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上册数学第7单元《观察物体》(精选编 写)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物体 七 观察物体(通用)》优质课教案_17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物体  七 观察物体(通用)》优质课教案_17

一、揭示课题。

1.回忆激活。

(1)回忆:小朋友在上节课学习了观察物体,你还记得学到了什么?(2)交流:站在教室的前面和后面看我们的教室,有什么不同。

得出:观察者的位置不同,看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不同。

2.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观察物体,进一步感受观察物体的经验、知识。

二、做做说说。

1.练习十五第2题。

出示图,让学生分别说说观察桌上的什么物体,每幅图中的两人各在什么位置观察的,看到的形状会一样吗?想一想,连一连。

再集体交流。

指出:在确定各人看到的是哪个形状时,要看他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想想他看到的上下、左右各是怎样的,形状会是什么样的。

2.练习十五第3题。

学生读题,说说你知道题里说的一件什么事。

说明:按时间顺序给3幅图编号,就是轿车从他前面开过去,他看到轿车时先是哪幅图,编1号;接着看到是哪幅图,编2号;哪幅图是他最后看到的,编3号。

同桌互相讨论,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再给3幅图编号。

交流:你是怎样编号的?说明:我们可以观察轿车的位置变化来编号,也可以按小明观察到的轿车形状编号,还可以按轿车在小明面前的位置编号。

3.练习十五第4题。

学生读题,独立给3幅图按时间顺序编号,再集体交流。

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可以看河道的长短、远近编号,也可以根据物体的大小变化编号。

1.回顾反思。

指出:一个物体位置移动变化时,观察到的形状也会变化。

在按时间顺序给运动变化的物体编号时,先看物体运动变化的方向,再根据它的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远近或者不同的大小来确定先看到的是哪个,再看到哪个,最后看到的是哪个。

三、看看连连。

1.练习十五第5、7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是怎样想的。

说明:小朋友坐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就会不同,上下、左右、前后正好相反。

2.练习十五第6题。

学生拿出书包放在课桌上,正面朝黑板方向。

要求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在小组里互说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各是什么形状。

四、回顾小结。

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观察物体》教案(公开课终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观察物体》教案(公开课终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观察物体》教案(公开课终稿)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观察物体的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但对物体的观察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让学生理解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2.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理解物体的形状。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箱子、盒子等。

2.准备一些图片,展示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

3.准备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观察物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物体,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利用准备好的物体和图片,从不同角度观察,并记录所看到的形状。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给予鼓励。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方法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如家具、建筑物等,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物体的重要性和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观察物体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一)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一)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2.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3.能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进行分类和比较。

二、教学重点1.观察物体,分辨它们的形状和大小。

2.学生能够根据形状和大小将物体进行分类和比较。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物体形状和大小的认知和理解。

2.如何准确分类和比较物体。

四、教学步骤及重点难点解决方法1. 导入新课通过问答交流学生对形状和大小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形状和大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知(1)观察物体引入学生观察物体的方法,如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观察物体表面的纹理,描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等。

教师可借助图片或实物进行示范,让学生感受不同角度的观察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2)物体的分类学习不同的物体形状,并掌握如何根据物体的形状分类。

教师可通过幻灯片等多媒体手段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类,将相同形状的物体放在一起。

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练习,让学生加深对于分类的理解。

(3)物体的比较了解物体的大小,并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

教师可借助实物,让学生通过比较大小对物体进行排序。

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比较图片中不同物体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物体的大小。

3. 练习通过小组合作训练和个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在小组合作训练中,让学生进行分类和比较,同时和同学讨论,交流归纳。

4. 反思总结让学生回顾学习内容,总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观察物体的方法、物体的分类和比较等。

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整合和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

