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堂的“语文味”与语文教学的本质

合集下载

语文味让语文回归本真

语文味让语文回归本真

语文味让语文回归本真随着语文课改进一步开展,新教育理念正不断深入教师心中,语文课堂也呈现不少新气象,但只要再多走一步,仿佛只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也会变成谬误,目前情况也正是如此。

1.在“综合性学习”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提出“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这是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提出的,但实践中老师的把握却有些偏失。

误把语文上成了自然科学等其他领域的课,似乎语文这个大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2.在“多媒体”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公开课”,对多媒体的运用更是不可或缺的。

但很多人误以为不运用多媒体就无法上好课,导致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

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具有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

它需要阅读者结合已有的体验通过内心咀嚼、玩味并借助想象、联想等思维来完成对文本的理解。

3.在“创新”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创新是进步的根源,语文学科要与时俱进离不开创新。

但时下不少老师借进步旗号,作退步的事。

语文课变成茶馆,变成法庭,说是让学生畅所欲言、别开生面,表面上课堂十分热闹,但这种游离文章之外置文章“情”“思”不顾的热闹又怎能彰显语文独有的语言美和人情魅力呢?热闹的背后却是思维深处的荒凉,语文教师有责任不能用浮躁的活跃让学生习惯肤浅。

此外考试指挥棒也令我们的课堂异化成“灌输式”,充斥着应试技巧的课堂自然也寻找不到“语文味”。

对此“语文味”的倡导者程少堂先生把语文味概念内涵界定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从外延上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文本语文味、教学过程的语文味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综合素质和学生文化蓄养、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和谐统一。

从程少堂的几个课堂实录中搜寻_语文味儿_

从程少堂的几个课堂实录中搜寻_语文味儿_

一、当今语文教学界名师对“语文味”的论述当今的中学语文教学界,有很多名师对“语文味”都有过精辟的论述。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

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

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

我理解的就是我们每次训练重点中提到的“学习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其实“怎么写的”就包括这种“表达方法”。

王崧舟还说:具体地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来,语文课要上得朴素,自然,向学生传递的是语言深处的美”。

很多一线语文教师对语文味都有自己真切独特的感悟,如“透明的蓝老师”在网上说:“愚以为,跳出语文课程来观照,或许更能分辨出什么是‘语文味’,……语文课程所独有的‘味’,其实是‘言语形式’的‘味’。

我们说,只要人心有灵性,诗意无处不在。

……只有用语言(言语形式)来表达诗意的时候,诗意才具有语文味。

”二、程少堂先生的“语文味儿”程少堂先生是“语文味儿”理论的创立者,是一个敢于在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界标新立异的教学理论家,是一个坚持要上出有争议的语文课的教研员,也是一个信心十足地要把自己所提倡的“语文味儿”发展成为一个教学流派的倡导者。

程少堂先生是学教育理论出身的硕士,立足点较高,他从哲学、美学、社会学、伦理学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的综合高度出发,集半生之心血,创立了别具一格的“语文味儿”理论。

程先生经过不断修订,给“语文味儿”下了新的定义:“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彰显语文味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彰显语文味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彰显语文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正文】新课程理念中强调语文教学应注意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依据语文学科固有的特点而倡导的。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怎样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更好地加以整合呢?笔者依据对新课程理念的探究和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最佳切合点就是要彰显语文最本质的东西——“语文味”。

那么“语文味”指的是什么呢?从理论层面上来讲,著名语文教研员程少堂认为:所谓语文味,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渲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自由的境界。

这一个界定强调了语文教学中值得奔赴的几种境界:(1)“语文味”是一种具有诗意美感和达到自由境界的教学,文化大背景中的“文化味”是“语文味”的重要元素;(2)“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给人的一种感觉或体验,具有令人欢愉的,吸引人的魅力;(3)具的“语文味”的教学是渗透了师生生命体验的教学;(4)“语文味”只有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形成;(5)“语文味”主要是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来获得;(6)语文味是文本、教师、学生等教学要素在动态中形成的一种和谐的整体美;(7)“语文味”是教师的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和谐统一。

这一些“语文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的基本原则,与新课程理念中强调的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互助、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不谋而合的。

真正要将语文味彰显出来,也是当代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

课堂教学中“语文味”的彰显与学生、教材等因素有关,因人因情而异,但笔者如下一些尝试权当引玉之砖。

一、共享“激情”演绎生成,彰显语文味“语文味”只有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形成的,那么酿造互学互享的“激情”,通过师生的相互配合,挖掘提升蕴含于教材、教学激情的语文味,使语文味在一种兴趣盎然的师生互动互学中生成。

