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之散文阅读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一章 核心题点精练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 精练四 分析物象意
核心题点精练四分析物象意蕴和作用散文中的物象就是散文中所出现的具体的景物形象,它往往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
它主要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作品中。
高考考查散文中的物象,主要是考查其意蕴和作用。
考生宜围绕这两个“题点”进行必要的训练,不断提高答题的精准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灯火陈夫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中写道,思乡往往可以具体到一个河湾,几棵小树,半壁苍苔。
只是我的乡思没有落脚在河湾、小树或苍苔,而是无数个乡村的灯火。
灯火,是一个个村落最为亮堂的眼睛,黑暗中的无声对话者。
晚曦殆尽,乡野渐渐被黑幔吞噬,这时一村落的某个人家便会亮起第一盏灯火,于是另一家也亮了,另一村落也亮了,一盏再一盏,全亮了。
它们相互欣赏着,相互安抚着,相互守护着,直到一个小村落安然眠睡,直到一个大村落高枕无忧。
子夜的乡村常是万籁俱寂,很容易就被一声突兀的狗吠刺破天地,刺破酣卧在天地的村落。
一盏灯火赫然醒来,在狗吠中也赫然有了起床声,赫然有了开门声,一个村落苏醒了;透过门窗的灯火穿过黑色热烈地奔向远方,于是又一盏灯火醒来,又一个村落醒来。
透过门窗的万家灯火穿过黑色依旧热烈地奔向远方,一个接连着一个,大大小小左邻右舍的村落齐刷刷的全醒了。
村落与村落似乎真的很近,近得只要这有意无意的一盏灯火,整个乡村便在注目;却又好像真的很远,远得让乡人们循了灯火总要趟着黑走上个千折百回,完结一个焦虑一个心事,收获一次喜悦一次乡情。
在我的乡思里,不断演绎着这样一幕幕播种和颂传乡情的美丽记忆:黑夜一来,一两户人家的小村落的孩子便寂寞无聊起来,只有白天那销魂的“游击”还意犹未尽,一屁股落在大门槛上饥渴地胡乱向嘴里扒着饭,眼珠一动不动地死瞅着远方大村落那蛊惑人心的蔚然灯火,仿佛那儿战事正酣。
女人见了,一阵骂。
孩子便不情愿地站起身靠着门框叉着腿撅着屁股继续死瞅,女人又是一阵骂。
正在喝酒的男人白了一眼女人和孩子,猛地将一杯老白烧倒进肚里,微醺着走出门,孩子会意地屁颠颠的紧撵过去。
中招语文复习 专题二 记叙文(含散文、小说)阅读
第5 页
三、答题方法 1.理解标题的含义 (1)分析标题的修辞义:将标题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还原后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有些文章题目中运用了修辞手法,这就要我们 先将它的本义还原后再作分析。 (2)把握文章感情的出发点。 (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分析。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把握文章标题的象征义。 (6)寻找文章的文眼。
第 12 页
二、常见题型 1.文章某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何作用? 2.文章开头运用倒叙的方式,有什么作用? 3.某段插叙了××的什么往事?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4.作者运用了怎样的顺序构思全文?这样处理有何妙处?
第 13 页
三、解题方法 1.提取标志性词语。有的文章在叙述上有很明显的标志性词语可以看出记叙顺序,尤其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行文的文章。抓住 这些词语,就可以判断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2.辨析开篇段落。文章采用的写作顺序,在开篇的段落都会有所暗示,这类方法对于倒叙的文章尤为适用。 3.抓住关键段落。这种方法适用于插叙的文章,因为插叙的段落一般都会独立成段,与其他段落有较大的区别。
第7 页
考点二 理解、赏析重点词语 把握文章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具有重要作用。 一、常见题型 1.文中加点词“××”用得很传神,请作简要分析。 2.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3.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文中“××”一词能否换成“××”?请说明理由。 5.结合上下文意思,谈谈你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6.文中多次(几次)使用了“××”一词,有什么作用?见P206~P207“典例精析”第(1)题。
第 22 页
(2)内容。即该句子所叙述或描写的内容。要分清是人物描写,还是环境描写,揭示其与描写对象特点之间的关系或作用。 (3)情感。即结合文章的主题分析该句子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另外,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两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去深入理 解句子,是可取并且常用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2散文阅读学案2考点突破精准答题第3讲散文阅读之归纳概括内容
朱自清先生教课也很认真。他教我们宋诗。他上课时带一沓卡片,一张一张地讲。要交读书笔记,还要月考、期考。我老是缺课,因此朱先生对我印象不佳。
C.作者通过对比、比喻、比拟等手法,写一只毛色鲜红艳丽的火狐狸在雪地上行走的景象,突出它原始的天然之美。
⑥说起雪,雪山也有雪。只是它高高在上,虽极美,可望而不可即的。唐人杜甫,所见到的是“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那是千秋雪,是雪线以上的雪。它美,美在窗口那么大的视线里,过过眼瘾就是。
