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分类治理与激励报酬分类设计——兼评国资委推行董事会制度与市场化激励制度中可能的政策偏差
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与激励机制研究
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与激励机制研究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国有企业在管理方面一直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薪酬制度与激励机制的问题。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与激励机制进行研究,旨在提出改进方案以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创造性。
一、国有企业薪酬制度的现状分析国有企业薪酬制度一直备受关注,它涉及到员工的薪资水平和激励方式。
当前,国有企业薪酬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薪资水平较为平均,缺乏激励性;二是晋升通道不畅,职称评定过于宽松;三是绩效考核不够科学、公正,缺乏激励机制。
这些问题导致了国有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创造力受到限制。
二、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进方案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引入差异化薪酬制度差异化薪酬制度是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有效手段。
可以根据岗位的不同,对员工的薪资水平进行差异化设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思维。
同时,差异化薪酬制度还能够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设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是激励机制的核心,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应该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确保绩效考核结果客观、公正,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
同时,应该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给予适当的激励措施,包括薪资奖励、晋升机会等,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幸福感。
3. 提供职业发展通道为了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国有企业应该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通道。
这不仅可以让员工有晋升的期望,还能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增加员工的工作动力。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专业知识的更新,使员工具备更强的竞争能力。
三、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是促进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1. 培养企业文化国有企业应该培养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发挥创造力和个性优势。
通过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
国有企业薪酬激励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国有企业薪酬激励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由于种种原因,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效率低下、管理滞后等问题,这与其薪酬激励体系的不完善和过时有一定的关系。
国有企业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应该适时进行薪酬激励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国有企业应当正确认识薪酬激励的作用。
薪酬激励是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工作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
国有企业要发挥好薪酬激励的作用,首先需要扭转过去长期以来认为员工只是用来完成任务的观念,要认识到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要重视员工的价值和发展。
只有如此,才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薪酬激励,从而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国有企业应该合理设置薪酬激励体系。
薪酬激励体系应该分为基础薪酬和绩效薪酬两部分。
基础薪酬是员工在企业中担任职务时应当享受的薪资待遇,应该与岗位要求和员工能力相匹配,保证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绩效薪酬是根据员工的努力程度、工作业绩和贡献度进行评定的薪酬激励,是对员工较好工作表现的回报。
国有企业还应该设置一些特别激励措施,如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以进一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国有企业应该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薪酬激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薪酬分配规则、晋升制度和福利待遇等。
在分配规则上,国有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工作贡献和能力水平进行合理分配,避免一刀切的做法,充分体现公平和激励效应。
在晋升制度上,应该注重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能力,建立公正的晋升评价机制,避免官僚主义现象的产生。
在福利待遇上,国有企业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福利待遇,如健康保险、培训机会等,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发展空间。
国有企业应该加强薪酬激励体系的监管和评估。
薪酬激励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不仅仅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一个长期推进的过程。
国有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薪酬激励体系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其能够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
也要与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合作,汇集各方的智慧和经验,不断优化和完善薪酬激励体系。
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对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还对于建立科学公正的薪酬体系、优化企业组织架构、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薪酬激励的重要性、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薪酬激励的重要性薪酬激励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它通过给予员工一定的物质回报来激发其工作动力和积极性,进而提高整体组织绩效。
在国有企业中,薪酬激励机制的建立对于激励员工积极投入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合理的薪酬激励可以激发员工的意愿和动力,推动其更好地完成任务;另一方面,薪酬激励可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高企业整体人才素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主要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额外福利等。
首先,基本工资是薪酬激励中的基础部分,它是对员工工作职责和基本工作业绩的衡量标准,通常根据员工的岗位职责、工作经验和学历水平等因素进行确定。
其次,绩效工资是国有企业薪酬激励的核心要素之一,它是对员工绩效表现的直接回报。
国有企业通常会根据员工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实际绩效贡献等因素进行评估,以确定绩效工资的发放标准。
此外,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提供额外福利,如奖金、股权激励、培训机会等,来进一步激励员工。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尽管国有企业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薪酬激励机制,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国有企业的薪酬结构较为僵化,无法灵活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
