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习俗】--------腊八粥
腊八粥:腊八粥-简介,腊八粥-起源_腊八粥
腊八粥_腊八粥 -简单介绍
腊八粥
夏历十二月初八,中国汉族地区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有的地方 是“腊八饭”)的风俗。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 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 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
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豆类放入锅中,煮 20 分钟左右,再倒入浸泡好的米类,熬煮 45 分钟 左右。6.待粥微微浓稠时放入蜜枣,继续熬煮片刻就可以离火。放入 冰糖,就可以实用。
腊八粥_腊八粥 -营养
老百姓在华岩寺喝腊八粥时的热闹情景
一般的热量在 380 克 440 卡路里,国人钟情腊八粥,食俗之外,也确 有些科学道理。清代营养学家曹燕山撰《粥谱》,对腊八粥的健身营 养功能讲得详尽、清楚,调理营养,易于吸收,是“食疗”佳品,有 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 作用。这些已都被现代医学所证实。
唐宋盛行腊八食粥的风俗,宋朝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记载着:“初 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 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
也。”另,吴自牧的《梦梁录》也说到:“十二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 各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亦名佛粥。”
清朝时,民间百姓准备腊八粥祭祀祖先,分赠亲友,以示祝福,又效 仿佛门施粥送福,特地送给穷苦人家;吃腊八粥更是宫廷盛事,皇帝、 皇后赐文武大臣腊八粥,也发放米果给各大寺院。旧时,腊月初八吃 腊八粥,算是大家万户的习俗,甚至主人会为家里的鸡狗喂上几勺, 花卉果树枝干上涂上几口,认为这样必能六畜兴旺、果实丰收,如童 谣里说道:“腊八粥,腊八饭,小鸡吃了就下蛋”。富察敦崇《燕京岁 时记·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 栗子、红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 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腊八节的传统祭灶与吃腊八粥习俗
腊八节的传统祭灶与吃腊八粥习俗腊八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相传始于唐朝,是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祭灶和享用腊八粥的习俗。
祭灶和吃腊八粥是这个节日最重要的传统活动,也是人们表达敬意和祈福的方式。
下面将介绍腊八节的传统祭灶与吃腊八粥习俗。
腊八节传统祭灶是中国民间的一项重要习俗。
祭灶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灶王爷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据传灶王爷是掌管家庭的神灵,每年都在腊八节前夕离开家庭,到天庭述职,然后在腊八节当天返回。
因此,家人们要在腊八节前夜为灶王爷预备好丰盛的祭品,以示诚意和尊敬。
祭品通常包括水果、糕点、米酒等,摆放在供桌上。
在祭祀的过程中,人们会点燃香烛,手持双手合十,向着供桌向灶王爷祈祷。
祭拜完毕后,家人们会一同品尝祭品,以示团圆和祈福之意。
除了祭灶,腊八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是吃腊八粥。
腊八粥是一道由多种杂粮、果仁和豆类制成的浓稠粥食。
吃腊八粥的习俗传统悠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腊八粥的原料包括糯米、红豆、花生、栗子、枸杞等,各地的腊八粥配方可能略有差异。
制作腊八粥需要提前将杂粮浸泡,然后煮熟,再加入糖和其他调料,慢慢熬煮成稠密的粥食。
腊八粥食物的制作和享用过程体现了人们对于丰收的庆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吃腊八粥的习俗有着深厚的寓意。
首先,腊八粥意味着家庭的团聚。
无论是在家中亲手制作还是外出购买,人们都会邀请家人、亲友一同品尝腊八粥。
这象征着亲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家庭的温暖氛围。
其次,腊八粥象征着对于丰收和富饶的祈愿。
在农耕社会,人们希望来年能够有一个好的收成和繁忙的生活。
腊八粥中的杂粮象征着多样化的粮食产出,而且杂粮富含营养,有益健康。
因此,人们吃腊八粥也是一种祈求来年生活富足和健康的意愿。
腊八节的传统祭灶和吃腊八粥习俗虽然古老却一直流传至今。
每年的腊八节,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能看到人们参与这些习俗的身影。
通过祭灶和吃腊八粥,人们表达了对灶王爷和祖先的尊敬,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知识积累)腊八粥的来历习俗及故事传说
腊八粥的来历习俗及故事传说腊八粥的习俗,已非佛门所有,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农历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
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腊八粥的来历习俗及故事传说,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腊八粥的来历习俗腊八粥的故事传说各地腊八节习俗介绍腊八粥的来历习俗腊八节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八。
这一天在中国,家家户户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粥又叫八宝粥。
相传腊八粥来自印度,它的普及多亏了佛教。
众所周知,农历的十二月初八也是佛祖悟道成佛之日。
根据民间传说,在未成道之前,释迦牟尼周游了印度许多地方。
一天,他又累又饿,昏倒在路边。
一位牧羊姑娘发现了他,给他饭吃,释迦牟尼很快恢复了体力。
然后,他在附近的河里洗了一个澡,独坐在菩提树下,静观思维。
苦行六年后,终于在腊月初八之夜一睹明星而悟道成佛。
