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信管专业_本科论文
制造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前景[1]
制造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前景制造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前景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信息化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本文将介绍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1. 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制造业信息化指的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从生产计划、供应链管理到设备自动化控制和销售服务等方面,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目前,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1.1 生产计划与调度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制造企业可以对生产计划进行优化和调度,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通过使用先进的计划和调度软件,制造企业可以实时获取订单情况和物料库存情况,并实现与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协同管理,从而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1.2 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供应链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和透明。
企业可以通过使用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和协同管理,从而降低库存成本、缩短供应链周期,并提高供应链的可靠性。
1.3 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领域之一是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使用传感器、控制系统和数据分析等技术,制造企业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技术的应用也使得设备更加智能化,能够根据实时数据进行自动调整和优化。
1.4 销售与服务制造业信息化也在销售和服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使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电子商务平台,制造企业可以实现对客户需求的准确把握和个性化的服务。
同时,也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提高产品销售和客户满意度。
2.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前景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制造业信息化将会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2.1 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将传感器和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和数据共享,可以实现更加智能和灵活的生产模式。
论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
改变。由于世界经济 已由工业化向信 息化转变 , 息已成为 企业 生存发 展 信
一
、
我■■遗业现状分析
台和体 系的培育建设 , 大量企业 的技
新、 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 制造技术 工业化 和信息化 的任务 还 比较 繁重 , 处理的支持。其次, 对应用现代管理 的创新以及企业问协作关系的创新 ; 全 国制 造业 在发 展 中还 存在 着 许 多 方法的支持, 信息机构得设立必然要
实 现产 品设计 制造 和 企业 管理 的信 问题 : 术结 构落 后 , 技 传统 制造 业包 用到很 多现代 的管理方法 。最后 , 对
开发与本企 业发展结合 密切 的技 术 , 国家 已把我 国称 为全 世 界 的制 造 工 慢 ,相 当一部 分企业仍沿用着传统落 不断地追加信 息投 资 , 建战略信 息 厂。制 造业 已成 为我 国国民经 济中最 后的生产与管理方式; 创 由于缺少区域
系统 , 加大信息 资源开发 与利用 的力 重要的支柱产业 之一。我国的制造业 性信息化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支撑,
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 制 元, 占工业总额的6 . %; 5 6 工业企业 系统 。信息机 构是 由人 、 2 设备 、 信息资
造业信 息化工程要 达到 以下 目标 : 改 利 税 总额 5 8 4 7 4 8万 元 ,制 造 业 为 源、 信息传递过程为 目的等系统对象 善 制造企 业 的经 营 、 理 、 品开 发 4 4 2万元 , 管 产 16 4 占工业 总额的 7 . %。 所组成的综合体。 18 6
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制造企业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建设,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然而,我国制造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我国制造企业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许多中小型企业缺乏完善的网络和计算设备,无法实现高效的信息交流和管理。
此外,信息技术人才储备不足,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持。
针对这一问题,制造企业应加强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
优化网络环境,提升设备配置水平,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加强对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专业水平。
二、信息安全风险增加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制造企业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日益增加。
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问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潜在威胁。
此外,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也给企业信息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造企业应采取一系列的信息安全措施。
加强网络安全监控,建立完备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
加密敏感数据,制定严格的信息访问权限管理制度。
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演练,及时应对各类安全威胁。
三、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注重技术的引进,但忽视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缺乏科学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无法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
部分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
为解决此问题,制造企业应加强信息化管理能力建设。
建立科学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管理流程和制度,确保信息系统与业务运营的有效衔接。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意识,从而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的全面发展。
四、信息化与业务流程融合不足对许多制造企业而言,信息化与业务流程的融合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
企业信息系统与生产、供应链、销售等业务流程没有良好的衔接,导致信息的断片化和重复化。
同时,一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缺乏整体规划和战略,无法实现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的有机结合。
制造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前景本月修正版
制造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前景本月修正版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迅速,全面深入的投入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与此同时,还存在着许多挑战和不足之处,以下是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前景的分析:
一、制造业信息化现状
1、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仍然较低,远远滞后于发达国家。