其次,国有企业在薪酬激励中普遍存在激励强度不足的问题,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
再次,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着不公平性,有些员工的贡献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而有些员工则存在“空饷”现象。
为解决这些问题,国有企业应加强薪酬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适时对薪酬结构进行调整。
同时,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绩效的评估和管理,确保激励措施的科学公正性。
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与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与激励机制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薪酬制度与激励机制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员工的积极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薪酬制度与激励机制的相关问题,旨在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一、薪酬制度的重要性薪酬是企业用于回报员工劳动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吸引、留住并激励员工的重要因素。
在国有企业中,薪酬制度的设置和实施既涉及到员工个人的薪资待遇,也涉及到企业整体的薪酬策略。
合理的薪酬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国有企业薪酬制度的影响因素1. 政策和法规环境:国有企业薪酬制度受到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影响,例如国家对于国有企业员工薪资的管理限制等。
政策和法规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薪酬制度的调整和改革。
2. 企业绩效和发展状况: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通常与企业的绩效和发展状况挂钩。
企业绩效越好,员工的薪资待遇通常也越高。
因此,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调整。
3. 市场竞争和行业潮流:国有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行业潮流。
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国有企业薪酬制度需要与市场竞争和行业潮流保持一定的接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
三、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构建1. 绩效考核与奖励:国有企业应当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将员工的绩效与薪酬挂钩,通过给予绩效奖金等形式的奖励来激励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
2. 职位晋升与薪资晋升: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机制,为员工提供晋升的机会和途径,同时提高其相应的薪资水平,以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业绩水平。
3. 员工培训与发展:培训和发展是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之一。
国有企业应当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提供给员工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从而激励员工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国有企业薪酬制度与激励机制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薪酬制度与激励机制也在不断变革和完善。
国企优秀市场化激励方案
国企优秀市场化激励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也在不断探索市场化改革的道路。
优秀的市场化激励方案,不仅可以提高国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还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一、股权激励方案
股权激励方案是一种有效的市场化激励方式。
通过向员工发放公司股票或期权,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
同时,股权激励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二、绩效考核方案
绩效考核是另一种重要的市场化激励方式。
通过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客观地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为员工提供成长和晋升的机会,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三、薪酬激励方案
薪酬激励是一种基本的市场化激励方式。
通过为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可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此外,薪酬激励也可以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四、职业发展方案
职业发展方案是一种较为综合的市场化激励方式。
通过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和培训计划,可以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技能和知识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员工的职业满意度和忠诚度。
总之,优秀的市场化激励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促进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国企应该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激励
方案,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
国企薪酬激励机制改革政策解读
国企薪酬激励机制改革政策解读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进行,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相对于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在管理体制和薪酬激励方面存在一些瓶颈和问题。
为了提高国有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竞争力,必须进行薪酬激励机制改革。
本文将从政策层面进行解读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改革政策,以期对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改革政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一直以来受到诟病。
传统的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以“铁饭碗”为核心,即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多数情况下与个人和企业的绩效无关,而是根据工龄、职位和政策规定来确定的。
这种薪酬激励机制导致了国有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绩效不明确,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相比之下,私营企业采用的薪酬激励机制更加灵活和激励,能够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而且,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在效率和公平性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传统的薪酬激励机制偏向于保障员工的工资和福利,而忽视了员工的绩效和贡献。
这使得那些工作勤勉、业绩突出的员工和那些懒散、业绩平庸的员工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不利于形成积极的工作氛围。
由于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不够灵活和激励,导致了企业的整体效率偏低,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改革的政策出台为了解决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改革。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1. 完善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国家要求国有企业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体系,并将绩效作为薪酬激励的重要指标。
