当我身处逆境时,我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条件,因为我勤力,节俭,有毅力,我肯求知,肯建立信誉。
李嘉诚:塑胶花传奇为了实现对父亲的承诺,李嘉诚觉得只有加倍努力才行,要想出人头地,学习是惟一的武器,他开始自学。
一边工作,一边自学,虽然艰辛,但李嘉诚觉得十分充实,“年轻时我表面谦虚,但内心很骄傲。
因为你看见身边的人每天保持原状,而自己的学问却日渐提高。
”1940年秋,李嘉诚一家从潮州逃难至香港,栖居在舅舅的钟表行中。
李家原本没有商业传统,到香港前,父亲是一位小学校长,爷爷是清朝最后一届秀才,两位伯父在民国初年就取得了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博士学位。
李家可算的书香门第,在当地受人敬重。
但这些在当时的香港没有半点价值,甚至为生存带来了压力,一家人卑微如蝼蚁。
13岁的李嘉诚不得不失学,寄人篱下当学徒。
白天有做不完的工作,夜晚则必须搬开家具与其他伙计挨着入睡。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攻占香港,李嘉诚的母亲只好带着弟妹重回老家,留下他们父子二人。
更大的不幸是,贫困抑郁的父亲竟染上肺结核,大半年后去世。
在父亲过世前一天,并没有向他交代事情,反而问他有什么话说。
“我安慰父亲,告诉他‘我们一定都会过得很好’。
”14岁的李嘉诚独自面对父亲的死亡,“彷佛一瞬间被迫长大”。
历经家道中落、少年失学、父亲过世、孤独的流落异乡,迫使李嘉诚在很短的时间内压缩成长。
为了实现对父亲的承诺,李嘉诚觉得只有加倍努力才行,要想出人头地,学习是惟一的武器,他开始自学。
国内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事迹10篇
国内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事迹10篇国内成功人士励志故事事迹精选篇1梁稳根:成功从失败开始一个家庭穷得“甚至快到了要饭的地步”的农家孩子,一家国有企业的处长,一个下海创业屡屡失败的创业者,坚持创业不动摇,终于成就了中国首富。
他就是梁稳根!20XX胡润百富榜的发布,标志着三一集团55岁的梁稳根以财富700亿元首次成为“20XX年中国首富”。
人们不禁要问:梁稳根是谁?他有着怎样的创业经历及发家史?他是怎样成为中国首富的?出生贫寒,家里穷得甚至快到了要饭的地步梁稳根,1956年出生,湖南省涟源人,198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材料学专业,高级工程师,1983年至1986年在兵器工业部洪源机械厂工作,1986年下海创办涟源特种焊接材料厂,是三一重工主要创始人,现任三一集团董事长。
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小山村道童村,地处湘西雪峰山余脉的山脚下,属湖南涟源市茅塘镇所辖,梁稳根的祖籍就是这里。
多年来,隐没于山坳间的几百农户一直以种植稻、麦、薯类和外出打工为主要生计。
出身寒微的梁稳根,父祖辈均是篾匠,他也干过多年篾匠,因在家中排行老四,人称“篾老四”。
梁稳根家当初是道童村最穷的,甚至连住的土墙屋都不是自己的,“甚至快到了要饭的地步”。
梁稳根人生的转机发生在改革开放前恢复高考时,他考取了长沙的中南矿冶学院(现为中南大学)的金属材料系,1983年毕业后进入兵器工业部,1986年下海创办三一重工企业,直至今天成为中国新首富。
在很多人眼里,梁稳根是个谜。
从砸掉铁饭碗到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从一度陷入绝境到成为湖南首富,这位“中国民营重工第一人”不知道创造了多少个湖南、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创造和打破多项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用奋斗的人生演绎出湖南人的另一种精彩。
下海失败,但不放弃创业梦想1983年,梁稳根大学毕业后顺利地分配到位于七星街镇的国营企业洪源机械厂。
在当时群山起伏的乡村中,大山深处的这家企业是不多的文明的灯火。
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第二轮改革的发轫期,各种思潮正在涌动。
创业人物故事5篇精选荟萃
创业人物故事5篇精选荟萃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都一定是时势造英雄,千万不要英雄造时势。
顺流而上,这是手法。
形势好了,大家才有机会成为英雄。
只有成为英雄后,才有可能去适应时势、改造时势。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创业人物故事5篇精选荟萃,供大家参考。
创业人物故事5篇精选荟萃1余玲兵余玲兵与农业,有着不解之缘。
这位自称“老船长儿子”的“农二代”,既是淘宝农业电商、淘宝特色中国的创始人,也是生鲜B2B独角兽“宋小菜”的创始人。
于是,在时间与身份的不断切换中,他被业界誉为“农业里最懂互联网、互联网里最懂农业的人”。
“农二代”的阿里征程余玲兵来自农村,“我老家是浙江台州的,我是老船长的儿子”,他喜欢这样作自我介绍。
台州,地处浙江中部沿海,东濒东海,是一个港口城市。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戴着黑框眼镜,皮肤晒得黝黑,休闲POLO衫配牛仔裤的余玲兵,给人的感觉很朴素。
他说话的语速很慢,而语调又很平缓,几乎没什么情绪上的波动,笑起来时眼睛在偌大的镜框里眯成一条缝,有种邻家大哥的腼腆与憨厚。
熟悉他的人,开门见山地评价“接地气”。
在那个崇尚知识改变命运的年代,这位“农二代”的童年生活跟大多数同龄人无异,读书考试升学。
从浙江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余玲兵留在城里的电视台做着媒体工作,日子过得按部就班又波澜不惊。
2007年11月,杭州城里发生了一件大事:由马云创办的阿里巴巴风风火火登陆港交所,无数阿里人随之一夜暴富。
这家如日中天的传奇公司,让很多人趋之如骛,余玲兵就是其中一个。
次年,余玲兵从电视台辞职转投阿里怀抱,这一干就是7年。
众所周知,自2003年淘宝诞生之初起,阿里就有武侠文化,但凡加盟阿里的员工都必须取“花名”。
进入阿里后,余玲兵“入乡随俗”给自己取了一个叫“天舒”的花名,寓意是天天舒心。
余玲兵是在2010年开始关注农业的,缘由是初为人父,他对女儿的饮食特别紧张。
谁也没有想到,这给他的职业生涯带来意外的惊喜。
2011年的某一天,当他在农业领域做了足够多的功课后,碰巧有一个食品农业的内幕需要一个领导者,余玲兵就此活学活用,淘宝农业电商和淘宝特色中国在他手里应运而生。
中国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6则
中国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6则看别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
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中国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中国希望集团刘氏兄弟。
