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科学课堂中的(张绍林)

合集下载

2022年《科学之友》总目次

2022年《科学之友》总目次

2022年《科学之友》总目次§卷首语01-01 这一年02-01 让我们一起向未来03-01 但凡上场,皆为“冠军”04-01 气象知识早知道 防灾减灾早行动05-01 选择相信06-01 创,惟实励新07-01 创新创造,从娃娃抓起08-01 天山南北 心向往之09-01 健身让生活更美好10-01 科普·预见未来11-01 编辑,需要“纠缠”12-01 一朵奔涌的浪花§前沿01-04 “毅力号”火星车发现有机化学物证据 等8则02-04 中国光纤量子密钥分发距离创世界 纪录等8则03-04 迄今最精确宇宙虚拟形象被揭示等8则04-04 星空中多了一颗“华中科技大星”等8则05-04 迄今最清晰银河系形成演化图绘成 等8则06-04 “祝融号”在火星原位探测到含水矿物 等8则07-04 研究人员首次证实地球外存在“生命 之源”等8则08-04 我国成功发射天链二号03星等8则09-04 新研究揭开“巨大喷流”之谜等8则10-04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1E”卫星等8则11-04 灭绝恐龙的小行星曾引发全球海啸 等8则12-04 地球首位星际访客获确认等8则§专题01-06 唱响冬奥旋律:传艺术之美 融科技 之力01-08 每一处设计都藏着东方美 01-10 科技冬奥 创新先行 01-13 机器人献技冬奥会02-06 数字人民币加速落地,你准备好了吗 02-08 三问数字人民币 02-11 数字人民币走进冬奥会 02-13 拆解新骗术 筑牢防护网 03-06 北京冬奥:冰雪盛会里的中国智慧 03-08 踏雪逐梦,我国如何实现“用雪自由”03-11 探访奥运健儿备战的“秘密基地” 03-14 科技升级的国产冰雪装备 04-06 “东数西算”能为我们算出怎样的未来 04-08 三问“东数西算”04-10 “东数西算”将带来哪些改变 04-13 “东数西算”有哪些挑战待解 05-06 科学防控 与病毒赛跑05-08 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们该如何应对05-11 核酸检测,怎么测更有效05-13 抗原检测成疫情防控重要手段06-06 耕海牧渔 打造“蓝色粮仓” 06-08 三问海洋牧场06-11 海上“绿水青山”如何造 06-14 探访“耕海1号”07-06 接力筑天宫 圆梦征穹宇07-08 护航神舟十四号的“黑科技” 07-10 神舟十四号肩负着哪些使命 07-12 征战太空,为什么是他们仨 07-14 这些故事值得铭记 08-06 和若铁路:打造沙漠幸福路 08-08 在“死亡之海”建铁路有多难 08-11 和若铁路中蕴藏的高科技 08-14 镌刻在戈壁大漠的荣耀 09-06 逐日而行,探索太阳之谜 09-08 我们为什么要探日 09-11 解密探日“先锋官”——羲和号09-14 ASO-S卫星:中国人的探日天眼 10-06 聚焦空间科学 探索星海未来 10-08 空间科学——探索与发现之源 10-10 拥抱星辰大海,实现伟大征程 10-13 空间科学领域里那些“最闪亮的星”11-06 聚焦诺贝尔自然科学奖 11-08 探索世界 永不止步 ——2022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解读11-11 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牛人”如何炼成 11-14 造福人类的十大诺奖成果 12-06 金沙江上的“中国名片”12-08 为何要建白鹤滩水电站12-10 白鹤滩水电站背后的创新密码12-14 那些值得被铭记的青年科学家§传承01-16 铁笔翰墨 镌刻书画神韵 01-18 延绵百余年的独特技艺 01-22 王维民:携铜入画的刻铜高手 01-26 以铜为纸 以刀代笔 ——平遥文房刻铜技艺流程简述01-28 于方寸之间尽显雅趣 ——王维民文房刻铜作品展示02-16 古艺传百年 枯木焕新生 02-18 一雕一刻 唤醒沉睡的木头 02-22 郭宗磊:将郭氏木雕赓续绵延 02-26 细微之处见匠心 ——郭氏木雕工艺流程简介02-28 刀锋上的艺术 ——郭氏木雕作品赏析03-16 梁平竹帘:素雅竹韵下的一帘幽梦03-18 “天下第一帘”养成记 03-21 耄耋老人的竹帘情 03-24 经纬相织终成帘 ——梁平竹帘工艺流程简述03-28 竹帘上的艺术之美 ——梁平竹帘作品欣赏04-16 棒槌花边:指尖绕出别样韵味 04-18 舶来的山东民间艺术04-20 邹汉珍:棒槌叮当寄深情04-23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棒槌花边工艺流程简述04-25 邹汉珍十二生肖作品展04-26 霍庆有:呕心沥血抢救杨柳青年画05-16 妙手生辉 一“剪”传承05-18 高密剪纸:中国剪纸百花园中的一朵 奇葩05-22 李金波:剪刀飞花 寸纸传情05-26 巧手折剪锦绣人间 ——李金波剪纸工艺流程简介05-28 剪纸幻化万种风情 ——李金波剪纸作品赏析06-16 炎炎夏日话苏扇06-18 苏州雅扇的艺术魅力06-19 邢伟中:把制扇这件事做到极致 06-22 精工细作,成就“扇中之王” ——苏州檀香扇制作流程简述06-24 于苏扇之上刻画东方之美 ——邢伟中苏扇作品欣赏06-26 河州泥塑:延续泥土的“生命”07-16 纸鸢传情意 妙手绘新彩07-18 风筝魏的百年传承07-22 魏国秋:追风筝的民间艺人07-26 扎糊绘放藏匠心 ——风筝魏风筝制作流程简述07-28 不只是玩趣,更是艺术 ——风筝魏作品赏析08-16 “缂”纹织彩 游刃指尖08-18 守望缂丝的千年之美08-22 缂丝传承人王建江: 挑经显纬 穿梭古今08-26 梭穿尺寸间 纬万缂经千 ——王建江缂丝工艺流程简介08-28 心如丝缕 织镂时光 ——王建江缂丝作品赏析09-16 叶雕:方寸叶片间绽放的艺术 09-18 历经风雨 留住自然之美09-20 匠心传承,让落叶“活”起来09-23 一片叶子的华丽转身 ——陈氏叶雕工艺流程简述09-25 小树叶雕出大世界 ——陈黎明叶雕作品欣赏09-27 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10-16 天津面塑:匠心妙手塑乾坤10-18 天津面塑的百年发展10-22 张亚杰:从“造物”中获得愉悦与享受 10-26 跃动在指尖的技艺 ——天津面塑制作流程简述10-28 意蕴悠远 生动传神 ——张亚杰面塑作品赏析11-16 关中事酒:历时千载 酒香承续 11-18 心传口授 终成佳酿11-22 高康盛:匠心为传承,酒香飘万家11-25 两代酿酒人的故事11-27 古法酿制 历久弥香 ——关中事酒酿造技艺流程简述11-29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12-16 芜湖铁画:铁与画的艺术碰撞12-18 铁为肌骨画为魂12-20 冰冷铁画的温情传承12-23 千锤百炼 终成精品 ——芜湖铁画锻制技艺(书法类作 品)流程简述12-26 “有温度”的铁画 ——储铁艺铁画作品欣赏§创新百会风采01-30 山西省能源研究会: 推进低碳转型 助力绿色发展02-30 山西省科技咨询业协会: 为社会创新发展注入活力03-30 山西省植物保护学会: 绿色植保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04-30 山西省水土保持学会: 致力水土保持 留住绿水青山05-30 山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06-30 山西省平面设计学会: 坚定信念 砥砺前行07-30 山西省药膳养生学会: 从神农尝百草到药食同源08-30 山西省解剖学会: 剖解人体结构 探寻医学未知09-30 山西省金属学会: 推动冶金行业高质量发展10-30 山西省瑜伽科学健身学会: 传递瑜伽大爱 共享全民健康11-30 山西省茶叶学会: 深耕茶行业 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12-28 山西省蚕学会: 从“破茧而出”到“羽化成蝶”人物经纬01-34 程芳琴团队:为实现固废变资源孜孜 以求02-34 张瑞平:科研育人的白衣园丁03-34 李卓玉教授团队:钟灵擅秀青卓玉, 小小粟里传福音04-34 百炼钢做成绕指柔04-36 段斯斯:战胜计算机世界里的“叛徒”05-34 快乐航天人的深沉热爱05-36 姜鸿南:将乳腺健康科普进行到底06-34 毫厘之间成就“数控达人”06-36 李小锋:用工匠精神守护高铁安全07-34 陈颂超:用数字技术给土壤做“体检”07-36 段旭:做新时代的煤矿监测尖兵08-34 谢丙友:把一腔热血洒向“深蓝”08-36 厚积薄发,成就LED植物照明新典范09-34 王俊刚:科普路上的“领头雁”09-36 姚劲松:用专业和坚韧推动行业创新 与进步10-34 一片“冰”心在创新10-36 贾世刚:以创新驱动引领企业跨越式 发展11-34 胡占军: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11-36 慎思笃行,以信息技术为企业赋能11-38 马昊:助力大数据行业发展壮大12-32 从“新农人”到“兴农人”12-34 陈俊长: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电力12-36 王翔:助推电梯产业高速发展走近院士01-38 顾诵芬:蓝天寄深情 为国铸“战鹰”02-38 陈松蹊:手持万能钥匙的统计学家03-38 李德仁院士:科学要为祖国服务04-38 王大中:倾情一生为核能05-38 “海洋防腐卫士”侯保荣06-38 