现有信息技术与设备产品功能落后,信息化建设缺乏重大产品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以及投入不足、技术难题无法解决等,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水平并不高。
2、信息化应用程度不够
虽然目前制造业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化应用,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信息化应用范围有限,联网水平较低,用户对于信息化的认知度和使用能力较弱,缺乏专业的信息化服务,以及数据安全等问题都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前景
1、数字化技术发展不断推动制造业信息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云计算、智能制造、智慧工厂、物联网等新联网技术的不断出现,将为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2、政府大力支持及鼓励制造业信息化。
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业也逐渐开始了信息化建设之路。
信息化建设是制造业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一、制造业信息化现状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规模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我国,大型制造企业的信息化程度高于小型制造企业。
而且,制造业信息化的应用仍然离不开基础设施,例如ERP、MES等信息系统。
二、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在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时,成本问题一直是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硬件、软件及人员培训等成本及风险。
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打造了更多新的选择,但也随之带来更高的成本。
三、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是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其次是缩短了设计到生产量产的时间,加快了对市场的反应。
最后是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而且,协同设计和全面记录产品的生产和品质信息等使制造业具备了更大的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四、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路径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路径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计划、采购、安装和测试等过程。
这个阶段瞄准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基本设施,例如企业资源计划系统、IT基础设施、以及主要的设备及设备管理系统等等。
第二个阶段是应用系统建设,包括计划、采购、安装、测试和培训等过程。
这个阶段瞄准的是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具体应用,例如MES系统、PLM系统、CAx系统等等。
第三个阶段是数据挖掘和分析等领域的建设。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以便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更精确的数据支持。
五、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和对策在制造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点。
例如,企业在引入MES系统时,可能会面临人员培训问题,同时也会面临如何处理MES系统与老旧机器设备的兼容性问题。
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
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与1. 引言2. 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制造业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制造业各个环节,实现生产流程的管理优化、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当前,制造业信息化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制造业信息化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
从产品的设计、生产计划到物流管理、供应链协调,企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流程的数字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制造业信息化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
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企业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关键指标,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资源配置,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制造业信息化促进了企业间的协同合作和信息共享。
不同部门、不同企业之间可以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实时沟通和协作,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协调效率和生产效益。
3. 制造业信息化的挑战与问题尽管制造业信息化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制造业信息化的投入较高。
企业需要购买昂贵的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系统的建设和实施。
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项较大的负担。
,制造业信息化面临着安全风险。
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信息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企业需要加强对信息的保护,避免信息泄漏和网络攻击带来的损失。
,制造业信息化的应用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
当前,一些企业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着系统集成不完善、数据共享不畅等问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来解决。
4.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制造业信息化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5G技术的商用化,制造业信息化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5G技术的高速、低延迟、大容量的特点将使得制造业信息化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技术的应用将推动制造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通过技术,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优化和智能决策,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制造业信息化还将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市场现状与分析
随着全球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业信息化已成为制造 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方向。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制造 业信息化的发展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市场规模与增长
市场规模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19年市场规模已达到约1.5万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 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新兴技术推动需求增长
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 等,将进一步推动制造业信息化市场的发展,为制造 业企业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解决方案。
竞争格局变化预测
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制造业信息化市场的竞争也将加剧,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加强技术创新 和市场开拓能力。
行业整合加速
VS
跨行业协同发展