与一般的创业者不同,刘氏四兄弟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刘永好一开始就悟透了舍得二字。
他们本来都在国家企事业单位有一份好工作,却没有像大多数创业者那样脚踏两只船,随时做着创业失败后洗脚上岸的准备。
他们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以能够勇往直前,从孵小鸡、养鹌鹑开始,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扩张创业项目,发展饲料、电子、房地产、金融和资本运作,多角经营,多管齐下,终成大业。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刘氏兄弟在家族企业做大以后,当兄弟之间在企业发展方向上意见相左时,能够平稳地进行产权分割,完成和平过渡,没有伤到企业元气,留下了企业进一步做大的空间。
第一桶金由来:孵小鸡所得的一万元人民币,时间是两个月,投入之小以今天的眼光看可以忽略不计。
致富要诀: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扩张创业项目;平稳地解决家族企业产权问题。
李晓华。
李出身贫寒,只有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后下放北大荒(9.49,0.15,1.61%),返城后在外经贸部出口大楼食堂做炊事员,因贩卖电子表被劳动教养3年,继而被单位除名。
李在走投无路之际,为养家糊口而开始捣腾一些小生意,成为中国第一批个体户。
李真正暴发是后来东渡日本,成为章光101毛发再生精在日本的总代理。
李以拥有中国内地第一辆法拉利跑车闻名,时间为1993年。
第一桶金由来:靠在北戴河贩卖所谓美国冷饮掘得,投入资金是3500元,这是当时李的全部家当,收获达10万元人民币,时间只有一个夏天。
致富要诀:扩张、扩张、再扩张。
中宜环能(CECO)董事长吴桐。
吴现年36岁,于2001年在北京创办中宜环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吴擅长发明,名下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其中城市垃圾处理综合集成系统一项,估计无形资产就达12.5亿元。
一家美国名牌***估计,吴的专利加起来,价值超过100亿美元。
据吴自称,其11岁即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习,主修原子能物理学,有神童之誉;14岁赴美,获芝加哥大学国际金融学博士;18岁赴德,获柏林大学经济学博士。
名人创业故事_名人创业励志故事五篇
名人创业故事_名人创业励志故事五篇名人创业的路上也并不都是一帆丰顺的,从他们都经历中我们可以收获许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名人创业故事_名人创业励志故事五篇精选,欢迎阅读分享。
名人创业励志故事1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之李彦宏怎样创立百度的在回国创业前,李曾供职硅谷着名的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
在那里,李彦宏亲历了infoseek在股市上的春风得意以及之后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惨淡。
李彦宏还将自己在美国积累的经验写成了一本书《硅谷商战》。
经过大起大落,李彦宏明白:股市上的瞬间成功,很可能是最致命的诱惑,股价的疯狂上涨曾掩盖了企业自身的问题,在网络股泡沫崩溃后,这些问题又给不少网络科技企业致命一击。
李彦宏在1999年底回国创办百度,那时的他几乎默默无闻。
斯时,上一轮互联网泡沫狂热到了极点。
而怀揣120万美金风险投资的李彦宏,被朋友调侃为像小老板一样神色慌张地在北大校园里张贴招聘广告。
招到6名员工后,李彦宏在北大一间不起眼的办公室里开张营业。
他穿梭在北大校园里,仿佛一位邻家大学生。
李彦宏一向寻求将美国的硅谷创业模式和自由it精神移植到中国。
在百度,员工穿着随便,没有上班打卡的限制,上班时网上聊天和打游戏被视为正常。
李彦宏对员工只有两条禁令:不许带宠物上班,不能够在办公室抽烟。
李彦宏嗓音醇和磁性好听,讲话既不高亢也不低沉。
他为人温和内敛、思维缜密,也正正因李对一些事情交代得过于琐碎,员工们私下则戏称之唐僧。
李彦宏确与唐僧有几分相似。
投资商曾要求李在半年内烧光120万美元,李彦宏却保守地做了一年的预算。
当然,这也换来了员工对李彦宏的又一个绰号:抠门老板。
但唐僧式的保守让李彦宏和百度抵御了互联网寒流的袭击。
正如唐僧坎坷跋涉西天取经的专注一样,即使不被人明白,李彦宏始终对中文搜索技术情有独钟,梦想做属于中国的全世界最好的搜索引擎。
为了这份痴迷,他甚至砍掉了利润丰厚的彩信业务。
我们只做一件事情,这就是中文搜索。
李彦宏说。
成功人士励志创业故事五篇
成功人士励志创业故事五篇创业成功人士的事例,现在的人对于创业投资有着更多的选择,并且有很多的创业成功案例,这些成功创业人士不断地激励着人们奋勇向前,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成功人士创业的故事,来看一下吧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1阿里巴巴CEO马云的故事不平凡的少年创业成功人士的事例,12岁时,我对学习英语产生了兴趣。
每天早上,不管刮风下雨,我都要骑车40分钟,到杭州西湖旁的一个小旅馆去学英语,这一学就是8年。
那时,中国已经逐渐对外开放,许多外国游人到杭州旅游观光。
我经常为他们充当免费导游,带他们四处浏览的同时练习英语,这8年的学习深深改变了我。
外国游客带给我的知识和从老师、书本学到的很不一样,我开始比大多数人更具全球化的视野。
另一件使我发生根本改变的事发生在1979年。
我遇到了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家庭,这家有两个小孩,我们一起玩了三天,后来变成了笔友。
1985年,他们邀请我暑假到澳大利亚去,我于是7月份去了那里,住了31天。
在我出国之前,我以为中国是世界上富裕、幸福的国家。
当我到了澳大利亚,我才发现,我以前的想法并不正确。
屡遭挫折创业成功人士的事例,我高考考了三次,才被当时杭州差的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录取。
在大学里,我有幸当上了学生会主席,后来还成为杭州大学生联合会主席。
但那时,我的未来基本上被圈定在了中学英语老师。
毕业时,我成为500多名毕业生中唯一一位在大学教书的教师。
我的工资是每月人民币100至120元,相当于 12至15美元。
在5年的教书生涯中,我一直梦想着到公司工作,比如饭店或者其它什么地方。
我就是想做点儿什么。
1992年,商业环境开始改善,我应聘了许多工作,但没有人要我。
我曾经应聘过肯德基总经理秘书职位,但被拒绝了。
接着在1995年,我作为一个贸易代表团的翻译前往西雅图。
一个朋友在那儿首次向我展示了互联网。
我们在雅虎上搜索啤酒这个单词,但却没有搜索到任何关于中国的资料,我们决定创建一个网站,并注册了中国黄页这个名称。
名校毕业等于零看看这些名人的成功故事
