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隧道的施工技术研究及建议
我国高速铁路隧道技术要点与有关建议
我国高速铁路隧道技术要点与有关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速铁路隧道是高速铁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建设和运营对于我国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隧道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隧道作为高速铁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高速铁路线路的安全和效益。
我国高速铁路隧道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努力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我国高速铁路隧道技术水平逐渐提升,隧道建设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更新,隧道技术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对我国高速铁路隧道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总结经验,提出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高速铁路隧道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隧道技术的要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我国高速铁路隧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意义高速铁路隧道技术的问题意义在于其直接关系到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水平,而隧道作为高铁线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铁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效益。
隧道在高铁线路中起到了连接不同地区、穿越山脉丘陵的重要作用,因此其建设和维护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技术标准。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隧道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设计矛盾、施工质量不稳定、监测手段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对高铁运行安全和线路使用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加强我国高速铁路隧道技术研究和实践,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隧道设计与施工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为此,本文将就我国高速铁路隧道技术现状、要点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创新和监测与维护工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建议。
2. 正文2.1 我国高速铁路隧道技术现状我国高速铁路隧道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隧道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隧道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具有以下特点:隧道施工技术不断创新。
谈隧道开挖技术的不足与优化
谈隧道开挖技术的不足与优化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使得现有的交通路线已经满足不了实际需要,为了缓解紧张的交通压力,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开始实施隧道开挖工程。
但由于此项施工在地下开挖进行,施工过程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困难,影响了施工的有效进行。
针对传统施工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隧道开挖支护技术方案,以优化调整隧道工程的使用性能。
一、隧道开挖技术的不足与路面施工相比,隧道开挖技术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主要是由于施工技术、施工环节、施工设备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面对新时期的施工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公路隧道开挖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技术问题。
隧道开挖的施工场所在地下,这就给施工作业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我国目前掌握的公路技术仅能满足于一般的隧道开挖工程,对于一些更高要求的隧道则难以发挥出理想的效果,常会出现不同的沉降问题,见图一。
图一隧道开挖沉降曲线2、设备问题。
施工时没有理想的机械设备作为工具,不仅增加了施工作业的难度,也影响了正常的操作进度。
如:挖掘机、起重机等,这些机械工具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到了隧道开挖的施工效果。
3、质量问题。
因掌握的公路技术水平有限,隧道开挖施工后常会出现不同的质量问题。
如:承载过小、路面不平等,这些施工造成的不足会影响到隧道使用性能,一般经过1-2年的使用后则要进行返修处理。
4、人员问题。
很多工程单位为了降低工程成本,安排的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层次不齐。
施工操作人员缺少足够的施工经验,对于隧道开挖这种高难度的施工必会影响到整体质量,限制了隧道开挖效率的提升。
二、隧道开挖支护技术优化针对隧道开挖技术存在的不足,为了弥补施工质量上的缺陷。
在开挖施工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开挖支护方案,这样可以降低隧道开挖的难度,避免出现各种质量问题。
目前,隧道开挖支护技术包括:1、锚杆。
将锚杆布置在岩土体中最大的作用就是防止岩土体出现变形,能显著控制施工操作流程。
此外,这种支护可以让处于二轴应力状态的洞室内表面的围岩维持三轴应力状态,控制了围岩体刚度的减弱。
高地温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研究报告
高地温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研究报告摘要高地温隧道作为现代交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难度和施工风险较大。
为保证隧道工程的安全、高效、质量,本文研究了高地温隧道的综合施工技术,并探讨了在高地温环境下,如何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证施工质量。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调研,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本文总结了高地温隧道施工前期调查、设计、施工工艺及方法、施工质量控制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
本研究对于高地温隧道的工程建设以及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言高地温隧道是指在深部山区、高海拔地区等高地温环境中建设的隧道工程,其施工难度和风险较大。
由于高地温环境的特殊性,隧道工程的施工面临诸多困难,如高温、高海拔、膨胀岩、高水压等。
因此,高地温隧道的建设需要科学、高效、安全、可靠的综合施工技术。
