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第2节 弹力》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do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2节-弹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2节弹力一、教学内容1. 弹力的概念:介绍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及其作用。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弹力的测量:介绍弹力的测量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力。
4. 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弹簧、弹力布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
2. 培养学生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力。
3. 引导学生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 弹力的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绳子、泡沫球等。
2. 学具:学生手册、笔记本、签字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用手挤压弹簧,观察弹簧的形变和恢复原状的过程,引出弹力的概念。
2. 讲解弹力的定义:弹力是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能够使物体恢复原状。
3. 讲解弹力的产生条件:物体必须发生形变,且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4. 讲解弹力的作用:弹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化,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6. 讲解弹力的测量方法: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形变下的弹力,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7. 举例说明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弹簧、弹力布等。
8.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相关的练习题目。
六、板书设计1. 弹力的概念2. 弹力的产生条件3. 弹力的作用4.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5. 弹力的测量方法6. 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2. 请说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请举例说明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弹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掌握较好,但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弹力的测量方面仍需加强练习。
人教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2节弹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2节弹力》一、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涉及弹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弹力的方向以及弹力的大小。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弹力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弹力概念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方向以及大小。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2. 弹力的方向。
3. 弹力的大小及其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气球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用手挤压气球,感受气球的弹力。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弹力?弹力是如何产生的?2. 知识讲解:介绍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方向以及大小。
3. 例题讲解:运用弹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弹簧测力计的使用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弹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验证弹力的产生条件、方向以及大小。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一、弹力概念1. 定义:物体因形变而产生的力。
2. 产生条件:直接接触、发生形变。
二、弹力方向1. 总是与形变恢复的方向相同。
三、弹力大小1. 与形变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
2. 与材料性质有关:材料越硬,弹力越大。
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课后习题。
2. 运用弹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弹力的基本知识,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弹力概念。
但部分学生对弹力方向的掌握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弹簧的弹性系数,了解弹簧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是学生在学习弹力时容易混淆的一个概念。
在本节教学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弹力的方向,让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这一知识点。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7.2弹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弹力导入一:老师:同学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形状.下面请大家跟随老师一起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这一层面出发做几个小实验.实验前请同学们听清两个要求:一是用老师给你准备好的弹簧、橡皮筋、气球、橡皮泥、面团、钢尺等器材来做实验;二是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注意分析这些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利用器材做实验、观察.[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吸引学生兴趣,引出课题.导入二:同学们一定看过跳水运动员在跳板上用力然后跳起,向下压弯跳板,然后高高跃起,在空中做出各种漂亮的动作,落入水中的过程.请同学们想想看,为什么跳水运动员要向下压跳板呢?如果在平地上,他们能够跳得那么高吗?播放运动员撑竿跳高、跳板跳水、蹦床等体育比赛场景视频.[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弹性物体的感性认识.一、弹力1.弹性和塑性(1)指导学生按下列要求做实验,观察现象:①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撤去力,弹簧恢复原来长度.②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被拉长;撤去力,橡皮筋恢复原状.③用力压气球,气球变形;撤去力,气球恢复原状.④用力压橡皮泥,橡皮泥变形;撤去力,橡皮泥没有恢复原状.⑤用力压面团,面团变形;撤去力,面团没有恢复原状.⑥用手压钢尺,钢尺变弯;撤去力,钢尺恢复原状.一名学生代表演示实验,同学们观察并说出看到的现象.[设计意图]学习弹性和塑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归纳能力.(2)请各小组讨论把上面的实验现象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特点(老师可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适当指导).[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3)总结:①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发生的形变叫弹性形变.②物体发生形变后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塑性,发生的形变叫塑性形变.2.弹力(1)请举例说出你所知道的弹性很好的物体.学生:列举实例(撑竿跳高的撑竿、跳板跳水的跳板、弹簧、钢尺等).[设计意图]学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2)指导学生实验并回答:①学生实验:a.