⑦边塞诗人岑参所见到的,则是另一番雪后美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他说的是北方,胡天即塞北的天空。落雪之后,雪花积压在树木枝头,像是千树万树的梨花在盛开。意境如此壮阔而优美,唯边塞诗人才有可能提炼得到吧。
B.在作者笔下,北方的雪飘落的过程,轻扬飘摇,富有美感。北方的雪覆盖着草地,既温暖草地,又滋润青草。
C.作者写北方雪地上车印、炊烟、哈达、牧民、野羊、马群、驼铃等景物,突出了雪域的洁白、阔大、生机。
D.作者引用杜甫的诗,表现了雪山的“千秋雪”具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引用岑参的诗,写出了北方雪压枝头的壮阔优美。
专题二 散文阅读 学案二 第3讲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16分)
文本一:
新校舍(节选)
汪曾祺
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有一些是借用原先的会馆、祠堂、学校,只有新校舍是联大自建的,也是联大的主体。有一座校门,极简陋,两扇大门是用木板钉成的,不施油漆,露着白茬。门楣横书大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进门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路。路是土路,到了雨季,接连下雨,泥泞没足,极易滑倒。大路把新校舍分为东西两区。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_专题二_散文阅读_4-2-7_含答案
分析散文结构,鉴赏表达技巧(时间:40分钟分值:28分)一、(2017《考试说明》新题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垂钓的遗憾杨晓敏①那片杂草葳蕤的南窑塘,是水生物的天然繁殖场。
草鱼、鲫鱼、白条和鲢鱼成群结队畅游,鲶鱼、鳖、鳝鱼也时常出没。
黑鱼的模样狰狞可怖,占塘为王,和鳖一样,属捕食小鱼虾的鱼类。
它性情阴鸷暴戾,冲击力强,宽大的上下颌都有尖锐的利齿。
钓钩上的饵食如面团、蚯蚓之类,对黑鱼的诱惑力不大,所以平时极难钓上一条黑鱼。
我垂钓数年,也只有一次钓上黑鱼的历史,充其量三四两重而已。
斤把重以上的黑鱼,只好动用渔叉或撒网捕捞了。
②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黑鱼的产卵护婴期,此时,钓它就易如反掌了。
黑鱼的产卵护婴是个有趣的现象。
在一个暖融融的夜晚,黑鱼即将临盆了。
它会在选定的隐蔽地点,甩动有力的尾鳍,啪啪啪地击打这一方水域,不知是产前的狂躁宣泄呢,还是警告其他同类勿扰。
懂行的人会说,黑鱼闹塘了。
黎明时分,塘里静谧如常。
到塘边儿寻找,果然在塘边儿的杂草丛中,黑鱼在尺幅之内产满了卵子,浅黄如米,颗粒分明。
这时候的雌雄黑鱼在鱼卵边上虎视眈眈,负责监护。
倘有任何侵犯之举,它们都会毫不留情地给以迎头痛击。
那种护崽儿的本能,绝不亚于人类。
鱼子一旦孵化成形,就开始离开塘边儿活动。
在人的视野内,会看见清水塘里游弋着一群黑鱼崽儿,有成百上千之多吧。
雄父在前开路,雌母在后压阵,一路上咂起“扑扑扑”的水泡儿,欢闹中的崽儿白肚子乱翻,挺像一个多子多孙的幸福家庭在郊游,一时蔚为壮观。
③大约十岁那年,我听说黑鱼闹塘了。
溜到南窑塘的一个僻静处,果见杂草上的鱼卵一派狼藉。
原来是几位钓鱼者发现鱼卵后,争相逗钓黑鱼,人多吵闹,黑鱼大概吓得不敢靠近,他们没钓着黑鱼,懊恼之下,粗暴地打散了鱼卵,扬长而去。
④我按照大人的办法,弄一个结实的钓竿。
钓钩是自行车辐条磨尖弯成的,上面缠了一团棉絮。
翌日清晨,我一骨碌披衣下床,抓起钓竿溜到塘边。
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3板块文学类文本阅读2专题二散文阅读练习(含解析)
散文阅读(建议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与风有关刘云芳①我所居住的小区是个风阵.常常,南窗下绿化带的树木静止不动,像舒缓的乐曲正在抚摸它们的树干、叶脉和年轮。
北窗外小区里那些柿子树、柳树却摇晃得厉害,树骨头里似乎正在进行一场我们倾听不到的摇滚.有时候,我会看看不远处的钢厂烟囱,厂房的结构被一座小山隐去,只留下烟囱高耸着,将这喷云吐雾的行为嫁祸给那座山。
天气晴好时,白色的烟雾笔直笔直的,没有一丝犹豫。
风大的时候,烟雾先是低沉,到了远处,又忽然高升,像一条被按住脑袋的白蛇又猛地抬起头来.我总是想象着烟雾弯曲时大风的嘶吼。
②小区里,几位刚收拾完花草的中年妇女在背风的地方吃饭,有人躺在一块破布上休息。
她们围着红的蓝的头巾。
风掀开其中的一角,让她们露出眉眼来。
忽然,一块红头巾从谁的头顶掉下来,被风吹起,一直向前翻滚。
几个人站起,从不同方向包抄,像在围追一只兔子。
一场与风有关的恶作剧在上演。
女人们奔跑着,用手拦,用脚挡。
最终在河边,一棵矮树苗拦住了头巾.那女人在风里抖落红头巾上的土和碎树叶,其他的女人忽然笑得前仰后合。
每天,隔着玻璃窗,看一群女人与风相处的细节,像是在看一部哑剧.那些彩色的头巾在风里翻飞的样子,让我想起蝴蝶,也让我想起我那些在异地打工的女性长辈。
③那年十一岁,我要到山那边的村子里上学。
那时学校没有宿舍,冬天又格外冷,下学之后,我们裹着身子往各自寄居的地方奔跑,在风阵里努力挤出一条路.有段时间,我寄居在一对老人家里.他们住在两孔土窑洞里。
窗口很小,窗户用白纸糊了,只在低处镶了一块方玻璃。
他们家有一扇会说话的门,我每晚归来,伸手一推,它便吱呀呀一阵叫,告诉主人,有人进来。
温暖的气息忽然撞在脸上,两张慈祥的脸迎接着我.窑洞里总有烤红薯、烤馒头片这样的小食物从他们手里递过来.我睡在最左边,像一只蜷着身子的小猫。
狂风来袭的深夜,我能听到窗外树枝被吹断的声音。
风在撕裂,在安静的冬夜里不知道疯狂地撕碎了什么。
202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名校全攻略练习 板块五 专题二 散文阅读之(二)— 鉴赏评价型试题 跟踪限时检测