这意味着国有企业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将与其个人和企业的绩效挂钩,绩效考核结果将直接影响员工的工资和晋升机会。
这样的政策旨在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促使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
2. 强化薪酬激励机制的灵活性国家要求国有企业在薪酬激励机制中更加注重灵活性,通过多种激励手段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国有企业薪酬激励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国有企业薪酬激励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体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薪酬激励体系的改革和完善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员工积极性、创造力和竞争力,因此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薪酬激励体系的现状出发,探讨其改革和完善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一、国有企业薪酬激励体系的现状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薪酬水平普遍较低,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动力不足。
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体系相对比较僵化,难以激励员工的创新和创造力。
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体系普遍缺乏公平性和科学性,容易引发员工的不满情绪和离职潮。
国有企业薪酬激励体系的现状亟待改革和完善。
国有企业薪酬激励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有企业是国家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命脉,只有薪酬激励体系合理,才能更好地激发国有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使国有企业更具竞争力。
国有企业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薪酬激励体系合理,才能更好地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企业形象。
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体系改革,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减少员工的流失率,降低用工成本,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国有企业薪酬激励体系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为了改善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改革。
可以适当提高国有企业员工的薪酬水平,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可以建立灵活多样的薪酬激励体系,包括提供员工学习培训的机会、提供员工发展晋升的空间、建立优厚的绩效奖金制度等。
可以建立公平科学的薪酬分配机制,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切实提高薪酬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还可以建立员工参与薪酬决策的机制,增加员工对薪酬激励体系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国有企业薪酬激励体系改革的思路应该是以激励为核心,以公平为基础,以科学为指导。
国有企业薪酬激励体系改革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风险与挑战。
国有企业薪酬激励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国有企业薪酬激励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所有和控制的企业。
这些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其中之一是如何建立起一套适合国有企业的高效薪酬激励体系。
在传统的国有企业中,薪酬福利大多是按照级别和职位来划分的,薪水的涨幅也很受限制。
这种传统的体制在现代经济中已经难以满足员工的需求,也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员工。
因此,国有企业需要改革和完善薪酬激励体系,以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具体策略如下:1. 建立灵活的薪酬体系。
灵活的薪酬体系可以根据不同的职务和能力为员工制定不同的薪酬方案。
这种体系可以实现薪酬与员工能力和绩效的匹配,激励员工发挥最大潜力。
2. 引入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可以衡量员工的工作表现,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应该给予更高的奖励。
这样可以鼓励员工积极工作、创新和担当,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3. 提供额外的激励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绩效奖金、免费培训、职位晋升等。
这种额外的激励可以吸引员工留在企业内部发展,也可以鼓励员工自我提升,使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4. 提供更好的福利保障。
这些福利可以包括健康保险、退休保障等。
这些福利措施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5. 建立透明的薪酬管理机制。
透明的薪酬管理机制可以让员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薪酬,进而提高员工的信心和工作积极性。
透明的薪酬管理机制可以让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对于薪酬待遇的影响,也可以让企业更为公正地分配薪酬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总之,国有企业薪酬激励体系的改革和完善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通过建立灵活、激励、透明的薪酬体系,提供额外的激励措施和福利保障可以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国有企业薪酬激励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国有企业薪酬激励体系的改革和完善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在薪酬激励体系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薪酬激励的必要性、目标、主要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讨论。
国有企业薪酬激励的必要性一方面,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有着特殊的政治和战略地位。
需要通过薪酬激励来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和竞争力,实现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不断完善,员工的劳动力供给越来越灵活多样化,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国有企业必须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以保证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国有企业薪酬激励的目标国有企业薪酬激励的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要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要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提高员工的稳定性和企业的凝聚力。
要建立公平公正的薪酬分配机制,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提高薪酬的公信力和社会认可度。
国有企业薪酬激励的主要内容国有企业薪酬激励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要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包括薪酬结构和薪酬制度等。
薪酬结构要科学合理,能够在激励员工的同时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薪酬制度要公正透明,让员工感受到公平的待遇。
要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将薪酬与个人和团队的绩效挂钩,通过绩效考核来激励员工。
