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杨浦补习班,杨浦新王牌2015高三语文资料-文散散文-真题梳理(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王牌小班辅导教学设计教案
杨浦新王牌
语文辅导讲义
高三教案
课题文言散文阅读
授课日期及时段
内容摘要1.学生能够清楚的了解文散文的文体特点,理解文章内容。
2.掌握常考题型及解题思路。
教学内容
一、知识点梳理
今日主题第二篇文言文阅读专题。
第二篇文言文:
概括句、段的内容
1.通常以“作者写......的用意”、
“作者写了......的那些特征”等
形式的问题出现
2.找到题目中问题的范围,然后
对这段文字进行概括,发现一些
关键词语
内容:围绕某种现象表明自己的观点或对某个事物进行说明;文体多以说明或议论,通常有“记”、“序”、“说”等。
提炼作者的观点————当以议论文的形式出现时,和现代议论文一样也会考察作者的观点,同理也是可以从文中找到作者的论点.
三、考纲考点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常见的文言词法和句式。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4、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5、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
6、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
所写
的事
物的第二篇文言文有时候是说明性质的,这个时候按照现代说明文的考察方式考,也会考到说明对象的特点,通常是在原文中能找到答案的
句子的翻译 与第一篇文言文所不同的是,第二
篇文言文的句子翻译题时以选择的形
式呈现,以“对某个句子理解正确或符
合作者意思的一项?”的问题形式出
现,下面是四个选项,通常要联系上下
文来解决
对于文章的赏析
“......”的作用/表达效果?
掌握几种表现手法的专用术语,语言特色的专用术语
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着手
文言文阅读
不难看出,考查古代散文往往会涉及思想内容的概括分析,与表达技巧的鉴赏评价。
这里我们强调在强化对表达技巧熟练区分掌握的同时,还要继续注重文章的整体阅读方法的巩固练习。
(一)树立一个观念
文言散文阅读首先要树立整体阅读意识。
即便是一个选段,出题者都是从文章相对独立的部分节选出来的。
没有整体阅读意识,就会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也就没法完整准确地理解文意。
许多考生不明白这一点,误以为只需理解所设题目对应的内容,贪图便道,往往由于没能抓住全文的主旨,导致对部分的理解出现偏差。
所以必须认定“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因为只有把握了文章的整体,局部才会清晰,思路才会一目了然。
(二)区分两种文体
文言散文主要包括文言议论散文和文言抒情散文,它们由于表达方式的差异而有着本质的差别,所以阅读时要根据不同文体采取不同的阅读思路,要注意文体差别,注意各自不同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思路。
(三)关注三个方面
1.主旨
文言议论散文抓论点,有的论题就是论点,如《劝学》;有的论点在文章的开头,如《六国论》一开始就提出了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有的论点在结尾,如《过秦论》结尾才表明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所以弄清论点是关键,也要善于分析论点所在的位置。
理解文言抒情散文的主旨则主要把握作者的情感。
有的情感是作者直接抒发出来的,有的情感是藏匿在景物描写之中的,有的情感是隐藏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之中的,但无论哪种情感都能找到直接或间接表露的关键语句,所以把握情感就是要把握这些关键语句。
如《项脊轩志》的情感主要由生活细节来传达,但归有光依然直接流露出了感情“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所以在把握作者感情时既要把握在细节和景物中传达出的感情,更要把握作者直接流露出的感情。
2.结构
“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把握文章的结构是高效快速阅读文本的主要措施。
文言议论散文需抓论证结构,筛选各段要点,整合文章信息。
如《师说》抓住各段要点全篇就一目了然了,第一段“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提出择师标准;第二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道出当时社会事实;第三段“圣人无常师”,进一步阐明师道、师生的关系。
韩愈层层推进,阐明了从师的必要。
文言抒情散文主要抓感情线索。
如《兰亭集序》第一段写了美景、美事,溢于言表的是心中的快乐。
第二段由“乐”而生“痛”,因为人总是被“欣于所遇”的乐和“情随事迁”的忧所左右;第三段由“痛”而生“悲”,在“悲”中作者并没有消沉,而是由此生出生死的感念,从而又表露了作者对人生的热爱与执着。
作者感情是复杂的,但只要理清了线索“乐—痛—悲”就能很好体会文意了。
3.表达方式
(1)文言议论散文主要关注议论方式
比喻论证,就是用人们熟知的事来比喻论证观点。