宋振骐:中国煤炭领域的第一位院士07-38 “点亮”世界上最耀眼的极紫外光源08-38 江亿:一腔热忱成就“暖通”人生09-38 邱定蕃:“矿浆电解新技术”开拓者10-38 用心倾听大海的声音11-40 施蕴渝:孜孜探寻生物大分子奥秘12-38 “好郝先生”的“狠劲儿”智玩科技01-40 进博会上的高科技产品02-40 新奇科技产品让幸福加倍03-40 生活里的黑科技 科技里的新生活04-40 科技助力婴幼儿成长05-40 几款提升生活品质的科技趣物06-40 科技赋能 高效防疫07-40 这些高科技产品,你心动了吗08-40 别具一格的宠物设计用品09-40 这些黑科技正在颠覆你的户外生活10-40 充满人文关怀的智能产品§视界自然传奇01-42 海底上演“三十六计”01-46 寒冬里盛开的枇杷花02-42 暗藏杀机的海中“猎手”02-46 鼠尾草 给生活加点料03-42 虎年说“虎”03-46 绿色王国的抗旱能手04-42 植物的生存策略04-46 动物界的“气象员”05-42 飞越珠峰的“花颜闺秀”05-45 悠悠兰草香,谦谦君子心06-42 动物眼睛大不同06-45 植物也能“望闻问切”07-42 峭壁上长出的“金钗花”07-44 为了“唠嗑”使出浑身解数的海洋动物08-42 沙漠的守护神——胡杨08-44 徒“嘴”而行的斑姬啄木鸟09-42 来自冰川世纪的“中国鸽子花”09-44 红角鸮:暗夜行猎,对月当歌10-42 中国淡水鱼之王的“落幕”10-44 动物界的“扛饿”专家10-46 在绚烂黄橙红里,寻找你最喜欢的秋叶11-42 探索鱼龙之谜11-45 山间的精灵——鸢尾花11-46 水生植物中的“美丽杀手”12-40 动物的“毒”门绝技12-42 会“爆炸”的植物气象风云01-48 芦芽山“冰火”共存之音02-48 如何感知人间冷暖02-50 尘卷风的四种“怪”现象03-48 人影作业面面观04-48 科学认知西风带05-48 沙尘天气知多少06-48 绚丽多彩的天空07-46 如果云知道07-49 雾的自述08-46 掀起它的盖头来 ——关于雷电不得不说的秘密08-48 臭氧,功过参半的“卫士”与“杀手”08-50 下击暴流的气象密码09-46 降水问题知多少09-49 “变异”降水 ——冰雹10-48 冰雹的自白10-51 揭开雷电的神秘面纱10-54 安全航行背后的气象因素11-48 掀起“人影”的盖头来11-50 破解人影天气中的几种认知误区11-52 固态降水家族中的默默无闻者11-54 “东边日出西边雨”背后的真相 ——天气预报为什么不能做到100%准确12-44 第一份天气报告的诞生12-46 走近太空中的“神秘家族” ——风云卫星家族12-48 空中有朵雨做的云12-50 无处不在的气溶胶12-52 实现“双碳”目标,我们应该这样做科学幻想01-52 宇宙边缘的星际尘埃02-52 似界03-52 掉落的尽头04-52 空中悬人05-52 远行者06-52 丝念07-52 坠落黑暗(上)08-52 坠落黑暗(下)09-52 地幔矿蚯§社区大城小事01-56 下班打零工,“零工经济”悄然兴起02-56 年终岁末,请收好这份安全防范指南03-56 直播带货如何才能“火”得长久03-58 让“我想静静”不再成为一种奢望04-56 “种草消费”需警惕“杂草”05-56 老旧小区装电梯,“载”起居民幸福感06-56 如何守护“头顶上的安全”07-56 旧衣回收,变浪费为消费08-56 如何整治“山寨证书”乱象09-56 预付卡消费,小心被“卡”10-56 我们的闲置手机该如何处理11-56 如何守护群众“脚下安全”12-54 适老化改造 改出“暖心窝”悦享生活01-60 归隐日本乡下的森林慢生活02-60 你也能成为地球气候守护者03-60 “低空飞行”的旅行体验04-60 控制物欲,才能整理好自己的家05-60 “都市农夫”的惬意菜园生活06-60 在自然中放空的避世小屋07-60 如何让“熊孩子”主动收纳玩具08-60 高效整理 摆脱“瞎忙”09-60 造荒野植物园,与自然和谐共生10-60 垂直森林:把自然请进来11-60 这些新潮的养老方式正在流行12-58 以“草木之心” 将四季拥入生活科学释疑01-62 这些食品谣言你信了吗01-64 儿童新冠疫苗剂量为何与成人一样02-62 这些有关地震的传言可信吗02-64 靠吃“聪明药”真能提分吗03-62 预防近视,这些护眼产品可信吗03-64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飞机餐难吃04-62 空气炸锅,真能凭“空”做菜吗04-64 这些“防脱神器”真能留住秀发吗05-62 宠物会不会传播新冠病毒05-64 这些洗衣“配料”到底有什么用06-62 网传的“灌肤”真能抗衰老吗06-64 果蔬清洗机到底有没有用07-62 下水道投消毒片,能起到消毒作用吗07-64 过敏原检测靠谱吗08-62 贴着“儿童”标签的食品更健康吗08-64 羊胎素真有抗衰功效吗09-62 野生菌备受推崇,这些毒菌鉴别方法 靠谱吗09-64 “封口贴”真能改善口呼吸吗10-62 口香糖能开椰子,以柔克刚是真的吗10-64 方便快捷的预制菜真的健康吗11-62 高价学具是物有所值还是概念炒作11-64 这些花式施肥法真的有用吗12-60 打屁股能提高智商,这种说法有科学 依据吗小科说宝01-66 曾侯乙编钟:余音绕梁两千余年02-66 秦始皇兵马俑:地下帝国的众生悲喜03-66 青铜神树“复活”记04-66 武则天金简:封禅、投简制度的见证05-66 精美绝伦的刘胜金缕玉衣06-66 云纹铜禁:古代禁酒令的实证07-66 赵卿墓车马坑:2 500年前的奢华地下 军团08-66 鎏金铜牛:见证西夏王朝的沧桑与辉煌09-66 唐三彩载乐骆驼俑:驼背上的微型乐团10-66 娄睿墓壁画:壁上丹青 华彩重现11-66 中华第一凤:从玉石之光中看见史前 文明12-62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距今6 000年的 葬具§健康绿色氧吧01-68 早睡早起,了不起的好习惯01-70 不同人群如何守护心脏健康02-68 被查出甲状腺结节,我们应该怎么办02-70 人老先老腿 且行且珍“膝”03-68 脏腑好不好,穴位先知道03-70 学会控炎,身体会感激你04-68 春季养生养什么04-70 控糖,从健康饮食开始05-68 “懒人”养生法05-70 知“帕”不怕,远离颤抖06-68 合理运动,别让健身成伤身07-68 养好血液才能长寿07-70 从走路姿态看健康状况08-68 三伏天养生,中医有“五宜”08-70 养好身体里的“四棵树”09-68 远离“催老剂”,健康又长寿09-70 聊聊指甲上的“月牙”10-68 心脑血管病患者如何安度“多事之秋”10-70 别让颈部成为你年龄的“泄密者”11-68 冬季养生需警惕这些上火食物11-70 伤不起的“顶梁柱”12-64 骨质疏松症:一种“静悄悄”的疾病12-66 高效体检,为健康保驾护航心灵驿站01-72 抑郁中的年轻人如何走出阴霾02-72 “拖延症”之外还有“提前症”, 你中招 了吗02-74 你追的不是剧,而是即时满足的快感03-72 别让自我设限阻碍你前行03-74 “一墩难求”背后的心理奥秘04-72 揭秘购买盲盒背后的心理机制05-72 疫情反复,心态撑不住怎么办05-74 如何缓解替代性创伤06-72 如何告别童年创伤06-74 为什么会有人不喜欢假期07-72 毕业生求职群里的心理密码07-75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爱自嘲08-72 不做生活中的“差评师”08-74 我们的友谊藏在无关紧要的废话里09-72 他们为何按下人生“变轨键”09-74 从“我不配”到“我很好”有多远的路 要走10-72 孩子太任性或是情绪教养不足10-74 与保姆友好相处的心理策略11-72 我们该如何面对职场低谷期11-75 接纳自己,告别容貌焦虑12-68 茫茫人海,你是“社恐”还是“社牛”12-71 在忙碌的生活中获得松弛感乐在途中01-76 在冬天的济南来一场“逛吃”之旅02-76 来台州,感受“江南水乡”的烟火气03-76 与冰雪相约 寻东北味道04-76 在万州,感受狂野与浪漫05-76 在常州,寻找别样风景06-76 魅力诸暨,为你解锁不一样的江南07-76 “山海黎乡”入画来08-76 这个夏天,来恩施避暑吧09-76 去浙南,赴一场山海之约10-76 郴州:暖心又暖胃的湘南小城11-76 在福建,寻一处世外桃源12-72 冬游西双版纳,开启一段温暖时光寻味山西01-79 头脑02-79 什锦铜火锅03-79 莜面栲栳栳04-79 原平锅魁05-79 太谷饼06-79 压饼07-79 碗脱08-79 甩饼09-79 高平十大碗10-79 牛肉丸子面11-79 煮饼12-75 刀削面§妙论微观妙论01-80 关注涉疫信息应成为个人自觉等4则02-80 筑牢防疫关,平安过好年等4则03-80 “摩托大军”变迁彰显时代进步等4则04-80 让绿色消费蔚然成风等4则05-80 建设更加安全的韧性城市等4则06-80 用好中华文化的生态智慧等4则07-80 把大国粮仓的根基夯得更实等4则08-80 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等4则09-80 把农产品金字招牌擦得更亮等4则10-80 科普需要好“导游”等4则11-80 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等4则12-76 “三农”工作须臾不可放松等4则总目次12-77 2022年《科学之友》总目次延伸阅读01-47 枇杷与琵琶04-75 孩子迷恋盲盒,家长应该怎么办05-47 七类国兰介绍06-10 海洋牧场与传统海水增养殖06-59 如何预防高空抛物06-71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别11-13 两度获得诺奖的科学家12-09 世界前十二大水电站,五座在中国。