“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

“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

“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深圳市教学研究室程少堂老师访谈录“语文味”的概念是怎么提出来的李振村:程老师,据了解,您是国内最早规出“语文味”这一概念的人。

您当初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背景和思考而提出这样一个概念的?程少堂:“语文味”的提出,是对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发展史进行深度思考的结果。

第一,“语文味”理念的提出,是对当代语文教育思潮的辩证整合。

在1953年,苏联专家提出中国语文教学文学因素太少,自此以后,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的做法流行全国。

1958年受“大跃进”左倾思潮的影响,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

1959年和1961年《文汇报》发起了两场语文教学方面的大讨论又促成了一个共识:“语文是一种工具,要按照学习掌握工具的规律进行教学,要真正把语文课教成语文课”,提出“反对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当时人们认为“要真正把语文课教成语文课”主要是要抓“双基”,即语文基础加识教学与语文基本能力训练。

这也可以看成是当时人们对“语文味”的认识。

虽然这种认识有一定片面性,但在当时是个巨大的进步。

1987年以后至上世纪末,语文界又呼听要突出语文的文学或人文因素......正是在“前人的前膀上”,我开始了关于“语文味“的思考。

第二,“语文味”理念的提出,是对异化了的语文教育进行改造的必然。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能提“语文味”,那我们也可以提历史味、数学味、物理味,为什么现在只提“语文味”而没有人提历史味、数学味、物理味呢?道理很简单,你见过有把历史课讲成语文课的吗?有也非常少吧;你见过有把数学课讲成物理课的吗?大概更少。

但是,语文课“串味”就太常见了。

当今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大量非语文因素,语文教学迷失了本真和自我,一个本应是最富有情趣的教学领域,变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

要改造当今的语文教育,就必须纯化语文课本、语文教学过程和语文教学方式方法。

有鉴于此,2001年3月,在深圳市罗湖区两所学校的公开课评课过程中,我提出“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并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语文教学的中国味道——程少堂之语文味教学

语文教学的中国味道——程少堂之语文味教学

4•初中 2019.4本版编辑/佩 兰人物在中国语文界,程少堂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其独特之处在于程少堂身上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那种献身理想信念的倔强、执着、坚毅,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那种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浩然之气,有“逍遥无待”“庄周梦蝶”那种不拘一格率真浪漫的自由通达之诗意。

可以说,程少堂是个亦儒亦道、外儒内道之人。

儒道并生,相互激荡,构成了程少堂的性情品格和精神气象。

这种儒道合一的文化人格,让程少堂在中国语文界自然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因着这样一种独特的文化人格和生命特质,程少堂创立了极具中国“味道”的语文味教学理论,赋予了语文厚重博大的文化底色。

程少堂被语文界称为“语文味教学流派的创立者”至少已有十几个年头。

其用理论和实践的两翼,翻飞辗转,舞出了语文的无限风光,筑成了语文气象的赫赫煌煌。

程少堂创立的语文味教学理论,一方面是他作为当代学者,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纵笔写下的理想追求与使命担当,另一方面,亦标举出一个志存高远、刚健有为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和家国情怀。

宋代大哲学家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纵观语文味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无论是语文味理论概念,还是语文味教学方法,甚或是语文味与程少堂之间,分明就是一派“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皆为语文味的注脚”的气象。

一、创立彰显中国气质的教学理论——语文味教学理论如果把语文味教学理论体系看成一座大厦,那么支撑这座大厦的有三块基石,即三个核心概念。

它们是:语文味,文人语文,语文味教学法。

这三个核心概念直接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集中彰显出了语文味教学理论的中国气质。

其中语文味是最语文教学的中国味道——程少堂之语文味教学◎梁 青(广州市培正中学,广东 广州 510080)程少堂 社科系列研究员职称,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语文味教学流派、中国语文教育史上首个表现性教学理论——语文味教学理论和语文味教学法的创立者,改革开放后我国语文教学界“新生代”名师代表。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作者:张彩虹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19年第12期“语文味”最早由特级教师程少堂老师提出,就是指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这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做起:一、以读为线,彰显“读”味“教学千法读为本”。

读有助于对文意的理解,有助于语言的积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发智力,培养审美情趣,熏陶情感。

因此,“读”在语文课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味道,应作为一条常用教学线索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空,运用自由朗读、静心默读、听读跟读、模拟性朗读、体验性朗读、分角色朗读、动情诵读、速读跳读、选点精读等各种方法,让学生按要求读,读出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体会文本所传达的思想内涵。

