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课件及考试范围(1)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PPT课件
计算原则
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
➢ 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示例 ➢ 楼层承载力突变(有薄弱层)
2.1
计算原则
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
➢ 由于地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按刚性地基分析 的建筑结构水平地震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有明显的折减。 ➢ 适用范围:8度和9度时建造于Ⅲ、Ⅳ类场地,采用箱基、 刚性较好的筏基和桩箱联合基础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 当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处于特征周期的1.2倍至5倍范围时, 对刚性地基假定计算的水平地震剪力可按规定折减,其层 间变形可按折减后的楼层剪力计算。 ➢ 折减后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满足楼层水平地震剪力 最小值的要求。
2.1
计算原则
结构抗震验算的基本原则
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的结构
➢ 《抗震规范》规定,以下结构宜进行罕遇地震下的 弹塑性变形验算:
✓ 规范规定的高度范围且属于规范规定的竖向不规 则类型的高层建筑结构 ✓ 7度III、IV类场地和8度时乙类建筑中钢筋混凝 土结构和钢结构 ✓ 板柱-抗震墙结构和底部框架砖房 ✓ 高度不大于150m的钢结构
2.2
地震作用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确定
➢ 结构抗震设计时所考虑的重力荷载,称为重力荷载代表 值。重力荷载分为恒载(自重)和活载(可变荷载)两种。 地震发生时的活载水平一般小于标准值,采用组合值系数 考虑活载的折减。
《抗震规范》规定:
回顾:荷载的标准值是指其在结构的使用期间内可能出现 的最大荷载值。
2.2
Elcentro 1940 (N-S) 地震记录
2.3
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定义: ➢ 单质点弹性体系:将结构参与振动的全部质量集中于 一点,用无质量的弹性直杆支承于地面上的体系; ➢ 单向振动体系
地震与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PPT
对于中浅源地震,震中烈度与震级的大致对照关系如表1.2
震级M
2
3
4
5
6
7
8
震中烈度I0 1~2
3
4~5
6~7
7~8
9~10
11
表1.2 震级与震中烈度的关系
8以上 12
地震烈度把地震的强烈程度,从无感到建筑物毁灭及山河改观等 划分为若干等级,列成表格,以统一的尺度衡量地震的强烈程度。 我国现行《中国地震烈度表》(GB/T17742)采用 12 等级的地震烈 度划分,见表1.3。
地震动的三要素:地震动的峰值(最大振幅) 频谱 持续时间
§1.2 地震强度的衡量
地震强度的大小的衡量体系:1.震级 2.烈度
1.2.1 地震的能量:震级
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度量地震本身强度大小的指标,它是地震的基本 参数之一,用符号M表示。 里氏震级——震级的大小是在距震中100km处标准地震仪(指摆的自振周 期为0.8s,阻尼系数为0.8,放大系数为2800倍的地震仪)记录下来的地 震S波最大水平振幅A(以μm计)的常用对数值:
2)面波 面波是在地表面传播的波,又称为L波。它是由体波经地层界面 多次反射、折射形成的次生波。面波主要有瑞雷波和乐浦波两种 形式。 瑞雷波传播时,介质质点在波的行进方向与地表法向组成的平面 内作椭圆运动,像波浪效应。 乐浦波传播时,介质质点在与波的行进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作剪 切型运动,在地面上表现为蛇形运动。
A
大多数人惊逃
户外,骑自行
Ⅶ
车的人有感觉, 行驶中的汽车
B
驾乘人员有感
觉
C
A
B
Ⅷ
多数人摇晃颠 簸,行走困难
C
少数毁坏和/或 严重破坏,多 数中等和/或轻 微破坏
抗震基本知识共35页PPT资料
职业技术学院
伊兹米特市一楼房底层空旷,结构不合理,房屋整 体倾斜,二楼成了一楼。
职业技术学院
地震时河床变形,导致跨河公路桥梁跨塌。
职业技术学院 人员伤亡惨重
职业技术学院
美国加州北岭地震(7.0级)
1994年1月17日,2400栋建筑被毁,多处高架 公路桥受损,死亡61人,伤7300人,直接经济损 失300亿美元,保险损失104亿美元。
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
唐山大地震
职业技术学院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秒,在河北省唐山、 丰南一带(东经118.0度,北纬39.4度),发生了 7.8级强烈地震,震中区烈度11度。地震波及天津市 和北京市。这次地震发生在工矿企业集中、人口稠 密的城市,极震区内工矿设施大部分毁坏,主要表 现为厂房屋顶塌落,围护墙多数倒塌,高层建筑和 一般民房几乎全部坍塌。震区内普遍发生铁路路基 下沉,铁轨弯曲变形;公路路面开裂;桥墩错动、 倾倒,梁体移动及坠落等。但是地下矿井的破坏比 地面建筑轻得多。
死亡人数达16403人,受伤人数达55863人,经 济损失45亿美元。
职业技术学院
为了省钱,近年兴建的建筑物没有抗震结构,使地震的 伤亡加重。
职业技术学院
震后现场情况
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
座落在活断层上的一座二层小学教学楼被完全摧毁。
职业技术学院
7.8级地震造成达180公里的破碎带,水平和垂直错 距都很大,引起地表沉陷、隆起、裂缝、液化等地表 破坏,同时造成建筑物的大量毁坏。
灾害类別
极端雨量
太多
洪灾
气象方面
太少
极端气温
干旱
太高
热浪
太低
霜冻、大风雪
建筑抗震设计基本知识ppt
本篇主要介绍建筑抗震设计的有关知识和规定.主要 包括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 震设计及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
西南科技大学
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