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之旅》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之旅》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之旅》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初中物理教育中,《科学之旅》作为八年级上册的开篇章节,承担着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培养科学思维的重要任务。本教学案例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理解科学的本质,并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在本案例中,我将结合教材内容,以物理学史为线索,融入我国科学家的贡献,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发展的艰辛与喜悦,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为后续物理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设计小组讨论、分享、汇报等环节,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引导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设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充分展示自我。
2.通过提问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二)讲授新知
1.结合教材内容,系统地讲授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科学方法,如力的概念、运动定律等。
2.运用生动的实例、形象的比喻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识。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提高认识。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对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记忆。
2.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3.强调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的实用价值。

科学课堂中放飞学生探究的翅4

科学课堂中放飞学生探究的翅4

科学课堂中放飞学生探究的翅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湖三小学钱振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科学课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材料和机会,使个学生能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取了科学知识,形成尊重客观事实。

体验到了学习科学课的乐趣,善于怀疑的科学态度,增长了科学实验探究的能力,了解科学。

作为科学课教师,还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天空,让教师做一个引领科学的使者,把科学课变成学生求知的乐园,让学生在乐园中寻找学习的乐趣并获得知识和能力。

一、营造探究的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应积极营造探究的氛围,使学生敢于探究、善于探究和乐于探究,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因此,学生只有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体验到信任、理解、尊重和宽容,进而产生愉悦的情绪情感,才可能以极大的热情、无所畏惧的心态投入到创造性的活动中去,敢于说出疑惑、发表见解、提出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教学《简单电路》一课时,学生根据提示分组实验后得出灯泡就会亮起来方法是: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

这时有个学生提出:如果我把小灯泡的铜壁与电池正极相接,用导线连接负极和小灯泡的白锡点,小灯泡能不能亮起来?教室里顿时费腾起来,争论十分地激烈,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可以。

出现这样的情境,我十分高兴就问:要知道到底能不能亮,再好的办法是什么?学生一齐回答说:“进行探究实验。

”学生就通过实验验证,并得出了小灯泡同样能亮起来的结论。

并让学生画简单电路,通过猜想—实验,从而真正理解了简单电路的工作原理。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处在探究的热情之中。