本文根据高地温隧道的特点,研究了高地温隧道的综合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前期调查与设计地质勘查和地质环境评价对于高地温隧道工程的建设,地质勘查和地质环境评价是基础性工作,其主要目的是明确所处地质环境特征,确保施工过程中合理选址、安全施工。
在地质勘查工作中,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1.地质构造及构造运动规律等,对后续的施工进展、隧道的品质和工期影响较大;2.选择不同的探测方法进行地质勘查(如测量地温、地形、地下水、地震等),并结合地质勘查成果,进行地质环境评价,为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设计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施工设计。
针对高地温隧道的设计,应该考虑到的因素包括:1.在选址上结合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施工线路;2.在设计上综合考虑地下水、地温等因素,选择适当的隧道设计参数,如截面面积、斜率、弯曲半径等;3.确定隧道的支护方式和支护结构,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支护方式及相关的支护结构方案;4.在设计阶段就要开展施工工艺及方法的探讨和技术可行性分析,结合工程实际考虑施工机具、仪器及施工人员等。
施工工艺及方法隧道掘进在高地温环境下,隧道掘进的难度较大,需要选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及机械设备。
隧道工程施工问题解决方案
地应力问题
高地应力地区隧道施工容 易出现岩爆、大变形等灾 害,影响施工安全和进度 。
设计方案不合理或不完善
设计参数不准确
设计前对地质勘察资料分析不足 ,导致支护参数、开挖方法等设 计不合理。
结构设计缺陷
隧道结构设计存在缺陷,如衬砌 厚度不足、连接部位不牢固等, 容易引发施工问题。
未考虑施工因素
设计方案未充分考虑施工条件、 工艺水平等因素,使得设计方案 难以实施。
隧道工程分类
根据隧道用途、地质条件、施工方法 等因素,隧道工程可分为交通隧道、 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等类型。
隧道工程施工特点与难点
施工特点
隧道工程施工具有地质条件复杂 、施工环境恶劣、安全风险高等 特点。
施工难点
隧道工程施工涉及地质勘探、支 护设计、开挖方法选择、防水排 水等多个方面,技术难度较大。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通过行业内部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和行业整体效益。
THANKS
感谢观看
施工技术水平不足
施工方法选择不当
01
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应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如盾构法、矿山
法等,选择不当会影响施工效果。
施工工艺落后
02
采用的施工工艺落后,无法满足现代隧道施工的要求,容易导
致施工质量问题。
施工人员技能不足
03
施工人员技能水平不足,无法正确执行施工方案和工艺要求,
影响施工质量和安全。
建立技术创新平台
搭建隧道工程技术创新平台,促进技术交流 和合作,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行业秩序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
建立健全隧道工程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 规范市场秩序和竞争行为。
隧道施工技术探讨
隧道施工技术探讨作者:靳柒勤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7期摘要:作为地下工程的重点项目隧道工程,修建地下铁道,其施工方法受到地面建筑物、道路、城市交通、水文地质、环境保护、施工机具以及资金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各自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也不尽相同。
由于其复杂性,难维修与难管理,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
本文就寒岭界隧道左线汝城端坍方进行相关分析,主要对隧道过坍方段处理措施阐述了作者的对策。
关键词:隧道;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隧道施工工程应注意问题1.1工程实施进度控制,施工单位在施工进度落实方面应制定了有力措施实行工期目标管理,作业队长目标责任制;合理配置资源,满足进度要求;优化施工方案,科学组织施工;抓关键环节,加快工程进度;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加强材料供应及物资储备工作,避免因停工待料而影响工期。
1.2注意通风方面1.2.1施工通风难点首先,无轨运输,车辆机械尾气污染严重;其次,上下边坡在沿掘进方向纵向存在,对于空气流通有不利的影响;再次,隧道较长,通风与排风的距离较长;最后,每洞都有扩大断面,具有较大的风阻。
1.2.2实施预防及调整措施(1)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教育进行不断地加强,放炮前一定要做好风筒的保护工作,同时,风筒维护班组成立是非常有必要的,他们对风筒的日常维护和维修进行全面地负责,从而保证漏风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2)对通风方案中行车线路的重要性进行进一步的明确,要规定各班组的司机在行走时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从而避免扰乱风路。
(3)还要建立路面养护班组,对洞内路面定期进行洒水,从而保证路面没有尘土飞扬,确保洞内空气的新鲜度。
(4)把一台射流风机设置在右洞通风通道口处,向洞外吹风。
1.2.3注意排水方面隧道区内分布较为广泛的碳酸盐岩,其厚度较大,是主要的含水岩系的富存水涌出,对于长隧道而言,隧道施工技术难题之一就是在最短时间内排除作业面的水。
隧道施工难点及技术措施
隧道施工难点及技术措施摘要:现如今,我国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越来越完善,隧道作为整个交通网络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对于交通运输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根本上提高隧道建设的总体质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就目前我国的实际状况来看,隧道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找到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
因此,在本文中首先简单介绍了隧道施工特点,结合目前施工难点,探讨了几点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隧道施工质量。
关键词:隧道;施工难点;技术措施引言隧道施工难度大,既要保证隧道施工符合规范要求,同时也要掌握隧道施工的特征以及隧道施工的实际要求,按照隧道施工的具体情况做好施工技术的应用和质量控制措施的调整,保证隧道施工在全面性和有效性方面达标,解决隧道施工矛盾,为隧道施工的落实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隧道施工的经验以及隧道施工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质量控制和施工技术应用方面需要按照隧道施工的具体情况和隧道施工的相关内容做好落实,保证隧道施工在具体实施层面能够达到质量要求。
1隧道施工特点概述(1)隧道施工不可预知因素多。
隧道施工前,虽然会对现场地质地形进行勘查作业,但是仍无法了解掌握全部地质状况,尤其是复杂地形地质环境下,无法准确预测泥石流、瓦斯底层等地质情况,可能影响隧道的顺利施工。
(2)隧道施工危险因素众多。
隧道施工时,会破坏原有地质结构,如不能提前预知该区域地质变化状况,则极易引发风险,如塌方等,威胁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
(3)隧道施工具有隐蔽性。
隧道施工各个环节密切相关,环环相扣,上一道工序完成后下一道工序立马进行,将前序施工环节覆盖,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质量瑕疵和安全隐患,最终影响隧道施工质量及安全。