五、教学拓展1.教师可通过学生互相猜测物体,训练学生根据形状进行推断的能力。

2.教师可利用练习册等资源,让学生进行分类和比较的训练,重点增强学生的运用能力。

六、课后作业1.教师可以布置练习册上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复习课上学习的知识点。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观察周围的事物,归纳总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并将其整理成一篇小文章。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案
教师加强观察方法的指导,提醒学生要正对着所要观察的面,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身体的姿势,使目光大体集中在这个面的范围内。
5、反馈交流。
学生照样子用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题中的长方体,并分别指一指长方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第二板块:完成“试一试”
1、读题后想一想:这4个正方体应该怎样摆?
2、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怎样摆的,还会不会有其他不同的摆法。
4、完成练习六第6题。
学生先说说按题中的要求摆出的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再讨论从前面和右面看这个长方体,看到的形状是否相同,并说明理由。
5、完成练习六第7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摆出符合要求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再按要求摆一摆,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并组织交流。
学生照样子摆出长方体,再依次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在书上连一连。
指名到讲台前示范观察方法,并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如,观察投票箱的前面,要站在投票箱的正前方,面向投票箱,使自己只看到投票箱前面这一个面;观察投票箱的上面,可以站到凳子上,从上往下看。
依次出示教科书中的三幅投票箱的视图,让学生分别说一说是从哪一面看到的。
第二板块:组织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小组合作依次进行观察,并组织交流。
小组讨论:怎样摆出符合要求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再按要求摆一摆,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第四板块: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自己哪些方面表现比较好?
完成课堂作业。
课后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备课人
课题:观察物体(观察由几个相同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
课时:3
教学
目标
A类:能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并能画出看到的图形。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观察物体丨苏教版 (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观察物体丨苏教版 (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观察物体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物体具有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能够正确观察和描述物体。

2.过程与方法:发现物体的共同点和特点,在观察中提高分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内容1.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

2.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1.学习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

2.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学生对物体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的理解程度和精细观察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拿出一些物体,要求学生先在脑海中想象这些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然后请学生举手发言,描述这些物体的属性,并让学生说出他们观察物体的方法。

二、概念讲解1.教师通过举例子,介绍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

2.在讲解的同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认识物体的全貌。

三、训练与巩固1.观察一些具有共同特点的物体,例如:相同颜色的球、相同形状的瓶子等,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2.观察一些具有不同特点的物体,例如:颜色、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球,让学生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3.教师出示一组物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辨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并将观察到的结果写在纸上。

四、拓展延伸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如文具、水杯、水果等,巩固今天所学的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观察物体中,对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此外,教师通过设置各种不同的观察和辨认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了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也培养了学生的细致认真的态度。

第7单元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

第7单元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

第7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属性,并描述物体的特征;2.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有不同的名称;3.能够观察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并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二、教学重点1.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属性;2.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有不同的名称。

三、教学难点1.能够观察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并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四、教学内容1.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属性;2.了解不同形状的物体有不同的名称;3.观察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并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五、教学方法1.讲述法;2.操作演示法;3.课题讲解法。

六、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物体,让学生逐一观察;•引导学生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教师可以使用画板或投影仪,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用图形和颜色进行标注。

2. 教师介绍物体名称•教师向学生介绍物体的名称,注意要涵盖不同形状的物体;•请分别列出几种不同的物体名称。

3. 教师介绍物体位置关系•教师向学生介绍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在左边、右边、上方、下方等。

4. 实际操作演示•教师可以分发实物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掌握相关知识;•请使用图形,来描述你观察的物体的位置关系。

5. 小结和拓展•引导学生回顾本次课所学内容;•拓展:请学生自主寻找不同形状的物体,并观察描述它们的位置。

七、教学资源1.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物体;2.画板或投影仪;3.实物模型。

八、教学评估•作业评估:课后要求学生用语言或图片描述一个物体,要求包括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和位置关系。

九、教学后记观察物体是数学学科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观察力和想象力的锻炼。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和思考,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相互交流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7 观察物体》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7 观察物体》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7 观察物体》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7观察物体》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和观察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学生对于物体的认知主要是通过视觉,因此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感受到物体在不同角度下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观察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

五. 教学方法1.实物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际的物体,感受物体在不同角度下的变化。