二、做科学的引领者,使学生善于探究新课程要侧重于学生学习方式和行为的转变,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但是教师也不能放弃“主导权”,不然是任的行为,在科学教学探究的道路上,只有“两权”很好地结合,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课改目的。

武进区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4课《化学家的研究》说课稿

武进区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4课《化学家的研究》说课稿

武进区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4课《化学家的研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化学家的研究》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化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以及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可以对化学科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身边的物质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化学家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他们了解化学家的研究方法,以及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化学家的研究方法,知道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化学家的研究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化学家的研究方法,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化学家的研究过程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家的研究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化学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化学家的研究方法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化学家的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推理等。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了解化学家的研究过程。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身边的物质,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化学家的研究方法,以及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6.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化学现象,下节课分享。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化学家的研究•研究方法:观察、实验、推理等•研究过程:实验观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应用: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成果三个方面。

像婴儿的眼睛一样观察

像婴儿的眼睛一样观察

像婴儿的眼睛一样观察——小学科学中提高学生观察的新鲜感萧山区宁围一小陈荣林摘要:在科学观察中,学生(特别是中年级学生)往往由于对观察对象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自以为比较熟悉,就缺乏一种“新鲜感”,从而不能认真地观察,大大降低了观察的效果,课堂效率也因此受到影响。

本文将就如何提高学生对观察的新鲜感,从而提高观察效率,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关键词:婴儿的眼睛观察新鲜感当婴儿从母亲怀中呱呱落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睁开眼睛看到周围的一切是那么地新鲜,于是他们就睁大眼睛,好奇而又积极地观察起了周围的世界。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而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的途径便是观察和实验。

而实验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借助仪器”的间接观察或“人为”的观察,因此观察是任何科学研究的基础。

《浙江省小学学科教学建议〃科学》也告诉我们:“小学科学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观察和实验,通过学生的亲自探究获取知识、培养兴趣和科学态度。

”观察是我们小学教学中常用的科学探究形式,其目的是要去发现蕴涵在事物内部的实质性的规律,而非表面的现象,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手段。

在实际的科学观察中,我们的学生做得怎样呢?让我们来看一个片段(三下《科学》中温度计的观察):……师:测量物体的温度要用温度计,你在哪里见到过温度计?你对温度计有哪些了解?生:我在医院里见到过温度计,它可以测量人有没有发热。

生:我在打开水的地方见到过温度计,它可以知道水有没有开。

生:我知道温度计碰到热的东西会上升,碰到冷的东西会下降。

生:我知道温度计有的是玻璃做的,有的不是玻璃做的。

师: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想不想亲自证实一下你们说的是否正确的呢?生:想!师:那我们就先来观察一下我们的温度计,了解温度计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投影片提示:观察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

如果温度计的管子破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分发温度计,学生观察温度计,教师巡视。

(在学生观察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拿到温度计就直接把它放进自己的腋下,量起了自己的体温来;有的学生则用双手捂住玻璃泡看着红色液柱上升,过会又放掉,看着液柱下降,这样反复进行着;有的则把它当作玩具在桌上滚滚来滚去。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科学·技术·社会以菌治虫》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科学·技术·社会以菌治虫》

教学设计2024秋季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科学·技术·社会以菌治虫》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科学观念:学生能够理解生物防治的概念,特别是以菌治虫的原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以菌治虫的实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理解生物防治相比化学防治的优势。

3.科学探究: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及农业科技的兴趣,鼓励他们关注并探索更多生物防治的方法。

4.社会责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认识到生物防治在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以菌治虫的原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生物防治相比化学防治的优势。

三、教学难点•理解以菌治虫过程中微生物与害虫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分析并评价生物防治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四、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教辅资料。

•多媒体课件(包含以菌治虫的原理示意图、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实例图片或视频)。

•相关科学文献或网络资源,介绍生物防治的最新研究进展。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以菌治虫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实例分析法:选取典型以菌治虫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作用机制、效果及优缺点。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异同点,以及生物防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描述一个农田中害虫肆虐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有效防治害虫而又不破坏生态环境。

•提出问题:介绍生物防治的概念,提问:“你们听说过以菌治虫吗?它是如何实现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教学•以菌治虫的原理:•讲解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在自然界中的生态作用,特别是它们对害虫的抑制作用。

•展示以菌治虫的原理示意图,说明微生物如何识别、寄生或产生毒素杀死害虫。

•以菌治虫的应用实例:•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农业生产中以菌治虫的实际应用案例,如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玉米螟等。

新学未在线课程八上科学第四章

新学未在线课程八上科学第四章

新学未在线课程八上科学第四章摘要:一、前言二、课程概述三、课程目标四、课程内容1.课程章节划分2.各章节主要内容五、课程教学方法六、课程评价与反馈七、总结与展望正文:【前言】新学未在线课程八上科学第四章,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

本文将对本章课程进行详细介绍。

【课程概述】本课程为初中八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程第四章,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科学领域,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理解科学现象,提升科学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1.掌握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2.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实践能力;3.形成科学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增进对科学的热爱,培养科学兴趣。

【课程内容】1.课程章节划分本课程共分为若干章节,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领域的知识点。

2.各章节主要内容各章节内容分别为:(1)第一章:物理基础知识(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原子结构(3)第三章:生物进化与遗传(4)第四章:地球与宇宙(5)第五章:科学实验与探究【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在线教学方式,结合视频讲解、PPT 演示、互动问答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同时,课程还提供在线答疑、作业批改等辅助教学服务,确保学生学习效果。

【课程评价与反馈】课程结束后,将对学生进行课程评价,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评价结果将用于课程的持续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需求。

【总结与展望】新学未在线课程八上科学第四章,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泛,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理解科学现象,提升科学实践能力。

张家林:乡村教育也能“玩”科学

张家林:乡村教育也能“玩”科学

张家林:乡村教育也能“玩”科学作者:余麗柃来源:《课堂内外·好老师》2020年第09期从小,张家林受老师“恩惠”,深知一个好老师对学生一生的重要性。

初中毕业,他决定接过老师的教鞭,毅然报考师范。

一路上,有过辉煌,有过失落,始终不变的是对乡村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无论是在一个班十几个人的村小,还是几十个人的完小,他都积极创新求变,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还带领乡村孩子“玩”起了科学小发明,拿下省级奖项。

他坚信,今天的小小发明家,明天必定是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点滴积累,巧解学生作文难题学生时代,张家林在成长中得到了班主任老师的深切关怀。

在他眼里,班主任是他最亲的亲人,老师的关怀与鼓励使他从一个不善言谈的学生变成了积极、开朗、向上的少年。

尽管中学成绩优异,但毕业时,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单报师范。

用他自己的话说,想接过老师手里的教鞭,让更多像他一样有这样那样缺点的乡村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1998年,张家林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8月,他从师范毕业后,分配到了离家20公里以外的小溪村小,进行复式教学,这一教就是三年。

三年里,张家林把小学所有年级和科目都教了个遍。

期间,他不仅教书上课,遇到涨洪水,附近大河对面的二十几户人家过不来,还需要老师接送。

张家林打趣地说:“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乡村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兼做保姆。

”利用这个机会,张家林用行动影响学生。

他说:“我利用乡村孩子能吃苦的特点,让他们感觉这一切不是条件艰苦,而是和自然界做斗争其乐无穷。

”他坚持带着学生写随手日记,哪怕只是一句话或者一段感悟都可以。

每天的早读课上,张家林和学生一起交流所感所想,由于村小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只要两天每一个学生都能交流一遍。