本章内容 1.地震简介。了解震级、烈度的概念 2.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了解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
建筑结构
西南科技大学
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
(四)抗震结构构件及连接 (五)非结构构件 (六)材料选择和施工
14.3地震作用的计算 地震反应:结构振动时的速度、加速度及位移等 地震作用:在振动过程中作用于建筑结构上的惯性力。
水 平 地 震 作 用
竖
向
地
震
作
用
扭
转
作
用
建筑结构
西南科技大学
建筑结构
西南科技大学
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
1.4.1地震简介 一、地震波
体波:纵横波波 面波 : 体波的次生波
二、震级和烈度 (一)地震震级(衡量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 里氏震级:
M:里氏震级 MlogA
A:采用标准地震仪在距离震中100km处的坚硬地 面上记录的地面水平振幅。
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
西南科技大学
第十四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的抗震验算
3.地基和基础选择 (1)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 的地基上; (2)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 用桩基; (3)对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的地基,除6度设防外, 应进行液化判别; (4)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采取消除或减轻液化 影响的措施。 (5)当地基出要受力范围内为软弱粘性土层与湿陷 性黄土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建筑结构第十五章建筑抗震设计基本知识二.pptx
概念设计带有一定的经验性。但它和抗震计算、构 造设计等是不可分割、互为补充的抗震设计的重要 组成部分。
❖ 一般把各层质量集中在楼
层处,n个楼层即形成n个 质点。每一楼面标高位置 的重量(称重力荷载代表 值)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① 恒荷载(本层楼面结构及上、 下各半层墙、柱)的全部;
② 雪荷载的50%;
③ 一般楼面活荷载的50%,藏 书库、档案库活荷载的80 %。
❖ 简化后的计算简图如图,
图中Gi为第i层质点的重力 荷载代表值。
二、常用术语
1. 地震震级:
1)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释放能量多少)的尺度。目前, 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是里氏震级,其原始定义为1935年由里 克特(Richter)给出,即地震震级M为 M = logA
2) 震级与震源释放能量的大小有关,震级每差一级,地震释 放的能量将差32倍。
❖ 微震 —— 小于2级的地震; ❖ 有感地震 —— 2 ~ 4级地震,人能感觉到; ❖ 破坏性地震 —— 5级以上地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坏; ❖ 强烈地震 —— 7级以上的地震。
二、单质点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
1.单质点体系
❖等高单层厂房、水塔等。 ❖该结构中参与振动的所有质量全部折算至顶部; ❖墙、柱视作一无重的弹性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单质点体系; ❖该体系只作单向振动时,就成为一个单自由度体系。
2.单质点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
F
mSa
x0 max g
Sa x0 max
工程抗震复习资料(1)
一、填空题1、天然地基上的抗震承载力验算采用拟静力法。
2、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震中,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3、某一高层建筑总高为50米,丙类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结构类型为框架-抗震墙结构,则其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墙的抗震等级为一级。
4、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7度和8度分别不小于10%和13% 时,可判别为不液化土。
5、当判定台址地表以下10米内有液化土层或软土层时,桥台应穿过液化土层或软土层。
6、框架结构设计时(不考虑填充墙的作用),框架梁是第一道防线,框架柱是第二道防线。
1、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有四类2、建筑的场地类别,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
3、丙类建筑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4、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扭转效应、应力集中。
5、框架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小于70 mm。
6、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1、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有四类2、框架结构的侧移曲线为剪切型。
3、框架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小于70 mm。
4、某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则其多遇地震烈度为 6.45度度,罕遇地震烈度为 9度。
5、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分别为最大加速度、频谱特征和强震持时。
