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合集下载

地方机构改革最新方案

地方机构改革最新方案

地方机构改革最新方案地方机构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形势的变化,地方机构改革不断推进,旨在提高政府效能、推动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最近,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机构改革的最新方案,旨在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背景和重要性地方机构改革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效能的重要举措。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要求地方政府具备更高的工作效能和创新能力。

地方机构改革的最新方案针对此背景,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旨在解决地方政府工作中的问题,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方案一:机构精简与优化为提高地方政府工作效能,最新方案提出了机构精简与优化的措施。

首先,通过整合行政职能,减少机构重叠,消除行政机构之间的职能交叉,实现职能互补。

其次,对于一些过于庞大的机构,可以进行合并或分设独立机构,以增强管理和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最后,进一步优化政府工作流程,推行简政放权,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的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三、方案二:创新机制与体制除了机构精简与优化,最新方案还提出了创新机制与体制的措施。

这一方面包括改革人事制度,建立科学的选拔任用、激励约束机制,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地方政府工作岗位。

另一方面则包括加强政府与市场、社会的互动,推动政府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加强社会组织参与,鼓励社会力量与政府共同建设社会事业。

四、方案三:信息化与智能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是地方机构改革的重要方向。

最新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强地方政府信息化建设,推动政务信息共享,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

同时,要推动智能化技术在政务管理中的应用,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

通过推进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的便捷性和透明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五、方案四:监督与问责地方机构改革最新方案还明确了监督与问责的重要性。

基于大部制背景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以湖南省某县为个案

基于大部制背景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以湖南省某县为个案
端进 行 披 露 , 只要 与 局 领 导 、 领 导 有 点 关 系 的现状 , 来探讨 新时期 地方政 府 机构改 革的动 力机制 和阻力因素 , 尝试为某 县政府 机构改革
万或两 万押 金或集资款 , 甚至关 系特 别好 的 , 不要交 钱 , 就
析, 探讨 某县 机构改革之动 力机 制和 阻力 因素 , 最后 尝试提 出地 方政 府机构改 革的指导性方案。
[ 关键词 】
[ 中图分 类号]D 3 6
导 言


员之多经 受了媒体 的拷 问和舆论的质 问 , 导致湖南 省某县 县 委书记 2 0 0 9年 8月 1 5日接 受了《 新京报 》 的电话采访 , 政 对 府机 构设 置 、 员超编等情况进行 了正 面 回答 和澄清 。那 么 人 某县政 府机构 没置 、 人员编制等 现实状 况到底 是什 么呢?其 总的特征 以“ 八个字” 概括 : 机构 林 立”、 人 员臃 肿”, 表 “ “ 其

“ 大而精”: 即政府组织规模 虽扩大和职能 范围扩宽 , 相 但
对政府组织更加精 简和行政效能更高 ; 、 合而 和” 大部 制 二 “ :
本质上整合行政资 源 , 低行 政成 本 和提高 效能 , 而使 组 降 从
织结构更加优化 , 运作更加协 调与和谐 。 大部 制给 当前地 方政 府机构 改革 提供 了新 的政 府理 念 和组织体 制 , 注入 了新 的活力 和 动力 , 为地 方政 府改革 突 破体制瓶 颈提 供了 良好 的契机 。在这种 机构改革 机遇 当前 , 湖南省某 县前 段时间却 处 于舆论 的风 口浪 尖之 中 , 视《 央 今 日观察 ̄ 0 9年 8月 1 20 4日专 门以“ 衙 门里的大 阵容 ” 小 为题

区关于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调研报告

区关于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调研报告

区关于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调研报告根据市编办《关于开展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情况调研工作的通知》(X机编[2018]17号)的要求,我区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力量,深入街道、镇和区直有关单位,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认真开展调研。

重点围绕历次机构改革以来我区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我区政府机构改革成效和现状区自组建以来,先后进行了两次机构改革。

第一次机构改革从1996年3月开始,按照政企、政事分开为原则,以转变职能为重点,以发展经济、加强服务为中心,合理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效率,达到理顺市与辖区的关系,合理划分职责和权限的目的。

1997年12月,又根据省委省政府、省市编委有关文件精神,从“有利于简政放权,明确职责,提高效率,有利于理顺条块关系,减少中间环节,有利于搞活经济,增强财力,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出发,对区属各街道进行了机构改革,由原有的8个街道合并为5个。

第二次机构改革从2001年11月开始,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和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精简机关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进行改革,以达到形成结构合理、关系协调、职责清晰、管理科学、精干高效的党委部门运行机制;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目的。

通过两次机构改革,进一步转变了政府职能,改善了政府管理方式和手段,合理设置了机构,理顺了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大幅精简了人员编制,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改进了机关作风,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积极推进了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治理型政府的转变。

目前,我区区级党政工作部门由原27个减至现有的23个,其中,党委部门6个,政府部门17个;设立街道办事处5个,镇政府2个。

行政编制从原356名减至2001的274名,后区域调整以及为解决军转干部安置等问题,市对我区行政编制进行了调整,目前我区行政编制为351名二、我区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历次机构改革取得的成效是肯定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在运行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体现在:1、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目前政府仍包揽太多的管理事务,包括一些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而有些该由政府管的事却管不到位,特别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还比较薄弱。