如《谏太宗十思疏》第一段用固木之本、浚水之源来比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增强了论辩的力度。
《劝学》贯穿全文的形象的比喻使对学习道理的阐述通俗易懂。
对比论证,把一事物与另一事物或事物相对的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以增强论证的效果。
如《过秦论》运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秦国先强后弱、先胜后衰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
在层层对比中,凸现出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从而深刻地揭示了秦灭亡的深刻原因“仁义不施”,以警戒当时的统治者。
举例论证,通过列举典型的例子来论证论点,使论点更具说服力。
这是最常见的论证方式。
如《六国论》通过列举韩、魏、楚三国赂秦而亡,赵、齐、燕三国势力随之被削弱而被灭亡的结局,雄辩有力地论证了“弊在赂秦”的观点。
(2)文言抒情散文主要理解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借助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
如《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作者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托物寄情,即借助对物的描摹,用物来寄予作者深厚的感情或志向。
《项脊轩志》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归有光托枇杷树传达出对亡妻的一片思念与哀悼之情。
借生活细节来抒情,即融情于具体的生活细节的描绘中。
《项脊轩志》“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中传达出了母亲的殷殷关切,也传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思念之情。
四、典型例题
2013上海高考真题
许氏吴兴溪亭记权德舆
①溪亭者何?在吴兴东部,主人许氏所由作也。
亭制约而雅,溪流安以清,是二者相为用,而主人尽有之.,其智可知也。
夸目侈心者,或大其门户,文其节棁,俭士耻之;绝世离俗者,或梯构岩巘,纫结萝薜,世教鄙之。
曷若此亭,与人寰不相远,而胜境自至。
青苍在目,潺湲激砌。
晴烟阴岚,明晦万状。
鸥飞鱼游,不惊不喁。
时时归云,来冒茅栋。
许氏方目送溪鸟,口吟《招隐》,则神机自王,利欲自薄,百骸六藏之内累,无自而入焉。
②有田二顷,傅于亭下,耕作之功,出于僮仆。
每露蝉一声,秋稼成实,倚杖眺远,不觉日暮。
岁食之余,则以给樽中。
方其引满陶然,心与境冥,是非得丧,相与奔北之不暇,又何可滑①于胸中。
③噫!举世徇物以失性,而不能自适,且谬戾于动静之理,君之动也。
仕宦代耕,必于山水之乡,故尉义兴,赞武康②,皆有嘉闻。
其静也,则偃曝于斯亭,循分食力,不矫不躁。
庸讵知今日善闭,不为异时之大来③耶?予知之深,故因斯亭以广其词云。
【注】①滑:乱。
②尉义兴,赞武康:指在义兴、武康两地做官。
③大来:指吉祥亨通。
22.第①段“主人尽有之”中的“之”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3.分析第①段写“夸目侈心者”和“绝世离俗者”的作用。
(3分)
24.简析第①段写“鸥飞鱼游,不惊不喁”一句的意境。
(2分)
25.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的正确一项()。
(2分)
A.是非得失都一起逃跑,没有空暇再去扰乱他。
B.是非得失被一起克服,心情便不会再被扰乱。
C.是非得失无法一起顾及,心情可能会被扰乱。
D.是非得失都一起消失,自然不会再去扰乱他。
26.简述“动静之理”在许氏身上的表现。
(3分)
2012上海高考真题
潭州东池戴氏堂记柳宗元
①弘农公刺潭①三年,因东泉为池,环之九里。
其岸之突而出者,水萦之若玦焉。
池之胜于是为最。
公曰:“是非离世乐道者不宜有此。
”卒授宾客之选者谯国戴氏曰简。
为堂而居之。
堂成而胜益奇,望之若连舻縻舰,与波上下。
就之颠倒万物,辽廓眇忽。
树之松柏杉槠,被之菱芡芙蕖,郁然而阴,粲然而荣。
凡观望浮游之美,专于戴氏矣。
②戴氏尝以文行见荐,而志不愿仕。
与人交,取其退让,受诸侯之宠,不以自大,其离世欤?好孔氏书,旁及《庄》《文》,以至虚为极,得受益之道,其乐道欤?贤者之举也必以类。
当弘农公之选,而专兹地之胜,岂易而得哉!地虽胜,得人焉而居之,则山若增而高,水若辟而广,堂不待饰而已奂矣。
戴氏以泉池为宅居,以云物为朋徒,抒幽发粹,日与之娱,则行宜益高,文宜益峻,道宜益茂,交相赞者也。
既硕其内,又扬于时,吾惧其离世之志不果矣。
③君子谓弘农公刺潭得其政,为东池得其胜,授之得其人,岂非动而时中者欤!于戴氏堂也,见公之德,不可以不记。
[注]①刺潭:担任潭州刺史。
22.第①段“水萦之若玦焉”中的“之”是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1
分)
2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分)
24.第②段“堂不待饰而已奂”的原因是什么?(2分)
25.下列与戴氏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戴氏是谯国人,他是弘农公宾客中的一位佼佼者。
B.戴氏堂是东池胜景,由弘农公建造送给戴氏居住。
C.戴氏推崇孔子的思想,也能够博采其他人的学说。
D.戴氏非常喜欢自然风物,常陶醉其中,抒发情怀。
26.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分)
