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总结材料
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试点工作总结
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试点工作总结.doc 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试点工作总结一、引言简述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重要性和目的概述试点工作的背景和意义二、试点工作概述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计划试点工作的时间范围和参与部门三、五级分类标准和方法五级分类的定义和标准分类方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四、试点工作实施情况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步骤各阶段工作的完成情况和效果五、风险评估和分类结果贷款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工具分类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六、风险管理措施和策略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贷款采取的管理措施风险管理策略的调整和优化七、问题和挑战试点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八、风险控制和不良贷款处理不良贷款的识别和管理不良贷款处理的策略和效果九、客户关系和市场反应客户对五级分类试点工作的反应市场对信用社(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评价十、内部控制和合规性试点工作与内部控制体系的整合合规性检查和自我监督的实施情况十一、技术支持和系统建设技术支持在试点工作中的作用风险管理系统和工具的开发和应用十二、员工培训和团队协作员工对五级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团队协作在试点工作中的重要性十三、试点工作成效评估试点工作的总体成效评估对试点工作成功因素的分析十四、经验总结和改进建议试点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对未来工作的改进建议十五、下半年工作思路和计划下半年工作的总体规划和目标针对五级分类试点工作的后续计划和安排十六、结语对试点工作的总结和评价对参与试点工作的员工表示感谢对未来工作的展望和信心表达。
信用社(银行)实施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工作总结
信用社(银行)实施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工作总结贷款五级分类是许多发达国家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总结的一种比较科学的贷款分类方法,是当今世界上贷款分类的主流方法,实施和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是农村信用社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也是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其旨在促进农村信用社树立审慎经营、风险管理的理念,揭示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的实际质量,及时发现贷款发放、管理、监控、回收以及不良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判断、提取贷款,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农村信用社实行贷款五级分类的通知》的要求,从20XX年开始,将全面停止四级分类期限管理的分类制度,实现农村信用社的表内、表外信贷资产的五级分类。
因此,为了做好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召开试点动员大会,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并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做到人员、任务、责任、措施的“四个落实”。
一、强化领导,明确措施,保证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们及时成立了五级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基层信用社主任、业务主任、内管主任、专职信贷员、客户经理和部分业务骨干召开了动员会议,对五级分类有关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学习,掌握了分类的目的、意义,分类的原则和操作程序。
明确了贷款五级分类对加强信贷管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的重要意义,有效地增强了做好试点工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保障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保障,夯实分类基础。
作为农村信用社的新生事物,大部分信贷人员对贷款五级分类并无“好感”,认为五级分类只是多了一项工作、增添了一些麻烦、根本没有必要。
我们通过实施“三比一看”,解决了信贷人员的思想认识问题。
1、实施“三比一看”,提高员工思想认识。
“三比”一是比贷前调查时,五级分类与四级分类谁的内容具体;二是比贷中审查时,五级分类与四级分类谁的内容详细;三是比贷后检查时,五级分类与四级分类谁检查的操作性强。
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工作总结
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工作总结.doc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工作总结一、引言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是国际银行业普遍采用的一种风险管理工具,旨在更准确地识别和评估贷款资产的风险水平。
本年度,我们信用社(银行)作为试点单位,全面推行了贷款五级分类工作。
现将试点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未来的推广提供经验和参考。
二、试点工作背景政策背景根据监管机构的要求,为提高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水平,我们信用社(银行)被选为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单位。
业务背景随着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风险管理手段已难以满足当前的风险控制需求。
三、试点工作目标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实施贷款五级分类,建立更加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
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准确识别贷款资产的风险等级,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根据贷款风险等级,合理配置信贷资源,提高资产质量。
四、试点工作内容制度建设制定了《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办法》,明确了分类标准和操作流程。