用较大的力拉弹簧,然后松手;b.用较大的力压钢尺,然后松手.②问:在用力拉弹簧或压钢尺时,你看到了什么?你的手有什么感受?学生:做实验,说感受.[设计意图]学习弹力,培养学生感知能力.(3)老师:我们在拉弹簧或压钢尺时,弹簧和钢尺发生的是弹性形变,同时我们感受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4)老师:同学们能根据上面的实例说出产生弹力的条件吗?(引导、讲述)学生:讨论、回答.[设计意图]学习总结弹力产生的条件.(5)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引导、讲解:①放在地面上的篮球能产生弹力吗?站在地面上的人呢?放在桌面上的杯子呢?②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篮球、人压地面,杯子压桌面时,地面、桌面也压它们吗?这个力是怎样产生的?③请你说出还有哪些力也属于弹力.[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压力、支持力也是弹力.3.弹性限度(1)利用圆珠笔中的废弃弹簧实验:①用较小的力拉,撤去力后恢复原状;②用较大的力拉,把弹簧拉直,撤去力后弹簧不能恢复原状.学生:拉弹簧、观察.[设计意图]学习、了解弹性限度.(2)总结: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过渡语]在一定限度内,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生活中我们是怎样利用弹簧这个性质的呢?二、弹簧测力计思路一1.认识弹簧测力计(1)出示弹簧测力计,说明弹簧测力计能测力的大小.(2)把弹簧测力计分给各小组,观察弹簧测力计,回答:①弹簧测力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②找出零刻度线的位置,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③请说出你手中的弹簧测力计最大可测多大的力,它的分度值是多少?(3)讲述弹簧的原长、伸长量.2.弹簧测力计原理(1)①指导学生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让指针指向3 N的位置,说明手的拉力为3 N.②设问:弹簧测力计为什么能测出力的大小呢?③指导学生分别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让指针分别指在2 N和4 N的位置,问:当拉力增大时,弹簧的伸长量有什么变化.学生:参与活动,观察并回答问题.[设计意图]学习弹簧测力计的原理.(2)总结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3.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页的实验:①观察所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认识其量程和分度值.②轻轻拉动挂钩,减小弹簧、指针与外壳的摩擦.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请调节.③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分别使指针指到1 N,3 N,5 N的位置,感受1 N,3 N,5 N 的力.学生:做实验,感受力的大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设计意图]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①把文具袋(其他小物品也可)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提示:要把弹簧测力计竖起来),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问:读数时应注意什么).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桌面拉动桌面上的文具袋(或其他小物品),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问:怎样才能准确读数).(3)边讲述边总结应注意的几点操作要求:①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不许超过它的量程,否则损坏;看清分度值,方便于读数);②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避免摩擦或卡壳(否则读数不准);③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不指零刻度线也可以使用);④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⑤读数时,应保持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视线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4)利用图片认识常见的弹簧测力计(播放图片).[设计意图]学习并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思路二1.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制作弹簧测力计,请一组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制作的过程.(1)将一块光洁平整的硬纸板竖直地固定在铁架上.再将一根带有挂钩的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纸板上.弹簧自然下垂时记下弹簧最下端的位置,在纸板上做好记号.(2)将0.5 N的钩码挂在弹簧上,记下弹簧最下端的位置并在纸板上做上记号.(3)分别将1 N,1.5 N,2 N的钩码依次挂在弹簧上,并在硬纸板上分别记下弹簧最下端对应的位置.(4)在对应的位置上标出所用钩码的重量.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弹簧测力计.2.介绍弹簧测力计的构成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由弹簧、挂钩、拉环、刻度盘、指针等几部分组成.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和同学们自己制作的测力计比较,有什么不同?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刻度盘是活动的,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可以方便地调整.现在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演示一下使用弹簧测力计测一个物体的重力,同学们注意观察,看他使用的对不对.3.介绍弹簧秤的读数及注意事项读数时视线应该和刻度线正对,拿弹簧秤的时候,一般用手拉住吊环而不应该用手抓着外壳.使用前要先估计被测物体重力,以免被测物体重力太大,损坏弹簧秤.演示:一根弹簧在持续增加的外力作用下被拉直.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演示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即使撤销外力,弹簧也不会恢复原状,所以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现在请同学们利用弹簧秤测量文具盒及教材的重力,然后总结归纳弹簧秤的使用规则.使用弹簧秤应注意下面几点:①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簧秤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②使用前,如果弹簧秤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将弹簧秤的指针调到零点.③使用时力的方向必须和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使弹簧秤能自由伸缩而不受阻碍、若指针与外壳有摩擦,应及时消除.④观察弹簧秤的量程与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⑤弹簧秤稳定时才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与刻度板面垂直.[知识拓展](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2)若超出了弹性限度,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的拉力不成正比,而且会损坏弹簧;(3)不同的弹簧,伸长量相同时,所受拉力一般不同.1.弹性和塑性.2.弹力产生的条件.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4.制作和使用弹簧测力计.5.使用测力计应该注意下面几点:(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调节指针的位置使其指在零点.(3)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N,每一小格表示多少N.(4)把挂钩轻轻拉动几下,看看是否灵活.1.下面不是利用弹力的物品是()A.机械手表B.机械动力小汽车C.衣服夹D.橡皮泥解析:因为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而A,B,C均是由于弹力产生的效果,而橡皮泥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并且不会产生弹力,因此D选项不是利用弹力.故选D.2.估测被测物块的重力小于4 N,在以下几个弹簧测力计中应选用的是()A.量程为10 N,分度值为0.2 NB.量程为5 N,分度值为0.2 NC.量程为5 N,分度值为0.1 ND.量程为3 N,分度值为0.1 N解析: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选择.选取合适的弹簧测力计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不能超出量程;二是尽可能精确,即分度值越小越精确.