2011秋考真题:
稼说送张琥苏轼
⑴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
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方得完;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
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①,相继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
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⑵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其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
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
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⑶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②,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
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且妄推之矣。
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⑷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注】①锄耰铚艾:四种农具。
②得:此指中进士。
22.第①段中与“寸寸而取之”相反的农作方法是口口。
(2分)
23.第②段作者写“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这一句的目的是
(2分)
24.对“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您离开这里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啊! B.您离开这里后想必会致力于学习吧!
C.您要摆脱这种状况而致力于学习啊! D.您想必会摆脱这种状况好好学习吧!
25.本文与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在写作手法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对此加以分析。
(3分)
答:
26.古人一般认为早中功名是一件幸运的事,作者却认为是“不幸”的,为什么?(3分)
答:
2011秋考真题:
九疑山图记
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
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
②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
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
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
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
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
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
③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
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
占为山居,封君①表②作园囿耳。
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
④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
【注】①封君:领受封邑的贵族。
②表:标记。
22.第①段交代了九疑山的。
(2分)
23.简析第②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表达效果。
(2分)
24.对“听逸者占为山居”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任凭隐居者将衡山、华山据为己有。
B.听说逃亡者到衡山、华山安家藏身。
C.听任出世者在衡山、华山结庐隐居。
D.听说出世者在衡山、华山安居生活。
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3分)
26.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
(4分)
五、课后作业
洪汝含《鼓山游记》序
(明)曹学侄
①作文游山记最难。
未落笔时,搜索传志,铺叙程期,洋洋洒洒,堆故实于满纸[1],但数别人财宝而已,于一种游情了不相关。
即移之他处游亦可,移之他人游亦可。
拘而寡韵,与泛而不切,病则均焉。
②记游如作画,画家必须摹古,间复出己意着色生采,自然飞动。
及乎对镜盘礴,往往难之。
乃以为画不必似,盖远近位置,木石向背,逼真则碍理,两为入耳。
法既不伤,于境复肖,又何以似为病也?