分类标准制定根据贷款的还款能力、担保情况等因素,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个等级。
分类操作实施对现有贷款进行了全面的风险评估,完成了五级分类工作。
风险监测与报告建立了风险监测机制,定期对贷款风险进行分析和报告。
五、试点工作成效风险识别能力提升通过五级分类,我们能更准确地识别贷款的风险等级,为风险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
信贷资源配置优化根据贷款风险等级,我们优化了信贷资源配置,提高了资产质量。
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五级分类的实施,提高了我们的风险管理水平,增强了风险控制能力。
六、存在问题与不足分类操作复杂性五级分类的操作较为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员工培训不足部分员工对五级分类的认识和操作不够熟练,影响了分类的准确性。
信息系统支持不足现有的信息系统尚未完全适应五级分类的需求,影响了工作效率。
七、改进措施简化分类操作流程进一步优化分类操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
加强员工培训加强对员工的五级分类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熟练度。
信用社(银行)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经验交流材料
信用社(银行)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经验交流##市##区信用联社,地处市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7个信用社1个联社营业部,34个信用分社,共有职工280名。
经陕西省银监局批准于##年七月二十八日统一法人社并正式挂牌开业,在深化改革中各项业务经营工作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年度,在全省农村信用社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获优秀单位,并被省联社授予特别贡献奖。
截止今年二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4799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10028万元,实现营业收入726.4万元,利润355.2万元,资本充足率达为12%。
##区联社被确定为全国十四家贷款风险五级分类试点联社后,面对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工作任务,联社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按照学习、试点、总结、推广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了贷款风险五级分类试点工作,在省联社、市银监分局的指导下于规定时间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统筹兼顾,认真做好试点准备工作按照银监会要求,对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实行五级分类,不仅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树立“审慎经营、风险优先”的理念,而且能够及时发现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变传统的期限管理、事后控制为风险预警、质量管理,从而促进信贷资产质量提高,更能提高信贷管理人员经营意识、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素质。
2003年11月,正值全区信用社业务经营关键时期,联社通过对自身业务经营情况分析后,及时召开了联社班子及社务会议,确定了五级分类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一方面狠抓业务经营目标的完成,一方面确定专人制订试点工作方案,从年初开始,选定信贷管理基础较好的益门信用社,搜集业务资料,完善信贷档案,展开试点,抓点带面,分阶段推进,如期完成任务。
二、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积极推动试点工作顺利进行(一)及时成立领导小组,确保试点实施方案按计划推进。
省银监局、省联社将我区社确定为全省试点联社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信任,更是对我们的鞭策、激励,联社结合实际,成立了理事长任组长,主任任副组长,班子其他成员和业务、财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信贷风险五级分类工作领导小组。
(整理)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学习材料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学习材料[上]第一章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概要、方法及程序贷款风险分类是根据风险程度对贷款质量作出评价的贷款分类方法。
这种方法是以审核借款人偿还能力、偿还意愿和偿还记录为主的一套更加审慎、全面、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
它不仅包含贷款质量分类的结果也包括分类的过程。
由于分类结果按风险程度依次分为五个档次,因此简称五级分类。
推行五级分类的目的是:促进农村信用社树立审慎经营、风险管理的理念;揭示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的质量;发现贷款发放、管理、监控、回收以及不良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信贷管理;为判断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提供依据。
第一节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意义作为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基础工作,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方法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信贷资产风险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一、实行五级分类,是农村信用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
五级分类是建立在动态监测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状况、非财务因素和担保因素的综合分析和连续监测,判断贷款的风险程度和实际价值。
农村信用社实施以风险为基础的五级分类,可以动态地反映贷款风险的形态,及时发现贷款出现的问题,能更准确地识别贷款的内在风险,从而对贷款风险因素做出及时有效的预警、防范和化解。
(二)实行五级分类,是农村信用社加强信贷管理的需要。
五级分类具有事前、动态、综合识别风险的特点,对加强信贷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五级分类客观上要求信贷员要建立完整的信贷档案,收集、整理并更新最基本的信贷资料,全面、动态、准确地了解与贷款有关的全部定性和定量信息,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这就比较好地解决了目前信贷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信贷管理有了一个完整的信息基础。
其次,从五级分类的事前控制和动态角度看,在贷款的发放到账面消失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无论贷款是否逾期,都要进行连续监控,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信贷管理的落实。