鼓励与其他行业的企业进行合作,如与互 联网、人工智能等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新 产品和服务,拓展市场空间。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增长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速以及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预计未来几 年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主要参与者与产业链结构
主要参与者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各类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服务公司、系统集成公司等。其 中,一些大型制造业企业拥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而中小型企业则更多地依赖于技术进步对市场的推动
技术创新
制造业信息化领域不断涌现出新 技术、新应用和新模式,如云计 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 运用,推动制造业信息化市场的
持续发展。
技术普及
新技术在制造业信息化的应用越 来越广泛,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技术协同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相互促进, 提升制造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制造业也逐渐由传统的手工劳动向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的趋势发展。
信息化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竞争力。
而在当前全球经济大背景下,国内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
一、现状:制造业信息化已迈过初级阶段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现在,国内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转型。
成熟的ERP、MES和PLM系统,以及各类智能制造设备已经纷纷进入企业的生产线,从而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此外,通过建立大数据和物联网平台,企业能够对生产过程全面监测和管理,并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趋势一:制造业信息化打破传统制造束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制造业信息化将不仅仅是智能设备和自动流水线的集成,它将向着更加广阔的领域发展。
以3D打印技术和智能制造为例,它们仅仅通过简单的制造设备培育的形式已经获得了快速发展。
它们可以为制造业带来更快的交付时间,更精确的定制化生产和更低的生产成本。
同时,由于自主产品研发的困境,国内制造业较为依赖进口的高端制造技术,这些领域的突破将为国内的制造业提供新的机遇。
三、趋势二: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目前,从人类可接受的领域内出发,人工智能正以流行的方式进入制造系统。
它不仅能够通过物联网技术为制造业提供大量的数据分析,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同时还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支持生产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应用。
例如,通过智能化生产材料的选择、生产工艺的规划和超前预测生产气象等,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四、结论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企业多层面竞争中的重要优势,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应立足当前形势,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引入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设备,积极建设自己的大数据和物联网平台,为企业进行生产数据的分析和管理,优化生产流程与管理方式,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建设对策
2009年第9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 echno l ogy M anage m ent R esearch2009N o 19收稿日期:2009-01-16,修回日期:2009-04-3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872024);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2007GXS3D081)文章编号:1000-7695(2009)09-0378-03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建设对策付睿臣1,2,毕克新1,3(11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21大庆石油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31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摘要:信息化是我国制造业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关键。
文章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现状,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现状和对策;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了社会各个角落,正以迅不可挡之势深入到包括农业、制造业、采掘业、运输业、金融业、建筑业、商业以及旅游业等在内的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并在不同层面上促进着各个产业部门的急剧变革和加速发展,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或者说应具有最高优先级的,当属制造业[1]。
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相融合,促进和提升了制造技术水平,给制造技术带来巨大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2],为制造业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1 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现状面对信息化浪潮,十五大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部署;十六大进一步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0;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五化,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并相应的成立了工业和信息化部。
在中央推动下,我国制造业企业纷纷开始了信息化进程,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与现状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与现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也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尤其是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制造业向着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当前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一)制造业信息化水平较低虽然我们在工业化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信息化方面我们还相对落后。
截至目前,现代制造业的数字、网络化普及率还不够高,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逐步普及近年来,我国云计算技术的应用逐步普及,成为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可以将信息化平台、软件、业务数据等集中存储在云平台上,并通过网络实现对数据的访问和管理,不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设备利用率和运作效率,也能够减少企业的信息化成本。
(三)互联网和IT技术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和IT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制造业信息化进程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逐步应用,企业可以获取更加准确、实时的市场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可视化、透明化和智能化管理。
(四)定义和标准仍有待完善制造业信息化的特点是多样性和个性化,各个行业或企业的生产过程和模式都不尽相同。
因此,定义和标准化成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顽疾,阻碍了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二、制造业信息化的未来趋势(一)智能制造将成为制造业信息化的新动力未来,智能制造将成为制造业信息化的新动力。
智能化制造过程中,传感器和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将加强现存的设备和工作流程的自动化程度,这将导致大规模的信息收集和交换。