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包括激励制度、分配机制和管理措施等。
激励制度要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能够适应不同岗位和员工的需求;分配机制要公平公正,能够体现劳动价值和贡献;管理措施要科学规范,能够确保薪酬激励的有效性。
国有企业薪酬激励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尽管国有企业薪酬激励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薪酬激励机制还不够灵活多样化,不能充分满足员工的需求。
薪酬激励没有与绩效挂钩,不能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薪酬分配不公平,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影响了公平公正的薪酬体系的建立。
国有企业正激励管理办法
•引言•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概述•国有企业正激励管理方法•国有企业正激励管理实施方案•国有企业正激励管理效果评估目•国有企业正激励管理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录背景介绍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研究内容分析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国有企业正激励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建议。
研究方法和内容国有企业定义和特点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概念和重要性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可以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两类。
正激励包括薪酬、奖励、晋升、培训等方式,旨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负激励包括惩罚、降职、淘汰等方式,旨在约束员工的行为。
目前,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如薪酬水平不合理、奖励措施不科学、晋升渠道不畅等,导致部分员工缺乏积极性和创造力,影响了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的分类和现状VS薪酬激励绩效奖金制度福利待遇建立与业绩挂钩的薪酬体系010203提供培训机会建立培训奖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培训奖励机制培训评估机制表彰制度设立表彰制度,对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
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培育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员工关爱计划实施员工关爱计划,关注员工的家庭和生活,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精神激励薪酬管理实施方案03晋升激励晋升管理实施方案01晋升通道02晋升标准工作管理实施方案工作轮换根据工作需要和员工能力,对员工进行岗位轮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增加工作乐趣。
工作丰富化通过增加工作任务和职责,使员工工作更具挑战性和成就感。
弹性工作制度允许员工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情况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和地点。
1培训管理实施方案23根据企业战略和员工职业发展需求,分析员工的培训需求。
培训需求分析根据培训需求分析结果,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制定按照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并进行效果评估,确保培训效果。
培训实施与评估员工关怀表彰奖励企业文化建设精神管理实施方案薪酬管理效果评估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公平性晋升管理效果评估晋升通道晋升标准晋升实施效果工作管理效果评估培训管理效果评估培训计划01培训内容02培训实施效果03企业文化员工关怀团队氛围精神管理效果评估背景介绍A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案例薪酬激励制度实施效果晋升激励制度B国有企业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能力提升、职位匹配等因素,为员工提供晋升机会,并制定相应的晋升标准和程序。
国有企业改革的股权激励机制研究
国有企业改革的股权激励机制研究章节一:引言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股权激励机制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国有企业改革中股权激励机制的设计和实施情况,以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挑战。
章节二: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1. 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存在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此外,国有企业还面临经营决策不灵活、激励机制不完善等挑战。
2. 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为了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和绩效,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
股权激励机制的引入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绩效。
章节三: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机制的设计1. 股权激励机制的类型:股权激励机制包括股票期权、股票奖励和股权回购等方式。
每种方式都有不同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需要根据企业的特点和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方式。
2. 股权激励机制的设计要点:设计股权激励机制需要考虑激励对象、激励对象比例、激励条件和激励周期等要素。
同时,还需要与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相结合,形成相互补充的激励机制。
3. 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方式: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并进行合理的宣传和培训。
同时,针对不同的激励对象,可以采取不同的实施方式,如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期权计划等。
章节四:股权激励机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1. 激励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股权激励机制可以使员工意识到自己对企业的贡献与回报之间的直接联系,从而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和业绩。
2.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激励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股权激励机制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业绩和市场地位。
3. 提升企业价值和股东利益:股权激励机制可以通过使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分享企业成果,提高企业的价值和利润水平,从而增加股东的投资回报。
章节五: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机制的挑战和对策1. 激励约束与责任分担: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机制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平衡激励约束与责任分担的关系,避免激励机制过于宽松或过于严苛。
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国有资产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对于实现国家资产增值、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和提升绩效,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进行论述。
一、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的绩效考核是对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一次总结评估,是激励机制的基础。