2隧道施工难点2.1岩爆问题因为特长隧道贯穿山体较长,埋深较深,导致施工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岩爆问题。
一般情况下,产生岩爆现象有两个决定性因素:地应力与岩性。
隧道工程研究方案
隧道工程研究方案一、综述隧道工程是一门涉及土木工程、地质工程、水利工程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应用于交通、水利、城市地下配套等领域。
隧道工程承载了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功能,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意义。
由于隧道工程复杂的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结构、复杂的施工技术等特点,隧道工程的研究和实践一直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本文将从隧道工程的地质勘探、设计施工、监测管理等方面进行细致的研究,总结当前隧道工程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探讨有关方案,为隧道工程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二、研究现状1. 隧道地质改造技术隧道地质是隧道工程中最主要的环节之一,隧道地质勘察的数据直接关系到后期施工的成功与效率。
隧道地质改造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主要应用于隧道地质勘察、地质预报、地质治理等领域。
当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受限于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因素,隧道地质改造技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使用先进的光纤传感技术、激光扫描技术、遥感技术、地震勘探技术等方法,对隧道地质进行深入研究,为隧道地质改造技术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2. 隧道设计施工技术隧道设计施工技术方面,目前国内外在隧道水平掘进技术、隧道盾构技术、隧道软岩支护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设计施工技术仍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数值模拟、实验研究等方法来探讨隧道设计施工技术的创新与改进,使其能适用于更加复杂的地质条件下。
3. 隧道监测管理技术隧道工程的监测管理技术是隧道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隧道保养、维护和管理的基础。
目前,国内外在隧道监测技术、隧道防灾减灾技术、隧道运维管理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受限于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因素,隧道监测管理技术存在局限性。
本文将通过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方法,提出隧道监测管理技术的创新与改进,构建更加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的隧道监测管理系统,为隧道工程的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隧道施工方案优化与施工工艺探讨
隧道施工方案优化与施工工艺探讨隧道建设是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隧道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施工工艺的探讨对于隧道建设的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隧道施工方案的优化以及施工工艺的探讨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隧道施工方案的优化1. 目前隧道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隧道施工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方面,施工周期长、造价高,且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另一方面,隧道施工对地质条件要求较高,地下水和风险因素的存在使得施工困难增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隧道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2. 提高施工效率的措施隧道施工方案的优化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提高施工效率:(1)充分调研:在施工前,对隧道所在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充分调研,了解地下水情况、地质构造以及有无断层等地质特征,以便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2)合理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出可行的隧道施工方案。
合理设计隧道的断面、衬砌材料、排水系统等,减少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3)采用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隧道施工中的一些新技术逐渐应用于实践。
比如,引入预制隧道衬砌技术、地下连续墙技术等,可以减少现场施工时间,提高施工质量。
(4)施工计划优化: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提前做好物资储备和施工准备,避免不必要的施工延误。
二、施工工艺探讨1. 隧道开挖工艺隧道开挖是隧道施工的第一步,开挖工艺的选择对后续工程的进展影响很大。
传统的隧道开挖工艺存在施工周期长、挖掘量大等问题,因此,应该探索采用新的开挖工艺。
(1)新技术应用:可以考虑引入隧道掘进机等新技术设备,减少对人工的依赖,提高施工效率。
(2)适当调整开挖方法: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采用适当的开挖方法,如盾构法、爆破法或机械掘进法等。
2. 隧道支护工艺隧道支护是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隧道支护工艺的选择应根据地质条件和隧道形状的不同进行合理选择。
(1)预制隧道衬砌技术:预制隧道衬砌技术可以使隧道衬砌的质量更好,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隧道施工技术探讨
隧道施工技术探讨摘要:作为地下工程的重点项目隧道工程,修建地下铁道,其施工方法受到地面建筑物、道路、城市交通、水文地质、环境保护、施工机具以及资金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各自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也不尽相同。
由于其复杂性,难维修与难管理,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
本文就寒岭界隧道左线汝城端坍方进行相关分析,主要对隧道过坍方段处理措施阐述了作者的对策。
关键词:隧道;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隧道施工工程应注意问题1.1工程实施进度控制,施工单位在施工进度落实方面应制定了有力措施实行工期目标管理,作业队长目标责任制;合理配置资源,满足进度要求;优化施工方案,科学组织施工;抓关键环节,加快工程进度;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加强材料供应及物资储备工作,避免因停工待料而影响工期。
1.2注意通风方面1.2.1施工通风难点首先,无轨运输,车辆机械尾气污染严重;其次,上下边坡在沿掘进方向纵向存在,对于空气流通有不利的影响;再次,隧道较长,通风与排风的距离较长;最后,每洞都有扩大断面,具有较大的风阻。