某农村信用社关于贷款五级分类情况总结报告
某农村信用社关于贷款五级分类情况总结报告第一篇:某农村信用社关于贷款五级分类情况总结报告某农村信用社关于贷款五级分类情况总结报告某农村信用社关于贷款五级分类情况总结报告县联社:根据《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分类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市联社《市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操作实务》、《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等有关文件精神,我们信用社从去年11月份至今年8月5日,利用九个月的时间,明确工作重点,攻克工作难点,使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实施五级分类基本情况及与同期“一逾两呆”数据比较变化分析实施五级分类后的基本情况经过初分,至6月底,我社按照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划分:正常类贷款1689笔,余额2231万元,占比%;关注类贷款524笔,余额1947万元,占比%;次级类贷款30笔,余额117万元,占比%;可疑类贷款1651笔,余额1342万元,占比%;损失类贷款23笔,余额38万元,占比%。
后三类属不良贷款1704笔,合计金额为1497万元,占比%。
与同期“一逾两呆”数据比较情况按四级分类标准,我社止6月末各项贷款3917笔,5675万元。
其中正常贷款2406笔,金额4771万元,占比%,不良贷款总额904万元,占比%,其中呆滞贷款904万元,占比%。
按五级分类标准划分比其不良贷款余额增加593万元,占比增加个百分点。
数据变化分析五级分类结果基本真实地反映了我社目前的贷款质量和风险程度。
对比分类前后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的占比变化,我们经过分析,认为导致不良贷款较分类前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在四级分类中形态未划分真实,形成的不良贷款。
二是借款人死亡或失去劳动能力导致贷款沉淀,形成不良。
如贷户王某,于在我社贷款5000元,用于养猪,现本人已死亡。
而担保人也是外出躲债多年未归,贷款损失难以确定,故形成不良认定为可疑贷款。
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情况汇报
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情况汇报按省联社统一安排,XX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自今年4月份开始试行。
目前,五级分类工作进展顺利,止今年5月底,XX 联社已认定XXXX户,认定XXXX万元。
现将XX联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一是成立了领导小组,落实了工作责任。
联社成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各信用社成立了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实行层层负责制,理事长为联社贷款五级分类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辖区内贷款五级分类工作,联社科室包社负责人和各信用社主任为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包片科室负责对所包信用社的五级分类工作进行督导。
二是制定实施方案,统一分类口径。
联社研究制定了《XX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调整贷款五级分类权限的通知》、《XX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试行)》等制度规定。
二、认真组织实施,强化检查督导一是严格按照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政策界限和各类风险贷款认定标准,定期科学分析、评估每笔贷款风险等级,并按户、按村组建立了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台账,由信贷监测员负责登记保管,并规定每周五为单位集中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整理归集各类档案和登记贷款台账日,确保了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监控台账连续有效。
二是认真填制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报表,规范建立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综合档案,充实完善各贷款对象的信贷档案资料。
三、加强培训,逐步提高4月中旬,XX联社有关人员由理事长带队,前往郑州接受五级贷款分类培训。
培训期间,受训人员认真地学习了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的意义、核心定义、参照标准及实施细则的要求和规定。
经过充分地准备,“XX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培训班”于4月25-26日举行,联社班子成员、机关全体人员、基层信用社主任、副主任、主管会计、信贷监测员及信贷骨干人员共计100人参加培训,同时,城区五个信用社的轮休人员也积极到会学习。
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总结
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总结.doc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总结一、引言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是银行信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贷款进行系统分类,评估贷款的风险程度,从而为银行的风险管理和信贷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本年度,我们信用社(银行)在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上取得了显著进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概述完善五级分类制度根据监管要求和银行业务发展需要,修订和完善了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制度。
明确了分类标准,规范了分类流程,确保了分类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加强分类培训组织信贷人员进行了五级分类的专题培训,提高了信贷人员对分类标准和流程的理解和掌握。
实施分类工作对所有贷款进行了全面的风险评估,按照五级分类标准进行了分类。
定期对分类结果进行复核,确保分类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风险监测与报告建立了贷款风险监测机制,对不同分类级别的贷款进行重点监测。
定期向管理层报告贷款风险分类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分类结果的应用将分类结果作为信贷政策调整、信贷资源配置和风险控制的重要依据。
对高风险贷款采取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有效降低了风险敞口。
三、工作成效分类制度更加完善五级分类制度的完善,为贷款风险管理提供了更加科学和系统的框架。