名校毕业等于零看看这些名人的成功故事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对于名校毕业有着追求和崇拜,认为只有通过进入名校才能获得成功。
然而,事实上,名校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来证明,名校毕业并不等于“零”。
以下是一些名人的成功故事。
一、马云: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并没有来自于名校,他在高考时曾经多次失败,最终上了师范学校。
在校期间,他学习英语,并且参加了很多篮球队的比赛。
他在大学毕业后,曾经应聘过一些工作,但都没有成功。
最终,他创办了阿里巴巴,并将它发展成了全球知名的电商平台。
他的成功告诉我们,不一定需要来自名校,也能创造辉煌。
二、乔布斯: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他曾经在美国一所名校读书,但在学业上表现平平。
在大学期间,他参加了一门书法课程,这对他的创业之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毕业后创办了苹果公司,将其发展成了世界知名的科技巨头。
乔布斯的成功证明了,个人的努力和创造力比名校背景更重要。
三、李彦宏:百度的创始人李彦宏也没有来自于名校。
他在高考失利后只能进入了一所一般的大学,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
在大学期间,他对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专注于学习和研究相关知识。
毕业后,他创建了百度,并将其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之一。
李彦宏的成功告诉我们,不论名校与否,只要有才华和努力,就能创造出一番成就。
四、王健林:万达集团的创始人王健林在名校毕业的时代并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沉沦,而是努力工作并自学成才。
他在创业初期从事地产开发和饭店管理等行业,一步步积累经验和财富,最终将万达集团发展成了中国最大的商业地产公司之一。
王健林的成功告诉我们,不论学历如何,只要有拼搏和智慧,就能够在事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
以上只是一些成功人士的例子,还有很多名人都没有来自于名校,却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这证明名校毕业并不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唯一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创新思维、勇于挑战的能力,这才是决定我们能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创业成功名人故事精选8篇
创业成功名人故事精选8篇创业成功名人故事精选(篇1)2008年开始在宿舍创业,到2015年,获得E轮融资,拥有几千员工,服务范围也从上海交大周边快速扩展到全国250个城市,这便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外卖订餐平台“饿了么”的快速发展轨迹。
1月27日,“饿了么”召开新闻发布会,CEO张旭豪宣布获中信产业基金、腾讯、京东、大众点评、红杉资本联合投资3.5亿美元。
饿了么还将与战略投资方达成深度合作。
融资完成后,饿了么将继续保持独立运营。
发布会后,张旭豪在接受采访时难掩喜悦,他豪言,饿了么要做餐饮界的阿里巴巴,目标是成为估值一千亿美金的公司。
已经广为熟知的初心叫外卖未果激活创业梦我们总是遥望大洋彼岸,为什么那里可以出现扎克伯格和乔布斯这样的人。
本质上,他们都受到了某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感召,相信人要独立创造,并且改变这个世界。
2008年,还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读硕士一年级的张旭豪也认为,只要自己做的东西被市场认可,个体就是有价值的。
一天晚上,他和室友一边打游戏一边聊天,突然感到饿了,打电话到餐馆叫外卖,要么打不通,要么不送。
创业就这样从不起眼的送外卖服务开始了。
张旭豪和康嘉等同学一起,将交大闵行校区附近的餐馆信息搜罗齐备,印成一本“饿了么”的外送广告小册子在校园分发,然后在宿舍接听订餐电话。
接到订单后,他们先到餐馆取快餐,再送给顾客。
这一模式完全依靠体力维持业务运转,没有太大的扩张余地。
唯一的好处是现金流充沛:餐费由他们代收,餐馆一周结一次款。
只有互联网能够大规模复制并且边际成本递减。
2008年9月,“饿了么”团队开始研发订餐网络平台,张旭豪先通过校园BBS招来软件学院的同学入伙。
用了半年左右,他们开发出了首个订餐网络平台。
在网址注册上,他们用“ele.me”(“饿了么”的汉语拼音)组成,网站订餐可按需实现个性化功能,比如顾客输入所在地址,平台便自动测算周边饭店的地理信息及外送范围,并给出饭店列表和可选菜单。
自主创业的成功人士故事
自主创业的成功人士故事能不能创业成功跟学位没关系,但跟好不好学肯定有关系。
好学才能有成长的空间。
看看那些成功的故事,学习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
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自主创业的成功人士故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自主创业的成功人士故事一:刘枫:中科院硕士公共wifi市场创业27岁的刘枫去年从中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摆在他面前的有几条康庄大道:要么继续搞科研,专业对口,学有所用;要么听从导师的建议,读博;要么听从母校召唤,回到辽宁中医药大学任教;或出国、入伍、考公务员。
如果留在北京,取得北京户口,也绝非难事,而他却作了个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选择——回到三线城市辽宁锦州创业。
他看好了公共wifi市场。
3个月时间,他创办的“爱锦州”i-JinZhou公共wifi像一张无形的网,覆盖锦州670余商家。
接下来,他打算做锦州的同城电子商城,争取实现不用逛街就能同城购物。
目前,他创办的公司营业额已有八九万元,成本开始逐步回收,他预计,在未来的几个月里这个收入至少还会翻上几番。
凭借学到的知识,他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刘枫想自主创业的想法并非偶然,早在读研究生期间,每次做课题时,他都能把所研究的东西和社会应用联系在一起。
一次,他的导师以研制了一种菌剂,将它应用于甘草,能提升成熟量1倍以上。
甘草是根茎植物,在治理沙漠、固土防沙、防风防沙等方面作用突出,而且它不破坏土地,环保意义非常大。
还可应用于玉米,提高产量。
由于这种菌剂造价比较高,不适合中国传统农业,刘枫的导师就在德国申请专利,并取得成功。
而刘枫的着眼点并不在项目本身,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其后的市场推广上。