牧羊姑娘的饭食是用大米和糯米加上些在大山里采摘的新鲜野果做成的。
从那时起,释迦牟尼的追随者就开始用新粮米和鲜果做粥。
粥要从腊月初七开始,一直煮到第二天黎明。
这种粥象征性地用来祭佛。
农历十二月初八就成为“佛祖悟道纪念日〞。
大约在九百年前,宋朝时代,腊八粥开始传人中国。
根据文字记载,为了表示对佛陀的忠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大的佛教寺院都提供用大米和其他香料一起煮成的粥。
大约五百年前,明朝年间,腊八粥已成为一种圣餐,以至于节日期间皇帝们把它赠给他们的官员。
由于腊八粥受到封建社会上层阶级的青睐,也就很快在全国普及开来,到现在一直作为传统食品受到尊崇。
现在,我们习惯上称腊八粥为八宝粥,指的是做这种粥需用许多种有营养的配料。
这里介绍一下制作八宝粥的特殊方法。
首先把糯米、小米、高粱、栗子、干枣、花生、杏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其他干果一起煮,然后再加红糖。
这样做出来的粥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也可以加上红豆,菜豆,松子仁,莲子,或者另外一些有营养或美味可口的东西。
这样,你会发现粥的配料已远远超过八种。
实际上,八宝粥用的配料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民俗传说腊八节的吃腊八粥与挂蒜头
民俗传说腊八节的吃腊八粥与挂蒜头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在腊八节这一天,有两项习俗备受关注,那就是吃腊八粥和挂蒜头。
这两项习俗在中国民间一直广泛流传,并且与传说中的故事紧密相连。
腊八粥,作为腊八节的重要食物,早在古代就开始食用。
据传说,吃腊八粥的习俗起源于佛教传说中的一段故事。
据传,释迦摩尼的母亲摩耶夫人在佛陀诞生前,就梦到一位半身象、半身人的圣者替佛陀洗澡,并说佛陀将来将成为“树王”(即佛陀出家修行后坐在菩提树下获得大悟)。
为了庆祝佛陀出生,摩耶夫人决定在腊八这一天给众人挥洒法喜。
于是,在腊八的早晨,摩耶夫人亲手熬制腊八粥,并用腊八节的日出作为吉时,将腊八粥分赠给众人。
在佛教民众的传颂中,佛陀出生之日就是人们应该相互施与爱心的日子,而腊八粥则成为了表达这份爱心的象征。
腊八粥的制作过程通常非常讲究,在选材上多以五谷杂粮为主,比如大米、红豆、薏米、黑米、花生等。
将这些杂粮洗净之后,加水煮熟,再加入红枣、枸杞、莲子、百合等各种配料,煮成稠糊状即可。
腊八粥的味道香甜可口,滋补养生,因此吃腊八粥已成为了中国传统的习俗之一。
与吃腊八粥相伴的另一项传统习俗就是挂蒜头。
在腊八节这一天,许多人会在门口、窗户或者居家的各个角落挂上鲜蒜头,寓意着驱邪旺福、辟邪避灾。
这一习俗也是源自于一则民间传说。
相传,在古时候的某个农村,有一条凶猛的恶龙常常出没,给村民们带来无尽的灾厄。
为了驱逐这条恶龙,村民们向一位智者求助。
智者告诉村民们,用大蒜作为护身符可以辟邪驱灾。
于是,村民们纷纷将蒜头系在房屋的门窗上,结果竟然成功地驱走了恶龙。
自此以后,挂蒜头成为了人们辟邪的象征,特别是在腊八节这一天,更是习俗传承得最为广泛。
腊八节的吃腊八粥和挂蒜头不仅仅是人们寄托祝福的方式,更是民间故事与传说在人们生活中的延续。
这些习俗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底蕴,更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吃腊八粥,人们期望新的一年能够平安健康、富有收成;而挂蒜头,则是为了避邪辟邪、驱凶趋吉,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中国传统的腊八节喝腊八粥和祭祖习俗
中国传统的腊八节喝腊八粥和祭祖习俗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庆祝。
腊八节的习俗非常丰富,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习俗是喝腊八粥和祭祖。
这些习俗代表着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祖先的敬意。
腊八节的习俗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这个节日当天,人们会亲自动手制作腊八粥,这是一种由多种杂粮和豆类煮成的粥。
腊八粥的制作过程需要提前一天晚上开始,先将各类豆类和杂粮浸泡,第二天清晨再将它们一起煮熟。
这样制作出来的腊八粥香味扑鼻,口感丰富,营养丰富。
喝腊八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视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人们认为喝腊八粥可以保佑身体健康、人民安康。
一家人在腊八节早上会围坐在一起,品尝这碗温暖的粥。
他们会一边品尝着腊八粥,一边用香蕉叶或者红纸包裹着糕点和水果,作为一种祭品,供奉给祖先。
这象征着人们对祖先的感激之情和对来年的美好祝愿。
除了喝腊八粥,腊八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是祭祖。
根据中国传统,在腊八节这一天,家庭会在家中的祠堂或者祖坟前举行祭祀仪式。
这个仪式的目的是向祖先表达敬意,并祈求祖先的保佑和庇护。
家人会整理祠堂或者祖坟,烧香、烧纸和上供物,祈祷着祖先的灵魂得到安宁和和谐。
祭祖仪式通常由家庭的长辈主持,整个家族会参与其中。
人们会穿上整洁的服装,准备好各种祭祀用品。
在仪式开始之前,家人会共同念诵祈福的经文,然后逐个轮流上香、献花和上供物。
最后,人们还会合家团圆,举杯祝酒,互相祝福。
这样的祭祀仪式不仅能够让人们缅怀祖先,感受到家庭的凝聚力,也意味着新年的开始。
腊八节的喝腊八粥和祭祖习俗是中国文化中独特且重要的一部分。
这些习俗传承了几千年的历史,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喝腊八粥让人们身心得到滋养,寓意着团圆和祝福;祭祖习俗让人们感激祖先的付出,并祈求他们的祝福和庇佑。
正因为这些习俗,腊八节成为了一个家庭团聚和感恩的日子。
腊八节的喝腊八粥和祭祖习俗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尊重。
这些习俗代代相传,不仅让人们记住了家族的历史,也让人们体会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情感纽带。
腊八节有哪些习俗
腊八节有哪些习俗
腊八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腊月初八这天庆祝。
以下是腊八节常见的习俗:
1.吃腊八粥:腊八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是吃腊八粥。
腊八粥是一
种由多种特殊材料制成的粥,如大米、红豆、花生、栗子等。
吃腊
八粥有平安健康、防灾避祸的寓意。
2.祭祀祖先:在腊八节,人们会祭拜祖先,向他们致以敬意和
感谢。
人们在庙堂或家中的神龛前焚香,献上鲜花和食物,祈求祖