1.2.2实施预防及调整措施(1)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教育进行不断地加强,放炮前一定要做好风筒的保护工作,同时,风筒维护班组成立是非常有必要的,他们对风筒的日常维护和维修进行全面地负责,从而保证漏风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2)对通风方案中行车线路的重要性进行进一步的明确,要规定各班组的司机在行走时一定要按照要求进行,从而避免扰乱风路。
(3)还要建立路面养护班组,对洞内路面定期进行洒水,从而保证路面没有尘土飞扬,确保洞内空气的新鲜度。
(4)把一台射流风机设置在右洞通风通道口处,向洞外吹风。
1.2.3注意排水方面隧道区内分布较为广泛的碳酸盐岩,其厚度较大,是主要的含水岩系的富存水涌出,对于长隧道而言,隧道施工技术难题之一就是在最短时间内排除作业面的水。
2.隧道施工案例分析2.12012年8月6日下午,寒岭界隧道左线汝城端掌子面zk88+939在钻孔过程中,拱顶上方突然传来一阵岩石断裂的异声,领工员立即将掌子面人员及台架撤离,随着声响越来越大掌子面附近6榀已施做完毕的初期支护拱架一下子被压垮,垮塌处散落的均是大块的砂岩,约1~3方,并且一直不稳定呈持续间断性垮塌,8月7日上午坍方向后发展过程中再次发生大方量集中垮塌,截止8月9日12时,塌方范围扩大至zk88+965。
隧道技术建议书
隧道技术建议书标题:隧道技术建议书引言概述:隧道技术在现代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隧道技术的相关问题提出建议,以期提高隧道建设的效率和安全性。
一、设计阶段的建议:1.1 确定隧道类型:根据地质条件、交通需求和环境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隧道类型,如盾构隧道、开挖法隧道或者钻孔隧道等。
1.2 地质勘察和风险评估:进行详尽的地质勘察,包括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岩土力学等方面的调查,以评估隧道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问题。
1.3 结构设计和通风系统:根据隧道用途和长度确定合适的结构设计,并考虑通风系统的安排,以确保隧道内空气质量和人员安全。
二、施工阶段的建议:2.1 施工方法选择:根据隧道类型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如盾构法、爆破法或者钻孔法等,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2.2 安全措施和监测系统:制定全面的安全措施,包括防火、防水和应急救援等方面,并安装监测系统以及实时监测隧道的变形、渗水温和体浓度等。
2.3 施工管理和协调:建立有效的施工管理团队,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同时与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方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三、运营阶段的建议:3.1 维护计划和设备检修:制定定期的维护计划,包括隧道设备的检修和更换,以确保隧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2 紧急救援和灾害应对:建立完善的紧急救援机制,包括培训专业的救援人员和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和事故。
3.3 安全培训和宣传: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隧道用户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加强对隧道安全规定的执行。
四、环境保护的建议:4.1 废水和废气处理:建立合适的废水和废气处理系统,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4.2 生物多样性保护:在隧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采取措施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
4.3 绿化和景观设计:在隧道出口和周边地区进行绿化和景观设计,以提升环境质量和美观度。
五、技术创新的建议:5.1 智能化系统应用:引入智能化系统,如智能监控、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管理等,提高隧道的管理效率和运行安全性。
超大跨地下洞室调研及施工建议
超大跨地下洞室(隧道)施工方法调研及施工方案建议一、定义一般认为:地下工程(隧道工程)的结构受力及结构安全,以及修建安全风险除与岩石自身特性(如:强度、节理裂隙、断层、地下水等)因素密切关联外,还与断面大小、洞室高度、洞室跨度、断面型式有很大关系。
(一)隧道断面划分标准地下洞室(隧道)断面越大,受力越不利,安全风险越高,施工技术难度就越大。
目前,对隧道断面划分的标准较多,主要以国际隧道协会对隧道断面的划分标准(如:表1-1)和日本对隧道断面的划分标准(如:表1-2)为主。
表1-1 国际隧道协会对隧道断面的划分标准表1-2 日本对隧道断面的划分标准1我国铁路、公路和市政工程基本采用国际隧道协会对断面的判断标准,因此,当隧道净空面积>100m2时,为超大断面隧道。
(二)隧道跨度划分标准国内外对地下洞室(隧道)的跨度暂无明确划分标准。
根据惯例,两车道公路隧道、双线铁路隧道也被认为是大跨度隧道,随着装备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其结构型式最为常见,已被大量应用,技术难度一般,是否属“大跨”范畴意义不大。
但,对于单洞三个及以上车道公路隧道、单洞三线铁路隧道、联拱隧道、地铁车站、地下水封洞库等跨度不小于18m的地下洞室(隧道),其施工难度、技术难度仍不容小觑,我们暂且认为属超大跨洞室(隧道),在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施工安全应予以高度重视。
二、主要超大跨洞室(隧道)简介近年来,国际、国内修建了一些不同用途的超大跨洞室(隧道)。
(一)公路单洞四车道隧道1.贵州凯里大隔山隧道:最大开挖跨度21.04m,高11.5m;2.沈大高速公路韩家岭隧道:开挖跨度23m;3.深圳雅宝隧道:开挖跨度21.1m,高13.68m;4.广州龙头山隧道:开挖跨度21.47m,高13.58m;5.沈大高速公路韩家岭隧道:最大开挖宽度22.482m,最大开挖高度15.52m;26.乌蒙山二号特长隧道:开挖跨度28.42m。
(二)铁路隧道1.内昆铁路曾家坪1号隧道:宽度为20.68m,开挖高度为13.83m;2.甬台温铁路(双线)和金温线(单线)并行段——西岙隧道:最大开挖跨度20.22m,最大高度15.68m;3.兰渝铁路新作坊隧道(三线段):开挖跨度20.12~22.66m,高度15.29~16.44m;4.襄渝铁路狗磨湾隧道车站段:开挖宽20.5m,高13.0m;5.京张铁路八达岭站:八达岭长城站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山岭地下火车站,也是国内埋深及提升高度最大的高速铁路地下站,八达岭长城站两端渡线段单洞开挖跨度达32.7m,是目前国内单拱跨度最大的暗挖铁路隧道,车站大厅的跨度约为45m。
隧道施工技术及方法的探究
本相 对较 低 , 而 且适 用于 不 同的地 质地 形条 件 , 施 工 工艺 简单 明 了 , 而且 工期
短, 施 工较 其他 方法 简便 快捷 。 但是使 用 明挖 法 会造 成道 路 , 周边 大范 围的拆
几乎成为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修筑隧道的一种基本方法。 新奥法施工具有及时 性, 封闭性 和粘贴 性 的特点 : 新奥法 可 以紧跟开挖 作业面施 工 , 因为它 是以喷 锚
通 工具 的大量 使用 以及 交通状 况 的恶化 。 为 了改善 交通状 况 , 限制车辆 通行 时 间成 为一 大措 施外 , 兴建地 下通 行方式 , 即隧道 , 也 成为近 年来 的热议 话题 。 本
言论赞成挪威法较新奥法有施工快速、 建设成本和维修成本低的特点, 建议大 力 开展挪 威法 施工 技术研 究工 作 , 建 议彻 底取 消新 奥法 的这一做 法 不尽合 理 ,
辅助 作业 以及 对 围岩 的测量 监控 , 还 应 考虑特 殊地 段 的特殊 施工 方法 。
在土层 隧道的施 工 中, 一般使用 明挖法 , 盖挖法 和盾构法 , 明挖法是 从地表 开挖 基坑 或堑 壕 , 修筑衬 砌后 用土石 进行 回填 的浅埋 隧道 、 管道 或 其他地 下建 筑 工程 的施工 方法 , 明挖 法在 具体 的施工 中有着 自身的优 势 , 土建 造价 以及成
支护 为主要施 工手 段 , 在 围岩变 形 以前 , 利用 开挖 施工面 的时空效 应 , 及 时有 效 的进 行隧道施 工 ; 开挖施 工面 时 , 由于 爆破 会造成 围岩 的的裂缝 , 导致 整个地 质
迁, 对交通 和环境 影响较 大。 盖挖 法是 由地面 向下开挖 至一定 深度后 , 将顶 部封
一 .
