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4 酶和ATP
生物高三一轮复习《酶与ATP》共119页
END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物高三一轮复习《酶与ATP》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优质课件4:ATP和酶
考点一 ATP的结构、功能和作用(应试例析)
• D.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 体中都有ATP合成
• 解析 含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由一个腺苷和 三个磷酸基团组成,并非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加入呼吸抑制剂可导致ATP生成减少,一些生命 活动仍消耗ATP,ADP生成相对增加;无氧条件 下丙酮酸转化为酒精的过程并不产生ATP。
考点一 ATP的结构、功能和作用(应试例析)
• 细胞内产生与消耗ATP的生理过程
考点二 酶的本质和作用(知识精讲)
1.酶的作用与本质
考点二 酶的本质和作用(知识精讲)
2.酶的作用机理
能量
无催化剂 加酶
a b
初态
c
d
活化态
终态
反应过程
(1)ca段的含义是在无催化剂的条 件下,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2)ba段的含义是酶降低的活化能。 (3)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 化该反应,则b点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 解析 (1)ATP水解生成ADP的过程中,断裂的是远离腺苷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即β位 和γ位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即γ位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要将32P标记到DNA上, 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γ位上。(2)dATP脱去β位和γ位的磷酸基团后为腺嘌呤脱氧 核糖核苷酸,即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用dATP为原料合成DNA时,要将32P标记到 新合成的DNA上,则32P应在α位。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4酶和atp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_00001
考点一 酶
一、酶的本质及生理作用
化学本质 合成原料 合成场所 来源 生理功能 作用原理
绝大多数是① 蛋白质 氨基酸 核糖体 一般来说,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具有② 催化 作用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少数是RNA 核糖核苷酸 主要是细胞核
12/9/2021
二、酶的特性 1.① 高效 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催化效率更高。 2.② 专一 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高温、过酸、 过碱等条件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永久失活;③ 低温 条件下酶 的活性很低,但空间结构稳定。 思考1:试归纳具有专一性(特异性)的常见物质有哪些? 提示1:酶、载体蛋白、受体蛋白、抗体等。 思考2:酶制剂是否适于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保存? 提示2:酶制剂保存的适宜温度不是作用时的最适温度,而是低温条件。
12/9/2021
示例
②设计思路二:换酶不换反应物 实验组:反应物+相应酶溶液→反应物被分解; 对照组:相同反应物+等量另一种酶溶液→反应物不被分解。 (4)“梯度法”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或pH) ①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液淀粉酶为例) 方案二:(此方案可探究酶的适宜温度)
(1)结构简式:② A—P~P~P 。其中“A”代表③ 腺苷 ,“~”代 表④ 高能磷酸键 。若ATP水解掉两个磷酸基团,形成的一磷酸腺苷 (AMP)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12/9/2021
(2)特点: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释放能量,也易接受能量而重新形 成。 思考:ATP与GTP(三磷酸鸟苷)和dATP(三磷酸脱氧腺苷)各有什么不同? 提示:ATP与GTP中含有的碱基不同,分别是腺嘌呤和鸟嘌呤;ATP与dATP中 含有的五碳糖不同,分别 是核糖和脱氧核糖。 4.主要功能:ATP是生命活动的⑤ 直接能源 物质。 5.拓展辨析:写出下列物质中“A”的含义。
高中生物高考考点精讲4 酶和ATP(课件)
无关变量 无关变量也叫控制变量,是指实验中除自变量以外的影响 实验结果的其他因素或条件;
某生物小组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过程如 下:
材料:新鲜肝脏研磨液、新鲜血浆、pH分别5.0、6.0、 7.0、8.0的缓冲液、恒温培养箱、10%H2O2溶液、试管等。
步骤:
步骤 A
①加入血浆或缓冲液各2mL 血浆
C.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ATP
D.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的ATP都需要O2