先的保佑和福气。
3.禁针乞丐:一些地区有禁针乞丐的习俗,人们相信给乞丐一
个针会带来厄运。
因此,人们在腊八节时会回避给乞丐针,以避免
给他们带来不幸。
4.祭灶:腊八节也是祭灶的日子。
人们会在灶台前献上供品,
祈求灶神保佑家庭和农田的丰收。
5.___:一些地区的腊八节会有捞宝的活动。
人们将一些有寓意的物品放入水池或长桌上,然后用盆或筷子进行捞取。
捞到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含义,比如代表财富、健康、幸福等。
6.走庙会:腊八节期间,人们还会走庙会,观看民间表演和游乐活动。
庙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小吃、游戏摊位和传统手工艺品,人们可以享受欢乐和购物的乐趣。
腊八节的习俗丰富多样,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习俗和传统。
这些习俗都代表着人们对于祈求健康、平安和幸福的美好愿望。
腊八粥的由来和风俗
腊八粥的由来和风俗腊八粥的由来和风俗腊八粥腊八粥的由来:典故一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
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
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
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
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
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典故二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
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典故三早先年,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和两个儿子。
老两口非常勤快,一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
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
家里存的各样粮食是大囤满、小囤流。
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两口精心培育,结出的枣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小日子过得挺富裕。
腊八节习俗
腊八节习俗腊八节习俗1、吃腊八粥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
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
2、祭祀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
祭祀的对象包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
唐宋后来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习惯在这天祭佛。
部分地区很隆重。
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的习俗。
而且,腊八节还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节日。
所以,在腊八节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灵、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头。
3、吃冰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
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4、泡制腊八蒜北京、华北大部分地区还有在这天泡制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
旧时商号在腊八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账目盘点出来,算清楚这一年的收支盈亏。
债主还会在腊八这天提醒欠钱人家准备还钱。
腊月里人们讲究忌讳,所以就用与“算”字同音的“蒜”,来代替算账的“算”。
也因此,腊八蒜虽然好吃,市面上却没有卖的。
腊八粥的由来及各地习俗
腊八粥的由来及各地习俗一、腊八粥的由来腊八粥,也被称为“佛粥”,是由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日所吃的一种粥演变而来的。
据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之前,曾苦修六年,每天仅以野果为食。
在他即将成佛的腊月初八日,天上的诸佛为他示现并供养了“五味五谷杂粮”的粥,这便是腊八粥的起源。
在中国,腊八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
南宋时期,民间便有了在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
随着时间的推移,腊八粥的食材和做法不断丰富,各地的习俗也各具特色。
二、各地腊八粥的习俗1.北京:北京的腊八粥以糯米、红枣、核桃、栗子、杏仁等为主,还会加入莲子、百合等,寓意“和和美美”。
此外,北京人还会在腊八节当天腌制腊八蒜,以备过年时食用。
2.陕西:陕西的腊八粥又称为“红枣小米粥”,主要以红枣、小米、玉米等为原料,做法简单,营养丰富。
此外,陕西人还会在腊八节当天制作腊八面。
3.江苏:江苏的腊八粥以糯米、红枣、核桃、百合等为主,还会加入一些菱角、莲子等。
江苏人认为,吃了腊八粥可以增加体力,为过冬做好准备。
4.四川:四川的腊八粥以糯米、黄豆、花生、白果等为主,还会加入一些红糖,寓意“甜蜜幸福”。
四川人认为,吃了腊八粥可以驱寒保暖。
5.广东:广东的腊八粥又称为“五谷杂粮粥”,主要以大米、糯米、燕麦、玉米等为原料,还会加入一些干贝、瑶柱等海鲜食材,口感鲜美。
广东人认为,吃了腊八粥可以增加免疫力,预防感冒。
无论是哪种做法和食材,腊八粥都是一种寓意吉祥、营养丰富的美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寒冷的冬季,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不仅可以驱寒保暖,更是一种温馨的家庭美食文化。
腊八节的民间传统风俗介绍
