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总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览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览表高中物理有很多公式,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有很多物理知识点需要总结,为了方便大家学习物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公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s=aT2 {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表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表在学习高中物理过程中,掌握和理解各类物理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份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表,帮助你复习和掌握核心的物理公式。
力学:1. 力的定义:F = ma (牛顿第二定律)2. 重力:F = mg (重力的大小)3. 弹簧力:F = kx (弹簧恢复力的大小)4. 万有引力定律:F = (G * m1 * m2) / r^2 (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5. 动能:Ek = 1/2 * mv^2 (物体的动能)热学:1. 热能:Q = mcΔT (物体的热能)2. 热传导:Q = kAΔT / d (热传导的大小)电学:1. 电流:I = Q / t (电流的大小)2. 电阻:R = V / I (电阻的大小)3. 电压:V = IR (电压的大小)4. 电功率:P = IV (电功率的大小)5. 电容:C = Q / V (电容的大小)光学:1. 光速:c = λf (光速的大小)2. 光线折射:n1sinθ1 = n2sinθ2 (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规律)3. 薄透镜成像公式:1/f = 1/v - 1/u (薄透镜成像的公式)波动:1. 波长:λ = v / f (波长的大小)2. 波速:v = λf (波速的大小)3. 声音强度:I = P / A (声音强度的大小)4. 声级:β = 10log(I / I0) (声级的大小)这只是高中物理公式的一小部分,但它们是学习和掌握物理的基础。
当你遇到不同的物理问题时,可以根据这些公式进行分析和计算,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学习过程中,还要理解公式背后的物理概念和原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除了这些公式,还要注意单位的正确使用,以及在计算中遵循正确的数学运算规则。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表可以作为备忘和复习的工具,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览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览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完整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之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1.运动学公式:v = v0 + ats = v0t + 1/2at^2v^2 - v0^2 = 2as2.牛顿定律:F = ma3.能量守恒:E = Ek + Ep4.动量守恒:p = mv5.引力定律:F = Gm1m2/r^26.圆周运动:v = ωra = ω^2rT = 2πr/v7.功和功率:W = FscosθP = W/t8.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f = μFn9.能量和功:E = W + Q10.机械能守恒:Ek1 + Ep1 = Ek2 + Ep2以上是高中物理公式的概述,其中包括运动学公式、牛顿定律、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引力定律、圆周运动、功和功率、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能量和功、机械能守恒等。
这些公式在物理学中非常重要,学生们需要掌握它们的含义和应用。
合外力为零或接近于零,或某个方向上的合外力为零时,下面的公式适用于一动一静的弹性碰撞模型:Mv1=Mv1'+mv2'①Mv2=Mv2'+M-mv1'②其中,M和m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v1和v2是碰撞前的速度,v1'和v2'是碰撞后的速度。
在电学中,元电荷的大小为e=1.6×10^-19C。
电荷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产生: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
库仑定律表明,两个电荷之间的电场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 F/Q,其中F是电场力,Q是电荷。
在真空中,电场强度的决定式为E=kQ/r^2.电场线的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电势差可以表示为UAB=WAB/q,其中WAB表示从A到B的电场做功。
电势表示为从某点到无穷远的电势能。
场强可以表示为E=U/(4πkQ/r^2)。
电阻可以表示为R=ρ=l/A,其中l为电线的长度,A为其横截面积。
电流可以表示为I=Q/t,其中Q是电荷,t是时间。
电容可以表示为C=Q/U,其中U是电势差。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表