信贷人员能力提升通过培训,信贷人员对五级分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风险识别更加准确五级分类工作的实施,使得贷款风险的识别更加准确,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风险控制更加有效根据分类结果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有效降低了不良贷款率,提高了资产质量。
四、存在问题分类标准需进一步细化部分分类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分类流程需进一步优化分类流程在某些环节仍然较为繁琐,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提高效率。
分类结果的利用需进一步加强分类结果在信贷决策中的应用还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改进措施细化分类标准根据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细化分类标准,提高分类的可操作性。
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工作总结精品
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工作总结根据宜银监转()8号转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实施(试行)的通知>》要求,我县联社在***信用社进行了贷款五级分类的试点工作。
现将试点中取得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一、强化思想认识,做到“三个”到位。
为了搞好此次贷款风险五级分类试点工作,确保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质量,为全面推行“五级分类”典定基础,联社领导十分重视,做到了“三个”到位。
一是加强领导、组织到位。
成立了以联社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各股室股长为成员的贷款“五级分类”工作领导小组。
具体操作由计划信贷股负责组织实施,信贷股根据文件要求制订了具体的贷款五级分类实施方案和试点方案。
二是增强意识、学习到位。
为充分认识贷款“五级分类”的重要性,联社组织信贷人员,试点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五级分类”实施方案,力争吃准、吃透文件的精神,全面掌握贷款分类的操作方法。
三是提高认识,培训到位。
为提高大家对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认识,确保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工作顺利开展,连续两年在全县信用社主任、信贷人员培训班授课上对《贷款五级分类》、《非财务分析》等内容进行了授课,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开展贷款五级分类,是适应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的需要,是提高信贷管理水平的需要。
二、选定试点单位,认真组织实施。
联社选定***信用社为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的试点单位。
一是因为***信用社内外勤人员较为充足,且素质相对较好;二是***社信贷资产有企业贷款、个体户贷款、农户贷款,较能代表全县信贷资产的总体情况。
试点工作的第一步是对试点单位的信贷资产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清理,对农户经济档案进行了规范完善。
第二步是组织信用社职工认真学习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实施方案,掌握贷款分类标准。
并召集信用社主任、副主任、信贷人员会同稽核人员进行座谈、讨论,确保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标准严格,审核合规。
第三步是抄列清单,打好基础,组织人员到部分企业和贷款大户调查考察,确保贷款认定更加准确。
信用社银行五级分类工作汇报
信用社(银行)五级分类工作汇报四月份,我社被联社定为贷款风险五级分类试点社。
就我们来说,从贷款四级分类到五级分类,既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是对全体信贷人员的考验,更是对我社信贷管理工作的检验。
我们深感身上担子的重量,全体信贷人员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为确保此次试点工作的如期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此期间,**市联社、联社领导多次深入我社部署工作,了解情况,督促进度,协助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从而确保了我社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下面就我社五级分类工作进展情况向各位作以汇报:一、精心准备,做好五级分类基础工作(一)认真学习五级分类制度,准确把握核心定义,快速实现观念的转变。
五级分类工作在我市农村信用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一方面,农信社已习惯于期限管理,个别职工对推行五级分类积极性不高,认为可有可无、可早可迟;另一方面,贷款五级分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求分类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较为丰富的信贷管理经验,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
如对贷款五级分类核心定义理解不透,分类的准确性难以保障。
会后我社全体信贷员对《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操作手册》、《**市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安排意见》及《**市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操作实施细则》进行了集中学习。
同时我们利用互联网等多种方式,查阅了同行业分类工作经验和好的做法,以及五级分类有关制度和案例,作为分析和参考,以推动我社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成立五级分类工作小组,合理安排分类工作程序。
截至八月底,我社各项贷款余额3071万元,社站贷款合计8428笔,剔除5笔社团贷款850万元后,还剩余8423笔2221万元贷款需要我们进行认定,在两个月之内要全部结束,任务艰巨。
试点工作开始后,我社结合实际,首先成立了五级分类工作小组,对所有贷款状况进行了分析分类,我们发现我社贷款绝大部分集中在农户贷款,企业贷款数量较少,而且多数已经名存实亡,因此我们按照先个人、后其它;先正常,后不良;先表内、后表外;先粗分、后细分的顺序进行。
农村信用联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总结
农村信用联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总结一、引言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联社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本文将总结我所在农村信用联社的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并针对其中的挑战与机遇进行探讨。