如《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设计中,我给学生安排了五個层次的读:一是自读自讲——用现代汉语讲原文;二是朗读体味——读出文言文的味道,读出夜游的欣然兴致,读出闲人的复杂情愫;三是动情诵读——明晰课文思路(记叙情境、描写月景、抒发心境);四是选点精读——品味“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五是读背积累。

二、咬文嚼字,彰显“品”味语文学科的本质就是对文本语言的品味、赏析。

语言品味,就是字词品味、句子品味。

语文课堂,正是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内容才能真正被理解,主旨才能被领悟,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会和谐统一。

“语文味”也正是从对具体词句的品味与赏析中散发出来的。

“一品炼字炼词”。

如教学《苏州园林》时,我问学生:“鉴赏”是何意?作者为什么用“鉴赏”而不用“欣赏”“观赏”呢?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就明白“欣赏”是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观赏”是观看、欣赏;而“鉴赏”除了有“欣赏”“观赏”的意思外,还有“对艺术品的鉴别欣赏和评价”的意思,用“鉴赏”一词说明了苏州园林具有艺术价值。

读《程少堂讲语文》有感

读《程少堂讲语文》有感

读《程少堂讲语文》有感作者:徐志耀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2年第03期近期阅读了著名特级教师,“语文味”教学流派的掌门人程少堂老师的《程少堂讲语文》一书,感受颇深,回顾近日来的阅读感受,我觉得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引发了我对语文教学本质的思索。

我常常思考,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语文”二字,从字面的含义可以看到,“语”指语言,这是语文的主要形式。

而关于“文”的含义在历史上有过不同的争论,具体说来,主要有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四种含义。

我以为文字是语文的基础,文章是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文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材料,也是我们希望学生达到的目标,而文化才是语文的核心内容。

文化,《现代汉语词典》如此解释:“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我理解为文化就是一种精神财富,一种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的独特精神内涵。

真正能在精神上影响他人、感动他人的文学艺术就是我们语文所说的文化。

而将这种文化传递下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精神上受到其影响,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任务。

理想的课堂,不就是老师引导学生们去展现各自的人生理想,并且与学生交流自身对理想看法的过程吗?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动着学生、引导着学生,并且与学生进行着精神的交流。

这就是中国教育家的鼻祖孔子所倡导并身体力行的课堂。

在著名的《侍坐》篇中,课堂的氛围是典雅而轻松的,在悠扬的琴声下,学生们一个个发言,没有唇枪舌剑的争辩,仅仅只是“各言其志”,而且发言也个性十足,绝非千篇一律,类似于我们今天课上的当堂完成的小作文所能呈现的最佳状态。

老师也没有当面批评,只是通过“哂之”“喟然叹曰”等简单的神态动作传达自己内心的细微看法。

在教学中,老师非常善于营造氛围,启发学生。

孔子的那段开场白“以吾一日长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之,则何以哉?”先自降身份,将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似乎自己优于学生的仅仅是年龄大些;再引述了学生们平时最爱谈论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学生们积极发言。

教学感悟-语文味,语文最本色的味—读《“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

教学感悟-语文味,语文最本色的味—读《“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

语文味,语文最本色的味—读《“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这节课‘语文味’很浓,是一节地地道道的语文课。

”“这节课‘语文味’淡了些。

”……类似的话语时常在我耳边响起。

“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怎样才算把语文上成了实实在在的语文课,而不是大家时下总批判的德育课、美育课、思想品德课?是不是在低年级段进行识字、写字、朗读、说话训练便是具有了“语文味”,而进行品德教育便是具有了“思品味”?可是时下的很多课文中都蕴含着对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如果不进行,岂不是又违背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新课标?面对这诸多问题,只恨自己学识浅薄。

读了文章《“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之后,心里的困惑总算是解开了些。

“语文味”这一概念是深圳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程少堂老师提出来的。

程老师说,之所以提出“语文味”这一概念,是因为语文课“串味”太常见了。

当今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大量非语文因素,语文教学迷失了本真和自我。

程老师是这样给“语文味”下的定义: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渲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这一概念比较抽象,我们分解开,可以这样理解:1.“语文味”是一种具有诗意美感和达到自由境界的教学,文化味是“语文味”的重要元素;2.“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给人的一种感觉或体验,具有令人欢愉的、吸引人的魅力;3.具有“语文味”的教学时渗透了师生生命体验的教学;4.“语文味”只有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形成;5.“语文味”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来获得。

6.“语文味”是文本、教师、学生等教学要素在动态中形成的一种和谐的整体美;7.“语文味”是教师的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和谐统一。

语文味到底是什么味

语文味到底是什么味

语文味到底是什么味语文味到底是什么味看完程少堂老师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1期杂志上,充斥着语言暴力且带有文革遗风的杂文体的《缺乏学术素养的批评可以休矣》(以下简称“《缺》文”)一文,我感到很失望。