变速运动1) 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02=2as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0)/24、末速度vt=v0+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02 +vt2)/2]6、位移s= v平t=v0t + at2/2=vtt/27、加速度a=(vt-v0)/t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等时间间隔(T)的位移之差)9、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2)自由落体运动1、末速度vt=gt2、位移公式h=gt2/23、下落时间t=√(2h/g)4、推论vt2=2gh注:重力加速度在赤道最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公式s=v0t- gt2/22、末速度vt= v0- gt3、有用推论vt2 –v0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ax=v0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0/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4)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 v0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sx= v0t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5、运动时间t=√(2sy/g) (通常又表示为√(2h/g))6、合速度vt=√(vx2+vy2)=√[v02+(gt)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anβ=vy/vx=gt/v07、合位移s=√(sx2+ sy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anα=sy/sx=v0gt/2 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1)匀速圆周运动1、周期与频率T=1/f2、角速度ω=θ/t=2π/T=2πf3、线速度v=s/t=2πR/T =2πRf=ωR4、向心加速度an=v2/R=ω2R=4π2R/T2=4π2f2R5、向心力Fn=mv2/R=mω2R=4mπ2R/T2=4mπ2f2R2)万有引力定律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3、天体上的重力、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R:天体半径)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 ω=√(GM/R3), T=2π√[R3/(GM)]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r地)=7.9km/s(人造卫星的最大飞行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v2=11.2km/s, v3=16.7km/s6、近地卫星v=√(gr地)7、地球同步卫星GMm/(R+h)2=4mπ2(R+h)/T2h≈3.6 km (距地球表面的高度)注: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高中物理公式一览表
高中物理公式一览表高中物理是学生必修的一门科目,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公式需要记忆和掌握。
这些公式涉及到各种物理量的计算,是进行物理学习和研究的基础和工具。
因此,掌握这些公式和应用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考试非常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物理公式及其应用情况,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高中物理知识。
力学公式1. 质量的定义式:m = F/a (m代表质量,F代表力,a代表加速度)2. 牛顿第一定律公式:F=ma (F代表力,m代表质量,a代表加速度)3.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ma(F代表力,m代表质量,a代表加速度)4. 牛顿第三定律公式:F12 = -F21 (F12代表物体1对物体2的作用力,F21代表物体2对物体1的作用力)5. 动能公式:Ek = 1/2 mv²(Ek代表动能,m代表质量,v代表速度)6. 动量公式:p = mv (p代表动量,m代表质量,v代表速度)7. 力的合成公式:FNet = F1 + F2 + F3 + ……热学公式1. 热量公式:Q = mcΔT (Q代表热量,m代表质量,c代表比热容,ΔT 代表温度的变化)2. 内能公式:U = 3/2 nRT (U代表内能,n代表物质的粒子数,R代表气体常数,T代表温度)3. 热力学第一定律公式:Q=W+ΔU(Q代表吸收的热量,W代表做功,ΔU代表物体内能的变化)4. 熵公式:ΔS = Q/T (ΔS代表熵的变化,Q代表吸收的热量,T代表温度)5. 热机效率公式:η = W/Q1 (η代表热机效率,W代表做功,Q1代表吸收的热量)3. 电学公式1. 电压公式:V = IR (V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R代表电阻)2. 电阻公式:R = V/I(R代表电阻,V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3. 电流公式:I = Q/t (I代表电流,Q代表电荷量,t代表时间)4. 电场强度公式:E = F/q (E代表电场强度,F代表电场力,q代表电荷量)5. 电势差公式:V = W/q (V代表电势差,W代表电势能,q代表电荷量)4. 光学公式1. 光速公式:c = fλ (c代表光速,f代表频率,λ代表波长)2. 焦距公式:1/f = 1/p + 1/q (f代表焦距,p代表物距,q代表像距)3. 折射公式:n1sinθ1 = n2sinθ2 (n1代表入射介质的折射率,θ1代表入射角,n2代表折射介质的折射率,θ2代表折射角)4. 镜像公式:1/f = 1/p + 1/q (f代表焦距,p代表物距,q代表像距)5. 反射率公式:R = (Ii-Ir)² / (Ii+Ir)²(R代表反射率,Ii代表入射光强,Ir代表反射光强)以上公式仅为高中物理公式的一小部分,每一个公式都包含着深厚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及其应用的方法。
高中物理公式总表(高中必背)
高中物理公式总表一、力学公式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 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而变化)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F=F F F F COS 1222122++θ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角:F tg α=F F F 212sin cos θθ+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o 或∑F x =o ∑F y =o(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N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 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Vg (注意单位)7、 万有引力: F=Gm m r 122(1). 适用条件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3) .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 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 加速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G Mm R h m ()+=2V R h m R h m T R h 222224()()()+=+=+ωπ b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Mm R 2g = G M R 2c 、 第一宇宙速度mg = m V R2V=R G M =gR8、库仑力:F=K q qr122 (适用条件)9、 电场力:F=qE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场力:(1)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高中物理基本公式表(速记版)