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归纳
物质的作用 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 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生物体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各项生命活动的最终能源
能源物质 葡萄糖 淀粉 糖原 脂肪 糖类 ATP
A.曲线a可表示酶量减少后的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 B.限制曲线b的AB段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为反应物浓度 C.形成曲线c的原因可能是乙点时酶量增加或适当升温 所致 D.若适当升高温度条件下重复该实验,图中A点位置将 下移
C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 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B pH5.0 缓冲液
试管编号
C
D
pH6.0 pH7.0 缓冲液 缓冲液
E pH8.0 缓冲液
②10%的过氧化氢溶液
2 mL 2 mL 2 mL 2 mL 2 mL
③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
2滴 2滴
2滴
2滴 2滴
④观察、记录各组气泡数量
请回答: (1)该实验的实验组为________试管;自变量为________, 因变量为________。 (2)如果图810表示的是在pH=7.0的试管中过氧化氢的量 随时间的变化,请在图中画出氧气生成总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标注曲线1)和酶量增加一倍的时候过氧化氢含量随时间的变 化曲线(标注曲线2)。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酶与ATP(26页)
5、右图曲线1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 速率的影响,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或向反应混 合物中再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 分别是( ) 【答案】 A A.4 2 B.3 2 C.2 4 D.3 4
6、下图实线表示联苯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 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 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___。 【答案】 B
2、“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
(1)思路: 检测 底物被分解 A 实验组:底物+相应酶液 检测 对照组:另一底物+相同酶液 底物不分解
底物被分解 B 实验组:底物+相应酶液 检测 对照组:相同底物+另一酶液 底物不分解 (2)变量分析:实验中自变量是不同底物或不同酶 液,因变量是底物是否被分解。 (3)实例: A.探究胃蛋白酶对蛋白块和淀粉块的分解作用。 B.探究胃蛋白酶和唾液淀粉酶对蛋白块的分解作用。
反应物
酶
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条件 活化能 本身的量与化学性质不变
/ kJ.mol-1 无催化剂催化 75 参与反应,不提供能量 无机催化剂 过氧化氢酶 54 29
产物
反应进程
归纳:各条件使反应加快的本质
加热:提高分子的能量 Fe3+: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酶: 更显著地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 在温和的条件下快速进行。
检测
底物分解速度或存在量
(2)变量分析:实验中自变量是温度(或pH),因 变量是底物的分解速度或存在量。 (3)步骤设计: 若干组等量底物(分组编号) 各自在所控制温度(或 若干组等量酶液(分组编号) pH)下处理一段时间 在各自所需 同温度(pH)下的底物与酶液混合 检测 温度(或pH)下处理一段时间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酶和ATP(精简版)
固醇类、多肽/蛋白质 类、氨基酸类等 调节作用
共性
在生物体内均属高效能物质, 即含量少、作用大、生物代谢不可缺少
3.酶和一般催化剂的比较
共性: ①具催化效率,用量少 ②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 数量均没有变化 ③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不同: 酶的催化效率高,即高效性。
混合,其它因素一致,一段时间后,滴
加碘液检测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的深浅。
(3)实验步骤: ①取淀粉、淀粉酶分别放入试管 ↓ ②各自在所控制的温度下处理一段时间
↓
③淀粉与相应温度的淀粉酶混合 ↓ ④在各自所控制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 ↓
⑤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注意:实验程序中2、3步一定不能颠倒
问题讨论
酶催化H2O2分解,其它因素一致,观察气泡的
产生量及卫生香的助燃情况。
(2)实验步骤
步 骤 1 2 实验操作 内容
注入等量过氧 化氢酶溶液
试管1 2滴
试管2 2滴
试管3 2滴
注入不同pH 的溶液
1 mL蒸 1 mL NaOH 1 mL盐酸 馏水
2 mL 有大量 气泡 产生 2 mL 无气泡 产生 2 mL 无气泡 产生
物质的合成与分泌;细胞分裂;神经传导;肌肉收 缩等。)
*放能反应总是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 量贮存在ATP中.
