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形动物门new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生殖系统(reproductive system)


出现固定的生殖腺和生殖导管,以及前列腺、卵黄腺等附属腺体。
由于有外生殖器,扁形动物出现了交配和体内受精的现象。这是动 物从水生到陆生的一个重要条件。 • 大多行有性生殖,除少数单肠类是雌雄异体(少)外,其余都是雌 雄同体(多)。 • 多数经卵裂后发育为牟勒式幼虫(Mullers larva),幼虫呈卵形,8 个纤毛瓣可以游动,这种发育为间接发育。
扁形动物——吸虫纲(Trematoda)
(1)中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 寄生于人、狗、猫等动物的肝脏胆管中,病症为消化 不良、水肿、贫血、乏力、肝肿,可致肝硬化。 • 虫体柔软,扁平,透明如叶状前窄后宽,具口吸盘、 腹吸盘; • 精巢2个呈树枝状; • 体表具有角质层,无纤毛,角质层下有环肌、纵肌和 斜肌,但不发达; • 无体腔,各种器官埋藏在中胚层形成的实质中。
Figure 4 Cross section of planarians
扁形动物——呼吸、排泄系统
1、呼吸
• 体表渗透;厌氧生活(寄 生生活的种类可以)
2、排泄
• 多数扁形动物具有原肾管 系统(protonephridium system): 身体两侧有由外胚层内陷 形成的一对或数对排泄管 (excretory canal), 排泄管沿途一再分支形成 网状。

卵巢
生 殖 系 统
精巢
输精管 输卵管
交配囊
储精囊 阴茎
生殖孔
扁形动物——生殖、发育
三、扁形动物门的分类
1、涡虫纲 (Turbellaria):自由生活,体表腹面有纤毛,肠道发达。绝大 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水中,少数在淡水,极少数生活在陆地湿土中。代表 种类旋涡虫、平角涡虫、三角涡虫等
2、吸虫纲(Trematoda):体表无纤毛,消化道简单,具口吸盘、腹吸盘等
华枝睾吸虫
华枝睾吸虫生活史
• 终末寄主:人、狗、猫等动物的肝脏和胆管内 • 第一中间寄主:沼螺(纹沼螺、中华沼螺等) • 第二中间寄主;淡水鱼、虾(鲤鱼鲫鱼、沼虾等)。 其他常见种类: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 又名羊肝蛭,1379年在羊肝中发现,1960年在人体内发现。 是世界性牛、羊主要寄生虫 ,是世界上最大的寄生虫之一。 生活史: • 终末寄主:牛、羊及其它食草动物和人的肝脏胆管内。 • 中间寄主:锥实螺。
2.
具有3个胚层(triploblast):外胚层、内胚层和中胚层 (mesoderm)。
——即从扁形动物开始,在内胚层和外胚层之间出现了中胚层。
图1 辐射对称和二侧对称 Figure 1 Radial symmetry and bilateral symmetry
中胚层的出现对动物的结构和机能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大 的意义,也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
4. 不完全的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

具不完全消化系统,即有口,无肛门。肠是由内胚层形成的盲管。自由生活种 类消化道复杂,寄生生活种类的趋于退化(如吸虫纲)或完全消失(绦虫纲)。
5. 排泄系统(excretory system):出现原肾管型(外胚层内陷 形成)的排泄系统。

分布在身体两侧。排泄管通常有许多分支,末端是由帽状细胞和管状细胞组成。 管状细胞上有许多小孔,帽状细胞有若干根鞭毛不停摆动,使实质中的代谢产物
图6 涡虫神经系统
眼点

神 经 系 统 和 感 官
神经索
侧神经
2、感觉器官
• 眼点(eyespot):1对,体前端背侧。 • 构造简单:色素细胞(pigment cell)+ 视觉细胞
(sensory cell)——感知光线明暗,但不能成像。
• 耳突(ear rising):一对,体前端两侧。司味觉和嗅觉。 • 脑神经节附近有平衡囊(statocyst); • 体表各处分布有感觉细胞,感受触觉、化学刺激、水 流等。
*无体腔动物!
3. 皮肤肌肉囊(dermomuscular sac)