高中物理基本公式表一、静力学:1.重力 G=mg 2.弹簧力 胡克定律及其变形式 F=kx ,x k F ∆=∆ 3.物体受共点力平衡条件 合力为零(,)4.滑动摩擦力 N f μ= 静摩擦力 N f f m 0μ=≤静 5.浮力 gV F ρ=浮6.两个力的合力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2121F F F F F +≤≤-合 二、运动学:1.匀速直线运动 vt S =,t S v =,vS t = 2.匀变速直线运动(10个)简称4.3.2.1(1)4个速度:V t =V 0+at T S S V V V t SV t 2221212+=+===2222122t s v v v v ≥+=(2)3个位移vt S = S=V 0t +at 2V t 2-V 02=2aS(3)2个加速度 tv a ∆∆=t2x a ∆=(4)一个牛顿运动定律 tpma F ∆∆==合,动力-阻力=ma 四、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 1.V?T? f? T f 1=,R tsv ω== f Tππω22==,f T 12==ωπ 2.向心加速度公式: 22222244v a R R f R R T πωπ==== 3.向心力公式 22222244mv F m R m R m f R R Tπωπ==== 4.万有引力定律 F=Gm m r 122 G=6.67×10-1122kgm N ⋅ 5.涉及引力的计算模式: 引力==向心力 6.人造卫星的线速度和周期 rGMv =,GM r T 32π=7.第一宇宙速度 gR v =1,RGM v =1五、机械能1.功 Pt W = 2.恒力功 W=FSCos 3.平均功率 v F tWP ==4.瞬时功率 θcos t t t v F P =,力与速度同向时 P t =F t V t5.动能 E k ==12mV 2, E k =Pm 22重力势能 E p =mgh ,p G E W ∆-= 弹簧的弹性势能 212P E kx =机械能 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 6.动能定理:W 外= 12mv 22—12mv 127.机械能守恒定律: 条件: 只有重力和系统内弹力做功 mgh 1+12mv 12==mgh 2+12mv 28.功能原理: 外力和“其它”内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 9.功能关系: 摩擦力乘以相对滑动的路程等于系统失去的机械能,等于摩擦产生的热12E E fS Q -==相对 六、动量1.物体的动量 P=mv, 2.恒力的冲量: I=Ft 3.动量定理: Ft=mv 2—mv 1 4. 动量守恒定律 : 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 11v m +m 2v 2 = m 1v 1’+m 2v 2’ 5. 完全非弹性碰撞 mV 1+MV 2=(M+m )V 七、振动和波1.简谐振动的回复力 F=-kx 2.单摆振动周期 gL T π2= 3.弹簧振子周期 km T π2= 4.波长 fv vT ==λ 5.波速 f Tv λλ==八、热和功1.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 S V d = 2.分子的质量 AN M m =3.摩尔体积 ρMV =4.分子所占的体积 AN V v =5.分子的直径,固液分子距离 3336πρvN M v d A === 6.热力学第一定律 ∆E W Q 内=+7.没有物态变化时的吸、放热量 t cm Q ∆= 九、静电学1.库仑定律: 221rq q kF =2.电场强度: 定义式 qFE = 点电荷电场场强 r Q kE = 匀强电场场强 dUE =3.电势,电势能 qE U A 电=,A qU E =电4.电场力的功 W=qU ab 5.粒子通过加速电场 221mv qU =6.粒子通过偏转电场的偏转量 222022212121V L md qU V L m qE at y === 粒子通过偏转电场的偏转角 20mdv qUL v v tg xy ==θ7.电容器的电容 c Q U=电容器的带电量 Q=cU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kdS c πε4=十、恒定电流1.欧姆定律 RU I =U=IR IU R =2.电阻定律 SL R ρ= 3.电功率 P=UI 纯电阻 R U R I P 22==4.电功 W=Pt=UIt 纯电阻 t RU Rt I W 22==5.焦耳定律 Rt I Q 2= 6.串联电路总电阻 R=R 1+R 2+R 3电压分配2121R R U U =,U R R R U 2111+=功率分配 2121R R P P =,P R R R P 2111+=7.并联电路总电阻 3211111R R R R ++= 2121R R R R R +=并联电路电流分配 1221I R I R =,I 1=I R R R 212+ 并联电路功率分配 1221R R P P =,P R R R P 2121+=8.全电路欧姆定律 rR EI +=,Ir U E += 9.路端电压 U=E -Ir rR REU +=10.电源的效率 r R R U P P +===εη总有11.电源总功率 P 总=IE电源输出功率 r I IE IU P 2-==出电源内电路消耗功率 P 内=I 2r 电源输出功率最大的条件 R=r 12.串联电池组: 0nE E =,0nr r = 并联电池组: 0E E =,nrr 0=十一、磁场:1.安培力 垂直时 F=BIL 2.罗仑兹力 垂直时 f=qvB 3.粒子在磁场中圆运动基本关系式 Rmv qvB 2=粒子在磁场中圆运动半径和周期 qB mvR =,qBm T π2= 4.磁通量 =BS 有效(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投影是有效面积)5.磁力矩 M=nBIS 有奖 (平行于磁场方向的投影是有效面积) 十二、电磁感应1.直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生的电动势 BLV E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t nE ∆∆Φ==S tBn ∆∆ 3.直杆平动垂直切割磁场时的安培力 r R VL B F +=224.转杆电动势公式: ω221BL E =5.感生电量(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量): 匝1R Q ∆Φ=6.