腊八节的民间传统风俗介绍腊八节的民间传统风俗1.祭祀腊八节最早就是为祭祀而产生的节日,不过现代社会祭祀留存的地方已经很少了.虽然正儿八经的祭祀现在是一件很遥不可及的事,但在这个日子缅怀一下逝去的人还是可以的.2.腊八粥腊八节最为风靡的习惯是喝腊八粥.腊八粥顾名思义是用8种材料熬制的粥,不过根据地域不同,原料上差异很大. 一般来说,大米.糯米.花生.红枣和莲子是必不可少的.3.腊八面北方很多地区有吃腊八面的习俗.腊八面的做法和臊子面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只是因为在腊八节这一天做和吃因而得名.4.腊八蒜腊八节还有压制腊八蒜的习俗.在腊八节这一天,选用紫皮蒜和米醋,将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装入容器密封.腌制好的腊八蒜酸香辣结合,风味独特.5.腊八豆腐安徽省黟县地区在腊八节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腊八豆腐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又香又鲜.6.煮〝五豆〞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7.吃冰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腊八节饮食注意事项一.丰富食材巧搭配,营养安全记心间腊八粥是由多种食材熬制而成的粥,也叫七宝五味粥,其传统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如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芸豆等).随着饮食种类的丰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腊八粥的食材也愈发争奇竞巧,花样翻新.(一)食材选择多.建议在白米等精细食材的基础上,适当搭配一些糙米类.杂粮类等谷物.这样粗细搭配不仅吃起来更有质感,而且可以摄取更丰富的营养物质.腊八粥中的豆类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赖氨酸含量也很丰富,与大米等谷物搭配起来可形成有效的营养互补.同时,适当添加坚果类和干制果蔬类食材,不仅可以丰富营养,还可以调节口味.(二)选购有窍门.消费者应到商超.农贸市场等正规渠道选购无霉烂.无变质.无哈败味的食材.如购买已搭配好可直接熬制的包装食材,应注意观察产品是否在保质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无损.二.科学熬制很重要,避免营养丢失掉家庭熬制腊八粥简单易行,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在食材处理时,要对不同食材依据其特点进行清洗.浸泡.剥皮.去核.精拣等操作.例如豆类等不易煮烂的食材,需要在煮前充分浸泡,煮后才会更加柔软可口.(二)民间有熬煮腊八粥时加食用碱的习惯,认为这样熟得快并且粥的稠度好.但是这种做法容易造成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流失.专家建议熬制腊八粥时不要加碱,巧用电饭锅和电压力锅的〝杂粮粥〞功能,就可轻松煮出美味的腊八粥.三.特殊人群需注意,享用美味讲究多腊八粥食材丰富,搭配合理,营养均衡,尤其适宜于年老体弱或病愈后脾胃虚弱者.但是不同体质人群在食用腊八粥时,也应有所注意.(一)糖尿病患者对于含糖的腊八粥要适量食用,尽量选择不加糖的腊八粥.宜用燕麦.大麦来增加粘稠感,同时可适当多放些杂豆类食材,帮助控制血糖上升速度.(二)对于消化不良者,腊八粥中应少放黄豆.黑豆等豆类,因为豆类中含有胀气因子,如食用过多,会造成肠胃不适.(三)对于肥胖人群,要少加白米等容易消化的食材.不加糖,多加芸豆.红豆等种皮相对厚一些的淀粉豆类,使粥的质地软而不烂,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饱腹感. 腊八节的文化内涵腊八节的文化内涵一腊八节前一天或当天,民间有驱傩除疫的风俗.这就不能不谈到一个具有广泛性的文化现象:中国的傩文化.中国的傩文化,已经形成一个专门的学术领域,可以说,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一本书都是不够的.中国傩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多元和复杂,形态千变万化,传统文化很多现象,都与中国的傩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我们熟视而不知罢了.比如二郎神.关公崇拜.社火.角抵戏.面具艺术.药王崇拜.桃花崇拜.锺馗等等,皆可以归入傩文化系统之中.我国的傩文化既悠久又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困境,很多傩文化形态已濒临灭绝,我国已将傩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门研究傩文化的学者指出,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包括原始自然崇拜和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其表层目的是驱鬼逐疫.除灾呈祥,而内涵则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富民强和天下太平.目前,它仍活跃或残存于汉族和_多个少数民族的广大地区,涉及到二十四五个省.自治区.腊八节的文化内涵二每年农历的腊月初八是腊八节,〝腊〞即〝腊月〞的意思,为什么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呢?史学研究者指出,在我国古代,〝腊〞本是一种祭礼,称〝大腊〞.在商代,人们每年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的冬祀的规模最大,也最隆重.后来将冬祀称为〝腊祭〞.因此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将举行冬祭这一天称为〝腊日〞.腊日当时并不固定哪一天.到了汉代,才明确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并不吃腊八粥,只是祭祀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并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的民间传统风俗。
山西介休的风俗作文600字
山西介休的风俗作文600字按照山西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
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
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
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地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