绩效考核的目的在于检验企业的经营状况,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和氛围,激励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推动企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绩效考核内容绩效考核的内容应从各个方面全面考察,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等几个方面。
其中,经济效益是考核的核心,主要通过财务指标、成本控制、利润增长等来评估企业的经济效益。
管理水平主要从组织结构、人员安排、流程规范等方面来考核。
创新能力是考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是否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
社会责任主要从企业在环境保护、员工福利、社会公益等方面履行的责任进行考核。
三、绩效考核指标绩效考核指标的选择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常用的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利润增长率、市场份额等经济效益指标;员工满意度、工作质量等管理水平指标;创新产品研发数量、技术创新能力等创新能力指标;环境污染治理、员工培训等社会责任指标。
指标的选择应符合企业战略目标,并能够反映企业的绩效情况。
四、激励机制设计激励机制的设计是绩效考核的重要环节。
激励机制应基于绩效考核结果,并能够与员工的工作密切相关,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常用的激励方式包括薪酬激励、晋升机会、培训机会等。
要创造良好的激励环境,激励机制必须公开透明、公正公平,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会得到认可和回报,从而形成共同进步的动力。
五、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建议为了提高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的效果,有几点建议:第一,建立起科学的指标体系,确保指标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第二,注重公平公正,避免任性评价和随意性决策;第三,建立强化员工培养的机制,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第四,定期评估和调整机制,及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
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作为国家的重要资源,国有企业的发展与稳定是保障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如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公司治理,实施科学的股权激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及股权激励,旨在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一、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是指通过规则、制度和程序等对企业各层级的权力关系进行约束和协调。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公司治理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更是关系到国家的利益、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1.法律法规的引导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首先要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并建立一套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国家应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明确国有企业的权责义务,确保国有企业遵守市场规则,避免出现权力滥用、腐败等问题。
2.独立董事的设置为了保证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公平公正,应设立独立董事,并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独立董事应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丰富的经验,能够提供有效的监督和咨询,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中要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通过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时发现和预防各类风险,减少国有企业经营风险,保障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股权激励是指通过给予员工或管理者公司股权,使其与企业利益相关,从而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绩效。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股权激励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工作动力,促进企业发展。
1.设立员工持股计划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员工持股计划,将一定的股权分配给员工。
这样可以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引入外部投资者国有企业可以引入外部投资者,分享一定的股权。
外部投资者不仅为国有企业注入资金,还可以带来更多的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
与外部投资者合作,有助于国有企业提高治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国有企业改制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改制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励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经济管理的重要议题之一。
国有企业改制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励机制的问题,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和设计激励机制,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改制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励机制的相关问题。
一、国有企业改制的背景和意义国有企业改制是指将传统的国有企业转变为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
改制的目的在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降低行政成本,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重构其组织架构、调整人员编制,实施灵活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国有企业改制的意义在于推动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的合理设计则是实现国有企业改制目标的重要手段。
二、人力资源管理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在国有企业改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优化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培养和留住优秀人才,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 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企业战略和业务需求,制定人力资源的需求与供给计划,以确保企业具备合适的人员数量和结构。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人力资源规划需要根据企业的新定位和业务发展方向,针对性地进行人员调整和招聘。
2.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指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评估标准,对员工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激励,以促进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提高业绩。
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绩效管理需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对员工的贡献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认可,同时对低绩效和不适应企业新模式的员工予以调整或解聘。
3. 员工培训与发展员工培训与发展是指通过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知识储备,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在国有企业改制中,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重视员工的培训与发展,培养具备新业务能力的经理和技术人才,以满足企业改制后的发展需求。