科研成果要是不能转化为实际应用,他就觉得是巨大的浪费。
这种菌剂还可应用于碱地治理。
2013年,刘枫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合伙开了个绿化公司。
凭借研究生所学到的知识,短短一年时间,他掘到了自己人生当中的第一桶金——10万元。
揣着这10万元,刘枫胸中的自主创业之火燃烧起来。
10位创业者的创业故事,10年的励志成功从频临破产到全国首富
10位创业者的创业故事,10年的励志成功从频临破产到全国首富10位创业者的创业故事,10年的励志成功从频临破产到全国首富创业者的创业故事,10年的创业经历,励志故事,每一个创业者的背后都不是那么容易,每一个创业者的背后故事都是那么的辛酸,来看看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吧。
2008年,注定不凡。
电视中的报道惊天动地,电视前的我们柴米油盐。
那一年,VIVO还叫步步高,我们玩的是QQ炫舞,冯小刚拍了《非诚勿扰》,陈老师在网盘里流传。
那一年,我们对只有2G的手机没那么依赖,因为还不能拍照晒票圈;我们习惯在节假日出去聚个餐,外卖也只能看传单;付款时豪气地掏出钱包,而不是拿出手机问:你扫我还是我扫你?一批创业者,在2008年或开启征程,或拼命向前,或草草收场。
那时候,我不认识你,你也还未改变我。
十年后,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我们的神经。
十一假期,新芽NewSeed(ID:pelink)特别策划“没想到”系列,记录十年中一些变化的瞬间。
今天分享的便是当年的10个创业者。
黄光裕十年前,各类富豪榜上的绝对霸主是黄光裕。
这个17岁创办国美的创业教父,在38岁的2008年第三次问鼎胡润榜首富,也是在这一年,他跌入深谷。
彼时,他视为对手的,是大中电器张大中、苏宁张近东,人们相信,如果不是他入狱,根本没有马云、刘强东等后来者的机会。
他是中国家电零售业连锁模式的创始人,以“价格屠夫”的称号霸占市场。
2004年,国美在港交所上市,黄光裕第一次成为内地首富,也是在那时候,还在上学的笔者拥有了人生中第一部手机,国际大牌阿尔卡特,购于武汉的一个国美门店。
“我做事的习惯,方向一旦明确,大概都想好,应该有三分把握,我就敢去做。
”这个儿时就靠着捡拾垃圾以补贴家用、初中肄业就跟着哥哥北上内蒙古求生的首富,命里带着果敢的赌性。
也正是这份豪赌,将他送入深渊。
2008年,刚到手的“首富”还没捂热,北京市公安局新闻办对外证实:黄光裕因“涉嫌经济犯罪,正在接受警方调查”。
成功人士的奋斗事迹4篇
成功人士的奋斗事迹4篇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幸运,他们靠的是自己的双手,创造并建立自己的帝国。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成功人士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成功人士的奋斗事迹1董明珠,1954年8月出生于江苏南京,企业家、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 、世界公仆领袖联谊会经济领袖分会副会长、空调行业会长[2] ,先后毕业于安徽芜湖干部教育学院统计学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系研究生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3] 。
提起董明珠,竞争对手们是这样形容她的:“董姐走过的路;都长不出草来。
”,可见这位铁娘子的厉害之处。
而格力内部的员工这样评价自己的女上司“说话铿锵有力,做事雷厉风行,即便不化妆,她也比实际年龄看起来年轻许多。
”媒体们则说“这个女子,虽然36岁前的人生平淡无奇,但36岁后的她,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执著走出了一条别人无法复制的路。
”80后励志网带你一起了解这位女强人的女性职场励志故事。
为什么说董明珠的创业故事很励志,因为很少有人像她这样,36岁再从基层业务员做起,而15年时间,她用自己超乎普通女性的能力,升任格力集团CEO。
一、大器晚成不失天分董明珠跟那个年代很多人一样,出身也平平,1954年,她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人家,1975年参加工作,当时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
36 岁以前,她的生活也是平淡无奇,没有人会想到,36岁以后的董明珠,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执著创造了让人无不佩服的职场传奇。
1990 年,董明珠毅然辞去工作,南下打工。
当时已经36岁的她,到了格力公司,要从一名基层业务员做起。
不知营销为何物的董明珠却凭借坚毅和死缠烂打,40天追讨回前任留下的42万元债款,令当时的总经理朱江洪刮目相看,成为营销界茶余饭后的经典励志故事。
这位女强人的创业传奇就是从这里开始。
靠着勤奋和诚恳,董明珠不断创造着格力公司的销售神话,她的个人销售额,曾经飙升至3650万元。
二、雷厉风行的女上司1995年,董明珠成为格力的销售经理,下属们是这样看当时的这位女上司:一个从不按牌理出牌的人,她的“牌理”只有一个:自己的原则,自己认为对的。
十大名人创业故事
十大名人创业故事,名人的创业故事,十大名人艰辛的创业故事!常艰苦的,很多年轻人都想着创业,想着有自己的一份事业,但是在创业过程中往往能坚持下来的都成了名人。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十大名人艰辛的创业故事。
1、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的故事:18岁的马云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次高考,他毫不犹豫地在报考志愿表上赫然写下:北京大学。
然而雄心万丈的他,高考的数学成绩只得了1分。
为了生计,他去应聘酒店服务生,因为长得“歪瓜裂枣”,被婉言拒绝。
无奈只好去当搬运工,蹬板车。
大学毕业后,一次讨债经历让他疯狂地迷恋上了互联网,创业初期,他背着包四处忽悠,经常被人骂作疯子、骗子。
他曾连续4次创业失败,最为窘迫的时候银行里只有200元。
如今,谁不知道阿里巴巴,谁不知道马云呢2、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故事:刚满15岁的王健林从四川绵阳来到东北,成了一名娃娃兵。
每天背上10多公斤重的装备,在齐膝深的积雪中徒步40公里,每次拉练的总路程甚至长达上千公里。
从军18年已经成为团职干部的他,却遇上“百万裁军”。
创业初期没资历,没实力,说好的贷款却被银行放了鸽子,为了公司项目,他借过高利贷,甚至9天9夜没睡觉。
人人都不想碰的旧城改造他敢接,刚做商业地产的时候,因为不懂,3年之间打了222场官司。
就是这样一个一根筋的人,如今却是无人不知的亚洲首富。
3、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的故事:20万,11个人,一间破传达室,当年的柳传志根本不知道为何要成立公司,随大流下海创业。