(二)大数据及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大数据及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制造企业从由有经验的管理者进行单一决策,转为根据各种数据进行大量分析与处理,从而做出更加科学和准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的产能。
(三)制造业信息化的全面推广未来,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将得到全面推广。
传统制造业在信息化方面的现状与问题
传统制造业在信息化方面的现状与问题
1. 信息化程度低
传统制造业在信息化方面的现状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
许多企业仍在使用手工操作或半自动化系统进行生产管理、库存管理和订单处理等核心业务。
这种方式导致生产效率低下,错误率较高,且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
2. 信息孤岛问题
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化规划,传统制造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往往是孤立的,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这导致数据不统一,信息不共享,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还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3. 缺乏统一标准
在传统制造业中,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各企业间的数据格式、信息编码等不统一,导致数据交互和共享困难。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间的沟通成本,也限制了行业的发展。
4. 维护成本高
许多传统制造业的信息化系统由于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等问题,导致维护成本居高不下。
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企业在遇到问题时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来解决。
5. 信息安全风险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安全风险也日益突出。
传统制造业的信息化系统可能面临来自病毒、黑客等的安全威胁,一旦发生信息泄露或系统崩溃,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制造业,是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体制、技术、人才等各种问题的存在,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困难重重。
唯有坚持政府的引导,以企业为主体,突破关键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才能把这项伟大的事业推向前进。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用信息技术来改造我国的制造业,这是一项基本国策。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四大制造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制造业增加值超过GDP的三分之一,其中钢铁、水泥、化纤、数字控交换机、电视机、手机、微型计算机、摩托车等制成品的年产量连年世界第一。
但我国的制造业总体来说大而不强,就劳动生产率而言,我国制造业只是美国的1/23、日本的1/25、德国的1/18;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我国的产品开发周期平均是一两年,生命周期是10.5年,而发达国家产品开发周期是3至6个月,生命周期只有3年。
为了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世界强国的转变,我们必须加快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而在这个过程中,毋庸置疑,信息技术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我国各行各业都加大了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力度,特别是在2001-2004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信息化基础普及之后,自2005年开始,信息化应用及投资已进入新一轮的高峰。
在这种形势下,本文对制造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整体水平低下,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不平衡虽然中国制造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高速增长,但仍处于非成熟阶段,整体应用水平偏低。
调查显示,2004年制造行业内的企业有45.2%的企业没有任何信息化应用,接近20%的企业仅有单机应用,大约有1/4的企业目前处在“基础网络阶段”,仅有0.7%的企业体现出信息化成熟的特征。
中国制造行业信息化的特征是“从大到小”,发展极不均衡。
大企业由于有资金、人才以及明确的需求,已将运用信息技术视为生存发展之本,诸多中小企业却因资金不足或意识不够,而在信息化大潮中一筹莫展,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资严重不足。
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
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与
制造业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实现生产、销售、供应链等各个环节的数据互联和智能化管理。
目前,制造业信息化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现状:
1.数字化生产:制造业采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2.供应链数字化:制造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了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3.大数据应用:制造业通过收集和分析大数据,实现了生产计划优化、产品质量控制和市场预测等功能,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和效果。
4.工业互联网:制造业通过互联网连接设备和系统,实现了设备远程监控和维护,提高了生产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
1.智能制造:制造业将进一步推进智能化生产,通过、机器学习和自动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更智能、灵活和高效。
2.数字化供应链:制造业将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数字化连接,实现供应链的实时可见性和高效协同,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3.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业将建设更加开放、安全和可信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和系统之间的智能连接和数据共享,促进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协同创新。
4.智能制造服务:制造业将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智能制造服务,通过云服务、虚拟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制造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
,制造业信息化的将是智能、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质量和灵活性,实现智能制造和可持续发展。
制造业信息化内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前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正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在“十五”期间推出了重大的科技专项制造业信息化推进工程。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大大的改变了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竞争环境。
随着中国加入WTO。
为迎接来自全球的挑战,企业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的必需手段和过程。
制造业信息化对于使我国从一个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信息处理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矛盾,利用先进技术来解决信息问题就很急迫了。
制造是人类按照所需目的、运用主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借助于手工或可以利用的客观物质工具,采用有效的方法,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物质产品,并投放市场的全过程。
制造业是所有和制造有关的企业机构的总体。
制造技术是完成制造活动所需的一切手段的总和。
在工业社会里,制造过程被视为对生产设备输入原材料或毛坯,在能源驱动作用下,使原材料或毛坯的几何形状和物理化学性能发生变化,最终成为满足各种用途的产品的过程,这是一种机械的制造观。