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比较分析——兼议大部制改革视角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比较分析——兼议大部制改革视角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内容提 要 : 当前 , 内各地 方政 府纷 纷 开始 大部制 改革 的 实践探 索和 试 点 , 得 了显 著成 效 。例如 , 国 取
深圳的大部制改革 旨 寻找部 门规模与职能的平衡 点;湖北随州的大部制改革经历 了从不 自 在 觉到 自觉 的艰难跋 涉; 东顺德的大部制 改革大刀阔斧意在彻底理顺政府职能关 系。 广 深入 比较分析各地大部制改 革 的 背景 、 目标 、 法 、 果和 意 义 , 清大部 制 改革 与政 府职 能 转 变的 关 系, 而 为大 部 制改 革的进 一 做 效 认 从 步推 行和政 府 职 能的真 正 转 变做 出理论 贡献 。
关键 词 : 方政 府 地 大部 制 改革 政的十 七大报 告 指 出 ,要 “ 大机 构 整合力 加
度, 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 门体制 , 健全部 fr协调配合机制 。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 - ̄ 1 1 构及其办事机构 , 减少行政层次 , 降低行政成本 , 着力解决机构重叠 、 职责交叉 、 政出多门问题”在 。 新 一轮地 方政 府机 构 改革 即将 开展 之 际 ,深 入分 析 我 国各地 大 部 制改 革 的背 景 、 目标 、 法 、 果 做 效 和意 义 ,探 寻其 对 我 国地方 政府 机构 改革 的启 示 意义 ,进而认清大部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 系, 对大部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行和政府职能的真 正转 变具有 重要 而显 现 的现 实 意义 。
为一个大部门,或者使相 同相近职能 由一个部门 管理 为 主。大 部 门制 主要 有两 个 特征 : 个是 ‘ 一 宽 职 能 ’另 一个 是 ‘ , 少部 门 ”。关 于 大部 制的 特征 , ’ 有学 者 总结为 :大 ” 即组 织规 模 大 、 能范 围广 ; “ , 职 “ , 少” 即职能部 门少 ;合 ” 即实现行政资源的整 “ , 合 ;协”即政府机构之 间高度协调。徐双敏教授 “ , 认为所谓 “ 大部制” 就是大部门体制。I 大部制” l l “ 改革 , 以组建 “ 部 门体 制” 目标 改革 的简称 , 是 大 为 其主要 内容就是 , 在政府 的机构设置 中, 将那些职 能相 近 、 业务 范 围雷 同的事 项 , 对集 中 , 相 由一个 部 门统一进行管理 , 对确需多部门管理的事务 , 明 确区分主管和协管单位 ,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 职能交叉 、 出多 门、 政 多头管理 , 从而达到提高行 政效率 , 降低行政成本 的 目 。 标 综合前面几位学者的观点,大部制是指在党 和政府的部门设置中, 将那些职能相同或相近、 业 务范围趋同的事项合并至一个政府部门管理 , 进 而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大部制改革把 多种 政府 职 能有联 系 的事 务交 由某 一个 部 门统 一 管理 , 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 、 政出多 门, 以实现提高行政效率 , 降低行政成本 的 目的。 大部 制改革 的本 质 是实 现政 府 职 能有机 统一 。强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评价和现实思考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评价和现实思考

外贸和国际经济合作, 其工作范围相当于我们十几个 部委的工作。 澳大利亚在近几年的改革中把大量职能 相近的部委加以合并, 使中央的机构数量大大削减, 也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我国目前条件下, 除按照市场经 济体制要求加强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和一些监督、服 务机构外, 对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应坚决予以精简, 职能 目标消失的要坚决撤销, 职能目标转移的要及时转并, 需要改组为社会中介服务组织的要尽快改组。 只有这 样, 政府的机构规模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控制和精简。 其次要切实精简领导者的职数。 翻开中国历史可 以看出,“官冗”一直是各封建王朝头痛至极的问题。西 汉近 6000 万人口, 官僚骨干队伍不过 7500 人。 明初, 全国总人口大致相同, 但官员比西汉扩大了 2. 29 倍。 到清初发展到 2. 7 万人, 是西汉的 3. 6 倍。[5] 清朝后 期, 一个县的胥史高达 3000 人之多。由于冗官庞大, 封 建统治内部门户纷争, 妒贤忌能, 假公济私、贿赂公行, 致使人们不断发出“治民难、治吏尤难”的感叹。历史发 展到二十世纪末, 冗官现象同样成为我国政治稳定和 社会发展的一大隐患。据有关资料报道: 一些省级机关 厅、处级干部数占全部干部总数的 40% 左右, 某县的乡 镇干部中, 副乡级以上者占 65% , 县直机关副乡级以上 干部占 55. 7%。传统的“金字塔”结构形态已开始倾斜、 倒置。 人们普遍认为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已不再 是精兵简政, 更确切地说是要精“官”简政。要彻底改变 副职多、闲职多、兼职多的“三多”现象, 为领导者的职 数设定一个适中的数额。 第三, 要精简机关工作人员数量。R. B 苛希纳公式 得出一个结论, 如果在编人员超出实际所需人员的 3 倍, 工作时间就要多耗费 2 倍, 管理成本就要加大 6 倍。 我国编制管理中所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则, 就是“任 务大于编制”,“一个人的饭可以供三个人吃, 但一个人 的活绝不能交给三个人来干”。这都是在告诫人们冗员 过多会给组织职能造成严重危害。 国家统计局的材料 显示, 本已拥有近 4000 万在职干部职工的机关、事业 单位, 1997 年上半年竟比上年同期增加 135. 2 万人, 上 涨幅度为 3. 8% , 增加的人数比国有企业减少的人数 (126. 9 万人) 还多。 其中事业单位涨势更猛, 上半年增 加达 107. 9 万人。[6“] 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矛盾日益 加剧。为此,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发出要 “坚决裁减冗员”的警示, 同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富余人 员”的表述相比, 语气重, 态度坚决, 精减的决心勿庸置 疑。 第四, 要精简行政程序和办事环节。这是简政的重 要内容之一, 也是体现组织功效的根本所在。行政程序 繁杂、办事环节多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事业和社会 发展进步的桎梏, 它使得市场机制的配置作用无法充 分发挥, 经济规律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市场干预代替市 场调节; 使得政府部门陷入审批和一些具体微观的管 理环节, 无力去抓宏观调控等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 也

促进地方政府在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构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途径和措施

促进地方政府在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构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途径和措施

促进地方政府在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构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途径和措施地方政府在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构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对于国家和地方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基础研究体制机构改革,下面我将提出一些途径和措施。

首先,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基础研究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

然而,地方政府在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上往往偏低,导致基础研究的发展滞后。

因此,地方政府应当积极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以提高地方基础研究的水平。

其次,地方政府应当完善基础研究体制机构评估和监督机制。

基础研究是一个相对长周期的科研工作,经常需要多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取得重要成果。