为了发工资,他带领所有员工当过“倒爷”、拉过板车、在中关村摆过地摊,卖过的商品琳琅满目,包括运动服、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
被认定投机倒把罚款100万,被认定走私罚款300万,40多岁的他,仍旧还没有找到人生的方向。
而如今的联想已经成为民族计算机产业的象征。
柳传志说:我当时打死都不会想到我和我的同事能把公司办成今天这个样子。
4、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故事:被北大开除后,俞敏洪完全没有了生活来源,为了养活老婆孩子,他只好下海办起了培训班。
创业成功的故事4篇创业成功的案例和分析
创业成功的故事4篇创业成功的案例和分析你想创业吗?想了解一下成功人士创业的故事吗?以下是分享的创业成功的故事,一起来和看看吧。
铁血网创始人蒋磊——典型的大学生创业者,16岁保送清华,创办铁血军事网,20岁保送硕博连读,中途退学创业。
如今,铁血网稳居中国十大独立军事类网站榜首,铁血军品行也成为中国最大的军品类电子商务网站,年营收破亿,利润破千万。
倒回xx年,16岁的蒋磊初入清华园,电脑还没有在这个普通宿舍出现,他只能去机房捣鼓他的网页,他想把自己喜欢的军事小说整合到自己的网页上,他的“虚拟军事”的网页一经发布,就吸引了大量用户,第二天就达到了上百的浏览量。
蒋磊很兴奋。
他把“虚拟军事”更名为“铁血军事网”。
xx年4月,蒋磊和另一个创始人欧阳凑了十多万元,注册了铁血科技公司。
期间蒋磊还被保送清华硕博连读学习了一阵。
xx年1月1日,蒋磊最终顶住了家庭已经学校的压力毅然决定辍学创业,以CEO的身份正式出现在铁血科技公司的办公室里。
经过12年的努力,目前蒋磊的公司拥有员工200余人,他创办的网站已成为能够提供社区、电子商务、在线阅读、游戏等产品的综合平台。
据透露,截至xx年12月,网站已有1000万注册会员,月度覆盖超3300万用户,正处于稳步且高速的增长中。
康盛创想创始人戴志康是无数互联网人的偶像,他创建的“Discuz!”开源模板与“Wordpress”并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个开源网站模板,被数以百万级的站长使用,深刻的改变了中国互联网,而戴志康也是一位大学生创业者。
戴志康出生于一个 __家庭,父亲是大学教授,亲属中也有很多人是老师。
据说,因为这种家庭背景,戴志康小时候开始就一直接触电脑。
在计算机性能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他的编程技术也日益提高。
戴志康从小学刚毕业后的1995 年开始初步尝试编制软件。
初中、高中时期,他几乎席卷了各类计算机大赛。
戴志康2000年考上哈尔滨工程大学,xx年便在校外创业,他在外面找到一间月租300块的房子,一天差不多15个小时都泡在电脑前面,最终他创造的“Discuz!”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建站开源模板,“Discuz!”于xx年被腾讯以6000万美金的价格收购。
十位创业成功人士案例
十位创业成功人士案例今天小编搜集了十位创业成功人士的案例,一起来阅读一下吧。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李彦宏百度公司CEO李彦宏的创业之路:创建百度,专注于搜索,这充分说明了李彦宏对技术趋势的敏锐嗅觉。
经过六年的漫长发展,百度终于迎来了互联网史上的搜索热潮。
2011中国十大创业人物解读!2005年,随着Google上市后股价的不断攀升,以及搜索在网民生活中的普及应用,再加上搜索所带来新商业模式,百度成功地在今年8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一夜之间,百度股价涨幅达到354%,创造了纳斯达克新的神话。
而李彦宏本人,亦因为百度的成功上市成为身价亿万的富翁,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赖一龙英特尔中国总经理赖一龙的创业之路:作为英特尔中国负责人,与业界伙伴广泛开展合作好像是赖一龙2005年的主题。
而借助英特尔的扶持,国内的IT 企业,尤其是硬件企业迅速成长,联想到今天更是成为了全球性的电脑厂商。
不过,英特尔扶植本土企业,推动电脑普及的战略没有停止。
2011中国十大创业人物解读!2005年,英特尔更是与黑龙江、湖北、山西、山东四省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展电脑普及计划项目。
虽然业界对其计划颇有质疑,称水土不服。
但赖一龙仍在有条不紊地实施着他的宏伟计划。
他相信,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刘军联想全球COO2004财年起负责集团企划系统与运作系统工作,协助CEO制定集团发展战略、推进集团运营管理,以及负责集团的采购、商务、物流、质量和生产制造等供应链管理工作。
合并IBM后,刘军领衔打造全球的全新供应链系统、区域总部拓展到五个等大规模调整动作。
刘军的创业之路:唐越作为见证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卓越人士之一,成功将互联网与旅游业结合,创造出旅游业电子商务新模式,并成功融入风险投资,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唐越e龙CEO2011中国十大创业人物解读!同样是经历了互联网兴衰和泡沫,进入2005年,e龙的旅游电子商务业务进一步长足发展。
十大名人创业故事
十大名人创业故事1. 乔布斯。
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创业初期曾被公司开除,但后来又成功回归,并将苹果带入了一个新的辉煌时代。
他的创业故事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勇气和毅力,不断努力,最终就会取得成功。
2. 马云。
马云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他在创业初期也曾遭遇各种困难和挫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最终成功打造了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
他的创业故事告诉我们,要有远大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不怕失败,敢于创新,才能成就非凡。
3. 杰夫·贝索斯。
杰夫·贝索斯是亚马逊公司的创始人,他在创业初期曾面临资金短缺和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但他凭借着对电子商务的前瞻性洞察力和坚定的决心,最终将亚马逊打造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
他的创业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创新意识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不怕失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4. 马化腾。