因此要选用量程为5 N,分度值为0.1 N的弹簧测力计.故选C.3.如图所示,瓶中灌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瓶中,用手轻轻捏玻璃瓶,我们会看到细玻璃管中的水面,由此现象可推测玻璃瓶发生了,这个实验采用的是的方法.解析:本题考查微小形变的观察.用容易观察的细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说明难以观察到的玻璃瓶的形变,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转换法,也称放大法.用手捏玻璃瓶,我们会看到细玻璃管中液面升高,说明玻璃瓶发生了形变.【答案】升高形变转换4.某同学用一根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时,在弹簧的下端挂不同质量的钩码,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也不同,钩码对弹簧0 2 4 6 8 10 12的拉力G/N弹簧长度 3 4 5 6 7 8 8.5L/cm该同学制作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弹簧的原长是 cm.解析: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制作.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钩码的重力每增加2 N,弹簧伸长1 cm,而当拉力从10 N增加到12 N时,弹簧却只伸长了0.5 cm,说明此时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因此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10 N.钩码重为0 N时,弹簧的长度为3 cm,这就是弹簧的原长.【答案】10 3一、弹力1.弹性和塑性(1)弹性和弹性形变;(2)塑性和塑性形变.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3.弹性限度二、弹簧测力计1.认识弹簧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的主要部件;(2)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8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2,4,5题.【选做题】教材第8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3题.。
新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2节弹力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弹力的概念:理解弹力是由于物体形变而产生的力,明确产生弹力的条件。
-胡克定律:掌握弹力与物体形变程度的关系,并能运用公式F=kx进行计算。
-弹力的方向:了解弹力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的关系,能正确判断弹力的方向。
-弹力的应用:了解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弹簧测力计、弹跳球等。
举例解释:
-弹力的概念:强调弹力产生的前提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如拉伸弹簧、压缩橡皮筋等。
-胡克定律: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理解公式F=kx中k为弹簧常数,x为弹簧伸长量。
-弹力的方向:以压缩弹簧为例,说明弹力方向与弹簧压缩方向相反。
举例解释:
-弹力的方向判断:通过图示和实验,让学生明白弹力方向与物体形变恢复方向一致,而非施力方向。
-胡克定律的应用:通过具体例题,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弹簧常数k,并进行计算。
-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需指导学生正确操作仪器,记录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强调,通过举例、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关注学生的难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克服困难,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进行得如火如荼,大家积极参与,展示成果时也能看出他们对弹力的理解有所加深。但我也注意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也存在一定问题。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弹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觉得这个环节很有意义,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容易偏离主题,需要我在旁边适时引导,帮助他们聚焦关键问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2节弹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弹力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
3.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严谨细致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认识弹力产生的条件。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教具准备橡皮泥、气球、橡皮筋、弹簧、刻度尺、木板、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播放视频:蹦床、蹦极、撑竿跳高、跳水等场景。
思考:撑竿跳高、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蹦极中的选手为什么下落到最低点后又会上升?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弹性与塑性1.活动: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器材进行实验。
实验1.用力压尺子,体会尺子对手的作用力,松手后,观察尺子的变化。
实验2.用力拉橡皮筋,体会橡皮筋对手的作用力,松手后,观察橡皮筋的变化。
实验3.用力捏橡皮泥,有何感觉?松手后,有何变化?用力握白纸呢?问题:什么样的物体,在挤压时,会明显地感觉它对我们的手有作用力?2.学生先动手实验,探究完毕,学生间进行交流,互相解决问题,将不能解决的共同性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并分析弹性和塑性的区别。
演示实验:用力拉弹簧,弹簧会伸长,松手后,弹簧可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粗导线用力掰弯,松手后不能恢复原状。
归纳总结:(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
如:橡皮筋、气球、弹簧等。
(2)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
如:橡皮泥、粗导线等。
探究点二:弹力活动:找一名学生演示用橡皮筋将粉笔头弹出去。
思考:不让橡皮筋发生形变,能把粉笔头弹出去吗?当使橡皮筋、弹簧、气球发生弹性形变的同时,你的手有何感觉?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归纳总结: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2020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七章第二节弹力专题教案
教案:2020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七章第二节弹力专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0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七章第二节,主要涉及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以及弹力的测量。
具体内容包括:1. 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2.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3. 弹力的测量:利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2. 让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弹力的测量方法。
2.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绳子、钩码、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弹力的概念,通过拉弹簧、压弹簧等实例让学生感受弹力。
2.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3. 演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如何正确测量力的大小。
4. 学生动手操作: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5. 例题讲解:分析弹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弹簧门、弹簧座椅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弹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板书设计: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弹力的测量方法。