202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名校全攻略练习:板块五专题二散文阅读之(二)——鉴赏评价型试题跟踪限时检测一、(2020·成都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2分)人生麦茬地张炜一个从无垠的原野上走来的人生,忘得掉炎炎夏日里那一片接一片的银亮麦茬、像电光一样闪烁的麦茬吗?土地焦干烫人,没有一丝水汽,如果有人划一支火柴,麦茬就会一直燃烧到天边。
土地烘烤出人的汗水,给自己解渴。
人的脸和土地一个颜色。
汗水还是不停地流出来,肌肉干贴在骨骼上,生命之汁已经剩下不多了。
夏天,多么漫长。
在这个滚烫的季节里,老人无声无息地劳作,一天接一天坐在地里。
他们要熬过什么?或者,他们在期待什么?人老了,知道前边的日月是什么样子;人年轻就不晓得以后的岁月是什么光景。
其实一茬麦子与另一茬麦子总是差不多——麦茬的颜色一样,也同样在夏日里闪亮耀眼。
儿子啊,在外奔忙的儿子啊!日当正午的时候我还不愿回去,我也没有寻找一片树荫。
这片土地太大了,我僵硬的双腿不愿挪来挪去。
丈夫没有了,他埋在这片土里——很多的男人女人都埋在这片养活了他们的土里。
每个人将来也都一样。
麦茬哟,像针一样刺我的手和脚,我的长了厚茧的皮肤都受不住了。
我把散在垄里的穗子拣起来。
这麦秸在阳光下刺眼亮,我不得不眯起眼睛。
饱含了盐的汗水顺着皱纹流进眼窝里,我一遍一遍地去擦……远处有只百灵鸟,它不歇声地叫,它有了什么好事?麦茬间的另一种颜色,是绿色的小玉米苗儿。
一茬让给了另一茬。
庄稼,这就是庄稼。
谁熟悉农事?谁为之心动?谁在这广阔无边的田野上耕作终生却又敏悟常思?苍穹下多少生命,多少搏动不停的角落,生生息息,没有尽头。
可是土地再辽阔、离我再遥远,我还是能把正午里坐在麦茬地里的母亲一眼辨认出来!她的雪白的头发啊,她的蓝布大襟衣服啊,我没有开口喊,夏日的白光已经灼伤了我的双目……我的母亲,我的母亲。
远处的百灵鸟一连声地叫,这个炎热的夏天,你有了什么喜事?正午的阳光把原野晒出了紫烟。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二:构思特色题提升练(原卷版)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二:构思特色题提升练(原卷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江南水弄堂①一个人很早就喜欢上一个事物,到了迷恋的地步。
但因为机缘所限,其后多少年中,与欣赏对象只有短暂零散的接触,很不过瘾。
终于有一天,目标集中出现,充塞了他的视野,从四面八方簇拥裹挟了他。
他也得以凝神静虑,全身心地欣赏品味,目接神交。
这种情形下,他会有什么反应?②我此刻便是如此。
眼前便是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我长久以来念兹在兹的对象。
③无锡老城区的南门外,脚下是一座名为清名桥的、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拱形石桥。
古运河就从桥下流淌而过,大理石的银白色桥栏杆,被岁月风雨侵蚀,有一些残破斑驳,手抚上去,粗糙而凉爽的感觉瞬间传递到掌心。
④斜倚栏杆,缓缓地转动脖颈,目光收放之间,古运河的魅力展露无遗。
从此处到南门这段一点三公里的河道,被命名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古运河最精华的部分。
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段河道就是申报项目之一。
这里集寺、塔、河、街、窑、宅、坊、弄、馆等众多古代人文景观于一体,有“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的美誉。
⑤这副精致工整的对句,并没有丝毫夸张。
古运河的魅力,在此处体现得淋漓尽致。
两岸青石垒砌的河岸,夹出一道宽约十几米的水流,缓缓地流淌,分明是一条水上的巷弄。
临水的房子多是两层,个别三层,一色白墙黛瓦。
房子连同蓝天白云的倒影被水波荡漾,便有了明与暗、真与幻的对比,有了层次和韵律。
水边的条石栏杆上,疏朗错落地摆放着盆花绿植,增添了不少生机。
栏杆内侧,隔着窄窄的小道,便是古旧的房子,屋脊上层层叠叠的瓦片,黯淡的颜色分明是被岁月烟云熏染而成的。
屋檐下往往有一株藤萝,或是几竿竹子,藤蔓枝叶将窗子半遮半掩,清幽而雅致。
目光沿着河道向前递送,远处又是一座拱形石桥,半圆形的桥洞,和水面上的倒影,恰好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圆形。
隔段时间就会有一艘游船驶过,古色古香的式样,正和此处悠悠的古意相谐适。
专题2 现代文阅读ⅱ热考文体2 散文 第5课时 增分无捷径重在夯实基本功的_艺术技巧含语言鉴赏题
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
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节选自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本段文字使用了
等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内心
的
,希望沉默的人们不再沉默,起来推翻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参考答案:对偶、反问、反复、呼告 悲愤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
请赏析该段的描写艺术。 答:
参考答案:该段描写紧紧扣住景物特点,由静到动,依次描写了荷叶、荷花、 荷香,视觉与嗅觉相结合,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生动逼真地再现 了月光下的荷叶、荷花、荷香之美。
[例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我走进残垣断壁间,我凝视它们,它们凝视我,眼前海市蜃楼般地幻化出 一座赫赫雄关。 ②城楼轩昂,垛堞绵延。戍卒们的甲戈跳荡着夕阳的余红,战袍上落满尘埃, 粗糙黝黑、突兀的肌腱勃起雄性的勇猛,一种原始的美,一种原始的生命力。 ③寒星霜月,孤月一轮,漠漠旷野,沉寂无声。蓦然夜色里传来凄婉的笛声, 是《折杨柳》,还是《凉州词》?中原白发母亲泪,闺中娉婷少妇悲。山路遥遥, 水路遥遥,风路遥遥,雨路遥遥。何处觅故乡?大山隔绝,戈壁隔绝,荒漠隔绝。 断鸿声里,听胡笳悲切。月色里,是什么发出磷磷青光?可怜荒滩戈壁骨,犹是 春闺梦中人。谁曾想,这漠漠荒野曾是布满剑戟和鼓角的血土!