而现代的信息制造观是将制造过程看成一个对制造系统注入生产信息,从而使产品信息获得增值的过程。
如果说传统的制造技术的重点在于提高和改进对原材料和能源的处理能力,那么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的重点则在于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
制造技术的发展不再仅仅满足于生产过程本身的自动化,而是特别要求在制造业中知识密集环节的信息和知识处理的自动化。
2、制造业信息化的目的和内涵制造业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和生产模式的变革,加快信息的流动,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最终增强企业的生产竞争能力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制造业信息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总的来说就是广泛的利用信息技术,是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决策等方面实现信息化,包括产品设计的信息化、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决策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等诸多方面。
由此可见,制造业信息化内容广泛,主要体现在:1)利用CAD/CAPP)/CAM/PDM等信息技术提高企业设计、生产过程自动化;2)利用MRP/MRPⅡ/ERP等信息管理技术提高企业的现代管理水平;3)利用CMIS等进行企业的信息集成,形成设计、制造和管理为一体的计算机综合集成制造系统;4)通过网络技术,将企业内部信息经常扩展到企业外部,实现电子商务等。
制造业信息化创新发展状况分析
制造业信息化创新发展状况分析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制造业信息化创新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
制造业信息化创新,是指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制造业生产过程中,实现制造业生产过程信息化的目标。
本文将从制造业信息化现状、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制造业信息化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对制造业信息化创新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分析。
一、制造业信息化现状从整体上看,国内制造业信息化水平相较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普及率仅为25%左右,而国外发达国家则可以达到60%左右。
在信息化应用的领域中,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尚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化应用比例也相对较低。
不过,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化方面,我国制造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比如,以大数据为例,我国制造业大数据应用程度明显提高,通过大数据分析,让企业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和精益生产,为企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二、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趋势从目前信息化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将逐步转移至智能制造领域。
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使制造过程智能化、自动化,整个生产过程更加高效、精准,也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除此之外,机器人、无人驾驶等技术也将在生产制造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制造业信息化创新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制造业信息化创新的不断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
首先,信息化技术应用可以带来更多的机会。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企业可以更好地触达客户,完成销售。
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使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信息,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其次,信息化技术的推广也将带来更多的挑战。
信息化技术的推广以及运营对企业的IT系统进行的转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支持,这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所以如何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是企业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总体来说,制造业信息化创新是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
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一、引言在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必然趋势。
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柱产业,也不例外。
本文将从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制造业企业实现信息化转型提供参考。
二、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⒈制造业信息化的概念解析制造业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相结合,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用,实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它涵盖了生产计划管理、生产线设备监控、物料供应与管理、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多个领域。
⒉制造业信息化的应用场景制造业信息化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制造、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虚拟现实等。
其中,智能制造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实现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预警。
大数据分析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提供决策依据。
虚拟现实可以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师进行产品设计和仿真测试。
⒊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分析目前,制造业信息化在不同行业和企业中的应用程度存在差异。
一些大型制造企业已经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面信息化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而一些中小型企业仍然面临着信息化水平较低、数据孤岛等问题。
⒋制造业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制造业信息化的实施面临着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挑战。
然而,同时也带来了效率提升、产品创新、供应链优化等机遇。
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全面认识并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挑战。
三、制造业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⒈深度融合技术的应用未来,随着、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制造业信息化将与这些技术深度融合。
通过的支持,制造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智能化管理。
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可靠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化和安全性。
云计算可以为制造企业提供强大的存储和计算能力,支持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⒉数据驱动的决策与优化随着制造业信息化的推进,企业将积累大量的生产数据。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研究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研究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制造业也逐渐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信息化带来了许多好处,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