隧道施工中的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优化研究
隧道施工中的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优化研究隧道施工工程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城市交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隧道施工中的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优化的研究。
一、支护结构设计的意义与挑战隧道施工中的支护结构设计至关重要,主要包括隧道围岩力学性质分析、应力和变形分析以及支护结构的布置和类型选择等方面。
支护结构的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因素。
同时,隧道设计中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如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支护结构选择、隧道纵横断面和洞室形状设计等问题。
二、优化支护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技术为了解决支护结构设计中的挑战,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优化方法与技术。
其中包括基于数值模拟的地质力学分析与设计,通过模拟地壳应力和应变分布来确定合理的支护结构形式和参数。
同时,利用先进的地质勘察技术和实验室试验方法,获取更准确的地质参数,为支护结构设计提供更可靠的数据。
此外,运用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大量的历史工程案例进行分析与比对,为设计提供参考和优化方案。
三、隧道施工技术的优化与创新隧道施工技术的优化和创新是支护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传统的隧道施工中,采用了常规和经验性的方法,如开挖法、支护法、排水法等。
然而,这些方法在一些特殊的地质条件下面临困难,对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控制也相对较差。
因此,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施工技术,如盾构法、冻结法、地面锚杆法等,以应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隧道施工更为高效和安全,支护结构的设计也更加合理和可靠。
四、支护结构施工过程的控制与监测隧道支护结构施工过程的控制和监测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地表沉陷、围岩变形以及支护结构的应力和变形等参数。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研究(5篇)-隧道工程论文-工程论文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研究(5篇)-隧道工程论文-工程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隧道工程中坍方处理及施工技术分析摘要:将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坍方作为研究对象,在细致的分析工程及地质概况、施工工艺、坍方基本情况以及坍方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综合处理办法管棚法融合坍腔注浆,通过一系列的施工处理,该路段坍方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可以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推广,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隧道施工;坍方;管棚法;坍腔注浆1综合处理隧道坍方施工方案(1)坍腔回填。
充分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渣对坍腔进行回填,回填的高度需控制在地表一下1m处,留有1m空隙的目的在于为植物生长留有一定空间,从而利用腐殖土进行全部回填。
(2)腔内注浆。
在完成回填3m之后,就需要对腔内的回填土进行注浆,保证完成回填以后的土渣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足够的强度与承载力。
(3)拆除顶端设施。
将建在隧道顶端的蓄水池和空压机房进行拆除,从根本上消除发坍方的间接原因,也就是来源于机械和设备的持续振动。
(4)引排水。
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设置截水沟渠等方法,对地表上的积水进行引排,防止其深入地层。
(5)超前支护。
支护结构围为长管棚,按照I类围岩的相关要求架设钢结构支撑,从而保证围岩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工艺及施工要点2.1腔内回填体注浆腔内回填体注浆导管型号为φ423.5mm,注浆浆液选用双浆液,注浆过程详细参数如表1所示。
2.2地表注浆由于坍方段位于F3断裂带,周围围岩极其破碎,由多种碎石结构和松软岩土构成,所以该断裂带几乎不具备任何承载力,受压就会发生形变。
此外,地面覆盖黄土,偏压程度严重,为有效避免开挖过程中出现滑坡等事故,需对地表进行加固,加固方法为注浆。
地表注浆导管为φ423.5mm无缝有孔型钢管,按照梅花型进行布置,必将选用双液浆,具体的注浆参数与上述腔内回填体注浆基本相同,具体内容见表1。
2.3管棚超前支护在对该隧道进行二次开挖之前,需使用两种类型的钢管进行交错布局,钢管的类型为无缝和无缝有孔,从而完成长管棚超前支护。
隧道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隧道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隧道工程是一项涉及土木工程、地质学、岩土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的高级工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隧道工程的规模和复杂度也在不断提高。
本文将探讨隧道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讨论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隧道工程技术的历史回顾隧道工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时期,如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的水道等。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革命的到来,隧道建设的规模和复杂度才得以大幅提升。
例如,19世纪末的英法海峡隧道工程被视为当时世界级的壮举。
自20世纪以来,隧道工程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应用范围也扩展到了交通运输、地下矿井、地下核设施等多个领域。
二、隧道工程技术的研究方向隧道工程技术的研究方向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隧道掘进技术隧道掘进技术是隧道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包括机械掘进、爆破掘进、盾构等多种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掘进机械的性能和精度得到了显著提升,掘进速度也得到了大幅度加快。
例如,盾构机在城市地下铁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地下力学与岩层稳定性在隧道工程中,地下力学和岩层稳定性是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隧道工程必须要对不同类型的地质岩层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地下力学与岩层稳定性的研究成果对于预防隧道坍塌、地震影响以及地下水渗漏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 隧道施工材料与技术创新隧道施工材料和技术的创新是隧道工程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例如,应用新型材料和技术可以提高隧道的耐火性能、防水能力和抗震能力。