因此,地方政府应当建立科学的评估和监督机制,评估基础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和实际贡献,以给予科研人员更多的支持和激励。

第三,地方政府应当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

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人才,是基础研究的主要力量。

地方政府应当主动与这些机构合作,共同促进基础研究的发展。

可以通过成立基础研究联合研究中心、设立科研项目经费支持计划等方式,推动基础研究的合作与交流。

第四,地方政府应当鼓励创新和自主经费。

创新是推动基础研究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创新奖励力度等方式,激励科研人员进行更多的创新工作。

此外,地方政府还可以探索建立自主经费制度,让科研团队自主管理和支配研究经费,提高研究的灵活性和效率。

第五,地方政府应当改革人才培养和评价体制。

基础研究需要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而当前评价和选拔科研人员的体制往往过于注重数量和短期效益。

地方政府应当改革这种评价和选拔体制,从长期发展和创新能力出发,更加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潜力的挖掘。

最后,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基础研究成果的应用与转化。

基础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基础研究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力度,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提供支持和指导,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

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Nanchang CPC Committee第10卷第6期2012年12月Vol.10,No.6Dec .,2012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实践与经验启示杨兴坤(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北京100044)[摘要]以案例形式介绍了我国省、市、区县各级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状况,指出我国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基本经验与启示在于:职能有效整合优化、突出地方经济特色、寻找改革的突破口、获取高层政治支持、化解党政体制束缚、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合理进行人员分流、渐进改革整体推进。

[关键词]大部制改革;政府;行政体制[中图分类号]D6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445(2012)12-0049-06[收稿日期]2012—10—22[基金项目]系科技部国家软科学项目“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0GXSIB025)”;北京市财政专项———公共事业管理新专业建设(项目编号:PXM2012_014210_000109)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兴坤(1975-),重庆开县人,管理学博士,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危机管理、公共管理理论与改革、行政改革、人力资源管理、紧急救援研究领域研究。

【政府·行政】这里以案例形式介绍省(包括直辖市)、市(包括单列市)、区(市)县各级政府大部制改革的状况,在选取地方政府时兼顾考虑东、中、西部地区。

一、省级政府大部制改革在此以江苏、辽宁、重庆为例,介绍分析省级政府大部制改革情况。

1.江苏改革特色:大农委体制江苏大部制改革于2009年10月底完成,整合优化了11个新部门。

省政府机构改革后,设置工作部门40个。

其中,省政府办公厅和组成部门24个,直属特设机构1个,直属机构15个。

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湖北省随州市大部制改革为例

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湖北省随州市大部制改革为例
关键 词 地 方政 府 大部 制 改革 随 州 困境 作者简介: 王拓迪,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地方政府 区域治理与地方政府改革方面的
研究; 赵若州,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李丹 ,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
生。
局 的工作 内容相近 . 但随州 市的大 部制 改革却 没有 对这些 机构进 第四, 理论 指导 不够 , 思想认 识不 足 。随州 大部制 改 革基 本
பைடு நூலகம்
同时这 又诱导 了省管 单位改 制 以后 的重新独 立 , “ 上 改下 不改 , 改 行有 机 的整合 。 .
了又 回来 ” , “ 不独 立 、 不分 设 , 上 头就 觉得 你不 重视” 。
资金 和权 力分配 为手段来 干涉 随州 市改革 , 这 样大部 制改革 自由
变 改革思 路 , 此 时随州 市大 部制 改革 已有 一定 的基 础 , 而且 部 门
0 0 8 年 部 门再 次调整 就使 改革 陷入 了 发 挥 的空间便 大大 地压 缩 了。 例如, 省 里要 求设 置市 农村 能源推 利益 和权 力在 不 断膨胀 ,2
广 中心为 一个副处 级机 构 , 但 市里将 它设置 为农业 局 的一 个科级 僵局 , 部 门机构 就更加 难 以整合 , 这就 导致 后来 大 部制 改革 的推
单 位 内设机 构 。2 0 0 6 年 ,省里 将原拟 下达 给该 市 的 1 0 0 0 0口沼 进 日益 困难 。 气 改造 目标削 减为 5 5 0 0口, 相 应 减少经 费投入 4 5 0 万元 , 原 因就
随州大部制改革的编制问题职能题同时这种大部制改革方式并没有以职能转变和服务质量提升题和人员问题大都由市主要领导和编制办负责人来根据市情为导向随州大部制改革当时在立意上就凸显出一定的不足并行政经验来确定缺乏制度和法律保障这就使随州大部制改且大部制改革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指导只是建立于实践经验基随着市主要领导的变动和喜好而变化2005年市主要领导的础之上的机构调整这种传统的机构改革模式在时代就已动使大部制改革的一些设想难以实施甚至造成了改革停滞不经出现并且随州两次大部制改革的遵循的指导思想是不一样前

关于地方政府职能和机构设置的思考

关于地方政府职能和机构设置的思考

产业政策引导
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 本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增 强经济竞争力。
投资环境优化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提升投资环境,吸引更多 国内外投资,推动经济持 续发展。
市场监管职能
市场准入监管
对进入市场的企业和产品 进行审查,确保符合法律 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维 护市场秩序。
,加强社会救助和福利事业建设,关爱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03
地方政府机构设置与优化
地方政府机构设置现状
现状分析
当前地方政府机构设置通常包括 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关,以 及各类专业职能部门。
存在问题
机构设置冗余、职能交叉、权责 不清等问题,导致政府运行效率 低下。
机构优化目标与原则
优化目标
提高政府运行效率,明确各部门职责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地方经济 社会发展。
优化原则
依法依规、精简高效、权责一致、服 务导向。
机门,撤销冗余机构 ,降低政府运行成本。
02
明确职责
梳理各部门职责,消除职能交叉,确 保权责一致。
01
03
推进电子政务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政府办 公效率,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机构设置与职能匹配
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应当与其承担的职能相匹配,以确保政府高效 、准确地履行职责。
实际问题与挑战
在地方政府职能和机构设置方面,仍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与挑战,如职 能交叉、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等,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政策建议
优化政府职能配置
01
根据地方实际需求和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能配置,明
实证分析法
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地方政府 职能和机构设置的实际情况进行