③友人洪汝含氏,作《鼓山游记》。
余读之,初若不汲汲于游者。
或为岚翠招之[2],或为友朋动之,或自崖而返,或登顶者再。
惟随其兴之所适[3],及乎境之所奏[4],故其为记,亦不为传志故实之所窘缚,与夫年月里数之所役使。
神情满足,气色生动,嘻笑戏谑,皆成文章。
以如意之笔术,夺难肖之画工。
此所谓合作也[5]。
传《诗》之《葛覃》曰:“葛者,妇人之所有事也。
为是诗者,咏歌其所有事,而又及其所闻见,言其乐从事于此也。
”噫!汝含氏之游,可谓乐矣,是宜记。
【注释】①故实:即典故.②盘礴:指意欲全神贯注于绘画。
③岚翠:山气呈现的翠绿。
④奏通“凑”,会合。
⑤合作:合于法度之作。
22.用自己的话概括游记写作的两种常见表现。
(2分)
(l) _ ;(2)。
23.分析第②段谈绘画之理的作用。
(3分)
24.对“拘而寡韵,与泛而不切,病则均焉。
”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受拘束却缺少韵律,与宽泛却不确切,祸害是一致的。
B.受束缚而缺少韵味,与空泛而不真切,弊病是相同的。
C.受束缚又缺少韵律,与空泛又不真切,危害是相同的。
D.受拘束且缺少韵味,与宽泛且不确切,担忧是一致的。
25.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选择其一加以分析。
(3分)
26.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作者对洪汝含《鼓山游记》写作特点的评价。
(2分)
【崇明区一模】
文漪堂记
袁宏道
余既僦居东直房,洁其厅右小室读书,而以徐文长所书“文漪堂”三字匾其上。
或曰:“会稽,水乡也,今京师嚣尘张天,白日茫昧,而此堂中无尺波一沼之积,何取于涟漪而目之?”居士笑曰:“是未既水之实者也。
夫天下之物,莫文于水,突然而趋,忽然而折,天回云昏,顷刻不知其几千里。
细则为罗觳,旋则为虎眼,注则为天绅①,立则为岳玉;喷而为雾,吸而为风,怒而为霆;疾徐舒蹙,奔跃万状。
故天下之至奇至变者,水也。
夫余水国人也。
少焉习于水,犹水之也。
已而涉洞庭,渡淮海,绝.震泽,放舟严滩,探奇五泄,极江海之奇观,尽大小之变态,而后见天下之水,无非文者。
既官京师,闭门构思,胸中浩浩,若有所触。
前日所见澎湃之势,渊洄沦涟之象,忽然现前。
然后取迁、固、甫、白、愈、修、洵、轼诸公之编而读之,而水之变怪,无不毕陈于前者。
或束而为峡,或回而为澜,或鸣而为泉,或放而为海,或狂而为瀑,或汇而为泽,蜿蜒曲折,无之非水。
故余所见之文,皆水也。
今夫山高低秀冶,非不文也,而高者不能为卑.,顽者不能为媚,是为死物。
水则不然。
故文心与水机,一种而异形者也。
夫余之堂中,所见无非水者。
江海日交于睫前,而子不知,子则陋矣,余堂何病焉?”
【注释】①天绅:形容瀑布。
23、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渡淮海,绝.震泽(2)而高者不能为卑.
24、文中划直线句主要表现出水的□□□□。
(2分)
25、下列对“故文心与水机,一种而异形者也。
”的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所以文章要用心作就能像水一样机敏,是相同的情况不同的表现形态。
B.所以文章的创作与水的灵活多变一样,两者本质相同,表现形态不同。
C.所以文章的中心应和水一样机敏,这两者是一种情况但表现形态不同。
D.原先文章的创作和水的灵活多变一样,两者本质不变但形态可以多变。
26、简要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