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背景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是对贷款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银行及时发现风险,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贷款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对于农村信用联社而言,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担负农村金融服务职能的信用社提供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
三、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实施情况在实施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过程中,我所在的农村信用联社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工作有效进行。
首先,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贷款风险识别体系,通过对贷款申请人的资质审核和风险评估,准确判断风险程度。
其次,我们加强了贷后管理,定期对贷款项目进行跟踪检查,对风险客户进行风险预警,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化解。
另外,我们还配备了专业的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人员,并组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四、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中的挑战与对策虽然我们在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农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较高,预测风险变得更加困难。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加强对农村经济状况的研究和了解,及时调整贷款风险评估的标准和方法。
其次,农村信用联社的综合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有限的人力和技术资源限制了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
对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人力和技术的投入,提高综合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五、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的机遇与展望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既面临挑战,也蕴含着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加强风险评估和预测,提高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增加和农村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为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发展机会。
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的体会
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的体会
根据联社的安排,我们参加工作组在××信用社进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的试点,期间联社又组织我们到浏阳市联社实地参观学习,通过几天的摸索和实践工作,我们对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有了初步认识,并基本掌握了贷款分类的操作方法,现将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认真思考,在头脑中形成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框架。
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是农村信用社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加强信贷管理、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需要,也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新的业务课题,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学习,先要仔细阅读《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操作手册》和联社制定的贷款分
类操作办法,在头脑中形成了贷款分类的基本框架:坚持一个准则,即贷款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运用四大分析工具:即财务分析、非财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和担保分析,分别对五种不同类型的贷款即企业单位贷款、行政事业单位贷款、自然人其他贷款、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和票据贴现,进行五个不同档次的分类即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
二、全面清理各项贷款(含贴现),确保账账、账据相符;尽可能的收集各类资料,完善贷款档案,是做好分类工作的前提。
在实施贷款五级分类工作之前,我们要尽可能全面收集贷款户的有关资料信息,包括借款人的基本情况,信用程度、财务报表资料和非财务因素信息等,为分类作好准备。
三、了解分类标准,掌握分类方法,依据核心定义确定贷款分类结果。
1、这是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的重点,目前主要存在资料收集不齐的情况,而贷款分类工作要求我们应充分了解贷款户,即要求从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两个方面判定贷款偿还的可能性,所以至少要知晓客户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财务状况。
XX农信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总结材料
XX农信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总结材料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总结贷款五级分类是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旨在促进农村信用社树立审慎经营、风险管理的理念,揭示农村信用社贷款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发现贷款发放、管理、监控、回收以及不良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判断、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提供依据。
我们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了农村信用社推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必要性:(一)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是农村信用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