他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经典语录记录下来,在教室里的“学习园地”中专门开辟一块“凡人凡语”专栏,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写作交流的积极性。

仅仅一年时间,最让学生和老师们头痛的作文难题让张家林轻松化解。

这一切原本是发自对教学工作的热爱与对孩子们的关爱,让张家林没想到的是,学校的领导将他的做法作为管理学生的案例写进了当时镇上的检查简报里,这对张家林是极大的鼓舞。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说课稿(新版)4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说课稿(新版)4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说课稿(新版)4一. 教材分析《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是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生活环境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微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喜欢动手操作。

但同时,他们对于显微镜的使用和微生物的观察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为主,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意识到保护环境和生态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显微镜的使用和微生物的观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我将以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为主,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观察和分析中学习知识。

2.教学手段:我将使用显微镜、水样、微生物模型等实物和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水中微生物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使用显微镜观察水样中的微生物,记录观察结果,并讨论微生物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3.讲解:根据学生的观察结果,我对微生物的生活环境和特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4.实践: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在不同环境下培养微生物,观察其生长情况,进一步理解微生物的生活环境。

5.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进行点评和补充。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1.微生物的定义2.微生物的生活环境3.微生物的特点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于显微镜的使用和微生物的观察情况进行评价。

美国《科学探索者·从细菌到植物》教材中的科学写作

美国《科学探索者·从细菌到植物》教材中的科学写作
例如,在第一章第四节科学写作栏目中,要求学生 写广告宣传。其中有明确的提示:写作内容是什么? 是广告宣传;要求是什么?要清晰地描述展品的情况, 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能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前来参观这 项展览。又如,在第二章第三节的科学写作栏目中,要 求学生写一则公益广告,其中提示语包括:内容是什 么?适于电台播放的公益广告,要求是什么?列出一 些要点,包括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以及一些 有益的建议[1],目的是什么?告诉儿童如何保持健康, 抵抗流感等传染病。
・60・
生物学教学2019年(第44卷)第12期
美国《科学探索者・从细菌到植物》教材中的科学写作
张贺玲 刘 鸯 王绍明*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832003)
摘要科学写作是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科学写作也是美国初中主流理科教材《科学探索者・从细菌到植物》中的一个重要栏目, 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写作能力。对该教材中的科学写作进行分析,对我国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写作能力有着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教材 生物学教学 科学写作 应用
再如,第三章第二节的科学写作栏目中要求写一 篇报道:“湖面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绿膜,很多死鱼漂 浮在湖面上。请写一则报道,来向公众解释发生这一 变化的原因[1]。”利用报道的形式,也可对学生进行科 学写作方面的训练。
之外,还有辩论稿、广告宣传、宣传小册子、通缉令 和写标签等多种科学写作形式。 2.3科学写作提示语明确教材中科学写作要做什 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都是有明确的提示语。
织与重构;③写作者要融入自身的生活、社会和学习经 历,在自己独立思考和对科学概念理解的前提下对科
学知识再加工;④在不违背科学性的基础上,以文字或 符号形式表达个人对科学概念或规律的理解,并与他 人交流沟通[2]。在生物学教学中进行的科学写作主要 是基于生物学知识相关教学内容,是一种让学生内化 的知识具体化的能力。科学写作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活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六单元《从小就要爱科学》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六单元《从小就要爱科学》
⑵不能删去。这些句子概括了当前的大好形势,富于激励、鼓动效果。
3、就“文盲与科盲”问题认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文盲,不识字的成年人;科盲,指缺乏科学常识的成年人。扫除科盲是比扫除文盲更高的要求。甚至可以认为,在今天一个缺乏科学常识的人就是一个文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四、小结
本文写作切合序言要求,交代写书的背景和目的,介绍书的特点和意义。
与其他单元不同的是,本单元为自由读写单元,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可以根据需要采用浏览、略读、精读等多种阅读方法,也不要拘泥于课本的编排顺序,还可以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同类文章进行阅读。但自由读写并非是放任学生无组织无计划的学习,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所以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至关重要。在开始学习本单元之前,先要了解学生现有的阅读方法和水平,再进行一定的指导。
本单元的课时安排,宜采用单元整体教学的形式,把整个单元看作“一篇”课文,而几篇课文是其中的章节。教学进程,也不宜以课文的顺序为顺序,四篇课文可选择一篇教读,而后指导学生浏览和有选择自读。
整体感知1课时
浏览四篇文章2课时
阅读一至两篇感兴趣的文章3课时
师生自荐课文1课时
诵读欣赏1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师生自行设计1课时
中心意思:本文说明了科技知识的重大意义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高度评价了《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百科全书》的特点和价值,勉励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将来为伟大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布置作业
教后记:
阅读后,写一篇自由作文。即写作的主题、内容、范围、文体等都可以不受限制,写真事,讲真话,抒真情,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
“单元写作”是自由作文。不限体裁,选材自由,立意多向发散。“语文实践活动”可就高科技方面自行设计。

细节处显功夫微小里见风采关注科学课堂中的教学细节

细节处显功夫微小里见风采关注科学课堂中的教学细节

结束语
细节是一种思想,细节是一种功力,细节 是一种智慧 。
让我们在细节上做文章,在细微处下功夫 在细节处见功夫,于微小里见风采
打造细节的同时打造成功,成就精彩!
谢谢大家
为主体 看似民主,实则霸主
五、关注记录的细节
飘落在实验桌上或地上 的各种记录单
沦为垃圾的记录单,其实折射出来的还是教 师的教学理念
要真正为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着想
六、关注“温馨提示”的细节
该给臃肿的 “温馨提示” 减减肥!
在这样提示下的探究活动还叫探究吗?
内容臃肿,篇幅越来越长的“温馨提示”其 实流露的是教师过度的指导,对学生的放不 开、不信任。
三、关注教学语言的细节
科学教师的语言应具有科学性 不经意的语言往往折射出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
学观 (1)一句常用的结束语
(2)惯用的激励评价用语
(3)不够科学味的语言
四、关注调控的细节
教师在结束学生动手实验“喊停”时的方 法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音乐”喊停法 2、“点名表扬“法 3、预定时间法 看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则是以教师
细节处显功夫 微小里见风采 ——关注科学课堂中的教学细节
宁海县桥头胡中心小学 陈月飞
二、关注生成的细节
预设是重要的, 但更应关注课堂中的 Nhomakorabea成面对学生出乎意外的回答,如避而不谈,视而不见, 也就错过了一些课堂上生成的教育资源,错过了可 以彰显教师教育智慧的精彩瞬间。
对于课堂上出现的“不和谐之音”,需要我们积极 呈现,用心演绎,使课堂因错误而有不曾预约的精 彩。