第一,程老师不是本着学术研究的态度来回应我的文章的,而是态度倨傲,大动肝火,采取冷嘲热讽的态度对待别人的批评,这种表现令其大失学术水准。

第二,我的《“语文味”教学理论批判》共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指出“语文味”理论概念模糊、乱造新词等,程老师没有回应,不知程老师是认可了自己的错误还是来不及深思。

第三,程老师对我文章的第二、三两部分的回应,依然缺少学理层面的清晰的解释,只是靠炫耀曾经拥有的美誉来压人,令人难以信服。

第四,程老师在过去的文章中抄来抄去,没有新的理论与思考,让人看不到“语文味”教学理论的未来。

我认为,任何一位真正热爱语文教育事业的人,都应该本着研究的态度、坦诚的心态、学术的精神去探求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为处于困境的语文教学理论除弊祛魅,彰显语文学科的本质。

基于此,本文这里仍然就程少堂老师回应文章里的问题和“语文味”概念的问题同程老师继续做学理上的商讨。

一.“《缺》文”解读程少堂老师在《缺》文的开头就说:“学术史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有重大影响的理论都是有缺陷的理论,都包含着内在矛盾。

”然后例举了“从孔子到毛泽东,从苏格拉底到爱因斯坦,这些伟大的思想家的理论概莫能外”。

紧接着说“语文味理论当然更不会例外”。

看到这里,我忽然汗毛竖起,说不出话来。

很快我又明白过来,程老师只是用了一种类比的手法,毕竟他不是“伟大的思想家”,“语文味”教学理论也是可以探讨的教学理论,所以,还有和程老师讨论的必要。

程老师在他的表述中,说“语文味”理论是有“缺陷”的,但我认为“语文味”教学理论不仅有“缺陷”,其基本概念都是错误的。

程老师还说,“任何有重大影响的理论”“都包含着内在矛盾”,这里的“矛盾”不知程老师是指辩证法上所说的客观事物内部对立面之间相互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关系,还是指《韩非子?难一》中的那个“鬻盾与矛者”手里拿的矛与盾?如果指前者,那么,程老师说了一句大实话,因为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让语文教学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

让语文教学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

让语文教学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作者:谢海生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年第21期“语文味”这一理念在国内最早是由深圳市教研室程少堂先生提出的。

他认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与意理阐发、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①”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精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②”当前的语文课堂可以说是“精彩纷呈”、“热闹纷繁”。

各种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此起彼伏,多媒体运用的声、光、电让人应接不暇,歌声、笑声、掌声不绝于耳。

这样的课堂大多气氛热烈,学生活动充分。

热闹之余,笔者就感觉出一个问题来:这还是语文课吗?什么样的语文课才具有真正的“语文味”?或者说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走在回家的路上?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以及语文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对语文教育本质和规律的不断探索,我们越来越清楚:真正的语文课就是要有原汁原味的“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

“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

”师生共生互学,共同营造文化气息,体验诗意美感,使语文课堂的每一个角落里都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儿”。

一、“清香一袖意无穷”:这语文味是来自于文本的“清香味儿”文本是作家对生活的感受,字里行间流淌着生活的气息。

学生正是在对文本的品读中感悟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认识现实生活,激发情感。

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承载了各种文化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生理想、自然科学、成长足迹、爱国情操、文化艺术、战争和平……一个个异彩纷呈的主题单元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充实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从孔子、孟子到李白、杜甫,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从鲁迅、巴金、郭沫若到莎士比亚、泰戈尔、雨果,古典诗文和现代名篇交相辉映,东方文化和外国名著渗透互补。

“语文味”呼唤语文课本质的回归

“语文味”呼唤语文课本质的回归

“语文味”呼唤语文课本质的回归【摘要】语文教学中要体现出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基本性质。

本文从语文课的本质出发,分析了体现语文课的“语文味”的几个策略。

【关键词】“语文味”;语文课;本质;回归【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程少堂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中要体现出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基本性质,以师生间的活动、对话为前提,通过兴趣激发、情感交流和语言赏析等教学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即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在当今语文教学中“语文味”呼唤语文课本质的回归。

一、语文课要去伪存真,剔除非语文的内容,净化语文课堂的环境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时要体现自己的思考,不能幻想把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是和文本内容相关的知识都一下子传授给学生,那种一味贪多求全的语文课,就有可能衍变成政治课、德育课、审美课、天文地理课;同时也不能把语文课简单地作为习题训练课、语言课、语文知识或文学课。