贷款五级分类是建立在动态监测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状况、非财务因素、担保因素的综合分析和连续监测的基础上,判断贷款的风险程度和实际价值。
(二)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是农村信用社加强信贷管理的需要。
贷款五级分类具有事前、动态、综合识别风险的特点,对加强信贷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这就要求信贷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完整的信贷档案,收集、整理并更新最基本的信贷资料,全面、动态、准确地了解与贷款有关的全部定性和定量信息,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从而解决在目前信贷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信贷管理有了一个完整的信息基础。
(四)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是农村信用社与国际通行做法和商业银行接轨的需要。
五级分类是许多发达国家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总结的一种比较科学的贷款分类方法,是当前世界上贷款分类的主流方法。
(五)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是提高农村信用社队伍素质的需要。
贷款五级分类包含了大量具体的定量分析和综合定性分析,覆盖的知识领域包括信贷分析、会计原理、经济管理、法律法规、计算机技术等,知识含量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我社接实施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文件通知后,即组织了社主任、副主任、主管会计、信贷会计、外勤有关同志,到我联社的贷款五级分类试点社总管信用社参观学习贷款五级分类经验、方法、步骤。
并将总管信用社的经验认真加以总结,回来后进行具体实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1、成立组织机构为加强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组织领导,保证我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我蒲城信用社特成立贷款风险五级分类领导小组,组长由主任* * *担任,副组长由副主任* * *担任,成员有主管会计* * *、信贷会计* * *,做好进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前期准备工作。
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工作总结 精品
信用社(银行)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工作总结**县农村信用联社现所辖30个信用社,一个营业部,9个信用分社、职工总数144人,现有信贷人员38人,占职工总数的36.4%,信用代办人员67人,承担着辖内信贷业务的办理工作。
辖内共有农户94275户,总人口467463人,与信用社有信贷关系的农户为84720户,截止5月末全辖各项存款余额36470.1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43819.99万元,其中不良贷款3520.05万元,占比8.03%,累计发放各项贷款24269.25万元,为了提高农村信用贷款管理水平,增强风险防范能力,自今年2月份,根据省银监局(2005)359号和平银监发(今年)18号关于转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县农村信用社积极部署,认真安排,积极稳妥的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现就我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进展及试点情况汇报如下:一、提高认识,落实责任推进贷款五级分类是真实反映贷款质量的需要,也是今年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工作的重点,为此,联社认真组织各信用社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明确基本内涵,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精心部署,认真组织,稳步实施,确保了贷款分类工作顺利进展。
同时明确各信用社主任是推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信贷员为第二责任人,会计密切配合,做到了责任明确,任务落实,组强到位,确保分类工作真实准确。
二、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为了确保我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联社领导非常重视,组织职工先后学习了贷款五级分类的相关文件。
联社于今年2月8日召开了社务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经过会议讨论决定成立了**县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由理事长**任组长,监事长***、主任***为副组长,***、***、***、***为成员。
并由杨多福同志全面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联社业务股负责全县各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辅导、检查、数据收集汇总等工作。
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总结材料
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总结材料今年初,我区联社被定点为全国十四家贷款风险五级分类试点联社之一。
区联社按照试点、总结、推广的原则,将这一重担交给了我们益门信用社,在省联社、市银监局及区联社的指导下,我社按试点要求对存量贷款进行了系统的风险分类,并在全区进行了推广,圆满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
在这之后的两年中,我社坚持以借款人偿还能力、偿还意愿和偿还记录为核心原则,动态进行偏离度调整,施行四级、五级并行管理,使贷款风险度得到较真实的反映,现就相关情况介绍如下:一、五级分类试点情况介绍:我区的试点工作始于分类系统培训,在联社组织下,全区信用社正副主任、全体信贷员进行了集中培训,人手一册的下发了《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操作手册》、《渭滨区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安排意见》及《渭滨区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操作实施细则(试行)》,鉴于五级分类既是一项实务性很强的工作,又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规范,在培训结束后,联社从各信用社抽调一名副主任及一名业务水平高、理解能力强的信贷员共同参与我社的试点工作,为分类工作下一步的全面推广奠定了基础。
就我们来说,从贷款四级分类到五级分类,既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是对全体信贷人员的考验,更是对我社信贷工作的检验。