[解析] 赏析句子,首先要看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然后赏析其作用。逐 句分析可以发现,“洗尽铅华”“游走”“狂舞”使用了拟人手法;“或如晴空霹雳,或 如灯下细语”使用了比喻手法,同时使用了通感,将视觉转化成听觉;“书不完、 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使用了排比手法。作用则要结合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和 上下文内容来分析。
2022高考一轮复习 专题2 散文阅读 第5讲 概括内容要点__删繁就简提炼要点
第5讲概括内容要点——删繁就简,提炼要点(时间:30分钟分值:3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采菊东篱说到今古禾自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金句横空出世,菊花就和东篱结下了不解之缘。
仿佛此前居无定所、被屈原先生当作夕餐的“秋菊之落英”,终于在陶渊明那里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以后的诗人,再见菊花时,也总会想到它已名花有主,心有所属。
比如唐代的元稹在表达对菊花的偏爱时,先道“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再言“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而诸如“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等以“东篱菊”称呼菊花的诗句,就更数不胜数了。
中国古代的文人志士们喜欢以花草自喻,托物言志,菊花在他们的笔下,一般被用来比喻某种与众不同的气节。
所谓“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这种不畏严寒、傲霜而生的品质,也让菊花跻身“花中四君子”之列。
菊花是高颜值的观赏植物,曾被誉为“芳薰百草,色艳群英”。
观其外貌,其花型可分为翻卷型、莲座型、飞舞型、龙爪型等。
是的,菊花都是一簇一簇的,重重叠叠,丝丝絮絮,环抱成团,正是这股向心力和“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的品格,才成就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壮阔之美。
当然,菊花的颜色也有多种,或“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或“孤丛色似霜”,都带着一种高冷范儿。
然而,从某种程度上看,我们赞美的菊花的孤绝和冷艳,恰似一个人的少年意气和伶牙俐齿,譬如“但令逢采摘,宁辞独晚荣”“宁可枝头抱香死”等。
人们随着年岁增长,见过更多的风霜严寒,终将与自己、与世界和解。
就像莫言对自己年少气盛时抢白老师深感愧疚,那种争强好胜的面红耳赤,终将变为容忍、宽和的慈眉善目的模样。
即便秋天开花时“蕊寒香冷蝶难来”又能如何呢?和菊花气质颇相近的林黛玉曾问菊道:“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然万物有时。
初中语文讲练本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专题二 记叙文阅读 一 散文阅读
考点四 理解句子的含义
典型例题 例:请你说说文章第⑯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也许,是少了悲悯的人心,丧失了人情味的世道,让他学会了噤声不语, 是冷言冷语冷遇,让他那扇原本该敞开给这个世界的心门,黯然关上。 答: 本句表面意思为小伙子在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之后学会了沉默不语,也 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全都深藏在自己的内心;深层含义为生活在底层的人们,默 默地承受着命运的不公正待遇。
方法点拨
类型2:修辞句的赏析 (1)比喻: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具体形象地表 现了…… (2)拟人:作者把……人格化(或赋予……人的思想/动作/情感),生动地描 绘出…… (3)对偶:这个句子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4)对比:这个句子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把……与……进行对比,突出 了……的特点 (5)排比: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整齐优美,富有气势;抒发 了……的强烈感情或使……观点更鲜明
答题模板:本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 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批判了、揭露了)……的思想(性 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考点三 词语的理解与赏析
典型例题 例1:(词语的理解)请你简要分析文章第⑥段和第⑩段中“笑”分别有什么含义。 答: 第⑥段中的“笑”是小伙得到“我”的帮助感激“我”的笑;第⑩段中 “笑”是感觉到“我”是一个热心人之后对“我”表示亲近的友好的“笑”。 例2:(词语的赏析)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⑫“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去年冬天,三九的那几天,我给你们小区里的一家 洗油烟机,”他打开话匣子,开始讲关于他的故事,“那天,天气特别冷,冻得 我手指僵直。实在坚持不住了,我把摊移到了一层的楼道里。果然,背风的楼道 里,暖和多了。我生怕弄脏了楼道,清洗的时候,特别小心。
2020年高考语文 阅读复习专题辅导(散文2)