用 于 生 物 发 电 发 光 用于大脑思考
ATP
用于各种运动,如 肌细胞收缩
用于主动运输 、细胞的 生长分裂等
注意:
ATP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又不断通过 各种生命活动大量消耗,但ATP在细胞 内的转化十分迅速,从而使细胞中的
4、酶的特性 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
新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4 酶与ATP
针对训练
6.(2022北京,12)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应在室温下将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
匀后,在设定温度下保温。( )
答案 ✕
7.(2021浙江6月选考,16)设计温度对蛋白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方案时,可选择斐林试剂检测反应产
物。 ( )
答案 ✕
8.(2021浙江6月选考,16)“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中,分别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后再
三、酶的特性 1.高效性
易混易错 1.酶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点的时间,但不改变平衡点,因而酶不会改变最终生成物的量。 2.反应前后酶的数量和性质不变。
2.专一性
知识归纳 关于酶专一性的两个假说 1.“锁钥学说”:酶与底物的关系就像锁和钥匙,局限性是没办法解释酶催化的可逆反应。 2.“诱导契合学说”:酶是高柔性的动态构象分子,当酶与底物分子结合,酶受底物分子诱导,其构 象发生有利于底物与之结合的变化,酶与底物特异性结合,催化反应的进行。 3.作用条件较温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一、ATP的结构与功能 1.ATP的名称:腺苷三磷酸。 2.ATP的结构
考点2 ATP
知识 ATP
3.ATP的功能: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知识归纳 1.ATP与RNA的关系
2.将ATP中的腺嘌呤替换为鸟嘌呤即为GTP,CTP、UTP同理。 3.dNTP,N可代表碱基A、G、C、T,与ATP所含的核糖不同,dNTP为脱氧核糖,可以作为PCR合成 DNA的原料。
因变量
淀粉分解速率(根据滴加碘液后溶液颜色判断)
易混易错 反应物与酶液应在相应温度下分别保存后再混合,不能先混合再在相应温度下 保存,原因是反应物与酶液混合后可能会立刻发生反应,影响实验的观察或检测。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4-酶和ATP课件
,要在该
(填“预”、“对照”或“对比”)实
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可在pH为
之间设置pH梯度进行研究。
【解题流程】
【模板构建】 三大方法突破“酶实验” 1.用“试剂检测法”鉴定酶的本质
实验原理和方法
2.用“对比实验法”探究或验证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及影响酶活 性的因素 (1)验证酶的高效性 设计思路 验证酶高效性的方法是“对比法”,实验变量为不同类型催化剂, 因变量为底物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 (2)酶的专一性的实验探究方法——对比法 设计思路:常见的方案有两种,即底物相同但酶不同或底物不 同但酶相同,最后通过观察酶促反应能否进行得出结论。
2.ATP的再生和利用
3.巧记能源物质的三个“一”与一个“二”
1.判断正误 (1)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2015·课标卷,1A) (√ ) (2)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2014·江苏,1B) (×) (3)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不会同时发生ATP 的合成和分解。(2013·四川理综,1C)(×) (4)细胞代谢所需的ATP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 ) (5)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照样达到动态平衡。 ( √)
识记判读类 ——对酶产生场所、化学本质、作用、来源等存 在系列误区
点拨 防范“酶”的错误说法 (1)活细胞(不考虑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等)都能产酶,切 不可认为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 (2)酶是“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切 不可以认为酶都是蛋白质。
(3)酶可在细胞内、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切不可误认为 酶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4)低温只抑制酶的活性,不会使酶变性失活,高温才会使 酶变性失活。 (5)酶只具有催化作用,切不可认为酶具有调节、催化等多 种功能。 (6)酶只在生物体内合成,切不可认为酶有的可来源于食物 等。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四 酶与ATP课件
考点 15
考点13酶的化学本质和作用
1.(2017·全国2,3,6分,难度★)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
解析由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也含有部分DNA,所以细胞核外也有
专题四 酶与ATP
2010—2019年高考全国卷考情一览表
考
点
2010— 2014
2015
12 卷卷
2016
12 卷卷
3 卷
2017
12 卷卷
3 卷
2018Biblioteka 12 卷卷3 卷2019
12 卷卷
3 卷
合 计
1.酶的化学 5 年 3 本质和作用 考
3
10 年 4考
2.影响酶活 性的因素与 探究
5年2 考
生物催化作用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①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效率,但不改变 反应的方向和平衡点;②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 数量不变
考点 13
考点 14
考点 15
2.(2017·天津,3,6分,难度★★)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 下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叙述错误的是( C )
A.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C.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
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 解析根据曲线图可知B是产物,A是反应物,酶C可催化A生成B的反 应,即酶C可降低A生成B的活化能,A项正确;T2后反应速率降低直 至反应停止的原因是反应物减少直至消耗完,酶的活性不变,B项正 确,C项错误;题干信息提示是最适温度下,故降低反应温度,反应减 慢,到达反应完成的时间会延长,D项正确。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酶与ATP新人教版必修.pptx
解析:探究 pH 对酶活性影响时,不能选择可 溶性淀粉为底物,因为淀粉酶催化底物淀粉在酸性 条件下也会发生水解反应;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 性的影响,可选择碘液检测根据颜色的深浅来判断 酶的活性;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 一性,不能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因为碘液不能检 测蔗糖的分解。