浅谈我国地方政府大部门体制下的机构改革

浅谈我国地方政府大部门体制下的机构改革
最 直接 的举 措就 是 对 现存 的部 门按 职 能相 近 的原 则
人 力 资 源和 社会 保 障 ” “ 一 城 乡规 划 ” “ 一 科 、统 、统
技 与 信 息化 ” 体制 . 索 建 立 职 能有 机 统 一 的地 方 大 探
部 门体 制 许 多省 市在 积极 探索 大部 门体 制 . 大机 加 构整 合力 度 . 府 职能 正在 更多 的 向社会 管理 和公 共 政
服务 方 面转变

进 行撤并 整合 门利益 的既 得 者总是 不 甘心 失去 既 部
得利益 . 凡是 与 部 门利 益 相 冲 突 的 、 以 获取 部 门利 难 益 的 改革 . 们 总是 阳奉 阴违 或 消极 不 作 为 : 是 能 他 凡

地 方政 府 大 部 制 改 革 中面 临 的 问题
浅谈我 国地方政府大部门体 制下 的机 构改革
庄 东煌
摘要 : 分析 了地 方政 府 推 行 大 部 制 机 构 改 革 面 临 的 问题 从 加 强服 务 型 政 府 理 念 建设 , 完善 公 务 员退 出机 制 , 理 配 置 合 地 方政 府 的 决 策权 、 行 权 和 监 督 权 , 执 完善 政 府 改 革 相 关 的 法律 制 度 等 方 面 , 对推 进 地 方政 府 机 构 改 革 提 出 了建 议 关 键词 : 方 政 府 ; 构 改革 ; 地 机 大部 门体 制 ; 务 型 政 府 : 务 员 服 公 中图分类号: 3 D6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 : 6 3 1 9 (0 2 o — 0 2 0 17 — 99 2 1)3 0 1 — 2
品 7个 领域 . 以转变 政府 职 能为核 心 . 目标是 建 立 “ 大
交通 、 文化 、 大 大城 管 、 大水 务 、 建设 、 大 大林 业 ” “ 和 统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一、前言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是指各级地方政府在辖区内行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职责的组织形式和结构。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强深化改革,在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方面也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提高政府的效能与社会认可度。

本文将就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进行探讨,分别从政府职责、机构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详述。

二、政府职责改革与创新1.从行政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型过去地方政府职责主要是行政管理,而现在正逐渐转向公共服务。

政府职责的变化已从制定发展规划、投资引导等向民生保障、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向转变。

政府职责转型背后的逻辑是:将市场、社会和政府的作用区分明确,让政府更多地扮演政策制定和资源调配的角色,将具体事务的办理交给市场和民间组织。

2.区域协调发展地方政府也逐渐意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职责除了要扮演好市场调节者的角色,还要从协调着手,促进区域间均衡发展。

为此,地方政府不断尝试开展跨区域合作,推行协同发展等模式。

比如,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就是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背景下,较好地实现区域协作。

三、机构设置改革与创新1.简化机构为了去除冗杂流程,深化机构改革成为中国各级政府近年来的主攻方向。

机构改革的一个方向是简化机构。

先前各级政府对待事务重复多,部门交集复杂。

因此,设立了“拆墙”式的行政机构改革,将原本各自为战的多机构联手改为核心部门负责主导,减轻了层层部门的管理交叉和审批复杂度。

2.创新机构除了简化机构,地方政府还在积极探索一些创新机构。

比如杭州市设立的西湖区智慧城市示范区改革,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作为智慧城市的试点和先行区,西湖在机构设置上的改革更注重科技、文化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让更多创新企业聚集纳入。

这样一来,城市文化、经济、科技、信息等多方面得到了高效地整合,使该地区在发展中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四、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1. 创新招聘改革与创新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点。

日本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和编制管理研究--以东京都和长崎县为例

日本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和编制管理研究--以东京都和长崎县为例

近期,借参加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日本之机,重点就东京都和长崎县的政府机构及职员等情况进行了调研。

东京为日本中央政府所在地,是与北京规模相当的世界级城市之一。

狭义上,东京仅指东京都,主要包括23个特别区、多摩地域以及东京都岛屿部,广义上还包括东京都周边卫星都市群相连而成的“首都圈”(东京都会区)。

长崎县下辖13市、8町。

两地的行政机构设置及职员配置情况在日本具有代表性。

对比我国地方城市政府机构情况,日本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研究。

一、基本情况(一)总体情况日本实行立法(国会)、行政(内阁)、司法(法院检察厅)三权分立制。

行政机关分为中央行政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

法院、检察厅为中央机构,实行垂直管理;警察在中央和地方均设有机构,互无隶属关系但联系紧密。

日本地方行政机构采取地方自治形式,有两个层级:一是都、道、府、县。

其级别相同、互无隶属关系,主要按法律规定权限负责所辖行政区域内的相关行政事务,其办事机构均称为厅,行政首长均称为知事。

日本按行政区划分为1都(东京都)、1道(北海道)、2府(大阪府、京都府)和43个县(如长崎县)。

二是市、町、村(特别区仅在东京都设置)。

每个都、道、府、县中根据相应标准下设若干市、町、村,其级别相同、互无隶属关系,主要按法律规定权限负责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事务,是最基础的地方行政机构。

其中,市的办事机构称役所,町、村的办事机构称役场(或公所),行政首长分别称市长、町长、村长。

日本共设市、町、村1724个。

上述两个层级间无隶属关系,是对等的地方行政机构,按各自权限管理地方行政事务。

(二)日本地方政府的机构职员情况日本没有专门的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但在政府管理领域有“机构编制”这一专业分类,相关职能通常由总务部(或总务局)的内设机构承担,如东京都总务局内设的人事部、行政改革部分别承担职员定数、行政改革工作。