2.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3.游戏化教学: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际的物体,如玩具、水果等,用于学生观察。

2.准备一些图片,用于学生观察和描述。

3.准备一些游戏道具,如拼图等,用于游戏化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的物体,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观察物体。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物体?它们有什么特征?”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呈现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师可以提问:“这个物体是什么?它有什么颜色?有什么形状?”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游戏化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观察物体的知识和技能。

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什么是物体。

2.能够区分不同的物体。

3.能够观察、描述物体并记录在册。

二、教学重点1.了解物体的概念。

2.能够用简单语言描述物体。

3.学习观察物体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区分不同的物体。

2.记录物体的描述。

四、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

2.生动形象的演示。

3.小组合作讨论。

4.学生自主思考。

五、教学过程1. 热身通过教师引言,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物体。

引导学生讨论自己身边常见的物体。

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自己进入到一个巨大的物体世界。

2. 学习观察物体的方法介绍观察物体的方法,包括外观特征、颜色、形状、材质等几个方面。

教师用物品展示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出来。

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并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 区分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自行观察不同的物品,然后对比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材质等方面,以识别不同的物品。

同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物品会有这样的区别,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思考。

4. 记录物体的描述将不同物体的描述记录在册上。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物品的特征,同时,可以把不同物品的描述进行比较,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纠正。

5. 练习与巩固在小组内,学生可以讨论自己所见的物品,并将其描述记录在册上。

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物品,并且进行思考与交流。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可以获得他们对于观察物体的认知,能力等信息。

同时,学生对于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材质等特征的描述程度,以及对于区分不同物品的能力等也可以作为评价的依据。

七、延伸拓展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的观察方法和认识后,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和认知更复杂的物体,比如机械、车辆等复杂的物品。

同时,还可以介绍一些常见的日用品是如何制成的,让学生了解物品生产的制造过程。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观察物体的顺序和观察物体的角度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空间经验,对物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强,观察物体时能够做到有序观察,而有的学生则缺乏观察物体的方法和经验,观察时容易杂乱无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观察物体时能够有序观察,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观察方法观察物体。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以便学生观察。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卡片,上面画有不同的物体,以便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观察物体》。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七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七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七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不同形状的物体,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找出物体的不同面和特点。

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适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但是对于空间物体的认识和想象还不够成熟。

他们在观察物体时,往往只注意到物体的某个面或者某个特点,而忽视了整体。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找出物体的不同面和特点,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找出物体的不同面和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以及观察能力的提升。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物体,描述物体的不同面和特点,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教师通过引导和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的物体,找出物体的不同面和特点,并进行描述。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述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4.教师引导: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5.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物体的不同面和特点,以及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教案)第七单元 观察物体-二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七单元 观察物体-二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七单元观察物体-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学目标•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和材质等多方面特征,提高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和描述物体,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对物体的分类能力。

教学重点•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和材质等多方面特征教学难点•物体的分类能力和对物体的细致观察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观察学生们用眼睛观察教师手中的物品,并描述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和材质等特征。

2. 引入新知识•教师出示不同形态、大小、材质和颜色的物体,鼓励学生自由观察、描述,引导学生体会这些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导,学生们了解到不同物体都有不同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又可以被用来分类。

二、教学重点1. 物体的形状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物体,例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学生们用手摸、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形状;•教师帮助学生概括出不同形状的物体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学生们根据不同形状的物体,将它们分成不同的组别。

2. 物体的大小教师出示不同大小的物体,例如:大石头、小石头、大娃娃、小娃娃等。

•学生们用手比较、观察,并描述物体的大小;•教师帮助学生概括出不同大小的物体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学生们根据不同大小的物体,将它们分成不同的组别。

3. 物体的颜色和材质教师出示不同颜色和材质的物体,例如:红色的小球、蓝色的毛绒玩具、绿色的橡皮、硬纸板等。

•学生们用手摸、观察,并描述物体的颜色和材质;•教师帮助学生概括出不同颜色和材质的物体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学生们根据不同颜色和材质的物体,将它们分成不同的组别。