因此,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对于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从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制造业信息化的优势以及制造业信息化的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制造业信息化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据统计,目前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率已经达到30%左右。
其中,高技术产业的应用率相对较高,已经达到80%。
此外,我国制造业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率也在不断提高。
二、制造业信息化的优势制造业信息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生产效率。
借助信息化技术,制造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工厂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订单管理、库存管理、生产排程管理等,从而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2、降低成本。
制造业信息化可以大大降低制造成本。
通过信息化技术,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
此外,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从而降低成本。
3、提高产品质量。
制造业信息化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信息化技术,企业可以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从而避免了人为操作可能带来的误差,提高了产品质量。
三、制造业信息化的趋势未来,制造业信息化的趋势将会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服务化。
具体来说,制造业信息化的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是未来制造业信息化的趋势之一。
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制造业将变得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
2、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也是未来制造业信息化的趋势之一。
可穿戴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制造工人可以使用可穿戴设备来跟踪生产过程和设备状态,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3、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未来制造业信息化的趋势之一。
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分析、识别和判断各种数据,在制造生产中将得到广泛应用。
浅谈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发表时间:2020-12-15T14:24:41.94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作者:汤华茂[导读] 摘要:我国制造业在持续变革与探索中前进,发展至今天,在全球已是一个制造业大国。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401120摘要:我国制造业在持续变革与探索中前进,发展至今天,在全球已是一个制造业大国。
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不断前行,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已非常关键,若想在此种环境下勇立潮头,居于不败之地,就要思变,采用大数据的信息化手段来进行武装。
基于此,文章对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制造业;信息化;现状;发展前言信息化管理在迅速发展的当前形势下,对人们而言并不陌生,信息化管理已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
企业的经营发展,对信息化管理的要求非常紧迫,在诸多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运用。
而机械制造业在当前经营期间,由于其自身生产过程较为复杂,若想实现信息化管理,对生产成本进行精准核算,对产品数据进行准确获得等等,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探索与研究,基于此,文章对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详细分析。
1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概念制造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制造企业信息化的简称,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改善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和生产等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以及咨询服务的网络化。
虽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并不是制造业强国,我国正努力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
因此我国明确了相关国策,即运用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促进制造企业进行制造业信息化。
在制造企业中广泛运用了多种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如ERP、DNC、PDM等,对制造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经营管理信息化和设计制造数字化等。
制造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前景
制造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前景制造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前景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的普及,制造业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信息化的变革。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对于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当前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现状分析1. 信息化水平不平衡在当前的制造业中,信息化水平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
一方面,大型企业通常拥有较完善的信息化系统,能够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管理与控制;另一方面,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与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信息化的进程相对滞后。
2. 系统集成程度不高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还面临着系统集成程度不高的问题。
由于不同企业之间信息系统的差异以及技术标准的限制,制造业中的信息系统往往存在着独立运行的情况,无法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协同。
3. 数据安全风险加大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制造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数据安全风险。
制造业中涉及到的大量数据,包括生产计划、工艺参数、供应链信息等,一旦泄露或受到攻击,将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商业机密产生严重影响。
发展前景展望1.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推动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加大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包括网络建设、数据中心建设、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
只有具备稳定、快速、可靠的信息基础设施,制造业才能够实现信息的高效流动和共享。
2. 推动信息系统集成与共享为解决制造业信息系统独立运行的问题,需要推动信息系统的集成和共享。
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接口,实现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提高信息共享和协同的效率。
同时,加强对数据安全的保护,确保敏感信息不被泄露。
3. 推动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制造业信息化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应用的技术,制造业可以实现智能化的生产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智能物联网和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可以实现设备自动诊断和异常预警,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稳定性。