马化腾是腾讯公司的创始人,他在创业初期也曾遭遇过种种困难和挫折,但他凭借着对互联网行业的独特见解和坚定的决心,最终将腾讯打造成了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他的创业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创新精神和敏锐的洞察力,不怕失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5. 李嘉诚。
李嘉诚是长江实业集团的创始人,他在创业初期也曾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但他凭借着对商业机会的敏锐嗅觉和坚定的决心,最终将长江实业打造成了全球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
他的创业故事告诉我们,要有敢于冒险和创新的勇气,不怕失败,才能成就非凡。
6. 王健林。
王健林是大连万达集团的创始人,他在创业初期也曾遭遇过各种挑战和困难,但他凭借着对商业机会的敏锐嗅觉和坚定的决心,最终将万达集团打造成了中国最大的地产和文化产业集团之一。
他的创业故事告诉我们,要有敢于创新和坚持不懈的毅力,不怕失败,才能在商业领域取得成功。
7. 马化腾。
马化腾是腾讯公司的创始人,他在创业初期也曾遭遇过各种挑战和困难,但他凭借着对互联网行业的独特见解和坚定的决心,最终将腾讯打造成了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中国名人创业个人经历
中国名人创业个人经历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名人都以自己的创业经历成为了榜样。
他们以人类的视角叙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让读者感受到他们的决心和努力。
以下是其中几位中国名人的创业个人经历。
一、马云:创立阿里巴巴马云是中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他于1999年创立了阿里巴巴。
当时,互联网在中国还不太普及,电子商务行业也处于初创阶段。
马云对互联网的未来充满信心,他相信通过互联网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
然而,创办企业并非易事,初期的阿里巴巴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马云和他的团队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最终成功打造了一个全球知名的电子商务平台。
二、李嘉诚:打造华为帝国李嘉诚是中国最富有的商人之一,他是华为集团的创办人。
华为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但在创业初期,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创业公司。
李嘉诚对技术的热情和创新精神推动了华为的发展。
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华为逐渐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知名企业。
三、刘强东:创建京东帝国刘强东是中国著名的电商企业家,他于2004年创立了京东。
在创业初期,京东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资金压力。
然而,刘强东坚信电子商务的未来,并且相信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可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他致力于提升京东的用户体验,不断改进物流配送系统,为消费者提供更快捷、方便的购物体验。
如今,京东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零售电商之一,刘强东也因此成为了中国电商行业的重要人物。
以上是三位中国名人的创业个人经历。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他们的故事鼓舞着无数创业者,向他们传递着信心和勇气,同时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成功人士励志故事
中国成功⼈⼠励志故事中国成功⼈⼠励志故事 成功来之不易,多少⼈为了成功流下数不尽的汗⽔和泪⽔。
下⾯是⼩编给⼤家整理的中国成功⼈⼠励志故事,供⼤家参阅!中国成功⼈⼠励志故事【1】 中国成功⼈⼠励志故事【 1932年,16岁的王永庆在台湾嘉义开了⼀家⽶店,从此踏上了艰难的创业之旅。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
16岁的王永庆从⽼家来到嘉义开⼀家⽶店。
那时,⼩⼩的嘉义已有⽶店近30家,竞争⾮常激烈。
当时仅有200元资⾦的王永庆,只能在⼀条偏僻的巷⼦⾥承租⼀个很⼩的铺⾯。
他的⽶店开办最晚,规模最⼩,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
在新开张的那段⽇⼦⾥,⽣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怎么打开销路呢?王永庆想起⽗亲常说的⼀句古训:“不惜钱者有⼈爱,不惜⼒者有⼈敬。
”他没钱,惟⼀能做的是不吝惜时间和⼒⽓。
刚开始,王永庆曾背着⽶挨家挨户去推销,⼀天下来,⼈不仅累得够呛,效果也不太好。
谁会去买⼀个⼩商贩上门推销的⽶呢?可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决定从每⼀粒⽶上打开突破⼝。
那时候的台湾,农民还处在⼿⼯作业状态,由于稻⾕收割与加⼯的技术落后,很多⼩⽯⼦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
⼈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次⽶,很不⽅便。
但⼤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王永庆却从这司空见惯中找到了切⼊点。
他和两个弟弟⼀齐动⼿,⼀点⼀点地将夹杂在⽶⾥的秕糠、砂⽯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卖。
⼀时间,⼩镇上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质量好,省去了淘⽶的⿇烦。
这样,⼀传⼗,⼗传百,⽶店的⽣意⽇渐红⽕起来。
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满⾜。
他还要在⽶上下⼤功夫。
那时候,顾客都是上门买⽶,⾃⼰运送回家。
这对年轻⼈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些上了年纪的⼈,就是⼀个⼤⼤的不便了。
⽽年轻⼈⼜⽆暇顾及家务,买⽶的顾客以⽼年⼈居多。
王永庆注意到这⼀细节,于是主动送⽶上门。