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一堂真正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它必定有区别于其他课的独立的目标及存在的独立价值,它不能衍变成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更不能让其失去存在的独立价值,成为其他学科的“保姆”。

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它不能绝对的科学化、模式化,也不能与其他学科过度融合。

因此,每一个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使语文课堂得到净化,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个性、爱好,坚决把不属于语文的东西清除出去。

二、语文课要注入“人情味”,教出情感,让语文课达到“育情”的目的作为语文课,它独特的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动,能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要求语文课要注入“人情味”。

只有充满“人情味”的语文课才能体现语文课的本质,语文课是师生情感的交流、共鸣、共生。

要给语文课注入“人情味”首先要求语文教师要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以热爱每一篇课文的积极心态去解读文本,发现教材的情感的集聚点,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对文本中作者传达的情感,最后在师生对话中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

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作者:刘建华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9年第12期刘建华语文课姓“语”,要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

语文味是什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程少堂先生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其实,对于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来说,“语文味”这个概念可以讲得更通俗一些,或者说更接地气一些,能让语文老师一看就懂,促使他们在课堂上去主动、精心地“调制”这种味道。

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

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

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健全人格层次便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具有了获取人生幸福(特别是精神幸福)的能力和素养。

因此,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抓住文字、沉入文字、揣摩文字,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鉴赏方法、表达能力。

会读。

窦桂梅说:“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力求丰富自己的感情,锤炼自己的语言,积淀自己的文学素养,站在传承文明的高度,以心向真善美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大声朗读。

”在语文阅读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写什么”,更要关注“怎么写”,在字里行间多逗留、多把玩。

学生在阅读时要做到“三要”:一是要读通、读懂,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抓好三类词句——优美精致的典雅句、言简意赅的警策句、行文布局的关键句;二是要读出感情、读出趣味,通过朗读、默读、朗诵等形式,将文章蕴含的感情读出来,达到“文如口出”“文我交融”的境界;三是要读出问题、读出思考,对文章的题目拟定、词语使用、句式安排、结构设置、标点使用等环节进行设疑质疑,同时通过反复阅读进行自我解疑。

例谈语文课的“语文味”

例谈语文课的“语文味”

例谈语文课的“语文味”作者: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03期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和核心人物程少堂老师是改革开放后我国语文教学界“新生代”名师代表,2001年上半年他正式提出“语文味”这一理念后,语文味就受到我国语文教学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

程老师认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与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文化氛围和审美快感。

“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

根据笔者的理解,语文教师的课堂应该是洋溢着浓浓“语文味”的,而一堂有“语文味”的课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引领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接触言语,以词语、句子为抓手,以语感训练为重点,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世界,进而深入感悟文章背后的形象、感情、气韵,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下面,就以郁达夫先生《故都的秋》为例,谈谈笔者对“语文味”操作层面的认识。

一、课前准备《故都的秋》是一篇辞意兼美的现代散文名作,独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散文风骚。

但由于年龄、时代的界限,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先生情有独钟的故都之秋——“清、净、悲凉”的美学意味,所以课前笔者和学生欣赏了一组悲秋主题的音乐(《红楼梦》插曲《秋窗风雨夕》,民乐合奏《秋怨》),创设出“秋风秋雨使人愁,令人怨”的教学氛围,引导他们逐渐走近文本。

接着布置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①读完这篇文章,你最喜欢哪一段,说说理由;②理解起来有难度吗,困惑在哪儿,以期在自读的基础上发现学习的难点。

根据作业反馈统计:大家最喜欢第4段,描写槐花的落蕊细腻传神,扫帚在地上的丝纹让人感觉出那种落寞、清闲;结尾一段,对秋的向往令人心头油然涌上一阵悲凉(感觉得他们写得很好);而理解有难度的是:为何强调牵牛花的花色,为何加入熟人互答,为何以“清、净、悲凉”为美?二、上课流程由于有较为充分的预习,课堂上先播放《故都的秋》配乐朗诵,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进而理清文章脉络:这篇写景抒情散文向我们展示了五幅优美的秋景图,即秋晨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和秋实图,按“思秋——绘秋——议秋——恋秋”总分总的结构传达给我们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与挚爱。

让小语课堂充盈浓浓的语文味

让小语课堂充盈浓浓的语文味

让小语课堂充盈浓浓的语文味程少堂先生关于《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说:“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本文所提到的“语文味”,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的“非语文”、“泛语文”、“串味”、“变味”提出的,体现的是一种语文教学的本色、本性和本质。