自感电动势: tI L E ∆∆=自 十三、交流电1.中性面 Φm =BS , e=0 2.电动势最大值 ωεNBS m =,0=Φt3.正弦交流电流的瞬时值 i=I m Sin 4.正弦交流电有效值 最大值等于有效值的2倍5.变压器 出入P P =,2121n n U U = 6.感抗 fL X L π2= 7.容抗 fCX C π21= 十四、几何光学 1. 反射定律2.折射定律 小角大角Sin Sin n =3.光速 真空中s m c /100.38⨯=,介质中nc v =4.临界角 nC 1sin =十五、光的本性1.*双缝干涉条纹宽度 λd L x =∆2.光子能量 λνhch E ==3.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km E w h +=ν逸出功 00λνhch w ==十六、原子物理1.氢原子能级,半径 21nE E n = R n =n 2R 1 2.三种衰变:c= a -4 d= b -2:c= a d=b+1, 质子变中子:c= a d= b3.半衰期 nN N ⎪⎭⎫ ⎝⎛=210, m=m 0(12)n 4.发现质子: H O N He 1117814742+→+发现中子: n C Be He 101269442+→+发现正电子:n P Al He 103015271342+→+,e Si P 0130143015++→5.质能方程 E=mc 2∆∆E mc =21u=931.5MeV 1u=1.66×10-27kg 6.重核裂变:MeV 14110101365490381023592+++→+n Xe Sr n U氢的聚变:MeV 6.1710423121++→+n He H H十七.物理选修3-3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1.对微观量的估算①分子的两种模型:球形和立方体(固体液体通常看成球形,空气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②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Ⅰ.微观量: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 、分子质量m0.Ⅱ.宏观量:物体的体积V 、摩尔体积Vm ,物体的质量m 、摩尔质量M 、物体的密度ρ.第八章 气体1、分子热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2、气体实验定律9、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S nF p(sn:密度,F:分子撞击力)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4、表面张力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时,分子间距比内部大,表面层的分子表现为引力,如露珠。
高中物理公式新表(总表)
高中物理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SV t=(定义式) 2.有用推论2202t V V aS -=3.中间时刻速度02tt t V V S V V t +=== 4.末速度0t V V at =+5.中间位置速度2S V =6.位移2012S V t at =+7.加速度0t V V a t-={以0V 为正方向,a 与0V 同向(加速)0a >;a 与0V 反向(减速)则0a <}8.实验用推论22132431n n S S S S S S S S S aT''''''''-∆=-=-=-==-= {S ∆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 内位移之差}用逐差法加速度''2411''2522''26331233333S S a T S S a T S S a T a a a a -=-=-=++=()''2m n S S m n aT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0V :初速度(m s );a :加速度2()m s ;t V :末速度()m s ;t :时间()s ;S :位移()m ;S :路程()m ;速度单位换算:1 3.6m s km =。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0t V V a 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S t -图、V t -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00V = 2.末速度t V gt=3.下落高度212S gt =(从00V =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22t V gS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229.810a g m s m s==≈(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两极处最大;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汇总表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汇总表一、力和力的作用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中,若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原状。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可以用公式 F=ma 来表示。
3.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若有多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可以将它们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计算。
2. 力的分解:若一个力作用于物体上,可以将它分解为有助于解题的分力,如斜面上的重力分解。
三、摩擦力1. 静摩擦力:物体静止时,与其接触面的摩擦力,可以用公式f静≤μn 来表示。
2. 动摩擦力:物体运动时,与其接触面的摩擦力,可以用公式f动=μn 来表示。
3. 滑动摩擦力:物体滑动时,与其接触面的摩擦力,可以用公式 f滑=μn 来表示。
四、重力1. 重力公式: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可以用公式Fg=mg 来表示,其中 m 为物体的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
2. 重力加速度: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一般取 9.8 m/s²。
五、动能和功1. 动能公式:物体的动能可以用公式 K.E.=½mv²来表示,其中m 为物体的质量,v 为物体的速度。
2. 功公式:物体所受力所做的功可以用公式W=F·d·cosθ 来表示,其中 F 为力的大小,d 为力的作用距离,θ 为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六、功率和机械效率1. 功率公式:功率可以用公式 P=W/t 来表示,其中 W 为所做的工作,t 为所用的时间。