8. 作业设计:题目1:简述弹力的概念。
答案: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题目2:解释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答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题目3: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答案:先调零,然后将物体挂在测力计上,读取示数。
题目4:举例说明弹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弹簧门、弹簧座椅等。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弹力的概念理解较为深刻,能熟练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2节弹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拓展建议:
(1)让学生阅读科普文章,并撰写读后感,加深对弹力的理解。
(2)鼓励学生观看实验视频,并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对弹力实验的理解和兴趣。
(3)引导学生阅读学术论文,了解弹力的研究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
(1)弹力的概念:弹力是指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恢复力,它是一种接触力。
(2)弹力的产生原因:当物体发生形变时,其内部会产生一种恢复原状的力,即弹力。
(3)弹力的作用:弹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弹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弹力的工具,其原理是根据弹簧的伸长量来计算弹力的大小。
3.实验器材:准备弹簧测力计、弹簧、钩子等实验器材,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如果涉及实验,可以安排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弹力的作用效果,增强学生对弹力的感性认识。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以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同时,可以准备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方便教师进行板书和演示。
(4)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弹力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通过网络资源、图书馆书籍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弹力的知识。
(6)建议学生参加相关的科学竞赛或研究项目,如制作弹力小制作、参与弹力实验研究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七、重点题型整理
1. 填空题:
2. 能够运用弹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例,如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等。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弹力的影响因素。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能够运用弹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第2节弹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章第 2 节《弹力》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认识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认识弹簧测力计丈量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测力计丈量力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察看和实验,认识弹力产生的原由,认识生活中常有的弹力。
2.经过实验,研究并考证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对四周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重的兴趣,领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经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研究,培育学生乐于研究平时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感情、培育学生研究新器件的能力。
3.经过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培育学生勤于着手的科学态度和谨慎仔细的科学作风。
二、教课重难点与弹力相关的现象在平时生活中学生常常有到,弹簧伸长与外力的关系又是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丈量力,是进一步学习重力、浮力、简单机械等知识的必备技术。
对弹力的观点只需求认识它是如何产生的,不用剖析它的三因素,要点放在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丈量力的大小,让学生边研究边思虑边试着应用,为学生在此后的工作与生活中碰到新器械,需要研究其使用方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三、教课策略经过前方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一些力的相关知识,知道了力的作用成效,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对弹力的感性认识许多,生活中林林总总的弹簧随地可见, 弹力的应用也好多, 所以能很自然地通过实验或实例引入弹力的教课。
教课中要着重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挖掘,表现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使抽象的物理观点变为生动形象的认知对象, 进而有效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悉识、提高能力。
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丈量力的方法是本节课的要点和难点。
通过研究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 指引得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进而自己制作弹簧测力计。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能够指引学生阅读说明书、察看结构、练习使用、沟通总结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一直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培育他们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7章 第2节 弹力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章第2节《弹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
2.通过实验,探究并验证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难点与弹力有关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见到,弹簧伸长与外力的关系又是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是进一步学习重力、浮力、简单机械等知识的必备技能。
对弹力的概念只要求了解它是怎样产生的,不必分析它的三要素,重点放在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让学生边探索边思考边试着应用,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遇到新器材,需要探索其使用方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三、教学策略通过前面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一些力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对弹力的感性认识较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弹簧随处可见,弹力的应用也很多,因此能很自然地通过实验或实例引入弹力的教学。
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挖掘,体现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成生动形象的认知对象,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测量力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探究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引导得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从而自己制作弹簧测力计。