邵东县第六中学维吾尔自治区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3

邵东县第六中学维吾尔自治区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3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一章生活中的生物技术一、单选题1.禽肉、蛋、猪肉里常常含有沙门氏菌,食用后会导致中毒,为防止中毒,在生活中你将用那种方式处理食物()A. 紫外线照射B. 脱水处理 C. 高温煮透 D. 晒干后食用2.下列食品或调料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发酵技术的是( )①米酒②葡萄干③酸奶④酱油⑤豆豉⑥刀削面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⑥C. ①②⑤⑥D. ①③④⑤3.酸奶的口味老少皆宜,它的制作利用到了下列哪种生物()A. 白萝卜B. 病毒 C. 乳酸菌 D. 香菇4.下列生活用品的生产,与发酵工程无关的是()A. 加酶洗衣粉B. 沼气 C. 味精 D. 啤酒5. 浪费食物可耻,“光盘”行动光荣,把剩饭菜打包放进冰箱不容易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A. 没空气,细菌真菌缺氧死亡 B. 没空气,细菌真菌无法繁殖C. 温度低,营养物质分解慢 D. 温度低,细菌真菌生长繁殖慢6.下列对“制作酸奶”和“制作米酒”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制作酸奶需要密封而制作米酒不需要密封B. 制作酸奶和米酒都需要“接种”C. 制作酸奶要接种两种微生物 D. 制作米酒不需要保温7.现代一般的保存酒和牛奶的方法是什么方法()A. 脱水法B. 巴氏消毒法 C. 腌制法 D. 冷藏法8.微生物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微生物与其应用一致的是()A. 大肠杆菌﹣胰岛素B. 乳酸菌﹣面包 C. 曲霉﹣青霉素 D. 酵母菌﹣泡菜9.如图是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 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B. 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C. 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D. 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10.下列不属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是()A. 酒精生产B. 抗生素生产 C. 塑料生产 D. 酱制品生产11.下列食品保存方法于利用的生物学原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方法生物学原理A 巴斯德消毒法高温灭菌B 冷藏法、冷冻法低温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C 罐藏法高温消毒和防止与细菌、真菌接触D 脱水法、腌制法破环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A. AB. BC. CD. D12.在日常生活中,引起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A. 化学物质污染B. 食品中营养成分含量高C. 食物水分不断蒸发 D. 细菌和真菌的大量繁殖13.如图表示发面时温度对面团中二氧化碳产生量的影响.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发面过程中不可能产生酒精 B. 45℃时发面效果会明显好于30℃C. 60℃的环境中酵母菌不能存活 D. 分析此图能大致判断发面的最适温度14.食物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不腐败,是因为()A. 细菌太少B. 细菌繁殖很慢 C. 冰箱无细菌 D. 细菌在零度以下被冻死15.控制环境温度,降低食品自身的含水量,都可以减缓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下列食品保存的方法与原理不一致的是()A. 牛奶盒装﹣加热灭菌并隔绝外界空气B. 香菇晒干﹣减少水分,抑制微生物繁殖C. 鲅鱼盐渍﹣降低咸鱼表面细菌的繁殖速度D. 剩菜冷藏﹣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16. 下列微生物与食品制作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 乳酸菌→制作泡菜B. 酵母菌→酿酒 C. 醋酸菌→制作米醋 D. 细菌→制作酱油17.控制环境温度,降低食品自身的含水量,都可以缓解生物的繁殖速度,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下列食品的保存方法与原理不一致的是()A. 剩菜冷藏﹣﹣﹣﹣﹣﹣﹣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B. 罐头食品﹣﹣﹣﹣﹣﹣﹣﹣高温灭菌密封防止与空气接触C. 晒干保存﹣﹣﹣﹣﹣﹣﹣﹣脱去水分,抑制微生物繁殖D. 腌制食品﹣﹣﹣﹣﹣﹣﹣﹣降低食品表面细菌的繁殖速度18.酸奶是一种有益的酸性乳品,泡菜也是特色小吃,这是人们利用了()的发酵作用.A. 大肠杆菌B. 酵母菌 C. 醋酸菌 D. 乳酸菌19. 下列食品中,不需要借助发酵技术的是()A. 苹果醋B. 西瓜汁C. 酸奶 D. 泡菜20.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食品都利用酵母菌发酵的是()A. 泡菜、酸奶B. 面包、米酒 C. 醋、米酒 D. 腐乳、酸奶21.酸牛奶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高.这是因为在牛奶中加入了()A. 乳酸菌B. 醋酸菌 C. 酵母菌 D. 黄曲霉22.下列关于乳酸菌与酵母菌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 都是真菌B. 都是细菌 C. 都是单细胞 D. 都有成形的细胞核23.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患肠胃炎的人也较多.下列有关其原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B. 炎热的夏季,若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稍长,就会被微生物污染而变质C. 炎热的夏季,人吃了变质的食物就会携带大量的病菌进入肠胃而患肠胃炎D. 炎热的夏季,人常喝啤酒、吃冷饮的缘故24. 制作酸奶必需的微生物及处理方法是()A. 酵母菌,开盖B. 酵母菌,密封 C. 乳酸菌,开盖 D. 乳酸菌,密封25.防止食品腐败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下列适于较长时间保存食品的是()①高温②低温③保持湿润④保持干燥⑤暴露在空气中⑥隔绝空气.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①③⑥D. ②④⑤二、非选择题26.食物腐败变质常常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采用一定的方法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________、________,可以避免食物的腐败变质.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罐藏、冷冻、________、________、添加防腐剂等.目前,已广泛利用对食品进行保存.27.将下列食物与其相关的保存方法一一对应①晒干的香菇 ________ A、巴西德消毒法②盒装牛奶 ________ B、腌制、烟熏法③腊肉类熟食 ________ C、冷藏法④新鲜的水果 ________ D、脱水法28.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________、动植物体对________进行加工,以提供________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29.把下面的防腐方法与防腐原理对应起来 a袋装牛奶________A盐渍法、烟熏法b肉肠________B盐渍法(用盐除鱼中水)c腊肉________C真空包装法d果脯________D巴氏消毒法(高温灭菌)e咸鱼________E脱水法f肉类罐头________F罐藏法g干蘑菇________G渗透保存法.30.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过程:先将米煮熟,待冷却至30℃时,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酒曲,与米饭混匀后置于瓷坛内(其他容器也可).在中间挖一个洞,并且需将酿酒的器皿加盖密封.若天气寒冷,还需采取保温措施,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12h即成.现请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发酵过程作一简单的分析:(1)先将米煮一煮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2)加入酒曲前,需将煮熟的糯米冷却到常温,这是为什么?________.(3)加入酒曲的目的是:首先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________,然后,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将其分解成________和________.酵母菌的营养类型是________.(4)酿酒过程中,为什么需将器皿密封?________.(5)酿好的甜酒表面为什么会有一层泡沫?________.(6)在中间挖一个洞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31. 小华同学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后,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发酵过程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具体实验设置如图,3个小时后,发现甲烧瓶上原来被挤瘪了的气球鼓了起来,乙烧瓶上的气球并没有鼓起来.分析实验,回答问题.(1)这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2)甲烧瓶上气球鼓起是因为在适宜的温度下,酵母菌把糖分解产生了________.(3)根据实验现象,小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4)酵母菌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列举一例:________.32.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食文化遗产之一.以下是自制泡菜的过程:①将蔬菜洗净切好,放入沸水中上下翻两次后迅速捞出浸入冷水里.稍后捞出沥水待用.②将各种配料煮沸,待冷却后滤去残渣制成料液.③将上述蔬菜装入泡菜坛内,将料液注入泡菜坛内,并使蔬菜完全淹没,再将泡菜坛密封起来.泡制几天即可食用.根据以上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泡菜制作的原理是利用________菌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发酵而成.这种菌可来自上述过程中的________;上述造成缺氧条件的操作有________和________.(2)配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白砂糖,除用于调味外,更主要的是为微生物提供________.(3)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小食或饮料的制作与泡菜相似,请举几种你熟悉的小食或饮料名称(不少于三种).如:________等.33.家庭制作甜酒时,需要将蒸好的糯米冷却后加入酒曲(内含酵母菌),并且需将酿酒的器皿密封.若天气寒冷,还需采取保温措施.制作米酒的工具以及整个操作过程要保持清洁、切记油腻.据此回答:(1)加入酒曲的目的是:首先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________,然后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将其分解成________和________.(2)天气寒冷时,保温的目的是________(3)酿酒过程中,需要将器皿密封的原因是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解析】【解答】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这些细菌、真菌可以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败.利用高温煮透可以将禽肉、蛋、猪肉里常常含有沙门氏菌杀死.故选:C.【分析】①食品腐败的原因: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腐败;②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2.【解析】【解答】①酿制米酒要用到酵母菌,运用了发酵技术;②葡萄干、⑥刀削面都不是发酵食品,没有运用发酵技术;③酸奶要用到乳酸菌,运用了发酵技术;④制酱油要用到霉菌的发酵,运用了发酵技术;⑤豆豉要用到霉菌的发酵,运用了发酵技术;因此运用了发酵技术的有①③④⑤。