2. 机械效率:机械效率可以用公式η=输出功率÷输入功率来表示,一般以百分数表示。
以上是高中物理公式的汇总表,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外表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外表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速查表
高中物理公式速查表
1. 运动学
1.1 匀速直线运动公式
•物体的位移:s=v⋅t
•平均速度:v=s
t
•平均加速度:a=v−u
t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初始速度:u=v−a⋅t
•物体的位移:s=ut+1
at2
2
•终止速度:v2=u2+2as
1.3 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物体的位移:s=ut+1
gt2
2
•终止速度:v=u+gt
2. 力学
2.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2.2 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学方程)
物体受力F的作用,产生加速度a。
F=ma
2.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
对于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彼此施加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动能和势能
3.1 动能公式
•动能:K=1
mv2
2
3.2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U=mgℎ
•弹性势能:E e=1
kx2
2
4. 热学
4.1 热传导公式
•热传导方程:ΔQ=K⋅A⋅ΔT
⋅Δt
d
•公式中,ΔQ表示热量的传导,K表示热传导系数,A表示面积,ΔT表示温差,d表示厚度,Δt表示时间。
4.2 内能变化公式(一定质量下)
•内能变化:ΔU=mCΔT
•公式中ΔU表示内能的变化量, m是物体的质量,C是比热容,ΔT是温度的变化量。
以上是高中物理公式速查表的部分内容,通过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知识。
请根据具体问题和场景灵活运用这些公式,并记得根据实际情况做单位换算和精度控制。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表
定义式: E F q
公式
电场力 电场力的功
电势差 点电荷电势
电势能 电容
串联电容 并联电容
电流 电阻定律 串联电阻 并联电阻
电动势 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的常用规律
电功 电功率 焦耳定律
点电荷:
E
k
Q r2
匀强电场: E U d
F Eq
W qU
U W q
U k Q r
qU
定义式: C Q U
1.4 冲量与动量、功和能 物理概念规律名称
vx v0,v y gt
x
v0t,y
1 2
gt 2
轨迹: y
g 2v02
x2
vx v0 cos
vy v0 sin gt
x v0 cos t
y
v0
பைடு நூலகம்
sin
t
1 2
gt
2
轨迹:
y
tan
x
2v02
g cos2
x2
2f 2
t
T
v R,a v 2 2 R R
vt
v0
at,s
v0t
1 at 2 2
vt2
v02
2as,s
v0
vt 2
t
vt
gt,h
1 2
gt 2
vt2 2gh
vt
v0
gt, h
v0t
1 gt 2 2
vt2 v02 2gh
平抛运动
斜向上抛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 平均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 其他常用规律、公式
1.3 动力学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向心力 牛顿第三定律
正交分解法:
F合 Fx2 Fy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公式总表一、力学公式1、弹簧弹力: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2、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F N说明 : a 、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 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f 静≤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F=F F F F C O S1222122++θ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tg α=F F F 212sin cos θθ+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0F 或0=∑xF0=∑yF5. 万有引力: 221r m m G F =a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天体、人造卫星、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G m h R Mm =+2)(向ma h R T m h R m h R V =+=+=+)(4)()(22222πω =+=2)(h R GM a 向)(4)()(22222h R Th R h R V +=+=+πω、=24π地球GM 定值=+23)(T h R 即开普勒第三定律b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Mm R2 g = G MR 2俗称黄金式 6、第一宇宙速度 G 2R Mm = m V R2V=gR R GM =/ 是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是人造卫星1环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度。