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说明书、观察构造、练习使用、交流总结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第七章第2节《弹力》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教案:第七章第2节《弹力》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七章第2节《弹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弹力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弹力的定义,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2. 弹力的产生:让学生掌握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弹力与形变程度的关系。
3. 弹力的作用:让学生知道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弹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4. 弹力的测量:让学生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力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弹力的概念,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弹力的概念、产生原因、作用和测量。
难点:弹力与形变程度的关系,以及弹力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挂钩、绳子、塑料尺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力。
2. 概念讲解:介绍弹力的定义,解释弹力产生的原因。
3. 实验演示: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形变程度下的弹力大小,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数据。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弹力的概念和原理解决问题,如计算弹簧在不同形变程度下的弹力。
5. 应用讲解:介绍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弹簧门的原理。
6. 板书设计:弹力的概念、产生原因、作用和测量方法。
7. 作业设计:题目1:解释弹力的概念,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题目2:根据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计算弹簧的弹力。
题目3:分析一个弹簧门的工作原理,解释为什么弹簧门能够自动关闭。
答案:题目1: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例子:弹簧被压缩后,释放能量使门自动关闭。
题目2:根据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计算弹簧的弹力。
具体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实验数据进行。
题目3:弹簧门利用弹簧的弹力自动关闭。
当门打开时,弹簧被压缩,存储能量。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7、2弹力教案1(新人教版)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7、2弹力教案1(新人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养成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科学道理的情感,提高探索新器件的能力;3、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教学方法一、实验法:通过学生实验,感悟弹力的概念,了解测力计的原理。
二、分析归纳法:通过观察及实际使用测力计归纳出正确使用测力计的一般方法,并学会使用测力计。
教学设计一、自主学习方案(一)温故力的作用效果有——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也可以使物体发生。
(二)知新1、阅读教材“弹力”,完成下列问题:(1)物体的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撤消外力后产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是物体由于而产生的。
2、阅读教材“弹簧测力计”,完成下列问题:(1)测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2)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就越长,利用这个道理做成的测力计叫弹簧测力计。
(3)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测力计?举例:。
(4)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观察它的,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
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
测量前应把指针调节剂。
二、课堂导学方案教学点1 弹力1、动手体验、观察现象并回答问题:用手指分别按弹簧和橡皮泥,观察到弹簧和橡皮泥都发生了,然后撤去手指压力,观察到弹簧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而像皮泥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我们把弹簧的这种特性叫。
橡皮泥的这种特性叫。
2、教师用自制的弹簧演示:用较大的力拉弹簧,使弹簧伸长后不能完全复原。
学生观察现象并回答问题: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否则会弹簧。
3、用手压弹簧时,会感觉到弹簧也在压手。
2019-2020学年度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7-2弹力 教学设计
2019-2020学年度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7-2弹力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课内容。
从知识体系来看,弹力属于三种常见性质力之一。
从作用效果上说,生活中大部分支持力和拉力本质上都属于弹力,本节内容是力的概念的扩展,同时也为摩擦力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在测量工具中,弹簧测力计属于测量力的常用测量工具。
学生有必要熟练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这样便于操作力学实验。
总的来说,本节课属于力学的较为基础的一节课。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有弹性和塑性等不同的性质。
利用生活经验和实验,说明弹性和塑性的不同。
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并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有关弹力的实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弹力的三要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难点:弹簧测里计的使用四、教学手段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五、板书设计弹力一弹性和塑性二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三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2.使用:a 使用前:观察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在零刻度处b 使用时: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1 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塑性?2 弹力是怎么产生的?3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4.使用前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2节弹力》教案1 (新
版)新人教版
要求学生知道常见的形变,这些形变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可见,这里注重了从学生熟悉
的弹性;这里强调了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最后要求学生知道胡克定律,对于胡克定律不必出现繁难的计算。
师生互
①直接接触
二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学生做)
态来确定,以同学们现有的知识,仅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求细线对物体的拉力F
通过图像观察出,在误差范围内,弹力F
成正比。
与x的比值为定值,即直线的斜率)由此拓
当用两只手。