此外,隧道施工材料的环保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隧道通风与安全管理隧道通风与安全管理是隧道工程中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对于保证隧道内空气质量、防止火灾蔓延以及疏散人员具有重要作用。
在安全管理方面,通过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手段可以提高隧道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处理能力。
三、隧道工程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隧道工程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
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技术的探讨
隧道二次衬砌采用复合式衬砌支护结构,衬砌均按新奥法原理设计 , 采 用柔性支护体系的复合式衬砌 , 隧道二次衬砌结构采用C 3 0模筑( 钢筋) 混凝 土或 C 3 0模 筑 防水 ( 钢 筋) 混凝 土 。为保证 二 次衬 砌 质量 , 提高 工效 , 二 次衬砌 采用 1 2 m长 的液 压模 板 台车 施 工 , 混 凝 土 罐 车运 料 , 输 送 泵 泵 送 人模 , 振捣 采用 插 入式 振捣 器 配合 附 着式 振捣 器 。 为 了保证 每板 混 凝土 接缝 处 的 防水要
坡用小炮松动爆破, 预留保护层厚1 . 5 m~2 m, 在 明洞路堑开挖前 , 首先进行排 水设施施工 。做好天沟、 截水沟, 并做好防渗和支护工作 , 保证边坡稳定。 2 . 2洞 身开挖 根据围岩级别和设计要求并结合现场实际地质情况采用相应 的开挖方 法: 洞 口段采 用 台 阶法预 留核 心土 开挖 、 Ⅳ级 、 V级 围岩 一 般地 段 采用 台阶 法 开挖、 Ⅲ级 围岩 地段 采 用全 断 面法 开 挖 。 当围岩 条 件发 生 较大 变 化时 , 应适 当 延 长或 缩 短 台阶 长度 和 每循 环 进尺 , 确保 开挖 、 支 护质 量及 施 工安 全 。 1 ) V级 围岩, 采用台阶法预 留核心土开挖施工 。 具体施工工序如图1 所示。 2 ) I V 级围 岩, 采用上半断面长台阶法施工。 短开挖、 强支护 、 快衬砌 , 并严格控制爆破药 量, 保证光面爆破效果。3 ) H I 级围岩, 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开挖。 全断面光面 爆破采用斜眼掏槽, 周边眼应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布置, 并有一定 的倾角, 保证 开 挖 断 面符合 施 工 图要 求 。光 面爆 破设 计 流程 图见 图2 。
况、 围岩量测及现场地质情况来综合判定是否采用设计支护参数 , 当综合判 定的设计支护参数高于或低于设计时 , 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 , 通过变更来改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与施工控制建议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与施工控制建议高速公路隧道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控制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隧道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掌握隧道施工的技术要点:隧道施工需要掌握的技术要点包括钻探、爆破、土方开挖、衬砌、通风、排水等。
施工团队需要拥有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并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
2. 确保隧道的稳定和安全性:隧道施工时,要考虑到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加固措施,确保隧道不会坍塌或发生其他灾害。
3.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在进行隧道施工时,应根据工程量和条件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需要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措施,确保施工进展顺利。
4.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隧道施工现场应加强管理,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遵守施工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视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5. 做好施工质量控制:隧道施工质量是保证隧道使用安全可靠的关键。
施工中要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包括材料的选择和检验、施工工艺的控制和检测等。
要建立施工质量档案,及时记录施工情况和质量信息。
6. 加强施工监督和检测:隧道施工期间,要加强监督和检测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可以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7. 建立应急预案: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意外情况,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在施工前要做好各种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的制定,以及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
8. 注重环保和资源节约:隧道施工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比如合理利用废弃物料、进行污水处理、进行噪声和震动控制等。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和施工控制建议主要包括掌握施工技术要点、确保稳定和安全性、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施工监督和检测、建立应急预案、注重环保和资源节约等方面。
这些建议有助于提高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隧道的正常使用。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摘要:隧道工程对于施工质量的要求很高,每一道施工工序都必须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否则会造成整体质量的不合格。
而实际隧道工程施工中,存在着许多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难点所在。
同时隧道工程面临着许多复杂的影响因素,施工风险高,更增加了质量管理上的难度。
因此,在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工程施工中面临的质量控制难点进行深入分析,然后设计出相应的对策,实现隧道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隧道工程;质量控制;难点引言裂缝是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一个质量问题,它的出现对公路隧道的可靠性有很大影响,甚至会影响行车安全,为此需要采用加固技术进行处理。