6、动力平衡方程与静力平衡方程的主要区别是,动力平衡方程多惯性力和阻尼力。
二、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抗震等级:考虑建筑物抗震重要性类别,地震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因素,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抗震要求划分等级,以在计算和构造上区别对待。
2、层间屈服机制:结构的竖向构件先于水平构件屈服,塑性铰先出现在柱上。
3、震源深度: 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4、剪压比:截面内平均剪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之比5、地震系数: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1、构造地震:由于地壳构造运动造成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面振动2、基本烈度: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超越概率10%的烈度值3、反应谱: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给定的地震作用下,某个最大反应量与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4、动力系数: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5、抗震防线: 在抗震体系中,吸收和消耗地震输入能量的各部分。
抗震基本知识.ppt
抗震基本知识
4 .结构体系
(1)选择抗震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规定: 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 震能力或对重力的承载能力。 3)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 震能量的能力。 4)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5)宜具有多道抗震防线。
抗震基本知识
2.常用地震术语图示
抗震基本知识
3.地震的破坏作用
(1)地表的破坏现象
1)地裂缝 3)地面下沉 2)喷砂冒水 4)滑坡、塌方
(2)建筑物破坏
1)结构丧失整体性 2)结构承载力不足而引起的破坏 3)地基失效
抗震基本知识
二、震级与烈度
1.震级
地震的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等级。震级的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抗震基本知识
(3)结构各构件之间的连接 1)构件节点的破坏,不应先于其连接的构件。 2)预埋件的锚固破坏,不应先于连接件。 3 )装配式结构构件的连接,应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抗震基本知识
(4)非结构构件 主要有下列三种类型: ①附属构件,如女儿墙、雨蓬等。宜加强本身的整体 性,并与主体有可靠的连接或锚固,防止倒塌伤人。 ②装饰物,如建筑贴画、装饰、吊顶等。这类构件宜 加强同主体结构的连接,应避免吊顶塌落伤,当不可避免 时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 ③非结构墙体,如围护墙、内隔墙和框架填充墙等。 应考虑这类构件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或有利影响,应避 免不合理的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1.场地选择
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掌握地震活
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
利、不利和危险地段作出综合评价。对不利的地段提 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不应在 危险地段建造甲、乙、丙类建筑。
抗震课件1
S波开始面波开始
1.2 地震的基本术语
三、震级
1、地震震级:反映一次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用M表示
M log
=
A
式中A表示标准地震仪距震中100km纪录的最大水平地动位移,单位为微米。
2.震级与能量的关系
11
log+
=
8.
E5.1
M
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2倍;相差二级,能量相差1000倍。
3.按震级的地震分类
微震---2级以下。
人感觉不到
有感地震---2-4级人有感觉
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有破坏
强烈地震---7级以上有破坏
特大地震---8级以上有破坏
1.2 地震的基本术语
四、地震烈度
1.定义及影响因素
一次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简称为烈度。
用I表示。
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
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
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地基条件等因素有关。
2.地震烈度表
地震烈度表是评定烈度的标准和尺度。
我国在1980年制定了《中国地震烈度表》。
《中国地震烈度表》将地震烈度分为1-12度。
建筑结构抗震基本知识PPT课件
第24页/共179页
4.设防标准
(1)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 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 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 有更高的要求。
(单位为μm)的常用对数值,用公式表示为
(12.1.1)
M= lgA
第9页/共179页
二、常用术语
1. 地震震级 (1)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强弱程度(即所释放能量的大小) 的指标。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是里氏震级,其原始定义