4.(2015·惠州调研)如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 件下的分解”实验。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第19页/共115页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C.1 号与 3 号、1 号与 4 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D.分析 1 号、2 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 反应的活化能
②分别用淀粉酶和蔗糖酶作用于淀粉后,再用斐林 试剂鉴定,根据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来判断哪一种酶 将淀粉催化水解为还原糖,从而探索酶的专一性。
第9页/共115页
4.酶与动物激素的比较
项目
酶
动物激素
来源及作 活细胞产生;细胞内 专门的内分泌腺或特定部位细
用场所
或细胞外
胞产生;细胞外发挥作用
化学本质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固醇类、多肽、蛋白质、氨基
①分析甲、乙图可知:在一定温度(或 pH)范围内, 随温度(或 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 围,酶的催化作用逐渐减弱。
第27页/共115页
②分析甲、乙图曲线的起止点可知:过酸、过 碱、高温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 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
③分析丙图可知:反应溶液 pH 的变化不影响酶 作用的最适温度。
第3页/共115页
[思考] 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有哪些相同之处? 提示:①化学反应前后酶的数量和性质不变; ②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 不改变平衡点;③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4:第8讲 酶和ATP
2. (2009年全国卷Ⅰ)下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 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 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 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 到抑制 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 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代表反应产物。由于ES的形成速度很快,且很不稳定,一般不
易得到ES复合物存在的直接证据。但从溶菌酶结构的研究中,
已制成它与底物形成复合物的结晶,并得到了X线衍射图,证明
了ES复合物的存在。ES的形成,改变了原来反应的途径,可使
底物的活化能大大降低,从而使反应加速。
小练 1. (2009年海南卷)酶A、B、C是大肠杆菌的三种酶,每种
突变体 b(酶B缺
陷)
不生长
生长
突变体 c(酶C缺
陷)
生长
生长
由上述可知,酶A、B、C在该反应链中的作用顺序依次 是( )
A.酶A、酶B、酶C C.酶B、酶C、酶A
B.酶A、酶C、酶B D.酶C、酶B、酶A
【解析】添加化合物乙、丙,突变体a均不生长,说明酶 A的作用是催化丙形成丁;突变体b在添加化合物甲的培养基 上不生长、添加乙时能生长,说明酶B的作用是促使乙形成丙; 突变体c在添加化合物乙和丙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说明突变 体c既能由乙形成丙,也能由丙形成丁,酶C的作用只能是催 化甲形成乙。所以反应链中酶的顺序为酶C、酶B、酶A。
如课本的H2O2酶的例子,可以显著地看出,酶能降低反应活 化能,使反应速度提高千百万倍以上。
目前一般认为,酶催化某一反应时,首先在酶的活性中心 与底物结合生成酶-底物复合物,此复合物再进行分解而释放 出酶,同时生成一种或数种产物,此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高考生物 321精品系列专题04 酶和ATP(学生版)
高考生物 321精品系列专题04 酶和ATP(学生版)【专题知识框架】【考纲解读】考点考纲要求考察角度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酶的本质、作用及特性ATP的结构、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ATP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的作用实验与探温度、pH等对酶活性的影响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究【三年高考命题分析与命题趋势】命题的角度往往是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联系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知识综合考查ATP的形成与利用且多以图表的形式呈现,着重考查学生的识图及分析判断能力。
命题趋势:预计2013年本专题酶的知识将继续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实验分析或图表曲线的形式考查,ATP的知识与细胞内稳定的供能系统相结合考查,分值稳定,试题难度系数维持在0.62左右。
【核心考点要点归纳】考点一、与酶有关的实验的设计思路总结与拓展高考侧重通过对“酶的特性的相关分析和酶活性影响因素”的考查,提升同学们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本文就相关实验进行总结,期望提高同学们的应试能力。
(3)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其他影响酶催化活性的因素都为无关变量,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除自变量外应严格控制无关变量,实验研究要做到科学和严谨。
(一)相关实验设计思路分析实验名称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衡量标准验证酶是蛋白质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已知蛋白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色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底物+相应酶液底物+等量蒸馏水底物是否被分解验证酶具有专一性底物+相应酶液另一底物+相同酶液或同一底物+另一酶液底物是否被分解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底物+相应酶液底物+无机催化剂底物分解速率探究酶的适宜温度温度梯度下的同一温度处理后的底物和酶混合底物的分解速率或底物的剩余量探究酶的最适pH pH梯度下的同一pH处理后的底物和酶混合底物的分解速率或底物的剩余量(二)实验注意问题与拓展1.酶的催化特性和高效性②实验中使用肝脏的研磨液,可以加大肝细胞内过氧化氢酶与试管中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从而加速过氧化氢的分解。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有关酶和ATP的知识名师精选教案
复习有关酶和ATP的知识一.教学内容:复习有关酶和ATP的知识二. 学习过程:1. 酶的概念与特性(1)酶的概念: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有机物。
(2)酶的特性:2. ATP与能量(1)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但它在细胞内的含量并不高,因此细胞内ATP的形成与分解相当频繁。
(2)在ATP的形成与分解时都涉及到能量,但两者能量的性质有差异。
【典型例题】[例1]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B. 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量是RNAC. 酶只有在细胞内才具有催化功能D. 淀粉酶不能催化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解析:本题是对酶的基本性质的考查。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化学物质,具有三个特性。
酶虽然是活细胞产生的,但酶不仅在细胞内具有催化作用,在细胞外的适宜环境中也同样具有催化作用,典型的如消化道内的消化酶作用。