三、巩固练习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一组巩固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四、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和材质等特征分别是什么,以及如何对物体进行分类。

思考题1.你知道家里有哪些物品?请将其分类。

2.学习过本节课后,你发现自己有了哪些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能力?你又觉得还需要提高哪些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 观察物体 苏教版(2014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 观察物体 苏教版(2014秋)

第( 7 )单元观察物体授课时间月日教学内容练习十五第(2)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具体观察情境同,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

教学难点让学生根据看到的物体形状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观察移动的物体。

教学准备小动物玩具及图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一、复习导入一、复习引入,回顾旧知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观察了物体,发现分别从它们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去观察,我们可以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和不同位置为题的形状,今天我们继续来观察。

听3分钟二、学习新知二、游戏活动,加深体验。

1、游戏:找不同学生在自己座位先自25分站在教室的前后面分别看一看,说一说有什么不同?小结: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也就不同。

2、游戏:比一比观察正方体和电视机,比一比,所看到的的物体面有什么不同。

3、游戏:画图形。

方法:以四人为一组,分别围坐在桌子的四面,在桌子的中间放一个字典,每人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

小结:由于观察位置的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4、游戏:找图片。

方法:小朋友移动位置,每人根据自己看到的找出一幅画,。

5、游戏:找位置。

方法:请组长把四幅图片合在一起,打乱顺序,然后给组里的每一个小朋友发一张,学生根据自己手里的图片找一找自己的位置,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师生互动,进行相应的评价。

己观察,请个别学生站教室前后说一说。

学生两人组活动,汇报调查的情况。

学生自己活动,交流所画图形,并换位观察、体验。

学生分组活动,汇报调查的情况。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钟6、游戏:动脑筋①、小明准备过马路,一辆汽车从他的面前驶过,你能按时间顺序给下面的3幅图编号吗?思考,汽车从远处开过来,由远到近。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案(经典教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案(经典教案)

《观察物体》教案教学内容课本32至35页。

教学目标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正确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换位置观察等活动,经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投票箱、正方体、长方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谈话导入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了观察物体,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1)老师准备了一个物体,想看吗?(出示投票箱)选一位同学上来摸一摸。

(教师适时指出:通常把有门的这个面叫做前面。

)(板书:前面、右面、上面)(2)现在,我们比比谁的反应快。

教师指一个面,学生直接说是投票箱的哪个面。

(3)真不错,再考考大家。

(投影)这三幅图分别是电冰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你们分得清吗?出手指表示。

小结:看来站在同一个位置,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状。

2、从不同位置、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继续观察投票箱。

我们来做两个小测试。

老师的测试可以看出哪些同学最聪明?请仔细观察、用心思考。

测试一:这个投票箱是我从一个班借来的,你们知道是借的哪个班的吗?(故意表扬右边的学生。

)测试二:这个投票箱是哪个厂生产的?(教师故意激右边的同学:你们怎么啦?并及时引导学生找出原因。

让学生看右面。

)再次提问:为什么中间一组学生两个问题都无法回答?小结:从这个小测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投票箱,可能看到不同的面。

刚才的测试并不公平,不过同学们真的很聪明。

小结:看来站在同一个位置,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形状。

3、这是什么?(出示正方体)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一个物体(课本33页例2),分别是什么形状?(观察实物)4、你能摆出如图所示的物体吗?(出示课本34页例3的图片)并分别从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你分别看到了什么形状?三、拓展练习,体验成功1、将两个正方体横着拼成一个长方体,从它的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分别是哪幅图?(观察实物)(1(2(32、将两个正方体竖着拼成一个长方体,想一想从它的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分别是哪幅图?(不观察实物)(1(2(3小结:看来只有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我们才能了解得更加全面、更加具体。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观察物体-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观察物体-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观察物体-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并能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简单几何图形。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识别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简单几何图形。