为1935年由M里克 l特g((AR)ichter)给出,即地震
震级M面下沉 在强烈的地震作用下,在回填土和孔隙较大粘性土 等松软而压缩性较高的土层中,往往发生震陷,使建筑 物破坏,此外,在岩溶洞和采空区也常发生震陷。 4)滑坡、塌方 在强烈的地震下,常引起河岸、陡坡滑坡,有时规 模很大,造成公路堵塞、岸边建筑物破坏。
第6页/共179页
(2)建筑物破坏 1)结构丧失整体性 建筑物一般都是由许多构件组成,在地震作用下因 构件连接不牢、支撑长度不够或作为支座的墙体倒塌、 柱断裂,都会引起结构丧失整体性而破坏。 2)结构承载力不足而引起的破坏 作为结构主要承重的构件,墙、柱、梁等由于其强 度不足,在地震发生时首先破坏,不能继续承受重力 荷载从而造成房屋倒塌。
(3)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符合本 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4)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 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 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 为6度时不应降低。
第26页/共179页
抗震设计 抗 震 设 计 主 要 包 括 三 个 方 面 : 概 念 设 计 、 计 算 设 计 和 构 造 设 计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1.15lab 1.15lab
1.05lab 1.00lab
1.15la 1.15la
1.05la 1.00la
直线锚固(多层结构) 折线锚固(高层结构;多层结构直线锚固长度不够时)
钢筋混凝土框架一般层中节点处梁柱纵筋锚固
≥laE ≥0.4labE
≥laE
≥5d
≥0.4labE
2、受拉柱:
Asv 1 1.05 V Vu f t bh0 f yv h0 0.2 N RE 1 s
钢筋混凝土框架构件纵筋关键构造要求
梁端截面底面与顶面纵筋面积比不小于 0.5(一级)
0.3(二、三级)
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 抗震等级 中柱、边柱 总 角柱 一 1.0 1.1 二 0.8 0.9 三 0.7 0.8 四 0.6 0.7
圈梁应闭合,洞口处上下搭接;不提倡兼作过梁 无横墙处可用梁、板缝配筋替代圈梁 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
砌体房屋圈梁设置部位
墙类 外墙和内纵墙 内横墙 烈度 6、7 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 8 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 同上;各层所有横墙, 且间距不应大于4.5m; 构造柱对应部位 9 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 同上;各层所有横墙
RE
1
配筋砌体:
V
RE
( f VE A s f y As )
f VE n f V
第5讲 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设计
场地、场地土及其等效剪切波速
场地:工程群体所在地;反应谱特征相似(厂区,居民小区,村;≥1.0km2) 场地土:场地中地表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 任务:场地分类→→确定抗震计算参数(特征周期值)
等效剪切波速:
Vsm
d0 di i Vsi
dov d0 min
20m
场地覆盖层厚度
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 500且其下卧各层土的剪 切波速均不小于500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其上部各土层剪切波速 2.5倍的 土层,且该层及其下卧各层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 400时,可按 地面至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15d
≥5d ≥5d
≥laE
≥0.4labE
≥0.4labE
直线锚固
折线锚固
水平段长度+竖直段长度≥最小锚固长度laE
≥0.5labE
≥laE
钢筋混凝土框架顶层端节点处梁柱纵筋锚固
≥0.4labE
≥1.5laE
≥12d
≥15d
≥15d
≥0.4labE
水平段长度+竖直段长度≥最小锚固长度laE
≥0.5labE
剪切波速大于500的孤石、透镜体,应视同周围土层
土层中的火山岩夹层,应视为刚体,其厚度应从覆盖土层中扣除
场地类别
各类建筑场地的覆盖层厚度(m) 场地类别
Ⅰ0 0 0 0 ~5 0 ~3 0 ~3 5 ~∞ 3 ~50 3 ~15 50~∞ 15 ~80 80~∞ Ⅰ1 Ⅱ Ⅲ Ⅳ
(等效) 剪切波速
振型分解法
主要计算公式:作用;效应
计算流程;参数确定技术
振型阶数的选用原则
特别要求:熟练利用此法进行楼层水平地震剪力的计算!
底部剪力法
适用条件:高度,质量、刚度;结构种类
计算公式:总作用,楼层作用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考虑情况;确定方法;所处位置
如何正确处理突出层的地震作用效应(鞭端效应)?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本原则
设防目标:三水准(概括;具体)
设计方法:两阶段(对象;任务;目的)
设防标准:分类;要求(作用;措施)
设防范围:6~9度
结构水平地震作用
水平地震作用确定方法(种类;适用条件;选用原则)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特征;公式或取值
特别要求:熟练确定地震影响系数(包括阻尼比非0.05)
先修正,后调整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指导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本概念
地震烈度:概念;不唯一性;影响因素 基本烈度:概念;超越概率 设防烈度:概念;取值原则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概念;与设防烈度的对应性 多遇地震:小震;超越概率,烈度与基本烈度值关系
罕遇地震:大震;超越概率,烈度与基本烈度值关系
特别要求:熟练利用此法进行楼层水平地震剪力的计算!