说明: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 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7、开普勒第三定律:=定值太阳2234πGM T r =(一般用来解决天体绕太阳的问题,较方便) 8、库仑力:221rq q K F = (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9、 电场力:F=qE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场力:(1)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 =qVB (B ⊥V) 方向─一左手定则(f ⊥V) (2)安培力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F= BIL (B ⊥I ) 方向─一左手定则 11、 牛顿第二定律: F 合 = ma 或者∑F x = m a x∑F y = m a y理解:(1)矢量性(2)瞬时性 (3)独立性 (4) 同一性12、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 V t = V 0 + a t S = v o t +12a t 2 几个重要推论:(1) V t 2 - V 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2) 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 t/ 2 =20t V V +=_v =st(3) 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 s/2 =222t o v v + 匀速:V t/2 =V s/2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都是 V t/2 <V s/2(4)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 、2s 、3s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 2;在第1s 内、第 2s 内、第3s 内……第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 米内的时间之比为1:)12(-:()23-……()1--n n(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Δs = aT 2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应用于纸带时一般用逐差法。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下图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
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 ,然后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A 、B 、C 、D …。
(或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 1、s 2、s 3 …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⑴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 :如Ts s v c 232+=(其中记数周期:T =5×0.02s=0.1s )s⑵利用上图中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 :如223T s s a -=⑶利用“逐差法”求a :()()23216549Ts s s s s s a ++-++=⑷利用v -t 图象求a :求出A 、B 、C 、D 、E 、F 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如图的v-t 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 。
13、竖直上抛运动: 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 O 、加速度为-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上升最大高度: H = V go22 (2) 上升的时间: t= V g o(3)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4)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5)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2V go(6)适用全过程的公式: S = V o t 一12g t 2V t = V o 一g t 14、匀速圆周运动公式v 2t ─v 2=─2gs ( S 、V t 的正、负号的理解) 线速度: V = R ω=R 2πf =2πR T 角速度:ω=f Tt ππφ22==, ω=2πn 向心加速度:a =ππω442222===R T R R v 2 f 2 R 向心力:F= ma = m ωm R v =22R= m R T224π 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3)氢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库仑力提供 (4)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洛仑兹力来提供Rv m qvB 2= → qB m v R =, v R T π2= → qB m T π2= 15、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水平分运动: 水平位移: x= v o t 水平分速度:v x = v o 竖直分运动: 竖直位移: y =21g t 2 竖直分速度:v y = g ttg θ=V V y oV y = V o tg θV o =V y ctgθV =22y o V V + V o = Vcos θ V y = Vsin θ时间由y =221gt 得t =xy2(由下落的高度y 决定) θ)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作类似平抛运动, U 、 d 、 l 、 m 、 q 、 v 0已知。
v 0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v 0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1)侧移:20220221)(2121v l m q d U v l m Eq at y === (2)偏角:===v at v v tg y φ2020v l m q d U v lm Eq = 注意到φtan 2ly =,说明穿出时刻的末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延长线交点恰好在水平位移的中点。
这一点和平抛运动的结论相同,计算题使用时要先证明,再应用。