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是国有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对其绩效进行评估并建立激励机制,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的高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绩效评估的必要性,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激励机制。
一、国有企业绩效评估的必要性绩效评估对于国有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评估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并进行科学决策。
通过评估指标的设立和数据收集,可以客观地对企业进行全面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其次,评估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通过评估结果,企业可以识别出效益较低的部门或环节,并采取措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评估结果对于政府决策和社会监督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公开透明的绩效评估,政府和社会可以对国有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监督,确保企业按照规定目标履行社会责任。
二、国有企业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然而,目前国有企业绩效评估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评估标准不够科学合理。
部分企业依靠简单的财务指标进行评估,忽略了一些非财务因素的影响。
其次,评估过程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由于没有明确的评估流程和标准,容易导致评估结果受到管理层主观意识的影响。
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缺乏针对性的评估指标和方法。
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国有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目标,需要有针对性的评估标准和方法。
三、有效的国有企业绩效激励机制为了促进国有企业的绩效提升,建立激励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目标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
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需要有不同的激励政策,包括薪酬激励、职业发展机会、股权激励等。
其次,应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评估指标要全面、科学、合理,并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
同时,要加强对评估结果的监督和公正性的保障。
此外,还应加强激励机制的透明度与公开性。
激励政策的实施过程和评估结果都应向内外部员工和利益相关者公开,确保公正和公平。
国有企业改革与激励机制设计
输标02入题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国有企业改革与激励机制 设计的理论探讨,并加强实证研究,为实际操作提供 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01
03
未来研究可以关注国有企业改革与激励机制设计的动 态变化,探究其在不同阶段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
04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激励机制设计也需要 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需要进行改 革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提高竞争力。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探讨国有企业改革与激励机制设计的关系,旨在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 实际操作指导。
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国有企业改革与激励机制设计,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也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激励机制设计理论。
02
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改革背景
经济体制转型
提高效率和创新能力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需要激 发企业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通过改革国有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 ,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创新能力。
所有制改革
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实现多种所有制 共同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改革历程概述
初步改革阶段
放权让利、承包经营等,初步探索企业自主经营和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监督机制不完善,缺乏 对激励机制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
价,导致激励效果不佳。
05
国有企业改革与激励机 制设计优化建议
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
股权结构多元化
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发展混合所有制等方式, 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提高企业治理水平。
薪酬改革三部曲
• 市场化的关键是政企分开,企业以营利为主要目 标,经营业绩完全取决于市场竞争的结果。
SINCHEM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 现行办法的局限:行政化色彩;统一规 则难以准确反映不同类型的企业实际状 况;针对性不强,薪酬决定与企业负责 人的责任和贡献不完全匹配;激励机制 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 结论:现行的体制和制度安排难以完全 解决有企业的激励问题。
SINCHEM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 第二步(2006年底开始起步),通过建 立规范的董事会,实现由国资委统一制 定薪酬向企业自主决定薪酬转变。
• 首先是要设立真正代表出资人利益的董 事会,解决出资人到位问题。
• 董事会根据国资委的薪酬原则,在一定 范围内决定企业负责人薪酬。
• 国资委负责与企业董事会的沟通指导。
SINCHEM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 主要工作:制定了外部董事薪酬管理办法和董 事会试点企业薪酬管理办法;参与董事会试点 和试点企业的薪酬管理。
• 成效:行政管理有所减弱;薪酬制定更贴近企 业实际;为进一步改革积累了经验。
• 局限:主要是改革不配套,董事会权责不到位 ,企业负责人管理没有进入市场,国有企业的 体制机制没有彻底转换,薪酬激励难以市场化 。
SINCHEM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第三步改革思考:在国有企业体制机制与市场接轨 的基础上,其负责人薪酬激励制度完全与市场接 轨。这需要一系列的改革:
国企薪酬激励制度改革的三部曲:
SINCHEM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激励机制研究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激励机制研究国有企业是我国的重要经济支柱,在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改革重组、调整发展等多个阶段,但在管理层面上的问题却始终存在,其中之一便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报酬激励机制。
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报酬激励机制。
一、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问题的现状分析在2015年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报告中,对于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1.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报酬水平较高。
在国有企业高管薪资榜单中,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石化等央企的高管都名列前茅,他们的薪资在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以上,这与我国工薪阶层的收入差距十分明显。