结构构件截面抗震验算
必须明确:绝大部分情况下都需要做此项工作
基本验算原则
普通砖
240 21 240 21 190 21
多孔砖
小砌块
190 21
最大高宽比
层高
2.5
不应超过3.6m
2.5
2.0
1.5
砌体房屋结构布置
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承重方案 墙体布置宜均匀对称,平面内对齐,竖向上连续 墙体不宜设置过多、过大的洞口
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一致
楼梯间不宜设在结构单元的尽端、拐角处 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合理设置防震缝
单自由度体系水平地震作用:方法,技术;熟练计算
地震反应谱理论:反应谱概念、种类;加速度反应谱特征
水平地震影响作用计算参量
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区明确必需的条件
能熟练正确地确定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能熟练正确地确定特征周期值
特别注意:搞清设计阶段(多遇;罕遇)
重力荷载代表值:参与项目;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
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增加0.05;小于400MPa,增加0.1 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
单侧 0.2%
钢筋混凝土梁柱纵向受拉钢筋锚固
★ 梁柱受力纵筋应锚于节点区内,锚固长度必须足够 ★
纵向受拉钢筋锚固长度限值 抗震等级 labE (基本值) laE (最小值)
钢筋混凝土框架强节点设计原则
节点核心区的受剪承载力应大于所有杆件端部截面
一、二、三级
' M h a b 0b s 1 Vj vj ' h0b as H c hb
强节点系数:1.5,1.35 , 1.3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端截面抗震承载力计算
钢筋混凝土框架强柱弱梁设计原则
柱端受弯破坏滞后于梁端受弯破坏 柱端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略大于梁端截面受弯承载力
M
c
c Mb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1.7、1.5、1.3、1.2
底层柱下端:组合弯矩设计值乘以1.7、1.5、1.3、1.2 角柱:尚应再乘1.10
钢筋混凝土框架强剪弱弯设计原则
V Vu 1
RE
0.6Vc Vsv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端斜截面抗震承载力计算
1、受压柱:
V Vu
1 3
Asv 1 1.05 f bh f h 0 . 056 N yv 0 RE 1 t 0 s
N 0.3 f c A
直线锚固
折线锚固
水平段长度+竖直段长度≥最小锚固长度laE
≥15d
≥5d
钢筋混凝土框架一般层端节点处梁柱纵筋锚固
≥15d
≥laE ≥0.4labE
≥5d
≥0.4labE
直线锚固
折线锚固
水平段长度+竖直段长度≥最小锚固长度laE
≥15d
钢筋混凝土框架顶层中节点处梁柱纵筋锚固
≥12d ≥12d
≥laE
砌体房屋总高、层高、层数及高宽比
烈度 最 小 墙 厚 6 7 8 9
块材种类
0.05g
0.10g
0.15g
0.20g
0.30g
0.40g
高 层 高 层 高 层 高 层 高 层 高 层 度 数 度 数 度 数 度 数 度 数 度 数 7 7 7 7 21 21 18 21 7 7 6 7 21 18 15 18 7 6 5 6 18 18 15 18 6 6 5 6 15 15 12 15 5 5 4 5 9 3 12 9 4 3
六
五
四
二
七
六 七
五 六
三 四
砌体房屋圈梁作用及其基本构造
1、 作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或木屋盖砖房】
提高楼屋盖水平刚度;增强房屋整体性和抗倒能力
加强纵横墙连接,增加墙体稳定性,约束墙体开裂 抵御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 2、 基本构造:
配筋构造要求 最少纵筋 最大箍筋间距 烈度 6、7 4A10 250 8 4A12 200 9 4A14 150
内墙阳角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
无锚固女儿墙(非出入口处)的最大高度
1.0
0.5
1.0
0.5
1.5
0.5
2.0
0.0
砌体房屋防震缝
情况: 立面高差超过6m以上 有错层,且楼板高差大于层高的1/4 各部分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宽度:70mm~100mm
砌体房屋构造柱作用及其基本构造
1、 作用(延性↑→抗倒↑→抗震性能↑) 与圈梁形成空间约束刚架而共同工作 限制墙体散落,提高变形、抗剪能力 加强房屋整体性,增强房屋抗倒能力 2、 基本构造: 最小截面:240mm×180mm【与墙同厚】 纵筋:4A12, 4A14 最大箍筋间距:250mm,200mm【上、下端适当加密】
先砌墙后浇柱;马牙槎交错
拉结筋:2A6;500mm;1000mm 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 贯通至女儿墙;可不单设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以下500)
砌体房屋构造柱设置部位
房屋层数 6度 7度 8度 9度 四 五 三 四 二 三 设置部位 隔12m或单元横墙与外纵墙 交接处;楼梯间对应的另一 侧内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 楼、电梯的四角;外墙 四角,房屋转角;错层 隔开间横墙(轴线)与外墙 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 交接处;山墙与内纵墙交接 处;较大洞口两侧;大 处 房间内外墙交接处 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 内墙的局部较小墙垛处;内 纵墙与横墙(轴线)交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