2. 观察几何图形:识别从不同方向看到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能力。

2.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简单几何图形。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观察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观察、讨论和解决问题。

3. 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有趣的物体,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物体特征,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并提问:“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分别是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观察到的图形特点。

(3)教师出示其他几何图形,如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让学生分组观察并识别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

3. 实践操作(1)教师发放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教具,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2)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并记录下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

(2)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物体,并识别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教案)第七单元 观察物体(2)-二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七单元 观察物体(2)-二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七单元观察物体 (2) - 二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物体,区分它们在尺寸、形状、颜色、质地等方面的不同特征。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不同特征。

3.能够将物品按照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二、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物体,区分它们在尺寸、形状、颜色、质地等方面的不同特征。

2.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不同特征。

三、教学难点1.能够将物品按照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四、教学材料1.不同尺寸、形状、颜色、质地的物品。

2.相应的作业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由教师提供一个小故事,让学生从中找出不同的物品并说出它们的不同特征。

故事:小兔子去森林里玩,看见了一条蚯蚓、一只松鼠和一只蜗牛。

小兔子觉得它们很奇怪,所以他开始观察它们。

他看到蚯蚓很长,身体是棕色的,它的头和尾部是红色的;松鼠是一只长尾巴的小动物,毛色是灰褐色的;蜗牛是一个缩在壳里的生物,身体是玫瑰红色的。

请问,小兔子观察到了哪些不同的特征?2.教学过程通过观察老师提供的不同物品,让学生说出这些物品的不同特征。

教师去挑一些物品,例如一些方块、球形物品或者不同尺寸的物品,或者不同颜色的物品,让学生说出来它们的特征。

3.巩固练习教师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环境中的不同物品,比如教室的桌子、椅子、黑板等,然后让学生说出这些物品的不同特征。

或者教师提供一些小玩具,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们的不同特征。

4.知识输出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物品按照不同特征进行分类,例如尺寸、形状、颜色、质地等。

并要求他们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应的练习。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物品,区分它们的不同特征,并简单地描述它们。

通过分类练习,使学生对物品的特征和分类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是为后面的几个单元的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七单元第1课《观察物体》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七单元第1课《观察物体》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七单元第1课《观察物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他们对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交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2.让学生能够简单的用语言描述自己所看到的物体和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并能够简单的用语言描述。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发现物体和几何图形在不同角度下的变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化的图片和几何模型,如水果、玩具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

2.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印有不同角度的物体和几何图形,用于课堂展示和练习。

3.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的参与和表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化的图片,如水果、玩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所看到的物体。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我们从哪个方向观察物体可以看到它的全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观察物体。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7.观察物体 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7.观察物体 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7.观察物体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了解物体的特点。

2.能够描述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3.能够通过观察物体发现物体的共性和差异,提高分类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观察物体,了解物体的特点。

2.描述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三、教学难点
1.通过观察物体发现物体的共性和差异。

2.提高分类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请学生们拿出自己的文具盒,观察文具盒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然后描述一下。

2. 分组观察物体
1.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找一个代表物(例如:书、球、瓶子等),并请学生观察代表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然后互相交流、讨论。

2.在班级中选取一名学生来描述他们小组选择的代表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并加强差异点讨论,找出代表物体的共性和差异。

3. 课堂练习
让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男孩手中的篮球和女孩手中的苹果有哪些相同之处?
2.这个教室里有哪些球体?
3.玫瑰花的颜色有哪些?
4. 小结归纳
通过观察物体,我们能够了解物体的特点,并且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发现物体的共性和差异,提高分类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练习,评价学生在观察物体、描述物体特征、分类能力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
本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们观察身边的物体来发现物体的共性和差异,提高分类的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学生可能会观察不仔细或者描述不准,所以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七 观察物体 苏教版

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七 观察物体 苏教版

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七观察物体一、教学内容分析1.学科知识本节课是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第七篇教材,主要内容是观察物体。