答案:C同类变式一:下表是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方法及结果,通过分析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酶的催化效率有高效性B. 酶的催化条件有温和性C. 酶的催化对象有专一性D. 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解析:本题是以实验现象来分析酶的特征,在考试中比较常见。
实验1是其它实验的对照,实验3与1比较可得出酶具有高效性的特点,实验4分析可得出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即必须是在常温下有效。
实验3与实验2比较说明酶的催化效率比普通的化学催化剂要强。
但整个实验不能得出酶有专一性的特点。
答案:C同类变式二:下图所示中的A、B、C三图依次表示酶的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 (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___________(3)图B中,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4)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水浴锅中,20分钟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分别为: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5)图C表示了______________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第4讲酶和ATP以及细胞呼吸
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知识点第5讲酶和ATP1、细胞的生活需要。
能量的释放、储存和利用,都必须通过来实现。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细胞代谢离不开酶。
2、过氧化氢酶能将过氧化氢分解为和,新鲜肝脏中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
3、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因素称为变量。
其中人为控制的对实验对象进行处理的因素叫作,因自变改变而变化的变量叫作,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叫作。
4、除作为自变量的因素外,其余因素(无关变量)都,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的实验叫作实验。
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未作任何处理,这样的对照组叫作对照5、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
6、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催化效率更高。
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有序地进行。
7、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少数酶是。
8、酶具有,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9、淀粉和蔗糖都是糖。
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糖。
在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中分别加入淀粉酶,再用要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糖,就可以看出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化学反应。
10、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化学反应。
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与酶的专一性是分不开的。
1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的条件下进行的。
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最高。
温度和 pH 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图1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12、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在低温条件先,酶的很低,但酶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会升高。
因此,酶制剂适宜在下保存。
13、细胞中的各类化学反应之所以能有序进行,还与酶在细胞中的有关。
如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细胞内不同的区室同时进行,就可以互不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上册
专题4 酶和ATP
考点1酶的本质及其作用
1.下列有关人体中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酶和激素都是蛋白质
B.酶和激素都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关
C.酶和激素都由内分泌细胞分泌
D.酶和激素都要释放到血液中才能发挥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酶和激素的区别。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大部分酶是蛋白质,但有少数酶是RNA。
而激素是内分泌腺细胞产生的对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有机物,有些是蛋白质类,有些是脂质、氨基酸类等;激素产生后释放到血液中,依靠血液循环运输到靶器官和靶细胞,但酶可在细胞内直接合成;酶和激素都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密切关系,酶参与催化反应,激素对物质和能量代谢起调节作用。
2.(2011·天津卷)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动物细胞培养中,胰蛋白酶可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D.DNA连接酶可连接DNA双链的氢键,使双链延伸
解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项错误。
酶在酶促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提供能量,B项错误。
胰蛋白酶可分解动物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从而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C项正确。
DNA连接酶可连接两个DNA片段形成磷酸二酯键,D项错误。
3.(2011·海南卷)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
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D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在无酶催化时,化学反应(S→P+W)的速率较慢,反应物(S)的浓度下降速率比较慢。
当加入酶后,化学反应的速率加快,反应物(S)的浓度下降速率加快。
4.(2011·海南卷)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环境的改变无关
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
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解析: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酶本身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多数酶是蛋白质;催化反应结束后,酶本身不发生变化;酶的活性与温度、pH有关,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分子的结构,使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
5.将刚采摘的甜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
这是因为加热会( D )