松滋市第六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我们身边的生命世界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第四节学习探究教案新版冀

松滋市第六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我们身边的生命世界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第四节学习探究教案新版冀

第四节学习探究(一)基础演练1. 以下现象中 , 你认为可称为反射的是〔〕A.摆在窗台上的花草总是向外生长B.草履虫能够趋向有利刺激C.合欢树的叶片一到黄昏会卷起D.手偶然踫到火会迅速缩回2.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A.脑B.反射弧C.神经组织D.神经元3. 在反射弧中 , 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A.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B.感受器→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C.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D.感受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效应器4.以下现象是属于人所特有的是( )A.缩手反映B.眨眼反射C.膝跳反射D.谈虎色变5. 生来就有的反射是简单反射。

以下属于简单反射的是〔〕A.望梅止渴 B.谈虎色变 C.孔雀开屏 D.鹦鹉学舌6.根据下面同学设计的〞测定反映速度〞实验步骤。

回答以下问题。

〔1〕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 ?〔2〕针対问题 , 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测量方式是两人分组完成。

②用仅是长度差别〔一把长15 cm , 一把长30 cm〕的两把同类型尺子测试。

③在所有的测量中 , 受试者的拇指、食指都要距尺子刻度值为0的一端同样远。

④读取尺子刻度值时均以拇指上缘为准。

⑤用长的和短的尺子各测5次 , 将数据填入下表并计算平均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 :〔1〕该同学用每把尺子测5次的目的________。

〔2〕用长度差别尺子的原因是________。

(二)拔高过关7.某人的手指不小心被针刺到 , 他感觉到了疼痛但是没有发生缩手反射 , 可能的原因是〔〕A.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受到损伤B.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受到损伤C.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受到损伤D.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受到损伤8.以以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 , 以下有关表达准确的选项是〔〕A.a是效应器 , 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映B.c是神经中枢 , 不受其他结构的调控C.d能将来自c的神经冲动传至e , 引起反射D.e是感受器 , 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9.以下各项反射活动中 , 与〞谈虎色变〞这一反射类型相同的是〔〕A.吃过梅子的人看到梅子口腔中分泌唾液B.手被针刺迅速地缩手C.精彩的相声引发观众呵呵大笑D.排尿反射10. 如果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 , 会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开。

象山县第六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象山县第六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作用一、学情目标1、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

(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及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重点: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

3、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二、自主学习(要求:独立完成)1、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有什么应用?2、食物腐败的原因、防止食物腐败的主要原理以及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

3、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及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什么?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先小组合作10分钟,再交流展示)1)酒曲在制酒中的作用是什么?糯米在制酒过程起什么作用?(2)制作过程中,为什么要将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3)制作过程中,为什么要尽量少打开容器?(4)在糯米中间挖个凹坑的目的是什么?(5)怎么样判断甜酒制作成功?(6)在发酵现象的实验中,为什么气球会膨胀?四、当堂巩固1、“豆腐乳”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发酵食品之一。

下列与发酵技术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是关键条件之一B、发酵过程中必须保持空气流通C、发酵都是由酵母菌完成的D、蒸煮豆腐后马上加入菌种2、制作酸奶和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A、酵母菌B、醋酸菌C、乳酸菌D、霉菌3、利用下列哪种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可以蒸馒头和酿制啤酒()A、乳酸菌B、酵母菌C、霉菌D、大肠杆菌4、下列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采用发酵技术的是()A、啤酒生产B、面包加工C、酸奶生产D、鲜橙汁生产5、做泡菜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

密封坛口的目的是()A、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B、造成缺氧环境,抑制酵母菌的发酵C、有利于醋酸菌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呼吸D、造成缺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6、在观察发酵现象的小实验中,是挤瘪的小气球胀大的气体是()A、水蒸气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11、袋装肉肠所采取的主要保存方法的是()A、脱水法B、真空包装法C、罐藏法D、渗透保存法12、下列不属于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的是()A、风干B、盐渍C、烟熏D、添加防腐剂13、下列方法中,不适合贮存肉类食品的是()A、罐装密封B、常温放置C、放入冰箱D、用盐腌制14、食物腐败的根本原因是()A、微生物繁殖B、食品生虫C、气温过高D、食品中水分太少15、日常生活中衣服、面包放久了会“长毛”,这是那类生物引起的?()A、乳酸菌B、酵母菌C、真菌D、病毒16、霉菌喜欢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环境条件温暖、潮湿的地方,为了防止食品长霉,你认为食品最好保存在()的环境A、低温、潮湿B、低温、干燥C、温暖、干燥D、温暖、潮湿17、家庭酿制甜白酒的具体操作过程是:先将米煮熟,待冷却到30℃,加入适量菌种,与米饭混匀后装入坛中,在中间挖一个洞,加盖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1至2天后即成。

通过科普课文教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通过科普课文教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通过科普课文教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张彩玲
【期刊名称】《小学科学》
【年(卷),期】2024()3
【摘要】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科学素养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科学素养不仅是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创新能力和科学伦理意识的关键。

小学语文课堂通过科普课文教学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科学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培养,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总页数】3页(P109-111)
【作者】张彩玲
【作者单位】诏安县第三实验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
【相关文献】
1.加强科普阅读指导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以指导学生阅读科普杂志《科学大众·小诺贝尔》为例
2.开展课外科普阅读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
3.让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科普阅读中提升4.培养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素质——新课标下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之我见5.借助科普课文教学养育学生科学素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有效性的方法研究_1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有效性的方法研究_1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有效性的方法研究发布时间:2021-09-22T09:12:08.67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4期作者:张锦军[导读] 小学科学是一门非常有趣、探索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在进行小科学实验的过程中,有很多“惊喜”,通过实验操作探索意想不到的新知识。

张锦军(无锡市八士实验小学江苏无锡214192)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非常有趣、探索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在进行小科学实验的过程中,有很多“惊喜”,通过实验操作探索意想不到的新知识。

科学实验在整个教学中有很大的占比。

因此,落实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构建高效的科学课堂,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追求。

小学科学教师要重视科学实验教学,实践出真知,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实验来总结与归纳,梳理出清晰的思路,才能构建高效的小学科学课堂,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有效性;方法引言在新课程标准的发展目标下,现代教育注重运用创新的教学策略,结合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模式的发展和运用不仅可以充分体现科学教学的多元性效果,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趣味性较强、综合性较强的学习模式中掌握更全面的科学知识,使学生以较强的学习兴趣对科学实验学习进行深度分析和探究。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科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学科。