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特性和特征,学习物体的分类和比较,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问题解答。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物体的分类方法、物品用途和物品特性,并通过实际生活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教育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的是分组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物品的分类方法和特性,并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引导和例子等教育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了解物体的分类方法和特性;2.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和讨论,提高合作学习能力;3.学生通过实际生活场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问题解答。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帮助学生认识到物品的种类和不同特征。

2.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物品的分类方法和特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物品分类的方法和特性,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物品特性和分类方法的理解。

3.探究(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探究,让学生自主选取一种物品,分析物品的分类方法和特性,并通过小组内讨论和比较,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4.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和比较,回答物品分类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对于物品特性和分类方法的深刻理解。

5.应用(10分钟)教师通过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问题解答,体验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

6.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深刻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四、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观察物体•物品分类方法•物品特性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的是分组探究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学习能力,在教学设计中准备充分,对于教师课前准备和组织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七 观察物体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七 观察物体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七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理解“相同”和“不同”的概念2.通过观察和比较,学会利用物体的形、色、大小等性质进行分类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观察力,增强注意效果教学内容1.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各种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差异,并认识相同和不同的概念2.让学生学会利用物体的形、色、大小等性质进行分类3.在比较物体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语言表述清晰,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类能力2.认识相同和不同的概念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观察力,提高他们的注意效果2.培养学生的思维严密性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方法1.启发法2.示范法3.讲授法Step 1 导入新课1.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相同,什么是不同?2.老师出示两个相同的物体和两个不同的物体,请学生区分相同和不同,并向全班展示物体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相同和不同的特征,做好思路准备,准备进入下一个环节。

Step 2 观察物体并进行分类1.出示几种不同形态的水果,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归类水果2.用正反面相同但大小有差异的方腊板,让学生试着找出其大小不同的方法和规律,并将它们分成不同的类别。

3.出示颜色相同、大小不同的糖果,鼓励学生将其归类并口头解释归因于何种类型。

Step 3 总结交流1.开始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协调归纳观察物体的过程,巩固“相同”和“不同”的概念。

2.让学生自由交流,回答以下问题: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3.作业布置:学生回家继续观察身边的事物,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相同和不同的特点和分类,备用交流。

教学资源1.小黑板2.几种不同形态的水果3.正反面相同但大小有差异的方腊板4.颜色相同、大小不同的糖果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度2.听他们讲述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判断其是否掌握了观察和比较物体的方法。

3.关注学生是否能正确区分“相同”和“不同”的概念,能否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观察物体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观察物体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观察物体苏教版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0和91页教学目标:1.能通过实际的观看,正确判定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依照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正确判定观看者的位置。

3.能有次地观看、有依照地判定实物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把握摸索的着落点。

4.能对观看物体有爱好;难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看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左面和右面观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具、学具预备:课件、实物玩具。

课前预备:四人一组,围桌而坐,将每组中座位的四个位置编为1、2、3、4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形,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爱画画吗?出示:奇异的画图上画的是什么?这幅画有什么奇异的地点吗?学生边看边想,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师把这幅图颠倒,让学生对比这两幅画。

有什么启发?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

教师小结:观看物体的位置不同,观看的结果就不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看物体》。

(板书课题:观看物体)二、观看照片,激活体会。

1.观看教室照片。

(1)谈话引入,观看照片。

小朋友,你们喜爱拍照吗?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你明白是拍的哪儿吗?(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两张分别从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辨认。

(2)拍的是同一个教室。

什么缘故拍出来的模样会不一样呢?(启发学生想象拍照者的位置。

)(3)这两张照片哪张是在教室前面拍照的,另一张是在哪里拍照的?你是如何明白的?(4)小结:尽管两张照片差不多上在教室里拍照的,但由于观看的位置不同,观看的结果也不同。

2.完成教材第91页“想想做做”第1题。

下面的两张照片,哪一张是在学校别处拍照的,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照的?你是依照什么做出判定的?3.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差不多学会从两个相对的角度观看同一个物体,观看的结果是不同。

三、观看实物,亲躯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