东京都和长崎县的机构设置在日本具有代表日本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和编制管理研究 ● 张凯性,按照其所承担的职能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知事部局。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明、 便 民高效 的根 本转 变” 。在地 方政 府机 构改 革
2 .大胆 创 新行政 管理 体 制

地 方政 府机 构 改革 的方法
积极探 索 “ 大部 门制 ” , 比如 “ 大农 业 ” 、 “ 大 文 化” 、 “ 大经贸” 、 “ 大交通” 、 “ 大水务” 等, 对地方政府
部 门进行 职 能 整 合 和调 整 , 省 级 政 府 可 以 因 地 制 宜
相互推诿 挚肘等 问题 , 势必会影响地方政府服务 水平。大部 制改革的本质是解决 “ 三权 ” 的合理 划分与相 对分 离。大
部制 下地方政府机构 改革应 遵循 满足 需要 、 总体统 筹、 系统整合 、 制 约协 调、 总揽分 别的原则 , 既要体现 与 中央大部 制
改革 的对应性 又要体现 自身特 色 , 从 国家权 力结构上 予以推进 。这些问题 的解决之道 , 就是在 地方政府推行 大部制 改
较薄弱, 一 些 关 系群 众 利 益 的 问 题 还 没 得 到根 本 解 决, 如“ 上学 难 ” 、 “ 看病 难 ” 等 问题 。政府 部 门职 责 交 叉 矛盾 也 比较 突 出。这 些 问 题 , 影 响 了 政 府 职 能 的 全 面正 确履 行 , 制约 了经 济社 会 的发 展 , 进 行 机 构 改
改革 。
( 区、 市) 在积极探索实践大部 门体制 、 加大机构整合
力 度 的同 时 , 更 加 注 重 将 政 府 职 能 向社 会 管 理 和 公 共 服务转 变 。 1 .科 学定 位地 方政 府职 能 明确 地方 政府 基 本 职 能 , 主要包括 : 执 行 政 策 法 规、 推动 经 济 发 展 、 搞好社会 管理 、 强 化 公 共 服 务 和

浅析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浅析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整合而成 的公域之治模式 ,具有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依
“ 政府只有从具体 的人 、事、物 中真 正解脱 出来 ,才 据多样化、治理方式多样化等典型特征 。公共治理是一个 能 当好裁 判员 的角色 ” 中国人 民大学教 授杨光斌 说 。为 上 下互动的管理过程 ,它强调顾客导 向和结果导 向,强调 了提 高行 政效 率 ,减 少 “ 上行 下效 ”、 “ 职 能一 致 ”的
员马凯在地方 政府机构改革工作 电视 电话会议上说: “ 深 企业、 团体和个 人 的多元参 与共 同治理 。政府 的角色 是
化地 方政 府机 构 改革 要深 入 贯彻落 实科 学发展 观 ,着 力 掌 舵而 不是划桨 ,是控 制而 不是 协调 。政府 要充 分定位 解 决制约 地方 经济社 会发 展 的突 出矛盾 ,着力解 决群 众 自己在机 构改 革 中的地位 与作用 做 自己应该做 的事 ,挖 最关 心 、最直接 、最现 实 的利 益 问题 。”他 将地 方政 府 掘 各种 管理和 统治 工具 的潜 力 ,重 视社会 组织及 团体之 机 构 改革 的主 要任 务概括 为 四个方 面 :转 变职 能、优 化 间的合作关系 。 结构 、强化 责任 、严控 编 制。政府 机构 改革 不是 简单 的 行 政 改革 ,要 从 国家和 社会 发展 的多元 角度 进行探 索 设 1 . 3弹性化管理
社会环境 的复杂多变 、区域环境 的巨大差异 、社会需
计, 在 强调“ 多元参与 ’ ’ 的前提下 , 必须用新 的理念来指 导 。 求 的多式多样 , 导致地方政府机构设置没有 固定的模版 , 因此将 多方 参与 的公共 治 理理念 引入 地方 政府机 构 改革 因此 要 因地制 宜、 因时制 宜,根据 当地人 口、经 济 、社 大潮 中来有一定 的现 实意义 0 ’ 会形态 进行 政府 角色 定位 、职 能转变 和机 构设置 ,建立

1608 行政管理 14858 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模板)(答辩类论题) 2016 06 17 10 17 45

1608 行政管理  14858  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模板)(答辩类论题) 2016 06 17 10 17 45

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学习中心:层次:专科起点本科业:年级:年春/秋季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年月日春季入学则去掉“/秋”字,秋季入学则去掉“/春”字。

添加内容的时候注意文字下划线要完整。

阅后删除此文本框。

请把你所在的学习中心名称完整填写。

阅后删除此文本框内容摘要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

这部分可以分两段论述:第一段写明课题的来源,即简要介绍课题关键词:1.2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概念 (2)2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动因分析 (3)2.1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压力分析 (3)2.2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动力分析 (3)3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政策研究 (4)3.1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政策设计的一般原则 (4)3.2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政策设计的侧重点 (4)4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可行性分析—结合案例 (5)4.1案例分析 (5)4.2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结论与展望 (6)参考文献 (7)引言,或称前言,主要阐述课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诸如机构改革所涉及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理论依据、研究的意义,并点出研究的中心论题和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等。

可分为四个部分论述。

第一段:选题的提出。

即详细介绍本课题所涉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段:本文的研究内容。

按全文章节安排分别概括每章的写作内容。

第三段: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四段:本文的研究意义。

1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综述1.1政府改革基本理论(可根据自己对政府改革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的理解,自行确定所写的内容,但所写的内容一定是对政府改革相关知识的总结及整理)1.2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概念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就是地方政府机构制度创新。