应用较多的一种加固技术为灌浆法加固法。
该技术具有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价格相对低廉等优势,且能达到较好的加固效果,因此应用较为广泛。
文章对灌浆法加固技术在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的提升该技术的应用效果。
1 隧道工程质量控制难点研究的必要性隧道工程是复杂的综合性工程,这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其施工流程、工程结构、施工环境等各方面,并且这种复杂性也带来了许多工程质量控制方面的难点。
通过对这些难点加强研究,能够实现隧道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也能够提升安全度,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具体来说,第一,通过对隧道工程质量控制难点的研究,可以使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掌握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而能够对工程进行合理地分析和判断,明确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工程质量控制方案。
2 质量控制难点分析2.1 施工条件的复杂多变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地质环境的不可预测性。
隧道工程的施工现场在山区的较多,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并且存在着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例如,岩石层的性质、地质水文条件、气候变化等。
以当前的勘察技术手段,很难将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全面、精确的勘察,并实现有效的控制。
另外,隧道工程在开挖后的整个施工过程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各项作业,这使得各道工序变得更加复杂化。
隧道工程施工流程优化探讨
隧道工程施工流程优化探讨一、隧道工程施工流程优化的必要性隧道工程是现代交通、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隧道工程施工常常面临着复杂的地质条件、高风险的施工环境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因此,优化隧道工程施工流程变得尤为重要。
优化隧道工程施工流程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保障工程质量、增加工程安全性,并且对环境和社会影响也会更小。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深入研究隧道工程施工流程的优化方法和技术手段。
二、隧道工程施工流程优化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1. 地质勘探和分析地质条件是影响隧道工程施工流程的重要因素。
优化流程的第一步是进行准确、全面的地质勘探和分析。
合理的勘探方案、精确的勘探数据和先进的地质分析方法将为隧道工程施工流程的优化提供可靠的基础。
2. 地质风险评估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地质风险可能导致施工延误、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等。
因此,进行地质风险评估是优化施工流程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地质灾害和地下水渗流等风险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施工风险。
3. 施工方法改进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和改进对于优化施工流程至关重要。
传统的施工方法可能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安全性差等问题。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如盾构法、液压劈裂法等,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对地下环境的干扰。
4. 施工组织与管理隧道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种施工作业的协调和管理。
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和管理,可以提高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效率,确保施工流程的顺利进行。
三、隧道工程施工流程优化的案例分析1. 加大机械化程度在某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引入先进的机械设备和工艺,实现了施工过程的机械化。
例如,使用盾构机进行隧道开挖,替代了传统的爆破法,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并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干扰。
2. 使用BIM技术某隧道工程施工中,引入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了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隧道的施工技术研究及建议
摘要:在隧道工程施工中,洞口严重偏压联拱隧道是施工中控制的难点,对洞口偏压段塌方和地面沉降的控制是隧道施工中需要我们去设计研究的重点。
本文在介绍研究区基本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隧道周边岩土体力学参数及隧道围岩的力学性质指标,对隧道的平、纵线形施工、洞身衬砌施工以及中隔墙分别进行施工技术研究,并在最后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隧道工程;连拱隧道;岩土力学参数;施工技术研究;结论和建议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其中交通是我国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隧道工程也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一个方向,有时候我们在隧道施工方面会遇到洞口严重偏压的连拱隧道,这种隧道在施工中控制中需要格外重视,且对这种隧道洞口偏压段塌方和地面沉降的控制也是隧道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与设计。
因此,本文以红龙山隧道为工程实例,在地质环境背景资料和岩土体力学性质参数的基础上,对隧道施工各个方面分别进行设计和研究,最后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监理技术文档
1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
1.1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分析隧道区位于黄龙花炮厂旁的山体,有乡村公路至隧道附近,交通方便,地貌类型属构造侵蚀-溶蚀型低峰丛地貌;隧道区内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之普定向斜北西翼,经调查场区内未发现断层通过,综合地层产状为290°∠16°,地层属于缓倾角岩层构造形式。
1.2水文地质条件分析隧道区地下水类型为岩溶裂隙水及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大气降雨向下补给第四系松散土层,并向下层基岩节理、风化裂隙运移,向山体低洼带排泄,所以本地区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没有腐蚀性。