由中胚层分化形成复杂的肌肉构成,如环肌(circular muscle)、纵肌 (longitudinal muscle)、斜肌(diagonal muscle)。 肌肉与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相互紧贴而形成的体壁成为皮肤肌肉囊。除了有保护 功能,还强化了运动机能,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发展。
涡虫纲 吸虫纲 绦虫纲
习性 消化道
杆状体 吸盘 节片 代表动物
自由生活 复杂
有 无 无 三角涡虫
寄生生活 简单
无 有 无 肝片涡虫
高度寄生 无
无 有吸盘 小钩 有 猪(牛)带绦 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扁形动物——涡虫纲 (Turbellaria)
• 多自由生活,多数生活在海洋,少数生活在淡水,也有生活在土 壤中的。 • 体表有纤毛。
第四节 扁形动物门 (Platyhelminthes)
概述
具有三个胚层,两侧 对称体制,无体腔,出现 了器官系统。 自由生活的种类广泛生活 在海洋和淡水中,少数生 活在陆地潮湿的土壤中。
大多数营寄生生活(内寄
生或外寄生)。 全世界约12000余种,
我国发现近1000种。
一、扁形动物——进化地位
其意义表现在: 1) 中胚层的形成引起了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为动物体结 构的发展和各器官生理的复杂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 水平。 2) 促进了新陈代谢。中胚层形成复杂的肌肉层,增强了运动机能,使 动物有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摄取更多的食物;同时肠壁上也形成有肌肉,增 强了消化能力。 3) 由于新陈代谢的加强,所产生的代谢废物也增多,因此促进了排泄 系统的形成,开始有了原始的排泄系统——原肾管系统。 4) 由于运动机能的提高,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成为较集中的梯形神经系统. 5) 中胚层所形成的实质组织有储存养料和水分的功能,动物可以抵抗 饥饿和干旱(适应性增强)。
• 分类:过去一直根据消化管的有无及其复杂程度分为无肠目、单 肠目、三肠目及多肠目。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以生殖系统为主要 依据并结合消化管的结构进行分类较为确切、合理。
• 常见种类:旋涡虫(Convoluta)、微口虫(Microstomum)、平 角涡虫(Planocera)、真涡虫(Dugesia)、直口涡虫 (Stenostomum)。
吸附器官,多数为体内寄生虫,少数为体外寄生.代表种类三代虫、指环 虫、肝片吸虫、布氏姜片虫、日本血吸虫等。
3、绦虫纲(Cestoidea):体表无纤毛,无消化道,头节有吸盘和几丁质的
钩,大多具节片。全部营体内寄生。寄生在人或脊椎动物体内。 代表种类牛带绦虫、猪绦虫、狗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等。
扁形动物门的分类
和水一起进入排泄管,再由体表的排泄孔排到体外。 • 原肾管的功能主要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渗透压同时也排出一些代谢废物,但大多 的排泄物如含氮废物是通过体表排出的。
6.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和发育
梯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前端形成脑,从脑发出背、腹、侧3对神 经索,其中腹面的2条神经索最发达,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形成 梯形。
外胚层的表皮与中胚层的肌肉共同形成体壁。
实质 背腹肌 环肌 纵肌
上皮 基膜