2020年语文高考阅读复习专题辅导(散文答案及解析2)高考语文散文阅读训练(二)(一)乡月张天福最明朗、美润、多情、动人的月是故乡的月。
第一缕春风首先吹弯的是霞妹的两道春眉,弯得像初月的蛾眉月。
我窥见霞妹是那天晚上偷偷地在窗前对着镜子借着月光照着月牙画眉,羞涩溢面,喜上眉梢。
霞妹从此有了自己的神秘。
霞妹带着月羞去田野刈草,禾苗“哗啦!”泛绿了:去笋竹林采摘,笋竹儿憋足了劲儿,一夜之间赶趟儿似地从地面、从山野、从四面八方冒了出来;去桃源施肥,花蕾含起了苞苞等待着怒放:去山里踏青,山坡上笼盖着一坡暖,绿是苗儿的羞,笋是竹子的羞,蕾是花儿的羞。
霞妹带着月羞牧了一群羊,羊儿萌动了春情;赶了趟庙会,庙会的晨里烧红了漫天的霞;种了垧地,种子在泥土里饱涨了粒儿;幽了次会,小伙子的歌声立即欢畅起来。
最惬意的是在朦胧的月夜里酿酒,织锦,刺绣,暇思。
是村边池塘里的蛙鸣声把凉月叫爽的。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吱奔礤”的叫声把新婚的云哥唤醒,由嫂伴着,由凉爽的晨月伴着,下地收割去了。
收获麦谷,爽。
收获喜悦,爽。
收获幸福,爽。
收获希望,爽。
作难的日子过去了,怎能不爽?于是,村子里大闺女、小媳妇、八旬老翁、红脸村汉,呀呀稚童……全从村子里倾倒了山来,下地流汗去,挥镰喘息去,拾穗看场去,提茶送饭去。
没有清闲的,一大天一大地一大村的勤劳忙碌着。
中午天最热,火烧火燎的。
中饭自然是井凉水把的凉面条,大蒜汁、凉黄瓜、凉酸醋。
云哥用毛巾擦去满头满脸满身汗水,喘着粗气坐到院子里的树阴下边扇扇子边大口吞咽着大海碗的凉面条边“呼哧呼哧”地埋怨着:“太热了,月亮上来多好。
”最爽的是夏夜里月亮升起的时候。
热,下去了;凉爽,升了起来,弥漫到夜空里、到村子里、到各家各户的院子里。
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洗去一天的疲劳躺到院子里歇凉.竹凉席、蒜汁调凉粉、井凉水镇啤酒、泉水把瓜果。
偶尔来一阵风,那凉爽劲儿美极了。
不是说夏夜的阴是月中的桂树遮下的吗?不是说夏夜的凉是月中嫦娥的彩裙舞动的吗?云哥禁不住哼起了“西门外放罢了三声炮,吴云召我上了马鞍桥……”哼着哼着,响起了轻轻的鼾声。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Ⅱ专题2散文阅读任务3考点突破第5讲形散神不散从中寻灼
第5讲形散神不散,从中寻灼见——探究标题、意蕴探究是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鉴赏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层级,是考试能力中的最高级。
探究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其设题角度多涉及主旨意蕴、审美意蕴及创作意图等。
近年来,高考命题在“探究”上淡化了许多,虽然不冠以“探究”字样,但不少题目的实质仍是探究。
散文探究与小说探究在探究角度及方法上差不多,仍以主旨意蕴为主,要求思考深刻、开掘广泛。
对于我们复习来说,需要掌握探究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常见探究题型的探究要点。
题型一探究标题标题类探究题在高考中屡屡出现,有的是对标题的艺术及作用的分析,有的是对标题内涵的理解,有的是对标题意蕴的探究,有的是对标题优劣的比较。
要善于根据不同题型合理、有序地探究解读。
1.命题形式题干示例审题定向(1)(2021·全国甲卷)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是理解本文的钥匙,请简要分析。
(《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2)(2018·北京卷)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水缸里的文学》) 题干中往往有“分析”“探究”等作答动词和“意蕴”“寓意”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探究标题“五思考”(1)思考标题自身义(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
(2)思考标题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
有的标题,直接点出了写作对象。
作答时要特别关注写作对象的特点,探究作者为何写这一对象。
有的标题由写作对象和修饰性或者限制性词语组成,作答时,要特别关注修饰语,结合文章内容揣摩其内在的意蕴,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思考标题是否表达作者的感情和态度。
要特别注意标题中表达感情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是作者对写作对象的特征或内在意蕴的一种概括,要结合文章内容准确理解其含义。
(4)思考标题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
有些标题是以句子为标题的,它常常就是文章表达的主旨。
江苏高考语文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
怎样能被他“承认”呢?第一个条件是光明磊落。所谓光明磊落就是一个人能把 旧礼教中那些舍己从人的地方用在一切行动上。而且用得自然单纯,不为着什么利益 与必期的效果。光明磊落使他不能低三下四的求爱,使他穷,使他的生活没有规律, 使他不能多写文章——非到极满意不肯寄走,改、改、改,结果文章失去自然的风趣。
他没有一点“新”气,更提不到“洋”气。他的“古道”使他柔顺像个羊,同时 能使他硬如铁。当他硬的时候,不要说巴结人,就是泛泛的敷衍一下也不肯。在他柔 顺的时候,他的感情完全受着理智的调动:比如说友人的小孩病得要死,他能昼夜的 去给守着,而面上老是微笑,希望他的笑能减少友人一点痛苦;及至友人们都睡了, 他才独对着垂死的小儿落泪。反之,对于他以为不是东西的人,他全任感情行事,不 管人家多么难堪。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
——侧重于审美体验的理解与鉴赏
文体精要 整体读文