1.3不良地质现象分析隧道区地表未见大型岩溶分布区,强风化岩体节理很发育,将岩体分割呈碎块状、角砾状,而白云岩沿节理面产生的不均匀风化及部分地段易沿节理面、岩层面产生溶蚀,存在隐伏岩溶的可能性较大,对隧道开挖有一定影响,建议加强超前预报工作。
1.4场地活动稳定性分析隧道区的场地活动稳定性分析在施工前也非常重要,根据相关资料了解隧道区覆盖层厚较小,下伏基岩岩体较完整,隧道场区整体稳定,适宜建设隧道;并且根据相关资料了解,可知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场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且场区无新构造运动迹象,因此本隧道场区整体基本稳定。
2岩土体工程特性分析及围岩施工
2.1岩土体工程特性分析隧道区的岩土体地质特性分析对于隧道施工中的地基和围岩都非常重要,选择好的围岩持力层对于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都非常重要,施工中要选择一个好的持力层必须要知道场地基岩分布情况,根据相关资料可以了解场区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中统关岭组第三段薄~中厚层状白云岩,并且根据场区岩体的节理、裂隙发育特征、硬度与完整性,结合钻探资料将隧道区基岩划分为强、中风化灰岩两层,中风化灰岩力学相对力学性质好,因此,我们在选择基岩持力层时要选择合理的持力层,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2.2隧道围岩施工技术要点隧道围岩的设计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对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都有很大关系,所以必须对围岩进行分级并且对围岩进行设计。
连拱隧道k1+255~k1
+352段,由于围岩为强至中风化白云岩,岩体节理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呈碎裂结构,建议按v级围岩进行支护;k1+352~k1+430段,由于隧道围岩为中风化白云岩,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石较硬,岩体较破碎,呈镶嵌碎裂结构,建议按ⅳ级围岩进行支护;
k1+430~k1+540段,由于为隧道出口段,围岩为强至中风化白云岩,岩体节理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建议按ⅴ级围岩进行支护。
3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3.1隧道施工方法总述隧道施工方法的优劣关系到整个隧道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所以每个环节都必须把施工方法和理论做好,具体在隧道明洞段设计采用明挖法施工,在确保洞口边坡稳定的条件下,就地全断面整体模筑式钢筋混凝土,暗洞采用新奥法施工,ⅴ级围岩段采用三导洞法,主洞正台阶法开挖,ⅳ级围岩段采用中导主洞台阶法分部开挖;隧道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每循环进尺,上断面开挖时每循环进尺宜控制在1.5倍型钢拱架间距左右,上断面开挖长度小于1.5倍洞径,下断面采用左右交错开挖,每次开挖长度为1.0~3.0米,且不大于3拱架间距;隧道初期支护由上而下,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对于二次衬砌,采取先施作仰拱再施作边墙及拱顶部位二次衬砌的施工顺序;二次衬砌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输送泵和衬砌模板台车的机械化配套施工方案,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内实外光;在隧道洞口偏压段,主导洞施工完后,先对相对低侧的主洞进行施工,后对靠山的高侧主洞进行施工,这样有利于施工质量和安全,同时有利于连拱隧道施工的总体施工。
3.2隧道平、纵线形施工技术红龙山隧道由于是连拱隧道,对隧道的平、纵线形施工技术好坏就关系到后续施工作业,具体设计时客根据隧道起讫桩号为k1+260~k1+545,长28 5m,最大埋深约36m,所以隧道的平、纵线形设计中可以把隧道平面线形计算于半径为130
0m的圆曲线上,隧道纵坡为-1.2%的下坡,从而方便以后的施工需求。
监理技术文档
3.3洞门选择与施工技术红龙山隧道的洞门选择应该采取“早进洞,晚出洞”为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洞口边仰坡的开挖高度,以保证山体的稳定,同时减小对洞口自然景观的破坏。
洞门型式主要考虑使用功能和地形的协调美观,并尽可能节省投资,充分考虑该隧道洞口地形、地貌等因素。
红龙山隧道普定端洞口轴线与地形等高线为斜交,采用台阶式技术对洞门
进行设计;隧道明洞临时边仰坡及成洞防护面采用锚网喷防护;洞门端墙外露面一般采用镶
面装饰,隧道洞门建筑材料采用c20混凝土,以达到施工方便、安全和快速;隧道施工完成
后对外露的临时边仰坡进行植树或植草以加强绿化,使其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
3.4隧道衬砌施工技术红龙山隧道的衬砌施工时以新奥法原理为指导,采用复合式衬砌,并根据不同的围岩级别辅以大管棚、超前小导管等超前支护措施,二次衬砌采用模筑混凝土
或者钢筋混凝土进行施工作业,其中红龙山隧道衬砌内轮廓设计不仅要按相关建筑规范中对
界限的规定和要求考虑其形状和尺寸,对围岩级别、结构受力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还
要在施工中考虑照明、通讯、装饰等其他设施,经过对隧道衬砌内轮廓的分析和研究,设计
隧道衬砌内轮廓采用半径为5.55m的单心圆,内轮廓设计高程距拱顶高度7.1m,净宽11.1 m,各种设备均不得侵入建筑限界,这样留有足够的施工空间,来方便今后的施工作业。
3.5隧道中隔墙施工技术红龙山连拱隧道中隔墙采用复合式曲中墙,其中ⅴ级、ⅳ级围岩
段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结构。
中隔墙施工过程中应按主洞型钢拱架间距在墙顶预埋拱架焊接
预埋件,墙顶与中导洞临时支护之间空隙应回填密实,必要时应预埋注浆管进行注浆回填。
经实测最大开挖高度达22m左右,由于隧道出口位于老虎冲居民区,周围住宅较多,建筑
物密布,爆破作业区距建筑物最近只有7m,安全防护难度极大,对附近居民安全造成了极
大的威胁。
为此,将此段把明挖改为暗挖,在综合采取超前支护、注浆加固措施后,明挖暗作,提前进洞,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这样既降低了成洞面的仰坡高度,减少爆破施工对山
体的扰动,又有利于隧道施工质量和运营安全。
4结论与建议
在隧道施工建设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隧道形式,诸如连拱隧道这种或者有时候
还会遇到各种不同条件相互组合和叠加的情况,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采用不同的
施工技术方法来对待。
通过以上在对红龙山隧道施工的设计和研究之后,有以下建议:①施
工前必须对工程进行全面地实地调查,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的设计方案;②双
联拱隧道施工洞口段是关键,必须稳扎稳打,采取稳妥的施工方案;③隧道进洞方式最好变
明挖为暗挖施工,确定合理的支护方法和措施进行施工作业;④隧道施工总体设计要从环保、
景观、安全、成本和工期等方面综合考虑,采取最有利并且最适宜的施工技术和支护方式来
进行施工建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好多施工设计方案,才能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基础上最
大限度的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070-2004.
[2]《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 d71-2004.
[3]申玉生.软弱围岩双连拱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