它是对异化的语文教学现象进行的改造性对策,是对语文美学境界的一种现实追求。

一、对当前语文课堂“语文味”缺失的反思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语文课迎来了春天,焕发了生机,但冷静地分析,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个人素质的差异,解读“新课程标准”的能力不同,致使当前语文课堂“语文味”不足,违背语文教学规律,形式主义之风盛行,“形而上学”大行其道。

1、重形式轻内容,异化语文教学师生互动已为大家认同,新课标强调尊重学生,于是很多旧有的师生互动,很快改头换面。

或者满堂问答,无论难易;或者小组探究,蜻蜓点水;或者相互辩论,游离中心;或者上台表演,异化教材;课堂形式看似热闹,实则空洞无物。

课堂内容看似丰富,实则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这种缺乏思想交互、心灵沟通、情感协调的“互动”是机械的,简单的,幼稚的。

它通常使语文课丧失了原本的韵味而蜕变为一种完成任务的简单工具,因而语文课堂教学大多被异化。

而真正意义的互动应该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

是师生‘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程少堂语)。

换句话说,互动就是让语文课充满原本具有的“语文味”。

2、重功利轻文化,奴化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急功近利思想仍普遍存在,依然占据上风,语文课的诗意阵地丧失殆尽。

尤其是考试对语文教学的干扰无限膨胀,教学与考试的关系越发畸形,导致教学纯粹围绕考试转。

语文味,语文教学的本真

语文味,语文教学的本真

语文味,语文教学的本真作者:李爱红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年第09期【摘要】多年来语文教学存在这样的弊端:追求热闹、追求形式、小组讨论虚设,多媒体滥用等等,掩卷而思,到底怎样的教学才是语文课堂的本真?程少堂老师提出的语文味课堂就有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本人从四个方面来谈怎样上出语文味的课堂。

关键词:语文味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421十年之久的语文课堂经历了追求形式的多样、热闹、十八般武艺呈现之后,近几年又回归沉静,反思如何上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其实早在2001年12月程少堂老师就提出了“语文味”的教学,2003年在一篇论文对“语文味”下定义为:“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当时这个观点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和讨论。

程老师经过七、八年理论与实践探索,对“语文味”的界定又有了新的补充:“语文味,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我通过学习《程少棠讲语文》这本书,结合多年的实际教学的反思,更坚定“语文味”教学是语文课堂的真正回归,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

对教师而言,是凸显个性、师生互学互享其乐融融的课堂;对学生而言,是语文素养和思想境界不断提升的课堂。

如何让语文课充盈浓浓的语文味呢?一、教师个性化的授课作为一位语文老师,首先他的语言要有语文味。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老师文化底蕴越深厚,语文素养越高,他的语言感染力越强,越会评价、鼓励学生,越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他的课堂越有语文味。

构建有“语文味”的初中语文课堂

构建有“语文味”的初中语文课堂

中学课程资源ZHONGXUE KECHENG ZIYUAN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构建有“语文味”的初中语文课堂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初级中学张明摘要:“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文学科特点的外化,也是语文素养的客观要求。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追求教学本色的回归,强调构建具有“语文味”的课堂,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并习得语文知识。

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多元诵读,为学生营造浓浓的“语文味”,引导学生潜心品读文章的字词、语句,让学生真正感受语言文字魅力、把握作者思想情感、领悟文章内涵,进而使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让学生深入体验语文学习的本真滋味。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味”回归本真语言文字“语文味”理念是由当代语文教育家程少堂于2001年在我国学术界首次提出的,旨在构建一个师生与文本作者同呼吸共命运,且教师、教材与学生融为一体的教学课堂。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也指出:“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洋溢着‘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

”事实上,“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整体美与特色。

所谓“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营造一种独有的氛围,使学生能对语文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并使学生通过学习语言,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进而促进学生语言素养和人生境界的提升。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语文教师应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来感悟“语文味”的深刻内涵,并将这一概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滋养,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一、书声琅琅,营造“语文味”让语文课堂有“语文味”,离不开琅琅的书声,在众多语文学习形式中,“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最能体现语文本色。

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感受语言的韵律之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领悟用词的精妙,并逐渐对文本烂熟于心。

可见,“读”是学生解读文本、感受文学的重要武器。

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气质,其文章的情感基调也不同。

让语文课堂真正上出

让语文课堂真正上出

语文课堂应当上出真正的“语文味”(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理论创立者程少堂先生认为,语文味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翻开《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也可以清楚地读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从课标对语文的这一定位中,不难看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解读语文的关键字眼。

语文的工具性是什么?是在于它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要交际自然得凭借于语言。

同时,语文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看不见、摸不着的人文性又是靠什么来承载呢?回答还是语言。