我们将地方政府制度创新定义为:地方政府以新的观念为指导,通过制定新的行为规范,调整主体间的权利平等关系,为实现新的价值目标和理想目标而自主进行的创新性的活动。

(压力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民众要求新政府形象;政府追求利益最大化;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摆脱地方行政困境等方面,自己可以扩展开论述)2.2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动力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写:建立地方公共服务型政府;建立与市场经济相呼应的公共财政;参照企业绩效标准的公共行政等)3.1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政策设计的一般原则(在前两章的分析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汲取已有理论,分析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政策设计的一般原则。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观察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观察

输厅 、 和城乡建设厅 、 住房 环境保护 厅等 , 将省级食 品药 刻地触 动 既得 机制创新 上迈 出了关键 一步 。
品监督管理局 由政府直属机 构改 由省级卫生厅管理 。 利 益 者 的 利
浙江则将 省政 府研 究室改为单独 设置 , 升格为 省政
据悉 , 在这轮政府机构改革 中, 尽管地方在大部制 问 益 ,同时地 方 府直属机 构 ;陕西也将 省政府研 究室调整为省政府 直属
级几个部 门对 口。 改革 中, 多数地方参照国务院机构框架 机构 大部 制改 成部 门, 负责统筹规划 、 综合协调全 市社会建 设工作 和加 对本地 省级政府进行 了相应调整 ,组建工 业和信息化 厅 革相 比 ,将会 强社区建设 、 社会组织管理与服 务、 社会工作者 和志愿 者
( 经济和信 息化委员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通运 更加直 接 和深 队伍建设等。 、 交 该机构 的成立 , 表明北京市社会建设在体制
“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工作 电视 电话会 议” 。
彼时 , 新一轮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在 中央层 面刚刚进入 收官 阶段 , 改革 的核心就在于
方政府基于 自身的经济社会发 展要 求 , 进 行 了一些带 有“ 大部 门体 制” 性质 的机构
改革 ,主要有 “ 海南经验 ” “ 、深圳经验 ” 、 “ 浦东经验 ” “ 、成都经验” “ 、随州经验 ” 等。
茧 的 阻 力
地方 版 大部制
地方版“ 大厅局 ” 式 , 模 无疑是本轮地 方政府机 构改
革的一大看点 。
府研究室牌子 。 这表明地方政府更加看重智库的功能 , 让 其在决策 中更好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 。 辽宁成立了服 务业委员会 , 将商业厅 的职责 、 发改委 涉及服 务业发展 的相关职责整 合划 入服 务业 委员会 , 为 全省服 务业的优化升级助力 。

地方机构改革落实情况汇报

地方机构改革落实情况汇报

地方机构改革落实情况汇报近年来,地方机构改革一直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改革措施,以提高政府效能、优化政府服务、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地方机构改革的一部分,我市也积极推进改革进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我们着重优化了地方政府机构设置。

通过梳理和整合,我们合并了一些职能重复、部门交叉的机构,减少了机构层级,提高了政府效能。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机构职能的划分和明确,使各部门的职责更加清晰,避免了工作交叉和职责不清的情况。

其次,我们加强了地方机构改革的组织领导。

我们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改革方案和实施计划,明确了改革的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确保了改革工作的有序推进。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改革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另外,我们注重了改革成果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报道,我们向社会公众介绍了地方机构改革的意义和成果,增强了公众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也邀请了专家学者对改革成果进行评估和研究,为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总的来说,地方机构改革在我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改革工作中存在一些阻力和惯性,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坚定的决心。

其次,改革后的机构运行和协调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各部门和单位的积极配合和协同作战。

最后,改革之后需要更多的政策和制度的配套,以确保改革成果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进地方机构改革,我们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加强改革的组织领导,加强改革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加强改革成果的巩固和完善。

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的地方机构改革一定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地方政权机构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地方政权机构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地方政权机构改革的思考与建议首先,要重塑地方政府职能。

地方政府作为政权机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现有的地方政府职能存在重叠、交叉等问题,影响了地方政府的高效运转。

因此,地方政权机构应该重塑地方政府的职能,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权限,消除职能重叠,提高政府的决策效率。

其次,要加强地方政府的监管能力。

地方政权机构不仅要强化政府职能,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

目前,地方政府对于企事业单位的监管存在着不足之处,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和违法行为未得到有效的制约和打击。

因此,地方政权机构应该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监管力度,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确保政府的监管权威和能力。

第三,要优化地方政府的人员配置。

地方政权机构还需要优化地方政府的人员配置,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

目前,地方政府存在部门过多、人员过剩的问题,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因此,地方政权机构应该通过调整部门设置和职能配置,优化地方政府的人员结构,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四,要加强地方政府的公开和透明。

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滥用和不透明是当前政治生态中的一大问题。

地方政权机构应该加强政府的公开和透明,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推进政府事务公开化。

通过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最后,要构建有效的地方政府和市场的协调机制。

地方政府和市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轮驱动力量。

地方政权机构应该构建一个有效的地方政府和市场的协调机制,促进政府和市场的互动与合作,形成有效的政策执行体系,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地方政权机构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任务。

在推进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重塑地方政府职能,加强政府的监管能力,优化政府人员配置,加强政府公开和透明,构建有效的地方政府和市场的协调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地方政府机构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党政机构改革落实情况评估研究

党政机构改革落实情况评估研究

党政机构改革落实情况评估研究宿连友刘岩崔耀光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指出,要认真总结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效和宝贵经验,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继续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由此应该指出的是,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开展好党政机构改革成果专项评估检查,以对党委政府部门实地验收和量化打分的形式检验机构改革成效,找准存在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做好动态调整,使之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一、机构改革评估的目的和意义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开展机构改革评估,就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手段,检验机构改革是否实现预期目的,并依此不断完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履职能力,使之与机构改革总的目标任务相适应。

一是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否整改到位。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

按照中央精神,机构改革就要着力解决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清除体制机制中的积弊,构建系统规范、科学合理、高效顺畅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运转体系。