这⼀⽅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同样⼤受欢迎。
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说,增加这⼀服务项⽬等于是⼀项创举。
名人创业励志故事和成功案例
名人创业励志故事和成功案例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常常需要一些励志的故事和成功案例来激励自己,让自己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努力拼搏。
以下是一些名人创业励志故事和成功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鼓舞。
1. 史蒂夫·乔布斯。
史蒂夫·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创业故事鼓舞了无数人。
乔布斯年轻时曾被苹果公司开除,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创办了NeXT公司,最终又回到了苹果,并将其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乔布斯的成功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勇气和毅力,不断努力,才能走向成功。
2. 马云。
马云是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他的创业故事也是令人敬佩的。
马云曾多次面临失败和挫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最终创办了阿里巴巴,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的商业巨头。
马云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并且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3. 沃伦·巴菲特。
沃伦·巴菲特被誉为“股神”,他的投资理念和成功经验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
巴菲特曾说过,“当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当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这句话告诉我们,成功的关键在于抓住机会,而不是盲目跟风。
巴菲特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要有自己的投资理念,不要被市场情绪左右,才能获得长期的成功。
4. 杰夫·贝索斯。
亚马逊公司的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也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贝索斯曾说,“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创业者的心态,不断创新和进取。
”他的成功告诉我们,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5. 刘强东。
创办京东的刘强东也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他曾说过,“创业就像打仗一样,只有拼尽全力,才能取得胜利。
”刘强东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创业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成功。
以上是一些名人创业励志故事和成功案例,它们告诉我们,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创业成功人士的故事
35厘米长大馒头卖1元,8年不涨价,每年卖2000万元
只卖1元,8年从不涨价,在一块美食林立的土地,以及物价飞
涨的今天,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食物,如何杀出重围并且持续
盈利?围绕一个馒头,完成商业生态,升级商业模式,这样的产品你
可能学不会!
馒头的营销学
在重庆洋人街,有很多怪事。
比如,世界最大最牛的厕所,没有收银员的小货摊,以及1元钱的美心馒头。
黄昕是洋人街美心馒头的负责人,在她眼中,馒头有一种朴实的
情结。
个头饱满的美心馒头,长得像擀面杖,很多人叫它“擀子馒头”,每一个有35厘米左右,分量更是普通馒头的4倍。
在游人如织的洋人街,总会看见排着的长长队伍,提着一大包馒头的人们。
“跟重
庆小面、陈麻花和合川桃片一样,美心馒头也成为重庆的美食名
片。
”在黄昕看来,看见自己的馒头如此受欢迎,就是最幸福的事
情。
洋人街的美心“擀子馒头”
如今的美心馒头还是小小的网红,有一帮簇拥者,在微博上搜索
洋人街,几乎一半的结果会提到它。
和馒头来一张合影,比一比谁
的脸小,或者分食馒头秀恩爱,层出不穷的新鲜玩法,让普普通通
的馒头有了新的生命。
美心馒头的名声,渐渐地在当地家喻户晓,洋人街的人气也因此
越来越大,“打的去洋人街买馒头”成为一时潮流。
需求太大也成
了一种烦恼,黄昕描述到:“一天卖两吨面粉,节假日还要翻倍,
有时更是要24小时加工。
”
一个馒头成就了整个洋人街,但背后的过程却是艰辛的。
早在2006年,彼时的洋人街刚刚开业,交通还很不方便,游客多,商家少,配套服务完全跟不上,甚至连最基本的餐饮都无法提
供。
“解决这个问题,并打响市场,需要一款拳头产品来引导”。
黄
昕说,“大众都能接受的馒头成了第一选择。
”但是,所有的事情
都不能太表面,更不能为了做馒头而做馒头。
于是从2008年开始,洋人街就着力打造“1元钱经济”,豆花、糍粑、面包和矿泉水等1元食品可谓五花八门,这些低价美食吸引了大量游客,每天销量超
过8万件。
可馒头毕竟是北方的主食,南方人吃得少,市场本身不大,“前
期经营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这是黄昕经手以来,最难忘的一段时
间。
“最初美心馒头的知名度低,洋人街也是假日经济,平时人不多。
”为了打开销路,引导顾客去洋人街消费,黄昕和团队做了很
多努力,有一段时间,他们几乎跑遍了市区每个人多的地方,每天
开车派人做地推宣传,直到天黑连路灯都关了,才收摊回家。
坚持
了半年,基本打开了销路,人们知道重庆有个洋人街,洋人街有个
美心馒头。
美心馒也渐渐有了自己的品牌,成为一种即食又便于携带的旅游
小商品,风靡于洋人街的街头巷尾。
“1元馒头是招牌,是洋人街食品线的引导者,更是洋人街的缩影。
”黄昕回答。
馒头的经济学
依靠“1元策略”,美心馒头的销量很好,但是一个更严重的问
题却浮出水面。
随着原材料涨价,馒头的成本不断增加,1元的馒头很快出现亏损。
“2008年50元一袋面粉,一个馒头还能盈利几角钱,现在涨
到100元一袋,馒头的成本也达到 1.5元。
”摆在黄昕面前的似乎只有两条路:要么馒头涨价,要么分量减少。
为了此事,美心集团董事长夏明宪专门组织开了一场会议,他甚
至拍着桌子说道:“美心馒头打死也不涨价,不减量!”