4. 加强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提升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明显变化,制造业需要培养具备信息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简版
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与未来概述制造业的信息化在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制造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商机。
本文将就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现状分析1.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扩大随着科技的进步,制造业的信息化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传统的制造业信息化主要关注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和库存管理等方面,而现在已经涵盖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以及设计和研发等多个环节。
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与供应商、客户等相关方进行紧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流畅,提升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效应。
2. 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是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支撑技术。
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分析海量的数据,发现隐藏的规律和商机,从而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依据;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弹性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满足制造业对于资源的快速扩展和收缩需求;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和产品的互联互通,提高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和自动化水平。
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3. 制造业信息化面临的挑战制造业信息化虽然带来了诸多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信息安全成为制约企业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制造业往往需要处理大量机密信息,如产品设计和客户资料等,因此必须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措施,防范数据泄露和黑客攻击。
其次,制造业信息化涉及到不同产业链环节的协同和数据共享,而不同环节的标准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仍然是一个挑战。
最后,制造业信息化对企业组织结构和员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企业进行全面的变革和培训。
未来发展趋势1. 智能制造的兴起智能制造被认为是制造业信息化的新趋势。
智能制造通过将机器、人员和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某某某某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试论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姓名:00000000000班级、学号:000000000000000系(部) :经济管理系专业:经济信息管理指导教师:00000000开题时间:2008-11-20完成时间:2009-10-282009年10 月28日目录毕业设计任务书 (1)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 (2)答辩申请书...............................................................3-4正文........................................................................5-12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 (13)答辩过程记录表 (14)课题试论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一、课题(论文)提纲1.了解我国制造业信息化2.分析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现状3.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1企业领导人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认识不足3.2全社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亟待提高3. 3 制造业信息化普及的程度与深度上参差不齐3.4信息化人才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
3. 5企业不能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建设资金4.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4.1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5.结论二、内容摘要中国制造业是发展较快,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地位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由于部分产业高耗低产,人才开发率和人力的使用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在竞争中然处于不利地位。
当下,我们应该在学习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加强自主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尽快的做好产业化调整,培养复合型人才,从而使我国的制造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三、参考文献[1].杨海成.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1月[2].刘文剑. 现代制造业信息化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9月[3].彭常青. 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吉林[M].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6年2月[4].陶溪 .我国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M]. 西安:西安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年4月中国统计局数据网百度致信网试论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现状00000000中文摘要:中国制造业是发展较快,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地位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由于部分产业高耗低产,人才开发率和人力的使用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在竞争中然处于不利地位。
当下,我们应该在学习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加强自主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尽快的做好产业化调整,培养复合型人才,从而使我国的制造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关键字: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现状;战略对策Chinese abstract: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development is quick,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power strong industry, after specially joins WTO,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industry internationally status had the distinct enhancement, but because partial industry Gao Haodi produces, the talented person rate of exploitation and the manpower use insufficiency,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unreasonable, the enterprise however is at the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in the competition.Immediately, we should while study and introduce the foreign vanguard technology strengthen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he informationization impetus industrializ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completes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adjustment, trains the multi-skill talented person, thus causes our country'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be in the invincible position in the competition.前言:我国既是农业大国也是工业化大国,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由于劳动力的低廉,其他国家已把我国称之为全世界的制造工厂。