我们深感身上担子的重量,试点工作开始后,社领导以身作则,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始终工作在分类试点工作的第一线,全体信贷人员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为确保此次试点工作的如期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期间,市银监局、区联社领导多次深入我社部署工作,了解情况,督促进度,协助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从而确保了我社试点工作的如期完成。
(一)、苦干实干加巧干,认真负责的搞好分类工作1、结合实际,合理安排分类工作程序。
试点工作开始后,我社结合实际,对所有贷款状况进行了分析分类,按照先企业,后个人;先正常,后不良;先表内、后表外;先表(报表)齐,后表差的顺序进行。
使分类工作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展开。
农信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总结材料
农信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总结材料一、引言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重要任务。
农信社贷款是农村信用社的主要业务之一,但贷款涉及的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风险,农村信用社对贷款进行了五级分类。
本文将对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进行总结与分析。
二、五级分类的定义和目的1.五级分类定义农村信用社根据贷款客户的还款情况,将其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个级别。
通过分类,对信贷资产进行准确评估,为农村信用社提供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的依据。
2.五级分类的目的五级分类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农村信用社对贷款风险的准确评估,为信贷经营提供科学指导,规范风险管理,合理配置资本,维护农村信用社的良好运营状态。
三、五级分类的具体标准1.正常类正常类是指贷款客户的还款能力良好,还款按时,贷款风险较低的客户。
该类客户具备良好的还款记录,信用评级为A+或以上。
2.关注类关注类是指贷款客户存在一定风险迹象,但还能按时还款,风险可控。
该类客户可能存在一些还款困难,但尚未造成损失。
信用评级为A或B级。
3.次级类次级类是指贷款客户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下降,风险较高,但仍能偿还部分贷款。
该类客户可能存在较大的还款风险,不能按时还款,但仍有一定还款能力。
信用评级为C级。
4.可疑类可疑类是指贷款客户的还款能力严重下降,风险极高,存在较大的损失可能。
该类客户严重拖欠还款,无法按时偿还贷款。
信用评级为D级。
5.损失类损失类是指贷款客户无法偿还贷款,已经造成无法收回的损失。
该类客户已经无法偿还贷款,造成了贷款损失。
信用评级为E级。
四、五级分类的意义与应用1.风险管理五级分类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了对贷款风险的准确评估,有助于农村信用社科学制定风险控制策略,降低贷款带来的风险。
2.资本配置五级分类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了决策依据,有助于合理配置资本,使农村信用社的资本运用更加有效。
3.经营指导五级分类通过对贷款客户的不同风险程度进行评估,可以为贷款经营提供科学指导,优化贷款结构,提高经营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总结材料今年初,我区联社被定点为全国十四家贷款风险五级分类试点联社之一。
区联社按照试点、总结、推广的原则,将这一重担交给了我们益门信用社,在省联社、市银监局及区联社的指导下,我社按试点要求对存量贷款进行了系统的风险分类,并在全区进行了推广,圆满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
在这之后的两年中,我社坚持以借款人偿还能力、偿还意愿和偿还记录为核心原则,动态进行偏离度调整,施行四级、五级并行管理,使贷款风险度得到较真实的反映,现就相关情况介绍如下:一、五级分类试点情况介绍:我区的试点工作始于分类系统培训,在联社组织下,全区信用社正副主任、全体信贷员进行了集中培训,人手一册的下发了《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操作手册》、《渭滨区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安排意见》及《渭滨区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操作实施细则(试行)》,鉴于五级分类既是一项实务性很强的工作,又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规范,在培训结束后,联社从各信用社抽调一名副主任及一名业务水平高、理解能力强的信贷员共同参与我社的试点工作,为分类工作下一步的全面推广奠定了基础。
就我们来说,从贷款四级分类到五级分类,既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是对全体信贷人员的考验,更是对我社信贷工作的检验。
我们深感身上担子的重量,试点工作开始后,社领导以身作则,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始终工作在分类试点工作的第一线,全体信贷人员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为确保此次试点工作的如期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期间,市银监局、区联社领导多次深入我社部署工作,了解情况,督促进度,协助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从而确保了我社试点工作的如期完成。
(一)、苦干实干加巧干,认真负责的搞好分类工作1、结合实际,合理安排分类工作程序。
试点工作开始后,我社结合实际,对所有贷款状况进行了分析分类,按照先企业,后个人;先正常,后不良;先表内、后表外;先表(报表)齐,后表差的顺序进行。
使分类工作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有条不紊的展开。
为了确保分类工作质量,我社在联社下发的一个认定表、四个基础表、四个工具表的基础上,补充编制了以下三种表格:《信贷企业资料收集表》,以便及时了解企业资料的收集进度情况;《企业简介表》及《企业法定代表人简历表》,以便更好的做好企业非财务因素分析,补充完善了贷款分类的基础工作。
2、认真研究,加强学习,确保分类工作质量。
此次贷款分类工作对我社信贷人员素质提出考验,特别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以前大家只是听说过,但从来没有搞过计算和测算,虽然能按照手册填制,但分析存在较大困难,且速度很慢。
从4月10日到13日,四天时间过去了,只有个别信贷员能正确的填制一套财务状况基础表。
社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利用自己掌握的财会知识,加班加点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将此三种报表之间的对应及归属关系进行了归纳整理,用公式列明,简单明了,易于操作,及时对全部参加分类的信贷员以示例进行讲解,解决了现金流量表填制和分析的困难,确保了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
3、苦干加巧干,利用计算机加快分类工作速度。
方法虽然掌握了,进度缓慢又成为一只新的拦路虎。
四个基础表的填制很费时间,差错多,一个熟练的信贷员填制一套基础表至少需要半天时间,全体信贷员每天加班都到晚上10点以后,周末也不休息,但仍然达不到预期进度。
为此,社里及时采用计算机加快分类工作进度,根据社主任编制的对应公式,我社信贷人员利用计算机程序编制出了五级分类速算表,该速算表只要将企业损益表、资产负债表中的原始数值输入,就可自动生成企业财务数据表及现金流量表,大大加快了工作进度,减少了工作量和计算差错,使原来平均一天的工作量现在只需10来分钟就可做完,且准确率大大提高。