纤毛 腺细胞 成杆状体细胞 神经索
间质细胞
吸虫的体壁结构
胞饮小泡
线粒体
刺 基膜
环肌 纵肌
线粒体 细胞核 间质细胞
绦虫的体壁结构
基质 微绒毛
表皮 环肌 纵肌 线粒体 基膜
细胞核
内质网
脂或糖原
消 化 系 统
肠道 咽 口
图4 涡虫 身体 结构
• 在人体内寄生的血吸虫主要有3种,即埃及血吸虫(S. haematobium)、曼氏血吸
涡虫纲
笄蛭涡虫
三角涡虫
海产涡虫
扁形动物——涡虫纲(Turbellaria)
Classical orders of Turbellaria and its possibl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扁形动物——吸虫纲(Trematoda)
• • • • 营寄生生活。 原始种类——体外寄生,高等种类——体内寄生; 有1-2个吸盘(sucker)或吸钩(hook); 成虫体表不具纤毛和腺细胞,被有保护和兼吸收营养的皮膜 (integumental membrane),消化系统趋于退化。 • 常见种类: • 三代虫(Gyrodactylus)、指环虫(Dactylogyrus)、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 japonicum)、布氏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 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
扁形动物——神经系统、感觉器官
1、神经系统
• 出现原始的中枢神经系 统(除原始种类):
扁形动物体前端有1 对发达的脑神经节 (cranial ganglion), 由脑神经节向后发出若 干纵行神经索(neural chord),神经索间有许 多横神经相连,形成梯 形神经系统(laddertype nerves system), 支配全身。
图5 原肾型排泄系统
A、帽状细胞和管状细胞;B、原肾系统
• 排泄管每个分支末端由帽状细胞(cap cell)和管细胞 (tubule cell)组成盲管: (1)帽状细胞盖在管细胞上,并伸出二条或多条鞭毛 悬垂于管细胞中央腔中; (2)管细胞壁具有许多微细小孔; (3)管细胞后端与原肾管分支相连,原肾管沿途有成 对的肾孔(nephridiopores)开口于身体背方两侧。 • 帽状细胞鞭毛打动似火焰,故又名焰细胞(flame cell):鞭毛打动驱动组织中水分进入管细胞,并沿原 肾管流向肾孔排出。 • 实验证明: 原肾系统主要是调节体内水分,又是排泄器官, 尤以淡水种类原肾管发达,海产种类不发达。
危害:
肝组织破坏,引起肝炎、肝硬化、胆管堵塞;虫体分泌的毒素 渗入血液,溶解红细胞,引起贫血、消瘦、浮肿、中毒。
图8 华枝睾吸虫生活史 Figure 8 Life cycle of human liver fluke (Colonrchis sinensis)
图9 肝片吸虫生活史
(3)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因此,扁形动物是动物进化中的一个新的阶段。
图2 牟勒氏幼虫
Figure 2 Muller’s larvae
二、扁形动物——生物学特征
• 身体通常背腹扁平,二侧对称;
• 三个胚层:体壁(body wall)由表皮和肌肉层共同形成皮 肌囊(dermomuscular sac)结构; • 消化管与体壁之间为实质组织; • 身体出现了器官系统: • 消化管——有口、无肛门; • 神经系统——梯状神经系统+多种感官; • 排泄系统——原肾形; • 自由生活、寄生(内、外)。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以三角涡虫(Dugesia)为例]
1、表皮和肌肉; 2、实质; 3、消化系统; 4、呼吸、排泄系统; 5、神经系统、感觉器官; 6、生殖、发育
● 肌肉层:分为三层: 环肌:紧靠在基膜下; 斜肌:位于中间,肌层薄; 纵肌:位于内层,肌层厚。 这种由单层上皮细胞和多层肌肉相互连接而组成的 体壁称为皮肤肌肉囊,具有保护和运动功能。
扁形动物——生殖、发育
• • • 中胚层的出现——导致出现了固定的生殖腺+生殖导管(输卵管、输精 管等)+附属腺体(前列腺、卵黄腺等)。 因具有外生殖器,扁形动物出现了交配、体内受精——动物由水生到陆 生的一个重要条件。 扁形动物大多数行有性生殖,多数雌雄同体,生殖器官构造比较复杂。 涡虫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 当饥饿时,内部器官(如生殖系统)被吸收消耗,惟独神经系统不受 影响,一旦有食物后,器官又可以重生。 脑内神经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和再生作用有关(再生过程中,神经分泌 细胞的数量增加)。 涡虫纲具有无性生殖的能力(主要是通过横分裂),且具有极性,这可 能与轴的生理学和发育的梯度有关。
1. 身体开始成为两侧对称(bilateral symmetry)
——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切面将动物身体分成左右相等的部分,
这种对称形式称为两侧对称(或左右对称)的体制: 两侧对称使动物运动定向,机体各部分结构和机能分化: 出现了明显的前、后、左、右、背、腹之分。 因此,两侧对称体制的出现是动物由适应水中漂浮生活到底栖爬行 生活的结果,也是动物进化到陆生爬行的先决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