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体体裁。它是一种融叙述、描写、 抒情、议论于一体,题材广泛,形散神聚,笔法灵活,立意深远,情文并茂的文学 样式。
一、散文的选材 散文的选材范围海阔天空,表现形式灵便轻捷,行文活泼自由,记叙、描写、议 论、抒情无一不可,反映现实迅速及时。散文的创作,常常是撷取日常生活中的一个 片断甚至点滴小事,或自然界中的一个小小物件乃至一片叶、一缕光、一眼泉、一朵 花来寄托作者的情思,表达主观感受,流露某种意愿、希望和追求。散文常用象征、 衬托的手法,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寄寓某种思想感情 和生活哲理。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二:概括内容主旨(教师版)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二:概括内容主旨·教师版复习目标1.掌握散文局部、全文归纳概括的方法。
2.提升把握文章局部内容和整篇中心的能力,能够应对主要概括题型。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 全国乙卷《“九一八”致弟弟书》这封信情真意切,“恍恍惚惚”的情感状态更是一再呈现。
请分析这种恍惚感的由来。
(6分)全文筛选概括①从概括范围看,考查分局部与全文两个角度。
②从概括类型看,主要有内容概括和特定概括两种。
以后者为主,后者主要有原因概括和作用概括两种小题型。
上海卷《我和父亲》第⑨段、第⑬段中作者明知父亲期待肯定的答复,为什么不直接回答?请加以分析。
(5分)局部筛选概括2021 全国甲卷《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作者访问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为什么会联想到达吉雅娜?请谈谈你的看法。
(6分)局部筛选概括知识图要典型例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并参照“知识图要”导图思考其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1.根河是鄂温克人[注]的母亲河。
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
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冽,水晶一般透明。
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
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节选自2017年北京卷《根河之恋》)注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
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答案(1)特点:①巨大的生命力;②纯真清冽;③一次次的新生;④养育了两岸的生命。
(2)象征意义:鄂温克民族的生命力、精神与品格。
解析答此题主要采用摘录关键词语法。
第一问属于形象概括题,答题的关键是要分析概括有关根河的描述。
第二段总共四句,分别描写春天根河破冰的生命力,根河河水的清澈本色,根河的原名及其含义,根河像母亲一样养育两岸的生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散文阅读第8讲探究意蕴意图——思考要广开掘要深课件
“井冈山,唯有敬畏我才能心安”,作者以此为题有何意蕴?(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会转换视角,挖掘深层情感。
(4)答案表述必须有情感术语。如“赞扬”“担忧”“期待”“希望” “不满”“无奈”等。
3.句子意蕴探究要三看 (1)看看该句与主旨之间的关系。在弄清句子的具体含意后,还要分析它与 全文主旨有怎样的关系,或者说,看该句是否体现了“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进而探究出句外意蕴、更深层的意蕴。 (2)看看该句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对于所给句子的深 层意蕴,要分析它背后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抓“作者”要素。 (3)看看文本写作的时代背景。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 作品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这就意味着要结合作者和相关背景等资料对作品或 作品中特别重要的句子进行合理的解读、探究。
此刻,我还想起了宋人苏轼的诗:“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 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可见竹子的高洁备受文人青睐。
在参观完小井红军医院,我们来到了离医院不远的烈士墓凭吊。就在绕纪 念碑行告别礼时,我看到路旁的树林里有一块伏卧在地的小石碑,上刻有“魂归 井冈——老红军战士曾志”以及生卒年,不了解曾志的人定以为这与小井烈士 墓相邻,和巍巍青山做伴的树葬墓是乡下过世的某位老人。
题型14 现代文阅读II散文常设考点(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题型14现代文阅读II散文阅读常设考点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从一文16道考题看散文阅读六类题型散文阅读六类题型要点概括题【事件、角度、阶段、特点】结构思路题【开头、中间(过渡、插叙、引用)、结尾、详略安排】词句分析题【词语含义分析、句子含义分析、语言特色赏析】形象分析题【概括特点、分析描写方法和作用、设置目的】艺术技巧题【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谋篇布局】主旨分析题【议论句、抒情句、总结句】例文呈现水银花开的夜晚迟子建猫冬让北方人筋骨疲弱,所以当积雪消融,埋藏在雪下的枯草出狱似的,瑟瑟缩缩地出现在阳光下时,人们以为摸到春天的触角了,奔向户外的漫步者不在少数。