可见,语言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原点。

抓住了“语言”,也就抓住了“工具”和“人文”,也就抓住了语文学习的本色、个性和本体。

自然也就离不开读、品、写了。

由此来推断,“语文味”也可以解读为在具体的语境中,教师引领孩子立足语言,直面文字品评涵咏,读中知其韵,悟中学其写。

“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必须是“文道同行”:语文既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又承载着浓厚的人文内蕴,应把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美好情感的渗透进行有机结合,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

戏剧化时尚化(巨人的花园)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时尚”,课件制作唯美而且丰富,复杂化福建师范大学潘新知教授在《语文回望与沉思》中提到张志公先生文章里讲的一个小故事:在一所小学里,一年级。

课文描写下雨前的情景,有一句说:“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老师叫孩子复述课文。

有个孩子讲到这里时说:“乌云黑沉沉地要掉下来了。

”老师说:“云彩能掉下来吗?”孩子回答说:“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少堂的“语文味”与语文教学的本质程少堂的“语文味”与语文教学的本质——读《程少堂讲语文》有感南京九中弘光中学徐志耀(本文以《读〈程少堂讲语文〉有感》发表于武汉《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2年第3期。

)文章摘要本文结合《论语》中的《侍坐》一篇,讲述了程老师所提倡的“语文味”理念下营造的特有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流程,并简单分析了“语文味”的含义和对我们的启示作用。

近期阅读了著名特级教师,“语文味”教学流派的掌门人程少堂老师的《程少堂讲语文》一书,感受颇深,但想写一些东西又总觉得无从下笔。

近日,忽然想起《论语》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顿有所悟。

回顾近日来的阅读感受,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引发了我对语文教学本质的思索。

我不想在这里讨论《侍坐》一章中蕴含的儒家哲理和治世理想,我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完美的课堂。

首先,课堂的氛围是典雅而轻松的,在悠扬的琴声下,学生们一个个发言,没有唇枪舌剑的争辩,仅仅只是“各言其志”,而且发言也个性十足,绝非千篇一律,似乎类似于我们今天课上的当堂完成的小作文所能呈现的最佳状态。

老师也没有当面批评,只是通过“哂之”“喟然叹曰”等简单的神态动作传达自己内心的细微看法,而整堂课的氛围是和谐的。

其次,老师非常善于营造氛围,启发学生。

孔子的那段开场白“以吾一日长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之,则何以哉”?先自降身份,将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似乎自己优于学生的仅仅是年龄大些;再引述了学生们平时最爱谈论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出学生们积极发言。

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的课堂效果吗?最后,话题的讨论还延长至课后。

曾皙似乎意犹未尽,还要向老师寻根问底,继续探究老师所赞赏的人生追求与学习态度,孔子也对他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看法。

老师细微的表情变化都被学生捕捉到了,从而引发了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这正是我们追求的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而这样的教学氛围与教学效果今天却不可避免地与我们渐行渐远。

我最近经常思考,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语文”二字从字面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到,“语”指语言,毫无疑问这是语文的主要形式。

而关于“文”的含义在历史上有过不同的争论,具体说来,主要有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四种含义。

我以为文字是语文的基础,文章是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文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材料,也是我们希望学生达到的目标,而文化才是语文的核心内容。

文化,《现代汉语词典》如此解释:“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我理解为文化就是一种精神财富,一种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的独特精神内涵。

真正能在精神上影响他人、感动他人的文学艺术就是我们语文所说的文化。

而将这种文化传递下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精神上受到其影响,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任务。

我们看上文所表现的课堂,不就是老师在引导学生们去展现各自的人生理想,并且与学生交流自身对理想看法的过程吗?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动着学生、引导着学生,并且与学生进行着精神的交流。

如果我们的课堂也能传递精神,也能感动学生,我想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也就完成了。

读了程老师的书,我感觉到他所倡导的“语文味”是符合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的,并且是在努力营造《侍坐》章式的和谐课堂的。

研读程老师的书,可以对语文教学的本质以及达到这一本质的途径有着更加深切的体会。

以下就是我的一些感受。

那么,程少堂先生所提倡的“语文味”的含义是什么呢?在书中,他将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十年期间对语文味的三次诠释做了展示:1.所谓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了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P57)2.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与意理阐发、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从外延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这就意味着仅仅教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学科特点的语文教学也不一定有语文味),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老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

语文味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

语文课教学出语文味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换言之,语文课教出语文味是手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出语文味,最终具有人生幸福感才是目的。

语文能力和素养本质上是一种获取幸福生活的能力与素养。

因此,语文味的最高形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

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

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常有的语文味既文化味,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层次得到提升,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具有了获取人生幸福(特别是精神幸福)生活的能力和素养。