A.提高淀粉酶活性
B.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结构
C.防止玉米粒发芽
D.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
解析:本题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刚采摘的甜玉米内含有大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这些酶可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使其失去甜味,经高温处理会使酶失活而保持玉米的甜昧。
考点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与探究
1.(2013·徐州模拟)下图所示为不同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据图叙述错误的是( D )
A.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B.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酶量
C.温度导致了曲线Ⅰ和Ⅱ的反应速率不同
D.曲线Ⅰ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
解析:图中有温度和底物浓度两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曲线Ⅰ在达到饱和点前(AB段),限制因素是横坐标表示的因素——底物浓度。
达到饱和点后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以外的因素,如温度、酶的数量等。
曲线Ⅰ和Ⅱ的反应速率不同是由于温度不同造成的。
曲线Ⅰ表示的温度仅比另外两种温度更适宜,但不一定是最适温度。
2.(2013·长沙模拟)下图中,a曲线反映的是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在一定的温度和pH条件下,A点以前和以后反应速率的限制因素是( B )
A.酶量和反应物浓度
B.反应物浓度和酶量
C.反应物浓度和反应物浓度
D.酶量和酶量
解析:该题主要是考查识图能力和推理能力。
此题中酶量是定值,反应物浓度为自变量,A点表示当反应物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
A点前的限制因素为反应物浓度,A点后的限制因素为酶的量。
3.(2011·新课标卷)某同学从温度为55~65 ℃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
回答问题:
(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脂肪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缓冲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
在一定温度范围(包括55~65 ℃)内设置温度梯度,分别测定酶活性。
若所测得的数据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
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
解析:本题考查了酶的化学本质、专一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根据酶的专一性特征,应用脂肪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
(2)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说明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3)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因此,设置好温度梯度是做好本实验的关键。
考点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1.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O2
B.只要提供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CO2和ATP
C.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ATP
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A TP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适宜光照下,在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在其光反应阶段可产生ATP,但不消耗O2。
因可以合成ATP,故叶绿体内有ATP合成酶。
提供O2,在线粒体内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提供给叶绿体,但产生的ATP不能提供给叶绿体。
无光条件下,叶绿体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不产生A TP。
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产生A TP,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下列过程中,消耗A TP和产生ATP的过程分别是( D )
①兴奋的传导和传递②植物的根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离子③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⑤抗体的合成、加工、运输及分泌过程⑥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⑦酵母菌产生酒精的过程
A.①⑤,②③⑥⑦B.①②④,③④⑦
C.②④⑤,③⑥D.①②⑤,③⑥⑦
解析: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无论是离子运输引起的膜电位改变,还是神经递质的分泌,都需要消耗ATP。
植物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 TP。
抗体的合成、加工、运输及分泌过程也需要线粒体提供ATP。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产生也不消耗ATP。
③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合成ATP的过程。
3.(2012·北京卷)细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C )
A.线粒体的内膜
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C.内质网的膜
D.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解析: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能产生大量的ATP。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能够利用光能,合成ATP。
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场所,往往消耗A TP,不能合成ATP。
4.在生物体活细胞内,不断进行着下面的化学反应:
ADP+Pi+能量
ATP酶1
酶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动物细胞中,形成ATP需要能量,该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来提供,也可以由无氧呼吸提供。
(2)在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形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3)合成ATP的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呼吸作用,而分解A TP释放的能量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解析:考查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关系。
在动物体内,A TP可以通过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形成。
结合细胞代谢过程不难理解,在植物体内形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