寒风虽是强弩之末,但威力尚存,我不幸被击中,有一日傍晚从江畔回来,咳嗽流涕,身上阵阵发冷。
我便取放在玄关托盘上的体温计,想看看自己是否发烧。
我取体温计的时候,不慎将外壳的护帽朝下,这一竖不要紧,由于对接处咬合不严,护帽叛徒似的落地而逃,将体温计彻底出卖了,它随之坠落,摔成两截。
它这一跌,我家的黑夜亮了。
从玻璃管内径流溢而出的水银,魔术般地分裂成大大小小的珍珠状颗粒,像一带雪山巍峨地屹立在我面前。
我先是拿来一块抹布擦拭,以为它们会像水滴一样,迅速被吸附,①岂料它们欢欣鼓舞地一分二、二分三、三分四地遍撒银珠,泻地水银非但未少,反而如满天繁星,在白桦木地板上,朝我眨眼。
它们近在咫尺,却仿佛远在天边,不可征服。
我少时数理化不灵光,对水银的了解,竟来自当时广为流传的一本小人书《一块银元》,主要情节围绕一块银元展开,写了穷人的苦,地主的恶,其中最让人惊悚的情节,是一个地主婆死了,她的儿子竟让一对童男童女为他老娘殉葬。
他们给童男童女灌注了水银。
故事浓墨重彩的是那个身世凄惨的童女,在出殡的行列中,她端坐在莲花上,手持一盏纱灯,双目圆睁,虽死犹生。
她的亲人在路旁声声唤她,可她无法应答了。
那个画面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浓重的阴影,恨地主,也恨水银。
水银是毒蛇,它要了如花似玉的姑娘的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水银制品,除非是在镇卫生所。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2散文阅读学案2考点突破精准答题第5讲鉴赏散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课件
⑤记得有个闷热的黄昏,空气潮得可以挤出水来,母亲说:“今晚 肯定有大雨,明早栀子花就开了。”我们顿时兴奋起来,拉着母亲的手, 捂着煤油灯就跑去看栀子树。果然,在向阳的枝丫上,不少花蕾已由青 泛白,有的还咧开了小嘴。姐姐告诉母亲,明天开的第一拨花,她想摘 来送给她的几个好姐妹,母亲爽快地答应了。
⑥那一夜电闪雷鸣,雨打着树叶“哗哗”响个不停,我们等着花开, 真如母亲 所料,经过一夜暴雨洗礼,栀子树上不少花蕾已经绽放,
③母亲特别喜欢栀子花,不管家搬到哪里,她都会在房前屋后栽上 几棵。20世纪70年代初,母亲在房子的西边栽种了两棵栀子树。由于母 亲的精心照料,栽下去仅仅两三年工夫,栀子树就长得亭亭如伞、枝繁 叶茂了。过往的行人总夸奖这两棵栀子树,母亲听了乐呵呵的,仿佛是 在夸她的孩子。
④每到初夏,栀子树的大小枝丫挂满了花蕾。母亲再忙再累,每天 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左看右瞧,把过厚的叶片剪掉,凝.望.花蕾细看,似 乎在琢磨着每个花蕾绽放的时间。受母亲影响,我们也喜欢上了栀子花, 经常留意栀子树的变化,到了花开季节,每天都要在树旁流.连.几回。那 时乡下农活繁重,生活清贫单调,盛开的栀子花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 乐。
⑥吹着细细的晚风,我长时间在双桥边踱步,又在桥上静坐。双桥, 这是陈逸飞的双桥。在陈逸飞的笔下,双桥古朴、空灵,你可以感觉得 到,她的每一条石缝间都镌刻着几个世纪的古风和遗韵。一幅《故乡的 回忆》,人们才格外注意到了中国还有像周庄这样美丽的地方。要是徐 志摩能来这里,会不会又有再别双桥的另一番韵味与感慨呢?
子”的含意。(《窗子以外》)
“ 含 意 ”“ 词 语 ”“ 内
(3)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 涵”等表答题方向的名
涵。(《粮食》)
词
三、熟知解题方略
七年级下册专题二散文阅读课件
⑤记得小时候,喜欢抓一把桂花,爬上墙头,一朵朵地取出来,托在掌上,轻轻地 掷出去。桂花的花瓣便像竹蜻蜓的羽翼般,迅速旋转起来。花朵成为一团黄色的漩涡, 以一种狂欢的舞姿落向大地,在美中诞生,亦在美中消亡。我能乐此不疲地玩上小半天, 来享受这份短暂而浪漫的美。
⑥母亲不懂,只以为我在浪费时间,便把我喊下来,和她一起摇桂花。她先在地上 铺好塑料布,然后使劲儿地摇。她的力气小,所以整个身子都在用力,像与树拔河一般, 抓着树枝迅速地半蹲,靠着体重硬是把高大的桂花树摇出扬米去糠般的沙沙声。她还会 喊我和她各站一边,把桂树摇得快散架般哆嗦,细小的桂花便纷纷逃离了树的掌控,像 是等了太久的经年的雪,落得毫不留恋,落得迫不及待,落得浩浩荡荡。一时间,清香 四溢,久久不散。
⑩不过,相比于品茗,我更喜欢睡觉,找一棵桂花树下铺张席子,便是一场幽梦。 风来时,一两朵桂花落下来,直接潜入了梦里,用丝丝缕缕的清香织成翅膀,让我似蝴 蝶般,在庄子的无何有之乡发出千秋的大问。我躺在厚厚的桂花之中,像是一只渺小的 虫子,被天地以浪漫的礼遇送入梦境。在我起身的时候,风在我的脚下打着旋儿,我逐 渐化成纷纷扬扬的桂花,把自己的全部都交给一束秋阳的光芒。
⑦母亲蹲在地上,鬓角上挂着星星点点的桂花,如果不是岁月给了她太多的沧桑, 这应当是一幅美人弄花图。作家琦君曾在《桂花雨》中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摇桂花雨的 场景,她在树下大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或许,对我们这一代人,没有 被桂花雨淋湿过的童年,也是不完整的。
⑧把桂花都装进簸箕里,晒干后就能泡茶了。冲出来的茶水泛着温润的黄绿色,在 秋天的肠胃里唤醒春天的念想。它的香气很柔,软软地敷在舌尖,让说出来的话都有着 醇厚的质感,使人忍不住地亲近。
⑨曾见过生活精致的人,专程到桂花树下喝桂花茶。你分不清茶中漂浮的桂花是撒 进去的,还是树上飘落的,它在茶水中重新焕发了活力,快活地兜着圈,如戏水的小黄 鸭。把桂花含在嘴里,每一次饮茶,让茶水裹挟着清香在口中氤氲,以涓涓细流的方式 一点点地沁入喉咙,唇齿都会享受到一次清福。此刻,上有花枝招展,中有杯含桂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下有落英满地,人和花在这一刻形成了圆融而和谐的统一。