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
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日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
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
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
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
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
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
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作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八节为什么要喝腊八粥
腊八节为什么要喝腊八粥1. 腊八节的由来腊八节是中国传统的农历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的腊月初八这一天庆祝。
腊八节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在中国各地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而在腊八节中,喝腊八粥是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
2. 腊八粥的制作和成分腊八粥是一种以大米、杂粮、干果和糖等为主要成分的稠状粥品。
根据地区和个人口味的不同,腊八粥的配料和制作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腊八粥的配料可以包括红豆、莲子、花生、枸杞、红枣等多种食材。
制作腊八粥的过程通常需要将大米和杂粮提前浸泡,然后放入锅中煮熟,最后加入干果和糖等调味料,使其口感更加丰富。
3. 腊八粥的意义和象征喝腊八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和象征。
首先,腊八粥象征着庆祝丰收和感恩的心情。
腊月初八是农历年末的最后一个节日,也是农民们一年劳作的结束,因此喝腊八粥可以表达对丰收的庆祝和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
其次,腊八粥在民间有保平安驱邪的寓意。
传统认为,腊八节是一年中寒冷的时刻,而腊八粥中的干果和杂粮富含营养,具有温暖身体、增强抵抗力的功效。
因此,喝腊八粥可以消除寒气,驱走邪气,保佑身体健康。
4. 喝腊八粥的健康益处除了象征意义外,喝腊八粥还有许多明显的健康益处。
首先,腊八粥中的大米和杂粮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其次,腊八粥中的杂粮和干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感冒和疾病。
此外,腊八粥还有养肝明目、滋阴补血和美容养颜等功效,对于保持健康和美容养颜有一定的帮助。
5. 腊八粥的地域特色虽然腊八粥作为一个传统节日习俗,在整个中国都有所流传并且受到喜爱,但是不同地区的腊八粥也有一些特色。
例如,江南地区的腊八粥烹制方法更注重口感的软糯,同时加入了葡萄干和莲子等成分;而北方地区的腊八粥则更偏重于杂粮的口感和营养成分,常常加入花生、枸杞等。
6. 如何品尝腊八粥腊八粥虽然是一道传统的节日食品,但是在现代社会仍然受到广大人们的喜爱。
腊八节喝腊八粥祭祖燃香烧纸的传统习俗
腊八节喝腊八粥祭祖燃香烧纸的传统习俗腊八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举行。
腊八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一天,人们喝腊八粥、祭祖燃香烧纸,这些传统习俗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腊八粥是腊八节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
腊八粥的制作非常简单,只需将腊八粥配料(如糯米、红豆、花生等)洗净后煮熟即可。
据说,腊八粥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在农历腊月初八修行时所吃的素食。
传统上,人们相信腊八粥具有驱邪、消灾、养生的作用。
因此,无论是家庭还是寺庙,都会在腊八节当天准备腊八粥共享。
腊八节当天,人们还会进行祭祖活动。
祭祖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项重要仪式,它强调对祖先的崇敬和思念。
在腊八节这一天,人们会将祖先的牌位摆放在家中,恭敬地向祖先敬献食品、水果等,在心诚手洁的状态下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祝福。
在祭祖活动中,人们还会燃香烧纸,这是为了供奉祖先并祈福庇佑。
燃香烧纸的习俗源远流长,相信能将祈福和祝福送达天堂。
人们相信,燃烧纸钱和纸财物品,能够传达祝福和供养,给祖先带来安慰和满足。
同时,燃香烧纸也寄托了人们对祖先的思念和思考生死的思想。
腊八节的传统习俗不仅呈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风貌,更传承了人们对先祖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腊八粥的共享和祭祖燃香烧纸的仪式,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聚在一起,互相祝福,共同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总之,腊八节喝腊八粥、祭祖燃香烧纸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习俗。
这些传统习俗代表了人们对祖先的尊敬和思念,也是丰富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煮腊八粥、祭拜祖先,还是燃香烧纸、祈求福运,腊八节的习俗都体现了人们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同时也让人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让我们一起共同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习俗,让腊八节的文化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传播。
腊八节喝腊八粥祭祖燃香烧纸贴福字祈福的传统习俗