据统计局报告指出,中国的电子产品,程控交换机,微型计算机等制成品产量连居世界第一。
但是我国的制造业总体来说大而不强,大部分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我国的产品开发周期平均是一两年,生命周期是10.5年,而发达国家产品开发周期是3至6个月,生命周期只有3年。
为了是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世界强国额转变,毋庸置疑,我们必须加快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在这种形式下对制造业信息化现状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一定的意义。
1.分析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现状世界信息化浪潮的推动,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作用,企业的竞争方式也生了巨大的改变。
由于世界经济已由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信息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多年来,我国的制造业中存在不注重区域性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体系的培育建设,大量企业的技术创新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导致企业自我研发、技术创新能力弱,全行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更新换代速度较慢,相当一部分企业仍沿用着传统落后的生产与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制造业信息化的推广2.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1造业业信息化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信息化绝非简单地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将传统的管理搬到网络中去,而是要对落后的经营观念、僵化臃肿的组织结构、反应迟钝的业务流程、人浮于事的管理体制等进行深刻的变更。
相对于其他国家,我国的制造业信息化起步比较晚,在2001-2004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信息化基础普及,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信息化应用及投资已经进入高峰,但这也仅限一些效益好大中型的企业,传统的老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企业研发能力弱,有的中小企业在信息化投资上资金不足或是本身员工的素质能力的限制,使得制造业信息化工作更加艰难和紧迫。
例如:企业信息化工作开展比较好的汽车行业中,由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专业化分工程度还很低,产业间关联度的联系还不强,汽车制造企业上、中、下游密切互动的联合体中间还有很多链条没有得到很好的连接,所以,直接影响了信息化在这一领域的应用。
2.1.2 企业领导人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认识不足许多企业没有把信息化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一些企业没有专职负责信息化工作的领导;甚至把信息化工作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认为“我们搞了这么多年的企业,不都这样搞过来了吗?”,“人脑还是比电脑强”,虽然这样的企业领导仅是个别的,但是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影响不可小视。
许多企业一提上信息化设备就资金紧张,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已经上了一些信息化设备,却无人会用,电脑等设备成了摆设,或仅仅是为了应付上边的检查,使得企业信息化工作不能落到实处。
2.1.3 制造业信息化普及的程度与深度上参差不齐需求上,成长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起点高,发展快,很多企业在创建时就把信息化建设考虑在内效益好的企业、外向型企亚、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大中型企业信息化需录较为强烈;效益不好、竞争领域相对狭窄以及小型企业信息化的需求相对冷淡。
应用深度上,基础应用的普及面宽,重大信息工程建设相对滞后.信息化建设出现“分层”,即目前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大多还处于“战术层“,而企业的“决策层”和“战略层”相当薄弱。
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因行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而存在差异.企业上网数量逐渐增多,但应用网络进行交易的少。
2.2.1信息化人才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
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技术人员数量偏少,特别是既懂IT技术又了解企业生产业务流程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紧缺,同时制造企业普遍缺乏吸引IT人才的机制,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IT技术日新月异,企业缺少完善的继续教育的机制,IT人员难以跟上潮流和长久保持良好的技术水准。
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2.2企业不能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建设资金资金短缺是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
如何利用有限资金完成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我们调查中发现:不少企业对硬件的投资占到整个信息化投资80%以上,而配套软件投入相对滞后。
这种“重硬轻软”的做法不仅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也使硬件设备收益/投入比偏小。
有些由于前期论证不足,建了信息系统之后缺乏科学合理的应用,造成投的浪费3.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3.1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3.1.1企业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的建立企业是支撑服务体系服务的对象,在市场经济中,支撑服务体系的一切活动都会围绕着企业而展开。
通过分析企业实施信息化过程的功能需求,形成的企业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由3个子系统构成,图所示的是支撑服务体系的结构模型。
1)政策支撑系统在信息化服务业发展中的宏观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市场培育,财政支持、税务优惠、金融信贷、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方面,政府都可以发挥重大的作用。
2)信息化中介是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
当前最直接的服务形式是监理、咨询、培训,还表现为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规划、集成搭建、运营、管理和维护服务。
其中,尤以咨询、监理、培训与企业的关系最为密切。
3)提供财政金融支持服务,如贷款、贴息、保理等,并通过一些金融工具的应用,使企业风险社会化,避免企业因单独承担风险而惧怕实施信息化,从而总体实现提高国家竞争力的。
4.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对策4.1.1建立一套自己的整体解决方案制造业信息化不仅是企业生产力的提升,也是企业文化的提升。
它常常涉及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常常是企业的一场革命,应由一把手亲自抓。
要制定作为企业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信息化战略,使各种要素(技术、市场、组织、管理、文化、制度等)进行全面的协同创新。
在实现信息化的同时,必须进行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的更新,进行制造流程的重塑,精心制定信息化工程的整体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