(P59)3.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老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P111)根据程老师自己介绍,三次诠释代表了“语文味”流派不同发展时期他的不同认识。

比较上文的三段诠释,我们可以发现,诠释1和诠释2均展现了“语文味”影响下的师生关系,其中诠释2是对诠释1的发展补充,并且诠释2更加全面而详细地阐述了“语文味”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效果,特别强调了学生的收获。

而诠释3则主要阐述了“语文味”影响下学生的收获。

对照三条诠释,我发现程老师的关注点越来越向学生的反映倾斜了。

但比较三者,有一些内容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语文教学的前提是师生个性与学科特点的统一,语文教学的核心是通过语言文字体会文本背后的精神内涵,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体验、共同完成的。

这符合我们语文教学的本质的,因为文化是一种精神内涵,而传递这种精神内涵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自身特点而灵活运用,体会这种精神内涵也应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这都与程老师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方式相呼应。

那么程老师是如何实践这一教学理念的呢?我注意到程老师非常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导他们从日常小事,平常所见的事入手,将文章内容自然引入到文化内涵中去。

但最关键的是,程老师抓住了每一课的关键所在,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口,使整堂课从头至尾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我在这其中特别关注他如何在教学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以及他如果围绕这一文化内涵对课文进行全新的解读。

于是我归纳了收入本书的六篇教例中的文化点:《荷花淀》是和谐的人文思想;《咏雪》是知识分子个性化的精神生活;《你是我的同类》是最美好情感的体验;《子衿》主要讲解中国传统的传递情感方式的含蓄美;《听陈蕾士的琴筝》程老师强调诗歌的表现方法就是“熟悉的内容陌生化、熟悉的句式陌生化”,我理解为诗歌的鉴赏的方法;《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明确英雄的概念。

程老师又是如何选择这几个点,又是如何在课堂上突出这几个点的呢?我注意到了一些关键点:我首先注意到这个几个点都能与传统的美学文化联系起来,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从而体会到他所说的“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例如他在《荷花淀》一课中提出“中和(适中和谐)之美,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审美观念,它的基本思想是教人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使之处于谐调关系,即教人学会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就将课文中所描绘的诗意的环境和诗意的人际关系点明,也让人切身体会到了原作所特有的诗化的魅力。

而在《子衿》一课中他引用《红楼梦》塑造人物的方法,让我们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情感方式的含蓄,以及这种含蓄的独特魅力。

这些都表达了一种特殊的精神内涵,也都与我们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息息相通。

这使我联想起《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中郑桂华老师所上的《安塞腰鼓》一课中,郑老师在学生讲到作品中夸张的例子时,立刻引用了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来说明“夸张是有磅礴的气势的”。

而当学生讲到表达情感的强烈时,又引用了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句子来说长句节奏缓慢,表达“雅”的感情,而短句节奏感迅捷,表达强烈的感情。

郑老师在这里同样也通过材料的对比,表现出我们汉语修辞与节奏独特的情感魅力。

同样把文字上升至精神层面,使之具有了文化意味。

两位老师在这里有了异曲同工的妙处。

其次,我觉得程老师这几篇案例的文化点的选择角度非常特殊,富有新意。

尤其是《荷花淀》《咏雪》和《子衿》几课,他的选点与众不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以《荷花淀》为例,程老师选择了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这堂课的文化切点,这里和谐不仅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也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程老师的选点与以往的选点有着天壤之别,但细细一想,这一选点的确比以往所强调的英雄主义等内容更易让学生接受,更易打动学生。

而从实录上看,程老师也的确让整堂课都“弥漫着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美”。

而《咏雪》我们通常关注的是谢道韫所说的比喻之妙,我也曾列举了许多相关诗句进行比较。

但我发现,程老师所说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精神生活比单独咀嚼诗句更容易给予学生人格上的感召。

特别是他在上课伊始所举的章开源先生的例子,就表现了这种精神追求的传承性。

而他在课末再次提到了“《世说新语》里的很多行为方式也影响了不少现在的人,比如刚说的章校长的故事”,更加强调了这种精神传承的重要性。

我想,这对于学生来说,会留下更深的印象。

而《子衿》一课程老师不仅大胆地谈爱情,还强调了传统的含蓄的表达爱情的方式,脱离了我们通常讲诗的窠臼,还原了诗的本质,也就是最真诚、最艺术地表达情感的形式,抓住了诗歌教学的本质所在,给予我们很多启发。

可以说,程老师选择的这几点均有明显的传统文化特色,也可以唤醒学生心中已经被忽视的文化元素,从而使他们积极地思考,探究这些文化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