腊八节喝腊八粥祭祖燃香烧纸贴福字祈福的传统习俗腊八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庆祝。
在这一天,人们有一系列的习俗来祭祀祖先、庆贺丰收和祈福。
其中,喝腊八粥、祭祖、燃香、烧纸和贴福字是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
腊八粥是腊八节最具有代表性的食物之一。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将各种谷物、豆类、枣子、莲子等食材一同煮熟,制成香甜可口的腊八粥。
喝腊八粥不仅有美味可口的感受,更寓意丰收和团圆。
腊八粥的烹饪方式因地域而有所不同,但都以煮熟食材为主。
喝腊八粥成为了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象征着团圆和家庭的幸福。
与喝腊八粥相伴的是祭祖活动。
人们会在这一天前往祖先的坟墓前,献上美食、水果和酒等供品,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祭祖是一种传承情感和传统的方式,也是尊重祖先、缅怀过往的重要仪式。
在祭祖活动中,人们会一起朗诵祷文,祈求祖先保佑后代平安幸福。
燃香是腊八节的重要仪式之一。
人们在祭祖后,会点燃香火,以示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
燃香也被认为是与神明沟通的一种方式,通过燃烧香火,人们向神明祈求健康、平安和福运。
燃香的过程中,人们会默默地祈祷,表达对神明的信仰和敬意。
腊八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烧纸。
在这一天,人们会将纸钱和纸物放在固定的燃烧处,点燃并烧毁。
这是一种向祖先传递财富和祝福的方式。
烧纸的传统认为可以将物质上的需求传递给祖先,祖先会保佑后代的财运和福运。
贴福字也是腊八节传统习俗中的重要环节。
人们会在腊八节前后贴福字于门神、墙壁或窗户上,寓意祈求吉祥和幸福。
福字通常由红纸剪裁而成,用于装饰和祝福。
贴福字是表达对新年的期望和美好祝愿,也是让家庭和个人迎接新年的准备。
腊八节喝腊八粥祭祖燃香烧纸贴福字祈福的传统习俗见证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这些习俗不仅仅是一种传统庆典,更是人们对于团圆、敬意、美好愿景和祝福的追求。
腊八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通过这些习俗的传承和庆祝,我们展示出对传统的尊重和珍视。
腊八节喝腊八粥祭祖燃香烧纸贴福字的传统习俗
腊八节喝腊八粥祭祖燃香烧纸贴福字的传统习俗中国传统的腊八节是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有着丰富多彩且富有神秘色彩的习俗。
腊八节在中国各地都有庆祝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喝腊八粥、祭祖、燃香烧纸和贴福字等习俗。
这些习俗承载着人们对祖先的尊重和对新年的期许,成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介绍这些传统习俗的由来和意义。
腊八节的第一个传统习俗就是喝腊八粥。
腊八粥是由大米、杂粮、干果和红糖熬制而成。
在这一天,人们会提前准备好食材并共同煮粥。
喝腊八粥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远古时代的祭祀仪式。
粥的煮制过程需要耗费很长时间,所以腊八粥被视为一种对生活的感恩和祈福的象征。
喝腊八粥也象征着祈求来年福气、丰收和健康。
另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是祭祖。
腊八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日,人们会整理好祖先的坟墓并献上香烛、鲜花和美食。
祭祖是对祖先的一种感恩和尊敬的表达,人们相信祖先的灵魂会在这一天降临到人间接受祭祀。
通过祭祖,人们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家族的认同感,也希望祖先能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幸福。
除了祭祖,燃香烧纸也是腊八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燃香烧纸被视为向神灵和祖先致敬的方式之一。
人们会点燃香烛并焚烧纸钱、纸衣物等物品,相信烟雾能够传达给祖先的灵魂。
这一习俗源自于古代的巫术信仰,人们认为烟雾能够传送祭品和祈祷到天界。
如今,燃香烧纸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文化仪式,人们不仅祭祀祖先,还向神灵祈求健康、平安和福运。
贴福字是腊八节的又一传统习俗。
腊八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或墙上贴上红色的福字。
福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寓意着好运和幸福。
贴福字的习俗起源于古代的封妖驱邪,人们相信通过贴福字,能够驱散厄运和不好的事物,保佑家庭平安和福寿双全。
除了福字,人们还会在贴画上绘制门神、花鸟等吉祥图案,以增加喜庆和吉利的氛围。
总的来说,腊八节喝腊八粥、祭祖、燃香烧纸和贴福字等传统习俗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这些习俗以不同的形式代表着对祖先的尊敬、对生活的感恩和对未来的期望。
山西介休过年风俗作文
山西介休过年风俗作文山西休介的春节,在腊月就开始了。
腊八一到,家家熬腊八粥,接着买皇历,麻粘儿,是山西休介民间特产,用芝麻与糖做成的,孩子们最爱吃。
过了腊月二十,进入节前最忙的阶段,山西休介谚语:“二十三,打发灶君上青天;二十四,写呀么写对子,二十五,擦摸打扫笤卒;二十六,黑的紫的蒸啊两不鹿;二十七,关住门门洗了局;二十八,胡拾掇;二十九,提啊坛坛打酒酒;角儿(角儿就是饺子)捏啊三不鹿。
”小年到了,山西休介人语汇要祭灶,祭灶多在黄昏之时则举行,先把灶饼、芝麻糖等衣物供奉在灶王爷像前,然后在像前点三柱香,全家人要给灶王爷磕头,再把芝麻糖到火上烧成稀,糊住灶王爷的嘴,再把草料扔到厨房顶上喂“天马”。
然后把灶王爷像揭奇迹般地,一边焚烧,一边祈祷。
之后,燃放鞭炮为灶王爷开路。
人们喜欢夹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起来,吃起来酥脆香甜。
大年三十到了。
炒冷荤,蒸扣碗,拌馅包饺子,都是要干的事情。
男人们贴对子,门神,女人们摆供品,灯瓜瓜,也就是桌灯,大年的灯是通宵的,不能熄。
晚上,各处都是放鞭炮与花炮的,大人们放“大礼花”,一道金光冲上了天空,竟然变出了一颗颗红宝石,紫水晶边上还壤着黄色,美丽极了,紧接的道道金光变成了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的像玫瑰花,有的像菊花,接着过来炮仿佛如流星一样回去,孩子们一般放窜天猴,一下就飞上天的那种,还有小蜜蜂……接着又熬年守岁。