2.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仍有待完善。
虽然仍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采用固定薪酬制,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通过股权激励、期权激励等形式来激励高管和关键岗位员工。
但这些激励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激励方案设计不合理、激励对公司股东的利益影响较大等。
3.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需要加强。
尽管许多国有企业高管拥有学历和工作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但是在企业管理经验、思维方式、业务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
这些短板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果,也影响到高管的激励机制的实施效果。
二、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激励机制的改革要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激励机制,实现高管薪酬的合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确定高管薪酬的总额与构成。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高管薪酬既需要考虑行业、地区、企业规模等因素,也需要考虑企业发展阶段、激励性要求等因素。
应该制定严格的薪酬构成机制,让高管们的薪酬更具绩效导向性。
2. 推进激励方式的多元化。
国有企业应该在企业治理结构中设立和完善股权激励和期权激励等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高管和关键员工,提高公司员工业绩水平。
3. 强化高管综合素质的培养机制。
应该加强对国有企业高管的培训和选拔工作,完善企业的下属运营体系,为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进一步提高高管的能力水平和管理水平。
国有企业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和薪酬制度
NO.10.2005・53・会计群体对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产生认同感和向心力,对不良的职业道德行为发自内心地进行批判和摒弃,从而净化行业风气,纯化会计职业道德环境,提高会计群体职业道德水平,以至于对整个社会的道德环境产生良好影响。
2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监督机制的建立会计行业职业道德评价是指会计行业系统对会计人员及其工作活动过程中遵循职业道德状况所做出的评价判断。
它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置于单位内部和社会公众的督导之下,迫使“道德法庭审判”起到道德自律的强大威慑力。
(1)确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方法,对会计人员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方法是指为了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风尚,达到抑恶扬善的目的,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行为进行职业道德评价时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可以采用考核评分的评价方法,由财政部门根据会计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以及会计法纪、制度要求,将会计道德行为的种种表现分成若干项目,并确定各项目的评分标准,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程序,对会计个体道德行为进行考核的一种评价方法。
具体可采用内部评价方法中的“考核评分方法”与外部评价方法中的“客户评价方法”相结合。
具体可采用个人评分和集体评分两种方法。
可包括自检:由会计人员个人对照标准要求来进行检查评分;互检:由个人所在的部门组织群众相互进行检查,按标准评分;明检:由本单位领导组织相互进行检查,按标准评分;暗检:由本单位领导和上级机关不定期地深入基层暗中检查,并按标准评分。
(2)建立监督机制,以使评价结果客观、公正,使被评者信服。
具体的监督方法可以采用社会监督。
即建立社会监督制度,公开评分标准,定期或不定期聘请社会各界群众代表参与评比,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公开评分,张榜公布。
可以通过客户评价的方法。
因为客户作为旁观者,较易对会计行为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具体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深入客户进行调查研究。
调查的方法可多种多样,主要可采用问卷调查、与客户座谈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西安交通大学 管理学院 , 陕西 西安 710049; 2. 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 北京 100084)
[摘
要 ] 国有企业应根据独股独资 、 独股多资和多股多资 三种情况 , 分类构 建治理结 构模式 , 并根据国 有企业 目标属 性
与国有企业负责人产生途径的不同 , 对国有企业负责人 实施非市场化 、 准市 场化和市场 化三种不 同模式的激 励报酬 。 由此 反 观实务 , 国资委推行国有企业董事会制度以及 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市场化激励可能存在政策偏差 。 [ 关键词 ] 国有企业 ; [ 中图分类号 ] F276. 1 分类治理 ; 激励报酬 [ 文章编号 ] 1007- 9556( 2007) 04- 0085- 06 [ 文献标识码 ] A
( 1. School of Management, Xi 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 an 710049; 2. College of Economic M anagement,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should build up governance model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and different path, and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should practice 3 different kinds of incentiv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ayers of marketing. Based on these, the authors think there might be some possible errors in board system presented by National Assets Council and in market incentives. Key Words: state- owned enterprise; governance classification; incentives
2007 年 4 月 第 29 卷 第 4 期
山/ 西/ 财/ 经/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ShanX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 niversity
Apr . , 2007 Vol. 29 No. 4
工商管理
国有企业分类治理与激励报酬分类设计
兼评国资委推行董事会制度与市场化激励制度中可能的政策偏差
[ 收稿日期 ] 2007- 03- 01 [ 作者简介 ] 高志谦 ( 1970- ) , 男 , 河北无极人 ,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 学院博士研 究生 , 研 究方向是 会计学 ; 崔 男 , 河北蔚县人 ,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 , 研究方向是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 。
宏 ( 1969- ) ,
业 ; 三是由省级和市( 地 ) 级政府共同出资、 由这两级 国资委代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 四是由中央、 省和市 ( 地 ) 三级政府共同出资、 由这三级国资委代行出资 人职责的企业。 除了! 纯∀ 国有企业之外 , 各级国资委管辖的国 有企业还包括多股且多资的企业, 即企业的股份里 含有非国有的成分。这样, 不仅出资主体不同, 而且 各主体的性质也不 相同, 既有 国有的, 又有非国有 的 , 这一类企业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国有企业股东 及具体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主体不同, 必然带来企业 治理结构的不同。 ( 二 )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分类模式 考虑到国有企业股东的唯一性与履行国有资本 出资人职责主体的多层次性 , 对不同类型国有企业 的治理结构应依据既体现股东权利、 又维护具体出 资人特殊利益, 且有助于减少代理成本、 提高管理效 率的原则, 进行分类治理。 ( 1) 独股独资的国有企业 不设股东会 ( 因为只有一个股东 ) , 也不需要设立董 事会 ( 因为只有一个出资人 ) 。在这种模式下 , 出资 人直接委托经理层经营管理企业, 并且通过设立监 事会来进行监督, 总经理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 2) 独股多资的国有企业不设股东会, 但要设立董事会 和监事会。此时, 董事长出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 董 事会作为协调不同出资人利益的共同机构 ( 类似于 股东在企业设立的一个! 常驻协调机构∀ ) , 行使国有 企业最高管理权, 监事会则行使对董事和经理的监 督权。( 3) 多股多资的国有企业必须按照现代企业 制度的要求 , 同时设立股东会、 董事会和监事会。股 东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可以协调不同股东的利益 , 而 董 事会作为体现全体股东统一意志的代理机构 , 是