在经过两天的实践和完善后,我社及时将这一情况向联社进行了汇报,并派员到全区七社一部进行了推广,确保了全区试点工作如期完成。
4、严格把关,认真负责的搞好分类认定工作。
在基础工作完成后,为认真做好认定分类工作,我们利用互联网等多种方式,查阅了各个行业的平均财务比率等资料,以作为分析和参考。
在对企业财务分析、非财务分析、担保分析、现金流量分析四个分析表的填制时,我们根据联社的要求,结合各个行业特点,对填制内容统一进行了规范,尽量使用标准语言,真实反映企业的情况。
同时,对基础表、分析表、认定表,我们全部输入微机进行管理,使分类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为以后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完成上述工作后,针对信贷员初步分析结果,社里成立了贷款五级分类认定小组,成员由社正、副主任,会计主管、稽核员及全体信贷人员组成,要求大家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核心定义为准绳,站在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认定,通过七天的讨论分析,对全社241户305笔个人贷款、79户107笔企业贷款逐户进行了认定,并按权限将初步认定结果及资料上报联社,由联社对初评结果进行了认定。
同时,我们由信贷员分片建立了五级分类贷款台帐和五级分类贷款档案,动态监测,动态管理,对新发放的贷款,一律按五级分类要求分类建档。
(二)、认真探索,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试点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本着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针,我们对存在问题及时沟通研究,确定方案,从而确保了分类工作进度。
1、企业报表不连续,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不对称。
在此次分类中,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比较全面,也很连续;而投资主体为个人的中小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往往存在以上问题。
分类中存在两种意见:一是要求企业重新提供连续对称的报表;二是就表论表。
就此问题各社信贷员经过讨论,认为企业提供的报表不连续、不对称,说明企业本身财务管理不规范,如果要求企业重新提供,即使连续对称,虚假成分不能不考虑,故讨论后意见归集为就表论表,在企业财务因素分析表及非财务因素分析表中摆明问题,提出建议。
并对企业发出财务建议书。
2、企业报表反映情况与真实情况差距较大,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态。
显而易见,这种情况分为两种:一是企业情况良好,报表反映亏损甚至资不抵债;二是企业经营困难,但财务数据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对上述问题,我们讨论认为,各管户信贷员结合自己了解的实际情况,在工具表中对企业真实情况予以说明,经社审贷委员会在定性时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在分类结果中予以认定。
3、对自然人消费贷款分期还款类贷款的分类方式。
此种贷款涉及户数多、金额大(基本都符合自然人其他贷款的条件),但此类贷款大都属于消费贷款(主要是个人购房),不存在经营性质,为易于操作,本着动态管理,真实反映的原则,经讨论,采取以下分类方式:含经营性质的全部自然人消费贷款、分期还款类贷款按自然人其他贷款的办法进行五级分类;其他的按批处理的办法分类,分正常、关注、次级三大类。
⑴、首付金额30%以上、贷款未到期、能按期还款,且无逾期还款的不良记录,归为正常;⑵、有月供逾期一个月以上还款不良记录的,归为关注;纠改后,持续按期还款达到六个月的,可调整为正常。
⑶、月供还款连续逾期三个月以上未还的,归为次级;纠改后,持续按期还款达到六个月的,可调整为关注;持续按期还款达到一年的,可调整为正常。
(三),持之以恒,确保五级分类工作的连续性。
五级分类试点工作顺利结束后,上级联社对我们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但我们并没有就此万事大吉,如何持续深入的搞好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通过两年来的实践和总结,我们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五级分类是动态认定,这种动态必须在信贷管理中体现出来,即贷款五级分类工作要与贷款日常工作相结合。
首先,一定要与贷款“三查”制度相结合,贷前调查、贷时审查是风险认定的基础,直接体现五级分类的初期认定结果,而贷后检查是动态管理关键。
鉴于此,我们要求信贷人员在按要求进行贷后检查的同时,贷后检查报告必须要体现五级分类认定情况。
这里,一是对企业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已经影响到贷款偿还的,必须在第一时间将检查报告、相关认定表及信贷员初步认定意见以书面形式报社审贷会,由社审贷会认定后予以调整;其次,在每季末召开五级分类认定例会,将企业情况出现变化,可能影响到贷款偿还的贷款予以讨论,按讨论结果确定是否调整;第三,对新增贷款不管金额大小,一律采取全面分析方法,不采取批处理的方法。
第四是对四级分类档案和五级分类档案采取同步管理,为下一步五级分类工作全面施行奠定基础;五是按四级、五级分类形态按月反映贷款形态,报送报表,为加强信贷管理提供依据。
通过近一年的实践,五级分类管理已初现成效,基本上保证了五级分类工作的连续性。
二、五级分类试点工作得到的几点体会这次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学到了新的信贷管理理念,全社上下,收获颇大。
一是信贷员的素质得到了提高,过去我们仅只简单的对企业情况进行分析,把握不住要点,就是财务分析也很笼统,而这次五级分类,教会了我们分析什么、如何分析,贷款管理的核心是什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理念,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是今后如何加强信贷管理。
这次五级分类,是对我社信贷管理工作彻彻底底的检验,过去的失误和漏洞一下子摆了出来:以前我们要求企业按时提供报表,企业送到了,夹入信贷档案,就万事大吉,通过这次分类,企业报表存在的问题,缺失、不连续、失真等等一下子暴露了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信贷管理中应督促和辅导企业健全财务制度,如实编制报表。
三是通过此次五级分类工作,原来潜在的信贷风险得到了真实反映,从而促进了信贷管理水平的提高。
我社今年4月底各项贷款余额17272.5万元,通过认定,正常贷款4892.1万元,关注贷款7278.3万元,次级贷款1631万元,可疑贷款3131.5万元,损失贷款339.6万元,正常类贷款合计占比70.46%,不良类贷款合计占比29.5%,相比原四级分类方法不良贷款上升3299.8万元,上升19.1%,贷款风险得到了直观的体现。
五级分类实行一年多来,通过动态管理,加强监督,信贷资产质量得到了提高。
至今年二月底,各项贷款余额19081万元,通过认定,正常贷款8485万元,关注贷款5470万元,次级贷款2336万元,可疑贷款2772万元,损失贷款18万元,正常类贷款合计占比73.14%,较上年提高2.68%。
通过此次贷款五级分类,使我社的信贷管理得到了加强,信贷队伍素质得到了提高,新的分类方法也更加客观、更加准确真实的反映了我们信贷资产质量,对我们今后改进信贷管理作用很大。
但在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没有现成经验,加之既需要定量分析,又需要定性分析,分类认定结果发生偏差再所难免,如在分类中,信贷人员政策信息的匮乏及预见性、敏感性欠缺,市场信息获知渠道窄,都难免会造成人为分类、关系分类、印象分类;再者分类标准仍不够严谨,五个类别间缺乏明显的区别,难免会对分类工作带来随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