所以,机构改革落实情况评估工作应该首先坚持问题导向,检查原有体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这些问题主要有:党政机构在个别领域出现设置重叠、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导致存在多头管理、都不管理和推诿扯皮的问题;管理层级臃肿,管理环节繁复,有些机构相互配合不顺畅、相互制约成死结,导致行政运行效率不高,扁平化管理体系滞后的问题;有些在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方面不够科学严谨,职责缺失和运转失位问题凸显,“放管服”改革、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导致该管的没有管好、不该管的乱管的问题;个别机构上下级职能上下一般粗,权责划分不尽合理,有的还存在条条干预,导致有职能的没活干、有活干的权责不一致等问题。

政府组织结构与机构改革研究

政府组织结构与机构改革研究

政府组织结构与机构改革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不断进步,政府组织结构和机构改革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领域。

政府作为一个重要的组织机构,负责着国家的治理和管理工作。

而政府组织结构的设计和机构改革的推进行为对于政府的高效运作以及国家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政府组织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的是政府的功能划分和部门设置。

政府的工作涉及到众多的领域,如经济、教育、环境保护等。

为了确保政府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将政府的功能进行合理的划分,并建立相应的部门机构。

例如,经济发展和监管可以由财政部门和经济发展委员会分别负责,教育事务可以由教育部门负责,环境保护可以由环保部门负责。

这样的划分可以更好地实现政府的职能分工和合作,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其次,政府组织结构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在不同层级的政府之间,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县级政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工和合作关系。

中央政府负责国家的整体管理和领导,地方政府负责贯彻执行中央政府的决策和政策,县级政府负责具体的地方管理和基层治理。

因此,政府组织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各级政府之间的协作机制和沟通方式,以实现政府各级之间的有效合作和协调。

此外,政府机构改革是政府组织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国家的发展需求,政府的工作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政府机构改革可以通过精简机构、优化人员编制、提高工作效率等方式来实现。

例如,可以通过整合类似职能部门和机构,减少冗余的工作和中间环节,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同时,还可以通过公开招聘和选拔优秀的人才加入政府机构,提高政府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政府组织结构与机构改革的研究还需要考虑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变化。

政府作为一个组织机构,需要根据国家的发展需求和时代的要求进行调整。

例如,在信息化时代,政府需要更加注重科技和信息化的发展,建立相应的部门和机构负责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此外,政府还需要密切关注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及时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和机构设置,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摘要】日前我国多数省份的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广大人民对地方政府的改革举动深为关注。

以前的地方政府人员臃肿、机构过多、职权交叉导致腐败现象日益严重,所以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

再者,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难度超过其上级、上上级政府机构的改革。

因此,本文将抓住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和重点进行研究和探讨,着力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共性与个性进行叙述。

【关键词】大部制省直管县因地制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央、省级政府就已经经过了好几次的机构改革,地方政府也不例外。

而地方政府的改革成效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还直接影响到地方人民的生产、生活质量。

以往的政府机构改革总是跳不出人员及机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在此方面,地方政府亦是面临同样的窘境。

2008年10月,随着上海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被中央正式批复,新一轮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随即也拉开了大幕。

此次,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应该极力避免以往出现的现象,以全新的方案对机构进行改革。

但是同时我国的地方政府相对政府机构其上级、上上级政府机构的改革有其更困难的地方。

首先,地方政府财政不足。

要想在改革上取得较好的成绩财政就要有所保障,而财政正是地方政府遇到的最大难题,如果没有足够的财政做保障,再好的改革方案也是空谈。

因此,地方政府在改革机构的时候在财政方面需要得到中央的大力支持,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自身也要有所准备。

其次,地方政府在机构设置上也是改革成效取得成效的一大绊脚石。

现在的理论工作者对中央政府亦或是省级政府的改革或许已然是研究得很透彻了,但是对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研究确是毫无成效,或是直接将中央或是省级政府机构第1页的改革方案用在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上。

又由于地方政府已然习惯于依赖上级政府的行政权力来行使权力,因此在机构的设置上也是找不到属于其地方政府应设机构的独特方案。

再次,对地方政府的职能界定不清【1】。

合理地界定政府职能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职能界定不清致使管人与管事相脱节,财权与事权不对称,政府布置的事有利益的争相插手,无好处的竞相推诿,甚至以增设机构来使利益争夺合理化、合法化。

还有就是行政编制控制不紧,推行公务员制度以后,进口容易,出口难,这样就为机构的不断扩编制造了借口。

最后,改革工作者对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视不够。

在压力型体制之下,各级地方政府被动地为完成经济增长指标忙碌,而对机构改革这项至少不能很快导致经济指标增长的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2】。

因而对机构改革缺乏必要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每一个地方政府在改革的征程中都是困难重重,遇到以上困难的地方政府着实不在少数。

不管是财政不足也好,机构设置困难也罢,但地方政府需要的探求的改革的大方向是一致的。

哲学的辩证主义告诉我们,从诸多次数的改革中我们不难找到真正的改革之路。

地方政府改革不仅要寻求改革的共性——实行大部制和省管县,还要探索自己的个性——因地制宜。

一、共性——实行大部制我国地方政府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严重。

机构改革就是要清除这些弊端,使政府走向精干、廉洁、务实、高效。

以往的政府改革在人员精简方面总是出现反弹现象,那是因为在精简人员的同时没有规范好部门的职能以至于人员活动范围不确定,以至人员流动较大,顾此失彼,从而导致人员再次增多。

实行大部制,即将那些职能相近的部门合并成一个大部门,这样的话就能避免职能的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1、精简人员做到在其位谋其政第2页地方政府机构的数量虽然没有中央或省级政府那么多,但依然是机构繁杂、人浮于事。

过多的政府职员不仅会造成政府管理上的混乱并滋生懒惰思想,更会降低政府的行政效率、提高行政成本。

以往的政府老是走不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是因为行政机关内部人控制的问题,机构设置与职能变更,行政人员有很大的权力,行政机关自己就可以确定,而不需要立法机关的约束,没有外部的约束力量。