子时一到,钟声一响,第一件事情就是开门礼佛,据说这是旺香后门,谁家早点,谁家就预示一年繁盛,第二件事情则是上庙上香,越早越好,石厂一般是掌柜的去,衣帽整齐。
大年忌讳多,语言上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如饺子破了得说“绽了”。
初一不管男女老少都要给长辈磕头拜年,互赠礼品,还要祭祖拜神。
传统正月初五不出门时,所谓破五。
正月初七称为人节。
一直到正月十五,春节的又一个高潮迭起到了,家家户户吃元宵,元宵是一种焦香、脍炙人口的民间小吃。
尤其是孩子们,特别爱吃。
最重要的是还要挂花灯啊!从十四到十六,每晚都开,处处张灯结彩,五颜六色,花灯样式很多,数不胜数。
腊八粥_9
腊八粥今天是农历的腊月初八,是要喝腊八粥的。
腊八粥是一种很讲究的食品。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最早开始于宋代。
家家户户都要制作。
传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怪不得这种粥材料五花八门,十分好吃了!前一天,奶奶就为这顿粥忙活起来。
用凉水泡起了黄米、黑豆、红枣、花生等谷物。
光看着就让人联想到了美味。
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点起火炉,架起大祸,加好了水,轻轻放进了准备好的谷物,锅中马上变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绿绿的,散发着微微的清香。
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搅和了一下,锅中马上就翻腾了起来。
奶奶满意的盖上锅盖,去看电视去了,可是我依旧对这十分感兴趣,细细的等待着,我现在终于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轻轻的烘托着锅底,如此做出的粥才会更加香甜可口。
木炭一点点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条坚实的木头为了我们的一顿美味,变成了灰烬。
过了一个多小时,锅盖沿冒出了白气,锅中也发出了咕咚咕咚的声音,我兴奋的大喊,奶奶走来拍拍我的脑袋,“等等,就来了,你这个小馋猫!”她揭开锅盖,里面的水几乎消失待尽了,缠和在一起的米粒间不时有一个个小气泡,仿佛一个个喷发的火山。
膨大的红枣们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爱的胖娃娃。
我和奶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话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唤起了家人们。
一家人围坐在一桌,每个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红的腊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还透着一丝滑爽,仿佛吃亲亲果冻时的浅唱。
诱人的红枣更是香甜美味……一碗粥下肚,整个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扫而光。
神话故事说:“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还能增福增寿。
”唉,如果天天都是腊八节该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腊八粥该多好!。
腊八节传统饮食风俗介绍
腊八节传统饮食风俗介绍腊八饮食风俗1.腊八粥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提起〝腊八节〞,大概多数人头脑中闪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喝腊八粥〞,真正的老北京习俗更多的还是从清朝开始.肖复兴表示,就腊八节来说,几乎所有习俗都是围绕喝腊八粥进行,但最早腊八粥是供穷人食用,〝到了年底穷人没有吃的东西,将锅盖.缸沿打扫出的剩米煮成粥喝,慢慢形成习俗,最终传到官府.宫廷和寺庙.〞在漫长的民俗演变过程中,许多俗语也随之出现,即〝送信的腊八粥〞,〝过了腊八就是年〞等.肖复兴解释,作为节俗来讲,如果说过年是一首交响乐,那麽腊八节就是第一章〝前奏曲〞,〝过年〞由此拉开序幕.而腊八粥又称八宝粥,内里〝五味俱全〞,〝八宝〞含有吉利之意,而在〝五味〞中,〝苦味〞含有一席之地,与〝八宝〞对照,这是与腊八节中与穷人相关的地方,慢慢演绎成今天所讲的民俗.2.腊八蒜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汉族传统小吃,是腊八节节日食俗.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中国北方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腊八节历史记载古印度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之物的传说程式,煮粥敬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宋朝宋朝吴自牧撰>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此时,腊八煮粥已成民间食俗,不过,当时帝王还以此来笼络众臣. 元代元人孙国敕作>云:〝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明代>记述〝是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经糟粥以供佛饭僧〞.清代到了清代,雍正三年(公元_25年)世宗将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以东的府邸改为雍和宫,每逢腊八日,在宫内万福阁等处,用锅煮腊八粥并请来喇嘛僧人诵经,然后将粥分给各王宫大臣,品尝食用以度节日.>又云:〝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腊八节传统饮食风俗。
山西腊八节的习俗是什么
山西腊八节的习俗是什么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
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
那么山西腊八节的习俗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山西腊八节的习俗是什么晋东南山西一般有“荤年素腊八”的说法,但在晋东南地区,腊八粥是用肉汁煮江米,再加入大枣、栗子、榛子、杏仁等干果制成。
晋中太原市下辖的娄烦县等地,腊八节习惯“捂麻雀饽饽”、“打麻雀面”。
具体做法是把面捻成圪垛垛,搓成圪搓搓,煮熟捞出来,在院里撒一点儿,表示捂麻雀、打麻雀、消灭麻雀。
当年成婚的小伙子要到井上抢挑头一担水,民俗认为“明年可以生一个胖娃娃”。