(3)若经过U 1加速(初速为零),则20121mv qU =12202202421)(2121dU Ul v l m q d U v l m Eq at y ==== ===v at v v tg y φ120202dU Ul v l m q d U v lm Eq == 可见侧移y 、偏角φ与粒子的质量m 、电荷量q 无关16、动量和冲量: 动量: P = mV 冲量:I = F 合 t17、动量定理: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公式: F 合t = mv ’ 一mv (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 18、动量守恒定律: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如果不受外力,或它们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 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公式:m 1v 1 + m 2v 2 (初态)= m 1 v /1 + m 2v /2 (末态)或∆p 1 =-∆p 2 或∆p 1 +∆p 2=O 适用条件:(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
(3)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4)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19、 功 : W = Fs cos θ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 (1)理解正功、零功、负功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 分子力的功-----量度------分子势能的变化; 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 (3)AB AB qU W = 1eV=1.6×10-19 eV 电子伏特是能量单位 (4)Ed U =(只适用匀强电场,d 是两点在电场方向上的距离)(5)U Q C =(定义式),dSC ε∝(决定式,ε是介定常数,由绝缘介质决定)20、动能和势能: 动能: E k = mp mV 22122=重力势能:E p = mgh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21、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
公式:W 合= ΔE k = E k2 一E k1 = 21222121mV mV - 注意:不可以写某一个方向的动能定理22、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 公式: mgh 1 +222212121m V m gh m V += 或者 ΔE p 减 = ΔE k 增 23、功率:P =Wt(在t 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P = FV (F 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V 为即时速度时,P 为即时功率;V 为平均速度时,P 为平均功率; P 一定时,F 与V 成正比)24、简谐振动 回复力 F = 一KX 加速度:a = 一KmX (负号仅表示方向,平时可以不写) 单摆做简谐运动周期公式: T= 2πLg(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 (g 为当地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纬度而变化;南、北极g 最大)25、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 V=λf =λT(适用于一切波) 三、电磁学公式(一)、直流电路28.电流强度的定义:I = t q /(电磁感应现象中求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总总总R t tR t R E t I q φφ∆=∆∆∆=∆=∆=) 29.电阻定律:SLR ρ=( ρ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 30、电阻串联、并联: 串联:R=R 1+R 2+R 3 +……+R n ,212121:::R R U U p p ==并联:21111R R R += 两个电阻并联: R=2121R R R R + 31、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R U I /= U=IR I U R /=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r R E +路端电压:U = E -I r= IR 输出功率:P 出 = IE -I 2r = I R 2电源热功率:r I P r 2= 电源效率:总出P P =η=EU(5)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W=IUt 电热:Q=I Rt 2电功率 :P=IU对于纯电阻电路: W=IUt=t R U Rt I 22= P=IU=RU R I 22=对于非纯电阻电路: W=IUt >I Rt 2 P=IU>I r 2(6)电池组的串联: 每节电池电动势为0E `内阻为r 0,n 节电池串联时电动势:E=n ε0内阻:r=n r o32、磁通量:BS =φ(适用S B ⊥) 3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t nE ∆∆=φ(或t BS n E ∆∆=、tSB n E ∆∆=)----平均感应电动势 Blv E =(适用一段导体切割磁感线;v l B ⊥⊥;明确:该导线相当于电源..) 34、正弦交流电:最大值=2有效值即E E m 2=、I I m 2=、U U m 2=、ωnBS E m =35、理想变压器:2121n n U U =、1221n n I I =、21P P =即2211I U I U =一般输出功率由RU P 222=来分析(R 为负载的总阻值)36、电能的输送:电线输送输送=I U P 、电线电线损失=R I P 2四、光学、近代物理初步公式37、折射率:vcn ==21sin sin θθ(1θ、2θ分别为光从真空或空气射入其它介质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38、全反射的临界角:nc 1sin =(全反射的条件:光从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且入射角≥临界角) 39、相邻两条亮条纹(暗条纹)的间距:λdlx =∆(红橙黄绿篮靛紫-波长逐渐减小)40、光子能量:hv E =(s J h .1063.634_×=)4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v E Km =-W 42、爱因斯坦质能方程:2mc E = 43、核能计算:2mc E ∆=∆(m Δ为核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即前m m =∆-后m )44、原子跃迁时辐射或吸收的光子能量:m E hv =-n E (m>n )(上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记忆..) 常见物理量计算方法总结高三备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为帮助大家能在读完题目后迅速、准确地找到解题的切入点,能较快地选出、选准公式,特将高中物理中常见的物理量的计算方法总结如下,以期能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