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突破:第二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二:精准分析散文结构
第1页共10页2023年高考语文专题突破:第二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二精准分析散文结构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静夜品瓷程应峰夜静时分,忽地就想到了景德镇,想到了多年前不经意打碎的一只来自景德镇的薄胎青花瓷瓶,想到了曾经读过的一首诗,想到了诗中所写的“一根白发,掉落在洁白的瓷盘上,牵动心中万千愁绪”的情景,这情景,竟然一直存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都是因为瓷器。
瓷器这东西,每一道工序都是一个故事,每一片温润都是一种情怀,每一缕光泽都闪烁着离奇的色彩,它总是古色古香、不着痕迹地将生活的美和好嵌入一个人的生命。
我有两次抵达景德镇的经历,一次是在梦里,一次是在梦外,这两次都披着夜色,悄悄的,静静的,没有喧闹和喧哗,我却分明听见质地优雅的瓷器的声音天籁般传来。
这声音,沾染着浓重的人文气息,漫溢华宇,贯穿古今,美轮美奂,直入心扉。
就像大都市总是陷落在繁华里一样,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景德镇总是陷在瓷器里。
这里的花盆是瓷的,灯杆是瓷的,景观是瓷的,图案装饰也是瓷片镶嵌而成。
比比皆是的商铺,摆放着五花八门的瓷器,旅馆、饭店、广场、游乐园,哪里都泛现着瓷器的光泽。
那些看起来无处不在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瓷器,总是旗帜鲜明地撞入眼帘,令人心怡而感叹。
就像有人说的,景德镇的瓷,比汉语里的词还要多得多哩。
灯影笼罩下的瓷都,是值得慢慢品味的。
无须外在的叩击,这满街满巷遍布的瓷,就可以层层叠叠地在心中回响起来,回响起千年的美丽和沧桑。
如此美妙的去处,如此美妙的音韵,是值得在静夜中、在灯影月色里、在行云流水处细细品味的。
走过一家乐器店,我看见了各种瓷乐器:瓷排箫、陶埙、瓷琴、瓷二胡、瓷唢呐、蓝斑腰鼓等等,令人目不暇接。
我不知道它们究竟能散发出怎样不同凡响的音韵,但在我的想象中,它们一定有着或厚重,或悠远,或美丽多姿,或情意绵绵的音韵,这音韵,有着不可抵御的诱惑力。
回转,静坐宾馆大堂,入目的博物架上,“荷花碗”“旋纹樽”“荷叶口瓶”……在声光电的策动下呈现出古朴、娴雅、沉静、大气之神韵,那优美的形态、别致的釉色、含蓄的花纹生动而传神,教人观之再三,不舍移步离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散文真题解读:乡村的泥土
10.作者为什么说“一团泥土,就是一句百读不厌的经文”?用 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 第(3)段中的“再种最后一茬”这句话,父母已经跟“我”说过 不下四五次了,为什么“每次都没有兑现”?(4分) 12 12.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3 ) 当我用镰刀把一棵棵成熟的庄稼揽在怀里,它们好安静啊!我 知道又该送走一茬了。 13.阅读第(6)段,从哪里看出土地的“坦然无忧”?并说说土 地坦然无忧的原因。(4分) 14.阅读全文,你从中感悟到人与土地之间是怎样的关系?(4分)
二,散文的分类
一,记叙散文。代表作:《回忆我的 母亲》、《藤野先生》。 二,抒情散文。代表作:《白杨礼赞》 三,议论性散文。
三,散文阅读方法
一,理清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 二,看“行”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抓散 文线索。 三,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 四,品味散文的语言。
散 文 阅 读 指 导
一,散文的特点 二,散文的分类 三,散文阅读方法 四,散文真题解读
一,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
内容上: 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 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 来。 形式上: 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 论融为一体。 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心 9.阅读原文(4) - (10)段,分别用四字短语依次概 括作者找到的童年踪迹。(3分) (1) ▲ (2) ▲ (3)敬畏红字 (4) ▲ 10.阅读第(5)段,用原文句子回答画线句中。 “我”一连串的翻书动作为什么如此细腻与温柔。 (3分) 11.结合语境品析第(7)段中。“眉色飞舞”一词 的妙处。(4分) 12.为什么。“我”在“最最简陋的功夫戏”中。 却能演绎“最最快活的童年”?(4分) 13.旧课本中的情景仍历历可寻,但年少时的那 种情怀,为什么“我”却无从寻觅了?结合全文内 容回答。 (4分)
四,散文真题解读:古典之殇
6.阅读(6) - (7)两段,说说哪句话最能概括。“尴尬” 一词的含义。(4分) 7.比较原句与改句,你认为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简 要说明理由。(4分) 原句:多少珍贵的动植物已永远地沦为了标本?多少 鲜泽的生态活页从我们的瞳仁里被硬硬撕掉,被生生 撒消?多少诗词风景成为了遥远的绝版? 改句:多少珍贵的动植物、鲜泽的生态活页以及诗词 风景都逐渐消失了。 8.本文“古典之殇”中的。“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情感?结合上文内容从两个方面具体回答。(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