地方政府亦是如此,所以地方政府不仅要“瘦身”,还必须的“健身”。

在实行大部制后很多职能相近的机构被合并,这就意味着在一个大部门里出现了很多有着相同工作的人,这势必会造成人员的拥挤。

若某些同一职位上的职员为了能赢得上司的赞赏或是保住自己的饭碗,那么混乱和腐败便会悄然而至。

所以只有重组人员及其职位,才能打造一个精品团队达到健身的效果,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2、各机构、人员的职能、职务必须规范化在大部制的背景下,机构将会重组,重组后的机构中的工作人员也将会被重组。

重组后的机构和工作人员的职能和职务都必须规范化操作。

机构既然重组了,那么其职能交叉的几率会变得很小,但是同一大部门中的工作人员的职务还是会偶尔出现工作交叉的情况。

久之会造成混乱不说,又会出现人手不够,随即“精简—膨胀”的现象又会发生。

所以,工作人员都必须做到术业有专攻,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政府职能转变是关键从以往的改革来看,1988年的政府改革就已经提出来要转变政府的职能,但是大多数地方政府却依然守着其原本的职责在做事,一层不变。

当今社会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社会,市场经济也已经是一日千里,所以地方政府的职能已经不再只是实行行政手段,因循守旧的管理着地方。

所以政府的职能转变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并急待解决的问题,转变职能就得重新理顺政府与社会、市场及地方人民的关系。

这对地方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而艰难的任务。

地方政府的职能应该要随着地方的发展及发展需求相应的转变,重心转向为地方的市场运第3页行、经济发展提供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基础设施环境方面,履行好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责【3】。

首先,作为地方经济的宏观调控者,应该极力控制好地方经济,稳住地方市场,引导经济平稳,谨防个别企业垄断地方市场,并且为地方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以改变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状况。

其次,作为地方的制度的供给者,要为地方的市场经济提供政策、制度、法规及政府效率在内的软环境。

最后,作为地方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要为该地方的市场发育、运行创设公共基础设施条件,为经济发展营造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硬环境。

因此,地方要发展就要要求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要转变,社会职能要加强,服务职能要强化。

二、共性——省直接管县【4】按传统的级别管理制度是市管县,这已经是中国两千年来的历史。

熟知历史的都知道自古以来,从中央拨到地方救济或是赈灾用的钱,中央拨多少地方得多少的例子是屈指可数,而经过层层调运到了地方赈款是所剩无几。

而这只是市管县的一个通病之一罢了,即使是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形式也是毫无起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该制度已经到了无法维持进步的地步。

首先,社会的发展、人文的变更等是地方发展的最大动力。

如今的县域经济和县级治理能力问题变得突出,原有的市管县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其次,实行省管县,地方的所有情况省政府会在第一时间知道,然后就直接报告给中央,缩短了信息传播途径。

不仅节约了很多时间还使事情得到尽快的解决,无形中提高了办事的效率。

再次,原来的管理流程是由中央到省到市再到县,如此长的流程中央的指示到达地方政府时信息已经经过层层过滤、筛选,原始信息的内容可能早已经面目全非。

错误的信息、错误的指示使得地方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回应。

最后,如果地方政府直接归省政府管,就可以减少财政拨款被层层截留的可能。

可以有效地防止官僚和腐败,也有利于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三、个性——做到因地制宜前面提到不同的地方政府在改革中会遇到不同的难题,因为地域、文化等方第4页面的差异性。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在与中央政府保持一致的同时要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当然不能完全按照中央政府的模式照搬回来,也不能完全仿照其他地方政府的改革来做。

改革不是因为改革而改革,是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更好的造福一方百姓。

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除了要找到所有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共性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个性,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地方特点,如从其奇特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文化亦或是人民素质等方面来慎重考虑,设置一些转对于地方的特点和特色的机构以服务地方。

1、地方的发展程度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各省各地的发展程度不同,自然现状就大不相同,发展程度是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山东风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几个省或市,这些地方政府的改革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发展和人口流动较大等因素。

例如,北京市政府新一轮的改革成绩中有一项:首次设立农民工工作处。

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民工进城务工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随着农民工的数量增多,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农民工的权益也得不到保障。

设立农民工工作处,一则可以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使他们专心、放心的投入工作。

二则有序的管理就不会造成北京市的混乱。

北京市政府机构的此次改革解决了农民工的一大问题,可以说是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和成功之处。

2、地方的人文、历史条件说到人文、历史条件,我国是现在仅存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全国各地皆可以找到痕迹。

祖先留下来的伟大作品数不胜数,孕育出伟大历史名人更是举不胜举,祖先留下来的一切精华对我们现代人来说都是无价之宝,这些宝贝时刻鞭策着我们要向我们伟大的祖先一样奋勇前进、不断创新和进取。

理所当然,历史文物和文化的保护重责毫无疑问地方政府应该勇敢承担。

这些物质或精神上的财富就是一个地方接触外来文化、接待外来游客的方便之门。

带来人气的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而这个过程,地方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

因为这需要地方第5页政府穿针引线,健全旅游措施和稳定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氛围。

在当中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好事或是坏事发生,这对地方政府是个极大的考验,在机构的改革中去伪存真,哪些该留、哪些该撤、哪些该增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3、地方的自然风光天然环境、自然险滩,在我国西南部的几个省是最好的写照。

如:湖北的神农架、湖南的张家界、四川的泰山、贵州的黄果树瀑布、龙宫等等。

说这些当然与旅游是分不开的。

游览大地神刀阔斧的自然美景和参观祖先留下的无价之宝可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的危险系数远远高于后者。

关于旅游者在某某险境遇险的报道已是屡见不鲜了,虽然大多数情况责任在于旅游开发商,但是更重要、最根本的是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管理、制度及相关规定上是否已然完善。

一个事故层出不穷的旅游景点是得不到游客的信任的。

久之,地方的经济也会随着这些风浪逝去。

这些现象不知是否已经引起地方政府足够的重视?拥有绝世的地理环境,如果把握不好,这片奇异的海水亦会覆掉她所载的舟。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方面,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带来的经济冲击中的问题也是可小觑的。

说到底就是需要地方政府做好一个宏观调控者,为地方的经济发展铺平道路,毫不夸张的说,地方政府机构的改革效果就是地方的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