通过科学实验,学生可以在探究、合作、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中提高综合能力。

然而当下的科学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表现为:①实验课堂秩序混乱。

小学生天性好动,很多学生将科学实验课堂视为玩耍的场地,在实验室内与同学聊天,与伙伴打闹,将学科实验视为游戏环节,导致小学科学实验课堂秩序混乱,影响教学效果。

②学生合作意识不强。

在科学实验课堂,教师通常会将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完成实验探究的过程。

然而,小学生的合作意识有限,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与同伴的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合作探究的低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科学课堂中的“变数”
摘要:从课程的设置到课堂模式的变革,无不渗透了“创新思维,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

这就需要我们去关注课堂、经营课堂、变化课堂,才会真正激发学生们体验科学、探索科学、热爱科学的激情。

有序和“杂乱”的课堂、不设防的课堂,给我们从教工作者一个信号——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是整个课堂的不确定因素。

从而使整个课堂充满了“变数”,在他们刁专古怪的问题前“卡壳”是常有的事。

这种不预设的课堂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这样的课堂可能会使你措手不及,可能会使你身陷泥潭,也有可能柳暗花明。

充实知识,关注课堂,才能真正关注学生、关注我们的未来。

关键字:课堂;体验;变化;探索
新一轮课改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从课程的设置到课堂模式的变革,无不渗透了“创新思维,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

传统的课堂不允许有半点差错,课堂如机器构件的五环节,一个也不能掉,特别是在公开课上,从课堂设计到学生举手的动作、回答问题的模式都有统一的规定。

殊不知,在这种表演的“美感”之下扼杀的是学生们的活性因子。

逐渐的,学生们理所当然地成了容纳、存储知识的一个“硬盘”,在IT业发达的今天,这样的教学难道不显得苍白无力吗?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它的内容包罗万象,具探究性、开放性和多变性。

这就需要我们去关注课堂、经营课堂、变化课堂,创新课堂,才会真正激发学生们体验科学、探索科学、热爱科学的激情。

下面我将从教学实例中谈一谈课堂教学的感触:
一、有序和“杂乱”的课堂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四单元《奇妙的水——浮与沉》教学中,我按照习惯的认知规律组织课堂模式、活动程序,按预定的方案一步步引导学生:
1、观察周边物体的浮沉现象;
2、分组实验,让每位同学动手感知浮力的存在和大小、方向等;
3、如何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
4、总结认知规律。

整个程序波澜不惊,朝既定的方向进发。

快到岸时,杨明举起了小手,他提出了一个常规问题“为什么铁放到水中会下沉而造成船后就不会沉,还会装很多的货物?”好家伙!话音未落,同学们纷纷争着给他作答:“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起”、“轻的物体容易浮起”、“水对水面的物体有浮力,对水下的物体有向下的拉力”、“改变了物体形态”……课堂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最后,我只好提前预支了中学的浮力知识才草草收了场。

嘿!可此时一向不爱发言的母茂却突然举起了手,好像难得这个机会,他站起来,涨红了脸说:“老师,我一直有个疑问,就是——根据刚才讲的浮力知识我弄不明白,我去年不能游泳,今年会游泳了,可是我今年比去年还重了五斤,怎么反而能浮起来了?”这下,课堂彻底完了,有笑的、有讨论的、有谈自己游泳经历的……最后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都把目光转向了我。

我也挺心虚的,没有能拟出个完整的答案来。

于是,大家商议下一堂课举办一场“谁主沉浮”的知识讲座。

二、不设防的课堂
课后,我问了多位相关的老师,在网上查阅了较为详尽的资料和图片。

以“谁主沉浮”的专题讲座开始了。

原以为由我主讲的课堂又被学生占领了,没办法,课堂组织只得“变”,变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小组说出问题的原因,另三组的成员提出驳斥的意见,小组累计积分,积分多者胜出。

这样好像还真激发了学生们的主动性、参与性。

你来我往、此起彼伏,争执不下,都想发表自己的高见被认可。

看着火候差不多了,我才将准备好的家底全抖了出来:从浮力的决定因素——人游泳与浮力的关系——潜艇工作原理和人游泳肺的工作原理——力学、人体机能、美学分析了各种游泳方式的优劣。

课堂太安静了,一个个睁大眼睛静静地听着,见此情景,索性将奥运游泳健儿们科学训练的相关知识、原理全抖了出来,“全员奥运、为国争光”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下课了,同学们一个个欢呼雀跃,意犹未尽,这堂课真过瘾。

三、课后反思
反思一:
第一堂课谁主沉浮?毋庸置疑,学生也!课堂中当教师面对这些贴近儿童生活的问题时,我只得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只得让学生主动能动的参与科学活动中,以一个学生之变而引发全班学生乃至老师之变,课堂上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也快哉.
第二堂课本就是由上一堂课生成的内容,我防了又防,但还是防而不备,阵地依然失守,学生掌握了课堂活动主动权,我索性先引玉后抛砖,既满足全体学生心愿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又继续引领他们学习了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效果也不错。

纵观两节课,均需打破传统,充分体现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课堂应具有开放性等基本理念,这正是笔者所想言明的以不变应万变的要诀——以生为本。

反思二:
传统的观念给科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提及科学就显得高深莫测,好象是普通凡人之所不及的事。

针对此现象,现有的课程资源把原来的自然改为了科学。

给我们从教工作者一个信号——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的科学学习也置身于广阔的生活背景之中,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而每位学生的性格、天资、兴趣、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丰富的生活和活生生的学生的“化学”就决定了科学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必然具有太多的不可预见性,也就是文题中的“变数”,教材上的知识、教学设计等是一个相对的常量,假如都以常量去“套”变数,岂非刻舟求剑、缘木求鱼?所以,课堂在学生刁钻古怪的问题前“卡壳”是常有的事,我们在课堂中要理性、坦然地去面对,千万不要怕麻烦、怕出错、怕丢面子而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扼杀!中国的学生做题能力堪称世界一留,然而,获诺贝尔奖的有几人呢?
当然,现行的科学教学给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应有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其次应有驾驭课堂的基本能力和大量的知识储备,尤为重要的还有笔者的第二观点——在“变数”问题前科学的善变(善尊重、善学习、善组
织、善调节等),在充满“变数”的科学教学中尽可能实现师生双赢,共同发展,其乐融融。

藉此突破教师“纯奉献不情愿”的价值观,真正实现以生为本、以师为本的科学人本主义观。

总之,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的课堂里,学生才有可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这种不预设的课堂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这样的课堂可能会使你措手不及,可能会使你身陷泥潭,也有可能柳暗花明。

为了使师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课堂的变数必须围绕学生的认知展开、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围绕学生的情趣展开,还真正的课堂给学生,不能让阳光灿烂的青少年充当一个储存知识的机器。

充实知识,关注课堂,才能真正关注学生、关注我们的未来。

注释:
参考文献:
[1]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陈旭远、张捷:《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7
[3]柳海民《当代教育理论专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今日教育》第186期
作者姓名:张绍林论文学科:科学
职务或职称:小学一级联系电话:48757016
工作单位:綦江县丁山镇中心小学电子邮箱:dingshanxx@
地址:綦江县丁山镇中心小学邮编:4014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