图 1 国有企业治理 结构分类模式
2007 年 4 月 第 29 卷 第 4 期
山/ 西/ 财/ 经/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ShanX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 niversity
Apr . , 2007 Vol. 29 No. 4
企业的最高经营决策机构。此时 , 经理由董事会聘 任, 他们具体执行董事会的决策, 监事会则对董事会 和经理层进行监督。这样 , 通过权力的相互制衡, 可 以保证企业治理的相对有效。三种不同国有企业的 分类治理模式如图 1 所示。 ( 三) 董事会制度的本质: 兼评国资委推行国有 企业董事会制度可能的偏差 从理论上说,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突破口也许 是董事会制度( 胡一帆, 2004) 。因此 , 如何认识董事 会, 是正确认识并处理国有企业治理问题的关键。 由于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 现代企业的经理 人取得了企业的控制权 ( Berle and Means, 1932) 。可 以说, 在企业中拥有决策控制权的人就是企业的经 理人。企业股东选聘的董事( 会) 实质上拥有企业的 决策控制权, 也就是说, ! 董事就是经理人( 股东的代 理人 ) , 董事会就是经理人构成的企业管理层∀ ( 谢德 仁, 2004) 。然而, 在研究公司治理的相关文献以及 有关法律中 , 董事 ( 会) 通常被视为介于股东 ( 大会 ) 与经理人( 管理层) 之间的一个层次 , 其代表股东监 督经理人。在相当一部分文献中, 董事 ( 会 ) 与股东 ( 大会 ) 之间的代理关系是不存在的 , 其中的代理问 题也被有意、 无意地忽略掉了。在代理理论和基于 代理理论的企业理论中 , 一般只是分析股 东 ( 委托 人) 与经理人( 代理人 ) 之间的关系 , 认为股东与经理 人之间是不需要、 也不存在董事及董事会这个层次 的。 受此理论错觉的影响 , 早在国资委建立之初 , 专家、 学者们就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为国资委的运 作设计了一套方案 , 即以出资人身份为基础的现代 企业制度基本设计。具体而言 , 作为出资人, 国资委 参与组建所属公司的董事会, 由董事会代表其为公 司选定经营管理的领导班子, 并且对公司的重大举 措进行决策 ( 胡一帆 , 2004) 。事实上 , 国资委也采纳 了这样的建议。 其实 , 对董事( 会 ) 的正确定位应该是, 董事( 会 ) 不是股东的天然化身 , 董事( 会 ) 也是股东的代理人 , 董事会本质上是企业的经理层。因此, 董事 ( 会 ) 首 先是代理问题的一部分, 其次才是解决代理问题的 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部分。在董事( 会) 与股东之间的 代理问题未得到解决之前, 董事会制度并不能有效 地改进公司治理 , 甚至可能带来负效应。 ( 董事会制度的未来变迁有三种可能。 一是维 持现有制度安排 , 董事会仍然作为股东的化身 , 代表 股东对企业经理人行使选择、 激励和监督职能 , 但其
一、 引言 国资委成立以来 , 一直致力于在国有企业中组 建董事会、 在国内外选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推行企 业负责人经营业绩 考核制度等工 作。但在笔 者看 来, 其中仍有一些基本问题没有厘清, 如对国有企业 治理结构存在无视国有企业特性而照搬西方模式的 倾向 , 以及对企业负责人存在既强调市场化激励、 又 限制其过高报酬的! 矛盾∀ 心理。这两个问题若不能 有效地加以解决 , 将影响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和效 果。 国有企业是特殊企业 ( 金碚, 2002) , 其形成除了
意识形态的影响外, 更主要的是基于现实经济和社 会状况的需要 , 正如林毅夫所言 , ! 国有企业及其特 殊的治理结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产物∀( 林毅 夫 , 1997) 。也就是说 , 国有企业的存在有其经济和 政治依据, 且为数众多 , 从数量上看并不像是特殊企 业 , 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企业形式。同时 , 受意识形 态和理论认识的影响, !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一 直是试图寻找一种适合于所有国有企业的企业组织 形式, 并使之成为普遍适用的企业组织形式∀ ( 金碚, 2002) 。自 20 世 纪 90 年代理论界提出以建立现代 企业制度的方式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以来 , 大多数人
Governance Classification of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and Design Classification of Incentives
Some Possible Errors in Board System presented by National Assets Council and in Market Incentives GAO Zhi- qian1, CUI Hong 2
# 85 #
2007 年 4 月 第 29 卷 第 4 期
山/ 西/ 财/ 经/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ShanX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 niversity
Apr . , 2007 V公司法% 等进行改制 , 使之成为除所有者性质外在一切行为特征上都与其 他企业没有区别的企业。相应地 , 在企业治理结构 上, 照搬西方公司治理结构框架来改造国有企业也 就成了! 顺理成章∀的事情。无疑, ! 国有企业改革措 施&张冠李戴 了∀ ( 金碚, 2002) 。 当前 , 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 , 制度设计不 能一味模仿西方非国有企业的一般制度框架, 这种 做法只能带来更大的公司治理问题。笔者认为 , 解 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分类治理。 二、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分类创新模式 ( 一)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分类模式的实践依据 在国有企业推行治理结构上的分类治理有其充 足的实践依据, 这一实践依据源于国有资产管理新 体制下国有企业股东的唯一性与履行国有资本出资 人职责主体的多层次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要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 提下, 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 出资人职责, 享有所有权权益 , 权利、 义务和责任相 统一 , 管资产和管人、 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 制。关系国民 经济命脉和国家 安全的大型国 有企 业, 应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其他国 有企业由地方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 , 中央政府和省、 市( 地 ) 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也就 是说 , 国有企业统一由国家所有,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 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可以看出, 国有 企业的股东是唯一的 , 即国家 ( 其代表的是全 国人 民) , 但具体履行国有资本出资人职责的主体是中央 政府和省、 市( 地 ) 两级地方政府。三个不同层级的 政府( 国资委) 在国有企业经营中 , 都依照其范围享 有国有资本出资人利益, 即在国家统一所有的情况 下, 都可以作为国有企业的! 利益代表∀ 。这样 , 各级 国资委管辖的! 纯∀ 国有企业 ( 没有非国有出资方的 企业 ) 就包括两类: 一类是独股且独资的企业, 即企 业只有一个股东且只有一个出资方 , 这类企业完全 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投资建成, 各层级的国资委作为 企业唯一的出资人 , 代表国家独自拥有企业的所有 股权 ; 另一类是独股但多资的企业 , 这类企业的资本 金性质是国有的 , 但其出资人不是唯一的, 它是由不 同层级的政府投资建立的。这类企业又分为四种 : 一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出资、 由这两级国资委 代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 ; 二是由中央和市 ( 地 ) 级政 府共同出资、 由这两级国资委代行出资人职责的企 # 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