同时,外界也不断发出质疑声。
“打死不涨价的馒头到底能够撑
多久?”“发生通货膨胀,老板能顶得住吗?”
面对内部和外部的压力,黄昕意识到,没有商业化的逻辑,馒头
根本不能持续地走下去。
“卖得越多亏得越多,不能搬起石头砸自
己的脚。
”
有没有一个办法,既不用涨价减量,又能持续发展?黄昕慢慢发现,美心馒头其实带来了巨大的人流,但是却没有好好利用。
“把
顾客、馒头和其他食品捆绑在一起,通过馒头带来顾客,然后从其
他食品上盈利。
”黄昕说道,“虽然馒头卖一个亏一个,但是围绕
馒头的衍生产品利润填补了一元馒头的亏损。
”由于销量大,所以
原材料消耗大,因此进货价格比市场低,再加上美心馒头周边,有
了酸辣粉、香辣豆干以及各种伴饮的摊位,已经形成一个食品生态。
在粉丝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这招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方法,不仅让
馒头生存下去,反而赚到更多的钱。
现在黄昕不担心馒头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反而是1元的馒头卖断货最让她头疼。
“美心1元馒头的招牌不能砸,如果1元钱馒头断货了,只卖两元钱的面包,顾客会怀疑1元馒头只是噱头,我们是欺骗顾客。
”
馒头卖得好,市场上也纷纷出现山寨品。
有商家模仿美心馒头,
外形上如出一辙,价格上也打出“只卖1元”,但是根本上没有洋人街美心馒头的生态模式,单一的产品很快承受不了持续的亏损,
只好把分量减小一点。
“减少了分量就明显不是美心馒头,还不如
去洋人街卖。
”销量小了,产品积压,造成口感很不新鲜,最后这
些“山寨店”基本都关门了。
在在重庆涪陵区蔺市镇美心红酒小镇,美心集团也照搬洋人街的
模式,在当地开发了美心馒头,因为比市场价格低,这里发生了一
个有趣的现象。
“一些人专门来批发美心馒头,然后把一个美心馒
头切成几个,再转手以1元一个的价格卖出去。
”这种倒卖的生意,让美心馒头的团队也很无奈,“这没有违反游戏规则,的确也是美
心的馒头,打假怎么打。
”美心馒头成了当地的馒头工厂,也成了
一条美食风景线。
没有组合拳的产品和规模化的生态,美心馒头的特殊商业模式很
难复制,这已经形成洋人街独有的馒头经济现象。
馒头的工匠学
最早的时候,美心馒头的生产线只有一条,还是在一个破旧的茅
草房,由于供不应求,现在已经增加至三条生产线。
站在重新装潢
的店面外,通过透明的橱窗玻璃,可以看见整个馒头的加工过程。
从一把面粉到最后的成品,为了做好一个馒头,八年如一日,对
于这份工作,黄昕和她的团队从未间断,也从不埋怨。
因为热爱,所以追求。
经过不停地改良,美心馒头渐渐形成了自
己的一套科学。
“同家里面的手工馒头相比,我们的讲究更多,比
如和面精度就必须达到规定程度才行。
”原材料和辅料都是标准化
机器生产,而这整套机器也是通过美心馒头的实际情况组装改良的。
在不同的季节,因为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面粉在醒发的时候也会
有差异。
“有一次,供应商的面粉用手工做出来没有问题,但是用
机器做出来,打开蒸炉的时候,本来看起很饱满的馒头瞬间就缩紧了。
”对于这种不合格的产品,黄昕表示不会二次加工再卖给顾客。
“洋人街有鱼塘,这种产品会做成喂鱼的饲料,馒头做不好是技术
问题,缺斤少两是人品问题。
”
因为馒头的特殊性,保质期不会很长,追求新鲜度的美心馒头,
更不会委曲求全的添加防腐剂,甚至做成半成品,物流运输半径和
范围的缩小,让它的电商化之路根本走不通。
现在,围绕美心馒头的洋人街食品线,员工已经超过一百人。
“新员工需要组织专门的馒头培训,老员工也有定期考核,公司还
派人去北上广和日本学习先进的食品机械和管理。
”既是为了一个
馒头,也是为了一份工匠精神。
“有时候你会看见开豪车来购买的人,也会看见很多社会底层只为填饱肚子的人,美心馒头在他们面前没有贫富之分。
”这种善的
商业逻辑和价值,也成就了一项民生工程。
在进驻洋人街之前,美心馒头在海峡路有过一个老店。
提起这件往事,黄昕至今还很感慨:“经常可以看见一对做环卫工作的老夫妻,当时我们有两块钱免费劵的活动,你可以看见他们每天都来排
队领受,一个馒头加一杯玉米羹,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
美心馒头除了对老百姓的生活有利之外,对于抑制洋人街的物价也有很大的作用。
洋人街里面也有其他外来的经营户,但是都是捆
绑在洋人街做生意,美心馒头起到了平抑价格的作用,欺客宰客,
漫天要价,这种现象在洋人街几乎很少发生。
“老百姓一提到洋人街,都是竖起大拇指。
”
因为雇佣收银员的成本高,在每个美心馒头的售卖点,都安放得有一个一米多高的投币箱,顾客自己投币,因为零钱太多,每天还
要安排人来数钱。
“今年过年期间,6天卖了100万元,七十多袋装零钱的编织袋,堆了半间屋。
”
2015年,美心馒头的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相比挣钱,更大的价值是带来了海量的人流量,把洋人街打造成了重庆著名景区。
黄
昕已经记不起来自己卖了多少馒头,摸了摸头笑着说:“1亿个肯定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