在晋中,太原一带的城乡还有泡制“腊八蒜”的习俗,也称“腊八醋”,这种醋,酸中带辣,辣里有酸。
晋北晋北许多地方,腊月初七日下河取冰块,除留一部分供神外,全部倒在水缸里溶化,以备次日早晨做“腊八粥”使用。
晋南山西南部地区习惯腊月初一炒豆子,腊月初五吃五豆饭。
民间有“吃五豆饭,长一斧头”的说法。
腊八粥为何又被称作佛粥腊八节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与佛教有关。
据说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释迦牟尼的问道最初没有收获,之后又经历了六年的苦行,在这六年苦行中,他每日仅食一麻一米,致使最终身体极度虚弱,似乎已经极大地阻碍了他继续苦修的可能。
就在这时候,一位牧羊女发现了这位极度憔悴瘦弱的修行者。
她布施给释迦牟尼一碗粥,一碗杂粮煮、配有少量羊奶的粥,后世称这碗粥为乳糜供。
释迦牟尼进食以后,逐渐恢复了身体,于是到菩提树下继续苦修,终于在腊月八日悟道成佛。
后人为了不忘佛陀所受过的苦难,也为了纪念那位牧羊女供养给佛陀的乳糜供,遂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也成为“佛祖成道纪念日”。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民间传说吃了这腊八粥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腊八节的饮食
腊八节的饮食风俗1、腊八粥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
在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2、翡翠碧玉腊八蒜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
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
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凉爽的地方。
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结果会变得通体碧绿,如同翡翠碧玉。
3、煮“五豆”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
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
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
每天吃饭时加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4、腊八面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
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5、麦仁饭腊八,青海的很多农村会举行祭祀和庆祝,大家都吃麦仁饭。
传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献乳糜,用香谷及果实造粥供佛,那粥就是麦仁粥。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麦仁粥就演变成了青海的麦仁饭。
现在,已成为青海的一道特色美食。
6、腊八豆腐“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7、吃冰腊月寒冬,人们都会想吃腊八粥来暖暖胃,可是在重庆却非常任性地吃起了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城习俗】--------腊八粥
小城自古民风淳厚,民俗悠远。
那小城百姓相对安稳的小日子,使得小城人把小节大年的过的有滋有味,远比好多大都市的节日要红火许多。
要说那腊月初一的“咬豆豆”多少有点游戏色彩的话,那小城人的“腊八节”可是认了真的,这不,那些讲究还是蛮多的了。
腊月初七这一天的晚上,家里的主妇就要把熬腊八粥用的糯米,薏米,粳米,花生,大豆,小红豆,红枣,核桃仁,松子全部准备好,所有米要洗净用冷水泡上,红枣要用文火蒸熟备好,花生,核桃,要剥皮用冷水浸泡,小红豆和大豆还要早一天就泡好备用,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超市供应的物资也丰富多了,有的人家熬粥还会加些枸杞和葡萄干,腰果,桃果什么的,同样这些干果也要提前洗净泡好备用。
同样这一天的晚上,还有的人家会剥蒜准备种栽蒜苗,那蒜苗栽的时候也有讲究,那栽蒜苗用的土必须是熟土,也就是曾经种过花草或庄稼的土,那样栽出的蒜苗才会生长的茂盛。
还有栽蒜苗的蒜也是经过一瓣瓣筛选的,不能有一点点伤痕,否则的话所栽的蒜苗就会烂掉的,腊八节这天自家栽种的蒜苗会特别的清香,过年时节炒豆腐,包饺子味道美极了,真的很清香怡人。
那些挑拣剩下的有瑕疵的蒜瓣瓣,聪明的小城人就用小城所特有的老陈醋腌制成腊八蒜,那腊八蒜酸甜可口,香脆怡人,用它炒肉片,炒香菇都是上等的佳肴。
腊八节这天清晨五六点钟,天还黑蒙蒙的,主妇就要起床开始洗米熬粥了,先放水,把大豆,小红豆和干果先文火煮上十几分钟,再换水下米熬粥,这粥要文火熬,等熬到七成熟时,再把先前煮好的干果,大豆,红枣什么的加入粥再熬,等到看不见水的时后就要边搅拌边熬了,要一直搅拌不能停下,这主要是怕把粥熬糊了,这是一份很艰苦的工作,你想想人在瞌睡中干活那是甚的滋味?因为是熬眼熬得粥,所以在小城也叫“红眼粥”的。
那香喷喷的腊八粥盛上来,想必谁也爱吃,可其中的营养价值你知道几分?
一,小米粒大作用:粳米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薏米则具有健脾,补肺,清热,渗湿的功能。
二,花生+核桃:补肾益气:花生和核桃是熬制腊八粥不可缺少的原料。
花生有“长生果”的美称,具有润肺,止咳,利尿,下乳等多种功能。
核桃仁则具有补肾纳气,益智健脑,强壮筋骨的作用,还可以增加食欲,乌须生发,核桃仁中所含的维生素E 更是医药学界公认的抗衰老药物。
三,喝粥油黑妹变白女:核桃仁中含有美容不可缺少的维生素E,堪称美容食品之冠,松子的美容作用也非常好。
不少美眉都喜欢喝腊八粥来美容,那粥油也是米油,才是美白皮肤的最佳内服调节剂。
四,准妈妈要多喝香软的腊八粥,能补钙和铁。
老年人喝的粥要多加大豆,大豆中的大豆异黄酮能预防骨质疏松。
其实,老辈人给我们遗传下来的小节大年,到了什么节气吃什么就能补什么,表面看来只是换换口味而已,实际上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冬天气温低,人体寒冷,喝点热粥补血益气,促进血液循环,人体自然就暖和了。
至于小城的主妇们熬眼熬粥其目的也是为了让家人吃了粥,浑身上下暖暖和和地去上班,肚里饱满高高兴兴地去上学的。
马上就要到腊八节了,你可要记得帮妈妈熬腊八粥呀,记得上班上学前多喝碗妈妈熬的腊八粥啊,在此也祝愿那些半夜起来为孩子们熬“红眼粥”的妈妈们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